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舒城地 俺舒城地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关注数: 413 粉丝数: 586 发帖数: 7,702 关注贴吧数: 97
《舒城故事》知县和石匠 知县和石匠      郑明和谈南,幼年同窗,情谊笃厚。后来,郑明外出攻读,院试及第,得了功名,出任知县。谈南家遭天灾人祸,只好学个石匠,苦度春秋。郑明上任后,叫差人打听到了谈的下落,便微服拜访,故友重逢,格外亲切,当然不在话下,谈尽了最大力气,留郑明在家吃顿小菜酒饭。郑明见谈南身居斗室,家贫如洗,便对谈说:“本县城小墙破,我决定城区向外扩三尺。土城墙换成石头城墙,这个差事,请老兄领头干吧!”实际上这是在搭救谈南一把。城墙竣工后,谈南陡然由一个穷石匠变成了大富户。但他终日还是愁眉苦脸,心事重重。一天他在家办了‘八四席’,请郑明赴宴,酒过三巡,他对郑明说:“老弟上任时间不长,功绩很大,商民百姓个个称赞,如果你再把城区向外开拓,城墙再加高一些,不仅县城固若金汤,而且老弟你也千古留名……”郑明马上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但又不好意思当面戳穿,便敷衍说:“待愚弟回府考虑一下再定。”几天后,谈南接到郑明差人送来一封信,喜出望外,认为弄钱弄物时机又来了,急忙开启,信内郑明写道:“南兄台鉴:上次你留我喝小菜酒,是真心实意尽朋友之情;这次你请我吃‘八四席’,是另有打算,想再发大财。我看‘小菜酒多仁义,城墙只能动一次’……”谈南
《舒城新闻》打工仔舒杰:回到家乡谋份好工作 2月12日,舒杰(左一)在招聘会上与一家用人单位的代表交谈,这家企业对他的条件比较满意。         28岁的舒杰是安徽省舒城县人,2007年从安徽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去了杭州的一家快递公司从事物流工作。在杭州打拼的3年多时间里,舒杰一个人承受着在外工作的孤独和生活的压力,一个月3000元的收入,除去房租和日常开支外,每个月存不下多少钱。今年春节前,舒杰辞去杭州的工作回到家乡,春节后开始在合肥寻找新的工作。      舒杰说,家乡的经济发展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安徽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乡工作的收入和在外打工相比已没有太大差距,另外,安徽省内城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每个月能攒点钱,回家看望、照顾家人也很方便。春节后,各类招聘会陆续在合肥举行,舒杰也准备开始在各个招聘会上寻找合适的工作。对舒杰来说,找个工作并不是很难,但是想找到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工作则需要些功夫和机遇。      2月12日,舒杰带着刚刚制作的略显简单的个人简历来到合肥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春节后合肥举行的第一场大型招聘会。舒杰告诉记者:“有几个企业在初步交谈后感觉比较合适,在下一轮面试环节我想再对比一下薪酬待遇,希望能尽快在合肥稳定下来,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 刘军喜摄 )
《《舒城新闻》》“一轴两翼”布局八大产业 “一轴两翼”布局八大产业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h.anhuinews.com%2F&urlrefer=2fe937f1ba2f7b3e325b80470ced8434      2011年04月09日 05:28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六安着力构建以合六工业走廊六安集中区为主轴、以舒三工业集聚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为两翼的承接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舒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联机械工业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这个专门生产汽车铝合金轮毂的企业,目前一期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可年产40万只中高档轮毂。         一年多前,这家江苏昆山的企业追寻皖江示范区建设步伐,第一时间选择了在舒城县投资兴业。公司资讯部经理顾宝龙对记者说,相对于昆山而言,这里的劳动力、土地等成本更低,发达的交通也提供了便捷的物流,公司整体上利润肯定比在江苏好。今年内,公司二、三期工程就要完工投产,届时可年产轮毂100万只,全部出口欧美等地,销售额可达6亿元。      汇联的“闻风而动”只是舒城县抢抓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已确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项目153个,总投资578亿元。全县上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东北部发展工业经济、西南部发展生态和旅游经济为两个基本面,重点打造县城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区和万佛湖旅游度假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把六安市的承接南翼做大做强。      舒城县和金安区跻身示范区行列以来,六安市鲜明提出,要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着力构建以合六工业走廊六安产业承接集中区为主轴、以舒三工业集聚区和新桥国际产业园为两翼的产业布局,辐射并带动全市整体融入示范区,建成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承接基地,面向东部地区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旅游目的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5年内,进入我省第一方阵和中部地区发展前列。      如今,六安市新的产业布局已经开始落子。作为该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的规划正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六安集中区负责人表示,要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力争把集中区建设成为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综合服务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越、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六安东部新城,成为六安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融入省会经济圈的门户地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新桥产业园区已经通过评审,进入省级产业园区序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具体的承接产业转移中,六安市将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采矿和钢铁产业、机电和家电产业、轻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八大方面施展拳脚。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计划到2015年,六安市的产业承接可取得明显实效,初步实现六安与合肥发展同城化,建立较为完善的示范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完成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资金突破1500亿元。(张大鹏)
乌夜啼② 乌夜啼②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      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      再度相会。        【品评】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      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      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      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      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      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      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      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      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      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      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      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      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      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      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      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      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      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相见欢①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虞美人①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             只是朱颜改。④             问君能有几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      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      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      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      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      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菩萨蛮① 菩萨蛮①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②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③              北斗回南面,④              休即未能休,⑤              且待三更见日头。           【作者】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      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      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      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      《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注释】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      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②休:罢休,双方断绝关      系。 ③参(音申)辰:星宿名。参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晚间      此出彼灭,不能并见;白天一同隐没,更难觅得。 ④北斗:星座名,以位置      在北、形状如斗而得名。 ⑤即:同“则”。        【品评】        此词写爱情的盟誓,充满了磐石般的信念和火焰般的热情。它以不可实现      之事,示不可变异之心,新颖泼辣,奇特生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      贞不渝。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其命意与构      思或为此词所本。但《上邪》是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此词中的誓言发      自男方抑或女方,却任人想象,因而更见灵动活泼。不言而喻,此词的抒情主      人公是在两情最为浓烈与炽热的欢娱之际向对方陈词的。发愿于“枕前”,表      明他们是已结连理的伉俚。而所发誓愿多达“千般”,则见出主人公发愿时为      激情所驱滔滔不能自已,作者再现于笔端的只不过是其中的片言 语罢了:他      时而指譬日月星辰(“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三更见日头”),      时而引喻河流山川(青山烂、黄河枯),时而又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实例(“水      面上秤锤浮”),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绝无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借以比况      拳拳爱心的坚贞不渝,是极为确切而又富于联想的。作者省略了比喻之词,而      直接托出喻体,一气排开,直贯到底,不稍停顿,使人于目不暇接之际留下鲜      明而又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此词在艺术上显著特点。同时,此词无意象文人词      那样追求含蓄蕴藉之致,其抒情方式以直率、热烈、大胆、泼辣见长,遣词造      句亦不假雕饰,形同白话,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   
菩萨蛮①     菩萨蛮①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时供奉翰      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      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尊前集》      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      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      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诳《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      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      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      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      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      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      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      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      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      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      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      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      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      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      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      《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      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孟子》简介 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来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线翻译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ewenyan.com%2Farticles%2Fmz%2F1.html&urlrefer=2455ac9c87fbebbd70104617748f6f0a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