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风流 八婺风流
关注数: 0 粉丝数: 52 发帖数: 20,907 关注贴吧数: 27
【越剧新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赈灾义演募集善款十万元(图)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赈灾义演募集善款十万元(图)--------------------------------------------------------------------------------http://www.qianlong.com/2008-05-16 07:26:45来源:新浪娱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三日来死亡数字持续攀升,余震不断发生,风雨阻碍着救援的进行,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在自然灾害突然袭来时,爱国热情熊熊燃烧。作为江浙地区的一线越剧表演艺术团体,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于5月15日19点15分在慈溪市人民大会堂进行赈灾义演。 茅威涛团长讲话剧团演员捐赠观众捐款  原定于15日在慈溪人民大会堂上演的《陆游与唐琬》是荣膺2003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经典剧目。地震发生后,“小百花人”情牵灾民,剧团立刻决定将这场原本由新生代演员担纲的商业演出改为赈灾义演,而“梅花大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茅威涛亲自率领“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董柯娣、陈辉玲,国家一级演员洪瑛、江瑶、邵雁、吴春燕等80年代的原生代演员登台献艺。   演出正式开始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体演职员均肃立于舞台之上。团长茅威涛作为代表,向现场千余观众表达了他们对灾区全部人民的关注和对灾情如火的焦急心情,并悉数捐出当晚演出的全部收入,以及地震发生后“小百花”部分员工的捐款,前来看望参加义演的全体演职人员的慈溪市委、市政府及市广电局领导也积极参与了赈灾捐赠活动。被捐赠现场浓浓真情感动的观众们,纷纷自发走上舞台,走向捐款箱,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尚未及捐款箱高的儿童。还有远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未能亲临现场的戏迷,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家尹小芳老师,都汇来了大额善款。   团长茅威涛及丈夫郭晓男已于当日下午捐赠了10万元善款,在晚上的义演现场,她表示:地震中的受灾群众,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跳动的心,牵动着“小百花”每一个演职员工的心。虽然传统表演艺术的发展在当下社会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是作为一个戏剧人,她希望能够为民族、为同胞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更希望能通过这样一种义演的形式,通过自身的公众形象,呼吁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献出诚挚爱心,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灾区的人民尽快走出阴霾,重建家园。   当晚,各方共捐赠善款106770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转交灾区人民,而更多戏迷则纷纷来电表示,他们也将以“爱越人”的名义,向中华红十字会总会捐赠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点心意,让这份爱绵绵不绝的传递下去。
【越剧新闻】新编越剧《赵氏孤儿》“文戏武唱” 新编越剧《赵氏孤儿》“文戏武唱” 美成 刊发时间:2008-02-15 10:52:49 光明日报   中国戏曲的每一个剧种,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跻身于四大剧种之一的越剧也不例外。在观众心目中,越剧给人的总体印象不外乎八个字:“轻柔飘逸、甜糯绵细”,尽显一派阴柔之气。孰不料,由上海越剧院一团(男女合演)推出的新编越剧《赵氏孤儿》,竟完全打破了越剧原有的审美定势,同时也打破了“越剧王子”赵志刚 固有的形象模式,让观众看到了一台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个别到全局都充满阳刚之美的越剧,而其最大的特点是“文戏武唱”,既让人惊诧惊奇,又不能不迷醉在新的审美愉悦中。   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开创了“武戏文唱”的一代艺术之风,其通过设计特定的身段动作、停顿亮相等,去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使他演出的武戏再不是通常只见打斗,不见人物的低层次状况,将京剧武生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审美层面,并影响了几代戏曲武生演员的艺术创作。“武戏文唱”的出现,功莫大焉。谁曾想事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男女合演的上越一团竟来了个反其道而行,开创出“文戏武唱”的全新样式!对此,越剧老观众既为之耳目一新,又首肯其是越剧,而不是京、豫、秦等阳刚的剧种,因为越剧本体特征中刻画人物细腻婉转、曲调唱腔柔美动听的长处依旧还在,只是这些特征已经融于整体刚劲的艺术氛围中,达到了刚柔相济的境界。这一艺术实践对越剧来说十分不易又弥足珍贵。年轻的观众对越剧虽还陌生,但一开始就被紧紧抓住了。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节推进,各个人物均处于生死关头的艰难抉择,似油画般浓重的舞台色彩,似真似幻的布景设计,似实似虚的场面安排,传统乐器与西洋鼓声震撼人心的相互呼应,管弦乐曲与越剧曲调恰到好处的交相辉映,以及既令人窒息又令人感叹生命无常的高悬舞台正中象征极权的“达摩克里斯剑”,所有这一切,均将受众牢牢锁在悲泣、悲惨、悲怆、悲壮的悲剧情势中,让他们真真切切体味了一把悲剧的审美快感。   这里不妨做一点纵向比较。当年盖老的“武戏文唱”,尚是盖老作为武生演员的一种个体表演风范,远没有形成戏剧演出的整体态势。而《赵》剧则有根本的不同,其“文戏武唱”是全方位、多视点的全景式展露,而不仅是主要演员在表演方面的单个呈现。也就是说,该剧从剧本创作起,到导演率领演员及灯、服、道、效、化等各个艺术门类,都在共同打造一台充满刚性的越剧。若仅靠某一门类的刚性表现,是决然构不成现在如此统一完整的审美效应的。
【越剧新闻】“越女争锋”喜获星光大奖 市场叫座观众叫好 “越女争锋”喜获星光大奖 市场叫座观众叫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07:53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端木复)首次改为两年一评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第20届“星光奖”)日前揭晓。“越女争锋”青年越剧演员挑战赛从各省市700多个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与央视春晚、十六省市春晚一起,喜获仅有的三个优秀戏曲节目奖。  市场叫座观众叫好  “越女争锋”缘何喜获星光大奖?不仅演员剧团欢迎,而且市场叫座、观众叫好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这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性越剧青年演员电视选拔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在公众视野中成功掀起了一场“越女”热潮。  在逸夫舞台举办的13场比赛一票难求,票房收入达70多万元,不少外地观众一大早坐火车赶来观赛,晚上的比赛上午8点就有观众来抢座。录制播出的23档电视节目,文艺频道平均收视率达2.2%,戏剧频道平均收视率1.6%,超过了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在上海地区平均0.9%的收视率。越女20强与观众见面演唱会的直播,文艺频道创下了4.5%的收视高峰,央视二轮播出也创下了央视戏剧频道的最高收视率。“越女争锋”的景气与火爆,证明了只要路子对头、方法得当,戏曲艺术会有市场,戏曲电视也会有观众。  没有一分启动资金  “越女争锋”挑战赛不同于有雄厚资金依托、众多明星捧场的晚会,它是在没有一分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开始运作的。组织者主要靠的就是为越剧界推新人、推新戏的崭新创意。大赛消息一发布,就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专业院团及艺术院校的200多名青年越剧人才报名;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金采风、尹小芳等越剧前辈还联名倡议,为这项推出新时代越剧新星的活动喝彩。  整个赛事采用少花钱、办大事、低成本操作的方式,走依靠社会、拓展市场的道路。组织者把以往放在演播厅的赛事搬进了剧场,利用票房收入,来解决“越女争锋”初、复赛的资金。同时,他们还获得了上海戏剧艺术研究中心、兰生越剧发展基金等的赞助与支持。  坚持正确价值引导  初赛开始,袁雪芬就多次建议,在当今荧屏充斥“一夜成名”的泡沫喧嚣中,希望组织者坚持文化追求的价值引导,不要把活动搞成一般的选秀,而要在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多为选手提高艺术素质和文化修养创造机会。  为此,袁雪芬及一批戏曲名家亲登讲台,为入围复赛的40名选手开办了3天讲习班,还向她们赠送专业书籍。比赛还增设了诗词表演、才艺展示和不计分的知识问答环节,提倡年轻选手拜师学艺,鼓励她们立大志、走正路。从老生吴群的圆场功、花脸薛巧萍的耍牙、谢莉莉的担子功到陈雯婷的喷火,参赛选手几乎人人有绝活,个个有亮点,为越剧新百年的发展注入了可喜的新血液。【发表评论 _COUNT_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