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小木偶 勇敢小木偶
关注数: 4 粉丝数: 20 发帖数: 4,242 关注贴吧数: 21
柳州螺蛳粉(有图) 柳州风味小吃螺蛳粉 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 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以解乡思。 螺蛳粉是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众欢迎的小吃米粉,它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笑话一样,于市井之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关于螺蛳粉的来历,我去问过很多做粉摊生意的小老板们,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说不清归说不清,但这并不影响螺蛳粉成为广西著名的小吃之一。 螺蛳熬汤成螺蛳粉 外地人在柳州吃螺蛳粉的时候常常抱怨:“怎么没有螺蛳肉?”事实上,正宗的螺蛳粉是不放螺蛳肉的。螺蛳粉之所以叫做螺蛳粉,是因为它的汤是用螺蛳熬成的缘故。外地人可能不习惯螺蛳粉汤辣和腥的味道,而这恰恰是螺蛳粉最大的特色。 螺蛳汤是以柳州青螺为原料,加上猪筒骨再配以当地汤草果、茴香、陈皮、桂皮、丁香、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几十种名贵中药材熬制成汤(具体怎么熬制就是商业秘密的范畴),每一个做螺蛳粉生意的人都会在汤上下功夫。在柳州,一碗汤淡而无味的螺蛳粉是不会有人吃的。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成为当地名吃之冠。它的主料是圆米粉,和我们平时吃的米粉(米线)不同。通常是用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干切粉)在清水中浸泡软化之后再煮。 卖螺蛳粉的地方一般都卖当地的风味小吃,除了图中的鸭头、螺蛳、酸甜猪脚,还有特色牛肚、特色小肚、香脆肥肠、狗骨粥、白切鹅、白切鸭、白切鸡、白切狗等,光想想就令人垂涎三尺。 好配料不可缺少 螺蛳粉的配料有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碗好的螺蛳粉,好的配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酸笋不能太酸,萝卜干不能太甜,腐竹和花生要炸得恰到好处。有的粉摊还有酸菜、头菜、油葱等供选择。青菜也是螺蛳粉不可缺少的。在夏天有蕹菜、小白菜;在冬天有生菜、油麻菜、木耳菜、菜花、豌豆苗。一般的粉摊都有几种青菜供选择。不过有些生意比较好的,就只备有一种,像西环路口的肥仔螺蛳粉,夏天就是蕹菜,冬天就是菜花或生菜。 卖螺蛳粉还卖风味小吃 所有的螺蛳粉摊都有螺蛳蛋和鸭脚。螺蛳蛋是鸡蛋煮熟剥壳后放在螺蛳汤里继续煮成的,吃起来有一些螺蛳的鲜味。鸭脚通常卖一块钱一个。除了螺蛳蛋和鸭脚,有的粉摊还有猪脚、猪尾巴、猪肚、猪小肚、鸡翅膀,还有的粉摊有螺蛳汤煮的油豆腐泡,也有的螺蛳粉店,加五毛钱可以加三鲜——肉丝、木耳、黄花菜,现在很多螺蛳粉摊也纷纷仿效。这令到柳州的螺蛳粉摊大多都与风味小吃同时卖,三五块钱一份,很符合螺蛳粉平民小吃的风格。 辣得生猛 世人只知道川湘鄂赣的人以辣为食中至美,不知道广西人也爱辣,更没想到柳州螺蛳粉竟然可以辣得如此生猛。我素来不怕辣,却被汤中火烧火燎的辣折磨得七窍生烟,眼泪汪汪,大汗淋漓。但也怪,辣得我血脉贲张后,每一个毛孔忽然有深呼吸的畅快,纸巾作为吃螺蛳粉的必备之物,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发挥了它真实的效用。 空气中的螺蛳香 走在广西柳州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叮叮当当铁锅炒田螺的声音,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风景线。 可以毫不隐讳地说:螺蛳粉乃柳州第一原创小吃,其此显赫地位短期内恐难动摇。柳州人嗜吃螺蛳粉,而在外漂泊的柳州游子更是以回到家乡后能吃上一碗味道纯正的螺蛳粉的方式来告慰其多年的乡思!
“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 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 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 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 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 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 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 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欧洲人生活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 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胸腔),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 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 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 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 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 (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 所谓 “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 通常男高音“过门”(passage)的声音亦即“开的极限音”在f2,男中音在e2,男低音在d2,女高音在g2,女中音在f2,女低音在e2,一超过这个音就要盖,否则声音变得粗暴、不健康,严重损害声带,会缩短声乐的寿命。 像现在日本,尤其是大陆,虽然他们有各种唱腔,能唱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是毕竟没有以第三共鸣区、没有以开盖这种合乎人体声音生理学为基础的声音是不健康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发声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健康的发声法,一个人的声音在五十岁才能达到颠峰,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家是以文学作工具来感动人,而声乐家用来感动人的工具正是声音,人生五十才开始。在欧洲,一流的声乐家到五十岁才唱好的不胜枚举,甚至到七十岁照唱不误的亦大有人在,绝不输给年纪轻轻的人。 一个优秀的声乐家,必须要把声音的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样,当他临场演唱时才不致慌张,才有安全感。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 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 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视觉系摇滚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已DAVID BOWIE为代表的“华丽摇滚”。华丽摇滚以华丽的装扮和现场演奏为特征,而视觉系的重化妆就是受其影响。但两者却并不是一回事。视觉系并不如“punk”.“R&B”这样的名词一样特指一种音乐类型,而是为象征一个乐队的存在而诞生的名词。 在“VISUAL系”这个词被普遍应用以前,人们会用“化妆系”.“MAKE系”这些词来称呼这类乐队。追究这一名词的由来也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很多人认为X在地下时代便有了“CRIME OF VISUAL SHOCK”这一说法(HIDE的命名^^)所以这个词是X发明的。但著名的视觉系杂志“SHOXX”90年创刊时也提出了“VISUAL SHOCK 系”这一说法并使VISUAL系这一说法固定下来也是个事实。但论“谁是日本视觉系的开山鼻祖?”这个问题答案几乎是统一的枣纵横日本音乐界十数年,在日本乐坛拥有不变的至高地位,即使解散仍另无数的歌迷魂牵梦绕的枣X!的确,没有X就没有如今的视觉系,但回顾当时活跃的band,却也会有不少新的发现。 回顾早期日本ROCK界,BOOWY、BUCK TICK、D’ERLANGER等这些日本最老牌乐队当时受欧美的PUNK,HARDROCK、GOTHIC、BLUES等的冲击音乐路线呈现多元化,虽然他们并不都可称为视觉系但却也都是都是化妆派(看看当时年轻的布袋叔叔和冰室叔叔的样子真的是……流汗……)。当然更不用说受KISS影响的X了。(就好像早期日本的摇滚似乎天生和化妆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而其中对视觉系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除了当年的“X”还有“color”和 “D’ERLANGER(kyo和craze的泷川一朗和菊地哲)”。特别是“X”和“color”,当时这两个乐队分立关西关东,虽然音乐风格不同,但都以过激的现场和夸张的造型和化妆为特征。可以说他们就是如今日本视觉系乐队的雏形。由于当时他们的风格并不被传媒接受,为了展现自己与主流相对的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音乐性,这两支乐队不约而同的建立了自己的indies label:X的yoshiki设立的“extasy records”(当时提拔了ladies room、Zi’kill以及后来的lunasea)color的D.tommy设立的“free will records”(当时提拔了decamelon、billy&the sluts等以及如今当红的dir en grey)他们就这样自己为自己投资,以此为基础向外界推广自己的东西。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举。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