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鹰 梦想之鹰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6,801 关注贴吧数: 0
深刻往事,流水帐的记录 一年的感受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来到刀郎吧已一年有余。  2004年3月16日,一次下班途中,天空飘着小雨,下雨天我都是走路上下班,和平常一样行走匆匆,前后左右不顾及他人(有时候连同事朋友碰面,他们招呼我才知道)。突然,一种沙哑粗犷、深沉伤感的声音猛地吸引住我的双耳,“什么歌这么好听”,我立马顿住匆忙的脚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侧头一看,是一家音像店门口的音箱里播放出来的声音。平常我最喜欢民族音乐和西北歌曲,这一次我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走进店里,也没有去看,大声问老板这是什么歌,是谁的。老板很和蔼地对我说,这是新疆一位名叫刀郎的新歌,很好听,买的人很多。他边说边拿出了这张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简洁的包装,没有人像,粒粒雪花飘在雪山上,显眼的“刀郎”两个字映入眼帘,喜欢,超级喜欢。价钱也没有问,掏出钱买了一张就走人。  回来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一个人慢慢欣赏着,连饭都懒得做了。最后听到《冲动的惩罚》这首歌里最高音的部分“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我才想起是经过音像店里听到的那句,此刻的心情也随着歌声激荡。  以前买的专辑,我只听几首好听的歌,有些歌也许一直没有听全过(除了刘德华的专辑,虽然他唱技一般,但人品好,表达得很深情)。但是,这刀郎一张专辑,我从头到尾,听了一遍又一遍,余味无穷,感受着每一首词、曲的意境。每首歌曲都采用新疆民族乐器的演奏,深深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将我的思绪再次带到了新疆。那时,经常看到民族人在街头弹都它尔,咚不拉等,我每次遇到后,都会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来听,很感兴趣。但因当时工作时间很长,也很辛苦,听过之后也就没有在意了。  工作一直也忙,没有多少时间上网,加之刚接触网络。买了专辑的几天之后,一次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平常都用百度,因百度在搜索后打开所需要的东西可以新弹出一页,而GOOGLE那时还没有这个功能,要另外查找还得返回,感觉不方便),我想到了刀郎的歌,于是就想搜索一下关于刀郎的新闻等。就在网页的左边,我看到了“发布/查看关于刀郎的留言XX篇”,我记得当时只有100多篇,于是我就点击进去看,原来这是一个贴吧,那时好像还没有吧主,我看到听过刀郎歌曲的人发表的贴子都说很棒,心里也非常高兴,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也能遇到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人。因没有仔细看这个贴吧的功能,所以也不知道有注册。4月24日我再次到贴吧后,发现也有名字的人,于是我点击了一下他们的名字(因接触网络后,对下划线很敏感,平常看到报纸上有下划线的文字第一感觉就是能点击进去),原来这是用户注册的信息,我就找到了注册的地方,也在这一天注册了这个ID名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我没有多想过什么,因那时一直怀念新疆,怀念在新疆认识的很多朋友,所以一直梦想再一次能到新疆去看看。这几年也一直独来独往,东南西北都跑过,也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孤独的鹰,于是我就注册了这个名字。  后来的时间,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来贴吧里看看,看看有关对刀郎的评论,自己也发表了一些见解,但很多时候忙就没有登录。  慢慢地,刀郎吧的朋友更多了,也认识了很多老朋友,西域情歌、金沙水泊、君之故遥、老程、午夜烟花、陌上烟花、蝎子号、采荷、轻音飞扬、几个鱼片。。。。。。那时混熟了,都很开心,就像同事和好朋友一样每天打打招呼,相互问候问候,聊聊关于听了刀歌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才子佳人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深切感受,每天都有他们的美文出现。虽然我不会写文章,但也抑制不住对刀歌的深切感受,也抽时间做了一些图片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感慨的,往往是人的心灵上无法言喻的感动。。。。。。”,刀郎对于我就是如此。  后来的朋友越来越多,刀郎吧简直就成了一个大家庭,刀迷们也非常团结、友爱。每天大家都尽兴地畅聊,晚上聊到很晚也不尽兴。  刀郎吧的朋友,是我接触网络以来,认识到的最感动的、最知心的、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只要有人心情不好或遇到不开心的事,大家都很关切,像兄弟姐妹一般,用真挚的言语关心和问候。刀郎吧朋友的心情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在刀郎吧里所经过的一切,有过开怀大笑,有过替朋友担心。我想,这将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也是这一生中,留下的最美好的回忆。  这一切,都是刀郎的奇迹所带给我们的感动。他将民族音乐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我没有理由不支持他。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想法,今后,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下,无论刀郎走怎样的道路,刀朗永远是我的期待。  我们期待着。。。。。。  由于时间匆促,这些深刻的往事,给自己留下一个流水帐的简单记录。
刀郎与我们这代人的情与爱(zt)   《2002年的第一场雪》随“2路公共汽车”飘到2005年中国的城市、乡村,刀郎以他持久的魅力在瞬息万变的当代流行歌坛拥有了自己的席位,就像当年的摇滚歌王崔健。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空演绎了同一代人的痛苦、迷惘和执着的追求。   “这代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代人”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长大,“这代人”划着小船行驰在社会主义的航道上,就在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小船迎面碰上了社会转型这艘巨轮。“这代人”立即被时代的巨浪抛卷到以利益为中心的这个大转盘上,还未适应晕船的感觉,接踵而至的是落榜、下岗的严峻考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现代人际关系的势利和冷漠,现代爱情的朝秦暮楚、不负责任……使一直受着传统的、理想主义教育长大的“这代人”摸不着门道“找不着北”。刀郎的歌以他最冷调的声音,演绎这份最热烈的失落。他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置放在戈壁、沙漠、天山、草原,在时空转换的大看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独具异域风情的苍茫怀旧的经典老剧。   老歌翻唱是怀旧的一种手段,同样一首歌,二十年前唱是一种心情,二十年后唱又是另一样的感慨。隔着二十年的辛苦路翻唱当年耳熟能详的老歌,亲切之中难免染上些许苍凉的意味,或许这苍凉恰恰是“这代人”所依依难以舍弃的历史的感觉。例如《祝酒歌》,它就记录了我们这代人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狂欢。二十年前,我们的青春刚好赶上神州上空阴霾散尽,拨乱反正,赶上祖国大地百废俱兴、万象更新的美好时机。“征途上,战鼓擂,条条战线捷报飞;展未来,无限美,人人胸中春风吹。”于是以青春作伴,以美酒壮行,有党指前程,“这代人”不禁“豪情胜过长江水,万里山河尽朝晖”。如今,“这代人”皆到了中年,虽然其中不乏成功之士,但更多的人要承担生活的压力负重前行,因而再唱《祝酒歌》时就不能不多了一重壮志未酬的感慨。   除了老歌翻唱,对古典爱情的诗意守候构成刀郎天山情歌系列的一大特色,刀郎吟唱的是天荒地老一生不变的理想爱情,它是纯精神的,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的东西而存在。这种爱在这个越来越物化的时代已经变得很稀有了,刀郎希望在天山这块纯净的土地上复活这份稀有的爱。在《艾裹里与赛乃姆》中,歌者苦苦追寻厮守终生的爱人,哪怕爬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找到青梅竹马的恋人。他坚信:“花园里种不出天山上的雪莲花,不历尽磨难找不到今生的幸福。”“赛乃姆”与其说是歌者心中最美丽的恋人,勿宁说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最辉煌的梦想。岁月匆匆,年华如水东逝,爱情也只留下回味,理想却如宝石在时光隧道中闪着璀璨的光芒。“理想也许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但是它能提升我们生活的品格”,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这一代人”使自己与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着清醒的距离。   不经意之间,刀郎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代言者。
阿拉干的胡杨 ○高建群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落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向我说这话的时间是1998年秋天的日子。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且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尽管,几年前在哈密以南靠近库鲁克塔格山的地方,有一个村庄的人自称是罗布泊人,而在我们前往罗布泊途中经过的那个叫迪坎尔的小村,也据说是从罗布泊迁徙出来的,但是,专家的说法和民间的说法,都认为现存世上的罗布泊人,只剩下最后两个了,他们就是居住在米兰的热合曼和亚生。米兰与楼兰一样,是一座废弃了的城市。历史上,它与楼兰互为犄角之势,一个是国都,一个是屯兵和囤田的地方。二十世纪中叶,兵团人来到这里,在这里建立了生产兵团农二师的一个团场,这里重新成为塔克拉玛干北缘的一个绿洲城市。团场在成立时,收容了散居在米兰河边的一些当地居民,组成一个民族连。热合曼和亚生,就是这样结束了他们世世代代的渔猎生活,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据说,当时收容的这一拨人有几十个,后来他们纷纷谢世了,只剩下了热合曼和亚生。这是中亚细亚灼热阳光下的最后两滴水,他们说一声干涸,也许就会像罗布泊的水一样,完全干涸的。这是我面对两张沧桑的脸时的感觉。我是在这曾经建立过辉煌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消亡之前,见过他们的两个最后幸存者的人。这对我是一个重要的经历。我此生注定会遇到一些重要人物,这次算是一次。据说在来到米兰河之前,最后的罗布泊人住在一个叫"阿不旦"的地方。所谓的阿不旦,它翻译过来,就是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有水的地方。清朝末年,当法国人斯坦因深入罗布泊腹地时,他曾经到过阿不旦,那时罗布人大约还有几百之众,分别居住在两个小村子里。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逐水而居的罗布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他们每一个新建的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的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这两滴闪烁在二十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的。瞩望岁月,瞩望从罗布人到楼兰人这一段黑暗的、为历史所遮掩和残酷遗忘的岁月,真令人不寒而栗。那么遥远年代的楼兰人,那个曾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北,罗布泊以南,建立起中亚细亚绿洲文明的楼兰人,他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史学家们说,欧洲一支古老人种,大约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到三千年的时候,由于一场战争的失败,于是举国举族开始向亚洲迁徙。他们越过欧亚大陆桥,来到罗布泊的岸边。他们发现这水草丰美、鸥飞鱼跃的罗布泊,和他们的爱琴海故乡很相似,于是决定在这里定居。他们中农耕渔猎的一支,建立楼兰国,游牧的一支,建立大月氏。对于史学家言之凿凿地为我们提供的这一段楼兰前史,我不敢妄作评论。史学家是根据小河墓地金发碧眼的楼兰木乃伊美女推测的,还是根据楼兰城出土的布帛木简推测的,抑或是根据宗教残迹的犍陀罗风格来推测,这些我都不懂。我这里只想说的是,这个推测曾引起我许多遐想,因为此前的我曾接触过匈奴民族的西迁史。两股潮水,一个自西而东,一个自东而西,它们撞头的地点正是在罗布泊。那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啊!
千年胡杨 人们惯称的胡杨,是杨属的灰杨和胡杨两个品种,由于它们外形、习性相近,人们将它们统视为胡杨。胡杨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也是干旱沙漠地区唯一能构成浩瀚森林的乔木树种。胡杨是在温带荒漠气候条件下的冲积物细砂、亚细沙中发育起来的树种,故对荒漠干旱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对土壤的形成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胡杨一般树高10-20米,最高28米左右。胸径数十厘米直至一米不等。因为胡杨耐干旱寒冷,生命力极强,用途广泛,沙漠人家建屋扎墙,用作交通的马车、驴车,捕鱼用的卡盆船,直至门板、面盆等生活用品均用胡杨,所以,胡杨又是沙漠地带居民一宝。新疆胡杨在我国乃至世界是分布最多的地区。据说,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国,中国的胡杨百分之九十在塔里木盆地。仅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的面积就达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北疆准噶尔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布。胡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防风防沙,改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备受人们赞誉。据说它能生存活过一千年不死,死后站立一千年不倒,倒后在沙漠中一千年不烂。这个有趣的说法虽未经科学证实,但在适宜条件下胡杨的确相当长寿。这些特性在楼兰、尼雅和喀喇墩古城遗址中都得到佐证。胡杨无愧于沙漠勇士的誉称。
戈壁和胡杨 撰稿/野人 常常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西部的狂风和沙暴,和南方那种柔风粘雨比,那席卷一切的摧枯拉朽劲倒让人感到很痛快淋漓!这回在新疆,总算是见识到了戈壁的风沙,却是心惊魄动,回想后怕! 到吐鲁番的当天,白天阳光明媚,到了晚上却起风了,风不是很大,也就三四级吧,有点冷,我们也没太在意,新疆嘛,纬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也是正常的。次日清晨,在等候出租车的时候,看着漫天的大雾,心里不禁暗暗祈祷:太阳快出来吧,云快消雾快散,我们还没看到火焰山呢。随着出租车往郊外驶去,老天根本没有放晴的意思,雾越发显得更浓,五十米外的加油站也只能看到个轮廓。我们不禁着急起来,忙请教司机:这雾能散吗?话一出口,我便从司机的脸部表情看出我们的问话有问题,果不其然,司机大笑着用教训傻瓜的口吻告诉我们,“这是沙尘!”老天!这就是沙尘!这空气中飘飘忽忽、遮天敝日的竟然是尘土?原来,吐鲁番盆地雨水极少,偶尔有雨也是雨点未落地就蒸发了,土地异常干旱,且沙化严重,只要稍有风起,细微的尘土便被扬起,飘荡于空中一时半日是无法降沉下来的。在我们面面相觑惊讶不已时,司机把车停了下来,说:“火焰山到了。”我们四处张望,除看到路边的一排房子外,便剩下满世界的浮尘了,哪来的火焰山?司机指了指房子后面不远处的石碑,我们总算看到碑上“火焰山”三个字。老天还真有个性,跟我们开的玩笑也是天大的,竟然用漫天的沙尘帷幔将诺大的一座山遮掩得严严实实。等了老半天那沙尘一点没能散去,结果火焰山我们始终未能窥见一二。在火焰山前照的相片是和一块石头碑合影,哭笑不得! 而从库尔勒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我们再次见识了戈壁风沙。这次,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遭遇的风沙,又是另一种风格。几分钟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狂风呼啸,天上乌云滚滚,地上飞沙走石,秋叶漫天飞舞。我们的车被风吹得左摇右摆,飞石打在车身上啪啪作响,细微的沙尘则从门、窗的缝隙往车里钻。在一个路边的小饭店,我们停下来吃午饭,一是饿了,二则是想躲避一下这越刮越猛的大风。填饱了肚子的同时也吃进了满口沙子。再看那风沙丝毫没有停止的征兆,据司机介绍,这样的风沙时常能遇到,时间短的十分钟不到即可停止,时间长的三天、两天也说不定。于是决定还是继续上路。风沙越见猛烈,只见一条条的黄龙旋转着直冲上云霄,抑或飞快地由远处直向我们冲来。就在我们失魂的惊叫声中与我们搽身而过;路两旁的树无不腰弯膝曲,随时要腰折头断。不时还看见被风沙掀翻到路基旁装得高高的大货车。整个世界似乎只有黄沙和狂风。我们的脸色也变得和这风沙一样了。而我们的司机,经验丰富地跟在一辆大客车后,缓缓地行驶着。再看我们的前后,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每辆大客车或卡车后面都跟着一辆或两辆轿车或面包车,作乌龟爬沙状。司机介绍,这是新疆公路特有的现象。每遇风沙,轻量型的汽车极易被吹翻,只有躲到大车后面才安全些。车子小心翼翼地行驶着,我们战战兢兢地盼着这风沙快快停止。广东陈偏在这时候三急,司机把车停在路旁,叮嘱他要看准风向,找背风的地方,快去快回。他一脸着急地边点头边拉开了车门。风沙劈头盖脸地吹了进来,广东陈跳下车,拽紧衣服,顽强地走了几米,就见又一阵风来。他竟脚不粘地地转起圈子来,竟转回到车旁,嗖地又跳上了车。这一切的发生不到两分钟。大伙楞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哗地车内爆发了冲顶的笑声。紧紧张张的心情突然得到了释放。当我们走出干沟时,风沙似被一只无形的手挡住,这里竟是安静一片,无风无沙,与沟的另一边截然两个世界。一片开阔的草原出现在我们面前。兰黑色的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桔红色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缤纷的霞光一道道投射到草原上,草原金灿灿,远处的博格达峰白雪皑皑。景色美得让尚未从黄沙的肆虐中回魂的我们发了呆。上苍用如此美丽的景色来作为我们经历风沙考验的回报。真应了一句老话:有一失必有一得!
致午夜烟花吧所有兄弟姐妹们: 午夜烟花、采荷、蝎子号、刺猬娘子、花花、海外华人。。。。。众多姐妹兄弟们你们好!一直以来工作比较忙(晚上在另一家公司兼职,也在维护几个政府网站),所以我很少时间过来看看你们,我深感内疚。但一直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我们以前曾经在刀郎吧的欢乐时光、曾经在刀郎吧和豺狼作战的过程。在此,我向你们深深的道歉!有很多事情已成为过去,请你们能谅解!!我也是性情中人,很看重感情。在现实生活中,和同事朋友都喜欢和平共处,不喜欢争强好胜。刀郎感动着我们,我们感谢他!因为他,因为他的歌声,我们才相识于刀郎吧。也可以说有缘千里相聚,无缘对面不识。我们真诚希望希望烟花吧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有时间回大家庭看看,我们都非常想念你们,都非常希望你们熟悉的名字在刀郎吧出现。以前一直对网络很谨慎。但进入了刀郎吧以来,改变了我一些传统的观念。网络虽是虚拟的,但人是真心的。只要都以真心相待,也会成为真挚的朋友。认识了这么多刀迷朋友,有时候在想,如果我们的生命像胡杨,真希望和刀迷们做3000年的朋友。让刀郎吧成为温馨的精神家园,这也将是我们对刀郎精神上的一种支持!衷心希望刀郎能在音乐的道路上,一路走好!也希望刀郎音乐成为西域、成为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刀郎影响了我们这一代,更希望能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梦想之鹰和阳关三叠及刀郎吧刀迷朋友们在此真诚向烟花吧所有兄弟姐妹们致敬!并祝你们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致礼!
为了达标20万,也转个贴子充个数.... 在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正在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名言出自谁的口中? 沉寂了半天之后,古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 “很好,被誉为“欧洲的良心”是指谁? “罗曼.罗兰。” “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名言最早出自谁之口?“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很好,那么,‘民有、民治、民享’是谁说的。”“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说的。”“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是作为欧洲国家的学生却答不出来,太遗憾了,教授不无感慨的说道。 “踩死小日本!” 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喊叫。 “谁!谁说的!”教授气得语音都颤抖了。 “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约翰站了起来。 “你以为自己在干什么?”教授生气的说道。 “麦当娜说的。”杰克也站了起来。 “这真叫人恶心,简直无法无天了。”教授浑身气得发抖。 “1991年,乔治·布什会见日本首相时候说的。”斯蒂芬也坐不住了。 课堂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议论纷纷,一些学生开始起哄:”耶 ! 真**的够劲。” “克林顿对莱温斯基说的。”玛丽毫无表情的接话道。 整个班级都陷入混乱,一些学生冲古田高喊:你这泡狗屎,你再敢说话我就把你干掉。”   “2001年,盖瑞·康迪特对莱薇说的。(注:莱薇系白宫实习生,2001年被谋杀于华盛顿。其前男友、民主党人康迪特做为嫌疑人被拒捕) 教授愤怒得说不出话来,隔了一会,他大踏步的向门外走去,到门口时,他冷冷的看了所有人一眼:“我会回来的。 “阿诺得,施瓦辛格说的。”鲍勃终于插上话了。 古田委屈的一摊手:”我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会这样?“ “张国荣说的。”李小丽一脸崇拜的神情回答 所有的学生都围成一个圈,汤姆有些垂头丧气:“该死,我们完了。” “希特勒说的。”伊汉诺娃立刻回答。 一个学生说:“妈的,这回我们有大麻烦了。” “2002年,亚瑟·安德森说的。”简回答道。   (注:亚瑟·安德森,安达信会计事 务所,美国五大会计公司之一,2002年因为安龙丑闻而陷入倒闭境地)赖特叹了口气:“今天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 “本.拉登说的”。克瑞斯终于为自己能说出一个名字而得意。 “这决非是我最得意的一天。”古田惭愧的说着。 “托尼.布莱尔说的。”已经不知道谁在回答。 这时校长和教授一起进来了,他脸色铁青,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你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斯大林说的。”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
∮心地的清净与污染∮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  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杂污泥,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困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著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再者,行善虽然将来有福报,可是当这些福报来的时候,一个人难免被福报“乐”昏了头,以致于物质享受太过分,起了骄傲心,忘记再继续种善因,大吃大喝种其他恶业……。人一种了恶业就会堕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贵的人形容为“三世怨”。其意义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贵,来生有钱没智慧,有钱没智就会造恶业,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穷苦了。这样打转总不是办法吧!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著书的名相和有我在行善。行善不执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总括一句话:“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菩提一叶※     师问西堂:“汝还解捉得虚空么?”堂曰:“捉得。”师曰:“作么生捉?”堂以手摄虚空。师曰:“汝不解捉。”堂却问:“师兄作么生捉?”师把西堂鼻孔拽,堂作忍痛声,曰:“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脱去。”师曰:“直须恁么捉虚空始得。”         一一《五灯会元》卷三  慧藏禅师问师弟西堂:“你知道能抓住虚空吗?”西堂回答:“当然能抓住。”慧师问:“作个抓的样子看看?”西堂便用手在虚空中抓来抓去。慧师当即说:“你根本不会抓。”西堂不服,反问道:“那师兄你也抓个样子看看!”慧师二把抓住西堂的鼻孔便扯,西堂强忍疼痛大叫:“鼻孔扯得太狠,简直连鼻子都要掉啦!”慧藏说:“只有这样去抓虚空才能抓到。”  禅师之间的参悟,往往像一幕戏剧。两位和尚偏要抓“虚空”,一个空中舞手,一个鼻上动指,热心人看去,真要说一句“莫名其妙”!  此情此景,还得冷眼去看。冷静些,眼睛才看得明。  “虚空”在何处?不在虚无漂渺处,反在实实在在处,把这一点看清,当下该悟了!  在空中求空,实际是把空当成了实有,反成了执着。在实中求空,方才是从未执着于任何实有的假象。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生活实际,一味地去追寻纯而又纯的“彼岸”“菩提”,正是“手摄虚空”,到头来一无所获。入平其内,出乎其外;得亦不喜,失亦不忧,纵然是倒海翻江、风驰电掣,也不过“直欲脱去”,脱又何妨?!  读禅宗语录,切忌胶柱鼓瑟,缘木求鱼。但听得心头一亮,已得了好处,还须到生活中去体证。仅仅把禅师的对话看做闹剧,便枉费了古人的婆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