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营sbwong
653营sbwong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3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3,330
关注贴吧数: 8
三号突击榴弹炮G型(初期生产型,实心齿履带) 摄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这辆三突用的履带是犀牛自行反坦克炮/野蜂自行火炮那种,40厘米实心齿中期型,但纹路还是一般的40厘米中期。另外我翻查了图库发现有部份Alkett生产的三突G型也有使用这种履带(比如芬兰的Ps531-10),并非個别例子。
三号突击炮G型(1944年5月生产型,初期侧裙板) 这车的细节很混乱,从顶部有遥控机枪基座和铸造炮盾推断这一辆是Alkett 1944年5月生产型,车身却有不少1943年12月至1944年3月生产型的特征,比如初期的侧裙板、拆除轮毂的驱动轮、50+30毫米铆接战斗室右前装甲。另外这辆的底盘牵引基座延伸至变速箱舱门装甲,指挥塔的混凝土装甲外观略有不同,履带纹路跟一般的40厘米带防滑纹履带不一样。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27) 这辆三突在塔林伊汉塔拉战役中没有任何战绩,在1966年退役后被埋在哈米纳的防线上充当碉堡直到1980年代,之后送到靶场作射击测试后報废,但车身仍然相当完好。在2007年9月一次拍卖会售出后再没有出现过,目前已知中标者是连同另一辆Ps531-55一併购入的,Miag 1943年7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476。
三号突击炮G型(Miag最后期生产型) 这辆相当肯定是Miag最后生产的214辆三突之一,从战斗室顶部装甲有五个pilzen插口、箱形炮盾连同轴机枪、翼子板支撑样式和战斗室右80毫米一体化前装甲推断是Miag 1944年12月至1945年4月生产型,还有铆接的侧裙板。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20 Meeri) 这辆三突在1944年6月28和29日分别击毁1辆T-34和1辆KV-1坦克,现存放在芬兰一个军用露天仓库,Miag 1943年8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523。车身保留了大量1950年初改造后的特征,掉漆严重到可以见到德军的铁十字,底盘两侧的后备履带挂架比其他三突靠前。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14 Vappu) 这辆三突在1944年6月25和29日合共击毁5辆T-34坦克,目前存放在芬兰帕罗拉,仍然处于可动状态,Miag 1943年7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445。车身保留了大量1950年初改造后的特征,左边变速箱舱门似乎在维修的时候装反了,现在见到的是Alkett生产型的排列方式。
三号突击炮G型(三号M型底盘带同轴机枪)
三号突击炮G型(1945年4月柯尼斯堡) 摄于Kronprinz Barracks附近,从翼子板支撑、MG42机枪盾和战斗室右边80毫米一体化前装甲推断是Miag 1944年4至5月生产型,驾驶员观察窗前有着类似芬兰三突的装甲护罩。
三号突击炮G型(Miag初期生产型带防磁纹) 拍摄时间地点所属不明,驱动轮轮毂已被拆走。
三号突击炮G型(M.A.N.生产型,三号J/L型底盘) 非常少见的一辆三突,可以清楚见到三号J/L型变速箱舱门,驾驶员前的装甲板只有7颗铆钉,这是因为取消了驾驶员的两个观察孔但洞口还在,不能直接钉上去而造成的。
三号突击炮G型(Miag生产型,战地改装车) 拍摄时间地点所属部队不明,可以见到战斗室正面的混凝土装甲,底盘侧和正面装上T-34坦克的履带加强防护,右边第二个托带轮是橡胶轮,侧裙板被拆走只剩下两块铁片,炮管上有9个击杀纪录。
三号突击炮G型(第2党卫军装甲师) 摄于1944年7月30日法国诺曼第,从全钢托带轮样式和华夫饼干防磁纹推断是Alkett 1944年3月以后生产型,战斗室正面有混凝土装甲,驱动轮还是早期带轮毂的款式。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28) 这辆三突最特别的地方是底盘前有自行追加的倾斜装甲板,在塔利伊汉塔拉战役中没有任何战果,当时变速箱出现问题被送到后方修理,但最终在1944年10月24日被拆解当作后备零件处理。Miag 1943年7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473。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52) 这辆三突基本保留了刚运到芬兰时的外观特征,除了驾驶员观察窗护罩、后备负重轮位置、后来追加的DT机枪盾和车尾灯样式不同。另外这是一个十分好的例子证明Alkett生产的底盘有两种80毫米一体化前装甲的样式,而这辆是Alkett 1944年5月生产型,底盘编号105485。 p.s.这辆也是少数履带没有反装并保存至今的芬兰三突。
三号突击炮G型(三号M型底盘带冬季履带) 从翼子板和前挡泥板样式推断是第二批次生产型,另外这辆三突还有空气过滤器。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7) 这辆三突在1944年6月15日击毁3辆T-34坦克和1辆KV-1坦克,但在当日战斗室被一发炮弹击中,导致车长和装填手受伤。之后被送到后方维修,最终在同年10月24日被拆解当作后备零件处理。Miag 1943年7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439。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23) 根据纪录这辆三突是指挥车,1944年6月15日在Kuuterselkä被车组拋弃,仅仅是因为正面被一枚手榴弹炸中,当时这辆三突还可以正常运作。
三号坦克H型(第40装甲营) 这支部队在1941年7月继续战争期间协助芬兰军队进攻卡累利阿地峡,这些三号都没有装上炮塔杂物箱。
三号指挥坦克H型(宣传车) 挺特别的一辆37毫米假炮H指挥车,正面装上三个大喇叭作宣传车辆用途。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3 Kirsti) 这辆三突在塔利伊汉塔拉战役中击毁2辆T-34坦克,但在1944年6月28日被击毁,Miag 1943年7月生产型,底盘编号95453。
三号突击炮G型(战地改装车) 细节很特别的一辆G型,使用Bosch车灯、战斗室两侧有防弹木头和铁片、炮盾有同轴机枪、炮口制退器为后期样式、MG42机枪盾、指挥塔旁边有混凝土装甲、底盘前有后备履带挂架、右驱动轮的轮毂被拆走、三号坦克J/L型的变速箱舱门。
三号突击炮F/8型(冬季履带+球形制退器) 从战斗室和底盘30毫米焊接附加装甲推断这辆F/8是1942年9月生产型。
三号坦克N型(M型底盘带侧裙板)
三号坦克J型(M型炮塔) 这辆三号有着M型的大指挥塔、J/L型的变速箱舱门和初期J型的发动机盖(六个舱门、带散热口和保护装甲)。
三号坦克M型(战后挪威军队) 另一辆很特别的挪威三号,使用大指挥塔、有对空机枪架、J型的炮盾没有间隔装甲、侧裙板被拆走只留下安装痕跡、40厘米带防滑纹后期履带。
三号突击炮G型(炮口制退器样式) 从目前所得的照片可见三突G型至少有5种款式的炮口制退器,依次序为初期型(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期型(1943年5月~)、后期型(1944年4月~)。基本上后期生产批次会混合使用以前的制退器,当然战场上也有车组自行更换后期制退器的个例存在。
三号突击炮G型(党卫军第4装甲师) 摄于1945年匈牙利巴拉顿湖地区,有趣的是右前挡泥板取自一辆三号坦克的左边后挡泥板,履带上有防滑块。从翼子板支撑、底盘前80毫米一体化装甲和早期MG34用机枪盾推断这是Alkett 1943年5月生产型,履带是40厘米带防滑纹的样式,炮口制退器是1944年之后生产车辆常见的款式(双室纯球形)。
三号突击炮(底盘编号90463) 挺特别的一辆三号坦克底盘三突,使用加宽的圆形減重孔驱动轮、40厘米中期履带、第一个托带轮前移、B型的战斗室。
三号坦克N型(带防磁纹)
三号坦克N型(L型底盘带侧裙板)
三号坦克M型(带侧裙板) 大部份照片摄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
三号坦克M型(指挥车) 从天线数量和变速箱进气口旁边没有车灯推断是M指挥型,其他细节:大指挥塔、战斗室前20毫米间隔装甲前有后备履带挂架、炮盾的20亳米间隔装甲是J型用的样式(右观察窗的洞口还在)。
三号坦克G型(40厘米初期履带和新驱动轮) 从底盘和战斗室正面没有20毫米附加装甲、炮塔上的通讯用舱门(signal port)位置可推断出这是一辆换了履带和驱动轮G型。
芬兰三号突击炮G型(Ps531-41&49) 鉴于被系统多次无理删帖,二楼放图。
三号坦克H型(非洲军团)
三号坦克G型(非洲军团) 与东线G型的最大分别是发动机舱门有散热口和保护装甲,初期与后期型的分别只有指挥塔样式、第一个托带轮位置和负重轮的橡胶圈宽度(75或95毫米)。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军团的三号G车上工具放置方式有很大变动,下面详述。
三号坦克J型(1945年德国柏林) 摄于1945年5月柏林战役后,履带已经遗失,看炮管长度似乎是L/60炮,炮盾和战斗室正面带20毫米间隔装甲,从带散热口的发动机舱门的朝向推断是初期或北非J型的六个舱门发动机盖,天线收纳架方向朝前。
三号坦克H型(战后挪威军队) 很特别的一辆H型,L/60主炮、40厘米带防滑纹后期履带、车灯加了护罩、正面加装三个后备履带挂架、炮塔侧裙板被拆走只剩下安装痕跡。
三号坦克N型(第208装甲营) 去年问友人借了一本关于这支部队的书,简单而言就是一支在意大利活动的二线装甲部队,主要装备是过时的三号坦克和短炮管四号,1944年初还有一些四号H但很快就被调走,直至1944年12月所有三号坦克被调到第212装甲营,取而代之的是长炮身四号坦克、四号坦克歼击车L/70A和豹式坦克。之后部队被派到东线作战,1945年在奥地利投降。
三号坦克J型(带正面间隔装甲) 部份存活到1942年6月以后的J型会加装战斗室和炮盾正面的20毫米间隔装甲,而L型投产时剩余的J型部件也会物尽其用,因此会有一些L型除了取消炮塔侧观察窗,其他地方外观上与J型没有分别。这里先上50毫米L/42炮的照片,非洲军团的占了不少。
三号坦克G型(后期型) 少量G型回到工厂后根据L型的标准进行改装,包括更换40厘米履带和相应的驱动轮、底盘前后铆接20毫米附加装甲、战斗室前增加两块合共40毫米的装甲板和炮盾增加一块20毫米的间隔装甲,主炮仍然是50毫米L/42炮,也有装备L/60炮的。最后一张照片里的还有炮塔侧裙板。
三号坦克L型(极初期型) 简单而言就是取消了炮塔两侧观察窗但炮盾和战斗室正面还未有20毫米间隔装甲的型号,数量极少。
三号指挥坦克H型 先上37毫米假炮的初期型。
三号坦克F型(50毫米L/42炮初期型) 纪录上最后100辆F型主炮更换成50毫米炮、相应的外置式炮盾和在炮塔顶部加装抽气扇,部份车辆使用新的指挥塔。
三号坦克F型(非洲军团) 跟普通50毫米L/42炮F型的分别只有发动机舱门带散热口和保护装甲,部分还在用75毫米橡胶圈的窄版负重轮。
三号指挥坦克H型(潜水型底盘) 虽然没有任何资料指出有潜水型指挥车存在,但是从照片可见部份车辆有密封式的发动机盖和车尾的潜渡用装置。
三号坦克J型(E/F/G型炮塔) 从车尾的形状和发动机盖舱门推断是初期J型底盘但炮塔后面有鼓包,证明这辆三号是混合型。
三号坦克H型(初期型) 初期H型的特征:使用旧式加阔过的圆形減重孔驱动轮、40厘米初期履带、旧式減震器、旧式惰轮、底盘前后和战斗室前铆接20毫米附加装甲、新的战斗室和发动机盖吊装钩和新设计的炮塔,取消后面的鼓包和更改顶部佈局。
三号坦克J型(带侧裙板) 部份存活到1943年的J型会加装侧裙板和战斗室炮盾正面的间隔装甲以加强防护。
三号坦克G型(37毫米炮) 目前只找到两张不是潜水型号的37炮G型照片,第一张中间的那辆才是37炮G型,最近那辆是G底盘F炮塔新指挥塔。
三号坦克(冬季履带) 先上J型的,最后两张是J指挥型。
三号坦克J/L型(东线履带) 目前只找到这一张照片证明三号坦克有装备过东线履带。
三号坦克N型(带空气过滤器) 至少有俩L底盘N型带空气过滤器,其中一辆现存放在美国班宁堡陆军训练基地但空滤已被拆走只剩下一些安装痕跡。
三号坦克N型(M型底盘无侧裙板) 很少见到无侧裙板的M型底盘三号N型,目前找到的照片都是使用大指挥塔的后期型。
三号坦克N型(炮盾带间隔装甲) 目前只有这一辆N型炮塔正面有间隔装甲,L型底盘改装,指挥塔上有对空机枪架,战术编号325。
三号坦克N型(混合型) 挺特别的一辆N型,从吊装钩、炮塔圈座前的防弹条和车宽显示灯样式推断是F型底盘装上了L/M型的炮塔。没有附加装甲、炮塔杂物箱和带散热口的发动机舱门,使用40厘米履带和加阔过的圆形減重孔驱动轮。
三号坦克G型(50毫米L/60炮) 这辆三号G型经过大量升级改装,包括使用新的惰轮驱动轮、第一個托带轮往前移、40厘米履带、发动机舱门有散热口和保护装甲、底盘前有20毫米附加装甲、战斗室前增加一块专门给G/H型用的20毫米间隔装甲、主炮炮盾有20毫米间隔装甲和炮塔后方有杂物箱。
三号坦克H型(50毫米L/60炮) 少量存活到战争后期的H型更换了长炮,战后挪威亦有照片证明接收到至少2辆升级过主炮的H型。
三号潜水坦克F型
三号潜水坦克G型 先上37毫米炮,第一张照片的还在用75毫米橡胶圈的窄版负重轮。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