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MP4a馃惥 -
关注数: 1 粉丝数: 17 发帖数: 22,718 关注贴吧数: 4
(转)十分钟看懂中国经济 1、 什么是经济发展? “    简单的讲经济发展就是有钱,但钱从何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的运转?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转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关于台湾的建筑和土地 三只看不见的手  一位熟知建筑业行情的人士说,现在的建筑业,可说是由「三只看不见的手」,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三只「手」是:「拖、拉、搓」。  拖,是指大多数的建筑商裁减员工,缩紧营业规模,立马观望,打算拖过这一段低潮。  拉,是指一部分信用过分膨胀的公司,负债远超过资本,投资错误,周转不灵,於是把公司一拉,卷走剩余现金,远走高飞,也拉垮了债主。  搓,是指有实力的房地产集团,趁著人心惶惶的时候,作有条件、有限度的削价售屋,一口气出清存货,暂时不作新案子,虽然不能再像前两年一般大刀阔斧的「炒作」,但是搓搓揉揉,也别有斩获。  如果用经济曲线来看台湾建筑业的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可谓一直呈「恒涨型」的成长。六十三年的能源危机,曾使房地产一度挫落,但是很快地跌到了谷底,然后却更快地回旋攀升,市场很快就欣欣向荣,重创六十五年的高峯。甚至六十七年中美断交,也只不过掀起一个小涟漪,压不住建筑业继续往高潮推进。  但是今年开春以后,建筑业面临了第一次真正的危机。许多往年每季做两、三亿生意的建设公司,至今业绩还达不到一千万;在台北市挂牌的七百家建筑代销商,有五分之三陷入沉寂;每个工地的平均预售率由往常的百分之六十至五十五,跌到百分之二十至十五,甚至更低。  而且,这种低迷的景况,可能还会滞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建筑业为何一蹶不振,分析起来,不外「三气不振」的缘故。这「三气」是:景气、人气、财气。  景气:政府推行新的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公定地价在前,实施空地限期建筑措施在后,使得地主必需及时起造新屋,房屋一时供过於求,因为土地价格提高了,成本居高不下,价格自然无法随着市场疲软而下跌,买主不会增加,於是发生了不景气。  人气:前几年建筑业在各种行业中,获利率一枝独秀,但是很多房屋变成有钱人的保值工具,中低收入的人并未受惠,在民间早已引起了愤愤不平之感。一旦建筑业获利下挫,民情舆论都恨不得口诛笔伐,同声谴责他们以往的暴利策略,想把他们「拉下马来」,给他们一点「教训」。在这种情势下,本来有钱买房子的人,也免不了要观望一下,等待讨更便宜的货,市场裏的人气就稀薄得一塌糊涂了。  财气:政府早已有限制建筑业融资的规定;新屋预售不理想,民间资金不肯流入;加上去年我国物价畸型膨胀,外贸出现赤字。以往各大企业都有闲钱投入房地产,如今捉襟见肘,自顾尚且不暇,使得建筑业的资金来源更短缺了。  建筑商的形象,有两种对立的说法,可以从两个小故事以见一斑:  有一位建设公司的董事长,声誉红得发紫,请了几位朋友晚宴,座上客有银行家、企业家和其他同业。酒意甚浓之后,穿著高叉旗袍的小姐来上菜,这位董事长便从旗袍隙缝处,伸进手在小姐的臀部上捏了一下。小姐大叫一声:「你怎麼这麼样!」  董事长立卽站起身来,向四周各作深深一鞠躬,说道:「对不起,我喝醉了,在诸公面前出丑,非常失礼,我就开一张支票向小姐谢罪吧!」於是立卽签了一张卽期一万元支票,交在座的客人过目,然后交给小姐。  事后,他赢得了「潇洒而多金」的赞誉。  另外也有一位建设公司董事长,每天七点钟就到办公室了,八点钟就带着员工「读训」,请一些名人来演讲,谈一些企业发展与成长的道理。下班后他还不走,晚上十一点还到工地,如果想到什麼独特的构想,就一个人工作到午夜两点。他巨大的办公室空无一物,只在墙上悬着「敬业」两个字。  这两个小故事在传述中,也许有被夸张的地方,或者也许还有不够淋漓尽致的地方。但已经能够说明,建筑商有「暴发户」的性格,也有「企业家」的性格。  根据记者的实际观察,大多数的建筑商其实兼具着暴发户与企业家的混合性格。  暴发户的性格部分,使得他们把房地产当作赌博,日则兴风作浪,夜则醇酒美人,开大车,化大钱,盲目收购艺术品。  企业家的性格部分,使得他们刷新了台湾城乡的景观,提高了国民居住的品质,用大魄力带动了百业的兴盛,用灵巧的手腕,转动了消费市场的兴旺。他们对台湾建设的贡献,也是不能一笔抹煞的。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