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_6677 Richard_6677
关注数: 276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3,795 关注贴吧数: 18
手动自动区别大 自动变速箱汽车使用纠错[转]   人们已经很熟悉手动挡变速器的使用方法,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于自动挡的汽车,人们往往不太会用。在自动挡汽车使用中,有相当一批车主对自动变速器的认识不足,沿用手动挡的操作方法驾驶自动挡车,造成车辆受损、车辆性能下降、寿命缩短。下面是驾驶自动挡型车辆的常见错误,希望有助于广大车主走出使用误区。   误区1:长时间停车时仍挂D挡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堵车时,一些车主常常只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却保持在D挡,并不换挡。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车时间长最好换入N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误区2:高速行驶或下坡时挂N挡滑行   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换挡杆拨到N挡滑行,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当下长坡确需滑行时,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误区3:在P或N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   有些驾驶员在P挡或N挡以外挡位起动发动机,虽然发动机不能运转,但有可能烧坏变速器的空挡起动开关。因为自动变速器上装有空挡启动开关。使得变速器只能在P或N挡才能起动发动机,避免在其他挡位误起动时使汽车立刻起步往前窜。因此,起动发动机前一定要确认换挡杆是否在P或N挡。   误区4:推车起动发动机   装备自动变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起动,而采用人推或其他车辆拖动的方法起动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采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动力传递到发动机上,反而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误区5:加大油门就可换到高速挡   有些驾驶员认为只要D挡起步,一直加大油门就可以换到高速挡,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换挡操作应是“收油门提前升挡,踩油门提前降挡”。也就是在D挡起步后,保持节气门开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门,能提高到一个挡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门又能提高一个挡位。降低时按行车车速,稍踩油门,即回到低挡。但必须注意,油门不能踩到底。否则,会强行挂入低速挡,可能造成变速器损坏。
学会调整座椅和反光镜 正确驾车远离危险[转]   如何调整座椅和反光镜?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是避免驾车危险的最源头。据一项调查显示,不正确的驾驶姿势和反光镜视野不良会直接引发交通事故,别以为这是在说别人的事,不信现在就检查一下你自己的开车姿势是否正确。   首先要进行座椅的高度调整,上下调整座椅让头部离车顶至少还有一拳的距离。如果座椅调得太高,车辆在颠簸时头部容易碰到车顶,调得太矮了又会影响视线。然后是前后距离的调整,当脚踩住制动踏板至最深处时,腿部仍要有一定的弯曲量;而靠背既不能太直,也不要半躺,最佳的驾驶状态是当肩部自然向后靠时,双臂伸直后手腕处应该正好能搭在方向盘上,这样在扭转方向盘时可以保证用得上力,而且仪表台的公里、时速、油量等功能显示也能都在视线范围内。而双手在握方向盘时,最好放在“3点”和“9点”的位置。拇指自然搭在方向盘轮辐上。有些司机喜欢拇指向里,或者在转弯时从里侧掏轮打方向,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驾驶习惯,一来这样会让驾驶员对方向盘的转向回馈力判断不清,另外当遇有较差路面或紧急操作时还有可能弄伤手指。   调整好座椅后就可以调反光镜了,老司机都知道车内有三个“后眼”,指的就是两侧反光镜和车内的后视镜。对于外反光镜来说,天空与地面的水平交接线应该在后视镜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在外后视镜里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地面,三分之一的天空,这样能确保大部分的路况都尽收眼底。而当左右调节时,应该让车身也出现在外后视镜的视线范围内,但不要太多,只要能掌握车身附近的状况就行。对于不是全视野的反光镜,最好能在反光镜角落加装一个大视野的广角镜,这样可以保证更全面地洞察路况。不过不要私自改装不合格的产品,有些反光镜的曲面设计不合理,长期使用后反而会造成司机的视线错觉,引发危险。最后要调整的就是内后视镜,驾驶员在坐好后应该能清楚地观察到后部路况,原则上本着就低不就高,以掌握更多地面信息。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车主喜欢在后车窗附近放置大件物品,其实这样是最影响观后效果的。
新手攻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车上的4个灯(转) 1.位置灯,顾名思义,作用是在黑暗中显示出静止车的所在位置,所以在黑暗处驾车行驶的时候不能使用位置灯。 2.近光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打开近光灯:在天黑没有路灯的地段开车以及在傍晚天色较暗或黎明曙光初现时开车,都必须打开近光灯;如果赶上大雾、下雪或大雨天气,视线受阻,那么即使在白天也必须打开近光灯;在一些路段虽然有照明设备,但亮度不够,这时也应该打开近光灯。 3.远光灯,只有在路上没有其它照明设备,而且对面没有车辆行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远光灯。否则会严重干扰对方视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一定要小心不要误将远光灯当近光灯用。碰到以下几种情况必须立即将远光灯换成近光灯:一是对面有车开来,二是离前面同方向的车距离较近,三是当路上已经有足够的照明度,还有就是在过铁路交叉道口和回到交通繁忙的街道上的时候。一些司机朋友也许遇到过这种情况:对面车的司机很不友好地开了远光灯,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别急,专家教你两招:一是不看它的大灯,将视线移到车的右侧;二是放慢车速,适当鸣笛,实在不行就停车。 4雾灯,遇到雾、雨、雪天气,视线不清的时候,就必须打开前雾灯,白天也不能例外。许多车型都将雾灯设计成跟位置灯或近光灯共同使用。 我们还要重点说说后雾灯:只有当可视距离小于50米时才能使用后雾灯。经常有些司机将后雾灯当位置灯用,完全不顾后面跟车司机的眼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司机朋友们都能遵守驾车规则。
透过缤纷车色看车主的性格(转) 汽车颜色不仅仅是汽车的外衣和车型特征的标志,还能反映出车主的性格、情感和身份。车色心理学的定律是:选择较不起眼车身颜色的人,多半是循规蹈距、工作欲望强烈的人;相反选择亮丽颜色的人,真正野心勃勃的并不多,他们是满足于享受生活乐趣的人。我们来看一位法国车色心理学家的分析: 红色:选择红色车的人,是潮流的追随者,他们注重自我,比较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 。 如果红色车的主人是女性,那她最在意的就是,说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这类人开车应注意车速过快。 黄色:选择黄色车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恋爱、婚姻、择职主动积极,就算身边亲友反对也会坚持下去。不过,很多时候勇往直前会碰钉子,最好还是好好计划一下再行事。这类人常因不守交通规则而惹麻烦。 白色:白色能够陪衬多种不同颜色,喜欢白色的人同样表现出非凡的适应能力,可与性格不同的人相处。由于白色车主开车太苛求安全,同行者常嫌车速太慢。白色车不只给人亮丽整洁的感觉,在夏季艳阳高照之下,车内温度也最低。不过白色车用久了表面容易泛黄,因此,购车者平日保养车身绝不能偷懒。 蓝色:喜欢蓝色车的人,凡事为人着想,头脑灵活,反应敏锐,但易给人冷漠的感觉。这类人开车喜欢炫耀驾驶技巧。 银色:喜欢银色车的人,不喜欢过于刺激的活动,由于个性好静,不管是谁都会对其有好感。有心计,肯努力,若车主为女性,则是不可多得的理想主妇。这类人开车过于谨慎,应听听轻音乐,让自己轻松起来。 黑色:选择黑色车的人,性格大多比较深沉,不能按其行为来猜度内心世界。这类人开车时切忌分神。 绿色:喜欢绿色车的人,通常比较敏感。这类人开车时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追尾。 香槟色:香槟色车主可能有点忧郁倾向。这类人开车应保持适当兴奋。
安全气囊 正确使用才有效(转) 作为汽车安全性重要指标之一的安全气囊,它的构造、性能是怎样的?平时,安全气囊该如何维护?新手们对它一定所知甚少吧。 安全气囊的英文缩写为SRS,一般是由碰撞传感器、电脑处理器、气体发生器以及主气囊等几个部件组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和电脑会判断出撞击的力度,并及时向气囊发出指令。不过气囊弹出的冲击力在保护驾乘者安全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危险隐患,所以并不是安全气囊打开就一定安全。而且车速越快,碰撞的时间也就越短,一旦碰撞时间比气囊的爆发时间还短时,气囊的作用就非常微小了。 这里需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安全气囊从出厂一直到报废都是不用自行维护的。每次启动车辆前,仪表台上的SRS警告灯会亮5秒钟左右表示在自检。如果警告灯一直闪烁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存在故障。 由于气囊在弹出的瞬间力量很大,所以不要在气囊的前方或附近放置任何物品。而且气囊属于一次性使用物品,在弹出后就需要重新安装,成本不菲。 使用安全气囊,有几点误区需要新手们注意。首先并不是所有碰撞气囊都会打开,如侧撞或追尾,司机位置的安全气囊都是不会爆开的。其次,安全气囊并不能保护幼小的儿童,反而会是严重的伤害。儿童最安全的位置在后排,而且要系好安全带。 相比之下,三点式安全带更安全,保护了数以万计的驾驶员生命,而气囊只能起到辅助保护作用。据统计,在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仅靠气囊的保护率只有18%左右,而“安全带+气囊”的保护作用可高达60%。
什么叫“拉高速”- 走出误区 有车一族的您,在圈内聊天的时候,是否聊到了“拉高速”一词呢?新车跑了多少公里了?记得出了磨合期去拉高速啊!这些话相信多半您有所耳闻。拉高速,怎么拉?挡上牌子去高速有多快跑多快吗?在此我给您一个肯定的答复,这个观点是错的。 咱们先说说为什么要拉高速?新车都要拉高速吗?首先我强调一下拉高速并不是在最高挡位上跑到最快,而是在每个挡位让转速升到最大 车辆在出厂前,发动机在没有安装到车体时是要经过无负荷空转的,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冷磨”。而装在车体后在路上的磨合我们称之为“热磨”但统称为磨合。磨合的意义是让发动机以及变速箱内的金属零件与齿轮之间有着更加亲密的接触。为什么磨合期不可以时速上80公里,转速不得超过4000,不可以紧急制动。就是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当发动机与变速箱在1500至3000公里这个漫长的磨合期过后。不可以再这么温柔的对待它了,是该让它潜能爆发的时候了。否则,发动机内部的积碳就会从此刻点滴的开始形成了。 为什么要拉高速?就是需要发动机与变速箱要经过一个快速的亲密接触过程,让之以后能在急加速的时候能大显身手。理论上说所有新车都需要这么一个过程。当然了,如果您非要拿布加迪威龙作比较,说这个就不用磨合。我绝对无语....有谁能把这个魔鬼发挥到了极致? 每辆车在出厂前,发动机电脑都会把发动机转速的极限锁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断油点,当发动机转速达到峰值时,电脑会传给喷油头信号,停止为燃烧室喷油。当然了,日常驾驶是绝对不会经历到以上的情况的。 当发动机转速到了峰值的时候,若不是经过深度改装的车辆,如不及时换挡,会很快造成水温升高,离合器压盘过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具体说下“拉高速”的方法。自动挡简单些,将挡位换到运动模式即可。起步提速时用脚快速踩下油门,此时发动机的转速立即升高,并且转速达到4000至5000转的时候会自动更换挡位。反复两至三次即可。 手挡的车辆在拉高速时要迅速换挡手脚一定要麻利。从1挡开始,让转速升至5000转左右时迅速升入2挡,以此类推。但是当您升到4挡的时候如果还在这个转速的话,相信您的车速已经达到140以上了。所以拉不到第五个档位。 举个例子来说,1.5的飞度手挡,当3挡转速达到6800转接近断油点时,车速就已经达到140KM了。此过程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换挡要快,不可让这么高的转速在同一挡上超过5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手挡的第五个挡位就只有在正常驾驶时慢慢的磨动它的齿轮了。以上过程反复两至三次足矣。这样,发动机与变速箱从慢至快都有了亲密的接触。同时您也会感到发动机潜能的存在。齿轮与齿轮之间有了这么亲密的接触,那么金属之间摩擦的粉末也会随着您更换变速箱油时清晰可见了。 所以我们不要在把“拉高速”混淆了。拉高速实际上“拉高转速”。
对保养时所用机油的几点见解(转) 好几次接到车友电话问我小福换机油的事情,说实话我也不是太了解,但是根据车友提供的信息及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以及本人结合6次保养后的综合情况,也自己总结出了点东西,就发发牢骚给大家说说,说的不好还请大家见谅。 现在我们一般用的机油有矿物质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三类,而每一类又分为SJ级别,SL级别和SM级别,这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先说说起亚原厂红桶机油, 说实话,这个机油我没有见过实物,自己猜测应该是属于SJ级别,或者SM级别里面的低级品,并不是恶意贬低原厂机油,但根据他的价格和车友们的反应,这个机油确实不怎么好用,本身发动机对于车辆来说可以称作心脏,是极其重要的部件,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量更换好点的机油,如果大家执意实用原厂机油,感觉原厂机油还是可以的,那就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到5000公里在更换机油,建议在3000-4000公里就更换,一起更换机滤,当然,空滤可以两次一换,但一定让工作人员把空滤用空压机吹一下。再说下SK(吉克)的机油 我的小福前五保一直是在泰通做的,一直实用的是160元左右的那个SK的SL级别机油,是半合成机油,用了之后,发动机声音一直是挺大的,每次5000公里换机油的时候,机油都是很黑,有时候发动机还会有“哒哒”的声音,不知道问题是不是跟机油有关系,但是听着很不舒服,其他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嘉实多*金嘉护 我的第六次保养实用的是嘉实多的金嘉护,金嘉护也是奥迪4S店的专用油,只是桶身上贴的标不一样,但是机油时完全一样的,我是在26900公里的时候换的金嘉护机油比SK的SL级机油贵几十元钱,但它至少是半合成SM级别机油。换机油后跑了200公里,感觉还是不错的,前100公里并没有什么明显感觉,但是后来发现发动机声音确实小了,车内比以前安静了很多,还是比较不错的,过两天跑高速的时候在具体看下高速时的情况。见解就这些了,准备下次保养的时候给我的小福换成嘉实多*磁护,磁护是全合成SM级别,很不错的机油,但是对于小福,真的是有点奢侈了。价格应该比金嘉护贵几十元到100元左右,但大家不要单看价格,磁护是完全可以一万公里一换的,而金嘉护或者SK还有原装机油则是最高5000公里一换,折合一下也多不了多少钱,但是要知道磁护可是全合成SM级别的啊,等着换了再给大家说下磁护的感觉,和蓝壳是一个级别的,呵呵。 对了最后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给自己的爱车频繁的更换机油,我们的小福按正常是应该加4L左右的机油,但是在更换机油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在缸底无法放干净的,所以4L一桶的机油每次都会剩下1L左右,而频繁的更换机油会让剩余的机油和新机油混合,个人感觉频繁混合应该没有好处的,毕竟每种机油都添加自己的化学品,混合后谁知道会怎么样。 以上全部为个人见解,如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各位车友见谅。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