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57812 b457812
关注数: 21 粉丝数: 48 发帖数: 1,686 关注贴吧数: 14
厂公率众西行转进,目标会不会是襄阳? 襄阳的军事战略地位 具体就襄阳地区来说,襄阳和武汉类似,是由历史上形成的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隔江对峙的 城市合并而成。它位于汉江中游,东西两面分别为桐柏山-大洪山和秦岭-大巴山所阻隔, 汉江从西北穿过襄阳往南注入长江,而在东北面,唐白河则从南阳盆地注入汉江。真可谓 是“挟大江以为池,而崇山以为固……南极湖湘,北控关洛,独霸汉上。”(嘉靖《湖广图 经志书》)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分界线在中部地区主要就是秦岭在诸山脉,而襄阳就是位于这些山脉 的一个重要缺口,所以,历史上襄阳的交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就陆路交通而言,襄阳在 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南襄隘道和荆襄大道,从而构成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中线。(严耕望: 《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 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 陵江入巴蜀。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汴河既开,即以汴河河道为主线。 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南阳)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 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此南北交通之自然形态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039 页)此外,还有通往关中的商山路。就水路交通而言,襄阳北部可以通过汉江的支 流唐白河通往南阳盆地,南部沿汉江则可以直达江汉平原。正是由于襄阳在南北水陆交通中所占据的枢纽地位,所以历史上襄阳总是战事不断,尤其是在南北对峙的战争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襄阳作为战略要地,是南宋王朝的“国之西门”,是南宋在荆襄防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襄阳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之险不足恃。长江天险不再是天险,门户洞开之后便是大片土地是无险可守,直接威胁到首都临安。因此襄阳失守后不到一年,南宋该路的一府八州军,有七个州军全部失陷。
香菇大帝昆明之行所获可敌万军 香菇大帝昆明之行起初多是为李晋王而来,获得谅解与支持本就在意见之中,毕竟三王内讧的惨剧还为时不远,无论当时赢了的还是输了的,当事人只要还健在的都深受其苦,本来在座诸公都已经死挺了的情况下,香菇大帝火烧吴三桂和横扫江南,给各位还阳提供了关键的时间,在清军强敌在侧的情况下,和香菇大帝讲讲价是人之常情,拒绝乃至开打都不得人心。 意外收获倒是这位大理望族,著名缙绅,军事爱好者,陈校长。想做帝王就要能兼收并蓄如刘邦,陈校长口头上说要去宣传忠君,也许初期也会是这样,但人是受环境影响的,随着成都的一天天好起来,香菇大帝一个又一个胜利到手,都亲眼看到的东东最有说服力,反观永历大帝无下限地失败,陈校长还年轻,有时间有欲望才出来做官,不可能跟着一条路输到底,作为中国球迷都该知道那种抓心挠肝的感觉。 陈校长是打开云南的钥匙,当地缙绅会借此机会了解到一位英勇奋战保卫家园格杀清帝的年轻宗室,他的身边没有苍蝇一般的马首辅们,只有年轻的一代人,纵使陈校长不感兴趣,已经好久没有科举参加的年轻人会以成都为投奔的目标,想必陈校长也不会拒绝招收自己的同乡亲友入学的请求。 进一步说一旦形成了四川和云南的同学会和缙绅联盟,且有香菇大帝的武力后盾,西营出身的李晋王在云南的日子就用手指头都能数得清了,随着年轻的陈校长奔赴成都,香菇大帝已经拥有了云南的钥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