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宝, q271177355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关注数: 3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8,691 关注贴吧数: 17
净空老法师:信佛人婚丧嫁娶、迁移出门无须选择黄道吉日   ‘亦不得择良日良时’,中国人所谓“黄道吉日”,婚丧嫁娶、迁移出门都要选个时辰,我还听说有人出门旅行都要去看日子、看时辰。佛弟子需不需要?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真正佛弟子,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六时吉祥。为什么?心正、心善,一切时一切处你得到的是诸佛护念,天龙护法善神自然保佑你。戒经上佛跟我们讲的,你受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许多人听了赶紧去受三皈。你受了,是不是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佑你?不见得。为什么?你是形式上受的,实际上你没有皈依。世间人重形式,佛菩萨不重形式重实质。所以我们要晓得,没有形式上的三皈,自己平常闻经听法心有感动,真的发愿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迷邪染回头,依佛陀的教诲,换句话说,从我们过去日常生活当中那些恶的习气、不善的习气回过头来,我们听从佛的教导,这个人是真正皈依了。回头是回归,依靠佛菩萨的教诲,他有归、他有依,没有形式,诸佛护念他、护法神保佑他,是这么个道理。   受戒,佛说你受一条戒有五尊护戒神日夜保佑你,你受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保护你,你还要选什么良日良时?有些人家里面供养佛像,去买供神的桌子还要量尺寸,要用鲁班尺来量,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供神也许需要,为什么?神是凡夫,神烦恼没有断,他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你样样顺他的心,他欢喜,你不顺着他,他就不高兴;但是佛菩萨不会,不要说诸佛如来这些法身菩萨,就是小乘须陀洹也不会。为什么?我们在《金刚经》上念到,小乘须陀洹已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般经论里面常讲他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烦恼虽然没断干净,烦恼轻了,他哪里计较这些?还要计较好日子、好时辰,还要计较供品,供桌连尺寸还要计较,那不是佛弟子,小乘须陀洹都不计较了。   世间人选择良日良时,我们也可以随缘。从前在新加坡的宏船法师,他就很喜欢替人看相、算命、看风水,给人选择日子、选择时辰,随俗,那就是此地讲的原则——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世间人你们愿意这样做,我们也不会制止、也不会批评,为什么?是你们这地方的风俗习惯,你们认为这样子能够身心安稳,这是好事情。遇到这些境界,我们在这地方讲经说法也要懂得禁忌,如果这地方人对这很迷信,这一段经文就不要详细讲解,念一遍轻描淡写过去,为什么?避免他的忌讳。所以讲经也不是容易事情,要观机。到什么时候看他有觉悟的能力,他能够体会得到,这时候可以跟他讲解,但是讲解的时候讲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讲的深度,浅深、广略都要观察机缘,有些略说就可以,有些要深讲,有些地方可以短讲,有些地方要长讲,浅深广略不是在讲经的人,是在听众,要观机,使听众能够真正理解明白,这就对了。
净空老和尚答问 问:许多学佛人平时听经、念佛,但遇到疾病和困难时,就去求神、算卦、看风水、找灵媒、求感应,请问应如何规劝? 答:规劝就是老实念佛,念到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感应它都会现前,你不需要去找,你找会被人欺骗。这些人是不是真有这个功夫?有问题,算命算得那么好,他为什么不算他自己?为什么天天摆个卦摊子讨生活?看风水看得那么好,为什么不为自己看看?多想想你就明白了。求感应,是不是真的?感应是求得的吗?不是求得的。   灵媒现在社会上很多,我们也接触得很多,得有智慧。他说的如理如法,可以做参考;如果不如理不如法,他来骗你。有没有灵媒骗过我?我也遇到过,胡乱的来要求,我就很不客气,你们统统各归本位,赶快走。他真的就走了,以后再不找我了。灵媒也是一类众生,千奇百怪,也要劝他念佛,劝他往生西方净土,他会很感激你。   所以佛不以神通做佛事,为什么?以神通做佛事太危险了,妖魔鬼怪都有神通,到那时候,佛跟神你就分不开了。所以佛是以教育帮助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学,鬼神对这个是外行,他不行,所以佛是用教学。   我们在经典里面认真的去学习,佛讲的理论你晓得,你一点疑惑都没有了,佛教我们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千经万论,放不下的时候,给你讲讲这些道理,慢慢道理听明白了,你就会放下。放下才能契入境界,什么境界?回归自性,没有别的。佛家终极的教学目标就是叫我们回归自性,见性成佛。回归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一点都不能有,有就是障碍。   尤其在《华严》里面,我们在《还源观》里面看到了,宇宙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现在教你什么?教你回去,你在六道,六道很苦,在这个地方流浪,流浪这么长的时期,明白了,应该回头,这里头没有怀疑。你一回头,一回归,比这些神灵,那高得太多了,他们没有出六道,他们连阿罗汉都比不上。所以我们自己成就,我们也帮助他们成就,他们也是六道众生。
因果教育放在第一位,伦理道德教育其次 净空老法师:现在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因果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伦理道德的教育还要摆在第二位,还是其次。大家不相信因果报应,什么坏事都敢干,报应临头的时候后悔莫及。 ……………… 现代的教育什么最重要 因果教育最重要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95集 2013年5月8日讲于香港 现代的教育什么最重要?因果教育最重要!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迷信,对它一点信心都没有。过去的人,不信因果的人很少;现代的人普遍不相信因果报应。而因果报应的例子可以说就在我们周边,只要你冷静、细心去观察,你天天都看到,“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灾难绝不是自然的,我们要相信自然是最美好的。灾难怎么来的?破坏自然的规律,灾难就发生了,是这么来的。我们自己造不善业感应来的灾难,把责任推归到自然,这个罪过很重。自己不负责任,推给大自然,这是罪上加罪,那麻烦就越来越多。灾难古时候有,不是没有,我们读历史看到。凡是有这些异常的事情发生、灾变发生,在那个时候帝王斋戒沐浴、反省、忏悔、改过、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最好的方法是大赦天下,以这个功德来求消灾免难,真有效,不是没效,确实有效。现在没人做了,纵然有人做,(认为)这是迷信,没有人相信,这才叫真正的灾难。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伦理道德,这是灾难的根源、灾难的源头。 “大士”,这些菩萨们,他们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就是十大愿王。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十愿,就不能成佛。换一句话说,普贤行愿是大菩萨必须修学的功课。这个功课心量大、境界高,我们凡夫达不到,但是一定要能够理解,努力向这个目标去提升,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净土宗极乐世界是普贤世界,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修普贤行。换一句话说,普贤大士的修行方法完全落实在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全看到了,人人都在修,个个都在修。我们不修,不能没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普贤行,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心量要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真的,不是假的。看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是普贤行。好比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把身体比作整个宇宙,我们一个人,把他比作身体里一个细胞。科学家告诉我们,人身体大概有50兆个细胞。那如果每一个细胞都认为我这个细胞是我,别的细胞不是我,这个认识错误了。整个身体50兆细胞,每个细胞都是我;从这个比例再往下扩大,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我自己是一体。然后我们就晓得,神的爱、圣人的爱、真主的爱、佛的爱、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的爱,我们概念里头没有,那叫真爱!
斯里兰卡龙喜国际佛教大学如何招生、如何捐款? 摘自净空法师最新《学佛答问》第一集 2013年10月16日讲于香港 问:第一,佛教大学预计何时开始招生? 答:招生应该是两年之后,应该是2016年的春天招生。现在我们正在联系老师,大概现在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位教授。那么这些教授,我可能要给他们做几次的交流,把中国老祖宗传统的理念跟方法给他们做个报告,给他们做个参考。我不希望他们一定要采纳,采纳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希望我们有缘用老方法培养几个学生出来,这个要做成功了,他们会对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会非常认真地去考虑。 那么中国的方法,我刚才给大家说了,这两个地方,他们的方式我要用的不多,我只要一摄影棚,希望有四个学生专攻《无量寿经》。用什么方法呢?复讲,复小座。这个学生的能力,第一个是记忆力好,听我讲一遍,至少能够记住百分之六十,他就有能力学。第二个,理解力。能够记忆、能够理解,我一天讲四个小时,让他做四个小时的复讲,很难!一个小时。四个学生,一个学生复讲一个小时,四个人讲,同时培养四个学生。那么这一部经讲圆满,一年圆满,就培养四个专讲《大经解》的这样的老师。每天都要做一个小时的讲演,学习很辛苦,他会全心全力,用的也是讲稿。讲稿至少要写三四千字,所以功课很紧张,又要上台讲一个小时,又要写讲稿,真能学得出来。真能学出来之后,我就把他们介绍,给这些大学教授去参考。这些学生上台讲经,他的讲稿就是他的著作,有文字著作;讲演的时候录成光碟,有光碟资料。一个人,真的让他做四个小时的复讲很困难,所以一天一个小时,行!我知道很辛苦,这是我自己走过来的路,我晓得。 问: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身的准备,以期能通过考核入学? 答:这个招生将来会有条件,现在还太早了一点,我还不了解。现在是筹备建校。 问:国际佛教大学是否在国内有委托的捐款账号?我们都发心为大学添砖加瓦,共襄盛举,成就其大事因缘。 答:我们的基金会承担这份工作,不拘多少。我们在香港,就是我们的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都有收据,上边一点要写“龙喜国际佛教大学”。它上边有“龙喜”,龙树菩萨的“龙”,欢喜的“喜”,意思就是“龙树菩萨欢喜”。龙树菩萨是大小乘各宗各派的祖师。我们中国大乘八宗,八宗共祖,八宗都认龙树菩萨为祖师,所以,这学校名字就用龙树。现在刚刚开始开工,两年可以建成,也许会提前一两个月。那么,大家有这心,很好!我们基金会有这一个捐款项目。
命债、钱债、人情债怎么还 我们要真的很清楚,很明白,遇到这个法门,相信这个法门,修学这个法门,不是偶然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接触到,跟这个法门有缘。有没有修?有修,为什么没学得好?为什么没-有往生?缘上出了问题,没去得了。缘里面最严重的冤亲债主,你想去,他找你麻烦,你过去欠他的命,你没有还他的命,他不甘心,他要找你;你过去欠他的钱,你没有还清,他也-不会饶你。还有什么?还有感情,最麻烦的亲情,人情债,你不把它还清不行。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在这一生当中除了要放下,要提升自己,还得要把债务了掉。 我哪些人的债我也不晓得,我怎么还?有方法还,我们一生当中的福报,财富是属于福报,拿出来做好事,用你的福报帮助诸佛如来的正法久住,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就用这些福报-还他全都有了。我不为自己,我为冤亲债主还债。人情债也不例外,我把功德回向给他,希望能够与佛有缘,与净宗有缘,与阿弥陀佛有缘,将来以这个好缘,善缘,你会幸运你会遇-到净宗的善知识,你会认真修行,发愿求生净土。所以福报不能自己享,无论有多少福报,全心全力的奉献,就圆满功德。 这个三种债务,命债、钱财的债务、人情债,统统可以还清,你是干干净净的清净心,来做这个事情。这个债务为什么还不了?做很多很多善事,没有忘掉自己名闻利养,有一些冤亲-债主看到你的情形不满意,不够意思;换句话说,他还会找你。可是我们相信一大半以上他不会斤斤计较,觉得你做得不错,他就了了,他就走,就放你一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六道里面的有情众生也不例外,还是?六道的,所以放要真放。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我也常常跟跟在我身边的这些同学,我告诉他们,我学佛这五十八年,弘法五十一年,你们都看到我遇到许多困境,怎么度过的?放下。而这些果境我非感激,感-激什么?佛菩萨替我安排考试,看我放得下放不下?放下就通过升级。所以每一次困境之后就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这大家看到的。那你如果不放下,不放下就跟人家斗争,斗争就堕落-,所以这个事情不能讲理,讲理就堕落。要学什么?学忍耐,修忍辱波罗蜜,忍辱帮助提升,不争,你争我给你,你要我让给你,他也欢喜,我也欢喜。你要名名给你,你要利利给你-,只要我有的我统统给你;连道场都不例外,要,马上给你。统统给他,他还要批评,气还没消掉,这是什么?这里头还有人情债在里头,人在这个世间做事难,叫每一个都欢欢喜喜-不容易。我们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听从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在经典,依教奉行,什么样的困境统统能化解。 文摘恭录—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九十二集)2009/9/3 档名:12-047-0092
净空老法师:《资持记》这里面说,「酒有十过」,十种过失,好酒贪杯的人多,他不了解。《记》里面说, 第一个,「颜色恶」。喝酒了,醉了,喝醉了,脸色不好看,酒醉的样子我们见过。 第二,「少力」,酒醉最后站都站不稳,要别人扶著他。 第三,「眼视不明」,看外面东西模糊,看不清楚。 第四,「现瞋恚相」,这括弧里头说「瞋毒」,这贪瞋痴。为什麼会现这个相?这就说明,阿赖耶识瞋恚的种子力量有多大,在这个时候展现出来了。因为贪瞋痴这三毒是根本烦恼,也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它是第七末那识。末那识就是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组成的,组成末那,末那是意根。这四大烦恼第一个是我见,执著阿赖耶相分里头的一分。阿赖耶相分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都是阿赖耶的相分,见分也太大了。执著相分的一分是自己的身体,执著见分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就是起心动念,假的,不是真的。阿赖耶的全体是自己,你执著那一分是错误的。譬如我们人身体是整个,这是一体,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要从细胞上算,大概每个人身体都拥有五十兆的细胞。你执著一个细胞是自己,其他的都忘掉了,都对立,认为那不是自己,这个看法错误了。第七识的执著错就错在这里,他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见性的人知道。跟著我见起来的,就是贪瞋痴,所以他有我爱,你看我见、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傲慢,我慢就是瞋恚;我痴。贪瞋痴叫三毒烦恼,与生俱来。就是你才开始有我这个执著,有我的身,有我能够思惟、想像的这个心,这个贪瞋痴慢就跟著你了。正常的时候它不会现前,酒醉的时候就现前,原形出现,阿赖耶的末那识出现了。 第五,「坏业资生」,这是破坏,破坏你资生这些业行。像酒醉了,发酒疯,把酒杯扔在地上,饭菜扔在地上,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出现了。 第六,「增疾病」,常常酒醉的人,现在社会上很多,身体不健康,许多病跟饮酒有关系。 第七,「益斗讼」,这是瞋毒,容易争讼,他会想起哪些人对他不起,报复的心生起来。 第八是「无名称」,常常喝酒、发酒疯的,没有人称赞他,这就是无名称。人家什麼态度对你?敬而远之。 第九,「智慧少」,这痴毒。你看,贪、瞋、痴都出来了。 第十,「命终堕三恶道」。 这十个里面,第四、第七是瞋恚,第九个是愚痴。
金山活佛算命的故事 净空老法师: 我过去在台湾看到一本书,是乐观法师作的,写的是金山活佛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很有钱的老居士,算命的给她讲,她的命是好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她很开心,回来后她给活佛报告。 活佛听了哈哈大笑:“算命这玩意儿我也会。”那天乐观法师也在场,便问金山活佛:“真的吗?你真的会算命吗?”“真的,一点也不假!” 然后,活佛问大家:“天下算命看相第一把手,你们知道是谁吗?” 大家茫然:“谁?”“释迦牟尼佛。佛不但会算你一个人的命,还会算你一家的命、一国的命、全世界的命。” “佛给我们说出算命一个道理,命是什么?命由业生。你造善业你得善报,你造恶业你得恶报,你只要问你自己的心,你就晓得自己的命,何必去问别人?自己要有主宰、要有把握,才不至于被人骗。”这话说得好,能让你觉悟。这个话他那个信徒听懂了,她说“法师,你早不说,你看我冤枉作冤大头,被人骗了不少钱!” 真的,不需要去问自己前途,不用问,只问存心。你起心动念是什么,不要问吉凶祸福,你完全明了。如果你的起心动念纯正,你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吉祥的?你起心动念还有私心在里头,那就是灾难。 那是当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师——后人称他作金山活佛,他的行为跟济公活佛差不多,你看他也是疯疯癫癫的,但那是圣人,不是凡夫,他给你说几句话,有大道理在。在现前这个世界,动乱不安、灾变异常,大家对于吉凶祸福都很关心,我们要是听到金山活佛这个开示,心就踏实。起心动念纯净纯善,你怎么会有灾难?
金山活佛算命的故事 净空老法师: 我过去在台湾看到一本书,是乐观法师作的,写的是金山活佛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很有钱的老居士,算命的给她讲,她的命是好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她很开心,回来后她给活佛报告。 活佛听了哈哈大笑:“算命这玩意儿我也会。”那天乐观法师也在场,便问金山活佛:“真的吗?你真的会算命吗?”“真的,一点也不假!” 然后,活佛问大家:“天下算命看相第一把手,你们知道是谁吗?” 大家茫然:“谁?”“释迦牟尼佛。佛不但会算你一个人的命,还会算你一家的命、一国的命、全世界的命。” “佛给我们说出算命一个道理,命是什么?命由业生。你造善业你得善报,你造恶业你得恶报,你只要问你自己的心,你就晓得自己的命,何必去问别人?自己要有主宰、要有把握,才不至于被人骗。”这话说得好,能让你觉悟。这个话他那个信徒听懂了,她说“法师,你早不说,你看我冤枉作冤大头,被人骗了不少钱!” 真的,不需要去问自己前途,不用问,只问存心。你起心动念是什么,不要问吉凶祸福,你完全明了。如果你的起心动念纯正,你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吉祥的?你起心动念还有私心在里头,那就是灾难。 那是当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师——后人称他作金山活佛,他的行为跟济公活佛差不多,你看他也是疯疯癫癫的,但那是圣人,不是凡夫,他给你说几句话,有大道理在。在现前这个世界,动乱不安、灾变异常,大家对于吉凶祸福都很关心,我们要是听到金山活佛这个开示,心就踏实。起心动念纯净纯善,你怎么会有灾难?
金山活佛算命的故事 净空老法师: 我过去在台湾看到一本书,是乐观法师作的,写的是金山活佛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很有钱的老居士,算命的给她讲,她的命是好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她很开心,回来后她给活佛报告。 活佛听了哈哈大笑:“算命这玩意儿我也会。”那天乐观法师也在场,便问金山活佛:“真的吗?你真的会算命吗?”“真的,一点也不假!” 然后,活佛问大家:“天下算命看相第一把手,你们知道是谁吗?” 大家茫然:“谁?”“释迦牟尼佛。佛不但会算你一个人的命,还会算你一家的命、一国的命、全世界的命。” “佛给我们说出算命一个道理,命是什么?命由业生。你造善业你得善报,你造恶业你得恶报,你只要问你自己的心,你就晓得自己的命,何必去问别人?自己要有主宰、要有把握,才不至于被人骗。”这话说得好,能让你觉悟。这个话他那个信徒听懂了,她说“法师,你早不说,你看我冤枉作冤大头,被人骗了不少钱!” 真的,不需要去问自己前途,不用问,只问存心。你起心动念是什么,不要问吉凶祸福,你完全明了。如果你的起心动念纯正,你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吉祥的?你起心动念还有私心在里头,那就是灾难。 那是当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师——后人称他作金山活佛,他的行为跟济公活佛差不多,你看他也是疯疯癫癫的,但那是圣人,不是凡夫,他给你说几句话,有大道理在。在现前这个世界,动乱不安、灾变异常,大家对于吉凶祸福都很关心,我们要是听到金山活佛这个开示,心就踏实。起心动念纯净纯善,你怎么会有灾难?
五褔临门中的五福都是什么? 净空老法师:众生著重在褔,哪一个人不求褔?你在每一个街道上走走,人家贴的‘褔’字倒贴的,倒贴就是‘褔到’了,他在求褔。褔真的到了没有?很难讲。 什么叫褔德? 实在讲他也不懂得,他认为升官发财是褔。 儒家是以孔老夫子为代表,《论语》里面讲夫子五种的德行:温、良、恭、俭、让,实在讲这是做人的根本,人道的基础。 温厚,心地厚道,表现在外面温和、善良,恭慎;恭是恭敬,慎是谨慎小心;节俭,忍让。夫子的五德所感得的褔报,中国古人讲五褔,五褔临门。 五褔里面第一个是褔寿,我们今天讲健康长寿,这是第一褔。第二是富贵,富是有财富,贵是有地位,你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第三康宁,康是健康安宁,身心安稳,身心快乐;心没有忧虑,身没有苦难,身享乐,心里面喜悦,这是康宁。第四好德。第五是考终,考终就是好死。 在五德里面,褔寿、富贵、康宁、考终都是讲的果,是你享受的;好德是因,修因,你要不修因,你怎么能得到这个果报?好德就是温良恭俭让,你能够修德,你才能够得褔。 享褔的时候还要修德,你褔报才能够绵长,才不至于享尽。在佛法里面修学比这个更殊胜。但是我们要知道,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确实是根本,我们的修学也把这个当作根本,养五德、修六和。
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全都是善知识 人生天天在学习,天天在受考验,问题在你会不会。如果真的把善财这套本事学会,你这一生决定成就,问题是你会不会。天天都是在折磨、在磨炼,不是正面的就是反面的,正面也是磨炼,正面你会不会起贪恋?你要起贪恋你就堕落了。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在这里面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就对了,你叫真学佛。真学佛的人会感恩,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为什么?道道关口你都顺利通过,这叫学佛。学佛是学智慧,一个人有智慧他怎么会生烦恼,哪有这种道理!我们有所损失,什么损失?没有损失。世间一切所有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家都清楚,你有什么损失?没有损失。记住,永远造善业,不造恶业,为什么?这是你带得去的。金银财宝你带不去,你的房屋田宅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也带不去,没有一样东西能带去,「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修什么业?至少我们得修净业,不但恶业我们不造,善业也不造,我们造净业。什么叫净业?断恶不著断恶的相,行善不计行善的相,天天断恶修善,心地干干净净。不要说我做了多少好事、修了多少功德,那就坏了,你全著相了。那是什么?那你造的是染业,不是净业,净业是心地干净,一尘不染。 我这么一点小小的成就,我也常常提供同学,让大家分享,提供诸位做参考,那就是这一生当中没有一天离开经卷。经卷就是佛,佛的教诲,天天接受。有缘跟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我在讲台上,从开始学讲经就跟大家说了,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坐在台下的诸位,你们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监学,我跟大家提出报告,欢喜接受大家的指教。始终是这个态度,这个态度老师教的,一生也没改变。别人称我法师,我怎么敢当,但是没有法子,习惯如此,就随缘,自己不能真正认为是法师,那就错了。自己要像善财一样,没有成佛,永远是学生。谁是我们的老师?所有众生都是我的老师,他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表演的,我看到的、我听到的,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他的心行善,我向他学习,他心行不善,我要反省,回光返照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还是老师。 文摘恭录—净空老法师 档名:12-17-2047
净空法师: 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 对于佛的教诲,佛经里面的道理,修学的方法,果地上的境界,没有搞清楚,就免不了怀疑,甚至于不能接受,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总的原因,老师没有把你教好,没有尽到责任,『教不严,师之惰』。老师要是没有尽到责任,会堕十九层地狱,这个故事是从前李炳南老师常讲给我们听的。他说,从前有一位大夫(我们称医生为蒙古大夫),看的病人都死了,以后堕地狱,被阎王判堕十八层地狱。他天天喊冤枉:『我是好心,我的医术不行,我是误杀,不是有心杀的,不应该堕十八层地狱。』在那里又哭又闹又跳。跳的时候,听到下面有声音说:『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他想:『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吗?』他说:『是!我在十九层。』他问:『你是做什么的?』他回答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这不能不负责任。你没有教好,没有带好,决定脱不了关系。 但是亲近一个好老师,自己要是好学生,师资道合,才能成就。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学习的态度,遇到好老师,老师对他也没法子教,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你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真正好老师会全心全力指导你,这在佛门称为『法器』。你有条件接受圣贤大法,他不会舍弃你;他要是没有尽到责任,就要堕十九层地狱。如果做学生的不具备这个条件,老师就没有这个责任,他不会造这个罪业。 (15-14-10)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