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夫💯 -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32 粉丝数: 755 发帖数: 73,356 关注贴吧数: 7
【学在西外】那个,我来说说2012年高考口语考试的相关信息吧 各位高三的学弟学妹,首先恭喜你们顺利结束今年的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考试,学长祝大家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里,我想就今年的高考外语口语考试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通告,希望你们能在高考这最后的一次检测中脱颖而出! 今年我省高考外语口语考试于以往数年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报名方式、考场地点等方面。今年起,出于综合因素考虑,西安外国语大学将不再承担我省关中地区三市一区的高考外语口语考试,相应的工作由各个地市的教学机构完成,西安地区的考试地点为西安文理学院。 具体的通知见下面的官方报道: ———————————————————————————————————————— 陕西省2012年高考外语口试将于6月17日进行,今年口试报名将首次采取先网上预约、再现场确认报名的方式进行。   据悉,陕西省明确2012年高考中报考外语专业及其他要求外语口试专业的考生,除参加统考外,还必须参加外语口试。报考口语的考生,6月10日9时至12日24时,登录西安文理学院网站“2012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预约报名。   完成网上预约报名流程的考生,于6月15日9时至17时,携带高考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依照考生地域不同分别就近在相关高校进行现场确认报名。 西安、铜川考生在西安文理学院, 宝鸡考生在宝鸡文理学院, 咸阳、杨凌考生在咸阳师范学院, 渭南考生在渭南师范学院, 汉中考生在陕西理工学院, 安康考生在安康学院, 商洛考生在商洛学院, 延安考生在延安大学, 榆林考生在榆林学院。 非英语语种的考生,统一在西安文理学院现场确认报名。 同时依照省物价局规定的标准,缴纳口语考试费每人35元。现场确认无误后,颁发口语准考证。   全省外语口试于6月17日进行,考生按照《口试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口试准考证》参加口试,逾期不予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有些话】关于最近吧里的一些事儿 写这个帖子呢,只是想对最近吧里发生的一些事儿做一下回应哈,省的外校人真以为我西外男生少可以随便欺负。 但在此之前先声明,西外吧自创立以来一直欢迎友好访问的校外人士,也希望各位能在这儿找到自己想要的乐趣。 但是针对最近一段时间,个别校外男生得意忘形的行为,我想我们有必要把这事儿摆在明面上说说,省的有些话藏着掖着伤害了大家逛吧的心情! 首先,就是以那个@six16885 为代表的猥琐男们(哦,什么,这个称呼太恶俗伤害你们外校男生的心?)。随便!告诉你们,对于你们这种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找茬,冒名顶替,毁人清誉的东西,西外吧向来不会手软! 你说你堂堂一个西电的大男生,整天装神弄鬼,把西外一个女生的头像弄在你的马甲上,还换着不同的马甲在那儿跳来跳去,有意思吗?吃错药了吧你?窃取别人照片去网站上发帖找朋友,以此骗取其他人的信任和好感真的那么好玩儿嘛???是不是觉得你爸妈给你的相貌太挫了才会有你今日这等行为???有种把自己真实照片儿公布一下,让大家看看你这等装神弄鬼的人到底是什么尊容? 还是那句话,友好交流热烈欢迎,如果还继续这样,那么删帖封ID就是对你这种人的不二法门。。。有朝一日如果真的激怒众吧友,那么西外吧就实行外校陷进的原则。别担心,总有方法对付你的无赖行为!
关于红楼梦的结局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在很多人都热炒一个事物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很反感,必须得等到那被炒的热度冷却下来,才会慢慢去体会个中奥妙。比如曾哥的那首《狮子座》,一开始我是打死也不去听,等那歌发行一年多之后,才第一次开始欣赏起来;比如新浪微博,我也是足足比别人晚接触一年多,才发现它的好处。 小时候看《红楼梦》,总是 把87的人物形象代入书中,上演着一出高鹗版的结局。那时候对红楼了解不深。等到长大了些,看到了林林总总的红学研究、红楼影视之后,开始着迷于脂批红楼和87版。怎奈87和脂批都是只有一个大概轮廓,故事总得不到最完整的诠释。 这几天晚上,连续看了之前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李少红版《红楼梦》和李平的《黛玉传 》,等到剧中那俩字第二次出现时,心里长长出了一口气。。。。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这俩部电视剧,角色、服装、音乐、外景都不如87版,特别是李少红那个。但是《黛玉传》多多少少还是给了我惊喜(现在在这里说这些,应该不会被当成是黛玉传的枪手或者五毛什么吧?)。 首先是细节。留心看来,黛玉传原著是进行过二次创作的,其中一些小细节添加的很妙。 比如第二集林黛玉刚进贾府的那个冬天,贾母和宝黛二人雪中赏梅,宝黛二人对话以及老祖宗的言语神色就很好。。。。还有后面黛死钗嫁之后,大伙都瞒着老太太,直到贾母病中一眼瞅到穿着嫁衣的薛宝钗,一下子明白过来,本来就奄奄一息的老人,被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的死讯彻底击垮,于是老人在带着对子孙后代的担忧,对宝玉和凤姐的牵挂,对外孙女的放不下中凄然离世。。。。。被抄家之后,大伙儿都锒铛入狱,小红去求李纨救救宝玉,李纨婉言拒绝,说自己的银子都是老祖宗留给兰儿上学的。。。 其次是结局。可以看到黛玉传的结局还是经过一番仔细斟酌了的,不像李少红,照着续书来还弄得不如89电影版和台视版。。。 黛玉传的结局应该是秉承了87版的主线,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延续了脂批的某些要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在看过了王文娟版、张玉嬿版、张艾嘉版、汪明荃版、陈晓旭版、陶慧敏版、李少红版之中,所见过的最好的一版结局。也是我心中最接近曹雪原版结局的一个了。。。。 最震撼也是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有三个: 一是王熙凤。后半段关于“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和“事败返金陵”,比较完整和合理的描述了作者前半部给凤姐命运安排下的伏笔; 二是老太太的结局。老祖宗是挚爱着“两个玉儿”的,终其一生,除了整个命运,她的心就全在二玉身上了。她是绝不会玩儿什么掉包计的,所以黛传的结局甚好。 第三个就是李纨的结局。第五回的判词和诗句暗示了人物的结局,关于李纨的结局,以往的影视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判词的意思。李纨在贾家被抄之前,因为贾母已亡,两房太太互相不服,贾府各处一片混乱,李纨母子更是无人问津,于是李纨带着兰儿到外面自力更生,在贾府抄家之时得以保全。后面的拒绝救助之事,也处理的很不错。 当然,我们说判词暗示了人物的结局,这句话并不能看绝对了。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结局,就和判词有出入,我是断断不能同意刘心武和某些其他人所谓的林黛玉投湖自尽或者上吊死亡的。。。但李纨的这首判词和诗歌,倒是可以作为人物结局的一大依据,在没有更多异议之前,我很赞同这就是她的全部结局。 关于其他人的结局,元迎探惜、史湘云、妙玉、巧姐、宝钗等等都不错。。。只是因为前有其他版本做衬,特别是87版,所以黛玉传在这些处理上并没有显示出更高更精彩的地方。 当然黛玉传的缺点还是比较多:主要角色宝黛钗的年龄感太大,服饰的山寨和劣质;主要丫鬟袭、晴等辨识度不高;音乐的质量不够。。。当然这些都是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要求。如果参考线降到新红水平,那这些缺点都不是缺点了。。。。 看各版红楼,其中乐趣在于了解不同时代对红楼梦的不同理解,于我最好玩的还有寻找最契合原著的形象,在脑海中YY,让这些角色汇总在一起,演绎出最完美的红楼梦。比如: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王熙凤、贾母、元春、探春、惜春、王夫人、平儿、袭人、晴雯、小红、尤二姐、尤三姐、刘姥姥、不用说是87版那个形象; 李纨、邢夫人是李少红版的那个形象最好; 秦可卿是89电影版那个形象极致; 秦钟莫若黛玉传最好,可惜演技差; 紫鹃也是黛玉传的好些; 建筑的话,只爱实景,抵制搭棚。 曲子依然是87版占优势,不过89版的《赏花时》实在妙绝,难为它怎么想来。黛玉传的背景音乐还是不错,之时不要滥用就好。。。服饰自然87。。。。 呵呵,暂时就这么多了。看完那么多电视剧之后实在是忍不住,所以就发上来了。。。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