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阿哥
四眼阿哥
关注数: 6
粉丝数: 209
发帖数: 1,330
关注贴吧数: 2
流利塑造疗法 美国的口吃矫正大体上分为“口吃修正”和“流利塑造”两个流派。口吃修正也称为传统方法,主要针对与口吃相关的恐惧和焦虑,通过心理上的接受和放松来减轻口吃,同时也有一些处理口吃的生理技巧。目前美国的主流方法是“流利塑造”,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流利的说话模式,替代旧的、口吃的说话模式,基本忽略心理干预,这一方法的理论假设是,只要能够流利地说话,与口吃相关的恐惧和焦虑就会自然消失。 本文选译自英文维基教科书(wikibooks)中的stuttering,共有10章。
关于维生素B1对口吃的影响 以下资料引自美国人Thomas David Kehoe所著《WHAT STUTTERING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最后更新于2013年2月19日,下载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asafuturatech.com%2Fstuttering-e-book&urlrefer=b6fd392f9aeea3fad572d684ff6329a4。该作者是美国Casa Futura Technologies公司(一个研制生产口吃治疗仪的公司)的所有者、美国言语语言与听力协会的成员。
临别赠言 之前我曾说,我回到口吃吧是因为最近几个月感到口吃在死灰复燃,所以才到这里来温习一下矫正口吃的方法。通过这两周的注意和努力,自我感觉情况大有好转,开会、交谈的时候有比较强的说话欲望,虽然也存在少量的不流利,但基本没有卡得脸红脖子粗说不出的情况,说话的时候也不怎么在意口吃了,更多的是注意组织说话内容。在此,要感谢口吃吧以及口吃吧的朋友们。 活了四十多岁,我最大的感悟是,过去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肯脚踏实地去做,把美好的青春浪费在找捷径上面,幻想速成,结果找了几十年仍然一无所获,这些时间如果用在正道上,说不定已经从起点到终点跑两个来回了。 很多人都有一个人性上的弱点,就是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不肯按照前人谆谆教诲的原则去行事,总嫌那样做费时费力,结果就是在等待和寻找中虚度了年华。矫正口吃复杂吗?就方法来说真的不复杂,但是比较花时间,需要信心和耐心。唯其看起来不复杂,很多人不肯相信,唯其太花时间,很多人不愿去行。很多口吃者怀着幻想,希望哪一天找到口吃原理,发现简便方法,从而一举消灭口吃。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在这方面始终没有突破,而且我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还是如此,因为神经生理实在太复杂了,复杂到不可思议。 我读过张景晖、钱厚心等人的书,我认为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美国口吃基金会《口吃者的自我矫治》,我认为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全面、最好懂、最易行的书,书中的12条规则,是众多成功矫治经验的归纳总结,我们只需理解、记牢、用好,就能受用终身。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口吃者来说,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苦思冥想口吃的原理机制,去发明各种稀奇古怪的技巧,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实验条件和系统方法,还是做我们份内的事情吧。 武侠小说中经常有高手从绘画、音乐中悟出武学真谛,从而一举成为一代宗师的情节,但这只是虚构的神话,谁要当真谁就是傻到了家。想当乒乓冠军就得天天挥着球拍练,想说话不结巴就得从说话方面着手,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无论是念经、催眠、励志、中医、气功,还是音乐、书法、绘画,甚至跳楼、投河、撞墙等等,都是旁门左道,甚至是歪门邪道。有的最多只是起一点辅助作用,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我相信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原理,但要是混为一谈,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我要真诚地对那些自命为“大师”的老兄们献上几句建议:多一点科学精神,少一点主观臆想;多一点实事求是,少一点自欺欺人;多一点宽容互助,少一点误人误己。 说是临别,但如果以后我的口吃又出现反复,我还是会回来的。
几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共享 本人现在已经四十开外,小学时期有较为严重的口吃,以后逐步减轻。目前的状况是,只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一般就没有大问题。近几年断断续续学习了一些矫正理论和方法,以下是个人的体会。 相信洋理论还是土专家? 国外(主要指欧美)研究口吃有很长历史,比国内先进很多。到底应该相信众多有口吃经历、有专业背景、有治疗经验的专家们几十年的研究成果,还是相信那些无专业知识、无大量矫治经验、甚至连口吃经历都无的民间游医的独门秘技?稍微想想,就不会选错。 口吃与心理无关吗? 每个口吃者的经验都证明,很明显两者有关系。因此对口吃的心理脱敏,以及调整好心态情绪,是矫正口吃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并非说只要不在乎口吃就能彻底消灭口吃,这也违反常识。 口吃者在生理上有器质性的缺陷吗? 不知道,可能有,可能没有。目前无论哪个人对这个问题作确定性的回答,都当他是在做业余科学家搞理论假想。 有速成的矫正方法吗? 至少目前没有,如果谁说有,99%的概率是在吹牛或臆想。说话行为类似于下意识的肌肉记忆运动,这种肌肉记忆不是一天形成的,同样也不可能一天就被显著改变。我们要有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以平和的心态对付停滞不前和反反复复。 矫正方法复杂吗? 从某个角度看,一点都不复杂。说话很大程度上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受下意识自动控制,我们没必要想出许多五花八门的技巧去控制它,那么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存在很大风险。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步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即错误的说话行为模式及心理模式。对那些暂时无法改变的东西以及深奥难懂的理论,且放在一边吧。关键不在于你懂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做了什么。
介绍考特尼.斯卓姆斯塔《口吃的性质和管理》 该书英文书名为“Stuttering: Its Nature and Management”,作者:Courtney Stromsta。原版免费电子书下载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tutteringhelp.org%2Fsites%2Fdefault%2Ffiles%2FMigrate%2Fstromsta_book.pdf&urlrefer=ea429f852aa5d776eb1e9e9be3450b4e。 我大致浏览一遍后,觉得该书原理简单,操作简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实践一下。书中的主要理论是,言语由一串连续的音素组成,口吃的核心是从一个音素向下一个音素转移的时候(称为“协同发音”)出了问题,表现为音素间的中断,其他一切口吃行为都可视为对核心口吃的反应和并发症,解决核心口吃即可显著降低口吃。 下面我对这本书进行节选翻译。
如何解决口吃预感 以下是我初步思考的结果,以后可能会有所修改,欢迎朋友们探讨或批评。 对我们来说,最难堪、最痛苦的可能就是吭吭哧哧半天都说不出来,也就是所谓的难发音。而这种难发音很多时候都有预感,而且这种预感十分准确,预感到说不出,实际上到了那地方就会真的说不出。 我认为,所谓口吃预感,就是下意识在心中飞快地默演口吃时的说话方式,这种默演属于下意识的,我们的显意识可能并不完全清楚意识到,但默演的结果却比较清楚地浮现到意识层面。到了说这个词的时候,一般地我们就会用下意识默演的不正确的方式去说,结果几乎百发百中地就口吃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转移注意。强迫自己不去在心中默演预感口吃的词,很多人都发表过经验,说不去想它的时候,往往反而就不口吃了。这种办法成功的概率,我估计大概在50%左右,因为心猿意马有时候是很难控制的。 二是转移注意焦点。比如,预感“张老师”会口吃,就把注意放在“老师”上面,说话的时候用注意力的余光把“张”字带出来。预感说单字“到”会口吃的时候,就把注意放在韵母ao上,轻轻地带出声母d。这种办法因为注意力有了依托,会比第一种情况好一点。 三是集中注意,采用“口吃修正法”的阻塞前修正。大体过程是,在心中默演口吃时的说话方式,感觉唇舌喉胸的状态,然后与正确发声时的松弛状态比较,再用正确的方式默演,然后再缓慢放松地把这个词说出来。即使口吃,也要放松简单地口吃,不要用蛮力去强迫冲出这个词。虽然我描述写了这么多,但其实心中默演的过程是很快的,而且随着熟练应用,会变成比较自动化的过程。 我认为要比较确定地解决口吃预感问题,必须用第三种方法。在矫正口吃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如何流畅地说话,也要学会如何轻松地口吃。 攻守兼备,才不会被敌人致命一击。
心理脱敏的一种方法:故意假口吃 消除口吃心理与消除口吃行为同样重要,两方面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些。其实某种程度上心结更难解。原文见美国口吃基金会《口吃者的自我矫治》(第11版)第72页。这里的故意口吃是指一种假口吃,而不是真口吃。 故意口吃 在实行第3条规则的时候(指12条规则中的第3条“承认你是个口吃者”),建议你体验一下故意口吃,这样做,口吃者常常能减轻一些恐惧和紧张。如果你故意口吃,你就在直接进攻那些你畏惧的、使你问题严重的紧张感。 故意口吃,有时称为假口吃,应该表现为轻松、简单的重复或简短的延长,仅仅用在不害怕的词上,用平静和放松的模式。 不要模仿你特有的口吃模式,用与之不同的方式平滑、轻松地口吃。后面会要求你研究和学习自己的口吃模式(指第7条规则),但在故意口吃的时候,用一种轻松、放松的方式去口吃更好。 不管你决定使用何种类型的轻松口吃,你必须确定它是完全故意的,失去控制或变成非自愿是不行的。试着缓慢从容地说话,用不同于通常口吃的模式,轻松地重复、延长,当你能够控制无法控制的东西时,你会得到自我控制的感觉。 从独自大声平静朗读开始,制造轻松的重复或延长。然后,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使用。整理一下你需要故意口吃的作业,例如,去商店问职员不同物品的价格,假装在一些词上阻塞,阻塞制造得轻松但是明显,口吃时保持良好的视线接触,确定在不恐惧的词上面故意口吃。 故意口吃有助于消除一些羞愧和尴尬。你练习的越多,它就变得越容易。瞄准的目标是,自愿口吃而不卷入情绪。 这样做有几个理由。这是承认你是口吃者的一种方式。也是发现别人对口吃的反应的方法,通常你会发现他们是友好和宽容的。你会对你能够公开处理自己问题的勇气感到满意。 增加一点幽默感乃至于跟自己的口吃开个玩笑,是有好处的。 这么做也能降低紧张,举个例子,有时候你可以宣传你是个口吃者这个事实,或者开玩笑评论自己的口吃——诸如解释说如果你不说话就不会口吃,或者宣布“可能会因技术故障而有一个暂停”。这些评论有趣吗?对你来说作为口吃者可能不,但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 对你的困难建立幽默感是有益的,但同时,在心里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也不要过火地假装你的口吃逗乐子。
关于呼吸控制 我认为,呼吸和气流是言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地调整呼吸有助于情绪稳定和流利发声。但是否把它作为口吃的主因还值得商榷,并用实践去检验。以下引用的这段,原文见美国口吃基金会《口吃者的自我矫治》(第11版)第146页。 关于呼吸控制 虽然轻松、安静的呼吸有助于口吃者说得更好一些,但不建议口吃者试着有意识地控制呼气和吸气。努力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经常也会引起呼吸的反常,包括在呼吸的尽头说话,喘气或过度换气导致紧张的增加。 当口吃者缓慢、平滑地说话,特别是在一个词的开始,用轻触的轻松启动的模式,有助于产生一个自然、适当的呼吸。 为努力消除口吃,一些治疗师建议口吃者在遇到阻塞时应该发出一个轻轻的“叹息”,因为这样会保持声带打开和放松,让他能够更容易地通过阻塞。这有点类似于有人建议口吃者在发恐惧词的时候发出一个无声的“h”。 这些技巧能起作用,因为它们能分散对恐惧的注意,从而帮助放松声带的紧张。然而,当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消失后,口吃者又会回到如上所述的不正常情况。 总之,说话只需要少许气息。呼吸或多或少是自动化的,对口吃者来说,让它保持在意识控制之下通常是不必要的。 “说话时刻意控制呼吸是有风险的。”(Van Riper) “当呼吸不是在有意识控制之下的时候才是最好的……呼吸应该是相对自动化和无意识,所以,通常你对它的注意越少越好。”(Luper)
不要相信“永不复发”的空头支票 有朋友提起,从2011年起到现在,我在口吃吧消失了许久,最近又重新出现。我坦白地告诉大家,最近一年我放松了矫正,加上公私两方面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有点波动,最近几个月明显感到口吃在东山再起。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回到贴吧,重新温习口吃矫正理论,也是温故而知新的意思。 以下这段出自美国口吃基金会《口吃者的自我矫治》(第11版)第129页,原标题为:Do You Get Discouraged? 你气馁了吗? 如同许多口吃者一样,你在努力改善言语的时候,有时候会变得相当气馁。这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如想象的那样快速好转,有时,你复发了并遇到很多困难。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正说的越来越好,但突然撞上一个特别尴尬的情景,紧张起来并不幸地失败了,这让你十分沮丧,并破坏了你对已经取得进步的信心。 遗憾的是,口吃似乎很容易反复,必须指出,有好几方面的因素会妨碍你的努力,引起复发或倒退。 容易复发是因为,退回到旧习惯是一种自然倾向,诸如逃避和否认口吃的习惯。你已经开始享受流畅了,并想保护那种流畅。但你的自然本能会驱使你用多年养成的习惯行事,一些旧口吃习惯的变种会冒出来。 当旧习惯复出的时候,你没必要责备自己。相反,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应该当作一个信号来认识,重新回到矫正审视矫正规则。如果你能关注这些小小的逃避和强迫,它们就会消失。 一个可能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几乎每个口吃者在某些时候会变得严重,某些时候会比其他时间说的流利点。虽然这种情况可能由不同的环境条件造成,但似乎这种差异一直都会存在,因此发生退步是很有可能的。 在你过早建立希望的时候,另一种退步有时候也会发生。你采用的某些矫正规则使你迅速进步,你确信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然后当对这一特别方法的信任因失败而减弱时,就容易使你对前途悲观。 确实有时候某一条规则或疗法是你问题答案的一大部分,然而一般的,各种不同疗法的运用,能使你获得更稳固的进步。 其他一些让口吃者沮丧的原因是,他们预期完美但这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毫无障碍地完美说话,但完美预期常常会建立起多余的压力。普通人说话也不是完美的,你的目标应该是不紧张地轻松说话。 此外,你的大脑可以有更好的协调能力,在控制语言协调和言语肌肉运动时序方面。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但对你来说有更多的理由做到这点,特别是当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口吃。孩子的时候,你学说话时可能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迟缓和障碍,上述协调能力的不足可能促进了你口吃的发展。 正如你所知,协调能力是一种因人而异的生理特征,如同有的小孩学说话比较早,有的小孩学说话比较容易。对于成年人,举个例子,一个一流高尔夫球手的大脑,在控制球棒时身体动作方面具有优秀的协调能力。总之,对口吃者来说追求言语完美是不切实际的。 许多口吃者总是在相对流畅的希望中和阻塞发作的绝望中摇摆。复发时,要努力去学习如何辨别复发的根源,答案一定在书中的某个地方,检查是是否遵循了指导方针,在说话的任何时候,不要强迫和挣扎——轻松地口吃。 无论如何,我们要强调,每一次口吃的时候都感到内疚是不必要的,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但很多口吃者在这个时候会气馁,口吃是个顽固的敌人,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打倒直至投降。接受这个事实,矫治有时候可能是个失败的经历,但你可以观察这个经历以发现需要做什么来提高你的说话。 因为复发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迅速流利起来是很难的,这需要时间。持续减少口吃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慢慢地、逐步地去做。
《口吃者的自我矫治》中的第9-12条规则 (这些规则篇幅比较短,一并发出。) (9)说话时保持向前,除非你有意重复以强调一个词或想法。如果你口吃,也要口吃地说下去,除非它说不出来。有的口吃者习惯在通过一个词时,重复他们感到困难的音(如b-b-b-boy,等)。 当你开始说一个音或一个词,停留或重复是没用的。要让声音流动,防止停顿在阻塞上,要在预感困难的音或词上延长或重复。 这一理念是让你保持声音从一个词或音向下一个移动,当你预感到一个词有麻烦,在第一个音及过渡到下一个音时使用延长的轻松启动,但要保持声音向前进。 换句话说,只说你必须说的,而不要重复或向回追踪。返回并重新起步可能会让你通过,但这不会给你带来好处。所以,尽量做到不重或复停留音、词或其他,除非你有意强调。 直到你在磁带中听到和看到自己的时候,你才会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10)试着用音调和节奏变化的稳固的声音说话,不用不自然的假声。避免单调地说话,保持说话的速度和音高有变化,用悦耳的方式说话,不要用假声。使用音调和速度变化的自然说话方式,会让你说话更轻松和愉快。 (11)注意你流利的说话,感觉它的动作和姿势,不要只关注你的口吃,当你流利的时候倾听自己,你要认识和记住成功愉快的说话体验,通过体会流利来建立自信。 记住你有流利说话的能力,为让自己有那种感觉,花时间在放松和单独的时候对自己朗读,这样做的时候在镜子中观察自己。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能够用正常的方式不费力地轻松说话。 (12)在运用本疗程的时候尽可能地多说话,因为你需要机会实施所介绍的规程,这并不说你要让自己变得讨人厌,只是要在你过去可能沉默了很久的情景下说更多的话,当你想说的时候就说出来。如果没有说话机会,你要尽力创造它们,让别人听你的想法,如果你找不到听众,电话总在那里,打给百货商店问个问题。
躲避口吃是无为而不治 什么都不做,只比乱做事、做错事好一点,但不能指望奇迹自动降临。对于绝大部分成年人(儿童除外),消极逃避口吃的结果基本上就是不治。矫正口吃的第5条规则就是“消除逃避、拖延和替代”。原文见self-therapy for the stutterer(第11版)第85页。翻译如下: 这条特别重要的方针要求你真正努力去消除或者说停止一切逃避、替代或拖延的习惯,你学会用这些不良习惯来搁置、隐瞒和最小化你的口吃。对你来说,“不逃避“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问题比你想象的要大,因为口吃者的很多古怪习惯都源于对可怕场景的拖延和逃避,许多口吃者总以为求得万全才能避免卡住的危险。 在获得短暂解脱的同时,逃避行为实际上增加了你的恐惧,长期地带来更多的麻烦,逃避最终逃无可逃,成功的逃避只会使口吃持久。 不要在你觉得会口吃的时候逃避报名字、打电话,不要拖延这些事情,不要用容易说的词代替口吃的词,为什么? 不做这些错事的最好最有力的理由是,你逃避、拖延、替代的越多,你越依赖这根拐杖以躲避麻烦,它们只会加强你对口吃的恐惧。为什么要增多恐惧?口吃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减少恐惧,逃避只会使口吃恐惧更严重。 逃避有很多方法,口吃者用来躲避问题,比如,避开说话场合、回避社交联系和电话、使用第二症状或夸张的姿势、快速说话、重复字词或倒退后再迅速开始、用单调的或唱歌似的声音说话、改变音高音量、生硬冲人、举止像小丑、写下需要说的东西、装哑巴和聋子,等等。 拖延也有很多种,如清喉咙、吞咽、咳嗽、摸鼻子,插入多余的词诸如“你知道”、“我的意思是”、“那是”,或者用过多的语气词如“嗯”、“呃”、“那么”,等别人帮你补充词语,等等。 替代,包括使用同义词、预期不口吃的其他词或短语,或者从不同方向接近害怕的词,用其他方法接近。拖延和替代也是一种逃避。 正如已经指出的,口吃就是口吃者试图不口吃所做的一切,如果你真心不去掩盖和逃避,你的麻烦就会少多了。 这一步骤需要专心致志去努力,而且不容易,建议你阅读、研究和应用下面所述: 如何处理逃避 遵循这条规则消除一切逃避也许是个艰苦的任务,但很多权威人士都认为“不逃避”比其他认何疗法都更能让你解脱,所以,让我们全力以赴停止一切你用来延迟、隐瞒和减少口吃的习惯与花招。 第一步你必须找出你逃避的范围、时间和方式,这样就就知道你要改变什么。早晨仔细检查你一天的活动,发现和识别你可能会用来逃避的招数。 研究你一天的想法和行为,在本子上记下你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做,记下你担心逃避麻烦而做的事情,数天整理一下这些信息,你会对你逃避、拖延和替代的次数感到吃惊。 整理完这些信息,你应该着手改正这些行为。在一个时间同时处理这些习惯比较难,因此采取渐进的方法比较好。 挑出一个你准备改进的不良逃避习惯,真心地去改变它,尽可能地采用系统化的方法。你必须观察自己一段时间,以确定你已经对它足够关注并不会再犯。把成功和失败都记录下来。变化不会轻而易举,所以不要在困难面前泄气,坚持下去。 例如,决定不再逃避困难词,你要仔细观察自己,因为你经常会做这件事。有一个解决特定词恐惧的办法,就是你故意去说这个词。说你要说的话,即使口吃也要坚持。写下你准备说的话,不作替代和修改地说出来。 再如,别人跟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假装没听见,不要装作在思考而保持沉默,不要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你也不应该避开说话的场合、或逃避社会责任、或放弃说话企图、或离开有麻烦的现场。 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害怕的场合多讲话,每天都找到并进入一个你害怕的场合,注意在进入之前不要让自己退却和躲避,然后写出对这次经历的描述。 这并不是让你在听众面前发表演说,只要你进入更多的说话场合并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了。比如,问公交车驾驶员票价是多少,即便你本来知道。或者对商店售货员说“早上好”,可能你本来什么都不说。 当你获得进步,你会乐于寻找更多挑战,你需要尽量多说话,不久你就会停止逃跑,现在是停下来战斗的好时机。 事实上,你自动寻找害怕的词和进入困难的场合,会有成就感,逃避越少,就越自信。在注重合作的生活中,你就不会退却,而是大声地说出来。 使用电话 电话铃响了吗?你不用把别人推开让你来接,但按理应该你接的电话,你就去接。这可能击中了你最大的恐惧,也许你说你受不了,办不到。即使你不打算克服口吃,你也不能一辈子躲着电话,早晚你都得拿起话筒说话,你拖延得越久,困难就越多。 另一方面,也许你不害怕打电话,但你有其他问题。我们假设你正在电话中交谈,你有过遇到预期口吃的词,而用其他词代替的情况吗?如果是这样,你为你的恐惧之墙又添了一块砖。 偶尔,你在某一天遇到某个人,你担心跟他说话会口吃,你会怎么做?你怎样避免同他说话?你会走另一边避开他吗?或者干脆不开口? 如同我们前面所说,当你遇到你愿意说话的场合时,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声说话,你的意见要像别人一样被大家听到,使用任何你想说的词,表达意思的时候不要使用替代和修正来避免口吃。如果你下决心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你的问题,你会更自信。 如果你有躲避麻烦的习惯,现在就花时间来计划如何不躲避麻烦。有时候你会失败,但只要你做了,就能有收获。没人能次次都成功,但会得到回报。无论如何,对自己要诚实,如果找借口,你只是在骗自己。
为何反常费力的技巧没有持久效果甚至加固口吃 矫正口吃的目标应该是向正常人学习,尽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自然说话方式。摇头、挤眼、歪嘴、跺脚、挥手等动作,有助于发声,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口吃的表现,或可称为第二症状。这些“技巧”一般都会加重口吃,因为它们费力、不自然,诱导我们用更多的蛮力去对抗口吃。推而广之,任何复杂、费力、不自然的消除口吃的“技巧”,都应谨慎对待,因为他们的效果一般不会持久,甚至极大可能加固口吃。 《口吃者的自我矫正》中的第4条规则,就是针对第二症状。原文见self-therapy for the stutterer(第11版)第77页 规则4:消除第二症状 第4条方针要求你消除所有第二行为或多余动作,当你口吃或试图消除口吃时,可能会表现出这些东西。也许你没有这些奇怪的动作,但很多口吃者都有。 这条规则并不适用于规则7中所包括的正常的言语肌肉运动,它是指其他明显的、多余的、附属的身体动作,这些形成了个体的口吃模式。 病理学家称之为第二症状,是指对于言语来说属于多余的行为:身体上的怪动作,例如眨眼、瞪眼、鬼脸、撅嘴,或者一些姿势如用手捂嘴巴、转头、伸下巴、扯耳朵、咬手指、敲打手指、把硬币搅的叮当响、拍膝盖、动脚、挥手,等等。 这些异常动作的起因,可能是某次你运用它们帮助你通过了阻塞或消除了麻烦,但是它们现在成了口吃的一部分。如果你能消除这些多余、不雅的动作,你会感觉更好。 当然,你可能会认为做这些事情(指第二症状)没什么,但你必须摆脱这些习惯,学会改正和控制它们是必须的。当然,想要抓住它们,首先得发现它们。 要在你口吃或试图不口吃的时候观察你自己,这些习惯通常是自动的、无意识的,甚至这些第二症状出现的时候你都意识不到。 仔细检查自身并清楚认识这些你经年累积用来消除口吃的习惯,是不容易的。你虽然不能看见口吃,但你可以去感觉你在做什么。你可以描述你想找什么,然后请家人或朋友观察你的口吃并作记录。 你可以提前挑选一些今天或明天将发生的特殊的说话场景,尽可能仔细地研究这些场合中的你自己。当你口吃或预期口吃时,注意你的每个多余的动作。忽略正常的动作,但要确定它们是正常的,不是用来打拍子,或是为了突破口吃。 一面镜子,特别是全身镜,可以用来观察自己。如果你有电话口吃,那么就在打电话时在镜中观察自己,注意所有与口吃有关的不正常动作和姿势,不要跳过任何一个。重复检查那些让你感到尴尬和压力的电话。做完这些,在本子上记下你第二症状的清单。 识别和记录明显的第二症状不太难,但其他的就有点难。口吃者可能意识不到对其他人来说是很明显的习惯。当你发现你正在做那些你不口吃的时候不会做的事情时,你会很惊讶。所以当你实践这条规则的时候,务必十分仔细。 当然,如果用视频研究你的第二症状那更好,能让你同时看和听自己。 这条规则并非叫口吃者放弃那些习惯于用来加强表达效果的正常动作,事实上我们鼓励正常的姿势,只要它不是用来打节拍的(指帮助突破口吃)。 摆脱第二症状是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做,你就能扔掉拐杖,虽然它本来能帮助你说出口吃的词,但它不会有长久的效果。
"发音法"究竟需要不需要 心理派和技术派经常就这个问题纠缠,有人把发音法说成仙女,有人把它说成魔鬼。我认为,无论心理调节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开口讲话才能实际解决问题。因此,采取一个正确的说话方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美国口吃基金会《口吃者的自我矫正》一书中有12条基本规则,其中第1条、第2条就是论述如何练习一种更好的方式说话。原文见第11版书中第61-68页。 规则1:缓慢、从容地说话 第一条规则要求你建立一种缓慢地、从容地说话的习惯,无论你是否口吃。这出于两个理由,首先是这样说话更有风度,第二,这是一种更多样、更放松的说话方式,更顺应矫正规程。 临时接受你作为口吃者的角色,下定决心在任何时候都缓慢地、从容地说话。如果你平常语速相当快,做到这点不容易,你可能要花费相当多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说话都慢下来。 每天花5到10分钟进行单独练习是有效的,你可以用与别人交谈时相一致的逐渐慢下来的速率对自己朗读,然后想一个你了解的题目,缓慢地、从容地自言自语。 当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排除掉时间压力的感觉。当你说话的时候,你可能会慌里慌张地想赶紧把话说完,这时你就处于“时间压力”之下,有快点说完的强迫感,而不是从容、放松地表达。尽你最大努力排除掉这种时间压力感。 口吃者遇到尴尬的时候一般倾向于不肯沉默,因此建议在说话的时候试着偶尔使用暂停。说句子的时候,在词和词组之间短暂地停下,别着急,你实际上说话的时间总比你想象的要少,慢慢来。除非是着火了,否则别人不会等不及。让别人等着,不要急匆匆地在电话中说“你好”,暂停,慢慢来! 如果你有录音机,这时正是记录你说话方式的时候,特别是在你还没按照第一条规则做的时候。 录下你通常口吃时的说话,能给矫正提供重要情报,听听这些录音,有助于发现怎样说话慢点、从容点。 如果你打电话有困难,你可以录音至少5个电话或者10分钟。 然后花时间听录音,你缓慢从容说话了吗?能确定一个适当的讲话速率吗?用这些录音研究你的说话。 如果可能的话,用视频录制你的说话会更好,这让你同时既听到又看到你自己。 规则2:轻松地口吃,延长害怕的词 最基本的第2条规则,建议你轻松平滑地口吃,而非强迫。这不是要求你停止口吃,只是口吃得平静点、平滑点。轻柔松散地运动你的舌头、嘴唇和下巴,滑入音节。发声肌肉轻柔地接触,这可以称作“轻松启动”。 强迫流利说话一点好处都没有,相反,要保持轻松、放松的方式来降低紧张。 说话的时候不要挣扎。有一个办法可以发现你是否在挣扎,监视你口腔内的空气压力。不要让气压在你的嘴唇和舌头后面增强,试着口吃时嘴唇松软、舌头不要紧紧地抵住牙龈和上颚,不要建立一个气压大幅增长的阻塞。 某种程度上,大多数口吃都是由强迫说话流利引起的。不幸的是,言语机制太复杂了,当蛮力施加在上面的时候,它就不能正确行使功能。所以,如果你能遵守这条规则口吃得轻松点,你口吃的严重程度和频率都会降低。 我们建议你单独的时候练习放松你的言语肌肉,虽然这可能有点难。这要求你故意地拉紧你自己,特别是嘴巴区域,然后释放或减少紧张,体会其中的不同。 还有一个办法让你说话更轻松,故意延长你害怕的词的第一个音,然后延长过渡到下一个音。 这并不要求你延长所有词的发音,虽然第33页里描述的简易速成疗法是这样说的(指延长所有的音),这里仅建议你针对害怕的词,延长第一个音,然后延长过渡到下一个音或这个词的剩余音节,这意味着可能花1秒或更长的时间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音。 很明显,有些辅音无法延长,……(汉语里面无单辅音,本段略) 每天花5到10分钟单独练习平滑、轻松地大声朗读,用稳固的声音,保持言语运动松弛,要养成无论口吃与否都要轻柔控制言语肌肉的习惯。 然后,当然要练习害怕词的第一个音的延长,也许你一个人读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你还是要挑出一些平常你口吃的词,当你遇到这些词,体验慢慢地转换到延长起始音,然后特别留意过渡到下一个音。 培养这种轻松说话的方式可能会有困难,你有时会忘记,你可以使用提醒技巧。例如,在钟表或镜子上写上“记住今天要轻松口吃”,或者系个橡皮筋在手腕上,或者在晚上列个清单记录今天是否记住按这条建议说话了。 当你认真实践这些规则,在本子记录你的进步,也是个好做法。首先记录一次成功的实践,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等等,直到你连续对5个人用这种慢而轻松的方式说话,无论你是否口吃。 我们希望你能养成习惯,不费力地在说话时延长某个起始音及其过渡。这条方针本身并不能停止你的口吃,但它有助于你处于更小的紧张和压力之下,这能让你对自己的说话感到愉快些。 (总结:无论是美国的发音法,还是张景晖、钱厚心的发音法,根本原则无外乎“慢、轻松、延长”,原理相同,大同小异,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三条原则自己发明一种发音法。)
“无为而治”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为而治是个比较消极而且比较模糊的词,很多人从字面上就对它很反感,根本就不愿多了解其内涵。在大家对这个词没有统一定义的情况下进行争论,实在没有必要。我读到《口吃者的自我矫治》一书中有关段落,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原文见self-therapy for the stutterer(第11版)第21页,原标题为Your feelings and emotions。 你的感觉和情绪 口吃不是简单的言语障碍,它是涉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复杂的失调。很大程度上,口吃就是口吃者试图不口吃时所做的一切,换句话说,口吃就像是一个自己给自己开的不可思议的玩笑。当你对口吃以及口吃感觉有了紧张反应时,你可能口吃得越发厉害。 事情就是这样,你多么想停止口吃,于是迫使自己说话不发生障碍,但你越强迫,你的发声系统上就增加了更多的张力,你就会有更多的麻烦。发声机制是如此的微妙平衡,你越不想口吃,你越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情弄的更糟。 口吃影响了一个人的情绪,也许你甚至认为口吃是丢脸的事情,虽然事实上不是。结果,你对口吃变得极其敏感。 不能流利地说出你想说的话,那种经历真的令人沮丧绝望,结果,在某些境况下你会如此地尴尬和屈辱,忍受着无助、羞愧、自卑、抑郁,甚至是自我厌恶等感觉。 你的情绪可能会引发许多害怕和焦虑,一般会影响你对他人和生活的态度,口吃可能会改变你的性格。如果你能脱敏并学会在口吃或预感口吃的时候不惊慌,那么你就可能改变你说话的方式,进步就能更快地到来。 对你自身和口吃的态度及感觉的正面变化,会给你的说话带来正面变化。 口吃恐惧可能是一个词、一个音、或一些人、或某些场景、电话、说名字以及工作面试等等,当你只有一点点恐惧,你就只会有一点点紧张,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难。 当你的恐惧很强烈,它会在你的说话机制上制造张力,你会口吃得更频繁和严重,有时候恐惧感会强烈到让你抓狂和麻木。 这种恐惧和紧张会阻止你进入愉快的体验,它可能引起更多的羞耻和尴尬,你遭受的挫折越多,你口吃得更厉害。 正如某个人所说:“如果你不能承受口吃,你就会口吃。”所以口吃经常与恐惧成正比。 (最后总结一下,很多情况下因为想的和做的太多,乱折腾而使发声器官紧张紊乱,导致口吃产生或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说,无为而治就是指不要用力强迫自己不口吃,而是要放松。)
为什么要“承认口吃,允许口吃” 好久不到这里来了,向吧友们问个好!翻了几个帖子看了一下,有感而发,所以写发此一贴,与朋友们共同探讨。 为什么要“承认口吃,允许口吃”?美国口吃基金会的《口吃者的自我矫正》对这个问题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原文见self-therapy of stutterer(第11版)第69页。简要翻译如下: 规则3:承认你是个口吃者 第三个矫正方针要求你开放地承认、而不是隐藏你是个口吃者这一事实。也许你要问为什么。 为了取得进步,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坦率地跟别人谈论你的口吃问题,如此,你就会减轻说话时对口吃的恐惧。 如同前面解释过的,你像大多数的口吃者一样,耻于你是口吃者这一事实,这样你就会试着不让别人发现你是个口吃者。在某些时候、某种环境下,当你被要求说话而感到口吃困难的时候,这种羞耻的感觉会更容易制造害怕的情绪。 这种对口吃的害怕,通常会使你的发声器官紧张,从而加剧了你的麻烦。不幸的是,一个人的言语器官是如此的精巧、复杂,在压力紧张之下会出现机能紊乱。所以口吃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总是与紧张害怕的程度成正比。 为与紧张害怕(你最坏的敌人)斗争,你必须打破羞耻和敏感。口吃者用在隐瞒口吃上的能量可能是巨大的,一些人想出复杂的办法来逃避和伪装口吃,想让别人看不出他口吃,通常是徒劳的,结果是让言语交流更加困难。 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焦虑和担心?你自找的,只是让情况更糟糕,产生更多的害怕和紧张。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简单不容易做到,你只要告诉别人你是个口吃者不再装作一个正常人,就能抵消掉很大一部分的忧虑。你不应该逃避这个练习(指承认口吃这条规则),找机会向别人直率地承认你是个口吃者,并愿意同任何人讨论这个问题。 这需要勇气,但必须这样做,降低你对口吃的敏感。这不是很容易很快就能做到,但你越努力,你就越接近成功,这样做是有回报的。作为口吃者丢脸吗?你可以这样想,但不能这样做,不要让你的情感打败你的努力。 …… 你能做到吗?有人说“这不容易”——这只是种委婉的说法。但这是你减轻害怕紧张的最有益的一步。
[美]Walter H. Manning:没有专业帮助也能找到你自己的路 一楼
查尔斯·范·莱伯:怎样对待口吃矫正 一楼给百度
姜泗长/顾瑞《言语语言疾病学》:顽固性口吃的治疗 一楼给百度
一个口吃50多年英国男子的治愈故事 一楼祭天、祭百度
口吃痊愈者的故事 一楼
介绍欧美比较流行的“口吃修正”矫正法 一楼给百度
你是地球上唯一能纠正你口吃的人 经常看到有人傻乎乎地质问:既然XX方法有用,为什么不去把XX治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严重口吃?请看美国Harold B.Starbuck博士是怎么说的,他也是一个成功的自我矫治者。原文见美国口吃基金会出版的《给口吃者的建议》第147页: “永远不要忘记,即使你去这个国家最渊博的专家那里,口吃矫正仍然是一件“自己动手”的事情,口吃是你的问题,你的口吃有你独特的方式,专家可以告诉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但是你不能不做,你是地球上唯一能纠正你口吃的人。” 那些一天到晚质疑别人矫正成果的人,可以闭上你的嘴巴了,用你说废话的功夫,去做点有益的事情吧。
打败口吃阻塞:valsalva控制口吃疗法的一些基本建议 这是我翻译的憋气控制疗法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这篇与另外两篇结合着看,应该对该理论有一个大致全面的认识了。
妄称自己战胜口吃是矫正口吃的心理负担 矫正口吃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承认自己口吃,不要隐瞒自己口吃的事实,不要妄称自己战胜了口吃,不要把自己装作正常人。 这样才能减少心理负担,才能以轻松无碍的心情去说话。 我的目标是忘掉口吃,而不是去对抗和战胜口吃,不是劳神费力地、虚伪地把自己装作正常人。
Valsalva疗法节选:流畅循环 一楼给百度
Valsalva文章:打败口吃的新见解新工具 一楼
介绍美国人的一种理论:Valsava控制疗法 一楼给百度
论文:森田疗法用于口吃矫治的疗效研究 发给大家研究参考。不代表我赞同文中的观点,勿与我辩论。
声明:不再与愚公作无意义的争吵 最近与愚公的对话基本上都是无意义的争论,既浪费双方的时间精力,也污染了网友们的视线。在我认为愚公心智状态回复正常之前,我决定不再与其作任何无意义的争论,不对他的任何帖子作回应。
矫正口吃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难题” 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口吃病会成为一个顽症,会被很多人认为是“难题”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口吃病的心理、生理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弄清。 看此贴的人可能个个都口吃,可谁能精确体验和描述出口吃的具体生理和心理运行过程吗?回答是不能。口吃涉及到科学领域的好些方面,牵涉到了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行为、社会科学甚至遗传基因等诸多学科的,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口吃病的形成,目前还没有定论,是一种由神经、行为、心理多方构成的一种语言失调症。这三大层面紧紧纠缠,互为推动,成为了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由于大脑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对口吃所涉及的脑部特征还没有最终确认。 二是社会对口吃认知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根本没有把口吃病列入医疗计划当中去,在我国普遍认为口吃不是病,包括好多患者、口吃矫正师和甚至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口吃仅仅是心理或习惯问题。既然口吃不是什么病,国家当然无需浪费巨款去研究治疗口吃的应对方案以及安全药物。导致很多口吃者内心痛苦万分,而局外人根本就不关心的局面。 三是患者矫正理念和方法的问题。 口吃使得很多患者害怕和人交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圈子里拒绝社交,它堵塞了患者追求理想的道路,给他们带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长期对口吃的憎恨和恐惧,使患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矫正一般都会取得效果,但一般也很容易出现反复。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就会动摇进一步矫正的决心,影响矫正效果,甚至完全回到从前或更糟。 结论:口吃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进行有效矫治,这已经被无数人的实践所证实,是铁的事实。但是矫正口吃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矫正口吃,犹如攀登一座高山,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有许多反复。我们必须抛弃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必须拿出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勇敢面对,直至成功。
愚公说:我如果把你的这个言论反映……,领导很可能让你走人 愚公的狰狞无耻的面目正在逐渐暴露,愚公正在一件件脱去伪善的外衣,愚公正在使用虚弱者常用的恐吓伎俩,你快黔驴技穷了吧!
吃友不愚,愚公愚 愚公,好的,战胜了,愚公战胜了,愚公战胜了!不要给口吃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战胜口吃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愚公,他是BJ愚公,他继承了口吃界的光荣传统。韩非、邓艾、周迅、丘吉尔、拜登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愚公他一个人,他代表了口吃界攻克世界性难题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连载:美国口吃基金会技术文章 一楼度娘
国内正式出版的口吃矫正著作,欢迎补充 1楼给度娘。 以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
转贴:怎样才算口吃病全愈了呢 (在网上看到的,觉得说的挺好,但不知道是谁说的,貌似是出自张景晖。) 怎样才算口吃病全愈了呢? 有人说口吃没有了就是口吃病好了。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人人都可能有口吃现象,但决不能说人人都患了口吃病。口吃矫正只能矫正到和正常人一样允许自己有点口吃,如不改变这种错误看法,将被口吃永远折腾自己。 口吃现象减少到和正常人差不多就可以算好了吧!是的,也只能矫正到这个程度。但口病患者都有求全欲望和不能接受事物自然规律这一种性格倾向,少了还想少,甚至到完全不口吃了还不放心,还要追求永远不口吃。他们不论减少到什么程度,总是认为自己还有口吃,还是一个口吃的人,始终不敢在胜利面前果断地摘掉自己给自己戴上的这顶口吃“帽子”。他们也常常会提出这样的理由:就是心情一激动还会发生口吃。心情激动时任何人不是都可能发生口吃吗?这怎么能算“病”呢?激动时会表现出很多生理现象,如心跳加快、呼吸失调、面色改变、手足发抖、发生口吃等,这不能说是患口吃病了,其实,这都是激动引起的正常反应的结果。 有一个口吃病患者,自称已好了百分之九十五,每天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不把残余的百分之五矫正好誓不罢休。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口吃现象仍不见进一步好转,原地踏步地停留在所谓的百分之九十五的水平上,心情焦虑起来,怎么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不口吃呢?每发生一次口吃就引起很大的不安。于是,怕口吃的心理抬头了,安全线冲跨了,在这种心情影响下,口吃现象反而会越来越多,直到全线崩溃。这个患者所说的百分之九十五实际上已经达到正常人的程度,所谓的百分之五的口吃残余,已经顺从事物的自然规律,徒劳地与之对抗当然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了。 我们认为口吃的全愈,不能以口吃现象的多少和有无,而是决定于导致口吃的心理因素是否消失。掌握发音法是必要的手段,它能使口吃现象逐渐地减轻和减少,但是不管减少到什么程度,即使自己认为完全消失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认为永远不口吃了。每说话就怕发生口吃,偶然一口吃就为之痛苦焦虑,这样的人口吃再少也不能认为口吃病好了。 口吃是由主观认识导致心理障碍而造成的疾病,因而主观上的态度如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口吃患者说:“我现在可以说完全好了,也可以说基本上好了。对自己来说是完全好了,对我周围的人来说是基本上好了。”这个人的口吃病实际上是没有完全好,真正好了的人是不会计较别人说长道短的。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当他发生口吃时,别人怎么说他是一个“结巴子”,他也不会为此固执地烦恼和苦闷。 有的口吃病患者说:“我的思想彻底解放了,可是思想解放了怎么还有口吃呢?”这个人的思想是真的解放了吗?思想解放了的人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抱着“思想解放了就会不口吃了的愿望,这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真正思想解放的人,就会象正常人那样不去理会自己有没有口吃。 有位口吃病患者说:“我的口吃病已完全好了。”为了考验他,就请其他一些口吃病患者给他“鉴定”一下,而他立即阻止大家,说:“我不须要别人的鉴定,我的这项口吃帽子当初未经别人批准是我自己戴上去的,现在口吃病好了,我要把它摘下来也不须要任何人的批准。”这才是正确的态度,真正的全愈。 还有的口吃病患者说:“我现在已完全能不口吃地说话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把握和信心不口吃了。”我们对他说:“你的口吃病还没有完全好。”他听了这句话吃惊地说:“完全不口吃了还不能算好,怎样才算好呢?”我们叫他在生活里再体验一段时间。几天以后他说:“我现在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个字也不口吃了,几天来,我也偶然发生了口吃,不过,我已认识到这是正常现象,就毫不在意,一点也没有以前那种怕口吃和难为情的想法,即使再多发生一些口吃,自信自己的心情也决不会波动的。”我们说:“思想境界比以前提高了,但还不能算完全好了,思想境界要再进一步升华。”几天以后,他说:“正常人不存在不口吃的信心,正常人不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有没有口吃,也不教育自己发生了口吃不必介意,这才是对口吃的健康心理。我现在已抱着正确的态度对待口吃,无所谓口吃不口吃,一切随它去吧!为了这么点无足轻重的口吃,痛苦了这么多年,折腾了这么多年,想想真觉得冤枉,可笑,自作自受!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了。今后我将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怎样更有意义地度过我的一生,怎样发出我的光和热,怎样为四化贡献自己的青春。”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口吃哪有治不好之理?!这位患者的口吃病至此才算是完全好了。我们祝贺他的口吃矫正成功,并祝愿他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准备修炼了 我自信已经找到比较正确的道路了。 天天泡在贴吧里和YY里似乎不是很好,昨晚我在YY里听着大家结结巴巴地说话,再辩论一些观点,我的口吃一时也变得更加严重了。 过段时间再来看大家,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自然说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双休天闲着无事,去书店闲逛,买了本《金刚经。心经》合集,商务印书馆出的,还算精良。对佛没研究,主要是想看了增长一点知识。看到有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最近在口吃贴吧泡得比较多,不由与口吃起来联系起来。 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的?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的自性,就是我们的本性、良知,自然具备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我们在成长中、在生活中渐渐自然学会了说话,这一点基本上无需意识去主动干涉。 我们怎么会口吃的?高级神经中枢的发育有个过程,童年学说话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偶会出现语言思维不连贯、器官发音不协调,出现类似口吃的外在表现症状,这时候父母或者好心人会提醒我们:“慢慢说,想好了再说,不要结巴。”为了不结巴,我们的意识参与了,有为了,采用了一些避免口吃的方法,扰乱了自性,打断了自然学习说话的进程。当出现心理问题后,口吃症状与口吃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很难解开的结。因此可以说,口吃实际上是由于努力避免口吃而造成的。 怎么才能恢复本自具足的自性,自然学会说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必须抛弃羞愧、恐惧、害怕口吃、妄想把自己装作说话很流利的一切念头,必须抛弃一切回避、拖长、重复等发音方法,必须抛弃一切挤眉、跺脚、摇头、挥手等多余动作,要用一颗赤子之心,用童年学说话的方式,不回避任何东西,集中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去说话。
发现一个让我很惊奇的网页 只是感到惊奇,不发表任何评论。请任何人勿给我扣帽子。 网页的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hnqiang.com%2Farticle%2F2010%2F0329%2Fmil_17922.shtml&urlrefer=2f91e2fc49e60fbb6d69bef2fbcac120 以下是截图。
关于口吃的臆想 关于口吃的臆想 (来自美国口吃基金会出版的《给口吃者的建议》扉页。翻译错误在所难免。不代表本人同意文中观点。) 臆想:口吃者不聪明。 真相:在口吃和智力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臆想:神经过敏导致口吃。 真相:神经过敏不导致口吃,我们也不应当认为口吃者容易紧张、害怕、焦虑或害羞,他们与不口吃者具有同样全部范围的个性特点。 臆想:通过模仿和听口吃的人口吃,口吃会被“感染”。 真相:你不会“感染”口吃,没人知道口吃准确的原因,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家族历史(遗传)、神经肌的发展,和童年环境,包括家庭动态,都在口吃开始的时候发挥了作用。 臆想:告诉一个人“说话前来个深呼吸”或者“首先想想你要说什么”会有帮助。 真相:这个建议只会让人更不自然,让口吃更糟。对口吃者有帮助的反应包括,耐心地听,自己示范缓慢、清楚的说话。 臆想:压力导致口吃。 真相:如同上面提到的,许多复杂的因素纠缠在一起,压力不是原因,但是压力当然会加重口吃。
口吃:你能对它做什么(中译本) 口吃:你能对它做什么 作者:Margaret Rainey;译者:四眼阿哥 (译者按:本文为美国口吃基金会出版的《给口吃者的建议》中的第三篇。我尽量按照原文直译,翻译错误之处请朋友们指正。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我同意或者不同意文中的观点。) 我希望我能到达世界上每一个口吃者哪里讲述目前我正要讲述的故事。昨晚,作为一个语言临床医生,我给一大群对口吃具有浓厚兴趣以及具有口吃特点的人作了一个演讲。今天早上当我坐着喝咖啡的时候,昨晚的记忆和经验还历历在目,我想把我的关于口吃的感受和知识与尽可能多地与口吃者共享。 有趣的是我对那些听众没有恐惧感,我不担心恐惧这个怪兽,它曾经抬起它丑陋的头堵塞了我的词语甚至思想。是的,我是个口吃者,我想帮助每个阅读此文的口吃者都知道,我是个如此严重的口吃者,24岁前我无法把两个有意义的单词放在一起说。我现在还口吃吗?我称自己为口吃者是因为现在以及随后在我的演讲中还有小的中断。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说自己是个口吃者,我再也不试图隐藏了!很久以前我学到,我隐藏口吃越艰难,我口吃得越厉害,这是个残酷的圈子,我想走出去,所以我就出来了。怎样做到的?与过去用错误方式停止口吃相比,我用了少得多的努力停止了严重口吃,错误的方法是试图从口吃跑开、隐藏和忘记。我犯的错误是使用书上写的每一个技巧把自己装成正常的说话者,但没有一个技巧长期管用。失败不断增加,多年痛苦之后,我最终发现是时候来个彻底改变了,为什么躲避和隐藏口吃?我想愚弄谁?我知道我口吃,我的听众也知道,我最终抽出时间问我自己,为什么我要在错误的道路上与旧的、毁灭性的感觉斗争,我开始审视这些感觉,当我开始接受它们以及我的口吃,成功的说话开始了。非常有趣的是老的口吃方法非常难以放弃,看起来好像是我抓住了老虎尾巴又不敢把它放开一样(或译为骑虎难下)。 昨晚我用尽全力与那些优秀听众谈心,在谈论口吃问题时没人不尽全力,对我们来说口吃问题比其他真理更重要。会议结束我收拾笔记的时候,面前站着一个小伙子,表情痛苦地想说什么,我们握了手然后我边听边等,他是个严重的口吃者——严重到他似乎不敢介绍自己。我们坐下以便尽可能地舒服,他用特有的讲话方式,问了一些关于他以及他口吃的问题。 (未完待续)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1897―1945),纳粹德国教育部长兼宣传部长,是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和盟友,曾于1921年4月,在海德堡大学犹太文学史家弗里德里希·贡尔夫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经致力于小说创作,后被希特勒看中,成为其一生的宣传机器。 戈培尔曾有过众多著名言论,如:“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所谓戈培尔效应,就是在对事物反复地谣传和歪曲下,导致心理暗示叠加,从而致使人们丧失主观意志而听命于特定言论的现象。 启示:对于不断重复、喋喋不休的东西要警惕,不要让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你的潜意识。
乘快车还是货运车(中译本) 乘快车还是货运车 作者:Lon L. Emerick;译者:四眼阿哥 (译者按:本文为美国口吃基金会出版的《给口吃者的建议》中的第一篇。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我尽量根据原文直译以保持原貌,供朋友们参考,不代表我赞同或不赞同文中的观点。) 27年前,我父母拼命要治好他们儿子的慢性语言问题,花费了可怜的积蓄把我送进一个口吃的商业性学校。唉,令他们沮丧和我的绝望加深,这又是一个徒劳的尝试。在我绝望地乘火车回家时,一个和善的老年白发列车员停在我座位旁问我的目的地,我张开嘴巴想说反复排练好的“底特律”可所有发出的只是一连串无声的咯咯声,我用力绷紧腹部肌肉以期冲开喉咙可怕的紧缩——沉默。最后,老人透过眼镜凝视着我,摇摇头,带着一丝微笑说:“好吧,年轻人,要么乘快车,要么乘货运车。” 在巨大震撼掠过我之前,列车员已经沿着摇晃的旅客车厢通道挪开了。透过带着生气和沮丧的模糊视线看着窗外迅速移动的风景,我感觉到旁边座位的旅客们在偷偷瞥我,尴尬的脸红爬上我的跳动着绝望的脖颈和头。后来的很长时间我都记得这个列车员的这一警句。多年来我牢记着这件事以及其他口吃伤害,梦想着有一天我能纠正所有这些错误。但是他最后的那句精辟的双关语改变了我的生活,那个老头说的太好了。 确实,为什么要乘货运车?为什么要带着沉重的包袱,忍受没完没了的延误,在煤烟覆盖墙壁的院子里受着被遗忘和被拒绝的折磨,遭受着无数的颠簸和临时停车?为什么要让人生旅程受制于口吃的时间表?也许你正在寻找一些走出困境和迷宫的道路,虽然在看到你并分析你个性状况之前就给出建议是困难的,但我知道一些已经帮助过我以及许多其他口吃者的事情。让我展示一个挑战给你:我请你做一些难做但有很好回报的事情——改变你的说话方法。通往良好讲话的道路充满了昏暗的小径、阴森的隧道和陡峭的山坡。要小心那些标榜新奇和承诺不辛苦的治疗,你深深地知道那是不会有用的。我来给你展示正确的道路。
控制你的口吃VS你的口吃控制你 控制你的口吃VS你的口吃控制你 作者:Dorvan H. Breitenfeldt;译者:四眼阿哥 (译者按:本文为美国口吃基金会出版的《给口吃者的建议》中的第二篇。本人英文水平有限,翻译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大家指正。) 生活在明尼苏达州的乡下,我有幸在一个只有一间教室、八个年级一个教师教的学校就读。我的口吃开始于学前并持续严重。我用在学术上的非常成功补偿我的口吃。因为口吃,我退学了三年,这期间我的口吃发展非常严重。十七岁之前我没用过电话,我的父母替我买东西。我的讲话由一些长长的、无声的障碍组成。我通常躲避集体谈话,或者只说能够通过回避单词和换说法而不口吃的话。我感到极大的羞辱和负罪感,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口吃表现出来,经常想“为什么是我?”好多次我独自为口吃哭泣,甚至打算过自杀,因为口吃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并使生活停滞。我的口吃真是一座冰山,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
如果你想战胜口吃,就去请教愚公 愚公说:当我认识童镭的时候,我已经战胜了口吃。
走出怪圈:讨论-辩论-人身攻击-粗言秽语 这里本应是大家讨论技术的地方,可经常形成一个怪圈:开始是讨论,然后讨论变成辩论,争着争着开始人身攻击,最后变成粗言秽语的骂仗。 大家能不能平和点,都是受口吃之痛,为何要相煎太急?
试验贴,看是否会被删 为什么刚才发一贴,转眼就没了?
关于丘吉尔演说音频的分析 取材:愚公提供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sina.com.cn%2Fv%2Fb%2F53965196-2141893435.html&urlrefer=4b4a6d0fd07e045b4de2394b8b766718,内容是二战期间丘吉尔对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的演讲。 从画面上看,丘吉尔不停低头看稿,并非即兴讲话。如此重要的场合,一般都是会精心准备讲稿的。因此,此段视频,名为演说,不如说是朗诵更为贴切。 为仔细分辨音频,我使用Cool Edit Pro这一音频编辑软件,把音频录制下来,通过慢放、重放、分析波形等手段,发现这段演说中疑似的口吃处: 1、在49秒的位置,在说完“By the way”之后,说“I cannot help reflecting”之前,丘吉尔发了一个无意义的语气字“呃”,有难发的嫌疑。 2、在56秒的位置,在说完“And my mathor British” 之后,干咳了两声,然后一挥手之后,才说出“Instead of the other way round”,怀疑也是卡壳了,通过咳嗽和挥手,帮助发音。 3、口吃往往是接连而来,在紧接着的60秒的位置,丘吉尔说:“I...I might have got here on my own”,我用音频编辑软件把波形放大了观察,确认此处丘吉尔说了两个“I”,属于连发。
对丘吉尔音频的分析 取材:愚公提供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deo.sina.com.cn%2Fv%2Fb%2F53965196-2141893435.html&urlrefer=4b4a6d0fd07e045b4de2394b8b766718,内容是二战期间丘吉尔对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的演讲。 从画面上看,丘吉尔不停低头看稿,并非即兴讲话。如此重要的场合,一般都是会精心准备讲稿的。因此,此段视频,名为演说,不如说是朗诵更为贴切。 为仔细分辨音频,我使用Cool Edit Pro这一音频编辑软件,把音频录制下来,通过慢放、重放、分析波形等手段,发现这段演说中疑似的口吃处: 1、在49秒的位置,在说完“By the way”之后,说“I cannot help reflecting”之前,丘吉尔发了一个无意义的语气字“呃”,有难发的嫌疑。 2、在56秒的位置,在说完“And my mathor British” 之后,干咳了两声,然后一挥手之后,才说出“Instead of the other way round”,怀疑也是卡壳了,通过咳嗽和挥手,帮助发音。 3、口吃往往是接连而来,在紧接着的60秒的位置,丘吉尔说:“I...I might have got here on my own”,我用音频编辑软件把波形放大了观察,确认此处丘吉尔说了两个“I”,属于连发。
关于丘吉尔是否口吃 看到愚公在一篇帖子中说: 你能告诉我哪个版本的丘吉尔传上有丘吉尔口吃的记载吗 ? 很多版本的丘吉尔传都记载丘吉尔在年青时代就能言善辩,口若悬河。 ———————————————————————————————— 我对此问题产生了兴趣,略作了一下考证。
请教如何解决征服者无法启动的问题 启动帝国时代2老版本没问题。启动征服者时候,屏幕一闪然后就退出了。 换过帝国版本,重装过系统,禁止过硬件加速,都无效。 请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试一下
卫生部说了,口吃经过耐心矫正是可以矫正好的 给大家带来个福音,呵呵 国家卫生部明文规定: 口吃是一种语言上的习惯,是一种生理上的缺陷,它是一种语言的条件反射,在发音器官方面并无疾患,而且经过耐心的矫正是可以矫正好的…… 来源:人民网法律法规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eople.com.cn%2Fitem%2Fflfgk%2Fgwyfg%2F1958%2F236006195802.html&urlrefer=2a6325fe284724bf58854f3a0e30edaa
【转】父母是口吃儿童的救星
我的研究成果:口吃原理 口吃原理 由于口语器官的隐蔽性,人们无法有效观察,加上对口吃病的不重视,导致从古到今对口吃行为的研究很少。口吃与思维、心理密切相关,而心理学、神经学是一门较新的科学,导致了长期以来对口吃的研究,总是隔靴搔痒。 与口吃断断续续斗争了三十多年,如今有所感悟。现在整理一个粗线条的东西,类似于提纲,等有时间精力了,再作详细论述。我坚信,我的理论和方法,对绝大多数口吃者大有裨益。 我写的可能有点枯燥、简单,但千万不要因为简单就怀疑,很多伟大的理论其实看起来都很简单的。比如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牛顿的万有引力。 本文的要点有,“声”和“语”的概念,神经兴奋与抑制,注意,发“声”器官。
口吃预感像幽灵一样出没无常 今天我有了很大进步,主持了一个一百多人的会议。事先写好讲稿,会前反复读了几遍,会上基本用中等速度、比较清晰的吐字完成了。 但是中途在别人讲话,我自己看讲稿默念的时候,突然会对中间的某句话开头的某字产生口吃预感,真正读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虽然读出来了,却略感吃力。 口吃预感真像幽灵一样,突然地冒出来,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可寻,今天是这个字、这个部位,下次却是那个字、另一部位。 谁能解释?
大家来听听我录的诗朗诵 今天中午才录的,自娱自乐,请多提宝贵意见。
20年的老烟枪,立志戒烟了 从大学起吸烟,到现在二十年出头了,现在每天吸烟多的时候三包,每月烟钱多的时候上千,吸烟吸得,皮肤干燥焦黄,牙齿又黄又黑,嘴巴身上都是异味,心脏、肺、胃感觉都有点问题了,家人埋怨,同事规劝,原来一个帅哥简直要变成一个痨鬼。 2000年左右戒过一次烟,坚持了半年,因为工作不顺心又死灰复燃。 2005年第二次戒烟,坚持了两个多月,也因工作环境半途而废。 今天是2010年6月21日,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吸完了最后一支烟,扔掉了打火机,决定第三次开始戒烟了。 戒烟的目标:不再想烟,不要要烟,从心理上彻底清楚,轻松快乐地戒烟。 朋友们,监督我,鼓励我吧!
我买了个电话录音盒,挺有趣的 我在淘宝上花了一百多大洋买了个电话录音盒,通过USB连到电脑上,通话时能够自动录音保存。每天下班前听听自己一天来的电话,分析一下自己的口语,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自己说话这么快这么急,许多重复和连发的口吃现象,居然自己在说话时根本没注意到。自以为聪明,没耐心,经常在别人说到一半的时候以为自己听懂了,喜欢用猜测来打断别人的话。
请口吃的朋友帮忙做个统计
开始闭关修炼,暂时告别贴吧 在这里呆了几天,获益不小。 这里有一些人很可爱,呵呵。 我想按照我自己的办法继续练下去,在贴吧里看贴回贴会消耗比较多的时间精力,所以我决定最近一段时间不来这里看了,专心致志工作和练习,等有阶段性的成果以后,再来这里与朋友们交流。
(原创)从我本人的情况分析口吃原因及对策 我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我父亲口吃,我口吃。我大约从小学时候开始口吃的,在小学四年级左右的时候是口吃最严重的时期,记得那时候基本不能完整地说好一句话。初中阶段我是个野孩子,跟同学玩的时候口吃症状基本没有,但一旦正经说话就口吃得厉害。高中及大学以后性格逐渐变得孤单,经常自己独自思考,与人说话减少。工作以后,口吃症状逐渐减轻,目前我自己认为是轻度的口吃。有时可以比较流利的说话,有时会出现首字难发、句中连发的情况。 口吃对我感情伤害最大的是两次。一次是在小学时候,有一次考试没考好,班主任老师在班上模仿我爸爸口吃的样子对我说话,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对口吃有了恐怖。第二次是高中的时候我担任体育委员,整好队以后必须向体育老师报告,当时我说“报告”两个字,憋了半天没说出来,引起全班哄笑,虽然体育老师很善解人意,没笑话和责备我,而且从此取消了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的程序,但此事对我的打击也相当地大。 1、口吃是可以矫正的。我姐姐小的时候口吃,当时父母要求她好好说话,并且要求老师给我姐姐担任了班长,每天上课时喊“起立”、“敬礼”、“坐下”,给她锻炼,同时我姐姐是个生性好强、比较泼辣的女孩子,所以她彻底告别了口吃。而且我们家人都叫她“八哥”,意思是喜欢说话,而且说得快。从我姐姐的例子,说明至少儿童口吃是可以完全纠正的,不过成人的可能要艰巨些。 2、口吃不仅仅是心理因素,的的确确是一种病。我爸爸口吃,而且在家中跟我说话的时候也口吃。可以肯定,他跟儿子说话是没心理恐惧的,但他有比较严重的连发性口吃。而且我还问过他,他自觉并不感到自己在口吃。所以我认为口吃可能有神经机能的问题。 3、口吃者的脑神经机能可能与普通人有差异。经常有人说我这个人是怪人,具体表现在,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我经常能想到,但别人想到的事情我却经常想不到,我能做许多别人做不好的事情,但很多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好。我读书经常一目十行,做游戏也比别人反应快,小时候打架也基本没敌手。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却经常违反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事实上,现在国内外的一些医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口吃者左脑活动与普通人不大一样。 4、口吃与语言组织能力陷入恶性循环。就我而言,因为怕暴露口吃,所以尽可能不在众人场合讲话,尽可能减少社会交往,尽量少讲话。长此以往,语言能力退化,表现为口齿有点含混,经常没话可说。语言机能的退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口吃的矫正。 据此,我的自我矫正计划是: 1、练习朗诵和背书。唱歌、朗诵主要是右脑功能,说话、背诵主要是左脑功能,因此口吃的人基本上都是说话口吃但唱歌不口吃。背诵的时候需要开动逻辑思维,需要组织语言,可以说触及到了口吃的根本原因。 2、争取多说话。现在单位开会我都会主动发言,虽然说得不好,总比不说好。暴露了口吃,别人笑话就笑话吧,磨练我的神经耐受力。其实,我估计单位的人都知道我口吃,只是大家都比较善良,不当面说破我罢了,所以何必自欺欺人呢。此外,购物、逛市场、打咨询电话都是比较好的说话机会。 3、加强性格修养。口吃者一般都具有内向、软弱、敏感、急躁等缺陷,与口吃互相影响、相互加重。在我身上有自傲不合群、有时轻率急躁、有时犹豫拖拉等缺点,平常需注意纠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