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99 智者99299
关注数: 237 粉丝数: 420 发帖数: 1,712 关注贴吧数: 23
多地暂停投放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急刹车”!多地要求暂停投放 继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禁止增加共享单车新车投放之后,深圳市日前也宣布暂停在城市公共空间投放新增车辆。 狂飙竞速的共享单车行业,终于在城市空间的瓶颈制约下被迫“急刹车”,将各种绚丽色彩瓜分殆尽的互联网单车企业,也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式经营转入更具挑战性的精细化运营阶段。 单车巨头主动放缓投放新车 深圳市相关部门日前召集各单车企业,要求暂停投放新车。此外,监管部门提出,各企业需要按照所投放区域投入车辆总数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维修和调度人员,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缩减车辆投放规模。企业对于用户的违规停放车辆,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处置。一旦处置不及时,将会直接面临被监管部门收车的处理。 在多个城市对共享单车新车投放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意识到了“跑马圈地”、大规模扩张时期的终结。 日前,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表态称,摩拜后台大数据系统“魔方”显示,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达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说,摩拜已放缓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投放新车,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车辆精细化运营中。 ofo小黄车则回应,ofo在线下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指定区域都会配一个运维师傅,负责修车和车辆调度,这些师傅会统一着装和戴工牌,清理乱停放车辆和损坏车辆。 随时有车可骑,是市民对共享单车的理想化需求,但城市空间却容纳不了海量投放的单车。 近日,北京市规划院宣布完成“北京需要多少共享单车”的阶段性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市民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总量约172万至201万辆,但若保证通行宽度,道路上能停放的自行车仅为约120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城市规划中还缺大约60万个自行车的停车位。这正是各大城市遭遇共享单车“围城”压力的根源。 “共享单车‘从无到有’是个飞跃,之后会‘从有到精’,新的飞跃之路即将开启。”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认为,多地暂停共享单车新车投放,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遭遇了政策打压,而是进入了发展新阶段。接下来,共享单车主要任务是瞄准车辆使用情况,用技术手段解决乱停乱放问题,让共享单车别为城市交通添堵。 弱势品牌撤离一二线城市 面对规范停车维护城市运行秩序的压力,共享单车企业主要的手段仍是加大人力投入。但投入多少运维师傅才够用?以深圳市提出的5‰比例计算,假设一家单车企业在市内有30万辆车,其配备的维修、调度人员数量要达到1500人。 实际上,即便还未有强制性运维投入要求,一些共享单车小厂商已经知难而退“绕道走”。 不久前,小鸣单车宣布对经营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从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寻找空间。在昔日浩浩荡荡的共享单车军团中,大批第二、第三梯队的企业开始撤离摩拜、ofo双巨头鏖战的一二线城市。 让遍布大街小巷的单车都停放有序,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多位市民建议,共享单车管理宜疏不宜堵,考虑到通勤出行的庞大需求,管理部门可以酌情考虑在有条件的街区增加自行车的停车位,鼓励绿色出行;而在不具备条件的拥挤街区,严格限定车辆投放数量并及时调度。 “对于共享单车乱象,政府需要通过行政供给,保障自行车骑行者的路权,并适当增加自行车停车空间。”交通运输部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分析。 物联网升级成共享单车救星? 最近几个月,北京东城、通州等区域率先试点电子围栏规范停车。但不少市民发现,电子围栏附近车辆寥寥、禁停区域单车堆积的现象仍然不时发生。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认为,如果政府划定的推荐停车点太少,共享单车又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有桩”车,用户必然会觉得太不方便。因此,适度提高推荐停车点密度才能提高市民规范停车的配合度。 除了企业需承担的责任逐渐“加码”,社会各界也开始行动起来,共同破解规范停车遇到的难题。 日前,清河街道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一个“共享单车停放与公共空间改善提案有奖征集”活动。人们可以提议在地图上某处增设或者改善自行车道、共享单车停放点,举报占道停车,并且上传反映相关问题的图片为证。未来,这样的提案积少成多,就会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各家共享单车企业难以实现互联共通的时候,在城市角落里布设能够监测到自行车、行人车流的智能传感器,也将为政府监管共享单车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记者近日获悉,这样的智能传感器已开始在海淀、西城的部分区域试点铺设。 业界分析,共享单车的规范停放,人力“搬运”调度还只是初级阶段,最终解决之道还是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升级,让电子围栏的设置不断优化并降低成本。 其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这里说的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 这里说的传统医学"中医",主要是指近代和现代的中医,现代医学"西医"则是指中国的西医。生存在国外的西医,符合他们的那块天地,我们不在那个国度,没资格判它对错。 天平 要讨论国内的中西医谁更合理,先要明白什么是“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物理化学致病因素、微生物致病因素(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炎症)、不良生活方式致病等导致。 中医认为病痛是由于人体气血津液的失衡引起的:“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 在对“病”的理解上,中医和西医,其实是比较相近的,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不畅是百病之源,中医也说经脉不通会令身体产生病痛。也就是说,其实中西医都在围绕改善微循环做文章。 而在具体的治疗方面,只有约40%的方面是相同或相通的,比如都在筋骨皮肉脏腑方面做文章。另外60%,则劳燕分飞,各自追逐症状,总结创新去了。 其实那60%,本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是对气血根本的研究。可这部分认知,正是现代中医和西医都不具备的。两千多年前内经时代,大部分的医生都还懂得,后世医家就逐渐远离了自然规律和血气之根本。 几千年来,风云在变,地貌在变,国在变,家在变,人在变,可中国这块土地,却一直没变,它并没有开始诞生西洋人,它还是诞生中国人,还是盛产养育中国人的那些粮食作物。也就是说,中医的根,其实不应该大变的。但事实上,中医失去了根,随着风起云涌,中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中医与内经时代的医学,大相径庭。 因为后世之医者,都开始围绕患者的病名和症状去做文章了。 尤其当今的医学界,几乎莫不如此。 医生应该是对病痛有认知的人,而且认知度应该很高,才配得上这个职位。患者身体不舒服了,他当然希望医生能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一个定心丸,那就是“病名”,目的是让患者不再茫然。但其他的医生一定要懂得:病名不一定就是病因啊。 病名只是医生告诉患者的一个名称而已,就像我们的名字,你叫张三,你也可以叫李四,还可以叫王五,但张三李四王五都只是个称谓,虽然从名称的寓意或顺口或好记等角度来看,对你的命运会有一些帮助,但你这具躯体,是没有大的改变的,无论叫什么名儿,你还是你本人。 但是名称对你有没有影响?有!而且非常巨大,比如从小就给你取个名字叫做“淫妇”,叫做“坏人”,叫做“僵尸”,你说你这一辈子可能成长得多好?因为公众的认知,无法接受你,你自己也无法原谅给你取名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就看到,患者会因症状的困扰而长期抑郁,有些患者会被病名吓死。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重病,重病最后不治而亡。 我们要知道,病名,只是基于医生个人的认知而来的,如果医生的认知比较高,那么他下的结论可信度还比较高点。反之,如果该医生认知度很低呢?会不会误诊误断? 即使是某一群体名医或大腕们下的定论,那也并不一定就代表真理。只能说团体的认知有可能比某个人的认知强一些罢了,那还只是有可能,并不是绝对的。 最重要的是,作为患者,你也要保留几分脑子,可以反证一下嘛:医生既然能给你定这个病名,说明他对你的病应该是了然于胸,那就应该能给你治愈,至少也应该有明显改善,如果只给你定个病名,却无法治愈,或久治不愈,或需要终身服药,或终身治疗,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诊断结论一定是对的? 比如说“高血压”,那么血压怎么高的,总有个原因对吧?真相只有一个,找到真相,应该基本都能治愈。如果个别人的血压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来解决,那还可以理解。但几乎所有高血压的人,都要依靠终身服用降压药来控制,难道这个降压药就是高血压的真相?我们都知道人活一口气,气血是人体最基本的保障,现代科学说人类已经进化数万年了,那么基本功能早就应该完善了。如果这么个最基本的,一直在循环的东西,到现在还需要依靠外在的物品来保障他的正常,可能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复杂,病患症状一定是层出不穷的,因此医生们需要明确的“致病因素”就需要千千万万种,普通人的大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医生想找到明确的病因,通常是借助各种检测设备和检验仪器。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仪器并不是由疾病制造者发明的,都是由普通人类发明制造出来的,如果发明的人对病痛的认知不到位,甚至是谬误的,那么,他们发明制造的这些仪器,又真正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名称,据有关资料显示已经发展到近30万个。大家可以推算一下,300000个病名,如果一种方法能应对1000种病名,医生需要掌握300种方法,才能应对这么多病名。如果一种方法只能应对100种病名,那就需要掌握3000种方法来应对……试问有几个医生能掌握3000种方法?这样下去的话,医生到底需要学会多少种方法,又需要多少医学团体,才能应对这些永无休止不断出现的症状? 这是现代医学的状况,那么中医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中医大家们根据他所生活时代的环境、气候、体质、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得到一些经验,于是产生了诸如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攻邪派、温病派、温补派、汇通派、滋阴派、火神派、寒凉派、脾胃派……等等众多门派。 中草药 治疗思路也出现了诸如汗法、吐法、下法、消法、清法、和法、温法、补法、攻补兼施法……等等方法。 治疗手段,也出现了中药、针刺、灸法、按摩、祝由、导引、抻筋拍打刮痧拔罐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种手段,又分为诸多派别,比如针刺,就有正经、奇穴之分,部位上又有体针、手针、头针、眼针、耳针、腹针、足针……,每一种针刺方法,又分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氏……几乎有百家姓,就有百家针法。 大家都热衷于千奇百怪的门派、技法、招数,热衷于寒热虚实阴阳六经的辨证,却极少有人反思中医界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些所有的门派,所有的疗法,都能治愈很多类似的病,也都对很多类似的病束手无策。那么,那些被治愈的病痛,到底是靠什么治好的?那些久治不愈的病痛,为什么治不好? 我们就会发现,中医几乎没人能把经脉解释清楚的,这也给很多反中医的人抓到一个巨大的把柄:作为中医最基础理论的经脉,竟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你不是伪科学,谁是伪科学?入门医学的经脉尚且不明不白,那么中医的辨证,中医的疗法,那么多的门派,到底在干什么? 囫囵吞枣和盲人摸象的人越多,分门别类就越多,中医们就一定会离真相越远。 中医应该是合于四时,而不是痼留于四时。恰恰很多迂夫子,总要把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前的那些中医们总结的经验,当成亘古不变的真理来奉守。自认为只要掌握了某人的经验,就掌握了真理,并因此一代影响一代,最后把原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改造成了一门人为的经验医学。 还有一个现象,也被很多人所忽略。我们很多人都说西医的止痛药激素等毒副作用大,中医毒副作用小,是这么回事吗? 说中医毒副作用小的人,你思考一下中药里的附子、川乌、草乌、半夏、蜈蚣、全蝎、细辛、艾叶等等,皆是毒物。如果轻易就熬在汤剂里让患者喝下去,或燃烧或敷或熨了让患者吸收体内,无论有没有消除患者身上那些病痛,我想问的是,这些毒物的毒去哪儿了?对人体到底有没有毒副作用?那些说针灸无害的人,你可以体验一下天天长时间密集扎针,看看对你身体有没有影响?那些说按摩安全的人,你天天长期的按揉挤搓,对患者筋骨皮肉脏器的负面作用,难道就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说刮痧拔罐安全无副作用,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满背大面积刮痧拔罐,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人体内哪有那么多毒,哪有那么多的堵?你在破坏皮肤层那些毛细血管的同时,间接损耗的血气与津液你却看不到。 如果患者满背或者所有经络都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那他早就去见阎王了,轮不到你现在忽悠他。如果只是某一处或某两三处的问题,你这样大面积刮痧拔罐,是意欲何为?莫非你想以自损五千去杀敌一千? 对现代的中医进行一系列的反思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现代中医很多方法,对人体的伤害,其实并不亚于西医的化学药品激素手术之类。 所以无论中西医,在认知都不到位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说谁毒副作用大,也不能说谁不科学。 地球上的人类有国度、区域、文化、习俗、饮食、种族、阶层、贫富、性别、老幼等等分别,那就一定有千奇百怪的症状出现。如果医学总是围绕症状去发展,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定有越来越多的隐性伤害产生,医生也将永远疲于奔命之中。 所有人类,虽然肤色长相各异,高矮胖瘦不一,筋骨肌肉强弱不同,但他们生命的规律都是一致的,都用脑袋思考脚走路,嘴吃饮食肛门排泄,手拎物品屁股坐凳子……并没有无数种生命规律出来,你看看有几个人是用头在走路,有几个人是用肛门吃饭的?所以说,世界上同一事物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会有无数个。 因此医学的重点,应该去抓规律,而不是去总结个体的差异性。 人生活在大自然,肉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其内合情志思想,外合天地自然。所以治病不能只考虑肉体本身,只有顺应规律,调和气血,柔和志意,并且和于天地四时,身体才会平安无恙。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这里说的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 这里说的传统医学"中医",主要是指近代和现代的中医,现代医学"西医"则是指中国的西医。生存在国外的西医,符合他们的那块天地,我们不在那个国度,没资格判它对错。 天平 要讨论国内的中西医谁更合理,先要明白什么是“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物理化学致病因素、微生物致病因素(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炎症)、不良生活方式致病等导致。 中医认为病痛是由于人体气血津液的失衡引起的:“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 在对“病”的理解上,中医和西医,其实是比较相近的,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不畅是百病之源,中医也说经脉不通会令身体产生病痛。也就是说,其实中西医都在围绕改善微循环做文章。 而在具体的治疗方面,只有约40%的方面是相同或相通的,比如都在筋骨皮肉脏腑方面做文章。另外60%,则劳燕分飞,各自追逐症状,总结创新去了。 其实那60%,本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是对气血根本的研究。可这部分认知,正是现代中医和西医都不具备的。两千多年前内经时代,大部分的医生都还懂得,后世医家就逐渐远离了自然规律和血气之根本。 几千年来,风云在变,地貌在变,国在变,家在变,人在变,可中国这块土地,却一直没变,它并没有开始诞生西洋人,它还是诞生中国人,还是盛产养育中国人的那些粮食作物。也就是说,中医的根,其实不应该大变的。但事实上,中医失去了根,随着风起云涌,中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中医与内经时代的医学,大相径庭。 因为后世之医者,都开始围绕患者的病名和症状去做文章了。 尤其当今的医学界,几乎莫不如此。 医生应该是对病痛有认知的人,而且认知度应该很高,才配得上这个职位。患者身体不舒服了,他当然希望医生能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一个定心丸,那就是“病名”,目的是让患者不再茫然。但其他的医生一定要懂得:病名不一定就是病因啊。 病名只是医生告诉患者的一个名称而已,就像我们的名字,你叫张三,你也可以叫李四,还可以叫王五,但张三李四王五都只是个称谓,虽然从名称的寓意或顺口或好记等角度来看,对你的命运会有一些帮助,但你这具躯体,是没有大的改变的,无论叫什么名儿,你还是你本人。 但是名称对你有没有影响?有!而且非常巨大,比如从小就给你取个名字叫做“淫妇”,叫做“坏人”,叫做“僵尸”,你说你这一辈子可能成长得多好?因为公众的认知,无法接受你,你自己也无法原谅给你取名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就看到,患者会因症状的困扰而长期抑郁,有些患者会被病名吓死。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重病,重病最后不治而亡。 我们要知道,病名,只是基于医生个人的认知而来的,如果医生的认知比较高,那么他下的结论可信度还比较高点。反之,如果该医生认知度很低呢?会不会误诊误断? 即使是某一群体名医或大腕们下的定论,那也并不一定就代表真理。只能说团体的认知有可能比某个人的认知强一些罢了,那还只是有可能,并不是绝对的。 最重要的是,作为患者,你也要保留几分脑子,可以反证一下嘛:医生既然能给你定这个病名,说明他对你的病应该是了然于胸,那就应该能给你治愈,至少也应该有明显改善,如果只给你定个病名,却无法治愈,或久治不愈,或需要终身服药,或终身治疗,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诊断结论一定是对的? 比如说“高血压”,那么血压怎么高的,总有个原因对吧?真相只有一个,找到真相,应该基本都能治愈。如果个别人的血压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来解决,那还可以理解。但几乎所有高血压的人,都要依靠终身服用降压药来控制,难道这个降压药就是高血压的真相?我们都知道人活一口气,气血是人体最基本的保障,现代科学说人类已经进化数万年了,那么基本功能早就应该完善了。如果这么个最基本的,一直在循环的东西,到现在还需要依靠外在的物品来保障他的正常,可能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复杂,病患症状一定是层出不穷的,因此医生们需要明确的“致病因素”就需要千千万万种,普通人的大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医生想找到明确的病因,通常是借助各种检测设备和检验仪器。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仪器并不是由疾病制造者发明的,都是由普通人类发明制造出来的,如果发明的人对病痛的认知不到位,甚至是谬误的,那么,他们发明制造的这些仪器,又真正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名称,据有关资料显示已经发展到近30万个。大家可以推算一下,300000个病名,如果一种方法能应对1000种病名,医生需要掌握300种方法,才能应对这么多病名。如果一种方法只能应对100种病名,那就需要掌握3000种方法来应对……试问有几个医生能掌握3000种方法?这样下去的话,医生到底需要学会多少种方法,又需要多少医学团体,才能应对这些永无休止不断出现的症状? 这是现代医学的状况,那么中医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中医大家们根据他所生活时代的环境、气候、体质、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得到一些经验,于是产生了诸如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攻邪派、温病派、温补派、汇通派、滋阴派、火神派、寒凉派、脾胃派……等等众多门派。 中草药 治疗思路也出现了诸如汗法、吐法、下法、消法、清法、和法、温法、补法、攻补兼施法……等等方法。 治疗手段,也出现了中药、针刺、灸法、按摩、祝由、导引、抻筋拍打刮痧拔罐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种手段,又分为诸多派别,比如针刺,就有正经、奇穴之分,部位上又有体针、手针、头针、眼针、耳针、腹针、足针……,每一种针刺方法,又分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氏……几乎有百家姓,就有百家针法。 大家都热衷于千奇百怪的门派、技法、招数,热衷于寒热虚实阴阳六经的辨证,却极少有人反思中医界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些所有的门派,所有的疗法,都能治愈很多类似的病,也都对很多类似的病束手无策。那么,那些被治愈的病痛,到底是靠什么治好的?那些久治不愈的病痛,为什么治不好? 我们就会发现,中医几乎没人能把经脉解释清楚的,这也给很多反中医的人抓到一个巨大的把柄:作为中医最基础理论的经脉,竟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你不是伪科学,谁是伪科学?入门医学的经脉尚且不明不白,那么中医的辨证,中医的疗法,那么多的门派,到底在干什么? 囫囵吞枣和盲人摸象的人越多,分门别类就越多,中医们就一定会离真相越远。 中医应该是合于四时,而不是痼留于四时。恰恰很多迂夫子,总要把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前的那些中医们总结的经验,当成亘古不变的真理来奉守。自认为只要掌握了某人的经验,就掌握了真理,并因此一代影响一代,最后把原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改造成了一门人为的经验医学。 还有一个现象,也被很多人所忽略。我们很多人都说西医的止痛药激素等毒副作用大,中医毒副作用小,是这么回事吗? 说中医毒副作用小的人,你思考一下中药里的附子、川乌、草乌、半夏、蜈蚣、全蝎、细辛、艾叶等等,皆是毒物。如果轻易就熬在汤剂里让患者喝下去,或燃烧或敷或熨了让患者吸收体内,无论有没有消除患者身上那些病痛,我想问的是,这些毒物的毒去哪儿了?对人体到底有没有毒副作用?那些说针灸无害的人,你可以体验一下天天长时间密集扎针,看看对你身体有没有影响?那些说按摩安全的人,你天天长期的按揉挤搓,对患者筋骨皮肉脏器的负面作用,难道就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说刮痧拔罐安全无副作用,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满背大面积刮痧拔罐,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人体内哪有那么多毒,哪有那么多的堵?你在破坏皮肤层那些毛细血管的同时,间接损耗的血气与津液你却看不到。 如果患者满背或者所有经络都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那他早就去见阎王了,轮不到你现在忽悠他。如果只是某一处或某两三处的问题,你这样大面积刮痧拔罐,是意欲何为?莫非你想以自损五千去杀敌一千? 对现代的中医进行一系列的反思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现代中医很多方法,对人体的伤害,其实并不亚于西医的化学药品激素手术之类。 所以无论中西医,在认知都不到位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说谁毒副作用大,也不能说谁不科学。 地球上的人类有国度、区域、文化、习俗、饮食、种族、阶层、贫富、性别、老幼等等分别,那就一定有千奇百怪的症状出现。如果医学总是围绕症状去发展,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定有越来越多的隐性伤害产生,医生也将永远疲于奔命之中。 所有人类,虽然肤色长相各异,高矮胖瘦不一,筋骨肌肉强弱不同,但他们生命的规律都是一致的,都用脑袋思考脚走路,嘴吃饮食肛门排泄,手拎物品屁股坐凳子……并没有无数种生命规律出来,你看看有几个人是用头在走路,有几个人是用肛门吃饭的?所以说,世界上同一事物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会有无数个。 因此医学的重点,应该去抓规律,而不是去总结个体的差异性。 人生活在大自然,肉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其内合情志思想,外合天地自然。所以治病不能只考虑肉体本身,只有顺应规律,调和气血,柔和志意,并且和于天地四时,身体才会平安无恙。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这里说的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 这里说的传统医学"中医",主要是指近代和现代的中医,现代医学"西医"则是指中国的西医。生存在国外的西医,符合他们的那块天地,我们不在那个国度,没资格判它对错。 天平 要讨论国内的中西医谁更合理,先要明白什么是“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由于遗传因素、物理化学致病因素、微生物致病因素(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炎症)、不良生活方式致病等导致。 中医认为病痛是由于人体气血津液的失衡引起的:“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 在对“病”的理解上,中医和西医,其实是比较相近的,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不畅是百病之源,中医也说经脉不通会令身体产生病痛。也就是说,其实中西医都在围绕改善微循环做文章。 而在具体的治疗方面,只有约40%的方面是相同或相通的,比如都在筋骨皮肉脏腑方面做文章。另外60%,则劳燕分飞,各自追逐症状,总结创新去了。 其实那60%,本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是对气血根本的研究。可这部分认知,正是现代中医和西医都不具备的。两千多年前内经时代,大部分的医生都还懂得,后世医家就逐渐远离了自然规律和血气之根本。 几千年来,风云在变,地貌在变,国在变,家在变,人在变,可中国这块土地,却一直没变,它并没有开始诞生西洋人,它还是诞生中国人,还是盛产养育中国人的那些粮食作物。也就是说,中医的根,其实不应该大变的。但事实上,中医失去了根,随着风起云涌,中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中医与内经时代的医学,大相径庭。 因为后世之医者,都开始围绕患者的病名和症状去做文章了。 尤其当今的医学界,几乎莫不如此。 医生应该是对病痛有认知的人,而且认知度应该很高,才配得上这个职位。患者身体不舒服了,他当然希望医生能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此乃人之常情。所以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一个定心丸,那就是“病名”,目的是让患者不再茫然。但其他的医生一定要懂得:病名不一定就是病因啊。 病名只是医生告诉患者的一个名称而已,就像我们的名字,你叫张三,你也可以叫李四,还可以叫王五,但张三李四王五都只是个称谓,虽然从名称的寓意或顺口或好记等角度来看,对你的命运会有一些帮助,但你这具躯体,是没有大的改变的,无论叫什么名儿,你还是你本人。 但是名称对你有没有影响?有!而且非常巨大,比如从小就给你取个名字叫做“淫妇”,叫做“坏人”,叫做“僵尸”,你说你这一辈子可能成长得多好?因为公众的认知,无法接受你,你自己也无法原谅给你取名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就看到,患者会因症状的困扰而长期抑郁,有些患者会被病名吓死。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重病,重病最后不治而亡。 我们要知道,病名,只是基于医生个人的认知而来的,如果医生的认知比较高,那么他下的结论可信度还比较高点。反之,如果该医生认知度很低呢?会不会误诊误断? 即使是某一群体名医或大腕们下的定论,那也并不一定就代表真理。只能说团体的认知有可能比某个人的认知强一些罢了,那还只是有可能,并不是绝对的。 最重要的是,作为患者,你也要保留几分脑子,可以反证一下嘛:医生既然能给你定这个病名,说明他对你的病应该是了然于胸,那就应该能给你治愈,至少也应该有明显改善,如果只给你定个病名,却无法治愈,或久治不愈,或需要终身服药,或终身治疗,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诊断结论一定是对的? 比如说“高血压”,那么血压怎么高的,总有个原因对吧?真相只有一个,找到真相,应该基本都能治愈。如果个别人的血压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来解决,那还可以理解。但几乎所有高血压的人,都要依靠终身服用降压药来控制,难道这个降压药就是高血压的真相?我们都知道人活一口气,气血是人体最基本的保障,现代科学说人类已经进化数万年了,那么基本功能早就应该完善了。如果这么个最基本的,一直在循环的东西,到现在还需要依靠外在的物品来保障他的正常,可能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复杂,病患症状一定是层出不穷的,因此医生们需要明确的“致病因素”就需要千千万万种,普通人的大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医生想找到明确的病因,通常是借助各种检测设备和检验仪器。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仪器并不是由疾病制造者发明的,都是由普通人类发明制造出来的,如果发明的人对病痛的认知不到位,甚至是谬误的,那么,他们发明制造的这些仪器,又真正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名称,据有关资料显示已经发展到近30万个。大家可以推算一下,300000个病名,如果一种方法能应对1000种病名,医生需要掌握300种方法,才能应对这么多病名。如果一种方法只能应对100种病名,那就需要掌握3000种方法来应对……试问有几个医生能掌握3000种方法?这样下去的话,医生到底需要学会多少种方法,又需要多少医学团体,才能应对这些永无休止不断出现的症状? 这是现代医学的状况,那么中医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中医大家们根据他所生活时代的环境、气候、体质、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得到一些经验,于是产生了诸如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攻邪派、温病派、温补派、汇通派、滋阴派、火神派、寒凉派、脾胃派……等等众多门派。 中草药 治疗思路也出现了诸如汗法、吐法、下法、消法、清法、和法、温法、补法、攻补兼施法……等等方法。 治疗手段,也出现了中药、针刺、灸法、按摩、祝由、导引、抻筋拍打刮痧拔罐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种手段,又分为诸多派别,比如针刺,就有正经、奇穴之分,部位上又有体针、手针、头针、眼针、耳针、腹针、足针……,每一种针刺方法,又分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氏……几乎有百家姓,就有百家针法。 大家都热衷于千奇百怪的门派、技法、招数,热衷于寒热虚实阴阳六经的辨证,却极少有人反思中医界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些所有的门派,所有的疗法,都能治愈很多类似的病,也都对很多类似的病束手无策。那么,那些被治愈的病痛,到底是靠什么治好的?那些久治不愈的病痛,为什么治不好? 我们就会发现,中医几乎没人能把经脉解释清楚的,这也给很多反中医的人抓到一个巨大的把柄:作为中医最基础理论的经脉,竟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你不是伪科学,谁是伪科学?入门医学的经脉尚且不明不白,那么中医的辨证,中医的疗法,那么多的门派,到底在干什么? 囫囵吞枣和盲人摸象的人越多,分门别类就越多,中医们就一定会离真相越远。 中医应该是合于四时,而不是痼留于四时。恰恰很多迂夫子,总要把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前的那些中医们总结的经验,当成亘古不变的真理来奉守。自认为只要掌握了某人的经验,就掌握了真理,并因此一代影响一代,最后把原本道法自然的中医,改造成了一门人为的经验医学。 还有一个现象,也被很多人所忽略。我们很多人都说西医的止痛药激素等毒副作用大,中医毒副作用小,是这么回事吗? 说中医毒副作用小的人,你思考一下中药里的附子、川乌、草乌、半夏、蜈蚣、全蝎、细辛、艾叶等等,皆是毒物。如果轻易就熬在汤剂里让患者喝下去,或燃烧或敷或熨了让患者吸收体内,无论有没有消除患者身上那些病痛,我想问的是,这些毒物的毒去哪儿了?对人体到底有没有毒副作用?那些说针灸无害的人,你可以体验一下天天长时间密集扎针,看看对你身体有没有影响?那些说按摩安全的人,你天天长期的按揉挤搓,对患者筋骨皮肉脏器的负面作用,难道就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说刮痧拔罐安全无副作用,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满背大面积刮痧拔罐,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人体内哪有那么多毒,哪有那么多的堵?你在破坏皮肤层那些毛细血管的同时,间接损耗的血气与津液你却看不到。 如果患者满背或者所有经络都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那他早就去见阎王了,轮不到你现在忽悠他。如果只是某一处或某两三处的问题,你这样大面积刮痧拔罐,是意欲何为?莫非你想以自损五千去杀敌一千? 对现代的中医进行一系列的反思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现代中医很多方法,对人体的伤害,其实并不亚于西医的化学药品激素手术之类。 所以无论中西医,在认知都不到位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说谁毒副作用大,也不能说谁不科学。 地球上的人类有国度、区域、文化、习俗、饮食、种族、阶层、贫富、性别、老幼等等分别,那就一定有千奇百怪的症状出现。如果医学总是围绕症状去发展,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定有越来越多的隐性伤害产生,医生也将永远疲于奔命之中。 所有人类,虽然肤色长相各异,高矮胖瘦不一,筋骨肌肉强弱不同,但他们生命的规律都是一致的,都用脑袋思考脚走路,嘴吃饮食肛门排泄,手拎物品屁股坐凳子……并没有无数种生命规律出来,你看看有几个人是用头在走路,有几个人是用肛门吃饭的?所以说,世界上同一事物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会有无数个。 因此医学的重点,应该去抓规律,而不是去总结个体的差异性。 人生活在大自然,肉身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其内合情志思想,外合天地自然。所以治病不能只考虑肉体本身,只有顺应规律,调和气血,柔和志意,并且和于天地四时,身体才会平安无恙。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