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鹰 梦想之鹰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6,801 关注贴吧数: 0
只爱一点点 生活就像握在手里的一把沙子,你越是握紧,它越是挣脱,从你手指缝里漏出来的沙子就越多。很多事,你越是在意,它越是远离。 ——题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了十几个春秋。不禁想问一下自己:生活是什么?于是我试着找出答案,也许它对也不完全对;生活是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停地体验,不停地感悟。 所以,我就一直这么体验着感悟着。我觉得自己无时无刻都被爱包围着,生活在这样一个爱的空间里。这些爱有来自我们的父母,朋友或是别人。但我们也许并不觉得有爱就快乐。 的确,爱是一种快乐,被爱是一种幸福。但太爱便会成为一种负荷。你不觉得吗?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我们便总会生活在不断地歉疚和报答里;朋友给我们的爱太多,我们便会茫然无措;陌生人给我们的爱太多,我们会觉得疑惑,会对他的好心产生警惕。 爱本身不是一件坏事,爱太深便会成为累赘。难道你不觉得只爱一点点会更好吗? 只爱一点点,所以我们能平静地接受对方的平凡;只要一点点,所以我们能惊喜地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只爱一点点,所以在我们失去的时候,不会太伤心,太消沉;只爱一点点,所以我们得到后会有更多的惊喜、欢乐;只爱一点点,所以觉得爱与被爱都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只爱一点点,快乐多一点。
胡杨的悲欢人类永远不懂 那是一群很奇特的树,没有人可以面对它们酷烈的风姿而无动于衷。 ——题记 许多新疆人都以“活着1000年不死,死了1000年不倒,倒下1000年不烂!”来赞美胡杨林顽强的生命力。其实,胡杨林没那么伟大,它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否则,我们也不必为新疆奇台县发现一片胡杨林惊喜万分了。 即使在正常状态下,胡杨林也活不了那么久,只是因为人的寿命太短,所以它就显得长了。前不久读过一本书,书名就叫《谁也活不过一棵树》,但愿所有傲慢无知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片胡杨林 即使在新疆,胡杨林也是罕见的。主要的几片胡杨林大都集中在塔里木河沿岸。因此,当奇台县与木垒县交界处发现原始胡杨林时,迅速就被列为重点保护区,其具体位置在奇台县城230公里外,距北塔山盐池6公里的东准噶尔戈壁沙漠中,离中蒙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由于远离城市和乡村,这片胡杨林生长状态挺好。 金秋十月,清晨的风已经有了冷意。一早出奇台县城,一小时后抵达芨芨湖边防检查站,这个检查站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硅化木和胡杨林的保护和管理。车经北山煤矿,路况就差得屁股没一刻是安分的。一路上是绵亘不尽的山丘,总以为过了这座山丘,就会在眼前出现一片金色的树林,然而这样的希望与失望不知重复了多少回,弄得我们心里很不踏实。忽然想起王家卫一部影片的旁白:“年轻的时候总想知道沙漠那边有什么,走过去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 是不是走错路了?要是那样,这遗憾也不知此生能不能弥补。茫茫然,我瞧开着吉普车的梁兄也是一脸的疑惑,虽然他是地道的新疆人,拍摄过塔里木河沿岸的每一片胡杨林,可是这北塔山原始胡杨林也是头一回亲临。用他的话说,是专等着我一起前往。直到看见北塔山盐池,悬着的心才算归位了,因为6公里外就是我们心驰神往的胡杨林了。 瞄了一下手表,发现途中花了4个半钟头。一路上没什么植被可以养眼,惟一能给我们带来安慰的是在荒野奔跑的鹅喉羚、在空中盘旋的雄鹰。有生命的地方总是让人喜悦的。 呵呵,这片胡杨林好酷哦!没有想象中盈目金黄的完美,撞击心扉的是沧桑与灿烂的强烈反差。枯干的虬枝、扭曲的树纹,或远或近地衬着耀眼得令人眩晕的金叶。在每一阵风中,树叶都知趣地瑟瑟作响。当我独自往树林深处走时,感觉四周弥漫着神秘的气息,让我每迈一步都有怯意。据测算,这片胡杨林有2.7万多株,树龄大多在200—400年之间,难怪哈萨克人要将其称为“玉郎托格”(汉语意为毡房似的树林)了!瞧自己在林中渺小的样子,就明白这些树的高大了。胡杨10—20米的身高,在众多树种中也算是伟岸之躯了。 皲裂的沙土怎么看都觉得布满了陷阱,可是凭着胡杨发达的根系,脚下的土地实际上安全得很。只是有一种无边的岑寂,让我保持着谨慎和机警。我敢断言,方圆百里内,除了我们3人,以及无法统计的鹅喉羚和苍鹰,不会再有什么生灵了。 于是,我萌生了一份陶醉。在深秋的戈壁上独享胡杨林的绚丽,真是一种精神的奢侈啊!此时在中国的哪一个景点不是人头攒动?想想我们可以这样自由地与曾祖父级的百年老树互相欣赏,幸福的感觉犹如阳光下的金叶摇曳心头。张开嗅觉,空气里弥漫着谈不上香却让鼻子很受用的独特气味,那是枯叶与枯草调和出来的味道,一种恋情的味道! 所有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胡杨将独特推到了极致。在世上,耐盐碱的植物不是没有,可是胡杨却是耐盐植物的“冠军”。胡杨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是钠盐的“贮存器”。贮存是没有生命的物品也会做的事,而调节则只有聪明的生物才懂得。胡杨是聪明的,懂得在盐分不足时吸收,盐分过多时通过叶、茎表面的泌腺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否则,它凭什么在土壤含盐量很高的沙漠盐碱地中成为生命伟大的标志?
冲决极限或逆境的生命 将一种生活进行到极限,进行到彻底,在生命不可承受的程度上,我们造成了心灵与肉体的痛苦或断裂——这是对自我的摧残,也是一种磨练。很多时候我们由于缺少勇气而不敢直面这样的生活,逃避这样的生活,丧失了与生活直接发生冲突和较量的机会。人最缺少的就是这种对无法忍受和没有期待绝望生活的坚守。当一种逆境永远不能够结束时,你能否不去改变环境,而是要改变自己?! 改变你心灵意识中逃避承受苦难的情结?当痛苦袭击来时,你能否从盲动中冷静下来,把没有期待的日子过得更加有意义?总是生活的重负从我们身心袭来时,我们感受到这逆境的重负苦不堪言;你根本想不到这重负会挤压你一辈子,只有深刻洞彻让你才会明白:你的生命已经无法改变,逃避就不可再是你的选择。 这样的生命时刻,直面改变自身的力量才可能苏醒。你若每一天面对这逆境的重负,你就要阅读自己的忍耐。对这重负的日子,不能够妥协!相反你要坚韧起来——这才是应该选择的生活态度和立场。与逆境相拥抱的所有岁月中,你不再叹息,你不再杞人忧天,你懂得了生命选择如此的经历是锻造你的开始。 一个能够承受苦难的人,他若不被击倒;那么,他身心上就能够成长一种坚韧的力量——他从这生命的苦涩中感受到:人生的苦难就是对环境、对逆境、对困难、对绝望所做出的情绪化和人性反省以及性格挑战的反应。我不选择顺应,而选择了创造性的改变自我,从漫长的逆境中学会了在没有期待中有信念的活下去! 在生命的极限处你听从潜质力量的生成,从否定生活的力量开端,让每一天生活,都是对过去生活极限进行冲决的历史回顾,你能够用目光重新审视它们,发现创造性的力量来自于这里。很多人丧失了这种否定性生活的智慧和品质,于是生活的不可能性就停止了,或者生活在停顿的创造前提下,进入到轮回和重复的日子…… 这样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性或新的生活,否定生活的智慧就停止了,你的生命在一个极限处为你设定了一个障碍。当你缺乏否定的智慧,你的命运就随着这种否定智慧而消失了,不再可能前进。人为造成一种困境,你不再拥有冲决个人生命极限的自由和幻想,这样的人生一定不再有生机,不再有自由,不再有风险,不再有希望…… 冲决极限的生命,一定是否定已经存在生活的历史作为开端。一个人不愿意接受生活自然给予的一切,而希望从自身的潜能获得对生命一次冲决,一次体验,一次抗挣,对外界给予生活限制进行一次反抗和重新的安排。冲决生命的极限,就是创造自由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极限的存在,而打破极限释放个人潜能的自由。对于一个人生命理想和完善,是一次重大的选择!现实是经由生活的遭遇构成,每一个人都在面临这样的生活选择境遇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生活的连续是命运之链上的一个环节,有时断裂、脱落,有时连续表现为一系列因果事件。 个人的行为思想在其中呈现为流动、撞击和裂变的状态,一切先于我们的世界环绕包裹你,而你的生命意志和力量在其中经受挫折、磨练和苦难,这就是对生命极限的一次冲决。生活的激流不允许你有丝毫的喘息,就将你带入到时间的连续之中,你经受它们的冲击,你的心灵和肉体承受它们的冲刷,在连续不断或裂变断裂和继起的跃动中,顽强的生命最终选择了一次次用极限的方式挑战命运和噩耗,寻找到战胜自我和意志的力量和智慧。生命在极限的冲击里,寻找到不曾可能的高度进行冲决,此时的生命就是在极限中造就一个真正的自我。 否定自我的精神是来自于对极限和个人潜能的重新认识,生命中很多人回避对苦难和灾难的承受和遭遇。然而,真正的生活却是由如此的痛苦与灾难组成。一个人在命运中承受和遭遇苦难灾难的能力,不是一个自由可以选择的问题,而是每一种命运中都隐含着这样一种痛苦和灾难,你从自我潜在的意义寻找这样的境遇挑战,又是不断地否定自己过程。 有的人终生都不会主动的承受或接受这份财富,而有的人却终生都用生命的极限冲决这噩耗般地生活。是极限的冲决快乐带来了生命潜能的发现,也是命运有意选择,让你面为这样的人。痛苦与灾难成就个体生命,才能从生活的苦难中爆发出对幸福生命的寻找无限期待和信念。这是特殊境遇的生活造就的人生,每一个真正的人,都面临这样沉重和富有启示的生活选择。同样的世界,人生的奇遇就是如此的不同,完全在于你用多少生命的潜能去冲决这幸福的高度,这是需要不断否定生命,不断获取对生命潜质和极限的冲决与发现。 自由的生活是这样造就的,从极限的生命冲决中,我们让生命一直处于在创造性的状态,而不因循守旧。愈不可能的生活,愈可能充满着另一种未发现的意义。信仰与信念的生活被这样的人生开拓出来,一个更加有广度和深度的生活世界,赫然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观念的创造和体验创造,让我们感受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自由的精神就是从这样的开端处抵达了我们日常普通的生活,人总是在困境和逆境看到生命的另一种面孔,坚韧的力量会在时间的黑暗中发出光泽,指向那个生命不可抵达的高度。
〔散文诗〕我想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我想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总有一天我会枯萎,但是我不认输 漫天的白云投下它的影,我想昂首却很无助,因为树上有只不愿意跌倒的虫子 秋天的风总把我吹的摇晃,寒冷渐渐逼近,我感觉腰有些酸,皮有些痛 我想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总有一天树叶会离开我,独自跳舞 有人从树底下走了过来,我想对他微笑痛哭,而他只是一个过客不愿意为我留住 雨水滴落在美丽的树叶上,我的宝贝在哭,我知道他将离我而去,无力留住 抬头看看秋天的太阳,明媚的,温暖的,却始终洒不到我的根部,我的根在腐烂 我想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总有一天风霜来袭,我想躲也无法挪步 树底下的小草在变黄,我知道我的末日也将来到,可是我真的不想认输 细小的叶片有些孤独,偶尔有鸟飞到我的肩膀,用歌声描述时间的仓促 有对恋人在我胸膛刻字,而我弯不下腰来表示祝福 我想我只是一棵秋天的树,没有理由的任风吹拂 静静的我守侯我的孤独,只是不想让树上的虫子寂寞孤独 影子在晃动,树叶在飘零,风雪在我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我还在期待,期待春天的风轻轻吻我的脸,让我的皮有些温度 我努力挺直我的腰杆,我有耐心的等待那只虫子有一天爬到我的顶部 繁花落尽的时候,树叶在痛哭,我让风带上我的心,随叶飘散在爱你的国土 我想我不过是棵秋天的树,命运的安排我坦然接受,因为知道春天总会来到 而我这棵秋天的树,真的不会认输'
“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林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都曾发现胡杨化石,证明它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已有6500万年以上的历史。如今,除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个被称为“极旱荒漠”的区域。 胡杨虽然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但骨子里却充满对水的渴望。尽管为适应干旱环境,它做了许多改变,例如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而有“异叶杨”之名。然而,作为一棵大树,还是需要相应水分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型上,它还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间类型。那么,它需要的水从哪里来呢?原来,它是一类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靠着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强展欢颜、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辞别尘世。所以,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这里曾经有水流过。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胡杨称为“不负责任的母亲”,它随处留下子孙,却不顾它们的死活。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环境制约的无奈。 塔里木盆地的胡杨,特别是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是地球上胡杨最多的一片分布区,曾经十分辉煌。西汉时期,楼兰的胡杨覆盖率至少在40%以上,人们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杨)遍野,而成深林”。但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间,塔里木盆地胡杨林面积由52万公顷锐减至35万公顷,减少近三分之一;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更是锐减70%。在幸存下来的树林中,衰退林占了相当部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胡杨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里木河中下游成为新疆沙尘暴两大策源区之一。有幸的是,人们已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开始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行动。向塔里木河下游紧急输水已初见成效,两岸的胡杨林开始了复苏的进程。面积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轮台胡杨公园也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以胡杨林地主体的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并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一次受到人类如此高规格礼遇的胡杨林,一定不会辜负人类的斯待,将重展历史的辉煌! 维吾尔族人民给了胡杨一个最好的名字——托克拉克,即“最美丽的树”。它的美丽,源自它们面对干旱的顽强和悲壮,而保护和发展胡杨的美丽,则是我们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西风胡杨】   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凡秋天最美的树,都在春夏时显得平淡。可当严冬来临时,一场凌风厉雨的抽打,棵棵绿树郁积多时的幽怨,突然迸发出最鲜活最丰满的生命。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苍云顶着青天的孤傲,那如悲如喜如梦如烟的摇曳,会使你在夜里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会使你在清晨踏着雨露去感触沙沙的落叶。你会凝思,你会倾听,你会去当一个剑者,披着一袭白衫,在飘然旋起的片片飞黄与零零落红中遥遥劈斩,挥出那道悲凉的弧线。这便是秋树。如同我爱夕阳,唯有在傍晚,唯有在坠落西山的瞬间,烈日变红了,金光变柔了,道道彩练划出万朵莲花,整个天穹被泼染得绚丽缤纷。使这最后的挣扎,最后的拼搏,抛洒出最后的灿烂。人们开始明白它的存在,开始追忆它的辉煌,开始探寻它的伟大,开始恐惧黑夜的来临。这秋树与夕阳,是人们心中梦中的诗画,而金秋的胡杨,便是这诗画中的绝品。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在这两者中间,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道,它属于人类,那便是丝绸之路。想想当时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逶迤而行的人们,一边是空旷的令人窒息的死海,一边是鲜活的令人亢奋的生命;一边使人觉得渺小而数着一粒粒流沙去随意抛逝自己的青春,一边又使人看到勃勃而生的绿色去挣扎走完人生的旅程。心中太多的疑惑,使人们将头举向天空。天空中,风雨雷电,变幻莫测。人们便开始探索,开始感悟,开始有了一种冲动,便是想通过今生的修炼而在来世登上白云去了解天堂的奥秘。如此,你就会明白,佛祖释迦牟尼,是如何从这条路上踏进中国的。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理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死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它们和谐共生。容与和,正是儒学的精髓。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20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纯音乐]常静演奏的完美古筝曲[下载] 常静小档案:常静,出生于四川成都,八岁开始学习古筝。1985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开始了与 古筝的不解之缘。199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李婉芬老师和邱大成老师,1995年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入中国歌舞团。演出活动:1996年至2002年期间,曾六次赴法国参加现代音乐节。1998年1月至2月随华夏室内乐团赴美国15个城市巡演,获得好评。1998年赴葡萄牙参加现代音乐节。1998年10月赴澳门参加国际艺术节。1998年至2000年赴日本五次,参加艺术节,音乐节,摇滚音乐节。2001年2月随中国民族艺术团出访欧洲七国。2001年3月赴法国里昂参加现代音乐节。 2001年8月应泰国公主邀请赴泰国演出。 2001年10月赴葡萄牙演出访问。 2002年1月应泰国公主邀请再次赴泰国演出,并被聘为公主的常任古筝教师。2002年2月应法国电台邀请,赴巴黎参加现代音乐节,在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新作《蝶恋花》中担任古筝演奏,由法国交响乐团协奏,汤沐海指挥。2002年2月26日,随中国歌舞团赴新加坡参加华族文化节。2002年8月随保罗乐队赴西班牙参加文化节。2002年8月作为中方的唯一代表和泰国公主一起在中国的北京,上海,西安和泰国的曼谷合演四场《中泰一家亲》音乐会,中泰的领导都出席了音乐会。2002年9月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2002年10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2003年2月和德国音乐家一起组建世界音乐乐队《五行》,在德国举办了三场音乐会。并录制乐队专辑,即将出版发行。 曾合作的交响乐团有:中国爱乐交响乐团,中央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陕西省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交响乐团,泰国海军交响乐团等。《离弦》唱片专集中担任作曲 古筝演奏常静现在状况: 1.出任中央歌舞团古筝演奏 2.任泰国公主常任皇家古筝教师 3.乐队:融合女子民乐队,保罗-北京谈话乐队,Chang Jing & Jens乐队Blueness :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777.mp3Iris dévoilée: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dielianhua.mp3Time: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Time.mp3Love: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love.mp3Dust: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dust.mp3The shadow of apricot's flower:http://www.lofemusic.com/changjing/music/xinghuatianying.mp3
[转贴]朋友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      朋友是一种相遇。  大千世界, 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朋友是一种相知。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  朋友是一种相契。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一种相伴。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  朋友是一种相助。  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她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她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  朋友是一种相思。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 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她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  朋友是一种相辉。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     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聚。若没了那一份无奈,又怎懂得珍惜。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那一个天长地久,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去留住那一个结果,却不知天有老时地有荒,这世界哪有不变的情?却不知如果曾经拥有过美,便不需去强求什么结果。  这世界许多东西没有永恒,这世界许多事情没有结果,而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又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又何必兜兜转转寻求因与果。  离别时,如果我们可以执手相互道珍重,又何必一定要留在一起重复那许多琐碎的岁月!分手时,如果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挥挥手,又何必无所谓地去翻找昔日的海誓山盟,花儿落了,明日还会开,流星虽逝,美好的愿望依旧在心底。  于是所有的日子都轻松,于是所有的负重都甜美,于是不会再后悔,于是不会遗憾未了又遗憾,于是过去了的成为回忆,于是今天拥有的不会再无奈。  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亦无须苦苦追求,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只要你不为天长地久而苦恼。  不必为失去的而遗憾,不必留恋昨天。
《西风胡杨》撼无声   正在喝早茶,邮递员送来了当天(9月15日)的《晨报》。翻开我喜爱的《早茶》,长篇散文《西风胡杨》吸引了我。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作者在全文结尾写下的这几句话,被编者用楷体醒目地排在前面。这是全文的核心,是作家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家祈求上苍的一滴泪,祈求胡杨坚持几十年,祈求人类关注大自然的命运,这撕心裂肺的呼喊,表达了作家对大自然的良知,对人类环保事业的关注。读了这令人心悸的几句话,不能不使你静下心来读完这占一整版篇幅的长篇散文。  《西风胡杨》,写得气势磅礴,真挚动人。早些年有篇报告文学《胡杨泪》,作家借胡杨之命运,感叹知识分子的人生的艰难,呼唤社会的关注,那是一篇感动过许多人的佳作。《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作家借胡杨这种沙漠神树的秉性,来抒发作者的人生体验,表达作者对人类崇高理念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保事业的广泛关注。  作者以激越流畅又充满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胡杨是最坚忍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最能包容的树”,“胡杨是最悲壮的树”,我读着这些文字,深深地为胡杨的品格所感动,为胡杨的命运所系怀,为胡杨的志气所激励。我想,胡杨的这些天然的素质和品格,不正是人们永远追求的优美素质和高尚品格吗?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令人尊敬的仁人志士,英雄好汉,如胡杨一样度过了他们风霜雨雪、金戈铁马的一生啊!作家把人类的这些可贵品格附着在胡杨这种神树身上,就更显示出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意蕴。  近年来,我国的散文存在着某种疲软的状态,什么“杯水风波”,什么“小女子”气,读来很不带劲,提不起精神气。《西风胡杨》独树一帜,显示出“大江东去”、“铜琵琶铁勺板”的气势,是一篇很有风骨的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显示出风骨卓然,气韵生动。全篇都寄寓着作家对于胡杨的深情的爱,对于胡杨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对胡杨品格的赞美。  本文作者潘岳,原来是新闻工作者,现在担负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工作。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使他从对胡杨命运的关注,表达出他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对于祖国环保事业的忧患意识是贯穿全文的骨骼和精髓。有了这种风骨,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能把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  难得美文,《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潘岳 [西风胡杨]  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凡秋天最美的树,都在春夏时显得平淡。可当严冬来临时,一场凌风厉雨的抽打,棵棵绿树郁积多时的幽怨,突然迸发出最鲜活最丰满的生命。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苍云顶着青天的孤傲,那如悲如喜如梦如烟的摇曳,会使你在夜里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会使你在清晨踏着雨露去感触沙沙的落叶。你会凝思,你会倾听,你会去当一个剑者,披着一袭白衫,在飘然旋起的片片飞黄与零零落红中遥遥劈斩,挥出那道悲凉的弧线。这便是秋树。如同我爱夕阳,唯有在傍晚,唯有在坠落西山的瞬间,烈日变红了,金光变柔了,道道彩练划出万朵莲花,整个天穹被泼染得绚丽缤纷。使这最后的挣扎,最后的拼搏,抛洒出最后的灿烂。人们开始明白它的存在,开始追忆它的辉煌,开始探寻它的伟大,开始恐惧黑夜的来临。这秋树与夕阳,是人们心中梦中的诗画,而金秋的胡杨,便是这诗画中的绝品。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在这两者中间,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道,它属于人类,那便是丝绸之路。想想当时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逶迤而行的人们,一边是空旷的令人窒息的死海,一边是鲜活的令人亢奋的生命;一边使人觉得渺小而数着一粒粒流沙去随意抛逝自己的青春,一边又使人看到勃勃而生的绿色去挣扎走完人生的旅程。心中太多的疑惑,使人们将头举向天空。天空中,风雨雷电,变幻莫测。人们便开始探索,开始感悟,开始有了一种冲动,便是想通过今生的修炼而在来世登上白云去了解天堂的奥秘。如此,你就会明白,佛祖释迦牟尼,是如何从这条路上踏进中国的。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理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死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它们和谐共生。容与和,正是儒学的精髓。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20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