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舒城地 俺舒城地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关注数: 413 粉丝数: 586 发帖数: 7,702 关注贴吧数: 97
特此申请:辞去舒城吧小吧主一职、望吧主批准! 舒城:我可爱的家乡,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更深爱着这里的一切, 舒城吧:一个让我经常深夜2点都还在关注的贴吧。 首先感谢吧主对我的信任,在他成为吧主后,我成为第一个安排上小吧主的人,对此我再次感谢, 在吧主和各位小吧主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各位吧友的大力支持下,这二天贴吧已经基本走上正规,也是通过这二天的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能力还有很多的欠缺,并发现舒城吧里面的吧友有很多能力超群的人才, 其次感谢各位吧友对我的大力支持,因为有了你们陪伴,我才能够在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停留多年,感谢大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舒城吧的今天,也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会有舒城吧的美好明天, 所以本人特此申请辞去舒城吧小吧主一职,希望能够给那些有能力、有思想的吧友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服务舒城吧,更好的服务舒城吧的吧友们,望吧主批准, 如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为舒城吧友们服务,以后我也会一如既往的关注舒城吧,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特此                                                 2011年5月9日
重大新闻:潜山县更名天柱山市 该县民政局局长称:设市有规划,更名只是想法 天柱山是潜山县的名片,可如果把潜山县改为天柱山市,你能接受吗?日前,有消息称,潜山县有意撤县设市,更名为天柱山市。记者昨天从该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县已将“撤县设市”写入了“十二五”规划,但更名还只是想法,并没有正式申请。      微博称潜山县将更名         “正在天柱山游览,它位于安徽的潜山县,那是余英时先生的老家。导游说,县里正在申请改名为天柱山市。”4月23日,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导许纪霖在微博上这样发布。      这条微博吸引了数十人转发或评论,大部分认为更名不合适。      撤县设市写入“十二五”      潜山县真要改为天柱山市?昨天下午,潜山县民政局汪局长告诉记者,潜山县已经将“撤县设市”写进了“十二五”规划,但需要国务院批准,实现比较有难度。      对于更名传闻,汪局长表示,的确有这方面的想法,“更名天柱山市对于我们加强城镇化、提高旅游知名度、促进经发展都有好处。不过,更名要由政府一级一级上报,经国务院批准才行。”汪局长认为,目前看来更名较为困难,所以也还没有正式提交申请,只是口头向安庆市政府汇报过,“等国家政策松了,我们会主动申请。”      我省不止潜山县想更名      “现在更名几乎处在冻结状态,一般情况下不会批的。”省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副处长汪晓岚说,我省咨询更名和撤县设市事宜的县并不少,潜山县不是个例,但目前很难获批。
《舒城历史》舒城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舒城县自唐贞观元年(627)以来的重要自然灾害分述如下:      唐   贞观元年(627)大疫。次年疫。      宋   咸平五年(1002)大饥。      元   至大三年(1310)夏,六月,蝗。      元   至治二年(1322)八月,大水,饥。      明   正统五年(1440)大饥,饿殍载道。朝命户部主事邹来学募民出粟赈济。      明   景泰六年(1455)大饥,人相食。      明   天顺六年(1462)蝗灾。      明   成化九年(1473)涝。      明   成化十年(1474)五至九月,大水,涝灾。      明   成化十一年(1475)水灾。      明   成化二十年(1484)旱。      明   弘治四年(1491)夏,旱。      明   弘治六年(1493)九月至次年三月,连雨雪。深者丈余,河冰坚合,村落不辨。      明   弘治十年(1497)五月,雨雹。六月,水灾。      明   弘治十四年(1501)五、六、八月,雨水多,偏涝。      明   弘治十七年(1504)夏,旱。养泽      明   正德三年(1508)五月至十月不雨,大旱、蝗、饥、疫。      明   正德四年(1509)夏,大旱,蝗。      明   正德五年(1510)五月,大水,水入城,坏民田庐,多溺人畜。      明   正德七年(1512)二月,大雪。      明   正德八年(1513)夏,雨雹大如鹅卵,或大如升,尽伤禾稼。十二月,河冰厚二三尺余,往来人马行于上。      明   正德十三年(1518)五月,大水,涝灾严重。      明   嘉靖二年(1523)一月至六月,旱。七月至九月,多雨。夏旱秋淫雨,岁大饥,人至相食,斗米百钱,饿死者枕藉于道。      明   嘉靖三年(1524)春,大疫,民多丧亡。      明   嘉靖七年(1528)八月中,旱。飞蝗落地,厚尺许,谷尽食。      明   嘉靖八年(1529),庐江地震,有声如雷,波及舒城,石自徙。      明   嘉靖十四年(1535)五、六月旱。      明   嘉靖十六年(1537)五月,旱。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落处沟壑尽平。      明   嘉靖十七年(1538)一月至七月,旱。      明   嘉靖十九年(1540)夏、秋大旱。八月三日,蝗落地二尺许,树有压损折枝。      明   嘉靖二十三年(1544)旱,十二月,大冰,既而大雪,河冰坚合,并雷电交加。      明   嘉靖二十八年(1549)先旱后涝,岁大饥,斗米百钱,盗贼蜂起。      明   嘉靖三十一年(1552)大旱,河、塘水涸。      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七月,大水,九月始退。      明   嘉靖四十年(1561)春,大雨雪连月,闰五月至六月,大水暴发,淹民田庐,禾稼尽伤。
《舒城新闻》舒城:九项重点工程优化城乡统筹 舒城:九项重点工程优化城乡统筹    发布时间:2011-04-13 17:31:56   [字号:大 中 小] 阅读次数:375 舒城传媒网         3月17日,记者在舒城县城的主干道梅河中路看到,数台挖掘机伸着长长的铁臂,将道路两侧两米多深的黑土“捧”到地面,100多名工人挥汗作业,正在进行埋设光缆、电缆作业。该县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今年舒城县实施“九大重点工程”,使全县城乡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加速全面融入皖江示范区暨合肥经济圈;真正把舒城建设成为 “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      据介绍,“九大重点工程”内容包括:城区综合建设项目,梅河中路改造项目,万佛湖快速通道绕城段项目,县经济开发区统拆统建暨基础设施项目,杭埠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舒城皖江汽车科技产业园项目,舒茶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万佛湖旅游重点工程项目,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目前,这“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已全部拉开建设帷幕。以此为抓手,该县还将全面推进工业、农业、旅游、城镇建设四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该县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舒城目前已确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项目153个,总投资578亿元。按照规划,舒城将以206国道和六舒三路为骨架,沿线发展工业,打造承接转移的“金三角”区域;以万佛湖、万佛山和西汤池(温泉)为旅游业承接载体,在舒城西南部打造承接转移的“绿三角”区域。同时,重点建设以县城和开发区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综合平台,以形成“一核两面三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      目前,舒城正加快省级开发区杭埠工业园、舒城县经济开发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县里已筹措了12亿元资金用于建设,计划投入28亿元用来提升基础设施。      实施“九大重点工程”,涉及拆迁、安置等民生事务。记者了解到,舒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爱民、爱县、爱岗”教育活动作为工程顺利实施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强调规划引领、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统一。
《六安新闻》六安战国墓南墓昨提取文物 陶头俑微笑面世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的“微笑”。         记者还发现,木俑的陶头后还有几个小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德文教授介绍,这是用来安装发髻的。他表示,这种俑在安徽可能是首次发现。而同样关注该墓发掘的姚治中教授则认为,这种俑的形制可以看成是从全陶俑到全木俑的过渡,因为陶俑要做坯,还要烧制,制作起来比木俑费事,但陶俑在捏制过程中,可以随意表达面部表情,但木俑做起来就相当难了,所以木俑代替不了。另外,这也是冥器制作过程的需要,比如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仪,使用的是全陶俑,此墓墓主人的级别比不了王侯,自然不可能使用全陶俑,只能是一种变通的形式。      姚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墓主人的身份。他说,那时的皖西是楚国东进的基地,也是防御秦国的战略后方,属于军事重镇,楚国当然会在皖西地区任命一个诸如大夫一类的军事首领,或者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兵打仗的战将。(记者窦祖军)
《安徽新闻》50亿元提升中小学校舍安全. 4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常务会议获悉,今年我省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50亿元加固改造重点校舍941.2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中小学校舍安全水平,增强中小学校综合防灾能力。      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中小学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校舍安全工程规划部署,三年内我省将加固改造2427.9万平方米校舍。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投资73.2亿元,加固改造校舍129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预定任务,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在全国领先。今年是我省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决战之年,全省计划安排工程投资总额50亿元,加固改造重点校舍941.2万平方米。         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切实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主体责任,完善权责一致的校舍安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工程实施计划、路线图和时间表,细化分解落实责任,继续畅通“绿色通道”,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实施和教育教学两不误。      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做到工作薄弱地区不放过、建设施工薄弱环节不放过和安全事故不放过,落实分片包保责任制,充分发挥建设、审计、安监等部门的作用,落实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责任,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和市、县校安工程办及项目实施学校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加大工程监督管理力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执行工程项目验收程序,加大跟踪审计和审计整改力度,做到全过程公开、全方位接受监督。建立健全校舍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逐步建立校舍安全预警、年检和信息公布等制度,提高校舍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记者曹显钰 陈婉婉)
《西汤池的故事》情侣峰 情侣峰      在汤池镇,流传着许多周瑜与小乔的传说,最美的莫过于情侣峰的故事。周瑜是舒城人,他风流英俊,才华盖世;小乔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赤壁之战后,趁战后闲暇,周瑜偕同年轻貌美的小乔,回到故乡舒城,下榻在汤池街心的小客栈。得知很久以前街后那座大山上的石洞中能淌出白花花的大米,周瑜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俩沿着曲折的盘山小路,来到了山间小庙,和尚告诉了他们淌米的地方——仙米洞。周瑜和小乔顺峭壁上攀,在离峰顶还有两丈远的地方,他们看见了一块绿草如茵的平坡,便再也不想走了,就头对头仰卧在那草地上,仰望着蓝天,陶醉地静静酣然入睡了,他们最后便化成了情侣峰。      四月里,小镇旁的大山树木葱葱,修竹翠绿,杜鹃似火,我顺着山间的小道前行,仿佛循着周瑜小乔的足迹。山间的小寺庙依旧香火不断,伴着春的美景,一小时的步行后,便看到了情侣峰。按男左女右望去,“周瑜”脑壳方正气宇轩昂;“小乔”之眉又细又长,秀气十足,别有一番韵味。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更加令人称奇的是,攀爬到近处,才发现“小乔”的眉原来是几棵杉树。      “人间福地西汤池,峤巅隽秀情侣峰。”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每年的情人节,情侣峰下都会举办庆祝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情侣们都相约在情侣峰下,陶醉在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和如画的风景中。
《舒城民间故事》:火龙岗的传说 火龙岗村,原先的卫东大队,属于舒茶镇下面的一个行政村,村子有名的 应该属于白山塘水库和并坐山了。都在一个叫赵庄的前后,赵庄靠山临水,得天独厚,那是我出生,生长的地方,今天就不表了,以前在论坛里《家乡有我的童年》已经写过了,今天我就来说说我们村名火龙岗的由来。         我小时候有个同宗的二奶奶,一到夏天我们躺在竹凉床乘凉的时候她就会给我们说很多有趣的故事,什么风婆婆放风来,大麻线扎口袋等,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她说的神仙故事。        传说并坐山原先很高,与它对立的是现在的花子山,两座山高耸入云,他们附近的鹿起山等在他们面前等于就是小弟弟,两山看他们就是一揽众山小。由于他们的妄自尊大,被其他小山严重妒忌,就暗地里托其他神仙告状去了天庭,正好玉帝想扩大后花园,又因为两座山死死的挡住,这下正好逮着了机会。玉帝就传来太白金星想办法。因为两座山的山神资格很老,也不能够明显的开罪于他们,于是太白金星就建议玉帝搞个竞赛。太白金星在天上扔下个火球,谁先抢到谁可以被封火龙神,可直入凌霄宝殿。        这对于两座山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两座山原先之间是一片湖水相隔,两山对望谁也不服谁,因为他们的资格都太老,但因为一直没有大的动向所以还只是个山神,如果被封火龙神,那就等于一步登天了。于是两山都暗地卯足了劲准备一拼。       九月九重阳那天,时辰到,火的星君得太白金星令托一火球到两山中间。一声呼喊后,当空抛出那火球,花子山意欲抢到手,可那火球离他太远,并坐山很轻易的就抢到手,原来那是火德星君得太白金星密令故意抛得并坐山近点。      花子山不干了,那球明显偏了,他要求重新抛,并坐山哪肯干啊!于是两山神就争吵起来都觉得自己才配做火龙神,争吵不下又大打出手,只见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天庭也震动,玉帝发话了,两个山神竟然不顾仙家体面为了一个名次大打出手,山体断裂,搞的周边三界不得安生,着令削职为小神,搬迁远离。      玉帝之令不得不听,于是两山被迁移别的不知名处,只留下他们打架时落的山石淹没的湖泊和原先坐的神座。就是现在的并坐山,和花子山了。那火球也被扔在那里没有神仙去捡,千万年的变化就形了现在小山头,我们那当地人称大益山,其实就是(打一架)的注脚。      虽然并坐山神走了,但是他的荣誉还是在的,所以他原先呆的地方就被叫做火龙岗。也就是火龙神曾经呆过的地方(曾经被改为卫东,然还是被改了回来),那个大湖泊现在也只剩七零八碎的池塘洼地了,最大的一块也就是现在的白山塘了。那里也是装载着我童年很多快乐的地方。      还有传说,并坐山神没有被调走,只是赢了后开心过甚,乃至灵魂出窍被太白金星趁机收了,也就是好多版本中所说的,并坐山神是笑死的,花子山神是郁闷死的。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