尐陽 尐陽
关注数: 21 粉丝数: 70 发帖数: 1,768 关注贴吧数: 19
【传染病】水痘(没得过水痘的进来!!) 水痘如何治疗 病原体: 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繁殖,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存在于疱疹的疱浆内,血液和咽分泌物中,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易感者于接触后约90%发病。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能被乙醇灭活,1次患病可获终身免疫。 现代医学病理: 病毒经口鼻进入人体,首先在呼吸道粘膜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水痘的疱疹只限于表皮的棘状细胞层,有退行性病变和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由于细胞的裂解、液化、和组织液的涌入,形成单房性水疱疹(天花则形成多房性疱疹),真皮层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音核细胞浸润。粘膜疹病变与皮疹相似。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若肠胃伏有湿热,或病毒深入时,则可出现气分症状。脾主肌肉,邪毒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帮故有水痘布露。本病多属于风热轻证,时行邪毒清透即解。因本病邪毒一般只伤及卫、气分,窜入营血的甚少,故病情较天花、麻疹为轻,预后良好,变证险证也少。少数患儿因毒热炽盛,内犯气营,甚或营血受累,重的可伴有高热、烦躁、面赤,痘点稠密,色赤,紫暗等重症。 临床表现: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起病急,幼儿前驱期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可见前驱疹如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24小时消失。 发疹期: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椭贺形浅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有瘙痒感。皮疹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阴部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迅速愈合。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 少数呈重型,见于体质虚弱幼小婴儿,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进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如风湿热或肾病患儿)患水痘时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临床表现疱疹数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少数患儿发生恶性紫癜,多发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坏死性病变。 先天性水痘,发生在出生后5-10日内,是由于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可达20%。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全身症状轻,典型的水滴状疱疹,同时见有斑丘疹、水疱与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等,即可诊断。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正常。 水痘发病3日以内,取水疱液接种人胎羊膜细胞组织培养,常可分离出病毒,咽分泌物及血液也可分离出病毒,但阳性率较低。 自新鲜水痘底取材,刮片、瑞氏染色,可找到多核巨细胞与核内包涵体,可作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在恢复期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3.并发症 较常见的是皮疹继发细菌性感染。 水痘脑炎,发病率低于2%。临床表现呈一般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起病后3-20日不等。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原发性水痘肺炎,多发生于出疹后2-6日,临床症状较重,X线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可持续6-12周。 鉴别诊断: 1. 脓疱病: 多发生于夏秋季,以面部、四肢多见,疱疹液体为脓样,抹征及培养可见葡萄球菌等。 2. 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皮疹): 当湿疹兼患单纯疱疹感染。临床表现多急起、高热、虚脱及水痘样皮疹,常呈暴发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肤受累面积广,体液大量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