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奇诺比奥⚡ Ritter_Wilhelm
我是学者
关注数: 8 粉丝数: 87 发帖数: 2,746 关注贴吧数: 33
简述这几天看到的一些特殊制度 双灵人:成人礼后,部分男孩可以成为双灵人,穿女性的衣服,并执行特殊祭祀。 一些部落有无性人,做的事、衣服、装饰都是兼于男女之间 库拉圈:太平洋一个群岛上有很多部落,部落之间定期举行“库拉圈”活动,他们会按照一种特殊规则互相派出船队,交换文化和物质,船队的人们被视为伟大的冒险者 美洲有个民族有四种社会性别,但他们不允许四种性别内部的“同性恋” 有些文化有制度性的同性婚姻,一个大人配一个小孩,做他/她的人生导师,小孩长大了再进行正常婚姻 有一个社团的入会仪式是一个游戏,想入会的孩子和森林中的“魔鬼”(由这个社团里的一些人扮演)战斗,失败了就会被打上记号,然后除了长老们可以说这只是个游戏,大家只能说他已经被魔鬼吃掉了。 一个印第安社会里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性继承人,一个女性可以打扮成男性,参与男性的活动,娶妻,给自己的妻子找男朋友,把自己的妻子和别人生的孩子当成自己家的来传承香火(实际上他们没有香火) 夏威夷有些地方亲属称呼非常简单,同辈所有人的都叫兄弟姐妹,上一辈的所有人都叫爸爸妈妈。 中国云南曾经有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婚姻社会,没有婚姻没有家庭,自由恋爱但只能偷偷约会生子,没有人知道他的爸爸是谁。
终于知道自己的心理到底有什么问题了 时间跨度好长,分析也会很长。 最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合理。暑假在家玩的游戏触及不到这些情结(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解决情结,比如黑魂就可以帮助减轻抑郁,前提是能打通),回到学校后周围的环境又触及到了这情结,也给了我一次重新思考的机会。结果很简单,但很成功的把我近一年以来的烦恼就解释清楚了。 老早之前我就认为自己的人格是有问题的,现在看来,主体自我,尤其是客体自我,我的构建都不很完善。我在道德上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但因为主体功能的不完善,潜意识里没有什么进展,尤其是我不喜欢社交,成熟的自我形象就更不能形成了。大部分孤单的人们可以通过认同来获得自我形象(我觉得我找到了二次元文化的奥秘?),但因为我虚无主义,又想要用理性认识心理与文化运行的规律,我谁都不认同。 但我刚上初中时喜欢看宫吧核吧这些,由于我很高的可暗示性(这一般代表很高的催眠易感性),加上急需自我形象,潜意识里就认同了那些我喜欢、大家喜欢、看起来充满了活力(正是我缺少的东西)的虚拟的人物。 在我充满理性的感性的虚无主义想法建立起来后,我的意识就要防御上面那种认同了。后来平静了很久,因为生活一帆风顺,即使不顺,我也一直反抗。我以为我能变成那些成功人士甚至伟人的样子,但这种不顺是从重要客体那里来的(我不想指明具体是什么人,我得用高级词汇让浅薄的人不喷我),我塑造一个理性的本我尝试失败了,酿成了高一的危机。 一开始是性 上的,很正常,对于性别,这就是最基础的东西嘛,不好开口,怕被删。然后貌似是性格上,潜意识尝试从各种地方取材来构建一个女性的人格(就是那个“我不是一个人”的帖子),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我做了很好的防御其实就是不接触甚至讨厌潜意识喜欢的女生以及描写这样她们的作品。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