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jason cyberjason
小郑县铁路之父
关注数: 20 粉丝数: 76 发帖数: 7,691 关注贴吧数: 6
武汉成为航空运输第10城,湖北进入客货“双枢纽”运行时代武汉成为航空运输第10城,湖北进入客货“双枢纽”运行时代新浪财经APP举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 转自:支点财经1月7日,支点财经记者从湖北机场集团了解到,2024年,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140.6万人次,历时9年重回中部第一,武汉成为航空运输第10城。武汉也首次创造了整体旅客吞吐量、国际旅客吞吐量、中转旅客吞吐量、起降航班架次“四个中部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鄂州机场也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万吨,位居中部第一。2024年8月以来,连续单月货量突破10万吨,单月枢纽货邮吞吐量“10万+”成为常态。 湖北进入民航客货“双枢纽”运行新时代。 中转旅客吞吐量领跑中部 中转能力是衡量机场枢纽功能的重要指标。武汉天河机场打造“国内最优中转机场”,全年完成中转旅客吞吐量338.5万人次,中部地区第一。2024年,武汉天河机场推出“鄂港通天下”航线产品后,人们由武汉经香港出行部分海外城市更方便。 数据显示,2024年经“武汉-香港”通达世界各地的出入境人员总量较去年提升40%,中转优势进一步凸显。 2024年10月,陈女士一家出国旅游,从武汉出发经香港中转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平均每人的出行费用比从新加坡中转省下好几千块,而且出行时间更短”。 武汉天河机场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5月,武汉机场获批成为全国第六家、中南地区第一家“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试点单位,全年运营航线210条,建立“航空快线”13条。武汉机场还加快布局国际及地区航线,新开/恢复旧金山、伦敦、迪拜等18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创新推出20条“鄂港通天下”航线,基本建成“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的航空运输网。 武汉机场还与国铁武汉局联合打造“空铁联运·汉达九州”品牌并获批国家专利商标,加密“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襄阳东站-十堰东站”沿线列车车次,增加天河机场高铁站日运营车次至17对,高峰日旅客量达5265人次,全年空铁联运旅客量达101.3万人次,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衔接更顺畅。全球生鲜“飞集鄂州” 2024年中秋佳节,来自达卡的15.56吨青蟹搭乘中州航空的货运航班,飞越万里路程抵达鄂州花湖机场,当天便能送上餐桌。 得益于鄂州花湖机场丰富的国际和国内货运航线,全球生鲜“飞集鄂州”,中国制造和生鲜产品也“飞向全球”。 鄂州花湖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起,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更名为国际机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后,货运航线网络布局按下“快进键”。新开/加密香港、比隆、纽约、安克雷奇等20条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开通货运航线85条,通达34个国际和地区航点,形成辐射五大洲、服务全世界的货物流通全货机航线网络。 机场的开放功能持续增强,服务配套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六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获批;北区公共国际货站通过行业验收正式投用,南区货站改造完成,机场综保区一期项目全面完成,中实物流、日邮物流等货站基本建成,鄂州机场公共平台保障功能逐步增强。 在“空空中转”业务方面,鄂州花湖机场打造“E转全球”中转品牌,改进传统“空空中转”业务主体多、协调难、效率低的不足,以多元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高通关时效,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有专家表示,作为客货枢纽机场,武汉天河、鄂州花湖腹地相接、运营相融、优势互补,共同肩负着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使命。随着一体化修编正式启动,武鄂两场将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参与国际航空枢纽竞争,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推“双枢纽”建设在高水平开放中迈出新步伐。 (支点财经记者 郑玮 / 通讯员 习悦 张蒙)
2012年各主要客运站旅客日均发送量排名 数据来源:2012年各主要客运站旅客日均发送量排名排名, 客运站 1 北 京 西 120713 2 郑 州 87212 3 上海虹桥 86449 4 广 州 76573 5 北 京 76004 6 哈 尔 滨 75202 7 西 安 73399 8 成 都 72660 9 深 圳 71903 10 北 京 南 69642 11 太 原 63912 12 杭 州 62471 13 上 海 61913 14 长 春 60997 15 天 津 59084 16 武 昌 56477 17 广 州 南 55360 18 南 昌 53916 19 广 州 东 53625 20 合 肥 53511 21 南 京 51768 22 重 庆 北 48732 23 沈 阳 43744 24 长 沙 42911 25 石 家 庄 42358 26 沈 阳 北 41613 27 汉 口 38781 28 昆 明 38208 29 济 南 36869 30 福 州 35210 31 贵 阳 34457 32 大 连 34013 33 南 京 南 30846 34 上 海 南 30479 35 徐 州 27187 36 厦 门 26905 37 南 宁 26392 38 兰 州 25707 39 青 岛 25232 40 宁 波 东 24012 41 乌鲁木齐 23835 42 长 沙 南 22974 43 齐齐哈尔 22833 44 成 都 东 21618 45 吉 林 21231 46 达 州 20268 47 武 汉 20216 根据以上数据,2012年武汉和郑州枢纽客发量分别为: 武汉枢纽=武昌+汉口+武汉=(56477+38781+20216)*365=115474*365=42148010人 郑州枢纽=郑州+郑州东(未上榜)=87212*365+100万(估算最高值)=32832380人 武汉枢纽比郑州枢纽整整多出42148010-32832380=931.563万人,继2011年武汉枢纽客流量超出郑州枢纽500万后,2012年武汉枢纽客流量再次将郑州枢纽甩出近1000万,差距越拉越大,且2013年武汉相关新通车铁路有京武高铁(重磅),向蒲铁路(东南双线国家I级干线,中磅),渝利铁路(西南方向沪汉蓉超级干线贯通,重磅),西康复线(西北双线国家I级干线,绕过郑县直通西北,中磅),武咸、武黄城际铁路,6条干线相继开通。而郑州年内仅有1条顺路经过的京武高铁通车,郑州的铁路通达条件被武汉远远甩在身后,2013年武汉客流量将把郑州甩开近2000万,一举让郑州枢纽沦为笑柄,成为历史。。。
转帖,铁路春运各地发送人次统计 发信人: overeal (trainer), 信区: Railway 标 题: 铁路春运各地发送人次统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9 21:58:27 2013), 站内 广州:估算1258万(根据春运首日广州三站占广铁总数的比例,以及广铁春运发送总数估算,误差较大) 北京:1169万(北京西站+北站519万,北京站381万,北京南站269.1万) 上海:840万 武汉:估算686万(根据武昌、汉口站预计发送量,以及三大站最高峰比例8.6:8.9:6估算,误差较大) 成都:估算495万(根据已知14天数据平均值x40估算,含成都东、成灌线) 深圳:433.7万 长沙:估算417万(根据湖南省预计数与实际数比例,以及长沙两站估计数估算) 郑州:估算410万(根据郑局预计数与实际数比例,以及郑州站预计数估算) 西安:363.5万(含西安北站45.16万) 杭州:353万(不知是否包括杭州地区其他小站) 沈阳:350万(沈阳、沈阳北两站) 南京:306万(含南京南站) 南昌:估算305万(根据2012年南昌火车站发送282.8万,以及江西省今年增长8.1%估算) 重庆:295万(两站总数) 哈尔滨:290.3万(似乎包括哈尔滨西111.9706万) 苏州:277万(似乎包括苏州北和昆山南) 阜阳:275万 天津:273万+(天津站发送近230万,天津西站28万余,塘沽站15万) 石家庄:266万(石家庄火车站及所辖各站) 合肥:243万 长春:231万(含高铁长春西站) 福州:230余万(不知是否包含福州南站) 济南:229万+(济南站169万,济南西站近60万,还有个济南东站?) 东莞:223.29万 太原:220万 大连:200万(不知是否包含大连北站54万) 徐州:177.4万(含高铁徐州东站) 贵阳:177万 赣州:173万(赣州车务段数据) 厦门:约160万 达州:151万 宁波:147.9283万(宁波地区数据,其中宁波东站120.009万人) 南宁:120万 常州:111.15万 襄阳:超100万(其中襄阳站超90万,襄阳东站超10万) 宜昌:101万 兰州:超过100万 商丘:超过100万(不知是否包含商丘南站) 洛阳:97万 (其中高铁洛阳龙门站23万) 青岛:87.7万 温州:87.6139万(温州地区数据,其中温州南站40.3749万) 九江:超80万人(预计80万人,按照车务段比例推算约90万) 绵阳:79.16万(绵阳车务段发送人数,可能包含德阳站等其他车站) 信阳:76.5737万人(含高铁信阳东站162603人,不含潢川站发送32.7万) 呼和浩特:74.63万(呼和浩特火车站数据,不知是否包含呼和浩特东站) 株洲:71.5万(株洲火车站数据,可能不包含高铁株洲西站) 济宁:71.05万人次(其中兖州、济宁、邹城火车站54.34万,曲阜高铁站16.71万人) 南阳:71万(为南阳车务段发送人数,含邓州站) 开封:70多万 嘉兴:67.9万(其中嘉兴站45万,高铁嘉兴南站22.9万。不含海宁及海宁西站17.1万) 义乌:预计66.8万人 潍坊:66.33万 包头:62.7万 邯郸:59.9万(邯郸西站数据,可能不包含高铁邯郸东站) 宝鸡:59.8万 鞍山:48.5万(含高铁鞍山西站) 驻马店:48.1万(其中驻马店站37.7万,高铁驻马店西站10.4万) 荆州:48万+ 芜湖:47.2万 台州:45.9858万(台州地区数据,其中台州站17.0883万) 漯河:预计46万 通辽:43.5万 十堰:41.66万 秦皇岛:41.1万(秦皇岛车务段数据) 安阳:41万(其中安阳站334593人次,高铁安阳东站75186人次) 保定:40.16万(保定火车站数据,应该不包含其他县市、高铁站) 天水:40.1048万 新乡:40.6752万(不知是否包含高铁新乡东站) 黄石:39.33万 惠州:38.47万 唐山:预计38.1万 绍兴:37.7575万(绍兴地区数据,其中绍兴站25.5898万人) 烟台:近36万 衡水:35.3万 德州:32.1万(可能不包括高铁德州东站) 广元:32.0425万(广元站数据) 连云港:31.12万 南通:29.4488万 邢台:25.9万(可能不包括高铁邢台东站) 廊坊:23.273万 许昌:20.2万(可能不包含高铁许昌东站) 聊城:17.5805万 平顶山:14.44万 临沂:14.3万 扬州:13.9万 马鞍山:10.03万 鹤壁:9.8万(其中鹤壁站4.5万,高铁鹤壁东站5.3万) 周口:6.2万
武局和郑局到底谁该管着谁?看完就知道。 1928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在汉口设立京汉铁路管理局(南局),在北平设立京汉铁路管理局(北局),两局以黄河为界分别管辖,郑县车站归汉口南局管辖。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郑州第一次设局,成立郑州铁路管理局。 1953年,成立“郑州铁路局汉口铁路运输分局”。 1958年9月,郑州铁路管理局改为铁道部郑州铁路局,西安和武汉从郑州局划出,分别成立铁道部西安、武汉铁路局。 1963年4月,武汉铁路局撤销。 1971年7月1日,武汉铁路局恢复。 1983年3月1日,武汉铁路局撤销。 1984年10月1日,西安铁路局撤销。 2005年3月18日,郑州铁路局一分为三,再度恢复西安铁路局和武汉铁路局。 综上所述,武汉局才是真正有着光荣铁路传统的老前辈,武汉第一次设铁路管理局的时候,郑州还仅仅只是个武局下辖的郑县车站,如今身为前汉口管理局下属的郑州反而整天在武汉局面前摆铁路老资格以武汉局的老子自居?整天为郑州局的拆分打抱不平,叫嚣郑局若并入武局就是儿子吃老子?真是尼玛无知者无畏,滑天下之大稽。而历史证明,郑州局过去吞并武汉局的行为才是真真正正的不忠不孝,大逆不道,郑州局重新划归武汉局才是真真正正的拨乱反正,认祖归宗,众望所归。你们还有什么无法接受的?我看你们真正无法接受的是占了别人几十年本不该属于你们的便宜,现在突然要归还给别人,你们无法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武汉局配属动车组已达128标准组 高铁热门线路首次增开临客 多条线路3小时可回家 发布时间: 2013-01-25 07:1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楚天金报讯 记者 彭岚 通讯员 孟立 宋伟卿   明天,全国将进入一年一度的春运时段。昨日,武汉铁路局召开春运新闻通气会时透露,今年该局春运预计发送旅客量将达1550万人,据预测,农历正月初七、十六等高峰日,全局日发送旅客量将超60万人,可能刷新去年最高峰日53.5万人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为缓解春运压力,武汉始发的高铁热门线路,今年将首次增开临客。   多条线路3-5小时可回家   “高铁将是今年春运的最大亮点,乘客回家的速度会比往年快多了。”武汉铁路局人士昨日称,随着汉宜铁路的开通运营和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武汉至广州(深圳)、武汉至合肥、武汉至宜昌(恩施)、合肥至南京、郑州至西安等高铁连为一体,与长三角、珠三角高铁网、西安等西部地区高铁也联通成网,形成了以武汉地区为圆心的3-5小时的快速交通圈。   据悉,春运期间,武汉铁路局管内京广高铁共开行日常动车组列车89对,其中始发65对,通过列车24对,武汉地区至北京方向的运能较去年翻番。   汉宜线每天能多运5万人   汉宜铁路覆盖了江汉平原乃至恩施地区,此线路开通后,乘坐火车出行成为上述地区旅客出行的首选方式。据分析,今年春运武铁管内所增加的客流,有很多是该线路沿线方向的。   据介绍,汉宜线开行的43对客车中,动车组有34对,每日开行的动车将比过去多运输5万多人。   高铁热门线路首次增开临客   根据今年省内客流猛增的春运新趋势,武汉铁路局管段内开行临客数达到2590列,数量空前。武汉铁路局人士还透露,春运期间,局管内的2600多辆客车、128组标准组动车将全部上线跑春运。   明日起,武汉铁路局管内京广高铁、汉宜、合武铁路和其他线路动车,将全部实行高峰运行图,武汉地区始发至京、沪、穗地区除日常分别开行的13、15、41对动车外,还将首次利用高铁开行临客。如武汉站始发,前往上海虹桥方向新增动车临客3对;北方新增西安、太原、北京方向列车12对,新增北京方向临客高铁2对;武广方向还计划开行夜间高铁4列。   根据客流预测,武汉铁路节后客流高峰更为集中,尤其是武汉至京、穗方向的运输压力更大。为此,武汉铁路局计划开行10对至北京、33对至广深、3对至川渝方向的始发临客。
北京、武汉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采购招标公告 北京、武汉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采购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2012-12-24 项目单位: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北京首建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建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的委托,就北京、武汉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感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前来报名。 项目名称:北京、武汉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采购 1. 交货地点:北京铁路局调度所(招标人指定具体地点)  武汉铁路局调度所(招标人指定具体地点) 2. 投资规模及来源:项目资金已落实。 3. 招标内容:本工程所需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调试检验直至验收,以及提供相应的培训、售后服务等。 4. 具体要求 北京大屏幕采购项目:安装于北京铁路局调度所调度大厅内。调度大厅呈半圆形格局,净高度(承重地板至吊顶)约9.5米;宽约92.5米,纵深约45.8米,调度大厅大屏幕显示系统显示屏幕墙由4行×50列共计200个80”显示单元按现场条件弧形排列搭建。 武汉大屏幕采购项目:安装于武汉调度所调度大厅内。调度大厅呈半圆形格局,净高度(承重地板至吊顶)约9.6米;宽约87.1米,纵深约41.1米,调度大厅大屏幕显示系统显示屏幕墙由4行×50列共计200个80”显示单元按现场条件弧形排列搭建。
9组动车组支援武汉铁路局备战春运 9组动车组支援武汉铁路局备战春运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董凤龙 通讯员吴铁)武汉的铁路枢纽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将调55组列车入汉支援武汉春运。据了解,这些列车合计有近千节车厢,相当于每天增加近10万人次的运力。   铁道部日前公布,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2.25亿人,同比增长4.6%。京广高铁和汉宜铁路的全线开通后,到武汉转车的旅客将大幅增加,武汉铁路局预计全局发送旅客1550万人,同比增长12%。客流的增加带来对列车的需求加大,借调成为必然。   铁路部门介绍,春运期间,武汉将在宜昌等方向开行部分动车组临客,因此将从南昌铁路局借调5组动车组,从郑州铁路局借调4组动车组。另外,还将增配1组CRH380AL型动车组,保证京广高铁春运用车。   此外,武汉铁路局还将从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等多个铁路局借调46组列车,以时速120公里的普通客运列车为主,少量为时速100公里的普通客车。据介绍,驰援武汉的9组动车组和46组普通客车,每组列车约有16节车厢,共增加近千节车厢。按每节车厢可载客约100人,每日可多运送旅客近10万人次。   据了解,除了借调的列车和平时运行的正班列车,武汉铁路局还将组织本局的28组备用列车投入春运。 武汉局感谢郑州局,感谢南昌局,感谢你们为武汉华中铁路枢纽做出的贡献,将来武汉成为华中铁路集团总舵主的时候不会忘了你们,武局定会做好当大哥的责任,关照你们、支持你们。。。
铁路改革的高铁窗口:设立四大区域集团公司? 2010年03月02日 09:18 来源:新华网 [我要发表评论]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中国人对火车赋予了很大功能,认为火车是一个福利工具。"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   铁道部从1955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运价,在此后的27年中,铁路实行了长期的低运价政策。   直至1982年,运价管制开始放松,客货运价逐步上涨,但仍在管制范围内,由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和铁道部联合发文制定和调整,运输企业没有任何定价权。   最近一次运价上调是在2009年12月13日,国内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0.7分钱,由现行平均每吨公里9.61分钱提高到10.31分钱,提升幅度为11%。   中信证券分析师谢从军认为,此次提价有利于缓解铁路亏损困境,未来仍将需要持续的运价提升来确保铁路正常运营。   而随着新建客运专线的逐步投入运营,现行的运价机制已到了重新设计的关口。   多层次价格体系   曹远征认为,不能把铁路运价改革单纯理解为涨价。"是完全由发改委来确定一个价格,还是铁路可以自主定价?发改委需要考虑全国运输,尤其是货运问题,可能会有一个压低价格的倾向。但从商业机构来讲,要实现商业平衡有提高票价的倾向,这就变成定价机制由谁主导的问题。"   曹远征说,如果对中国铁路来说,更重要是货运的话,那么能不能在客运方面进行某种分开?比如,铁路分淡季和旺季,高速和普通,快车和慢车,多层次的票价体系。   "高铁的票价是与时间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乘客的时间多,可以选择普通列车。如果认为需要节省时间,可以选择快车。即使在快车中间,也划分不同的车次。可能从武汉到广州一站的价格比较贵,中间停靠多的比较便宜。还可以考虑高峰时期和低谷时期的不同票价,这种给予乘客多层次价格选择的体系是完全是可行的。武广高铁的价格只是试验性,不排除会浮动,结构会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曹远征说。   谢从军也预测,客运运价可能会在政府指导价上限的基础上实施浮动定价机制,类似目前的航空运价机制。估计不同线路、不同车型和座位等的上限价格会不一样,上调幅度也会不一样。而在上限指导价下,闲时或特定产品票价可实施打折,类似目前航空票价机制。而货运运价则可能会与油电CPI等构成的物价指数联动。   不过,曹远征强调,即使进行定价机制改革,也一定要实行听证制,这是保障乘客权益的途径。   铁道部一位内部人士认为,《价格法》规定企业有新产品定价权,所以武广高铁票价现在没有听证。"高铁是多元投资主体,从国家对合资铁路的运价政策来讲,都是按照项目来进行审批的,未来如何定价还得看国家有关部门如何定夺。"   四大区域集团公司猜想   "我们认为,2010年铁道部进入实质性改革是大概率事件。"东方证券分析师徐捷、章琪在2009年11月6日发布的一份深度报告中指出。   回顾中国90年代的电信行业,电信服务供不应求,电信网络投资需求极大,融资需求与上市后的盈利关注最终成为推动电信改革的原动力之一。铁路行业,似乎将重演这一改革的历程。   从1986年开始,中国铁路先后经历了大包干、资产经营责任制、主辅分离等改革历程。   "这样一来,进入90年代后,铁道部的改革问题开始真正显现,中国的铁路是否需要盈利?"曹远征说,"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的铁路运输系统应该是什么体制,是一个商业机构,还是其它?"   2003年,现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上任后,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以发展促改革。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路线已日渐清晰。   据铁科院专家介绍,将来新建铁路将采取项目性公司方式,至于既有铁路,组建区域公司是一个得到多方赞成的模式。   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徐捷在报告中指出,根据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大国家级铁路运输枢纽的建设情况分析,既有线很有可能划分以这四个铁路局为中心的四大区域集团公司,实现客货分离、网运一体,保持铁路干线的完整性。区域性调度权可能会下放到集团公司,但最终的统一调度权仍保留在铁道部。   徐捷认为,铁路公检法资产剥离的完成标志着主辅分离阶段的结束,铁路改革已具备了下一步改革划分区域公司的条件。   铁道部对上述"猜想"不予置评。但铁道部官员表示,基本的国情和路情是铁路深化改革最根本的决策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决定了铁路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管理体制。   铁路部门加快了深入推进改革的步伐:完善铁路局直管站段的体制,促进企业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市场化融资机制,为铁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深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精干运输主业,发展壮大多元经营。   同时,铁路体制改革有三点确定无疑:铁道部将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将重构铁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铁路的改革模式将不同于外国铁路现有改革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网运分离模式、以北美为代表的平行径路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区域性铁路公司模式。(记者周玲玲) (责任编辑:方芳)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e.cn%2Fmacro%2Fmore%2F201003%2F02&urlrefer=d6850c250c2bc8121bd6e3c93021921e
铁路改革设立六大区域集团公司 铁路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成共识:建议成立铁路管理总局 时间:2012-05-0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宋菁 铁路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成共识:建议成立铁路管理总局铁路 铁路体制改革启动时间表越来越近。 5月3日,有接近铁道部的官方人士向本报透露,铁路体制改革启动时间已逼近,铁路系统内部盛传会在下半年有所行动,“至少会向社会公布改革的征求意见方案。” 据本报记者多方了解,目前的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有三个机构在操作,一个是中国工程院,由铁道部总工程师牵头;此外,铁道部的政策法规司也在讨论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另一个是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机构。 多位参与研究论证人士表示在目前正在制定的三套铁路体制改革方案中,有两点已基本没有争议——第一,政企分开。具体包括成立铁路管理总局和成立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或按运营、建设、投资成立三家总公司);第二,总公司下将成立若干区域铁路集团公司。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上述这位接近铁道部的官方人士的证实,其目前已看到过两份讨论稿,对相关情况甚为熟悉。 “只是这两个步骤哪一步先行还是未知,”他说,按照讨论稿的内容,具体会成立多少家区域集团公司也有争议。从目前几套讨论案的情况来看,有建议将现有的18个铁路局重新梳理,组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公司,也有建议是成立4个或7个区域公司。 上述消息尚未经铁道部门证实,不过研究方案从最终定稿到为决策层采纳尚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此前3月份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则已明确指出“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 建议成立三大集团总公司 政企分开已铁板钉钉。 一套未定案的建议稿中这样提议:按照政企分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将铁道部的运输经营、铁路建设和投资融资等管理职能切割分离,分别组建中国铁路运营管理集团、中国铁路建设管理集团和中国铁路投资管理集团。 其中铁路运营总公司负责全国铁路运输调度的统一指挥、多元化经营业务的统一指导及运输安全、资产安全的统一监管。建议稿中说,撤消现有18个铁路局,基本按地理属性和行政区划设立若干区域性铁路运营公司,依据职责权限负责区域内铁路运输调度的集中指挥及铁路资产和多元化经营的统一管理;区域铁路公司下设分公司(基本按省设立,内蒙、青海、西藏除外),负责对省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工作协调和铁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 这套未定案的建议稿还指出,铁路建设总公司则承担全国铁路建设工作的主体管理责任,对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工期、项目实施和工程投资实行统一管理;按区域或省设立铁路建设公司,依据职责权限负责区域内组织建设或委托建设快速铁路网项目、路网长大干线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铁路投资管理总公司,则负责全国铁路建设的投资、融资和资金运用的统一管理。 前述消息人士说,他接触到的两个版本的改革方案中,其中一套正是上述按照运营、建设和投资来切割成立三个集团总公司,而另一套则是直接成立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原18个铁路局(集团)直接改制为下属分公司。 而官方最终采取何种方案尚不得而知。 事实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一直主张分别成立铁路运输总公司、铁路建设总公司以及资产管理总公司。他曾公开建议,“铁路运输总公司包括目前全国的18个铁路局,铁路建设与资产管理总公司作为承担专门职能的特殊企业,将负责今后国铁系统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与建设。” 上述消息人士分析,若是按照工程院的这套思路,铁路投资管理总公司将由现有的中国铁路投资建设公司直接改制,而运营公司和建设公司的职能则需要从现有铁道部既有司局处剥离出来,他个人预计,现有的铁道部运输局可能是之后铁路运营总公司的主要班底。 建议成立铁路管理总局并保留三块职能 未定案的建议稿还指出要实施政企分开,前述消息人士亦表示,铁路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正是政企分开,至少要先从形式上将现有铁道部的职能分拆给即将成立的铁路管理总局和上述的一家或三家铁路集团总公司。 他透露,铁路管理总局的级别将仍为正部级,目前的讨论方案中建议保留的职能主要是三大块:一是铁路的建设规划和建设管理,二是安全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和监督,三是劳动和卫生,这一部分主要是保留铁道部劳动和卫生司的既有职能。 实际上,无论是推行政企分开,还是仿效电力、电信的改革,还是对国家铁路集团总公司或横向或纵向地进一步改革分拆,早已在理论界达成共识,争议无非在于改革节奏的把握,如何在平稳过渡和不影响改革进程之间寻求平衡。 上述人士说,不论是工程院的方案还是铁道部自己的方案,都倾向于将职能尽可能下放至即将成立的集团总公司这一层面,“事实上,短期内仍然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改革是倾向于平稳过渡……但不管好不好,也总算将要迈出第一步,而且是相对稳妥的第一步。”他说。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帅斌表示,第一步的改革思路更多是搭建了一个框架,“图先画出来,形式上先实现政企分开,而真正实现市场化还需要更长时间。” 消息人士说,更细节的改革问题预计暂时还未见达成共识,比如未来铁路的运营究竟是采取网运分离的欧洲模式,还是完全采用网运合一的美国模式。 实际上,前述的铁路改革思路中,成立区域铁路集团公司正是效法美国模式,只是未来尚不清楚会不会在各区域铁路集团内部推行二次改革,实现网运分离。 前述接近铁道部的官方人士说,如果在设立几大区域公司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行网运分离,这将是一种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的杂糅。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就在去年末,铁道部总工程师牵头何华武曾带队赴美考察其铁路体制。
到底是先有武局还是先有郑局?历史的真相。。 1906年4月,平汉铁路全线通车,在北平设立平汉铁路管理局(北局),在汉口设立平汉铁路管理局(南局),管辖分为以黄河为界,郑州铁路部门归南局(汉口)管辖,计时标准以汉口江汉海关的大钟报时为准,行车时间和运行图都按此时刻计时。 1930年11月7日-12月7日,当时张学良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从国家统一的大局出发,将以黄河为界的平汉铁路管理局(北局)并入平汉铁路管理局(南局) ,改称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地址设在汉口。郭恩海以东北军的首席官员身份兼任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 1948年 10月2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郑州,“中原陇海、平汉铁路郑州联合管理委员会”随后成立。 1958年9月,原郑州铁路管理局一分为三,铁道部郑州、武汉、西安铁路局分别正式挂牌成立。 1963年4月,武汉铁路局撤销,并入郑州铁路局。 1971年7月,武汉铁路局恢复设立,郑州铁路局一分为二。 1983年3月,武汉铁路局再次撤销,并入郑州铁路局。 1984年10月,西安铁路局撤销,并入郑州铁路局。 2005年3月,武汉铁路局、西安铁路局恢复设立,郑州铁路局一分为三。 现在国家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以黄河为界,再次恢复最初平汉铁路管理局(南局)的应有地位,为武汉铁路局正名,为武汉铁路正名!!!
各城市公认的全国四大铁路枢纽 广州: 。。广州南站,不仅是广珠城轨开通后的起点,也将是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始发站。广珠城轨和广深港客运专线这两条珠三角城轨主轴将在广州南站交会。同时武广客运专线、贵广、南广铁路等出省通道也以此为起点,同时通过广州地铁等连通广州等城市中心。 广州南站变成珠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与北京、上海、武汉一起,成为中国未来四个铁路主枢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nfo.zhuhai.gd.cn%2FNews%2F20110105%2F634298161463884182_1.aspx&urlrefer=4dcf8a0e1961338b46ac315d87bdbaa7 重庆: 。。2007年,有消息称重庆已经获得铁道部支持,有望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铁路枢纽后的第五大国内铁路枢纽。目前,重庆附近的成都、西安、昆明等市的铁路枢纽只是国家二级铁路枢纽,如实现前述目标,重庆将成为西部地区铁路交通轴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jyouth.ynet.com%2Farticle.jsp%3Foid%3D29455087&urlrefer=b49cce1574f8fe40d726d0445e016f62 成都: 。。成都有一个目标,到2015年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之后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在成都的铁路版图上,“二环十射”铁路网正在形成,成都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等地的4小时快铁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的8小时快铁交通圈,正在逐步完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gtxh.com%2Fnews%2F20120820%2Fchengdu_702262559.html&urlrefer=a6f716af495cf7546141270499757312 还有更多,百度一搜全国四大铁路枢纽,结果一大把,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武汉铁路局加开20对临客方便旅客出行 武汉铁路局加开20对临客方便旅客出行 时间:2012-12-31 15:46:46 来源:武汉铁路局 浏览 次 2013年“元旦小长假”期间,武汉铁路局结合中短途旅客比较集中的实际,充分挖掘京广高铁和汉宜动车的运输潜力,适时增加汉宜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对数,加大开行密度,同时对部分动车进行重联开行提高运力,加开20对列车努力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具体增开列车安排如下: (一)京广高铁增开4对 1.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开行北京西—武汉G515/526次。 2.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武汉—北京西加开G510/G519次。 3.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武汉—北京西加开G518/G527次。 4.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武汉—广州南加开G1143次,2013年1月1日至4日广州南—武汉加开G1106次。 (二)汉宜动车增开11对 1.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荆州加开D5835/6次。 2.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荆州加开D5837/8次。 3.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宜昌东—汉口加开D5840/39次。 4.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宜昌东加开D5841/2次。 5.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宜昌东加开D5845/6次。 6.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宜昌东D5833/4次。 7.12月30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开D5821次、D5825次,武汉开D5872/3次,宜昌东开D5802次、D5874/1次;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4日宜昌东开D5714/1次、D5818次、D5824次,武昌开D5702/3次,汉口开D5827次。 (三)管内增开临客增开5对 1.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恩施加开K8093次,2013年1月1日至1月4日恩施—汉口加开K8094次。 2.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襄阳—武昌加开L8054/1 L8052/3次。 3.12月31日至2013年1月3日汉口—襄阳加开L8105/6次。 4.2013年1月1日至3日武昌—赤壁加开K8111/2次。 5.2013年1月1日至3日汉口—广水加开K8140/39次。 以上临客具体开行日期、运行时刻请旅客随时关注车站公告,以便妥善安排好行程。
今天看到的最开心的一篇帖子,供大家分享,嘻嘻 张友良   生于1963年1月,湖南省委党校研究员,湖南省县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目前发展态势看,长沙赶超武汉没有问题   《企业家天地》:长沙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长沙的经济总值有可能赶超武汉吗?   刘茂松:长沙现在发展速度比较快,追溯其原因,首先是长沙改革开放结下的果。   长沙的国有企业改革走得比较彻底,使长沙卸下国有企业的包袱。变革带来的结果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形成产权主体的明晰化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些使得长沙改革后总体环境比较好,加之政策上给予的优惠,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迁入长沙,比如三一重工,而正是这些民营企业的迁入给长沙的经济带来了活力,甚至发展成为长沙的支柱性产业。   其次是区域建设方面。长沙不局限于小城市,提出国际大都市的概念,建设区域性大都市的举措也是长沙经济飞速发展的几个基础。长沙的区域发展需要扩张,只有城市扩张产业布局才能伸展开。   再次是解放思想。改革所有制和长沙区域发展的战略是相配套的。九十年代的这一背景为长沙今天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基础。有了那个时候改革的基础,思想解放的基础,战略谋划的基础,产业的基础,到了新的世纪,就是展翅腾飞的时期。而武汉在这一点上不能和长沙相抗衡。   第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天长沙芙蓉南路已经连接到了湘潭,芙蓉北路即将连通湘阴,届时,这将是全国最长的街道。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将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一座城市群即将成型。   武汉武钢,从经济学来分析,钢厂是提供原材料的,虽然是一个战略性的资源,但是附加值比较低,而长沙的工程机械制造的是机器,是最终产品,后向关联度大,能带动很多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链长,因而附加值高。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从整个长沙来说运用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河西是长沙创造,河东是长沙制造,二者是内在的联系,相互关联,像两个轮子快速运转,带动了整个长沙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长沙赶超武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天地》:长沙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那些机会?   刘茂松:长沙由于国有经济的改革,转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这也使得长沙民营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因而也吸引了大量的民营资本,吸引了外资。比如电子显像管时期引进韩国LG,使长沙的电子产业有了高速发展期,这对长沙当时的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长沙还抓了汽车制造。广本、吉利、比亚迪的陆续引进使长沙汽车的整车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万辆。今年有可能达到70万辆。计划2015年,长沙的整个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这又将是一个超级产业。   在战略性的新型产业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技术作为支撑,加之资本营运,未来的发展也将不可估量。   《企业家天地》:长沙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问题?   刘茂松:应该说主要还是产业集群的配套问题,目前的配套率还不是很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还不是很强。例如长沙的动漫产业就正面临着危机,如今上海动漫上升得很快,武汉也有往上冲的态势。之前长沙动漫是全国老大,现在已经退到第三位了。长沙动漫产业在资源整合上显现出了欠缺,产品的开发、生产、播放、出版及衍生产品产业链不配套。比如你做个蓝猫,他做个红兔,却没法走向整合。另外相关政策也表现出了不配套,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是研发环节,或者生产环节,但是播放这一环节没有相应政策扶持,所以生产的再多播放的少。衍生产品方面,像美国迪斯尼,有迪斯尼主题公园、迪斯尼服装、迪斯尼玩具、迪斯尼食品、迪斯尼宾馆,而长沙的动漫在这一系列衍生产品上是缺失的。产业链不整合造成产业做不大做不强,这是要认真加快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武汉再怎么样也比长沙强   《企业家天地》:2009年,湖南省GDP为12930.69亿元,仅次于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二;全年GDP增长1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这是不是说明湖南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   汤建军:高速增长是没错,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就好比一个已经发展了多年各方面都已经发展比较完善的城市,它如果还想要再往上增长一点那是很困难。而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阶段的城市来说,它的发展增速自然就很快,所以增速快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它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企业家天地》:那么就发展潜力来看呢?因为这几年长沙发展十分快,它和同是中部的省会城市——武汉相比谁更具有发展潜力呢?   汤建军:这是个不成立的命题,长沙不能和武汉相比,没有可比性,因为相差太远。武汉自古就是一个工业重镇,它在国民党的时候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这不是长沙能比得上的。长沙有什么,三一重工那些机械工程工业?湖南卫视的电视湘军?这些都不能和武汉相比。说实话,长沙的工业在全国并不算什么,离武汉还很遥远,武汉的重工业基础要比我们强得多,只能说把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和武汉两型社会示范区相比,他们都是国家同时批复的两型社会示范区。   《企业家天地》:那么就拿这两个两型社会示范区相比较,谁更具有发展潜力?   汤建军:这个也不能说谁更具有发展潜力,只能说谁更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现在武汉已经发展的比较好,没有更多的空间发展,因为它的地都已经建好房子了,它发展的余地就比较小了。但是长沙还在发展中,长株潭地区还有很多待开发的地在那,它还有很多的空间发展。现在长株潭地区主要是靠引进投资,靠企业过来建厂,像沿海地区那些土地基本上已经卖完了,土地的价格也高,但是在湖南,在长沙,地就便宜很多,这就是能吸引企业过来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企业的投资建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能一直靠投资拉动,这是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