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QW22G -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 发帖数: 6,068 关注贴吧数: 93
翻唱大王——邓丽君 由哪壶不开提哪壶 于严冬之夜搜集整理 有些歌迷给邓丽君起了个“翻唱大王”的雅号,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在华语歌坛,邓丽君确实是首屈一指的“翻唱大王”。理由如下: 首先,邓丽君很多“首本名曲”并非原唱。邓丽君演唱过的中文歌曲中,大约三分之一以上不是自己原唱的。如《甜蜜蜜》原本是印尼歌曲,《船歌》是尤尼西亚民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不算大红特红,但就算不让人喜欢,也不会有人讨厌,有人说“这首歌原唱者不是邓丽君,为何要掠人之美?”,你也许会很惊讶。确实,这首歌原唱者为一刘姓歌星,就如同《何日君再来》一般,它的原唱者是已逝的周璇,是周璇的经典名曲,一首广为人知的作品,包括徐小凤等名歌星都翻唱过,邓丽君是翻唱之一。但是周璇版本的是四段,而在邓丽君版本则被删去其中两段。另外还有周璇名曲《四季歌》和《采槟榔》。《东山飘雨西山晴》是《苏州河边》的粤语版,《苏州河边》由银嗓子姚莉及其哥哥姚敏一起合唱,该曲曾被多人翻唱,台湾歌后奚秀兰、香港男歌星温兆伦、台湾歌星凤飞飞等都翻唱过《苏州河边》,而《苏州河边》被填词成为粤语版后,又被邓丽君、梅艳芳等歌星翻唱。小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原唱者是前辈歌星杨燕.《我只在乎你》是一首日本经典老歌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流传到中国,其中被中国歌手翻唱的不计其数。《漫步人生路》是日本歌手中岛美雪的《ひとり上手》,《襟裳岬》是翻唱日本歌手吉田拓郎的《襟裳岬 》。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国语老歌是七八十年代以至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营养源泉,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因为这个时期诞生了国语流行歌曲鼻祖以周璇为代表的一批艺人,是他们给后来台湾的邓丽君,风飞飞,蔡幸娟以至新马艺人韩宝仪等后辈艺人以营养滋润,所以现在见到台湾的70-80年代的歌手都是从翻唱这些国语老歌出道的。邓丽君早期宇宙唱片的三百多首歌曲基本上不是原唱。因为当时邓丽君刚刚出道,当然以翻唱为主。如顾媚的《人生就是戏》,李香兰的《三年》、《夜来香》和《恨不相逢未嫁时》,庄雪芳的《高山青》,张露的《迎春花》,屈云云的《上花轿》,姚莉《相思泪》,王若诗的《踏雪寻梅》,龚秋霞的《蔷薇处处开》,蓓蕾的《我一见你就笑》,金溢的《蝴蝶翩翩燕子飞》,刘韵的《郊道》和《桃花开在春风里》,《采红菱》《望一望》等等。《在水一方》这首歌是琼瑶电影主题曲在70年代中风靡一时,1978年后为邓丽君所翻唱,要听原唱只能在电影中啦,很遗憾电影版本的主题曲已经很难找到。《窗外》是70年代琼瑶电影的主题曲,到了1973才被邓丽君翻唱。《再见,我的爱人》是首日语歌曲,其中文版在邓丽君之前已由欧阳菲菲演唱过,但是后者邓丽君版本修改了其编曲和歌词。再如《恰似你的温柔》,原唱者是蔡琴,如《爱的箴言》,在邓丽君之前,潘越云、罗大佑都已经演唱过。《泪的小雨》群星会时期即风行一时的绝佳好歌,之后更是无数歌手最爱不释手的歌曲。《难忘的初恋情人》是尤雅在60年代继《往事只能回味》后相当出色的招牌歌曲。还有张杏月的《望春风》,《悲欢人生》、《我心里有一个人》、《畅饮一杯》、《静心等》、《小跺姑卖西瓜》、《世界多美丽》、《满听星》等。 到了中后期,邓丽君主要以翻唱日语流行曲为主。邓丽君的中期有一半以上歌曲是翻唱日语流行歌,主要集中在《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中,比如《漫步人生路》(中岛美雪 《ひとり上手》)、《襟裳岬》(吉田拓郎的《襟裳岬 》)、《一片落叶》(石川さゆり的《津軽海峡·冬景色》)、《雪地上的回忆》(佳山明生/日野美歌的《氷雨》)、《泪的小雨》(内山田洋的《とクールファイブ 长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谁来爱我》(森进一的《港町ブルース》)、《再来一杯》(梓みちよ的《二人でお酒を》),还有《香港之夜》、《小跺之恋》、《再见我的爱人》、《空港》、《山茶花》、《丝丝小雨》、《爱像一首歌》、《离别》、《爱像一首歌》等等。 这些歌曲对邓丽君成名做了重要贡献,是不能抹煞其功绩的。到了末期,由于创作的枯竭,邓丽君又转向30-60年代的国语老歌,曾经滋润她成长的国语老歌,当然在这年纪,面对新潮流,新流行劲歌热舞和青春偶像纷纷上台,风格多样、竞争激烈的歌坛,难免会有些许“格格不入”的感觉,也叹息力不从心,所以在30-50年代的老歌里可以找到更多的共鸣,于是便出了《莫忘今宵》、《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老歌专辑。 所以邓丽君的成功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前人在邓丽君的歌唱事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却往往被忽略,被遗忘了。邓丽君并不是神,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是前人给她做了铺垫,而她是在这个合适的时候来到舞台,于是她成功了,拥有了数不尽的鲜花和掌声,拥有数不尽的荣耀。
真正的超女——顺子(瑾以此文代表成都超女向顺子老师致敬) 顺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平视前方,恬然自若,没有急于表态的指手画脚,没有刻意炫耀的与超女同唱,也没有颇为流行的那种讥讽夸张以张扬个性,没有,因为顺子是强者,歌坛的强者,评委中的强者,超女心目中老师中的强者,她,无须借超女之名而博位,无须借超女之势而炒作,无须从超女这儿拿走什么,她只需要简简单单地做一件事:听歌,评歌,就象去年那场规模巨大的海选一样,选出心目中的那些天使,让李宇春、张靓颖、何洁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笑脸、这样的年轻而美丽的天使,不从自己的眼前飘然而过。 这就是顺子,让无数女孩子尊之爱之仰幕而信赖的长者,去年到现在,连续两年当超女评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看见了无数女孩子心中的梦想,再伸展那纤纤素手,给女孩子们以和蔼的点拨,让无数的女孩子在年轻的芳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爱恋、对歌唱的痴迷、对人拚搏的认同。她们会很真诚地叫一声:顺子老师!我亲眼看到一个刚刚被淘汰的女孩子,看到顺子的留言后,破涕而笑地说:谢谢顺子老师,我一定努力! 我真的感动,为女孩子们如此痴情的对艺术和梦想的追求,也为顺子老师如此对青春的尊重和爱护,在这里,没有低俗的指责,没有I VERY VERY VERY 的夸张,我只看到了一个优秀艺人对无数普普通通的女孩子的一种类似于母爱的爱护与包容。 顺子,你真是一个优秀的女人。 我看见了她评点一个手抱吉他的女孩子唱歌时说:我仿佛看到了我以前在美国某个夜晚的海边,一个女孩子弹奏吉他对着风儿吟唱的情景,你弹得很到位,让我很感动……她的评点就是如此,从不居高临下,不以技炫人,不以势压人,人性化的表述,让人如沐春风。 就是顺子,也只有顺子,能从去年成都赛区浩瀚的女孩子中选出春春、靓颖和何洁等优秀的超女,没有其他赛区的种种不协调的炒作之音,没有后来引起广泛争议的对中性女孩子的歧视,没有对美女歌手的特别偏好,在顺子的眼里,每一个追逐音乐的心灵都是值得尊重的,她也会为超女落泪,也会与超女拥抱,也会高兴地说我想为你写歌,但是,她没有在超女赛后去写“我如何发现了靓颖”“我如何发现了春春”之类的文字,她甚至在今年成都的海选阶段就能一下子记起去年曾参赛过的其实很不起眼的歌手,这一切只能说,她,实在是用一颗心,在评点着超女,用一种爱,在护着超女们的颤抖的梦境。 顺子,似乎在说着那早已成古文的道理: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顺子发现春春靓颖何洁,如果好好地炒作该是多么难得的素材呀!可这位伯乐不这样做,一点也不,这是一种自信的崇高、自爱的靓丽、自尊的优雅,如果时光倒退多少年,如果顺子本人成为超女族的一员,我真的很期望:顺子也成为红极天下的超女。呵呵,这样的比喻有点不尊了。 今年成都区的五十进二十很快就过去了,真的,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发现不了谁谁谁更有潜力与优势,但是,也许,顺子心里已经知道。就象去年,我们对成都区的人选从一无所知到略有所想、再到似有所悟、最后看到三强而出终恍然大悟,我们的眼前,李宇春张靓颖何洁等都是从随时可被淘汰的边缘一步步走来的,去年的夏天,在顺子没有讲明之前,没有人知道她们是三强,没有人知道女孩子的梦会延伸到如此高的高度、如此宽的宽度和如此深的深度,女孩子的梦是如此伟大,那么,成全这一梦想的顺子老师,站在伟大梦境之后的女性,更有一种难以置信的美丽。 成都超女是幸运的,你们遇到了一位真正尊重你们梦想的老师,在她的面前,你们真的可以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在她的面前,你如果是李宇春,她不会让你无言地落泪而伤心地离去;如果你是张靓颖,她不会让逼你尊重她而与你较量一下高音再居高临下地指谪你;如果你是何洁,她不会先把你误引入狂飙高音的魔界而夸张地找你的不足,在顺子面前,唱歌是自然的,从容的,不须太过张扬的,唱歌真的就是这样,一种美的传递。 成都超女,别让你们的李宇春之梦从眼前飘过; 顺子老师,真心地祝福你,李宇春不会从你眼前飘过。
关于王菲,还有关于张靓颖 关于王菲,还有关于张靓颖 其实我一直都不愿意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要我现在把她们放一起也还是觉得奇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总是在这里或那里讨论她们两个. 我不熟悉张,一点也不;我没看超女;因为我在看我型我秀.我喜欢第二届的冠军;看到他和笔畅站在一起觉得有点奇怪.张比笔排名还后;当然这是因为商业缘故;我听过她的 ,听<天下无双>,实力很不错,如果第一二名不是因为中性的缘故,如果商业不是起了作用的缘故,这样的选手拿第一名是很明显的. 好了,我该说的,我能说的,对于张;就到这里.不希望再有人跑过来说三道四. 那么,王菲呢? 我们都知道,华语乐坛出了三个天后.我想在这个吧不用再和其他人解释为什么孙燕姿、容祖儿、什么的不是天后。连叶倩文、林忆莲也不是,她们当然就还有距离。天后两个字不是红就可以高攀得起的。 邓丽君活在一个只属于她的时代: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人可以和她对比。她红得有理由。但是在今天看来,她的音乐并不太符合她的一姐地位。然而对于那个时代的人,她简直就是音乐!连王菲都是她的歌迷;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也难怪她被音乐人评为乐坛的第一女天后。 然后是梅艳芳。人如其名,她整个人生就是舞台。她是属于舞台的;我们很难说她的音乐是不是到达了一个高峰,但是如麦当娜一样,既然麦姐能红,能成为天后,梅当然也可以。如果我们的中文乐坛没有她,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乐坛是不完整的。 最后就剩下王菲了,就剩下这个女人可以一个人撑起整个华语乐坛了。 她很引人注目,太过于注目了,导致很多人特别是媒体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理解她的音乐了。结果让一部分人以为她的天后就是靠独特撑起来的。 让我很失望,对于他们。 如果这个华语乐坛还有音乐是值得称为艺术,如果这个乐坛还有谁的歌可以毫不羞涩地拿到欧美去对比,那没有第二个人,首先想到的就只能是她。 她的音乐是如此的美,如此的醉人。她的美丽,都来自音乐。 如果她没有王菲的声音,没有王菲的唱功;那么,再如何独特也不能成为如今这个天后。 有乐评人说:“其实如果不是媒体过分注意王菲的诽闻,她的音乐可以更得到大家的注意;在我看来,王菲已经超越了邓丽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坛的天后。” 邓如果是因为缺乏音乐而成就天后,梅是因为舞台成就天后,王菲毫无疑义是真正意义上因为音乐而成为天后。 我不明白王菲和张有什么可比之处。 首先外形不一样。 其次,张没有模仿王菲;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喜欢王菲。 最重要的,两人的唱歌的声音和方式都完全不一样。 张可能好高音,这和王菲经常的出现高音的歌有点象;但两人的唱腔相差甚远。张用的是气声的方式,由真声直接冲上高音,转化时使用了海豚的发音;她的假声其实并不怎么高明,当然她本身拥有宽的音域,也不一定要依靠假音。她的高音依靠肺部的气加上丹田的控制,使其显得明亮。王菲使用的是鼻腔位置的共鸣,唱起高音非常自如,特别是真假音的转化可以说是出神入化;所以她的歌曲听起来总是特别地流畅;一丝一丝,揉肠百转。她的高音用的是闭上喉腔的方式,音色显得细而柔长。从这方面看,她们完全不一样。 对于唱腔,两人明显不一样;王菲总爱用丹田的控气方式,所以可以使声音均匀而长久;加上鼻腔的共鸣,非常地漂亮。当然这也要她本身的声音够漂亮才行。 而张用的是原声的发音,虽然也用了丹田的控制,但并非从头到尾一控到底。她本身用的共鸣是胸腔共鸣,因为对于中音显得明亮。 两人的音色,也显然不一样;一个是柔美,一个是明亮加一点性感。 所以,我不知道两人从何比起。 我来个总结:张无疑的确是这几年来难见的一个很有潜力的歌手,实力也很不错;但要和王菲比,这还是太高攀了点。或许拿张惠妹比会更合适。 末了,我只想说: 爱王菲的不用急躁,本来就不值得为这种滑稽的对比感到气愤或不平。 爱张的不用愤愤不平,你爱你们的,他们爱他们的。大家都没错。不用骂王菲,骂了你们的张不会更唱功了得,不骂你们的张也一样是有实力的。 PS:我个人觉得两人完全不一样,怎么有可能听《天下无双》会觉得象王菲?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