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宝,
q271177355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关注数: 3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8,691
关注贴吧数: 17
两千年前佛法传到中国,佛陀教学的理念方法好, 中国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生活起居里面我们选择长素, 我们选择简朴的生活,远离浮华,这样就对了。
别人怎么做,随他去,各有因果,我们自己知道了,改过自新, 断恶修善,认真的学习《弟子规》、学习《感应篇》、《十善业》,能够加上《沙弥律仪》就更好。
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它們是什麼關係?我告訴他,一家人!
教他读一门,不能读两门,这是修定。遍数念多,不是重视背诵, 背诵不重要,是让小孩不要胡思乱想,想着你念的书,想这个,让他减少他的妄想、分别、执着,目的是得定。
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 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土,六道轮回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这样子,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了。
教孩子伦理道德,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 教孩子汉字、文言文,教《说文解字》。
救文化重要,我劝我们同学要发心救文化,从自己做起,怎么做? 一生发愿当小学教员,我为孩子们扎根,这是非常非常伟大的事业。
普通没有那么大善,为了个人的,小善,这都是报在来世, 无论是善、是恶,都报在来世,只有大善大恶,感得现前的报应。
佛教有,淨業三福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 第二句,「奉事師長」。是相同的,不是兩樣,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都從這扎根。
成佛就是证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的本体 原来是自己,不是别人!
我们人,容貌有差别,身体有差别,自性没有差别, 自性就是真心,没差别。妄心有差别,妄心是念头、思想,各人各人不一样。
我一生没道场,我只要每天吃得饱、穿得暖, 有个地方可以睡眠休息,就好了。
学佛,你要想真的成佛, 要放下一切欲望,要放下一切享受,要放下一切名利。
念佛分秒必争, 多说一句闲话就少念一句佛
我念佛要分秒必争, 多说一句闲话就少念一句佛,错了;我多念一声佛,少说一句废话,对了。
顿到极处,一念就成佛。 第十八愿讲的,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成佛。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生不建道场? 把人对于留恋道场这个念头断掉了。
自己认真反省就发现了,魔是从哪来的? 贪来的,瞋恚来的,嫉妒来的,怀疑来的,傲慢来的,都不外乎这些。
自性是光明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从它所生所现,它是能生能现,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是所生所现。
学佛的同学一定要牢牢记住, 要时时刻刻有警觉性,人身难得,真难得,决定不是假的。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動搖。
佛教跟一般宗教不相同。 佛教是師教。我們用道來說,佛教是師道,一般宗教是神道。
观世音菩萨表爱,表慈悲,大势至菩萨表智。
现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混乱,缺乏的是什么? 没有爱心,自私自利。#(pic,30000763727,750,562)
贪着身体是轮回心 杀盗淫妄、贪瞋痴慢,哪一样跟身体没有关系?还不都是为了这个身。
你如果生贪爱之心,你完了,你也堕落了。 这个魔,魔法,比那个正面用不善的方法更可怕。因为你遇到逆缘,逆境恶缘,你警觉性高
解决魔王外道扰乱的方法 「说障道无所畏,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魔道、外道),障蔽圣道之法也」
学佛为什么?为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你要记住,海贤法师得到了,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法喜充满
相信念佛,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你往生。 信心是站在第一位,如果信心没有,你念佛也不能往生。
四弘誓愿,第一个「众生无边誓愿度」。 真正发愿,不忍心看到众生在六道里头受轮回苦。
这个对于明白净土之后,往生的愿就很亲切, 认定了这一生非往生不可,要不往生,苦难的日子无法解脱。
我们这一次有缘得人身,遇到的是乱世,不是太平盛世。 乱世容易,乱世我们苦受得太多了,不想在这个世间,容易生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跟往生净土就相应了。
到这个世间来,有缘帮助众生,没有缘不要攀缘,攀缘就错了。 咱们要攀缘,就是要攀阿弥陀佛的缘,往生极乐世界的缘。
我们学佛,辛辛苦苦,学佛为什么?为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为这个。 究竟的乐,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没有烦恼忧虑,法喜充满,有没有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真有把握,乐!
「厌苦报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视者欤!」 真的,得天眼之后会勇猛精进,得天眼之后知道修行重要,知道六道非出不可,不能不超越六道,不能不求生净土。
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法都能幫助你成就無上道,只要你在裡頭練。
佛教众生,是破身见开始。 小乘须陀洹,第一个,身见破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自己,所以他不会为身造业。
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公无私, 不但念念利益众生,你的言行一致,都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
执着空的、假的,把它当作真的,这就是迷,这就是堕落。 你觉悟了,你会善用它,你不会执着,不会放在心上,这就对了。
知道苦,一生从苦难当中来,没有过过好日子。 这个对于明白净土之后,往生的愿就很亲切,认定了这一生非往生不可,要不往生,苦难的日子无法解脱。
老人在家裡養老,退休養老,家族供養。 而且老人,只要他身體還不錯,他會教小孩,跟小孩玩在一起,把他自己一生經驗、智慧自自然然就傳給底下一代了,傳宗接代。
佛照有没有帮助?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烦恼 自己障碍了自己,不是佛障碍,也不是别人障碍,你一定要知道,别人是决定障碍不了你的
《华严经》上说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说尽了。 本自具足,就是具足跟如来相同的智慧、德能、相好,这一句把所有一切全部包括在其中,一法不漏。
为雅溪祈福,为灾厉不起,为众生消灾祈福 佛号接力
【成长记录】我们不放阿弥陀佛不行,着相,不放阿弥陀佛你就着空了 放阿弥陀佛,太好了,这就是阿弥陀佛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大恩大德,妙极了!
佛照有没有帮助?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 自己有烦恼,自己障碍了自己,不是佛障碍,也不是别人障碍,你一定要知道,别人是决定障碍不了你的。
外缘,看你会用不会用,会用都是善缘,不会用全是恶缘。 菩萨道上、圣贤道上,能不能成圣成贤,能不能成菩萨成佛,都在自己。
【成长记录】自己永远要修谦卑,要懂得尊重别人、敬爱别人,他纵然 我们以至诚心对他,他会感悟,他会回头。不能批评,批评他不接受。
【成长记录】有人就说,灵魂是不是我?它投胎 真的我它不会去投胎,真的我实在讲不能叫灵魂,叫灵性
【成长记录】佛教的入门,是把我放下就入门了。 你看小乘须陀洹初果,怎样证得?五种错误的看法放下,就证得了。
为什么学佛的人那么多,成佛的人那么少? 没有别的,菩提心真正做到的人少;发菩提心,一面发一面就忘记,多,占决定大多数。
听经遍数要多,愈多愈好 中国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自见就是开解,此地讲的开解,自然明白了。为什么明白?佛讲经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
随缘的样子是欢喜、是好,老和尚看到什么人,好,看到什么事都好 你干好事,好,你干坏事也好,为什么?好事等于零,坏事也等于零,你看透了,它们是一样的
功夫得力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看山河大地就是极乐世界 他「心得清凉」,清凉自在,这是现在得到的。永远离开热恼了,热恼是瞋恚、贪婪、愚痴,贪瞋痴慢,热恼
彷佛在极乐世界,看到一切众生诸上善人,都是弥陀、观音,法喜充满 所以老和尚一生没有发过脾气,没有跟人家争高论低,没有,处处谦让
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果报在阿鼻地狱 我常劝导同学,这个道场是正法道场,每天讲经念佛一切都有规矩,上轨道了
唐朝时候「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提倡共修 「共修」是什么?依众靠众,大家生活在一起都守纪律,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克服
应当要时时刻刻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样就好 知道自己要节俭、要惜福。
佛经要读、要了解,一定要依教奉行 真正有聪明智慧的人、有福报的人,一定把当前的时光抓得紧紧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让它空过,这个人才决定有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