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中 张轩中
关注数: 225 粉丝数: 479 发帖数: 5,684 关注贴吧数: 14
莫名其妙的二十年 (1) 二十年前,那就是1992年,我11岁。那时候读小学3年级,物理是什么,我还全然不知,从村里的小学到家里有一条荒芜的小马路,我来回走了3年,跑了3年。有一天我在路上捡到一个金色的戒指,拿回家去,我妈妈说,那是一个赝品。 到了1993年,我去了乡里的中心小学读书,那时候开始有自然科学这门课,不过我到现在已经忘记了课程里所教授的任何内容。只记得当时的书本或者墙壁上有牛顿的名言:“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不小心捡到了美丽的贝壳”。牛顿,据说是一个科学家。而至于科学家是做什么的,我们也不太清楚,大概就是造航空母舰的吧。 我们这个乡,现在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它的名字,叫樟塘乡,是在绍兴。绍兴这一带的经济,与苏州是大同,苏州有电子工业,绍兴则是没有的,在我们那里,最多的可能是纺织印染企业,因此,我从小就电子工业毫无概念,也从来没有拆过收音机。 那时候,我对物理还没有什么兴趣,我有一个叔叔,是读数学系毕业出来的,所以,数学对我来说,相对要直观一些。不过我重来不去请教我的叔叔任何数学问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我对数学还停留在莫名其妙的阶段,连问题也问不出来。那时候,我家有一个邻居大哥,大我5岁,是一个武侠小说的痴迷,他还有一摩托车,于是经常带着我去附近的乡镇的图书店租武侠小说看。而且,他家还有录象机,可以放那种磁带的录象,于是,看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陪伴我的童年,不过这个大哥有时候也能租来一些三级片,带有浓郁的资本主义色彩的东西。其实那时候的中国还是很开放的,村里的青年,一张嘴就能唱流行歌曲,比如“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把火,熊熊烈火燃烧我心窝”,有时候在村里走,能听到有人唱“……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那时候我的普通话水平不够,没有办法听懂这些歌词具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这歌曲来自电影《红高粱》。 就在这迷糊里,事情的变化,要从大概1994年说起,这一年,我开始上初中了。有一天,我舅舅,一个高考失败的青年,来给我一本数学书。 此数学书,是一本数学习题集。那时候我是一个相对孤独的小孩,因为父母经常是几个星期不在家,于是我无所事事,到了晚上,我就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做数学题,依据我舅舅给我的那本数学习题集,我发现那里面有一些微积分的题目,于是也就把能做的积分全部做了一遍。因为没有任何良师的指导,使得我当时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当别人开始学双曲线的时候,我开始可以考虑双曲线的弧长了。这事情要是发生在大城市里,一点也不希奇,但在我们那个牛山中学,这不容易。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