福裕宝石 福裕宝石
福裕宝石
关注数: 45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1,999 关注贴吧数: 112
品赏金田黄金蟾摆件 品赏金田黄金蟾摆件 相传“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 半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38.68 KB) 半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51.46 KB) 三脚蟾蜍天性喜欢金银财宝,对钱财有敏锐洞悉力,很会挖掘财源。刘海禅师平生喜欢布施济贫,得到三脚蟾蜍之相助,救济贫穷百姓无数。此后,三脚蟾蜍被认定为”招财宝物”。 半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37.09 KB) 金蟾的造型很多,一般为坐蹲于金元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负钱串,丰体肥硕,满身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所以民间有俗语“得金蟾者必大富”也。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铺之中,定然财运亨通,大富大贵 自古以来就有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取进士,传说月宫中有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而今天的玉蟾蜍作为一种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可以避邪、招财。玉蟾蜍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它的头朝门可以为您吸财,在它的尾部压上钱,代表可以双倍的为您滚财。人们通常把蟾蜍叫金蟾,古语讲“家有金蟾,财源绵绵。
双节度假回来了!上个极品美图!极品的彩虹黑曜石大雕件 黄财神 黄财神一面二臂,本尊形象为肚大身小,双手有力,肤色金黄, 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轻抓口吐珠宝的吐宝鼠。头戴五佛宝冠,身着天衣,蓝色莲花及珠宝璎珞作严饰。胸前挂乌巴拉念珠,以如意坐左脚曲,右脚轻踩海螺宝,安坐于莲花月轮上。诚心持诵黄财神心咒,可获其庇佑能财源广进,免除穷困,以及一切经济窘困。如果能发生无上菩提心,发愿救度一切众生于贫困,则福德更不可限量。黄财神为北方司财众部之首,掌诸宝库,故修持黄财神法、持诵其密咒,可消灭六道穷苦,增长福德、寿命、智能,以及一切物质与精神上的受用,财源茂盛,免除贫穷。但行者需发无上菩提心,勤行布施,广结善缘,万勿贪悭,心诚如一。 身色金黄,头戴花冠,头顶有发髻,嘴角有两撇胡须,下部又有一周短胡须。全身不着甲胄,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左手抱一只大猫鼬(老鼠的一种),鼬嘴里含着宝珠,象征财宝。他两腿弯曲,坐在莲花座上。右脚踏一只白色海螺,象征他能入海取宝。藏地民间对他十分崇拜,有如汉地财神(赵公明)等一样的地位和影响。 已经被朋友收藏了~~ 看看这不凡的气势 就能显示超高的雕刻技艺 材料也是精挑细选 七彩分明 愿顶帖的人都能有黄财神的保佑 事事顺心 财源广进!
有谁了解金田黄吗???今天第一次听到,看到图片觉得还不错,… 有谁了解金田黄吗???今天第一次听到,看到图片觉得还不错,不过还是过来问问保险点 0 回复 1楼 2012-08-07 23:00 来自掌上百度 举报 | 我也说一句571sydy 祈愿托帕 9 田黄倒知道 回复(1) 收起回复 2楼 2012-08-07 23:10 来自UC浏览器 举报 | 比日虫: 我百度了下,是印尼产的,不过经过台湾商人。看起来是还不错,不过还是怕怕的,问问看有没有人了解 举报 | 2012-8-7 23:13 回复 我也说一句xs008 吉祥珊瑚 10 属于方解石家族,为台湾人追捧起来的新石种,跟寿山田黄没任何关系,这个名字只是个噱头,好象所谓的金丝种和田玉一样,跟和田玉也没任何瓜葛,咱们不听忽悠即可。。。。。 回复(2) 收起回复 3楼 2012-08-07 23:53 举报 | 比日虫: 可是实话说,如果不看那些噱头,只从省美观来说的话,确实挺好看的,很温润。我很纠结,这种石头,最后会不会被大家所认可呢?? 举报 | 2012-8-8 02:29 回复 比日虫: 好吧,金丝种和田玉就是宝石光,完全明白了。谢谢,呵呵 举报 | 2012-8-8 02:39 回复 我也说一句福裕宝石 诚挚榴石 3 金田黄 先撇除名称的思想 这种石头的作品 确实好看 颜色迷人 不管叫啥名称 都一定会有人喜欢的 我就这个想法 所以我就入门了 别的都不想 只要想想 “田黄” 有没有比金田黄好看?? 有没有其他石头比金田黄好看?? 更细腻 更嫩。。。。。颜色更好?? 答案就很清楚明白了吧?? 欢迎你加入金田黄的世界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而在这3000多种矿物里能用作宝石的只有15种,且其产量和蕴藏量都相当稀少。地球由三部分构成,最外层是地壳,中间层是地幔,最里层就是地核。地壳是地球表层极薄的固体外壳,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天然宝石均产在地壳之中,而地壳的年龄最少的也有2亿年,最老的甚至有40亿年,这也就是说你手中的一粒碧玺最少也是在2亿年前的时空中一路走来。 地幔又称中间层,其上界为莫霍不连续面,下界为深度2900km的古登堡不连续面,而在这两个不连续面中间的是一种近液态的物质,地质上称也称之为软流层。在软流层里温度已高到该区物质熔点以上而形成液态状态,这些液态区就成为岩浆作用的高发区,也是各种岩浆型宝石矿床的发源地之一。这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璀璨的碧玺曾经在地下几百千米的黑暗中,在数千度的高温中炙烤历练。 或许是忽然的高压的挤压,让地幔中的液态物质侵入地表并慢慢冷却结晶形成坚硬的岩石,而这种岩石并非都是碧玺,在这种岩石的深核才有可能形成珍贵的碧玺。可见碧玺在形成过程中还要经受巨大的外界压力,且还要经过长久的结晶。 但是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碧玺的光辉仍离我们很远。在地壳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含有碧玺的岩层还要经过自然的筛选搬运或者其他形式的富积而形成矿床,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被人从深裹的黑暗中解放出来,让它沐浴阳光。 当然这是的碧玺还只是原矿,还不能算做成品的宝石,那么碧玺新的经历又要到来了,那就是切割磨制,这是一粒宝石辉煌生命的开端,也是对一粒宝石最后的磨难。一般情况下原矿的三分之二都在切割和打磨中损弃。但是打磨抛光后的碧玺会随着光线从不同角度的射入而折射出绚丽耀眼的光彩,从而身价倍增! 传说碧玺的来历是在西元1703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玩著荷兰航海者带回的石头,并且发现这些石头除了在阳光底下出现的奇异色彩外,更惊讶这些石头有一种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或草屑的力量,因此,荷兰人把他叫做吸灰石。一直到西元1768年,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发现了碧玺还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这就是电气石名称的由来。一直到现在,碧玺还常在科学上被用于发光强度与压力变化的测定,在二次大战当初,是唯一可以判定核爆压力的物质,现在,则被广泛运用于光学产业。 在中国碧玺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典籍《石雅》之中:“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碧,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而在之后的历史文献中也可找到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称呼。现在的碧玺是我们珠宝行业惯用的名称。传说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据历史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两8钱(约5092g)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的价值为75万两白银。粉红色碧玺原石 另外在日本,某些日本机构研究由於碧玺具有热电性(指在温度变化下,将会在两极产生电荷)及压电性(对碧玺的C轴方向加压,会在两极的部位产生电荷),因此可以产生神奇的疗效,提高自然治愈力,所以碧玺在日本也相当的受欢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