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云天◎ 一路春雨梦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74 发帖数: 5,105 关注贴吧数: 0
工信部国产DUV光刻机的意义——中国工业科技卷遍全球不可逆转 工信部国产DUV光刻机的意义: 不只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而且是中国先进工业科技已经形成全部自主、正向循环、全球独一份全面的中高端产业生态,中国先进工业科技卷遍全球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工信部量产推广名单的这一款光刻机,是在国产光刻机里技术水平排第二的中电科研发的光刻机,面对中国官方正式公开这款量产的DUV光刻机,不少自媒体公知和1450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发表大量评论、故意把“分辨率≤65nm”误导为制造65nm芯片。其实65nm是所有DUV光刻机的初始分辨率,包括荷兰ASML的次顶端光刻机1980i DUV光刻机也是如此。只不过1980i在工件台前增加一道纯净水(光波经过折射后波长会自然缩短)使光源波长变低,所以ASML 1980i光刻机的实际分辨率为45nm。所以如果套用1450们的同样逻辑口吻,ASML 1980i光刻机只能做出45nm的芯片 但实际上中电科这台65nm分辨率的光刻机能做出线宽20nm的芯片,因为通过多重曝光工艺,就能生产出栅极线宽小于光源分辨率芯片。几重曝光就降低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直至达到光刻机的套刻精度,因此光刻机生产芯片的理论最高精度就是套刻精度。但受限于多重曝光导致的不良率下降问题,一般4重曝光就基本达到极限,因此ASML 1980i光刻机生产芯片实际能达到的平面线宽精度是14nm左右。 有的人说,台积电、中芯国际不是已经用1980i量产7nm芯片了吗?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谓10nm及以下工艺,都是采用FINFET工艺的等效的线宽精度:晶体管数量/芯片面积,而不是真正的平面线宽精度。包括现在台积电最新的5nm也都是等效线宽。 目前全球的前4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三星、Intel、中芯国际,都已成熟使用4重曝光工艺大规模生产芯片。因此国内芯片代工大厂,使用中电科这一台分辨率65nm的光刻机,4重曝光工艺,能做到20nm左右的芯片。 简而言之一句话:光刻机生产芯片的理论精度极限是套刻精度。
广州的2022年GDP分析——亡羊补牢,来者可追 广州的产业转型始于3年前的亡羊补牢、并于2022年确认路线:重新定义以制造业为广州的立市之本。 相比3年前,广州的高新制造业显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2022年的疫情给广州的第三产业造成了重创,广州的经济几乎以第三产业断臂的方式面对其他城市的竞争:以南航、春/秋广交会、地铁航空客流为重要指示标志的商业贸易经济活动全面锐减,相对疫情之前打对折、甚至更低。 另一方面,2022年广州商贸服务产业的暂时缺位,也正好毫不留情地给广州提了醒:须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投入、快马加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虽然广州距离产业转型成功还为时尚早,但部分行业已经逐渐开花结果,产业转型可以总结成“亡羊补牢初见效、蓄势待薄发”。说一下近3年以来产业转型的成果: 1、新型显示产业 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广东省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的主体。在新冠疫情之前,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称得上大规模的只有刚建成的6万片/月的OLED工厂、其余为零,新型显示产业排名在全国10名开外甚至难入大雅之堂。但2021年广州的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发展到全国前三:随着2022年陆续建成的新产线、近期的规划(以及上面未列出的可能计划如TCL T8产线等),广州已被评为国内新型显示产业第一城市的有力竞争者(赛迪顾问是工信部下属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咨询调研机构):
美元收割全球的终极依靠,在于美国的军事霸权 关于美元如何收割全球的问题,我用美国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和美元霸权来分步骤解释一下,什么叫美元收割: ①疫情后本来美国经济是停滞的, ②美国印钱刺激经济、用印出来的绿票购买他国商品特别是中国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是各国人民劳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就是财富, ③印的美元太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下跌, ④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但这会导致多印的美元因金融投机庄家被买入一小部分,市场流通量略微降低,(通俗地说就是被炒外汇的国际大资本庄家大量购入美元) ⑤在商品市场上流通的美元略微少了、在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游资更是大大的少了,因此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又大幅升值。 如此反复循环,美元霸权配合美国经济走出一个经济衰退周期、又重新进入经济上升周期,通过这样的一个循环完成对他国财富的周期性收割。 这5个步骤,关键出在了第④步上,如果换了是别的国家货币,即使加息也不会有那么强的反弹(因为无非就是多印了100元被庄家买入收存10元,但市场上还是凭空多了90元),但问题在于美国的霸权保证了美元是接近“硬通货”的属性、有军武霸权给美元背书,换言之大家还是潜意识里看好美元。换言之大家潜意识里还是看好美元,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资本庄家综合评估下来美国还是会持续发展的、美元还是会值钱的,因此愿意接收美元和买入美元的心理还在,所以美元在外汇市场上就被看涨、汇率止跌回升! 也正是因为美国的霸权实力,会导致美元在其作为普通货币之外,因为其避险能力而被大家潜意识多赋予的价值(想想哪个国家敢动美国?),正是这种“霸权国力背书”而多赋予的价值,使得美元可以被美联储操纵反复收割全世界人民的劳动,而美国这霸权国力的终极支撑是军事霸权。 所以说美元霸权和美国军事霸权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因为美国的各种施压和制裁的最本质或最终极的依靠是全球驻军、11艘核航母战斗群、7000枚核武器…,最后附上美国的全球驻军分布图, 当然美元霸权还有一部分别的依托,但本质成效最快最大的依靠,还是军武霸权,那些“精(实)神(际)白(耗)人(材)”们先别急着喷人用非主要原因来转移注意力
开特斯拉回家耗完电的噱头坚定了我换电车的想法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国庆开特斯拉回家在高速上耗完电叫拖车”,刚开始大家各种嘲讽纯电车上高速, 可再一想不对劲,纯电车明明是非常适合拥堵和中、低速行驶的,同样满油满电下纯电车肯定比油车更能扛堵车,同时满油满电出发同样拥堵怎么会没一辆油车耗完油反而唯独这辆特斯拉耗完电?带着疑问于是我再细看这新闻,果然是不折不扣的人造噱头:此人的车续航不到450公里本来就比不上国产纯电车,还非等到80公里续航才想去充电。 我自己节日开长途还剩100公里油就很心慌了,他这续航本来就低的车非要剩80公里才充电,由此基本可鉴定此人不排除一定程度上是在脑子糊涂后将错就错博出位、让更多乡邻人知道他买了特斯拉。(人均年入百万的贴吧网民先别急着否定我的话,在贴吧之外的中西部农村,打工仔买一辆二三十万的洋车回家还是能在乡邻面前显摆一分钟的)。 我昨天同样是外地游玩跑高速回程赶上堵车,不到300公里开了差不多7个小时(中途太困去服务区眯了半小时但没加油),95号油52、3升左右出发,到家后还剩12、3油,这还多亏昨天不是国庆末堵车高峰期,否则也得中途加油才能回来。 以往大家包括我都担心大小长假高速长途纯电车不行,又是充电排队又是开空调耗电又是冬天打折各种说法,但从这条新闻来看恐怕纯电车跑高速反而是有优势没什么可以黑的、以致这种“有意无意博出位的噱头新闻”也拿来炒作,就可知有些人是黔驴技穷了。 此外,我长途开车有中途休息的习惯,特别是堵车情况,因为本人不擅长憋尿十几个小时、七八个小时也难以做到。像我这样开五个小时就得休息半小时的情况,通过这么一对比,坚定了换电车的决心。 附上游玩美景
#城市GDP#说到韩国物价贵,也来扒一扒国内水果价格吧 吧里这两天有一个韩国物价贵的贴子很火,贴子里特别提到了韩国水果贵、不能想买就买。 我印象中这两年经常看到国内水果价格上涨的讨论,恰好本人经常(几乎天天)买水果,感觉这几年水果价格的长线趋势是: 1.普通水果价格曲折上升; 2.部分贵的进口水果国产后大幅下跌; 3.不能国产的水果价格高居不下。 短线趋势受应季/不应季、水果产区自然灾害影响,属于正常波动。不是我想讨论的范围。 先说普通水果,曲折上升的“上升”原因有两个,消费升级和国内物价成本自然上升。后者原因很简单,一个处于健康发展上升周期的国家物价总会适度上升。前者原因可能很多人没留意到,现在在大城市哪怕是很普通的水果店门面,以前那种品相不好、个头小的水果几乎看不到了,而在十几二十年前大城市普通水果店的水果品相普遍都是色泽较暗淡、颜色不纯有斑块、表皮粗糙或凹凸、个头偏小…。曲折上升的“曲折”原因,其实是短线波动造成的,一个短线突升往往要经历一两个自然生长年周期、而等过了这一两年慢慢趋稳后一般都难以回落到以前的价格因为前面说了对于我们这样处于发展上升周期的国家总体物价总是会慢慢上升的。 本人爱吃花牛苹果,昨天还去水果批发市场买了一箱带箱24斤的花牛苹果,120元。(是在广州市中心的一个水果批发市场)。 家里楼下的水果店,花牛苹果要7.5元/斤。 好的门面的水果专卖店,花牛要11.5元/斤。两个店距离300米。顺便,这个店的美国蛇果9.8元/个,是个不是斤,算下来大约要20元/斤。(本人以前喜欢吃蛇果,后来发现花牛和蛇果口感香味相近、而且花牛的皮薄一些,蛇果还死贵就抛弃它了) 从长线来看,苹果10年来价格大约上涨了30%~50%?我说的这个涨幅纯属印象,请吧友指正。(别拿短线波动抬杠别拿短线波动抬杠别拿短线波动抬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城市GDP#从今年的GDP25019亿谈谈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否成功 广州今年的GDP以16亿微弱优势保持住第四的位置,主要原因是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回暖明显。 很多吧友说这是因为广州产业转型逐步升级成功,支撑了广州回暖的后劲,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广州是不是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先进产业了。 一、半导体电子产业 1.粤芯半导体,是这两年国内轰轰烈烈的芯片项目里4个真正量产并贡献GDP的项目之一(另外三个是武汉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中芯南方工厂)。2020年一期产能从年初的5000片/月爬坡到四季度满产1.9万片/月。2021年半导体市场火热,一期会持续满产、二期(2万片/月)也会启动建设后年投产,因此粤芯项目未来两三年都会提供GDP增长。 2.超视堺10.5代LED面板工厂,2020年产能从0爬坡到6.3万片/月,2021年中爬坡到9万片/月。 3.LG公司8.5代OLED产线,2020年8月建成投产,产能6万片/月好像已满产。2021年三季度会继续爬坡到9万片/月。 4.维信诺6.5代AMOLED工厂,2020年底投产、2021年产能爬坡逐渐到400/万片月(小尺寸屏所以数量多)。 以上列出的都是产线已经投产并开始产出的项目,这四个项目在2021年如果完全满产将合计贡献超过1000亿元的产值,其余小的项目、或者正准备土建的大项目(如华星光电的印刷OLED项目)就不说了。 这些都是先进半导体/电子制造业,不是富士康的终端电子产品组装代工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广州的半导体电子产业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是成功地站稳脚跟、未来还有上升空间。但也只是站稳脚跟而不是大获成功,比如离“世界显示之都”这一目标还需很大努力,毕竟合肥的先进显示产业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而且芯片产业生态还相对薄弱。 二、先进汽车制造业
关于日本在这次肺炎上的表现,“不合时宜”地说两句 首先“不合时宜”的zz原因就不说了,就面对在对于这次日本安倍政府的一些示好举动,还是要感谢的。 然而救灾物资上写“岂曰无衣…”这些诗经里的诗句,是日本华侨写的、物资也是华侨募集的:然而这些天各种节奏就来了,包括松山芭蕾舞团(曾与日共关系紧密、在日本比较特立独行的左翼文化团体)唱中国国歌的新闻宣传、一厢情愿地把华侨筹集物质贴诗经鼓励语的功劳全归给日本普通民众,又比如对于“安倍要求397名议员从3月工资扣5000日元给中国”一事大谈安倍政府如何友邦,……甚至自卑党已经开始出现了,自责国人总是对日本有历史情绪、甚至想扯远到勾销历史问题这些奇葩论调。 其实这个安倍和几年前对华强硬鹰派的安倍晋三是同一个安倍:安倍第二届政府自2012年开始,对华是强硬鹰派的外交政策:强调美日同盟的合作关系,在钓鱼岛问题和二战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右翼、鹰派的标志性行为,这些都刚过去几年而已。现在安倍只是开始示了个好,但美日同盟的屁股还是坐得很深的,比如日本禁止华为参与5G组网这些大的政策没放松迹象,相比之下,英国已经开始对华为松口了。可以说,安倍这次行为已经把“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阐释的非常“完美”(露骨)。在中日关系和则两利这种背景下,安倍这次的做法,我们是该点赞,但点赞之余仍应是听其言、观其行,最多和他十年前的反面做法勾销。 最后,所谓“大国”的国民心态该如何,也说一下。首先一个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应该是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特别是要清楚国家利益与国际格局的关系,所以无论是那种“面对一点示好就可以全部问题一笔勾销”的心态、或者“全部民间行为都按阴谋来论处”的心态,都不是一个成熟中国网民的心态。
关于日本在这次肺炎上的表现,“不合时宜”地说两句 首先对于这次日本安倍政府的一些示好举动,还是要感谢的。 不过救灾物资上写“岂曰无衣…”这些诗经里的诗句,是日本华侨写的、物质也是华侨募集的:然而这些天各种节奏就来了,包括松山芭蕾舞团(曾与日本共产党关系紧密、在日本比较特立独行的左翼文化团体)唱中国国歌的新闻宣传、一厢情愿地把华侨筹集物质贴诗经鼓励语的功劳全归给日本普通民众,又比如对于“安倍要求397名议员从3月工资扣5000日元给中国”一事大谈安倍政府如何友邦,……甚至自卑党已经开始出现了,自责国人总是对日本有历史情绪、甚至想扯远到勾销历史问题这些奇葩论调。 其实这个安倍和几年前对华强硬鹰派的安培是同一个安倍:安倍第二届政府自2012年开始,对华是强硬鹰派的外交政策:强调美日同盟的合作关系,在钓鱼岛问题和二战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右翼、鹰派的标志性行为,这些都刚过去几年而已。现在安倍只是开始示了个好,但美日同盟的屁股还是坐得很深的,比如日本禁止华为参与5G组网这些大的政策没放松迹象,相比之下,英国已经开始对华为松口了。可以说,安倍这次行为已经把“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阐释的非常“完美”(露骨)。在中日关系和则两利这种背景下,安倍这次的做法,我们是该点赞,但点赞之余仍应是听其言、观其行,最多和他十年前的反面做法勾销。 最后,所谓“大国”的国民心态该如何,也说一下。首先一个成熟的大国国民心态应该是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特别是要清楚国家利益与国际格局的关系,所以无论是那种“面对一点示好就可以全部问题一笔勾销”的心态、或者“全部民间行为都按阴谋来论处”的心态,都不是一个成熟中国网民的心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