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895968510 q895968510
关注数: 3 粉丝数: 49 发帖数: 2,398 关注贴吧数: 8
《河图》与《洛书》   《河图》、《洛书》是属于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旧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工程方面发生很多困难,结果在黄河上游,从河中出来一匹马,古人将之神化称它为龙马。这龙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图案上就是这些个圈圈点点,没有别的,因此这个图案就名叫《河图》,因为这个图案,产生了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观念。但古代的神话,和一般学说的说法两样,神话中说,大禹得了这个《河图》,就能骗使鬼神,把中国的水患治平了。稍后在洛水里出来一个乌龟,这乌龟的背上,有另一个由圈圈点点形成的图案,这个图案,名叫《洛书》。这两种图案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国数理的哲学和工程上应用的学说。这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后世一直到了唐宋以后,在学说上一般学者都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采取怀疑的态度。到了现代更加反古了,认为这两图毫无意义,可能是假托的神话。现代学者这种“毫无意义的认定”又有什么根据?亦说不出来,只是不相信这一套说法而已。   依我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候,是没有统一的。那时不但语言没有统一、文字没有统一、交通没有统一、经济没有统一,乃至各个地区的社会形态亦不统一。周朝的政府所谓的中央天子之治,分封诸侯,地方分治,并不统一。从秦汉以后统一的局面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研究历史,常以后代政治形态、社会形态看古人,这是很大的偏差。由于那时代没有统一,从孔子所保留的四书五经文化看起来,唐虞以上的历史,文字资料太难整理,所以有可靠文字为依据的时候,断自唐尧开始,整理出了《尚书》,根据这些资料,就了解尧、舜、禹三代文化区域不同。那时在黄河上游的北部,更早时期的黄帝,如有名的涿鹿之战,就是在河北的北部。那时的文化是在北方的,后来到了周朝的文化,差不多到了黄河以南,中国的文化是由北向南移,大的一面是由西北到东南,另外小的一面是由北到南,如江南的文化,是从晋朝以后才慢慢由北方推移过来。到了南宋的时代,江南文化便大盛。不但是中国,外国的文化也是一样,都是由北方起源,慢慢推移演变到南方来。中外历史上真能统治一代就兴盛起来的统治者,都是起于北方,而且很少出于都市,大多都来自乡间,这些对于研究哲学问题关系很大。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最初是由黄河上游发展出来,显见《河图》、《洛书》这两个文化系统,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一个是在北方黄河的上游,一个是在南方,在黄河的南岸洛阳这一带。
致那位香港大师的一封信 看到有位香港的风水大师发些言论,其中有小子不敢苟同之处,今有几句话跟大师讨论,请不吝赐教。 香港大师主张实地考察,这一点我是坚决赞同的。但您说分经法乃最正宗小子不敢完全赞同。风水看什么?气也。风水以理气为先。对于典籍中于此理的论述自不用在下多言,典籍中对于山势的作用也用不着小子在这里大言不惭,各位先生也前辈已心知肚明。人人看得懂的才是真理,所以我今天也不说那些专业术语,如果有人感觉这样就不入流,不专业您可以不用往下看了。风水的确是实实在在的,这点我相信各位大师无疑有他。 经盘我是从来不用的,但这并不是说它没有道理,只要存在的东西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但那也不能说只有经盘才是正宗,离开经盘便不能看。言归正传,怎么看气呢?山势的作用必不可少,这一点不用我多言。我也可以通过其他参考物,冒昧的问一句香港大师:你可曾尝过泥土?可曾细看过树叶的纹理?可曾观察过虫洞?可曾分辨过岩石的疏软?举个例子:比如你用经盘定下一穴,但你如不细致观察,此穴长有蒲公英,便要再作考察,如果你摘下一尝,入口不化,此穴便多不可用。不知各位大师看风水用多长时间,我看一处至少要考察一元(一个节气的一元为4到6天不等,看接气超神)的时间。我会于酉时上山,第二天辰时下山,于一夜当中观察露珠的变化(当然节气时节另有说法)。分经定位是一个大的方向,但须知山势是可以形成自己的系统的,每地都有其独特的五行关系,根据五行生衍之理乃风水的根本。虽然我举的例子都是一些细节,但我相信多一些参考就多一分了解。我等学此术,不过是在“天”之下拾点牙秽,岂敢贪宴饮上之酒味?所以我师父再三告诫,风水可寻而不可破,改。对于城市中的大厦我没有发言权,小子乃一山野村夫,行于山水之间,寻一两处不特别好的穴;为什么不寻大龙之穴?师父传下规矩:不可为人点大龙之穴,寻到亦佯装不知,此等穴地留做城邦之用,是以小子不敢不遵。在举一例:如我看到有一处蝎子比之他出肥大,则此地旺火,然后就需根据立向重新推演此穴。我等行术说得最明白些,是找自然的规律,而不是改自然的规律,奉劝香港大师不可轻易为他人改风水。还有,不可轻视同行。你师父没传下规矩:遇见同行矮三分吗?师父告诫我:在行术的过程中如遇到同行,即使对方不是明师,也不可责斥。不可视自己的门派方法为正宗而轻视他人。这算小子的一点点牢骚吧!幸好师父他老人家不会上网。各位前辈,有需告诫小子的地方或小子有错误之处请您明言,小子拜谢。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小子叩首。
小小的唠叨一下 我大略说一下我知道的知识,在下才浅,仅供参考。看到有人怀疑风水的真实性,这是原文“学风水不要有命理基础,“玄空风水学”的核心理论是“立向和飞星”,但“玄空风水学”根本就解决不了风水学上“吉凶应在具体的哪一个人身上”“吉凶的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于是就又拉上了“八字命理”理论来作为“合理理由”来骗人。因为你是风水学,风水学的问题应该用风水学理论来解释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而你拉上了“八字命理学”,那么你在给人看风水时到底是在用“玄空风水学断验,还是在用八字断验”,如果你离开“八字”就断不准“风水”,那你那“玄空风水”还有什么用处吗?而真正的风水学理论根本不用“八字命理”就能彻底解决“风水吉凶应在具体哪一个人身上、吉凶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两个千古风水学难题。利用“合理理由”就是“骗人”的“伎俩”。”我就忍不住唠叨一下,对错凭君自己分辨。 风水为何看立向,飞星与形势?这都是“象”而不是本,那么本事什么?“气”,看这些东西是为了了解“气”的方向聚散,正如一样食物你不非要用嘴去尝才知道它坏没坏,你看它腐烂了就知道八成是不能吃了。那么气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无法写出具体答案。气是中国文化里一个最原始根本的概念,中国文化中包括中医,历法,武术等都有这个概念。我没有理由怀疑这个概念。可以说中国整个文化就是建立在这个“气”字基础上的。正如欧几里得数学中的公理一样,还记得上学时书上给出公理的概念吗?大家公认的真理,不要怀疑,可以去翻任何一本数学教科书。说人的风水中引用八字来断合理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先解决一下八字的根本理论。这里涉及到一个中国哲学的著名论题,‘人事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这个论题小子不敢妄言。但是,到后来宋朝理学中又有一个论题即‘性善论与性恶论’这是建立在‘生而知之’的前提下的,如果人生而知之,那么八字天命的学说就找到依据。还要说一下五行本源的问题,金木水火土都是气的一种运动方式,比如火,古人观察到气向上运动,火焰的火苗是永远向上的,所以古人用“火”这个字来形容表示记录它。同理,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古人便用它来记录气向下运动的方式。那这又和天干地支有什么关系呢?起初十天干只是十个数字,相当于现在的12345678910一样,举个木的例子,木气是一种向外伸展的运动方式,古人用它来代表春天,而甲乙记录的月份正好是春天,所以古人说“甲乙木”(当然,此处有疑义,关于是河图洛书的起源也很讲的通,但很麻烦,这里不作解,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承认河图洛书在推动天干地支与五行联系起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奇门太乙六壬三式将之发展到巅峰),地支为何用十二种动物代表?这给我们溯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比如:辰时,这正是阴阳交合的时辰,天地如混沌未开,而龙是诞于此时,(当然也有龙于此时行云的说法)。对天干地支有个大略的了解我们回到话题,八字;如果你是何时生人,这时刻(包括年月日的干支)的气的运动方式将伴你一生,就是你身体里与人特殊的气的运动方式,(还有一种基本的运动方式,属于中医学的范畴,这里不作论述,即使这样中医里也有因人下药的忠告),你本身这特殊的运动方式要与自然环境的运动方式相符,才能趋吉避凶,而自然环境的运动方式如何各位大师早已了然于胸,不用在下多言。只是小子的一点唠叨,于真学差远,希望不误他人,小子谢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