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风雪 雪风雪
关注数: 30 粉丝数: 44 发帖数: 5,854 关注贴吧数: 14
美食莜面-----(转) 高山禄 论吃莜面当属张家口坝上地区,水好、面香、做法地道,吃来筋道可口堪称美食。 莜面为莜麦籽磨成,莜麦又称燕麦或油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绿色、叶细长,茎叶可作牧草。成熟期短,盛产于无霜期短的坝上草原。十月的坝上秋高气爽,一望无际的麦田成为白色海洋。微风拂来,麦香飘荡,倒垂的麦粒便似那“白精灵”翩翩起舞,像那小风铃摇摇曳曳,美味未尝就有几分陶醉。 莜面吃时须有“三熟”,麦粒在磨面前水淘晾干,要在专用的平底锅炒熟;和面时要用滚开的水烫熟;上锅蒸熟。做莜面很有讲究,和面时要凭经验将水一次性加好,揽面时要始终从一个方向揽动,揉面时面团发出“噗噗”声最佳,那时满屋香气缭绕,令人胃口大开。 莜面的吃法花样甚多,推窝子、搓条条、蒸饺子、贴饼子、做卷子等等不下几十种,或蒸或烙或煮或炒各有风味。还有把焖熟的山药(土豆)剥皮后与莜面搓揉在一起烙山药饼做山药鱼儿,味道更为鲜美劲道,把张家口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中的两件宝结合起来一起吃更是美上加美。吃莜面佐餐以羊肉沫沫炖蘑菇最为正宗,清香有咬劲的莜面、喷香的菜,吃来非肚圆不能放筷。 看坝上乡亲做莜面也是一种享受。推窝子时,食指、中指夹一块面在手背,在拇指与食指掐下一小点面,手掌就势在光滑的瓷砖上一推,用大拇指和食指揭起一甩一卷即成了一个小窝子,动作一气呵成若行云流水,一会儿的功夫笼屉上就站满了薄如蝉翼一般般高的小窝窝。还有两只手搓12根莜面条,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吃起来更是滑溜、有劲、可口。 莜面以其特有的香,独具的口感令晋冀蒙一些地区的人们百吃不厌。近些年又以含糖量低、农作物未遭公害、无需任何添加剂被推崇为绿色放心食品,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稀罕物,走上众多百姓的饭桌。我在坝上康保县插队4载,吃莜面4年尝遍各种花样,无一不是口齿留香,而且吃得红光满面身体倍儿棒。刚到坝上,我吃莜面还弄出笑话,房东大嫂端上莜面窝子羊肉蘑菇汤,我便吃一口窝子喝一口汤,大嫂见状忙教我:“蘸着吃,蘸着吃。”意思是把窝子放在汤里蘸着汤吃。我心里纳闷,吃饭还得站(蘸)着吃?但第一天到乡下,不好意思问,又怕坏了当地的风俗规矩,便乖乖地站起来继续吃,不想成了三乡五里的笑料,回想起当时的傻样,至今还令人忍俊不禁。 自从坝上插队与莜面结下不解之缘已有30余载,回城后虽常解莜面之馋,但终究难寻当年在坝上吃莜面时的那份情趣。
康保项目建设狠抓落实不“断线” 康保项目建设狠抓落实不“断线”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3月22日 本报讯 3月14日,康保县召开了重点建设项目调度会,对确定的24个重点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包抓项目的县级领导、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这是继乡镇项目建设调度会、县经济工作会议重奖项目建设功臣、项目建设突破年调度会之后,这县在项目建设上的又一新动作,在近两个月时间内先后召开了四次有关项目建设的重要会议,拉开了今年项目建设突破年的帷幕。 2007年是康保县确定的“项目建设突破年”。为了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这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工作主基调,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好开局的第一位工作来抓,引导各级各部门克服歇年过节思想,及早收心上岗,积极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在节前全县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对2006年度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贡献的单位、个人和优秀纳税企业、优秀纳税企业家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颁发了30万元的奖金。并在会上向全县上下发出号召,要充分借助春节期间在外返乡人士过节、外出走亲访友的契机,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座谈一小时,请吃一顿饭,牵上一条线),拉近感情、宣传康保、推介康保,掌握一批新线索,落实一批新项目,使传统节日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3月1日,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这县召开了节后上班第一个规模甚大的全县项目建设突破年调度会,以项目抓开局,县四套班子领导认真听取了15个乡镇、23个县直科局抓项目落实的情况汇报,共听取了100多个新建、续建项目。为了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这县从这100多个项目中又筛选出22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2个重点跑办项目,总投资29.4亿元,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领导机制,全县上下呈现出万众一心抓招商,凝心聚力谋发展,狠抓落实不“断线”的喜人局面。 (李海君)
立足县情力推现代农业强势发展 立足县情力推现代农业强势发展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3月1日 本报讯 康保县立足本地实际,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目标,调结构,育龙头,创品牌,走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之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推进了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 调优农业结构,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这县以做大做强畜牧、蔬菜、口蘑、草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全力做好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在结构调整中,重点压减小麦,稳定蔬菜,增加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播面,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推进了120多万亩旱作农业向抗旱、稳产、高效方向发展。同时,普及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农牧业新品种。这县先后建起了忠义蔬菜科技园区、赵喜口蘑栽培园区、王宏礼千亩蔬菜园区、满德堂奶牛养殖小区等科技园区。全县已形成北部60万头畜、中西部10万亩蔬菜、中南部30万平方米口蘑、东南部双万头奶牛“四大特色区域”。 培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这县依托业已形成的几大种养基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走“草—畜—肉”“草—畜—乳”链式发展之路,通过政策扶持、服务配套,着力培育了一批规模型龙头企业。投资6000万元的河北金阳光饲草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8万吨,可带动75万亩草场转化;“野茫茫”肉食集团整体加工能力可达5000吨,极大地提升了畜牧业的效益;塞北口蘑公司研发了口蘑酱油、口蘑醋等系列保健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 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拓展市场。这县积极实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开拓品牌、运用品牌。培育了“野茫茫”肉类、“塞星”蔬菜、“绿坝”杂豆、“康巴诺尔”口蘑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极大提升了全县农业效益。目前,全县蔬菜、杂豆、马铃薯等订单面积拓展到28万亩,全年出口蔬菜5500吨、杂粮杂豆6.2万吨、肉食产品580吨。
莜面系列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的草本植物,也是古老的农作物。现在栽培的燕麦有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带稃型燕麦护颖较长而硬,成熟时籽粒被包围于颖壳之中, 裸粒燕麦护颖较短而软,成熟时籽粒裸露。世界各国的栽培以带稃型为主,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为主。裸粒燕麦别名较多,华北称之为“莜麦”、西北称之为“玉麦”、东北称之为“铃铛麦”。历史上中国燕麦的异名更多如:“ 草”、“ ”、“柝草”、“草 麦”、“迦师” “错麦”、“雀麦”、“野麦”、“野小麦”、“油麦”、“龙麦”、乌麦”。我国燕麦的种植物历史攸久,大约在三千年前已有栽培。据《史记》(公元前104—96 年)记载,《司马相如列传》在追述战中轶事提到“ ”,按孟康(三国广宗人、魏明帝任弘农守)的注释:“ 禾也似(是)燕麦,”故与稻、秫、菰、 梁一样,同属大宗栽培作物,由此,从文字记载证实,我国裸燕麦的种植,至少已有 2100年的历史。据罗马史学家普林尼(公元 23—79)记载,欧洲种值燕麦的可靠历史是公元一世纪。因此,中国栽培燕麦早于世界其它国家。关于裸燕麦的起源。世界权威植物学家认为裸燕麦起源于中国。例如 1935 年互维洛夫在《世界栽培作物起源八大中心》中指出“裸燕麦起源中国”。1960年 斯 坦顿在《燕麦与燕麦改良》书中说“大粒裸燕麦(莜麦)绝对起源中国”。1967 年茹考夫斯基在《育种的世界基因资源》中更进一步指出:“裸粒类型燕麦是地理 特有类型,在中国与蒙古的接壤地带由突变产生,因此,这个发源地可以认为是裸燕麦初生因基中心”。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麦属“裸燕麦”,俗称“油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量为五谷之首,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同时莜面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亚油酸,它对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明显的功效。另外,莜面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减肥和美容。 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它们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经常食用,可对中老年人的主要威胁——心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据北京心肺血管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协用研究证实,只要每日食用50克燕麦片,就可使每百毫升血中的胆固醇平均下降39毫克、甘油三酯下降76毫克。 经常食用燕麦对糖尿病也有非常好的降糖、减肥的功效。 燕麦粥有通大便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它含有植物纤维,而且在调理消化道功能方面,维生素B1、B12更是功效卓著。很多老年人大便干,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燕麦能解便秘之忧。 它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含有的钙、磷、锌等矿物质也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贫血的功效,是补钙佳品。
春节的来历及习俗 春节的来历(一)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康保农民刘富强特种养殖谋富路 康保农民刘富强特种养殖谋富路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2月6日 本报讯 康保县剃头庄村农民刘富强搞起了狐狸特种养殖,一时间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好奇心驱使笔者走进了这家特种养殖场,一探究竟。 刘富强仔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9月份,我投资20多万元,从蔚县、万全引进了100多只蓝狐和260多只貉,做为种狐。这种动物每年在五、六月份生产,孕期是60天。一窝最多能产十几只,按最差成活率算,一窝也在七八只左右,而一张成狐的毛皮价格在5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不仅在短期内就能收回成本,这些蓝狐和貉真能给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康保是一个畜牧大县,村民一直以来多以牛、羊、猪等动物为饲养对象,你怎么会想到要搞狐狸特种养殖呢?”听完刘富强的致富经,笔者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个问题。刘富强娓娓道出了缘由。2004年,他创办了“富强肉联厂”,结识了很多外地朋友。这些生意上的伙伴,其中有很多搞起了特种养殖,效益可观。从此,他萌发了养狐卖皮的念头。在信用联社的帮扶下,他先后投资30多万元,对这些种狐加以正规、科学饲养,并和北京“伸跃公司”建立起膨化饲料供应关系,强化科学营养配餐。同时,对饲养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增强科学喂养、卫生防疫等能力,确保毛质的优良。 对于特种养殖的未来发展,刘富强充满信心。他说:“坝上搞特种养殖很有潜力和优势,空气好,无污染。坝上寒冷气候的刺激,毛长绒厚,皮毛质量相应的好很多。希望通过我们的经验积累,能给当地的乡民趟出一条高效益的特种养殖富民路。” (刘颖莉 郭晓霞)
奏响生态家园和谐曲 2007年2月1日 奏响生态家园和谐曲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2月1日 本报讯 灶头上跳动着蓝色的火焰,炒瓢中半熟的菜已散发出阵阵香味,旁边另一灶头上掀开的饭锅中雪白的馒头冒着热气……这是笔者近日在康保县赵家营村村民崔品英家中看到的情景。老崔高兴地说,“自从县里在我们村搞起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我家就建起了沼气池,不仅干净卫生方便,产出的沼气还为我们全家节支了2000多元的煤钱,现在我们村人们生活水平不亚于城里人。”这是康保县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呈现出的新气象。 这县在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全县14个乡镇21个行政村进行全面示范推广。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因村制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活方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创建美好家园。特别是把农村秸秆、粪便、垃圾等废弃物有效转变为农民生活燃料、牲畜饲料和耕地肥料,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营造生活富裕、环境优雅的和谐生态新农村崭新风貌。 赵家营村在扶持下,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依托全村蔬菜、畜牧产业,利用牲畜粪便流进沼气池,产生沼气,余下的沼液做蔬菜上好肥料的循环经济理念,全村86%的农户建成了“畜禽舍—厕所—沼气池”三位一体模式。共建成容量达10立方米的沼气池59个、圈舍59处,清洁卫生厕所14个,改院3620平方米。为进一步改变全村人居环境,该村还积极成立了综合物业管理站,负责建起了垃圾处理池8处,污水处理点1个,街面小垃圾处理池10个。在此基础上,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学习就医条件,安装程控电话52部,有线电视入户72户,建活动室3间,医疗室2间,打38米自来水井1眼,今年将全部入户。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们的心气儿顺了,邻里变得和睦了,真正实现了民富、村美、人和谐,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板工程。 据了解,该县引进了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后,全县21个示范村已建起沼气池1500个,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郭晓霞 李海君 贾延新)
康保卧龙山一期风电项目30MW机组工程竣工 康保卧龙山一期风电项目30MW机组工程竣工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1月24日 本报讯 1月22日,总投资近3亿元,由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独资建设的康保卧龙山一期风电项目30MW机组工程胜利竣工。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总经理、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忠以及市领导李建举出席庆典仪式并讲话。 康保卧龙山风电场工程是省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于去年5月份正式破土动工,11月26日投入商业运营。到目前,已发电约1500万千瓦时,实现利税近300万元。据介绍,二期工程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 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建举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该风电项目的竣工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坝上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国家百万千瓦级风电开发基地落户坝上,为我市风电开发提供了宝贵机遇,使风电开发成为坝上地区经济的增长点、发展的支撑点、建设的新亮点。几年来,省建投公司在我市连续投资开发风电项目,加快了我市风电开发和项目建设步伐,对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卧龙山一期风电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发电、当年收益,堪称全国风电开发行业的成功范例。 (刘颖莉 李海君 郭晓霞)
2006感动中国:贫困山区、乞丐和亲密爱人 2006感动中国之乞丐篇 一位中年老外拿出钱包里的一张百元大钞,随手给了躺在地上身高不到1米的残疾乞丐。半分钟之后,乞丐一瘸一瘸艰难走到30米外的一个募捐箱边上,将这张百元大钞塞进了募捐箱,随即转身离去。日前发生在深圳市华强北街头的这一幕,感动了现场的数百市民,也引起网友热议。     “见到那一幕,我真的很惭愧,好几个网友感动得落泪了。”昨日下午,三天前组织近两百网友在华强北街头为病友玲玲募捐的知名网友“八分斋”对记者说,他目睹了残疾乞丐得钱再捐钱感人的一幕。        11月20日,周日,上午9时左右,43岁的河南驻马店农民陈寿学带着自己20岁的残疾儿子陈春伟,从深圳市罗湖区建设路的桥洞下坐车来到华强北儿童世界,陈春伟挑了一块行人较多的地方坐下开始乞讨,陈寿学则开始在附近地带捡垃圾。陈春伟从小因病残疾,20岁的他身高不到1米。        上午10时30分左右,八分斋和两百多名网友坐车来到华强北儿童世界,在离陈春伟乞讨的地方30米开外,大家挂上横幅摆开募捐箱,开始为半个月前因血管崩裂而入院的网友玲玲募捐。玲玲是河北邯郸人,父母务农家境贫困,其手术与住院护理费用预计超过20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是天文数字。        下午3时左右,一位30岁左右的老外经过陈春伟身边,看着眼前这个身高不到1米,上身赤裸脚穿拖鞋身材畸形的乞丐,老外拿出钱包,掏出一张百元大钞,给了坐在地上的陈春伟。10秒钟之后,矮小的陈春伟站起身子,一瘸一瘸地走近30米外网友们的募捐箱,将刚刚所得的百元大钞塞进募捐箱,随即在众人的注视和掌声中转身离去。        “太不可思议了,当时很多人就哭了。”亲历现场的网友八分斋对记者说,数位网友赶紧掏出相机,记录下了那一幕。随后,网友们和围观的路人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昨日下午,陈寿学站在深圳罗湖区东门街道上,一边捡起路人扔掉的半罐可乐一边和记者说话,他每月要往家里寄700元左右,抚养尚在上小学的两个女儿和最小的残疾儿子。“我也说不清楚儿子为什么捐钱,可能是不想那个女孩像他们兄弟两个一样因病致残吧。”陈寿学说。
康保节水农业增收增效 康保节水农业增收增效 -------------------------------------------------------------------------------- 来源:张家口日报 2007年1月12日 本报讯 近年来,康保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实际,大力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通过推广适合本县的半固定式和全移动式喷灌、滴灌、微喷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和技术,全县农业节水面积已发展到9万多亩,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为全面有效的推进全县节水农业发展,这县多方筹资,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联营、股份等形式兴建节水工程。同时,把张纪镇集贤村、康保镇剃头庄村等水地面积多的村和乡镇农业科技园区定为节水项目区,率先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为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这县在各项目区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对各项目施工环节全方位跟踪,确定专门人员具体操作,并在建后管理上推行以统为主的管理形式,建立以村为单位,机井、泵、电设备统一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实行统一调度。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极大地调动起了各级和广大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一批节水灌溉工程很快建成。张纪镇立足王宏礼农业科技园区实际,投资50多万元,由县水利局设计施工,在园区千亩节水灌溉工程区内,引进了棚室滴灌、微喷、露地微喷、小喷灌等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实现了节水灌溉省水、省电、省人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直播菜出苗率和肥料利用率,提早了首批育苗菜上市时间。同时,这镇还利用节水灌溉优势,成功地探索出“育苗大白菜+早熟甘蓝”一年两茬生产模式和“育苗大白菜+大葱秧苗”两年三茬生产模式。今年,这镇在镇农业科技园节水示范区内又新建露地高架喷灌100亩,露地全固定小喷灌30亩,可移动式小喷灌100亩,棚室微喷20亩,并实现了变频恒压控制和水肥共济半自动化生产,仅此一项为菜农增加收入280万元,成为全县节水灌溉标志性工程。 (郭晓霞 李海君 李春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