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拾遺
翰海拾遺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77
发帖数: 5,749
关注贴吧数: 158
REVELL航天飛機 幾年前買的,當時不到二百,現在好像絕版了。好大一盒,好多零件,令人振奮。封繪水平很高,具有很强的衝擊力,被封繪吸引也是購買的原因之一。到手就堆積了,直到上個月,在完成一批ijn之後,決定開動這個大傢伙。
《國史大綱》到貨了
前幾日,俄人微博,以賀“海参崴”契證。玆固成定局,時世徑庭, 前幾日,俄人微博,以賀“海参崴”契證。玆固成定局,時世徑庭,亦無奈何,溯其源由,實我國恥也,弗忘回首。今睦鄰修和久矣,而彼等俄人復揭夙瘡無忌,更盡示王霸盛氣,何也?國人必當憤膺賁檄。其時,竟有吾族同胞發文附和粉飾俄人,試問吾民族情感何堪其傷?
文字之殤,亦或文化之殤 文字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在人類文明史上,各民族根據不同環境,不同文化發展出各自的文字,其功能主要是記錄文史的工具。而漢字的發展不但淵源流長,且文化底蘊深厚。字當比心,中華人認為,寫字是歷煉修為,在書寫時要恭心誠意,所以,漢字早已脫離工具的範疇。我們在瞻仰先人留下的書法作品時,更讓我們震撼的,是那鐵劃金鉤中所蘊涵的中華風骨。 漢字簡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正字筆劃多、書寫困難、認讀困難等等。 漢字承中華文明,其功不可沒,亦應與時俱進,而簡化也不可妄加刀斧。觀今日漢字已面目全非,令人痛心疾首。代表我中華特徵之諸類文化亦日漸消逝。此原因何在? 這實為我國文化斷代,國人缺乏對民族文化的認知造成的。這個問題我們的先人早已解決了,就是行草書。不要以為專修書法者才精此道,以前讀過幾年書的,大多數人都能寫。 真書正楷代表恭敬和莊重,只在公文、典籍、牌匾、聘書等正式文書中使用,而信箋,便條的書寫便是行草書,此在史料遺存中可考。故,正字和用於生活中的行草書是不衝突的。 行、草演生於漢代,其目的就是為便捷。據說漢字簡化之初,曾有學者提此建義,推行行草以保正字。試想,如果當年此建義被採納,並對行草進行規範和推廣…… 但歷史不能假設,當寫字被定義為一種特殊技藝的時候,這一應是讀書人的基礎技能便與大眾脫離了。如今書寫已經離人們漸遠了,而行草更令人感到高不可攀。 有人說要跟上時代,老的東西要改造,或者乾脆拋棄。是的與時俱進沒錯,糟粕必須要拋棄,但是回過頭來清點一下,我們覺得能保留的還有什麽?有多少?
紫闕蒙塵,多少繁華逝落 紫闕蒙塵,多少繁華逝落
鷓鴣天 共歷時艱 靄靄殘陽幕景微 風饕驟起雨寒霏 漫天煞氣播霜劍 遍野哀麈戴素輝 風更烈,志無摧 踏冰逆雪輾千回 天凝地閉终將了 待到春来徙雁歸
鷓鴣天 共歷時艱靄靄殘陽幕景微風饕驟起雨寒霏漫天煞氣播霜劍遍 鷓鴣天 共歷時艱 靄靄殘陽幕景微 風饕驟起雨寒霏 漫天煞氣播霜劍 遍野哀麈戴素輝 風更烈,志無摧 踏冰逆雪輾千回 天凝地閉终將了 待到春来徙雁歸 贈逆行英雄
鷓鴣天 共歷時艱靄靄殘陽幕景微風饕驟起雨寒霏漫天煞氣播 鷓鴣天 共歷時艱 靄靄殘陽幕景微 風饕驟起雨寒霏 漫天煞氣播霜劍 遍野哀麈戴素輝 風更烈,志無摧 踏冰逆雪輾千回 天凝地閉终將了 待到春来徙雁歸 贈逆行英雄
幸近黌門濡點墨 幸近黌門濡點墨
文明之興衰取決於我們自己
文明之興衰取決於我們自己
两架小飛機
新春将至,寫副春聯祝大家,家和康寧,事業鵬程
文化發展,當棄粕存精,與時俱進。中華文化從不保守,曾廣納異俗 文化發展,當棄粕存精,與時俱進。中華文化從不保守,曾廣納異俗,但接收外来文化,是否應以保護本族文化為本。否則後果不言而喻。文化是民族的標誌,她的作用是什麼?說到底這東西有用嗎?饑不可食,寒不可衣,而棄捨存留,取決於自己。
而無論官服的長帽翅,服装場景都是宋朝,更出現了宋徽宗的瘦金字 而無論官服的長帽翅,服装場景都是宋朝,更出現了宋徽宗的瘦金字。此劇背景不是南朝嗎?
推薦一本書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假設一下,如果漢字自誕生起就是現在的簡化型式。那麼到上世紀六 假設一下,如果漢字自誕生起就是現在的簡化型式。那麼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是要找各種原由簡化。因為漢字改革的目的是要消滅漢字,改行拼音文的。
風掃秋暝金雨落。請 風掃秋暝金雨落。請
望秋月,今又圓,人不全,參商遠隔難相見 望秋月,今又圓,人不全,參商遠隔難相見
夕陽漸垂,雄峰萬仞披金甲 夕陽漸垂,雄峰萬仞披金甲
殘香伴雨飄雲榭。請 殘香伴雨飄雲榭。請
幽芳空谷迎仙客。請
柳鎖煙波縈麗水 柳鎖煙波縈麗水
秉燭經綸更漏盡 秉燭經綸更漏盡
发展模型事業,降低模型價格 諸位模友,根據我的研究,模型價格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産量太小,産量小的主要原因就是玩家太少,圈子太小。前两天在某寶買了箱餅乾,30块錢5斤啊朋友們!所以说,我們要大力撺掇身旁的人加入模坑,跟他們說模型好處多,修身養性,寓教於樂(有傳銷的味道),人多了,市場擴大,模型産量擴大,到時候也論斤賣。有感而發,特此水貼 三哥摩托鎮樓
这个饿狼有虎吗
文明之興衰取決於我們自己 諸君同仁,同袍,同修,同道: 今日中國,為何不敵外來文化之衝擊? 日韓承漢制,僅皮毛而已,曾以小中華自居,今竟詡為正統。究其原因,實為我傳統文化缺失所致。而傳統道德教育之缺失,最令人痛心疾首。 中華傳統教育,涵蓋天文、歷史、文學、禮儀、倫常等,若修其善者,可謂全才。國學經典博大精深,縱皓首窮經亦不盡遍覽。誠然,精華糟粕皆有,而文明之發展應以棄粕存精為本。中華文明之根本: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蓋謂‘道德’二字,此大道也,放之四海而皆準。西方文明亦是襲古彌新,所謂觀今必鑒古,無古不成今。 而今日庠序之中疏於道德教育,主以技能科目,由此造就大量工於機巧又乏為德行者,結果可畏也。今日今時,功利思潮又大行其道,持高學歷而明娼暗盜之徒,不勝枚舉,更有高智商犯罪者,和諧從何談起?四維不張,危矣! 余常瀏覽各傳統文化綱站、論壇,博學者衆,拜讀其文,受益匪淺。觀諸多激烈論戰,學術之辯無可厚非,所憂者:雖多開明之士,亦有器小之輩:但逢異己或不屑,輕則強詞飾非,甚則不惜污言穢語相加,遂唇槍舌劍相對搏。初為鴻文鬱鬱,此時卻瀆侮斯文。君不見,國人比於倭人有龍蟲之云耳? 每閱國史,輒有讀異族史之感,為何如此?何為民族?即有別於他族之特徵文化者。如服飾、禮儀、語言、文字、藝術、風俗等。中華風骨,千年積澱,万古流傳,影響之深遠縱橫四海。而今,行我禮儀者幾人?著我衣冠者幾人?古聖絕學能讀者幾人?今日國人之德行可有分毫媲於昔日?穿洋裝,崇西哲,行洋禮,取洋名,口出洋文拜為時尚。而我中華固有文明之特徵卻日漸消亡,祖先積業,衣冠文物毀失殆盡。今日中國,雖淌炎黃血,已非華夏人。 不可否認,吸收外來優秀文化實為進步思想。中華文明曾廣納異俗,縱然興亡易手而龍脈不絕。故襲祖制納異俗方為與時俱進,文明發展之大道。否則,必將同化於異族,此史不絕書。而觀當今之趨勢,吾幾披髮左衽矣!昔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今何在?曾經德譽乾坤,光曜千秋之蒼龍,似已披殘甲,低沉吟,踽踽逺去。悲哉! 中華文明歷數千載,幾經風雨,今再臨危機,雖有崛起之勢,奈何斷失數代,先聖遺珎已彌足鱗羽。有網友嗟嘆:此為復興之始,亦或是其消亡前之最後吶喊?我同胞不可忽視。 余初涉國學,痛心於文明之衰落,又才疏力薄,唯冀與諸君志士,無論國學、漢服、文史、文字、詩詞、禮儀等各傳統文化同仁,拋卻分歧,求同存異,精誠團結,共圖文明復興之道。 文明之興衰取決於我們自己, 當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幸與諸君同伍,感懷之餘有詞賦二篇奉上,陋作,本不想示拙,萬莫笑, 只願寄於斯文以呈致誠之意。 風骨頌 始祖開疆,伏羲軒轅。 世胄炎黃,承載千年。 人傑地靈,古埾先賢。 孝義忠信,溫良恭儉。 禮樂懷古,君子翩翩。 諸子文德,百家傳延。 六合歸一,秦皇始建。 文軌車書,同根同源。 漢武雄圖,威播胡天。 鐵馬金戈,誅佞伐奸。 宏博廣達,貞觀開元。 昭平天下,道佈仁宣。 登科舉士,有志為先。 豪詞壯賦,錦繡詩篇。 縱橫今昔,滄海桑田。 烽火又起,再燃狼煙。 魑魅凶蠻,惡虐人間。 千秋禮義,毀落殘垣。 痛灑血淚,恨染長天。 悲裂肝膽,國殤百年。 虎嘯九州,龍興中原。 華夏英雄,攜手並肩。 長城萬里,血肉凝建。 復國討敵,奮勇當前。 重修禮樂,圖治恭謙。 松竹風骨,日月明鑒。 壯哉青史,光耀祖先。 天命未改,道統存焉! 滿江紅 万古英魂, 邊關月,狼蟲逞孽。 望劍槊,氣封塵暗,征袍凝血。 震鼓揚旗飛馬掣, 披星戴宿横刀決。 憤身起,天地盡澄明,仇湔雪。 洪荒轉,濛昧別,江海現,雄心烈。 復興王師業,輩出豪傑。 憶往昔龍麟赤曜, 看今朝道行高絕。 作長歌把盞敬蒼天,凌風越! 共勵共勉。拱手了。
平水韻入聲字表 平水韻入聲字表
只騙錢不用心的“中國元素” 只騙錢不用心的“中國元素”
只騙錢不用心的“中國元素” 只騙錢不用心的“中國元素”
携琴負月隨風去 携琴負月隨風去
電影與文化
因何浴雨早行舟 因何浴雨早行舟
只為蒼山銜落日 只為蒼山銜落日
大力神
大力神
问一下诸位大神。测量時铅笔不多长了怎么办?谢谢 问一下诸位大神。测量時铅笔不多长了怎么办?谢谢
請問諸位大神,高光鉛筆用哪種好呢?謝謝 請問諸位大神,高光鉛筆用哪種好呢?謝謝
请问,哪位大神知道《大清炮队》的片头曲《陆军得胜歌》的歌词。 请问,哪位大神知道《大清炮队》的片头曲《陆军得胜歌》的歌词。谢谢
文龍入筆飛華翰 文龍入筆飛華翰
霧海翻波,绝嶺微輝騰紫氣 霧海翻波,绝嶺微輝騰紫氣
一點落霞驚瀲滟 一點落霞驚瀲滟
水清閑釣觀山景 水清閑釣觀山景
問月何當邀太白 問月何當邀太白
诸位,死亡阴影有手机版吗? 诸位,死亡阴影有手机版吗?
筆落成文墨化龍。请上聯 筆落成文墨化龍。请上聯
静水無心空落月 静水無心空落月
不少人以古籍來佐證簡化字。殊不知,拿來一看,這些典例大部分是 不少人以古籍來佐證簡化字。殊不知,拿來一看,這些典例大部分是行草書或異體字。楷,行,草是漢字的書寫形式,書體不同,筆劃也不同。比如‘愛’字中的‘心’,正楷是心,行草簡為橫。所以說,不要再鬧這種笑話了。漢字不是不可以改革,文化斷代流失的這些基本常識,我們是否先補下課再說。
曾經問過高中生一些如中國歷史朝代順序,這種極基礎的問題,大部 曾經問過高中生一些如中國歷史朝代順序,這種極基礎的問題,大部分人說不上來,其中有文科生。他們的理由是不喜歡歷史或考試不考這個。這是學生的問題嗎?我們的GDP已躋身世界前列,我們擁有了進入太空的能力,我們的武力正在震撼世界。我們好像不需要了解過去,我們不必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將去向何方?一個民族的凝聚力源自什麽?我們應該認祖歸宗了。
中國人創造的文明,曾廣泛影響了東亞諸國。尤其是日韓,而如今日 中國人創造的文明,曾廣泛影響了東亞諸國。尤其是日韓,而如今日韓為什麼如此抵促我們?我們必須看清他們抵促的是什麼,認同的是什麼。向前追溯,蒙元滿清不被認同,宋亡,倭人曾舉國縞素,明亡,棒子如喪考妣。而49年之後,中華文化徹底被我們自己閹割。幾千年的輝煌文明蕩然無存。今日中國,不要說文化,除去事文者,既便一些粗淺歷史,能有幾人了解?這種狀態下,有誰能承認我們為文化宗主?所以說,武力強大只是民族崛起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文化優勢。這一點歷史上蒙古帝國的興衰就是例子。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漢字之殤,亦或是文化衰落之殤 文字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在人類文明史上,各民族根據不同環境,不同文化發展出各自的文字,其功能主要是記錄文史的工具。而漢字的發展不但淵源流長,且文化底蘊深厚。字當比心,中華人認為,寫字是歷煉修為,在書寫時要恭心誠意,所以,漢字早已脫離工具的範疇。我們在瞻仰先人留下的書法作品時,更讓我們震撼的,是那鐵劃金鉤中所蘊涵的中華風骨。 漢字簡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正字筆劃多、書寫困難、認讀困難等等。 漢字承中華文明,其功不可沒,亦應與時俱進,而簡化也不可妄加刀斧。觀今日漢字已面目全非,令人痛心疾首。代表我中華特徵之諸類文化亦日漸消逝。此原因何在? 這實為我國文化斷代,國人缺乏對民族文化的認知造成的。這個問題我們的先人早已解決了,就是行草書。不要以為專修書法者才精此道,以前讀過幾年書的,大多數人都能寫。 真書正楷代表恭敬和莊重,只在公文、典籍、牌匾、聘書等正式文書中使用,而信箋,便條的書寫便是行草書,此在史料遺存中可考。故,正字和用於生活中的行草書是不衝突的。 行、草演生於漢代,其目的就是為便捷。據說漢字簡化之初,曾有學者提此建義,推行行草以保正字。試想,如果當年此建義被採納,並對行草進行規範和推廣…… 但歷史不能假設,當寫字被定義為一種特殊技藝的時候,這一應是讀書人的基礎技能便與大眾脫離了。如今書寫已經離人們漸遠了,而行草更令人感到高不可攀。 有人說要跟上時代,老的東西要改造,或者乾脆拋棄。是的與時俱進沒錯,糟粕必須要拋棄,但是回過頭來清點一下,我們覺得能保留的還有什麽?有多少?
別拿甲骨文說事,繁簡之爭源於漢字文化的斷代 甲骨文,這是繁簡之爭的老話題了。任何民族的文字都是有演化過程, 那麼,甲骨文就是漢字的原始文字。 西方文明也是承古至今,其文字亦然。如果我們問一英國人為何不使用原始英文,是否就很可笑了?漢字簡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正字筆劃多、書寫困難、認讀困難等等。 漢字承中華文明,其功不可沒,亦應與時俱進,而簡化也不可妄加刀斧。觀今日漢字已面目全非,令人痛心疾首。代表我中華特徵之諸類文化亦日漸消逝。此原因何在? 這實為我國文化斷代,國人缺乏對民族文化的認知造成的。這個問題我們的先人早已解決了,就是行草書。不要以為專修書法者才精此道,以前讀過幾年書的,大多數人都能寫。 真書正楷代表恭敬和莊重,只在公文、典籍、牌匾、聘書等正式文書中使用,而信箋,便條的書寫便是行草書,此在史料遺存中可考。故,正字和用於生活中的行草書是不衝突的。 行、草演生於漢代,其目的就是為便捷。據說漢字簡化之初,曾有學者提此建義,推行行草以保正字。試想,如果當年此建義被採納,並對行草進行規範和推廣…… 但歷史不能假設,當寫字被定義為一種特殊技藝的時候,這一應是讀書人的基礎技能便與大眾脫離了。如今書寫已經離人們漸遠了,而行草更令人感到高不可攀。 有人說要跟上時代,那些老的東西要改變,或者乾脆拋棄。是的與時俱進沒錯,糟粕必須要拋棄,但是看一下,我們要保留的還有什麽?有多少?
春節將至,抄幾幅對聯,願諸位家合安康,新春吉祥。 春節將至,抄幾幅對聯,願諸位家合安康,新春吉祥。
詳注聊齋志異圖詠
入声字表 入声字表: (合)答搭踏榻沓纳拉杂合蛤鸽喝合盒 (盍)塔榻塌溻腊蜡鑞磕 (洽)扎眨插闸炸夹裌恰掐狭峡洽 (狎)甲胛匣鸭押压 (葉)聂镊蹑猎接妾捷折摺褶摄涉靥叶页 (業)劫怯业胁腌 (帖)跌帖叠碟牒蝶谍苶协 (乏)法乏 (缉)立笠粒缉集辑习袭蛰涩执汁湿十什拾入急级给泣及吸揖 (曷)獭达捺辣瘌擦撒萨割葛渴喝 (黠)八拨抹札扎察杀轧 (辖)铡瞎辖 (薛)别鳖别灭列烈裂薛泄哲蜇彻撤辙折浙舌设折热杰孽拽 (月)揭歇蝎 (屑)憋撇篾铁捏节切截屑屑楔结洁噎 (末)钵拨泼钹末沫抹掇掇脱夺捋撮括聒阔豁活 (黠)滑猾挖 (辖)刷刮 (薛)劣绝雪拙说悦阅 (月)髮發发伐筏罚袜厥掘橛月越曰粤 (屑)决诀缺血穴 (质)笔毕必匹弼密蜜栗七漆疾悉膝秩质实失室日吉乙一逸 (迄)訖乞 (没)勃饽没突卒猝骨窟杌忽核 (术)律率焌黢戌恤术率蟀出術述秫橘 (物)彿佛物勿屈掘倔 (铎)博泊薄泊莫膜幕寞摸託托铎踱诺落烙骆洛络乐作错鑿昨柞索各阁搁胳鄂郝蠚鹤恶 (药)略掠爵雀鹊嚼削着着酌绰勺芍若弱脚却虐疟约药钥跃 (铎)郭廓扩霍藿劐镬 (药合)缚钁籰 (觉)剥驳樸朴雹桌卓琢啄涿戳浊捉镯浞朔觉角饺确搉殻嶽岳乐学握 (德)北墨默得德忒特肋勒则贼塞刻刻克黑 (职)逼匿力即鲫息熄媳稙饬直值侧测色啬织职食蚀识式饰殖植极忆亿抑翼 (德职麦)国或惑域获划 (陌)百柏伯迫拍魄白帛陌拆泽择宅窄格客额赫;戟隙剧屐逆 (锡)壁劈觅的滴嫡踢剔笛敌狄糴溺历绩戚寂锡析击激吃 (昔)璧僻积迹脊籍藉惜昔席夕掷隻炙赤斥尺射适释石益亦译易液腋;疫役 (屋一)卜扑醭仆曝瀑木秃独读牍犊鹿禄族速榖谷哭斛屋 (屋三)福幅蝠複腹覆服伏栿复目穆牧六陆肃宿竹筑畜逐轴缩祝粥叔熟淑肉菊掬麴畜蓄郁育 (沃)笃督毒酷沃 (烛)绿录足促粟俗续烛嘱触赎束蜀属辱褥锔曲局玉狱欲慾浴 突击学习搏六级,吃喝拉撒说寂寞,八叔说曰没出息,立刻撤职肃法责, 执戟绝域客狄国,一日接触塞北雪,石室射猎掷铁戟,兀术赫赫逐朔漠, 七夕吉日纳恶妾,忆惜蹑足拾玉镯,拆屋伐木别作孽,逆贼出入逼六合, 挖穴客宅吃白食,渇吸汁液活嚼鳖,挖目割舌特酷毒,脚踢足踏捋胳膊, 疾疫发疟伏窄榻,竹篾箬笠褥席薄,鹊啄什物蟋蟀乐,忽觉郁郁独戚戚 郁结哭泣袜亦湿,夕月独宿失六族,逼迫勒索实拙劣,不必屈膝失国格。 熄灭蜡烛恶作剧,黢黑扎杀瞎摸索,一脚跌落北极阁,百亿雀跃速服托, 薄翼掠菊益绰约,乐极酷毕觉骨折,叔伯获悉哭舌缩,急沐擢发湿页额, 作色窟室扑答萨,木牍笔墨录朴拙,歇息北郭祝福泽,脊肉蜜栗搁侧桌, 肉饺七角激食欲,急食一隻噎白沫, 筑阁 活泼 切割律,,霍霍,热烈,幕帛一袭,,,百亿,覆灭,肃穆,,积蓄,,食物, 宋洪民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页176)识别入声字规律所编歌诀: 唐教程总结七条规律,与此相应,编七句歌诀(一句对应一条,可细寻绎之),后加一句作结,其中除阳声韵字外,皆为入声,仅“瘸”字例外,故前加“不”字。因本人学力有限,故歌诀中字不能尽与条件相符,但大多相合,偶编此诀,以助记忆,聊胜于无云耳。 博白格敌足急逐(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而读阳平的字,如b、d、g等), 绝学月缺人不瘸(读[ye]韵母的字,“瘸、靴”除外), 雀啄卓桌捉正着([uo]韵母和卷舌声母相拼的字), 择策塞责得则乐(e韵母和古端、精二组声母相拼的字), 风烈蝶跌入别捏([ie]韵母和帮组、端组声母相拼的字), 罚人结髪扎竹筏(声母f、z、c、s和a韵母相拼的字), 剥削血脉六脚落(一些开韵尾有文白两读而又意义无别的), 唐翁七旬作总结。 注意:有鼻韵尾决不是入声字.
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6、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7、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0、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2、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3、《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4、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5、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6、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7、“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8、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9、五金:金、银、铜、铁、锡; 20、五味:酸、甜、苦、辣、咸; 21、五行:金、木、水、火、土; 22、“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3、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4、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5、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五、诗句与人 1、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如: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終於看到正能量了,希望本吧以中華文化為主線,傳承中華文明,弘 終於看到正能量了,希望本吧以中華文化為主線,傳承中華文明,弘揚中華美德。願與諸君同心同德,不負炎黃。
霞借丹青,壯寫豪情天作卷。請 霞借丹青,壯寫豪情天作卷。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