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云天◎
一路春雨梦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74
发帖数: 5,105
关注贴吧数: 0
工信部国产DUV光刻机的意义——中国工业科技卷遍全球不可逆转 工信部国产DUV光刻机的意义: 不只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而且是中国先进工业科技已经形成全部自主、正向循环、全球独一份全面的中高端产业生态,中国先进工业科技卷遍全球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工信部量产推广名单的这一款光刻机,是在国产光刻机里技术水平排第二的中电科研发的光刻机,面对中国官方正式公开这款量产的DUV光刻机,不少自媒体公知和1450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发表大量评论、故意把“分辨率≤65nm”误导为制造65nm芯片。其实65nm是所有DUV光刻机的初始分辨率,包括荷兰ASML的次顶端光刻机1980i DUV光刻机也是如此。只不过1980i在工件台前增加一道纯净水(光波经过折射后波长会自然缩短)使光源波长变低,所以ASML 1980i光刻机的实际分辨率为45nm。所以如果套用1450们的同样逻辑口吻,ASML 1980i光刻机只能做出45nm的芯片 但实际上中电科这台65nm分辨率的光刻机能做出线宽20nm的芯片,因为通过多重曝光工艺,就能生产出栅极线宽小于光源分辨率芯片。几重曝光就降低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直至达到光刻机的套刻精度,因此光刻机生产芯片的理论最高精度就是套刻精度。但受限于多重曝光导致的不良率下降问题,一般4重曝光就基本达到极限,因此ASML 1980i光刻机生产芯片实际能达到的平面线宽精度是14nm左右。 有的人说,台积电、中芯国际不是已经用1980i量产7nm芯片了吗?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谓10nm及以下工艺,都是采用FINFET工艺的等效的线宽精度:晶体管数量/芯片面积,而不是真正的平面线宽精度。包括现在台积电最新的5nm也都是等效线宽。 目前全球的前4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三星、Intel、中芯国际,都已成熟使用4重曝光工艺大规模生产芯片。因此国内芯片代工大厂,使用中电科这一台分辨率65nm的光刻机,4重曝光工艺,能做到20nm左右的芯片。 简而言之一句话:光刻机生产芯片的理论精度极限是套刻精度。
#城市GDP#2024年全国气象站降雨量排名(截止6月18日) 最后一列是降雨量数值,单位(毫米)
关于电动车和汽油车的碳排放贴子 我回复了之后就担心被楼主删除,果不其然才发出5分钟收获两个点赞之后被楼主删除了 我就只能再另起这个贴说了
为什么人云亦云说003只能“近海防御”? 为什么人云亦云说003只能“近海防御”而不能全球部署? 连辽宁号的自身燃料都能1.2万海里的续航,也就是两万公里,足够从宁波去圣迭戈再回到夏威夷绰绰有余,这还没论4万吨补给舰带的油料。 难道航母的唯一战法就是“从东海出发横跨太平洋去美国西海岸打一仗然后不加油原路返回东海”?
又到了纯电汽车高速显优势的时候--国庆叠中秋 目力所及之处,皆是一片红色,基于以下3个事实: 1.大湾区(珠三角)作为事实上人类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体化都市(东京请靠边站站谢谢), 2.大湾区的中秋连国庆(且中秋在前期)出行作为事实上人类目前为止最大的瞬时车流交通强度、而且压抑三年了爆发, 3.充电桩覆盖度(相对于车流强度)处于幼年发展阶段、纯电汽车技术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 综合以上“2023年的大湾区中秋国庆节前返程出行高峰”是纯电汽车这项技术在人类社会能遇到的最大考试,过了这次考试大家也就不要再扯什么纯电车油车上高速之争了,油车最后的倔强口头禅“高速油车城市电动车”就作废、应该被彻底纠正为“纯电车比油车更适合高速”了。 大湾区这两天500公里出行至少要10小时、按怠速1小时+蠕行4小时+低速3小时+高速两小时,由此计算: 汽油车怠速3升/小时,纯电车1度电/小时, 汽油车蠕行油耗15~20升/百公里,纯电车蠕行5~10度电/百公里, 汽油车低速油耗10升/百公里,纯电车低速12度电/百公里, 汽油车高速油耗6升/百公里,纯电车高速17度电/百公里,
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被佛教化的原因 因为中国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是大一统广域王权帝国了,而且帝国已经经历了秦、西汉、东汉、晋几个朝代,汉民族本身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帝国历史基因。 而宗教在某些地方能得以稳固,都是这些地方的文明在繁荣之前都是很弱小的领主王国、没有达到帝国的社会发展形态,才需要宗教去诱导思想形成统一凝聚力。 何况自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和中国积极上进、入世平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帝国基因传统很般配,怎么可能会给佛教这种颓废消极教义做大的机会?试想想:东西横跨5000里的西汉帝国,如果靠佛教这种颓废教义,怎么可能关内战马如云、羽林军骁勇善战把处于巅峰实力的匈奴帝国干翻?
关于苹果产业链“养活百万中国人”的谣言剖析 喜欢苹果手机是苹果手机用户的自由,但如果想用“苹果产业链大、养活百万中国人”这套说辞来裹挟舆论,那么就是在有意无意地造谣传谣了! 所谓“苹果在中国的产业链大”只是果粉附和公知的说辞,实际上算上富士康代工费+中国零部件配套,苹果在中国的产业链占苹果总值也远不到10%,我估计是7%左右。 所以,就算苹果在中国生产2亿部手机、平均价格7000元,留给中国大陆地区的产值撑死了900亿元左右。以上分析还是基于富士康郭是大善人、把全部收益都留给大陆的白日梦假设,如果按实际我估计上限在500亿左右。 这还不如华为一款mate60给我国带来的产值高:假设mate60年销售1500万部,那么光是mate60带来1050亿元的直接产值(因为全产业链在中国大陆!)这还没算上生产mate60芯片的光刻机、光刻胶…各种上游设备耗材的产业链带来的产值。
爬山的时候看到的,这两种分别是什么蘑菇? 第一种我看着有点像牛肝菌,以黄色为基础色调,直观感觉比较友好无毒 能吃吗?
现在华为不出intel处理器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了吗? 想买一部华为matebook E 二合一本,但搜索京东华为自营店却没有,只在第三方店有。觉得有些蹊跷于是网上查了一下,看到前年信息说华为不出intel处理器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在第三方店买的matebook E岂不是商家的尾货存货?
现在华为不出intel处理器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了吗? 想买一部华为matebook E 二合一本,但搜索京东华为自营店却没有,只在第三方店有。觉得有些蹊跷于是网上查了一下,看到前年信息说华为不出intel处理器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在第三方店买的matebook E岂不是商家的尾货存货? 哪位知道的能说说还能买intel处理器的matebook E吗?非常感谢!
2022年世界各国(其实仅有3国)光刻机产量 常说被美国动用霸权力量(主要是军武霸权,因为光刻机里它的技术占比很小)卡脖子的光刻机,是指芯片制造前道工艺的光刻机。 2022年世界各国(其实仅有3国)制造的芯片光刻机产量如下说明:上海微电子的ArFi湿式光刻机基础精度是28nm、多重曝光可实现14nm实用化生产,但2022年状态未知(可能是在验收阶段,也可能是在产线上调试阶段)。ArF干式光刻机已在国内两个芯片代工厂的量产线上投入商业化使用、产能爬坡之中。
广州的2022年GDP分析——亡羊补牢,来者可追 广州的产业转型始于3年前的亡羊补牢、并于2022年确认路线:重新定义以制造业为广州的立市之本。 相比3年前,广州的高新制造业显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2022年的疫情给广州的第三产业造成了重创,广州的经济几乎以第三产业断臂的方式面对其他城市的竞争:以南航、春/秋广交会、地铁航空客流为重要指示标志的商业贸易经济活动全面锐减,相对疫情之前打对折、甚至更低。 另一方面,2022年广州商贸服务产业的暂时缺位,也正好毫不留情地给广州提了醒:须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投入、快马加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虽然广州距离产业转型成功还为时尚早,但部分行业已经逐渐开花结果,产业转型可以总结成“亡羊补牢初见效、蓄势待薄发”。说一下近3年以来产业转型的成果: 1、新型显示产业 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广东省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的主体。在新冠疫情之前,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称得上大规模的只有刚建成的6万片/月的OLED工厂、其余为零,新型显示产业排名在全国10名开外甚至难入大雅之堂。但2021年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发展到全国前三:随着2022年陆续建成的新产线、近期的规划(以及上面未列出的可能计划如TCL T8产线等),广州已被评为国内新型显示产业第一城市的有力竞争者(赛迪顾问是工信部下属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咨询调研机构):
上海本地人职高学历做保安月薪3000是普遍现象吗? 一个自称上海本地人的id“佳分二号”,说他堂哥83年出生的、正规职高学历,做保安一个月才月薪3000元 上海本地人职高学历的薪资这么低吗?
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3个月超日本、趋势加速向上 汽车工业是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民用工业,汽车工业直接产值比“家电+手机+数码+民用飞机”的总和还要高,所带动的间接产值更高、产业链更长:向上游延伸到汽车零部件、原材料,向下游延伸到汽车媒体、停车场租赁… 8月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连续3个月超日本(其中纯中国品牌占比约85%),其中10月出口35.2万辆、前10月累计出口261.5万辆, 9月中国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50%, 10月中国品牌汽车占有率继续向上达到51.5%,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连续两个月超过30%,提前8年达到国家产业规划目标
河边的这个草肥嫩多汁看着很有食欲 河边长了不少这种草,特别是杆部看着很肥嫩多汁的样子,我摘了两条大家帮忙看下, 一条去掉老叶的草杆,比一次性筷子略粗,掰断挺脆的手感、不是那种掰扯半天扯不断的手感, 一条没去老叶的整体形状,我查了下有说是鸭跖草有说是鸭舌草,莫衷一是。 这草杆肥嫩脆生生的感觉,会不会比芦蒿口感好吃?想摘点杆吃,有吃过的吗?指点下
美元收割全球的终极依靠,在于美国的军事霸权 关于美元如何收割全球的问题,我用美国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和美元霸权来分步骤解释一下,什么叫美元收割: ①疫情后本来美国经济是停滞的, ②美国印钱刺激经济、用印出来的绿票购买他国商品特别是中国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是各国人民劳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就是财富, ③印的美元太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下跌, ④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但这会导致多印的美元因金融投机庄家被买入一小部分,市场流通量略微降低,(通俗地说就是被炒外汇的国际大资本庄家大量购入美元) ⑤在商品市场上流通的美元略微少了、在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游资更是大大的少了,因此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又大幅升值。 如此反复循环,美元霸权配合美国经济走出一个经济衰退周期、又重新进入经济上升周期,通过这样的一个循环完成对他国财富的周期性收割。 这5个步骤,关键出在了第④步上,如果换了是别的国家货币,即使加息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反弹(因为无非就是多印了100元被庄家买入收存10元,但市场上还是凭空多了90元),但问题在于美国的霸权保证了美元是接近“硬通货”的属性、有军武霸权给美元背书,换言之大家还是潜意识里看好美元。换言之大家潜意识里还是看好美元,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资本庄家综合评估下来美国还是会持续发展的、美元还是会值钱的,因此愿意接收美元和买入美元的心理还在,所以美元在外汇市场上就被看涨、汇率止跌回升! 也正是因为美国的霸权实力,会导致美元在其作为普通货币之外,因为其避险能力而被大家潜意识多赋予的价值(想想哪个国家敢动美国?),正是这种“霸权国力背书”而多赋予的价值,使得美元可以被美联储操纵反复收割全世界人民的劳动,而美国这霸权国力的终极支撑是军事霸权。 所以说美元霸权和美国军事霸权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因为美国的各种施压和制裁的最本质或最终极的依靠是全球驻军、11艘核航母战斗群、7000枚核武器…,最后附上美国的全球驻军分布图, 当然美元霸权还有一部分别的依托,但本质成效最快最大的依靠,还是军武霸权,那些“精(实)神(际)白(耗)人(材)”们先别急着喷人用非主要原因来转移注意力
开特斯拉回家耗完电的噱头坚定了我换电车的想法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国庆开特斯拉回家在高速上耗完电叫拖车”,刚开始大家各种嘲讽纯电车上高速, 可再一想不对劲,纯电车明明是非常适合拥堵和中、低速行驶的,同样满油满电下纯电车肯定比油车更能扛堵车,同时满油满电出发同样拥堵怎么会没一辆油车耗完油反而唯独这辆特斯拉耗完电?带着疑问于是我再细看这新闻,果然是不折不扣的人造噱头:此人的车续航不到450公里本来就比不上国产纯电车,还非等到80公里续航才想去充电。 我自己节日开长途还剩100公里油就很心慌了,他这续航本来就低的车非要剩80公里才充电,由此基本可鉴定此人不排除一定程度上是在脑子糊涂后将错就错博出位、让更多乡邻人知道他买了特斯拉。(人均年入百万的贴吧网民先别急着否定我的话,在贴吧之外的中西部农村,打工仔买一辆二三十万的洋车回家还是能在乡邻面前显摆一分钟的)。 我昨天同样是外地游玩跑高速回程赶上堵车,不到300公里开了差不多7个小时(中途太困去服务区眯了半小时但没加油),95号油52、3升左右出发,到家后还剩12、3油,这还多亏昨天不是国庆末堵车高峰期,否则也得中途加油才能回来。 以往大家包括我都担心大小长假高速长途纯电车不行,又是充电排队又是开空调耗电又是冬天打折各种说法,但从这条新闻来看恐怕纯电车跑高速反而是有优势没什么可以黑的、以致这种“有意无意博出位的噱头新闻”也拿来炒作,就可知有些人是黔驴技穷了。 此外,我长途开车有中途休息的习惯,特别是堵车情况,因为本人不擅长憋尿十几个小时、七八个小时也难以做到。像我这样开五个小时就得休息半小时的情况,通过这么一对比,坚定了换电车的决心。 附上游玩美景
这种蘑菇有毒吗? 白色的一团,没有蘑菇伞和伞柄,在椰树脚的草丛里长出来的
美国的乡下,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农场”而没有“农村” 美国的乡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农村”的概念,只有“农场”的概念。农场土地是私有的、农场主花钱买来的,而且每年还要交土地税。当然也可以是继承父母的农场土地,但只要是土地就得每年交税。在农场上盖的房子,是附属于私人农场这一概念的,如果农场主破产了土地卖掉那么当然上面的房子建筑也被卖掉,不存在“宅基地”一说。总之土地是买卖品没有中国的宅基地概念。 对应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概念,而没有“农民”的概念。农场主顾名思义就是自有土地的,大农场主从几千亩到百万亩土地,比如微软老板比尔盖茨就有150万亩土地。穷农场主只有十来亩甚至几亩土地,有时候因为穷不得不去给大农场主做短工挣钱补贴家用。农业工人是没有地的(除了刚才说的做兼职短工的小穷农场主),今年在这个农场打工、明年没准就去别的州的农场打工、甚至又回城里做下层行业工作了,当然也更无所谓“宅基地”了。 最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美国乡下景色虽美,但没有一寸土地是穷人(农业工人)的。
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有望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二 标题是“中国品牌汽车出口”,不是“中国汽车出口” 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121.8万辆,按全部数量算已经是世界第二。 但按中国品牌算暂时仍是世界第三,因为这其中纯自主品牌出口101.5万辆,合资+独资外国品牌出口量总和约20.2万辆。 (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品牌出口的具体数据是: 特斯拉出口约9.7万辆 上汽通用(不含五菱)出口约5.2万辆, 东风日产出口约2.4万辆, 悦达起亚出口约1.65万辆, 华晨宝马出口约1.1万辆。 由于下半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而德国因俄乌战争能源供给等问题出口下降,因此2022年按“中国品牌”已经是自主品牌算,中国品牌汽车出口量有望世界第二,届时这是“真正的中国汽车”出口世界第二。 此外,上半年中国品牌出口占汽车总出口的83%,占绝对主导地位,外国品牌出口只是少部分,某些人就不要再散布“合资车占很大部分”这种谣言带节奏了
数据说话:真心劝大家,江浙是夏酷暑冬湿冷 看到 王者5青铜大师 的贴子“真心劝大家”,这种掺杂着个人怨念的贴子真的是会误导青少年,实际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历来是中国的夏季最热的地方,冬季也是最湿冷的地方。为了避免他那种贴子误导青少年,我还是列出数据,以事实说话。 先言明:数据来自台风论坛的在气象部门工作的网友,台风论坛是国内气象数据最全最专业的一个气象爱好者的公众论坛。 可以看到自1951年有全面正式气象记录以来,杭州、南昌的年平均高温日数(35℃以上)是30天的等级,明显比广州、南宁的20天等级高处一个等级 @王者5青铜大师
#城市GDP#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占出口量的占80%以上 本吧有一两个贴子关于“中国汽车出口有望世界第二”,没看点开贴子之前我就猜有人拿特斯拉、和合资汽车来说事的,果然不少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知?)又自我矮化感谢合资品牌去了 实际上,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中国全部出口量的80%以上。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占60%,自主品牌商用车出口占22%。
关于渣土车撞主战坦克… 上一代的主战坦克T-72,主装甲是厚度26cm的合金钢板,而且呈锐角倾斜布置(相当于水平方向厚度40cm左右)。这一代就更厚更重了 解放J6、J7的大梁厚度是7~8mm的普通锰钢,一个框架(驾驶室铁板厚度1mm)。 这没必要对撞吧?
纯电车真实的知识——大家齐来更新 因为考虑换纯电车,所以认真向纯电车朋友、纯电车出租车司机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希望大家补充一下 1、电池衰减问题 因为本地90%出租车都是纯电车,而且出租车天天快充伤电池,是把电池用得最狠的情况,我前后问过很多个出租车司机(都是国产纯电车),他们都认真地告诉我电池在30万公里之前没感到有衰减,真正感到有衰减一般是35万公里左右。这让我放下了大半的心。
未来已来——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过20% 2020年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里,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比将达到20%。 实际情况是,这个目标提前4年实现了:自2021年8月以来,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过20%。随着用户持续增加,新能源车用户市场生态逐渐形成,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将将持续扩大。
#城市GDP#2020年各国芯片专用前道光刻机产量 常说的被美国卡脖子的光刻机,是指专用于半导体芯片前道光刻制造的光刻机。 2020年全世界前道光刻机产量情况:
#城市GDP#未来已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前5年达标 今年8月,纯电动车(不含插电混动)销量占全部的16.5%,算上插混则是20.1%。 9月,纯电动车(不含插电混动)销量占全部的17.4%,算上插混是20.4%,可见纯电车销量增长比插混快。 前几年郭jia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达到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现在才2021年,连续两个月的渗透率比预计提前5年到来,真的是“未来已来”。
#城市GDP#特斯拉对国内舆论渗透引导太厉害了,佩服 在stopand吧发一个帖子居然被封禁,原文如下: 一个特斯拉组装工厂,居然也想和国内技术研发引领者之一、贡献大量高薪研发岗位的宁德时代相比? 人各有志,特斯拉工厂是中专生的理想去处,宁德时代是本硕博的较好去处 看来号称客观发帖的stopand吧,其某些吧务也不过如此(不针对它所有吧务)
是时候给建国以来的中国运动员排一下历史地位了 自苏炳添以人类历史第十三的成绩(而且是最有份量的奥运比赛成绩)补齐纯短跑的缺位以来,中国的体育成就的9宫格拼图基本补全,是时候排一下建国以来中国运动员的历史地位了。 按NBA电脑游戏的能力值算法: 1、郎平,99,运动员顶尖+教练顶尖+第一代运动员偶像。 2、姚明,97,曾经统治“最高大又团队配合”的人类运动,有突破性贡献。 3、刘翔,96,间接证明黄种人可以跑得很快,有突破性贡献。 4、朱建华,95.5,直接证明黄种人垂直弹跳可以世界顶尖,有突破性贡献。 5、李宁,95.5,运动员顶尖+国产最大体育品牌企业家,(社会成就≈生物学成就)。 6、苏炳添,95,直接证明黄种人速度可以达到世界顶尖的门槛,(人类第一运动,生物学上有突破性贡献,直接补齐更高更快更强的中国运动员9宫格)。 7、邓亚萍,93,运动员第一+克服先天不足的努力榜样。 8、高敏/林丹,90.5,各自领域的王朝开创者。 9、张怡宁/郭晶晶,90,各自领域的当时世界绝对第一。 10、柳海龙,89,开创了中国实战搏击可以对抗国外搏击,有突破性贡献。
创造9"83后苏炳添的历史地位已经无限接近刘翔了 以半决赛成绩第一并远破黄种人记录进奥运会决赛,苏炳添的历史地位已经无限接近刘翔了。 论速度,苏炳添是刘翔不得不服的王者! 另一方面,刘翔虽然绝对速度比苏差一个量级,但在速度类竞赛上证明了黄种人也可以做得很好,是开创者! 如果今晚决赛苏夺得铜牌,那么历史地位将不亚于刘翔,如果夺得金牌,那…
酥饼放了10米还有10"05,状态很好啊 记得雅加达亚运会创造9"91的那次,预赛放10米是10"17,也就是说这次奥运会很可能创造他个人PB! 期待明天他给我们带来惊喜!
王思聪终于被群嘲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是孙一宁有多么正面,而是王思聪在巨富二代里太low,反衬出来的。 王思聪仗着自己是首富二代,这十年来还真没凭自己本事做过什么出彩的事情,玩女人倒是老手。虽说他玩女人是你情我愿,但也太高调了、而且净搞花边新闻没有点励志的新闻。 你说你花边新闻十次百次也就算了,可是搞了十年,吃瓜群众看也看腻了吧?好歹来一两条励志的事迹激励一下普罗大众吧?毕竟芸芸众生再怎么躺平颓废也不是全要你王思聪这些精神鸦片的、总归要干活吃饭的。 再加上他这次吃相狼狈,不被群嘲才怪。 一句话:看腻他的表演了
立贴为证,苏这次肇庆决赛成绩在9.95±0.02左右 这次肇庆百米决赛,如果全力跑的话,是9.95左右。 苏刚才的表现雅加达亚运会一样,收了十米左右10.17,当时决赛全力跑9.91。考虑到苏现在老了几岁,而且国内赛事犯不着拼命、以防拉伤,估计会收一下,所以我估计是9.95左右。 我看本吧还有以曰本几位手下败将来冷嘲热讽挑衅苏的,这都2021年了还哈日的是什么生物??
我们的人口素质还要多久才能普遍地提升上来? 邻座是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一个孙子,那个熊孩子把椅背杂志撕烂擦嘴,爷爷把鸡骨头吐了一地、水也洒了一地,当然熊孩子也少不了穿着鞋在座位上踩上踩下…硬件是够了,看来还要等老一代退出社会舞台,才会有彻底改观[图片]
#城市GDP#说到韩国物价贵,也来扒一扒国内水果价格吧 吧里这两天有一个韩国物价贵的贴子很火,贴子里特别提到了韩国水果贵、不能想买就买。 我印象中这两年经常看到国内水果价格上涨的讨论,恰好本人经常(几乎天天)买水果,感觉这几年水果价格的长线趋势是: 1.普通水果价格曲折上升; 2.部分贵的进口水果国产后大幅下跌; 3.不能国产的水果价格高居不下。 短线趋势受应季/不应季、水果产区自然灾害影响,属于正常波动。不是我想讨论的范围。 先说普通水果,曲折上升的“上升”原因有两个,消费升级和国内物价成本自然上升。后者原因很简单,一个处于健康发展上升周期的国家物价总会适度上升。前者原因可能很多人没留意到,现在在大城市哪怕是很普通的水果店门面,以前那种品相不好、个头小的水果几乎看不到了,而在十几二十年前大城市普通水果店的水果品相普遍都是色泽较暗淡、颜色不纯有斑块、表皮粗糙或凹凸、个头偏小…。曲折上升的“曲折”原因,其实是短线波动造成的,一个短线突升往往要经历一两个自然生长年周期、而等过了这一两年慢慢趋稳后一般都难以回落到以前的价格因为前面说了对于我们这样处于发展上升周期的国家总体物价总是会慢慢上升的。 本人爱吃花牛苹果,昨天还去水果批发市场买了一箱带箱24斤的花牛苹果,120元。(是在广州市中心的一个水果批发市场)。 家里楼下的水果店,花牛苹果要7.5元/斤。 好的门面的水果专卖店,花牛要11.5元/斤。两个店距离300米。顺便,这个店的美国蛇果9.8元/个,是个不是斤,算下来大约要20元/斤。(本人以前喜欢吃蛇果,后来发现花牛和蛇果口感香味相近、而且花牛的皮薄一些,蛇果还死贵就抛弃它了) 从长线来看,苹果10年来价格大约上涨了30%~50%?我说的这个涨幅纯属印象,请吧友指正。(别拿短线波动抬杠别拿短线波动抬杠别拿短线波动抬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年初七深夜11点了通往珠三角的高速还很堵 四面八方通往珠三角方向的高速都堵, 其中许广高速堵了二十多公里, 广东的经济活力实在强。
#城市GDP#从今年的GDP25019亿谈谈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否成功 广州今年的GDP以16亿微弱优势保持住第四的位置,主要原因是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回暖明显。 很多吧友说这是因为广州产业转型逐步升级成功,支撑了广州回暖的后劲,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广州是不是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先进产业了。 一、半导体电子产业 1.粤芯半导体,是这两年国内轰轰烈烈的芯片项目里4个真正量产并贡献GDP的项目之一(另外三个是武汉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中芯南方工厂)。2020年一期产能从年初的5000片/月爬坡到四季度满产1.9万片/月。2021年半导体市场火热,一期会持续满产、二期(2万片/月)也会启动建设后年投产,因此粤芯项目未来两三年都会提供GDP增长。 2.超视堺10.5代LED面板工厂,2020年产能从0爬坡到6.3万片/月,2021年中爬坡到9万片/月。 3.LG公司8.5代OLED产线,2020年8月建成投产,产能6万片/月好像已满产。2021年三季度会继续爬坡到9万片/月。 4.维信诺6.5代AMOLED工厂,2020年底投产、2021年产能爬坡逐渐到400/万片月(小尺寸屏所以数量多)。 以上列出的都是产线已经投产并开始产出的项目,这四个项目在2021年如果完全满产将合计贡献超过1000亿元的产值,其余小的项目、或者正准备土建的大项目(如华星光电的印刷OLED项目)就不说了。 这些都是先进半导体/电子制造业,不是富士康的终端电子产品组装代工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广州的半导体电子产业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是成功地站稳脚跟、未来还有上升空间。但也只是站稳脚跟而不是大获成功,比如离“世界显示之都”这一目标还需很大努力,毕竟合肥的先进显示产业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而且芯片产业生态还相对薄弱。 二、先进汽车制造业
世界上景色最美丽的地方是林芝了吧?雪峰草原花海 近处是宽广的花海河谷,远处是高山草甸和终年积雪的雪峰,这景色既有五彩缤纷的细腻又有雪峰宽谷花海的磅礴大气! 亚丁稻城和北疆伊犁河谷只是草原森林和季节性雪峰,都比不上林芝的花海雪峰磅礴大气。至于瑞士那种视野狭窄的高山峡谷就算了吧,住几天就心如牢笼般憋屈了。
告诉你个秘密,超级油轮空重比不上核航母,军舰是船舶工业的最高 很多人误以为一条30万吨超级油轮比航母重得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30万吨超级油轮的所谓“30万吨”,实际上是修正总吨的概念,可以粗略地看成是“船+货”总重30万吨。30万吨油轮的真正干重不过4~5万吨而已,原因很简单,油轮是近乎皮薄馅大的空壳结构,内部结构简单。而一艘核动力航母,比如003或福特级,干重一般都占满载排水量的70%以上,也就是7万吨以上。核航母内部几千个分舱,用于装各种大型机电设备、停放战机。而一艘几万吨的中小型油轮,干重甚至比不上大型驱逐舰。就技术水平而言,军舰当然也是船舶工业的最尖端技术。特别是大型核动力航母、战略核潜艇,先不说搭载的高功率密度核动力反应堆、飞机弹射器,也不说舰载战斗机预警机、导弹核武器,就算是钢材的技术水平都比民船高多了,比如战略核潜艇的超高强度钢耐压壳、航母甲板钢……
有感于喷子黑钟老挂号费 有些喷子收入连个税起征点都达不到对社会除了吃喝拿卡外没正贡献,就想人类顶尖的科学家为他1块钱一次洗脚、最好免费为他服务,然后生活还要求香车美女相伴 照我说,这些喷子不去当皇帝太可惜了
YF-130的进度,完成第三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试? 一直没消息的YF-130原计划去年底完成整机装配,但整机首次热试车一直没消息。从最近的新闻报道来看,到目前为止应该也没有做整机热试车,所以只提到涡轮泵的一些旧消息。试验做了3次,应该是指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试。据有限的消息,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失败,第三次应该是成功了,第四第五次(台)应该是就做整机试验,但目前没消息,说明还没开始做。
南水北调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为何有人就是说阴阳怪气的话? 南水北调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为何有人就是说阴阳怪气的话?
岛上有电动摩托车或摩托车出租吗?想到山上的大风车处领略海阔天 岛上有电动摩托车或摩托车出租吗? 想到山上的大风车处领略海阔天高、街道和海角处漫无目的的闲逛,靠双腿的话望山跑死马,要是有摩托车出租就好了
关于日本在这次肺炎上的表现,“不合时宜”地说两句 首先“不合时宜”的zz原因就不说了,就面对在对于这次日本安倍政府的一些示好举动,还是要感谢的。 然而救灾物资上写“岂曰无衣…”这些诗经里的诗句,是日本华侨写的、物资也是华侨募集的:然而这些天各种节奏就来了,包括松山芭蕾舞团(曾与日共关系紧密、在日本比较特立独行的左翼文化团体)唱中国国歌的新闻宣传、一厢情愿地把华侨筹集物质贴诗经鼓励语的功劳全归给日本普通民众,又比如对于“安倍要求397名议员从3月工资扣5000日元给中国”一事大谈安倍政府如何友邦,……甚至自卑党已经开始出现了,自责国人总是对日本有历史情绪、甚至想扯远到勾销历史问题这些奇葩论调。 其实这个安倍和几年前对华强硬鹰派的安倍晋三是同一个安倍:安倍第二届政府自2012年开始,对华是强硬鹰派的外交政策:强调美日同盟的合作关系,在钓鱼岛问题和二战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右翼、鹰派的标志性行为,这些都刚过去几年而已。现在安倍只是开始示了个好,但美日同盟的屁股还是坐得很深的,比如日本禁止华为参与5G组网这些大的政策没放松迹象,相比之下,英国已经开始对华为松口了。可以说,安倍这次行为已经把“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阐释的非常“完美”(露骨)。在中日关系和则两利这种背景下,安倍这次的做法,我们是该点赞,但点赞之余仍应是听其言、观其行,最多和他十年前的反面做法勾销。 最后,所谓“大国”的国民心态该如何,也说一下。首先一个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应该是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特别是要清楚国家利益与国际格局的关系,所以无论是那种“面对一点示好就可以全部问题一笔勾销”的心态、或者“全部民间行为都按阴谋来论处”的心态,都不是一个成熟中国网民的心态。
关于日本在这次肺炎上的表现,“不合时宜”地说两句 首先对于这次日本安倍政府的一些示好举动,还是要感谢的。 不过救灾物资上写“岂曰无衣…”这些诗经里的诗句,是日本华侨写的、物质也是华侨募集的:然而这些天各种节奏就来了,包括松山芭蕾舞团(曾与日本共产党关系紧密、在日本比较特立独行的左翼文化团体)唱中国国歌的新闻宣传、一厢情愿地把华侨筹集物质贴诗经鼓励语的功劳全归给日本普通民众,又比如对于“安倍要求397名议员从3月工资扣5000日元给中国”一事大谈安倍政府如何友邦,……甚至自卑党已经开始出现了,自责国人总是对日本有历史情绪、甚至想扯远到勾销历史问题这些奇葩论调。 其实这个安倍和几年前对华强硬鹰派的安培是同一个安倍:安倍第二届政府自2012年开始,对华是强硬鹰派的外交政策:强调美日同盟的合作关系,在钓鱼岛问题和二战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右翼、鹰派的标志性行为,这些都刚过去几年而已。现在安倍只是开始示了个好,但美日同盟的屁股还是坐得很深的,比如日本禁止华为参与5G组网这些大的政策没放松迹象,相比之下,英国已经开始对华为松口了。可以说,安倍这次行为已经把“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阐释的非常“完美”(露骨)。在中日关系和则两利这种背景下,安倍这次的做法,我们是该点赞,但点赞之余仍应是听其言、观其行,最多和他十年前的反面做法勾销。 最后,所谓“大国”的国民心态该如何,也说一下。首先一个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应该是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特别是要清楚国家利益与国际格局的关系,所以无论是那种“面对一点示好就可以全部问题一笔勾销”的心态、或者“全部民间行为都按阴谋来论处”的心态,都不是一个成熟中国网民的心态。
谈一下广州和重庆的2019年GDP,两者仅差之毫厘 冠状病毒爆发的春节闲着无聊,说一下广州和重庆的2019年GDP数字 广州2019年23628.6亿仅略多于重庆,这个数字让人有些不解,因为从各个维度上看,广州的城市规模、总体经济规模、新兴产业规模都是明显大于重庆的:纵向来看,广州的物流地铁航空港口等等相对于2018年都是增长很快,在国内处于top5乃至top3、且增长率在前列城市里是最高的水平。横向来看,无论是五百强企业数量还是商贸活跃程度广州都是明显超过重庆。 总体而言,广州的工商业规模是明显大于重庆的,但两地的GDP数字确实看不懂,哪位看得懂的?最后,两个城市都是比较优秀的。理性讨论,请勿骂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