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者🌐🌐 吧VCfff
关注数: 14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452 关注贴吧数: 84
神舟二十号将携带山东理工大学的涡虫样本上天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号瞄准今天(24日)17时17分发射。此次太空之旅还有一位“神秘乘客”——仅有指甲盖儿大小的涡虫。 中国空间站为何要不远万里,邀请这些“小不点儿”奔赴太空?即将开展的太空实验,会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带来哪些突破? 涡虫是个什么虫? 近日,在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涡虫上中国空间站前的准备工作。该科研团队已围绕涡虫开展了近20年的研究,为这次送涡虫上空间站积累了丰富经验。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专家介绍,这次上中国空间站的涡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东亚三角涡虫。 涡虫具有超级强的再生能力,有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段都能再生出一条新的涡虫出来。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在动物界当中极其罕见。 另一方面,涡虫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70%以上,因此研究涡虫对于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授赵博生介绍,无论如何切割涡虫,切哪一部分,大概7到10天,它都能再生出来。涡虫和哺乳类动物具有相似性,研究涡虫干细胞的增殖,或许能够在克服人类疾病等方面,得到一些提示。 为何要在太空研究涡虫生长? 根据实验安排,山东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精心挑选健康活泼且体型合适的涡虫进行切割,他们把从不同涡虫上切割下的48段分别装入涡虫芯片并放入培养池,安放在恒温箱中,确保涡虫在从地面到空间站的过程中处于适宜的环境中。 它们将跟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在恒温箱进入中国空间站后,涡虫芯片实验盒将被装载到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开展实验。科研人员介绍,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涡虫实验,就是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发生及生理形态的影响,来探寻空间复合环境影响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空间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为未来太空医学的发展以及研究人类细胞老化和创伤修复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据了解,在地面实验室科研人员也设置了与中国空间站相同的实验环境,空间地面将同步开展实验。为期六天的涡虫在轨实验结束后,航天员会将涡虫芯片实验盒从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取出,待航天员带回地面。未来,科研人员将通过分析,获得空间复合环境与地面环境涡虫再生过程中,关键时段的差异基因图谱。
滨台高速彭家枢纽至淄博西枢纽段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示 2月23日高青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滨台高速彭家枢纽至淄博西枢纽段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 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名称:滨台高速彭家枢纽至淄博西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概要:本项目起点位于与长深高速、济高高速相接的彭家枢纽互通立交,北接长深高速大高至彭家枢纽段、东接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西接济高高速,终点位于与青银高速相接的淄博西枢纽互通立交;全线沿老路改扩建,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工程为原则,小清河大桥段采用分离加宽方式,其他一般路段路基、桥梁均采用双侧拼宽;除小清河特大桥分离加宽段按Ⅲ级通航桥梁建设外,其它路段维持现有老路平、纵面线形;不满足地方道路现有通行需求的交叉工程进行拆除新建。本项目路线全长39.89公里(建设里程37.685公里);特大桥1座,大桥3座,中桥6座,涵洞49道;互通立交4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本项目投资估算约为49.8亿元,建设工期为36个月。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通道内现有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区域公路网整体运行效率,缓解公路交通压力,适应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对于强化区际、省际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进一步推动冀鲁苏三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批复 2024年山东开启济南、青岛“双都市圈”建设年。昨天(1月22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批复,这是在省级层级首次官宣。由此,济南都市圈成为北方第五个、黄河流域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 2024年山东开启济南、青岛“双都市圈”建设年。昨天(1月22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批复,这是在省级层级首次官宣。由此,济南都市圈成为北方第五个、黄河流域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 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山东高水平建设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围绕“高水平”,报告提出以“强省会”战略为牵引,抓好城际高铁、跨区供热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城际高铁方面,济南“米”字形高铁网是都市圈城市互联互通的融合“利器”,其中以已开工的济枣高铁、济滨高铁为一大抓手。在济南都市圈,济南作为“圈心”,与淄博、德州、泰安、聊城已实现高铁通达,唯独与滨州未实现高铁通达,显然济滨高铁将补上这一缺憾。日前公布的《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规划济南与周边市实现“高铁双通道”,目前济淄间实现了“高铁双通道”,济枣高铁建成后将实现济泰间“高铁双通道”,济滨高铁通车后将实现济德间“高铁双通道”。于此而言,济枣、济滨两大纵向高铁项目对于济南都市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济(南)济(宁)高铁作为“米”字形高铁网的一“撇”,今年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供热一体化是高水平建设济南都市圈的另一个抓手。2023年,“石热入济”项目跨越80公里,实现了济南、泰安“温暖牵手”,堪称济南都市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经典示范。其实,在2022年公布的《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35年)》中就提出,研究实施“莱热入泰”“泰热入济”等供热管网项目,推进都市圈供热一体化。随着“石热入济”项目成为长距离供热的典范,“聊热入泰”“莱热入泰”项目将在年内提上日程。
淄博一环线! 12月26日下午6时,淄博城市建设史将再添浓重一笔:鲁泰大道、昌国路、鲁山大道、宝山路等快速路将再通12公里,淄博市城市快速路网工程通车里程将达45公里,占工程总里程的近9成。至此,原山大道、鲁泰大道、鲁山大道、昌国路快速路全线通车,快速路网工程真正实现“串线成环”。此次即将通车的路段为鲁泰大道(金晶大道—青龙山路)、宝山路(中润大道—民祥路)、昌国路(东四路—旭沣路)、鲁山大道(昌国鲁山互通立交—张辛鲁山互通立交)。通车路段包含上下匝道4对,互通立交桥3座,其中昌国鲁山互通立交桥、鲁泰宝山互通立交桥全部投入使用,鲁泰金晶互通立交桥已开通西向南、西向北2条匝道,本次再开通东向北、南向西、南向东3条匝道。通车后,由原山—鲁泰—鲁山—昌国组成的环形快速交通系统,将成为环绕主城区的“交通大动脉”,既可有效分流穿城车流,大大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还可加强快速路与高铁、高速公路的紧密连接,有效缩短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时空距离,带动城市一体化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相关参建单位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已通车路段的配套设施建设,聚焦聚力宝山路最后6公里,加力推进涉铁、涉拆迁影响路段,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全面完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