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之恋已阵亡 魔王之恋已阵亡
关注数: 191 粉丝数: 350 发帖数: 46,878 关注贴吧数: 42
俄人都能成为八旗,八国联军为什么不行? 大家都知道旗人是个政治概念,族源复杂,本来就涵盖了女真,汉,蒙古,朝鲜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满族中也有一些俄罗斯人的后裔。 17世纪俄国开始开发东西伯利亚,中国与北方邻国发生了冲突。两国的初期接触竟然是一些边境武装冲突。其中最著名的是1685年中国军队攻占了阿穆尔河上阿尔巴津要塞,45名俘虏被押解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俄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历史。尽管中国人统称阿尔巴津人为俄人,但阿尔巴津人中还有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和混血人的后裔。阿尔巴津人被安置在东直门内,康熙皇帝把阿尔巴津人编入军队,隶属镶黄旗,称为“俄罗斯队”。这些战俘与中国官兵一样得到国家的住房、领取生活费和分到了耕地,单身汉还娶中国女人为妻,并将一座关帝庙划拨给阿尔巴津人作祈祷用。司祭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他是在中国的第一位东正教司祭)将其改为小教堂,他一直在这里当神父直到1695年。 康熙皇帝对待阿尔巴津人相当慈悲,让所有阿尔巴津人都住在东直门的一个胡同里,分给阿尔巴津人 房子和耕地,所有人都被列为官兵,划为黄旗“俄罗斯连”,拿着可观的薪水,单身的哥 萨克被赐予妻子。最初,阿尔巴津人没有自己的教堂,阿尔巴津人参拜天主教的南教堂。后来,关帝庙转给了阿尔巴津人,1696年,关帝庙改建成索非亚教堂。俄罗斯人通常把这座小教堂称为尼古拉教堂,中国人称为罗刹庙,使这个词具有了“俄罗斯庙”的意思。 既然在东北无恶不作的俄人都能送旗籍送女人送钱,那么八国联军也可以。
清代驸马工资低府第没产权 如续弦爵位被革除 皇亲国戚,自古被认为身份高贵,过着花天酒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生活。但事实上,其中臆测与传说的成分颇大。明清两代,绅权为了制约皇权,往往对皇家特权进行夸张宣传,以形成舆论压力,这便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了定式,以为皇家必然是骄奢淫逸、奢华无度的,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至少明清两代,驸马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 驸马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官职,全称“驸马都尉”,负责车马。西汉时,辛道度路遇一女子,自称公主,愿以身相许,并以金枕为信物,但此女已去世甚久,皇家遂发其冢,随葬各物皆在,唯失金枕。此说离奇,但汉代迷信,以为辛道度感动了逝者的灵魂,便封为驸马都尉,以后历代沿用。驸的本意也是马,过去三马拉车,左右两边的马叫“驸”,掌驸工资高,年俸两千石,但职权不大,适合姻亲担任。 “考状元,娶公主”,这在民间流传颇广,甚至成了下层读书人的梦想。但历史上存有姓名的状元839人(含武状元),当上驸马的只有唐朝郑颢一人。古人学业需“十年寒窗”,科举三年才一次,真考上状元,早过婚龄。以明中后期为例,驸马年龄在14-16岁之间,平民已无入选机会。 明驸马可享受公主每年二千石的禄米,子孙世袭,尚算风光。清代就较艰难了,固伦公主(即皇后生的女儿)每年给银不过400两,米400斛;而驸马(清代称为额驸)为300两,米300斛。乍一看,清一品大员年薪才180两,驸马收入也不算少,但一品官有养廉银拿,此外有“炭敬”、“火耗”等灰色收入,年入万两都属罕有的清廉,这样一比,驸马只能算低收入阶层。清代下嫁蒙古的公主颇多,这些“额驸”的工资更低,还不足“满洲额驸”的三分之一。 清代工资长期不变,后期物价腾贵,加上白银外流,工资无法足额发放,只能掺以贬值迅速的铜钱,甚至铁钱,驸马生计日渐艰难。光绪时,甚至有驸马与仆人合伙,到玉器店行骗,店主惧怕驸马权势,只好自杀,幸未遂。其实驸马有多大权势呢?听说要出人命,吓得驸马又把骗走的东西乖乖地还了回去。 成为驸马,皇室免费提供府第,但驸马只有居住权,没产权,公主去世,府第必须归还,驸马如续弦,工资与爵位还会被革除,连皇家所赐的嫁妆、珠宝等,也一并归还,但娶妾不在此例。 收入少之外,生活上还有诸多限制,清代公主与驸马不能同席饮食,公主去世不入驸马祖坟,也不与驸马合葬,性生活更不协调,此外,驸马娶公主不能叫娶,叫“尚”,听着就卑贱,故贵族人家往往以子弟当驸马为耻。 对皇亲国戚设置较多限制,以防止他们利用身份窃取并滥用权力,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从而危及皇权,清代统治者对此还是很警惕的。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