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的季节 棉花糖的季节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392 关注贴吧数: 5
【原创 短篇】重逢 10点钟的地铁口,刺骨的寒风直钻进后背。我缩缩头,拉起衣领。头脑在寒冷中反而一下清醒起来,身边步履匆匆的行人的面孔一张张变得清晰,却都一样挂着疲惫的神情。 我讨厌北方的冬季,尤其是这样永远在延续反复的夜晚。人群中散发出一种凝滞的嘈杂,仿佛深冬的流水一般,笨拙而沉重。我随着他们一起涌入明亮的站台,能感到空气的温度慢慢上升,裹挟着呼吸的浑浊味道。走道上的广告牌在提醒着,新年即将来临的喜庆。 昨晚家里打来电话,问你怎么样了啊。我说很好啊很好。放下手机,我眼前浮现出父亲的面容,忽然感到心里被什么刺穿了伤口一样,疼痛起来。 其实不怎么好也是这么说。因为好不好这种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我在地铁的摇晃中近乎要睡过去的时候,忽然被一股涌进车厢的人流推搡到一边。在人群中有个高个子的男生,戴着绿色的棒球帽格外显眼。他背着一把吉他,挂着耳机。在车门关上的一瞬间,男生侧过头来向我的方向扫了一眼。 我站在几步之遥的地方,觉得双脚仿佛被固定在地上,无法动弹。在那一瞬间,记忆忽然全部回来。有多少次想象着这样的情形,却没有想到真的看到会是如此这般。那些被时间吞没的封埋进深处的画面就这样一点点浮现上来,充斥了我窒息的胸廓。 对于那两年时光的记忆,似乎都发生在城市中那些幽暗的小酒吧里轰鸣的音响声中。在那些炎夏热闹的夜晚,我们坐在马路边的大排档,在啤酒和烧烤的香味里消耗掉了数不清的时光。每次阿潘喝多了就开始念诗,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末使清樽空对月。阿潘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吉他手,Min总是说这家伙虽然脑子不太好使,好在生了几根好指头。然后阿潘就露出一贯的自恋表情,勾搭着Min的肩满口酒气地说,丫是嫉妒我人气太高了。 我有时候觉得,认识阿潘和Min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有那么一阵子,我甚至觉得那就是生活的全部了。每天坐在教室里刷微博,看到又有人回复问你们什么时候有演出,最近有没有写新歌之类的话,就觉得仿佛什么都有了一样的幸福无比。 在很多个午后,背着吉他跟着他俩走过校园里长长的林荫道去社团的小教室。好像总是有聊不完的话,但是现在努力回想却怎么也记不起那些没完没了的闲谈都是关于什么。只是觉得满足。能感到灵魂被慢慢填满的那种温暖,知道有些东西即使谁都不说,也都彼此了解。 我在那些充斥着震耳欲聋的鼓点和汗水的夜晚中渐渐淡忘了时光的流逝。虽然有时想起未来会有一些疑虑,却不愿过多考虑。但人生不是电影,不是关上屏幕就能让所有结束在happy ending。只是我们演的太过投入,忘记了角色和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差别。 那一切终于在夏天的尽头走向了结束。那天我们在常去的一家酒吧演完了暑期的最后一场演出,阿潘说要好好庆祝一下。我们在通宵营业的料理店吃了一大堆东西,直喝到满座都是歪歪斜斜的酒瓶,才摇摇晃晃走出来。深夜的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夏末的微风吹动着树叶,时而卷起地面散落的塑料袋,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阿潘搭着Min的肩膀,上句没下句地唱他自己写的歌。那曲调在寂静的夜色里,抑扬顿挫。 走了一阵Min扯着阿潘在路边的台阶上坐下来。被夜风一吹三个人都清醒起来。Min坐在我们对面,不知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我正想说你今天怎么了,他却忽然转过头去。 Min掏出一根烟点着,望着烟头的火星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就那么过了一阵,说,我要退出了。今天就算最后一场了吧。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只是头脑一片空白。我说你不是吧,怎么突然说这个。Min笑了一下,说木子你真的觉得这样的日子会永远继续下去吗。 有时候我在想这两年我自己都在做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昨天家里来电话,我妈说一个亲戚得癌症去世了。那一阵子我想,要是有一天那个人换成我爸我妈,我能做什么呢。
【推荐】韦伯,你是个天才——《CATS》观后 昨天夜里10点半,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昏黄的路灯下,耳边还一遍遍回荡着《memory》的旋律。我站在黄土堆积的蜿蜒道路上回头望向夜色中个灯火辉煌的剧院,感到这是一个那么神奇的夜晚。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一群把脸涂得怪里怪气的猫人会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当两个半小时的表演进入尾声,全场起立随着舞台上猫们的合唱一起鼓起掌来的时候,一瞬间发现所有华丽的形容词在这样的演出面前都黯然失色。我已没有合适的言语可以用来表达内心里的感动和震撼。若是一定要用什么来概括一下,那么我只能说——叹为观止。      安德鲁 劳埃德 韦伯是一个天才——我非常确定这一点。长达150分钟的音乐没有一分钟让人失望,不知之前声名远扬的《memory》,所有的乐曲都相当精彩,加之现场音响的强大设备,从第一秒开始我就完全沉浸到音乐所创造出的不可思议的美妙境界中去了。      猫的每一个演员都是brilliant的歌唱家、舞蹈家和演员。他们会时常跑下台来与观众席上的人们游戏,在中场休息时更是有猫趴在装饰的木栅栏上玩杂耍逗得全场哄笑。现场的演唱饱满的高音和低沉的低音一次次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演员们宛若天籁的歌喉和华美至极的舞美一同将人拉入了一个比童话还美丽的世外桃源。不大的舞台在层叠的树丛、升腾的云雾、可以开启的垃圾桶和无数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灿烂灯光下变成了一个仙境,你坐在那里,忘记了一切,你觉得自己变成一只猫——这是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      在看《finding neverland》时我就曾深深感到童心的可贵。但那毕竟是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感受,稍纵即逝。但舞台上那一群憨态可掬的猫却唤醒了内心深处的记忆,儿时有过的幻想和美好的信仰,永无岛的图像。所以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动,近乎要落下泪来,欢喜而惊讶。虽然也有语言和文化的阻隔,让我不能总是理解舞台上所表达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当全场的欢呼和掌声与五彩斑斓的灯光一同沸腾了2月冬季的夜晚时,我知道我会记住这个难忘的夜晚。拍的发痛的手掌也不足以证明心里的震撼。你们是一个奇迹。   
【原创影评集】屏幕下的人生(不断更新中) 世界的归宿——飞越疯人院因为事先在网上看了介绍,所以一直很怕看结局。      但真正看到时,反而没有先想的残忍镜头,一切只是那样安静的发生。死亡,扼杀,逃离。但我还是说不出的难受。      这是第一部没有借助字幕完整地看下来的片子,我很怕自己会陷得太深,太难受。想起当初看完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觉得整颗心被人掏出来般痛苦。还有尤金?欧尼尔《长夜漫漫路迢迢》。喜欢这样的作品,却也害怕看过后的挣扎。      人若是将这个世界的丑恶看得太清楚必定会非常痛苦的。这部电影中的疯人院从头至尾都带着某种令人窒息的安宁气息。一切都井井有条。舒缓的音乐,护士长平和的语调,病人们常常挂在脸上的微笑。但隐藏在这平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灰暗的社会。      人类是不是有这种本能,将异于自己的群体同化。当同化他人的群体成为掌权者时,这种同化就演变成房龙在《宽容》序中所讲到的专制与毁灭。麦克默菲在死水一般的疯人院中是一个异类,他虽然叛逆,不拘,调皮,却格格不入。在这个巨大的杀人的疯人院,它是必须被同化的。所以最后他的死成为一种必然。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想起PINK FLOYD在THE WALL中描绘的车间,忽然感到二者似乎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在故事的最后,pink floyd推翻了那堵墙,而酋长也砸毁了疯人院的窗户,奔向了自由。他们都在说的,是这个世界最终的归宿。   
绝对80后的文字——夏的歌声(原创连载中~~) 1.1 周三检查完清洁的时候,谢小寞发现手机不见了。以前她就常想人如果能发明一台记录记忆的仪器,每次丢掉东西就不需要这样绞尽脑汁的找和想。但是这会子谢小寞只能一个一个搜索可能去过的地方。但是目标太大,大脑也完全是空白。谢小寞忍不住一屁股坐在教学楼前的楼梯上,把头埋进臂弯里。 心情郁闷的要死。两个月前好不容易说动老妈才买了新的手机。更重要的是,手机里有夏寒的照片。 想到这谢小寞就要疯了。那是冒着生命危险偷拍到的照片——在夏寒经常出没的酒吧蹲了1个多小时才搞到的啊!怎么办呢,怎么偏偏现在丢了!谢小寞郁闷的想。坐在一旁的齐音看谢小寞快哭出来了就拍她肩膀说不就一手机吗别跟死了娘似的。结果这安慰只起到反效果,谢小寞跳起来一巴掌打在齐音身上愤怒地瞪了他几秒然后转身跑掉了。齐音立马爬起来追上去:“对不起啦,我错了还不行吗,喂,等等啊!” 第一次被齐音发现自己对夏寒的“特殊感情”是在高一的篮球赛上。谢小寞晚饭也没吃就跑去篮球场看球赛那可是平生第一回。用齐音的话说就是“打娘胎里出来就没这么积极过”。为此谢小寞还被齐音狠狠的鄙视了一番。“你不就是嫉妒人家吗?”谢小寞一句话就把齐音所有的语言功能都摧毁了。是啊,哪个人比得上夏寒呢。 夏寒,夏寒,谢小寞的博客上全是这个名字。朋友留言说“你眼光真够恶俗",谢小寞却不在乎。喜欢夏寒,他推翻了谢小寞一切关于“一见钟情是不可能的”的论断。第一次在球场上看到他,好看到令人窒息的脸孔。下巴有完美的硬朗线条。颀长的身材。会投让人尖叫的三分球,跨下传球的姿势无与伦比的潇洒。那就是夏寒。满眼高傲和不羁的男生,在球场上无人能守的夏寒。谢小寞不介意他近乎全开红灯的成绩单,不介意可以用卡车装几仓库的夏寒追求队,不介意他打架抽烟去酒吧。上帝呀,就冲着那张比CLOUD还精致的脸和赛过科比的球技谢小寞也会发誓要爱他一辈子的。 更重要的事发生在,高一的圣诞晚会。 谢小寞从控制室的挡风玻璃看到聚光灯下那个抱着吉他的男生,低沉的嗓音清晰地穿过人群的尖叫包围住谢小寞。那一刻的夏寒仿佛在空无一人的沙漠中,脸上没有认何多余的表情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不可思议的。那首歌是夏寒自己写的,叫< >.谢小寞听着夏寒的声音,可以感受到这个男生灵魂中的某种诱认的力量,那是谢小寞所没有的,是她从不曾有过的,某种信仰的力量。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谢小寞确定了,自己是喜欢夏寒的。 2谢小寞在期中考试以后第一次见到了夏寒的女朋友。 那是一个吹着暖风的春季的下午。考完最后一门英语,谢小寞疲惫不堪地拖着脚从教室里走出来。齐音跟在身后,抱怨老班布置的作业太多。谢小寞懒得理他,一个人提着一个星期的脏衣服往楼下走。他们都是理科竞赛班的优等生:就冲着这个,谢小寞考前的一个星期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自从进校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拿了个年级第一她就一直在担心。1班有很多外地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拼了命地学习。晚上回去寝室更是书声朗朗,灯火辉煌。 谢小寞知道,对于他们这样的学生,背负着无数人的艳羡和期望,惟有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努力,成为人尖中的人尖。因为他们都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那些羡慕的眼光已经成为生命中的土壤,一旦消失掉,他们不知道还可以依靠什么生存下去。 然而夏寒是不同的。他不会介意考试的分数、别人的评价。 谢小寞这样想着,一抬眼看见了夏寒。 男生穿着橙黄色套头运动衫,单脚支地的登着一辆大红色的山地车。右手的食指夹着烟头,浑身散发出慵懒的气息。那个女孩就站在他的身边。 谢小寞的角度可以清晰的看见女孩的面庞。那时——后来谢小寞自己都惊讶,没有丝毫失落或伤感的情绪,只是用欣赏的心情注视着两个人。是用金童玉女来形容毫不夸张的。那样的容貌本来是只应出现在漫画中吧。精致的鼻子,忽闪的眼睛,及腰的栗色卷发,女生右耳银色的挂坠在阳光下闪烁出傲人的光芒。夏寒微微侧过脸去说着什么,满脸的爱怜味道。女孩撒娇的抬抬下巴,嘟起嘴来。夏寒伸收揽过她的腰,把她抱上单车。
喜欢矢泽老师的一定进来看! 刚看了NANA真人版的电影,比想象中还要糟糕的多。先不说奈奈的表演者宫崎葵从头至尾的表现除了傻笑就是瞪眼睛装可爱,就连娜娜美嘉我都难以称道。只是单纯的没有表情,说话单音节,那并不是真正的娜娜。娜娜的坚强和骨子里的那股傲气到了美嘉那儿更多剩下的是做作和故作冷漠。至于泰,真一和伸夫,我只剩下心疼的份。演员大多表现很僵硬,完全失去了原作的灵气。时间的限制也使得剧情过分简略,让人有种内容简要的感觉。唯一的亮点是衣服,觉得电影拿来当COSPLAY或许比较好一点。 这两年来,从《下弦之月》的电影化到《天堂之吻》动画化到今年《NANA》的电影化和动画化,矢泽爱的名字飘遍大江南北,却觉得矢泽爱式的唯美在不断的商业化中摧毁待尽。或许是太喜欢了,对于我来说那样的世俗化是绝对不属于她的,怎么可以允许那样拙劣的复制。所以对于所有的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抵制的,根本没办法去欣赏。 NANA的漫画也很有一阵子没看了。最初给我的触动随着剧情越来越冗长和复杂化在渐渐消失。我知道是自己现在没有当时的心境,但矢泽的大众化也让她丢失了本初的感动。虽然还是喜欢矢泽的,那样喜欢,关于寂寞,每个坚强的女孩背后的倔强和孤独,关于梦想,童话和现实的差距,关于爱情,所有琐碎的温暖,这些,是只有矢泽可以那么深刻的给我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所以才会更加期待,更容易失望。这我都知道。矢泽是个现实的人,她比谁都更了解阳春白雪如果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就只有消亡的结局,她懂得在现实和幻想间权衡。但现在的YAZAWA不是我喜欢的那个,也不是我熟悉的那个。看不到,被商业化的云层盖住的我的矢泽爱,那个细腻的矢泽爱,寂寞的矢泽爱,勇敢的,坚强的,清醒的,矢泽爱。前阵子看《近所物语》时哭了,却再找不回来了,那种动心的感觉。 好怀念,我的NANA,阿紫和熏,那些很遥远的真挚的温暖,没有大片大片的喝彩,VIVENNIE的衣服和朋克的疯狂,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我们明白,写在纸上的无声地倾诉的,是只有你可以让我们懂得的,爱呀。重要!!!!!!!!!!希望所有与本人怀有同感的到小女BLOG一坐。本人正寻觅知音中~~tw886.to/沉睡的天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