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之琴 炼金之琴
……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2,595 发帖数: 124,637 关注贴吧数: 503
关于四大家族还没有放出来的一些卫星 我个人推断还会有以下几个:天才咒术师(菅原道真?)、藤原氏初代家主兄妹、贺茂氏初代家主…… 本着剧情里一般不会无缘无故提及非必要信息的观点,我把之前剧情里面一些相关内容单独拿出来讨论一下。 1、和藤原氏相关的有三个地方,茶几绘卷里写的初代家主兄妹、小缘提到的藤原氏家主可以代代转世、小缘写过一个藤原家少爷爱上平民之女的故事。这几个线索可能会有联系,就比如藤原道长本身就是初代家主在这个时代的转世,然后在中间的某一代,发生了一个结局是be的爱情故事。 但是这个爱情故事暂时不太清楚和藤原道长有没有什么可以关联的伏笔,等后面道长实装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新线索。 2、关于藤原道长和芦屋道满为什么相识,应该就是因为他俩千年前就认识了。前者是代代转世下来的,而后者干脆就是黑暗阴阳术的书籍碎片。但是这里我认为有必要解释的一点是,芦屋道满应该≠千年前那个天才咒术师。 道满的人生有几个阶段,如果从头算起的话,他最初只是碎片,在平将门的时间线,幕后推动了源平大战(战场上有琵琶音)。在卑弥呼时代,伪装成神官长想要复活大国主。在泷夜叉姬时代(也就是晴明时期),独自前往日轮城寻找时曲。重点就在晴明时期,这一阶段的他显然是没有恢复以前记忆的。 按泷夜叉姬绘卷以及插画来看,他之前曾是黑发,但是在晴明等人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了白发。道满在初期并没有完整的记忆,并且和道长交好,还受道长委托前往日轮城调查时曲,完了还写了一份报告发送给道长。所以,他恢复之前的记忆应该是不久之前的事。而道长想要寻找的“真正的道满”可能是未恢复记忆的那个黑发的道满。 道满第一次来日轮城,因为和万灯同为灵魂碎片,所以附身在万灯身上行动,在泷夜叉姬破除永夜劫难后消失不见。他应该是在后面的时间里慢慢恢复了记忆,并开始策划万灵祭复活大国主。神战时期道满藏匿了起来,大国主也因为畏惧高天原神威没有冲破封印的计划,等高天原陨落之后他们才开始行动。 道满的目标是成为完整的黑暗阴阳书,第二目标是打败晴明(也许这个排第一)。这也间接说明芦屋道满≠黑暗阴阳书,不完整的书才是芦屋道满。 那千年前的天才咒术师另有其人也就顺理成章了,可能也会是后期新的boss,感觉能承担这个名字的人选并不多,四大恶灵之一的菅原道真是不错的选择。 3、再来还是回到道长和道满,道长的前前前世(初代藤原家主)和菅原道真交好过,但是后来分道扬镳并发生大战,死了。 道长早期在家族里并不显山露水,在某次因为一场重病差点死去,被道满所救。因此继承了家族一直传承的凤凰血脉力量,并获得了远古的记忆,得到了力量后的道长发动计谋完成了对藤原氏的掌权,并和道满暗中合作。 日轮城事件发生后,道长发现道满突然失踪,于是开始寻找他的踪迹。在枷岛事件爆发后,他不仅解放了祸神,还顺便救了刻世命,并得到了黑暗阴阳术之书,通过这本书,他才真正了解了芦屋道满的前世今生。 芦屋道满虽然恢复了记忆,但是之前和道长也算朋友,所以并没有断了和他的合作。道长让刻世命把黑暗书送到日轮城交给芦屋道满,并在暗地里谋划一件事情:借助晴明和源氏的力量,彻底打败大国主(他看了晴明的记忆,知道神战整件事,所以对晴明和源氏的力量有信心)。 他和泷夜叉姬的对话也表明了这次的万灵祭事件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原因,他知道大国主的降临迟早会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事,所以顺水推舟帮了芦屋道满一把,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站在芦屋道满一方,只是帮他解除封印,等他真解封了再彻底干掉他。 至于芦屋道满,道长应该是不希望他成为完全体的,可能在暗中想办法把他从黑暗书里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人。 4、最后谈一下刻世命和葛叶。 之前在和网友的讨论中,提醒了我一点。那就是刻世命对平氏和三大家族的态度,他对三大家族是很仇恨的态度(毕竟主题是复仇),但是对平氏却没有这种态度。 刻世命和葛叶暂时处于绑定状态,他的态度也代表葛叶的态度吧。葛叶曾经在平安京学习过阴阳术,并且从四大家族为她举行婚礼来看,她和几大家族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但是为什么刻世命后面这么恨几大家族呢,是里面有谁背叛他们了吧,贺茂氏可能性不大,藤原氏最可疑,平氏源氏属于被波及?但不管这一代有什么恩怨,葛叶出场的时候应该都会提到那个时期的几个家主,应该还会有一些往事吧。
平将门的设定会是须佐之男的废案吗? 我感觉平将门这个角色,有可能会用到当初须佐之男被弃用掉的废案。 毕竟平将门打败大国主解放邪马台,最后成为暴君这个桥段,和须佐之男作为高天原处刑人斩杀八岐大蛇,最后成为堕神(原案)太像太像了。可能是当时文案组对须佐之男的人设做了评估,决定让他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比较好,所以最后没有走堕神的路线。但是这个点子他们又不想丢弃掉,于是在平将门的身上重新启用。 不过平将门这个角色,可能也不是真正的从白到黑的那种设定,既然他最初是白的,那最后应该也会洗白,只是过程会比较曲折一点。 从目前的已知信息回顾一下平将门的生平:出生在平安京四大家族之一的平氏,16岁时因为大国主对平安京的威胁,前往邪马台成为质子,被当做奴隶参与决斗,在决斗场最底层生活了几年(这段剧情和曾经的小须佐之男被抓去关起来简直一模一样),然后就是前往决斗场顶层打败大国主,解放奴隶并统一邪马台,回到平安京成为四大家族之首,四大家族共议签约常世之国协定,以晴明父母的婚礼为起点见证人妖和平共世,婚礼上突然发难造成大规模伤亡,四大家族决裂源氏贺茂氏藤原氏共同讨伐平氏(按这两天的剧情看源平大战还有藤原氏在背后煽风点火的原因),最后源平大战上平将门被巫女剑圣斩断手臂又斩头,最后败走邪马台用身躯将大国主封印。 这个角色都还没实装落地就已经有这么波澜壮阔的一生了,说不是后面的主推也没人信。 其实从他的人生轨迹里可以挑选出几个关键节点来,【成为质子】、【打败大国主】、【回到平安京成为暴君】、【源平之战战败回归邪马台】。其中打败大国主——成为暴君——回邪马台封印大国主是一条连贯的剧情。 这里我们会发现,平将门明明已经打败了大国主,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把祂封印,而是等到源平之战结束了之后才封印祂。那很明显了,他最初以为自己完全杀死了大国主,所以在解放邪马台之后才会放心回平安京,但实际上大国主并没有死去,而是占据了他的身体,影响了他的性格,导致他变得暴虐,并最终在平安京发作引发动乱,最后战争失败后平将门也用剩余的理智回到邪马台,把大国主封印在决斗场里面。 从一些透露出来的物料里也能发现蛛丝马迹,平将门和大国主互相的台词里面就有写关于你夺走我的眼睛我占据你的身体之类的话,所以平将门应该确实是在打败大国主之后被影响了(这里又和曾经的须蛇互换身体有点像,但是那次只是点到为止,这一次大国主应该是成功了)。 但是大国主也没有完全占据平将门的身体,平将门的清醒意识也还存在。源平之战里面巫女剑圣斩断他的手和头,应该是被大国主影响最深的两个部位。其实与其说是平将门VS巫女剑圣,不如说是大国主版平将门VS巫女剑圣。最后被斩头又斩首的平将门摆脱了大国主,才重又逃走将其封印。 这次的剧情里源赖光不仅把大国主视为威胁,也在警惕平将门,所以才把老祖宗的名刀带上。我估计平将门如果实装的话前期应该是以反派身份登场的,后面慢慢会恢复神智吧。 最后多提几嘴,关于平安京四大家族,还有过一段轮流当老大的时期。从最早的千年前开始算,首先是天才咒术师被四大家族联手镇压,贺茂氏由此战崛起,成为四大家族之首。平将门回到平安京,带领平氏成为最强的家族。源平之战后,源氏作为胜利的一方,成为了余下三大家族里最强的。京都大火事件让源氏损失了一批精锐,贺茂氏经过鬼童丸之乱也成了枯枝败叶,藤原氏趁机扩展势力,成为了现阶段最有钱有势的家族。现在晴明成为贺茂氏代族长,源赖光以铁血手段带领源氏再次伟大,三方家族实力相当了。就是不知道后面平氏会不会重返京都。 我个人感觉这次剧情比高天原精彩一点,卫星确实挺多的,量大管饱。高天原挖了很多坑最后却没有填(火神、堕神还有些其他的),希望这次的坑都能顺利填上。
关于我在玩一款主角是40来岁中登大叔的二次元手游的事情 藤原氏能上战场的阴阳师,至少要是成年的吧?就算他18岁,按他小时候就崇拜博雅,博雅比他大十岁以上不过分吧,那博雅也是30岁左右了? 晴明的年龄至少是比博雅大的,不过推断他的年龄倒不是根据博雅的信息。 日轮城被卑弥呼拖入轮回八百年(外界实际上才过去几十年的时间),这个“几十年”我姑且认为应该是30~50年的。 但是这里其实有个问题,那就是这个30~50年不应该从卑弥呼疯的时候开始算,应该从源平之战开始算才对,因为剧情里面提到源平之战是距今几十年前发生的事,那么日轮城轮回其实是算在这段时间里面的,卑弥呼的年龄可能还和晴明差不多大。 因为剧情里有几个关键故事节点发生的时间其实非常接近,那就是平将门邪马台决斗场战胜大国主、血色婚典、源平之战。卑弥呼降生邪马台是源平之战尾声的时候,那个时间血色婚典已经发生很久了,刻世命和葛叶也出现在了源平之战的战场上。 也就是说,如果以血色婚典作为晴明元年,那场婚礼的时候葛叶和益材一定还没生下晴明,按正常的世界线(婚礼正常进行),晴明应该会在他们结婚后的1-5年内出生(这里取的是婚后最早生娃和最晚生娃两个极端时间点)。实际上这么算下来,卑弥呼和晴明确实是同一辈的,卑弥呼现在几岁晴明就是几岁。 之前泥潭里有个网友推测卑弥呼结婚的年龄最早都是 32岁了,再加上她疯了之后日轮城还轮回了许多年(就算现实时间不超过10年吧),那她也是40岁左右。 那晴明现在也是40岁左右,中登大叔一枚。
听了大家的意见做了个2.0版本的 感觉还能调整所以先没做图,只是整了个表。 主要修改了以下几个地方: 1、之前我排名的时候是排的纯武力值,也就是1v1的时候谁能赢谁就排前面,但是我发现这样的话对战士型角色加成太大了,有些角色比如天照荒就不擅长近身格斗,都是玩法术的,这样跟须佐之男或者阿修罗这种角色比起来劣势太大。但是全力天照又不一定输须佐,全力荒也不一定不如月读。 所以这次按照综合能力来排位,也是取各自的全盛时期。 2、有些虽然没实装,但是有过明显剧情的,也确实很强的角色我加进来了。就比如和忉利天一起创世的魔龙弗里多,还有整个高天原都打不过最后被天照收服了的火神,也算进了。 3、有几个概念神一样的角色,如青行灯这种,已经明显超出维度,但是又没有神位的,确实不好放。感觉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但是几乎可以说是不死不灭了。比如新的月读就是谎言本身、青行灯和故事绑定在了一起。不好放太高,但是放低了更不合适,所以就随便加在第三档。 4、龙珏。云华城的几位因为完全没有加入主线,没有一个好的参照物,根本不知道怎么排。只能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排了。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云华城≈平安京,龙珏在云华城已经属于最高等级的存在了,本来应该和平安京最高等级的boss伪神八岐大蛇(不是高天原的)差不多。实际上我感觉他们也确实应该差不多,因为云华城只是“广夏”这一整片区域的其中一个主城,就像平安京外面还有天域、鬼域这种地方,以后如果东方篇真的还继续,可能其他的星宿还有朱雀白虎玄武也会登场吧,但是不管怎么出龙珏应该也能算东方篇的顶流实力,所以她的排名应该不至于太低,和天域的帝释天放在一起问题不大吧? 5、以上全是我的个人观点,以及参考了部分各平台网友的建议之后,重新排的,有意见可以一起沟通。
简单对比一下正反两方的实力 正方: 晴明、源赖光、藤原道长:三大家族家主,超鬼王级以上。但是同级应该也分高下,晴明>源赖光>藤原道长 源博雅、八百比丘尼、神乐:鬼王级以下吧这种大战基本可忽略 平将门:古代家族的家主,半神级,目测属于高天原以下无敌那种 卑弥呼、泷夜叉姬:超鬼王级以上吧,不过卑弥呼和泷夜叉姬都属于本次事件核心人员,貌似没有参与到战斗中,那就忽略吧 荒骷髅:逢魔鬼王,不如那几个家主(但是cg里没出现,可能会在剧情里露脸) 铃彦姬:有神格没神位,战斗力目测不算顶尖,分到超鬼王以下吧 缘结神:神格神位都有,也不是战斗型的,勉强算是鬼王级 妖刀姬:大妖级,比缘结神能打 鬼切:鬼王级,但是比玉酒岳要低一档,比妖刀姬强一些吧(cg里出现了,应该是参与战斗了) 再来看反方: 芦屋道满:媲美完全体晴明的咒术师,实力应该也旗鼓相当,超鬼王级 大国主:这个一看就是牛逼哄哄的boss,目测半神级,可能略强于平将门 巫女剑圣:源氏老祖宗,和平将门平分秋色的牛人,cg里感觉没用全力,也看不出好坏,暂时按照反方算,应该也是半神级 祸津神:这个不多说,没有高天原神位的上古野生邪神,妥妥的半神级以上 刻世命:逢魔鬼王夜荒魂被他轻松收进卡牌(虽然说是先被祸津神秒了,但是刻世命一个人应该也能守护夜荒魂),目测是超鬼王级别 总体看下来反派这边实力强太多了,正方要赢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并不是一条心,各个击破罢。
书接上文,让我们看看元宝是怎么说的 从你提供的长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仙剑奇侠传1》(以下简称“仙1”)和《又见逍遥》两部剧的对比分析非常深入,既肯定了经典作品的地位,也探讨了时代变迁对观众审美和作品评价的影响。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 关于“经典”的定义与时代性作者提到仙1的成功与其时代背景密不可分——2005年时,仙侠剧尚未形成固定套路,观众娱乐方式单一,电视剧的传播依赖口碑和有限的媒介。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确实让仙1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在于它是否承载了某一代人的情感共鸣。 但经典也需接受时代检验。如今观众对“三观”、剧情逻辑、改编还原度的要求更高,仙1中某些情节(如李逍遥的“油腻”台词、女性角色的工具化)难免被诟病。这并非否定其价值,而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2. 改编模式的优劣作者将改编分为四类,认为《又见逍遥》的成功在于“模式2”(保留主线+合理扩充),而仙1属于“模式3”(大幅改编但保留核心)。这一分类很有启发性: 模式2更适合当下观众:尊重原作的同时填补空白(如游戏未详述的配角故事),符合现代观众对“还原度”和“深度”的双重需求。 模式3的仙1则更像“同人创作”:它牺牲了游戏的部分设定(如技能、角色关系),但通过原创剧情(如红色蒲公英、十年之约)塑造了独特的影视魅力。这种改编风险大,但一旦成功,反而能超越原作影响力。 争议点在于:改编是否必须忠于原作? 仙1的“魔改”曾让游戏粉愤怒,但非玩家观众却因剧情感动。这说明改编的成败取决于目标受众——若以“破圈”为目标,适度脱离原作或许是必要的。 3. 《又见逍遥》的“叫好不叫座”作者提到该剧制作精良、还原度高,但热度远不及仙1,原因包括: 时代差异:当下观众选择太多,仙侠剧竞争激烈,缺乏“开山之作”的稀缺性; 宣发不足:剧名无法沿用“仙剑”IP,前期宣传未触达核心受众; 情怀壁垒:仙1的“白月光”地位让新剧天然被对比,甚至引发“捍卫经典”的排斥心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又见逍遥》的口碑集中在“游戏粉”群体,而仙1的观众多为非玩家。这反映出IP改编的困境:满足原作党可能牺牲大众市场,反之亦然。 4. 仙侠剧的核心吸引力作者认为优秀仙侠剧需具备两点:剧情和音乐。仙1的成功正源于此: 剧情内核(宿命、侠义、爱情)源自游戏的经典性; OST(如《杀破狼》《一直很安静》)与剧情高度契合,成为情感放大器。 但如今的仙侠剧常陷入“重特效轻叙事”的误区,或沦为“仙偶”(仙侠+偶像剧)。《又见逍遥》的突破在于回归“侠”的本质,但能否像仙1一样用音乐和台词制造“记忆点”,仍是关键。 5. “童年滤镜”与批判性审视文中提到对老作品的评价常受“滤镜”影响,但更需警惕的是时代的错位批判。例如: 仙1的“恶俗台词”在当年可能是幽默感的体现,如今则被视为冒犯; 观众成长后对作品的苛责,有时源于自身价值观的变化,而非作品“退步”。 健康的评价体系应兼顾历史语境与现代视角:既承认经典的局限性,也肯定其开创性。 总结:仙侠剧的“进步”与“停滞”技术层面:《又见逍遥》在特效、动作设计上远超仙1,证明国产剧工业水平的提升; 叙事层面:两者各有侧重——仙1胜在情感冲击力,《又见逍遥》强在还原与细节; 文化层面:仙侠剧20年来的“原地踏步”,实则是类型化的必然。当“仙侠”被窄化为“恋爱修仙”,创新反而更难。真正的突破或许需跳出IP改编,回归原创世界观的构建。 最终,无论是仙1还是《又见逍遥》,它们的价值在于为不同时代的观众提供了不同的“仙侠体验”。经典不会被取代,但新作的意义在于证明:仙侠剧仍有进化空间。
有一说一,还行 看完MyGo和Mujica,随便扯几句。 老实说如果只是当做动画片来看的话,其实母鸡卡还行,因为人物都是3D建模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崩坏镜头,live的效果也很好,剧情虽然魔幻但是如果它本身就是一部超能力学园都市番呢?这么一想其实也还好。 但是作为少女乐队番剧,母鸡卡确实过于变态了,一群都没成年的高中女生在剧里张口闭口就是一辈子,死亡,命运共同体什么的,让人有点绷不住笑。 母鸡卡整体看下来剧情有些不太连贯,不如前作卖够,但是演出氛围倒是挺足的,情绪是烘托到了。卖够相对来说好了一些,剧情没那么作妖,一群女生在剧里勾心斗角,仅仅是为了突然解散的乐队,看得挺胃疼的。 在看这两部番之前我把孤独摇滚补完了,然后我发现对于这种少女乐队番剧来说,果然还是轻松愉快的剧情更让人心情舒畅。 孤独摇滚>>>>>卖够>>母鸡卡,我的观感是这样的,但是都还是可以一看的,以我一个古墓派二次元的角度来看的话。 不过我怀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是连着一周看完的,所以没有太多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每一集里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和其他观众一样每周每周追着看更新那感受应该会有不同。 另外不论是卖够还是母鸡卡,都有一些性格扭曲到极端的角色,灯祥子爽世睦初华若麦,简直不像未成年高中生,这么多魔怔人能凑在一起确实有些神奇了。 我看的少女乐队番并不多,但是最喜欢和印象最深的都是佐贺偶像是传奇1️⃣,这部番不论是设定还是剧情还是演出,真的达到了我心目中天花板的水平,让人不由感叹这才是音乐的魅力,这才是动画的魅力。(当然严格来说佐贺偶像可能应该叫偶像番不是少女乐队番) 后来出的佐贺偶像2️⃣都没有这种感觉了,卖够和母鸡卡更不用说。不过母鸡卡最终话的演出确实不错,前半段卖够主场也算是弥补了卖够最终话后半段被母鸡卡挤掉时长的坑。5首歌都很不错,还是可以给个好评的。 哭泣少女乐队还没看,这几天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