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搬砖中 shaog777
关注数: 569 粉丝数: 795 发帖数: 7,677 关注贴吧数: 184
特斯拉將開始賺錢 ▲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已與美國證管會達成和解(圖/路透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以電子郵件向員工宣布,特斯拉即將賺錢。數小時前,馬斯克同意以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及支付2千萬美元的罰款與美國證管會(SEC)達成和解。 馬斯克在主旨為「渡過這超級鐵桿的一天,勝利是我們的!」電子郵件中說:「我們非常接近實現獲利,並證明了唱衰者是錯的,但我們明日(週日)必須好好執行,如果我們明天全力以赴,我們將取得超出所有期望的史詩般的勝利。」並在信末寫下「Go Tesla!!!」。特斯拉從未實現年收益,該公司成立以來也只有兩個季度達成獲利。 上個月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可是過了大約3個禮拜,他就宣布「維持特斯拉上市公司的狀態」。SEC認為此舉明顯涉嫌誤導投資者,引發市場混亂,也間接傷害了投資者,因此對馬斯克提出告訴。而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馬斯克與SEC達成和解。 據與SEC達成的和解條件,馬斯克可保有特斯拉執行長一職,且可繼續留在特斯拉董事會,但三年內不得再任董事長,馬斯克也必須在45日內辭去該職位。另外,馬斯克與特斯拉公司各需支付2000萬美元罰款,並於董事會中增設兩名獨立董事,成立董事委員會,針對馬斯克對外溝通方式進行管控。
5個不用靠除毛刀就能擺脫煩人腋毛的妙招 ▲薑黃粉可以搭配牛奶、木瓜和蘇打粉,簡直就是除毛神器。(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以下皆同) 啊!腋毛又忘記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出門之後才發現忘記刮腋毛,偏偏夏天都會穿背心和短T,只要舉起手,腋毛就會炸出來,實在很尷尬。對此,國外網站《brightside》就列出5個不用靠除毛刀就能擺脫煩人腋毛的妙招,其中薑黃根本就是除毛神器,家裡只要有簡單的糖和檸檬水,就可以和腋毛說掰掰! 1.糖+檸檬汁 糖和檸檬可以防止長出多餘的毛髮,將這2樣東西一起煮好後會呈現蜜蠟狀,因此塗在腋下就可以長時間去除腋毛,效果可以長達1個月。 你只需要準備2匙糖、1/2杯溫水以及2匙檸檬汁,並把這些材料一起攪拌均勻,之後再把它塗在腋窩上,放置20分鐘,再輕輕地用手搓揉腋下,接著用溫水洗乾淨,你可以每周重複這個步驟2~3次就能夠看見成效。 除了糖和檸檬汁以外,也可以加入一些蜂蜜,但就要配合微波爐才能完成,你只要準備1杯糖、1/4杯蜂蜜以及半匙檸檬汁,並將這3樣材料攪拌均勻,接著再微波2分鐘,拿出來後再攪拌20~30秒,冷卻後就可以塗在腋窩上了。▲你可以將檸檬汁、蜂蜜和糖攪拌均勻之後微波,冷卻之後塗在腋下等到乾掉,就可以洗掉了。 2.蛋清+玉米粉 蛋清加上玉米粉不僅可以幫助去除腋毛,也可以消滅臉上的汗毛。你只需要先將雞蛋打破,取出蛋白的部分,接著和1湯匙糖以及半湯匙玉米粉混在一起,然後再把它塗在體毛多的地方。 如果是塗在腋下就要有耐心一點,你必須先把雙手舉起來等它乾掉,接著等待大約15~25分鐘後,就可以將乾掉的膜撕掉,腋毛就掰掰啦! 3.牛奶+薑黃 你沒看錯!牛奶加薑黃也可以幫助你擺脫腋毛!牛奶加薑黃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可以幫助延緩長腋毛的速度,而且還會變細,不怕用除毛刀刮久了腋毛可能會變粗的問題。 你只需要將3茶匙薑黃粉和1茶匙牛奶混合在一起,攪拌變成濃稠的糊狀物之後,再把它塗在腋下20~30分鐘,再來就等到完全變乾,拿一塊沾了溫水的毛巾,以畫圓的方式將腋下擦乾淨,如果擦不乾淨可以直接用水洗掉並擦乾,每周都要勤奮使用這個方式除毛,腋毛就不會來打擾你了!▲牛奶+薑黃也能有效除毛,只要每周勤奮地塗抹腋下就可以看見效果 。 4.木瓜+薑黃 薑黃也可以和木瓜混合一起變成抗腋毛神器。由於木瓜含有可以破壞毛囊、防止毛囊再生的木瓜蛋白酶,因此對於除毛也非常有效。 首先,你必須先將木瓜(可挖取1~2湯匙)搗碎,接著跟半湯匙的薑黃粉攪拌均勻,再把它塗在腋下,用手輕輕按摩,並放置15分鐘之後洗掉,每周可以重複使用2~3次,不久之後,你的腋下就會變得很乾淨囉! 5.蘇打粉+薑黃 除了牛奶和木瓜以外,薑黃也可以和蘇打粉攪拌在一起,除毛功能也是超級厲害!你只需要在水裡放進一些薑黃和2匙蘇打粉,接著攪拌均勻,等到變成稀糊狀之後,就可以把它塗在腋下,接著等到乾掉之後,就可以用水洗乾淨並把腋下擦乾。但是要注意,因為薑黃的顏色較鮮豔,所以腋下可能會有點卡色,你必須要更仔細地把腋下洗乾淨。
3D列印「人造鰓」 直接吸取水中氧氣 ▲Amphibio人造鰓設備目前尚在研發階段,未來成真將可讓人類在水底呼吸。(圖/翻攝自junkamei官方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的設計師Jun Kamei近日與東京大學的RCA-IIS設計實驗室合作,共同研發可供給人類使用的人造鰓設備「Amphibio」,將可以幫助人類在水下呼吸,背心能夠從水中提取人體所需的氧氣,並排掉呼出的二氧化碳。設計師Jun Kamei透露,會有設計人造鰓的想法是受到地球海平面上升的啟發。 綜合外媒報導,人造鰓設備Amphibio具有「微孔背心」與「極度防水」的設計,是材料科學與尖端設計結合的水中呼吸器,由繞在使用者胸部與脖子的鰓,與臉上的呼吸面罩所組成,都是透過3D列印製作。▲人類消耗的氧氣量很大,人造鰓在吸收水中氧氣的速度要更快,未來將考慮改進製作材料,希望能夠更快速交換氣體。(圖/翻攝自junkamei官方網站) 設計師Jun Kamei透露,會有設計人造鰓的想法是受到地球海平面上升的啟發,想要為人類提供在水下呼吸的方式,「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潛水昆蟲,可以運用鰓在水面下生存。」Amphibio目前已經在水族館中進行小規模的測試,下一步是要證明可以被人類使用。 報導也指出,設計師Jun Kamei還提到,由於人類消耗的氧氣量很大,所以鰓在吸收水中氧氣的速度要更快,未來還考慮改進製作材料,希望能夠更快速交換氣體,預計要足以支持人類在水下的活動,鰓的部份至少要有 32 米長,而這個長度對人體來說還是太長且太大,縮小體積也是未來研發的重要走向。
就怕「側翻」壓車頂出人命 ▲由於用車習慣國情大不同,美國IIHS撞擊測試也在2009年加測了車頂強度項目。(圖/翻攝自美國IIHS,以下同)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相信常關注新車撞擊測試的車友們,應該都會發現美國IIHS(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會在測試項目當中,追加一項車頂強度測試(Roof strength);這是因為北美地區用車習慣不同,為保障車主在「翻車」之餘的人身安全,IIHS也於2009年針對當地市售新車,設立該項測試關卡。▲有別於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僅針對翻車機率進行測試,IIHS可是一翻兩瞪眼,直接用機器側壓車頂測試強度。 誠如先前所述,北美現行市售市場,大型SUV、皮卡(Pick-up)可說是相當普及,由於這類車款車身重心較高,易於發生「側翻」等翻車意外,為保障消費者權益,不少當地專職撞擊測試的機關,便特別規劃了相關的法規及測試項目。 不過相較於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僅針對翻車機率進行「麋鹿」測試,美國IIHS則是直接透過機器加壓,進行車頂強度的測試;透過固定車體,側向傾斜加壓的方式,藉此估算車頂潰縮係數以及受壓強度。▲該項項目推出之初,著實也讓不少車廠頭痛萬分,紛紛著手進行改良。 在IIHS規範下,倘若車頂耐重程度為空車重4倍以上,則可得到最優異的「G」(Good)評價,倘若為3.25倍以及2.5倍,則是分批得到「A」(Average)、「P」(Poor)成績。 想當然爾,該項測試項目甫一推出,也讓不少車廠頭痛萬分,畢竟光是早先的正面、側撞、小面積偏位撞擊就夠人受了;所幸隨著改朝換代,也讓各式新車安然下庄,首先受惠的當然也是第一線的消費者們。 不過回到國內,連自家撞擊測試都還沒個影子的前提下,就不知道台灣國產車要是進行IIHS「車頂強度」測試,能有幾款車滿分通過就是了…。
土耳其里拉大崩跌…南非幣半年內已貶20% 風暴拖垮新興市場 ▲土耳其里拉崩跌,影響新興市場。(圖/路透) 土耳其里拉崩跌,連帶影響同屬新興市的南非幣、印尼盾,其中南非幣匯率13日大跳水,一度貶破15兌1美元大關,崩跌10.4%,是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另外,近半年以來南非幣對台幣已經重貶約20%,投資人損失嚴重。 美國土耳其交惡,土耳其政府拒絕美國釋放一名基督教牧師,讓華府決定對土耳其祭出經濟制裁,使原本就陷入經濟泥沼的土耳其貨幣大貶值,光是上周土耳其里拉就已經貶值了22%,今年為止更大跌40%。市長憂慮風暴蔓延,紛紛拋售新興市場資產,導致南非幣應聲重挫。 根據台灣銀行南非幣對台幣即期匯率中間價報價,以2月26日高點2.57元台幣兌1南非幣,至今日低點2.06元台幣兌1南非幣計算,不到半年跌幅將近20%。除此之外,新興市場貨幣遭拖累全面走跌,例如印度盧比跌幅約1%,盤中還一度出現69.6138兌1美元歷史新低點;印尼盾跌幅也大約0.96%,出現3年來新低;越南盾兌美元13日也一度下跌至2萬3315盾,創下歷史新低。 面對貨幣大崩跌,土耳其央行13日出手,釋出100億里拉、60億美元和相當於30億美元的黃金流動性,並承諾提供所需的所有流動性,並調降里拉和外幣存準率,讓里拉從歷史低點7.24兌1美元回升至6.4兌1美元,之後又貶至6.92兌1美元。
实习比成绩更重要! ▲微軟創辦人在實習中認清自己的未來志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以後要做什麼?」往往是許多人在求學階段面臨到的問題,全美大學和雇主協會(NACE)表示,實習工作仍然是推動個人往後工作的重要一環,像是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在華盛頓州州議會和美國眾議院的第一份實習,讓他認清了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根據《CNBC》報導,全美大學和雇主協會(NACE)的研究經理Andrea Koncz表示,就算實習內容和自己心中嚮往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關係,它能夠提供工作經驗,幫助自己了解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NACE發布的2018就業展望調查中發現,雇主們普遍喜歡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特別是曾在實習或合作裡獲得經驗的人,Koncz說,如果能在你工作首選領域中擁有實習經驗,比大學所學或GPA(成績平均積點)來得更好。▲比爾在開公司前曾想過要當律師。(圖/CFP) 以曾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的比爾來說,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這讓他有一段時間也想跟隨父親的腳步,在法律界工作,在他16歲那年,他獲得了在華盛頓州州議會和美國眾議院實習的機會,在為期1個月的實習裡,他穿梭在各個辦公室間遞送文件以及協助辦公室文書業務。 在這份實習中,比爾意識到政治生活其實不適合自己,反倒是商業的世界讓他更感興趣,大四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對於計算及數字有一定的掌握,再加上高中累積的能力以及在學校外學習的電腦課程,他最終退學並開創自己的公司,成功的闖出他的一片天。
比尔盖兹:实习比成绩更重要!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實習中認清自己的未來志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以後要做什麼?」往往是許多人在求學階段面臨到的問題,全美大學和雇主協會(NACE)表示,實習工作仍然是推動個人往後工作的重要一環,像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華盛頓州州議會和美國眾議院的第一份實習,讓他認清了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根據《CNBC》報導,全美大學和雇主協會(NACE)的研究經理Andrea Koncz表示,就算實習內容和自己心中嚮往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關係,它能夠提供工作經驗,幫助自己了解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NACE發布的2018就業展望調查中發現,雇主們普遍喜歡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特別是曾在實習或合作裡獲得經驗的人,Koncz說,如果能在你工作首選領域中擁有實習經驗,比大學所學或GPA(成績平均積點)來得更好。▲比爾蓋茲在開公司前曾想過要當律師。(圖/CFP) 以曾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茲來說,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這讓他有一段時間也想跟隨父親的腳步,在法律界工作,在他16歲那年,他獲得了在華盛頓州州議會和美國眾議院實習的機會,在為期1個月的實習裡,他穿梭在各個辦公室間遞送文件以及協助辦公室文書業務。 在這份實習中,比爾蓋茲意識到政治生活其實不適合自己,反倒是商業的世界讓他更感興趣,大四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對於計算及數字有一定的掌握,再加上高中累積的能力以及在學校外學習的電腦課程,他最終退學並開創自己的公司,成功的闖出他的一片天。
大陸高鐵遇「大聲講電話哥」 英國主持人崩潰 ▲傑瑞米.克拉克森拿起手機錄影,更不斷對著鏡頭用唇語狂呼「閉嘴!閉嘴!閉嘴!」(圖/翻攝自Instagram/jeremyclarkson1)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知名主持人傑瑞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為了節目在中國大陸取景,27日乘坐高鐵時,後方一名男乘客持續大聲講電話,讓他相當困擾,於是拿起手機錄影,更不斷對著鏡頭用唇語狂呼「閉嘴!閉嘴!閉嘴!」影片傳開後,有超過290萬人次觀看,也引起正反兩極的留言。 傑瑞米·克拉克森將影片上傳至個人Instagram帳號,同時寫道,「這已經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從影片中可見,該名男子神情投入地對著手機飛快說話,聲音透過手機依然很大。傑瑞米很小聲地對著鏡頭說了至少4次「閉嘴」,惹得身旁友人笑了出來,不過該名男子依然沒有發覺。 對此,許多網友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我討厭公共運輸系統」、「替他說聲對不起」、「唉~太丟人了」。不過也有人認為傑瑞米的行為帶有種族歧視,「這個奇怪的白人男子真的是在企圖羞辱那個亞裔男子,只因為他說話大聲。」、「他覺得吵到他了,應該去制止,而不是發表引起種族歧視的視頻,英國火車上我從來沒看過有中國人這麼說話,來中國多多少少就要接受中國的習慣。」 有不少網友提出不同的看法說,「為什麼你不小聲地請他降低音量呢?」、「如果他是個可愛的女孩反應會不會不同?」,也有傑瑞米的粉絲表示,「後面那小哥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傑瑞米是知名汽車節目《Top Gear》的主持人之一,這次為了新節目《The Grand Tour》的下一季做準備,據《每日郵報》報導,節目團隊上個月抵達香港,之後在中國大陸各地取景,傑瑞米28日PO文表示自己已經返回英國。
騰訊控股股價下跌25%,市值蒸發約1430億美元 ▲騰訊控股自今年一月以來,股價一路從高峰下跌25%,市值蒸發約1430億美元(約新台幣4.3兆元)。(圖/路透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難道科技股最佳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嗎?據媒體報導,美國科技股昨(31)日幾乎都下挫,從臉書、Netflix、推特到蘋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亞馬遜等無一倖免,但和中國的騰訊控股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據《彭博》報導,騰訊控股自今年一月以來,股價一路從高峰下跌25%,市值蒸發約1430億美元(約新台幣4.3兆元)。 文中提到,騰訊控股是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公司,它的股價七月份共下跌9.8%,創下2014年以來月跌幅最高紀錄,其股價也從今年一月的高峰後開始走下坡,目前已經下跌25%,市值蒸發約1430億美元(約新台幣4.3兆元)。 香港第一上海證券(First Shanghai Securities)策略師Linus Yip表示,投資者對騰訊中期業績的預期越來越低,科技業其實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因為隨著競爭加劇和市場飽和,業績很難像過去一樣有顯著的成長。 《彭博》的分析師則是預估,騰訊的年利潤同比增幅,第二季將達到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估計可能放緩至5.1%。本月至少有11家證券商,包括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他們都降低了騰訊的股價目標價。
TOYOTA Auris日本熱銷近1萬輛 神車威能果真全球同步 ▲TOYOTA Auris雖說在台尚未上市,但早先一步開賣的日本,卻也繳出單月9,200張訂單的誇張成績。 ETtoday車 眾所期待的TOYOTA(豐田)Auris,雖說台灣國內得等到9月才會正式上市,但早先一步登陸日本市場的五門掀背神車,即便更名為「Corolla Sport」,仍然擋不住那全球同步的「神車威能」!自6月26日上市以來,隨即繳出9,200張的誇張訂單數,遠超過TOYOTA原本設定目標達4倍之多,展現出「捨我其誰」的銷售氣勢!▲TOYOTA Auris在日本建議售價來到2,138,400日元(新台幣59.4萬元)起。 先行以「Corolla Sport」在日本上市的TOYOTA Auris,有別於台灣版本,推出了以1.8L Hybrid油電動力以及1.2L渦輪汽油引擎為主力的9種不同車型,售價則是落在2,138,400至2,689,200日元(新台幣59.4萬元至74.7萬元)不等,對於日本消費者來說,可說是相當經濟實惠的一款都市用車。 單就外觀來看,TOYOTA Auris在全球各地販售版本,並無太大的不同;透過全新Keen Look家族化設計語彙,造就出專屬於TOYOTA的性能鋼砲氣勢;不過日規車型,則是獨排眾議地在水箱護罩採用全新的「C字樣」徽記,藉此彰顯車系家族的血脈關係。▲日規TOYOTA Auris則是在水箱護罩徽記上,採用獨特的「C字樣」徽記。 至於在內裝配備編成,全球Auris則是同步配有7吋螢幕的高科技儀表板、懸浮式Drive+隨行駕駛系統等科技配備,不過日本消費者比較幸福的地方在於,原廠提供了木紋飾板、類金屬套件以及不同座椅配色選項,讓車主可以因應自身所需,打造獨樹一格的內裝氛圍。▲台灣消費者毋須擔心,本次Auris的內裝科技配備,基本上並不會與海外版本有太大的落差。 誠如先前所述,日規TOYOTA Auris則是提供1.8L Hybrid油電(綜效輸出122匹)、1.2L汽油渦輪(116匹)兩大動力規格,並針對車型採用前輪驅動以及四輪驅動不同設定。 同時在安全配備上,全球Auris皆將第二代Toyota Safety Sense主動安全系統(TSS 2.0)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舉凡PCS碰撞預防、DRCC全速域主動巡航、LTA車道維持輔助、RSA道路標示辨識以及PSKB停車障礙物煞停輔助系統等科技,也可說是全數到位。 產品體質優異如此,也難怪Aurus能率先在日本市場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了。
全球唯一的車輛X光斷層掃描系統 雖說X光斷層掃描早已廣泛運用在醫療領域,但要像是BMW將該技術運用在新車生產過程當中,那可就是破天荒第一遭了!日前BMW便與EZRT技術開發中心,正式啟用全球唯一的車輛X光斷層掃描系統,嚴格把關新車組裝品質。▲目前該系統已於BMW慕尼黑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未來也將會供集團MINI、勞斯萊斯等品牌使用。(圖/翻攝自BMW,以下同) 這項由BMW與EXRT技術開發中心,費時兩年所開發而成的車輛X光斷層掃描系統,可透過四支獨立X光機器手臂,直接於車輛外部進行移動式掃描,並將大量的橫切面掃描圖像層層堆疊為3D立體影像,最小解析度更是來到100微米,相當於我們一根頭髮的直徑。▲透過3D立體影像,也讓工程師更能準確掌握車輛狀況 如此一來,研發團隊便毋須將車輛進行拆解,就能夠早先一步發現新車可能出現的各項狀況,大幅提升量產組裝品質;BMW強調,未來該技術也將提供給集團其他品牌如MINI、勞斯萊斯等新車研發部門使用,同時也將結合AI人工智慧等新銳技術,讓新車研發過程能更具效率。▲除了一般焊接、螺絲連接等基本功能外,該系統更能檢測車身烤漆面高溫附著之後的變化。 當然,除了一般可見的焊接、螺絲連接的基本檢查外,該系統更能夠精確判讀車身烤漆面經高溫過後的黏合狀況,讓研發團隊能在新車量產前,就能夠即刻掌握車輛狀況,並即刻進行修正。
巴拿馬捲尾猴進入石器時代 石塊做鎚子、砧板敲碎食物 ▲ 科學家發現,巴拿馬一座小島的白面捲尾猴,能夠運用石器砸碎食物硬殼。(圖/翻攝為維基百科) 來自史密森尼熱帶研究學院(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過去曾表示,他們在巴拿馬一座小島上,目睹當地的捲尾猴懂得用石器去敲開食物,這代表這些猴子已經進入「石器時代」。而這項發現在沉寂一段時間後,終於受到了證實。 根據《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Max Planck Institute)鳥類學研究團隊,去年來到巴拿馬科伊瓦(Coiba)國家公園上進行研究,他們在各個島上放置攝影機,觀察猴子們的生活方式。沒想到發現住在叫做Isla Jicaron小島上的白面捲尾猴(White-faced capuchins)能夠利用石頭敲碎食物的硬殼。 團隊成員巴雷特(Brendan Barrett)說明,白臉捲尾猴是一種相當聰明的動物,牠們能夠用重達自己體重一半的石頭做為類似「鎚子」的工具,砸開堅果、果實、甲殼類或其他較硬的食物,甚至還會尋找平坦的木頭或石塊,將它當作「砧板」使用,「卷尾猴是學習能力飛快,能夠通過觀察其他物種來獲取新的覓食及社會行為。一直以來都有牠們善用石器的謠言,當我們看到真正這情況時真的都驚呆了。」▲ 巴西黑條紋捲尾猴會將石頭撞擊成尖銳形狀,用來鑿開食物。(圖/翻攝為維基百科) 捲尾猴是目前除人類以外,繼泰國獼猴、西非黑猩猩、巴西黑條紋捲尾猴(black-striped capuchin)之後,第4種已知會使用石器的靈長類動物。牠們甚至還會將這些石器保存、重復使用。他這項發現為科學家提供一個理想的素材,能夠透過觀察牠們進入石器時代的原因,進而了解人類的祖先在距今300萬年前,首次採用石器工具的動機與使用的方式。 研究團隊也發現,只有「公捲尾猴」會使用石器敲擊食物,「母捲尾猴」則是跟在一旁食用已敲碎的食物,「具體的原因還無法得知,可能與母捲尾猴體積較小有關。」 研究團隊隨後又進一步研究了靠近Isla Jicaron島的2座島嶼,他們將鎚子和鐵砧放在沒有找到石器的地方,想看看這些島上的猴子會不會操作,卻發現牠們直接忽略這些石器。巴雷特認為,也許因為Isla Jicaron島上捲尾猴的天敵比較少,牠們有更多時間可以摸索學習,但也有可能是這座島食物資源較缺乏,為了生存,牠們才被迫習得如何透過工具來取得更多的食物資源。 另外,研究團隊探索整個島嶼之後,也只有在離海岸線較接近的地方發現會使用石器的猴子。顯示棲息在島嶼不同地區的猴子之間沒有互相傳播學習這件事的情況發生。 研究團隊目前也正計劃擴大對其他島嶼的調查,分析猴子是否從使用工具中獲得了好處。他們也打算深入研究化石記錄,來尋找猴子們如何知道使用這種工具的證據。▲黑猩猩除了能使用石器,也會用樹枝「挖」開樹木捕食螞蟻(圖/達志/示意圖) 牛津大學教授Lydia Luncz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期的觀察追蹤下,發現泰國一個廢棄的油棕櫚種植園周圍散落著核果殼,附近也出現類似「料理台具」的石板,他們透過了隱藏式相機觀察到,泰國獼猴會圍繞著這個石板,輪流用石錘將核果槌碎。 西非的黑猩猩,除了會靈活使用石器,牠們還會同時操作另外2種不同的樹枝,用粗的樹枝將樹鑽出一個洞,再用細的樹枝沾黏、捕食裡頭的螞蟻享用。 至於巴西卡皮瓦拉山脈國家公園( Serra da Capivara National Park )黑條紋捲尾猴,則會將一種扁平的石器互相敲擊,敲出尖銳的形狀,用以切割撬開食物。
日本幾乎沒有路邊停車格 為何0違停? 有網友日前在PTT發文指出,去了幾趟日本後,發現日本很少見違停,「為什麼日本做得到,台灣做不到?」話題引起鄉民熱論,「因爲罰超重」。其中有人提出一位留日博士何必的留言,得到許多人的贊同,「日本人認為路是給人走的,要以人為優先考量,所以日本幾乎沒有路邊停車格」。▲日本的馬路很少見有車違停。(圖/翻攝自Google Map) 對此話題,鄉民紛紛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違停一次罰2萬日幣,記2點,滿6點吊銷一個月,還能連續開罰,誰敢停阿」、「日本人認為停車是自己的責任,台灣人認為停車是政府的責任」、「日本:可以停車的地方才可以停,其他不行」。不過也有人說,日本還是有違停,只是沒被看到,但機率確實比較低。 有鄉民則推薦一位博士的看法,旅居日本6年的文學博士何必曾在2016年7月貼出一段公開影片,談到「台灣與日本交通之比較」,指出「路邊停車格」就是台灣交通的亂源。何必博士說,日本的道路設計理念是「給人走、以人為優先考量」,所以有人行道、沒有路邊停車格,而且「車要很小心不要撞到人」。 何必博士在影片中也說,因為沒有路邊停車格,就會有業者開停車場,不用擔心沒地方停車。另外,日本不像台灣,街道上的招牌不會影響到人行道,行人可以很安心的走在人行道上。 影片吸引許多網友討論,「台灣道路設計,只有以駕駛行車人為考量,完全忽略行人的便利及安全性」、「精闢的見解,完全贊同您的看法」、「國情不同,台灣土地狹小,寸土寸金」、「難怪每次看到一些日本的街弄巷道都會有種療癒感,現在知道原因了。」
發現會吃塑料的細菌 塑膠垃圾由於不易分解,形成破壞地球環境的一大殺手。愈來愈多國家都多方設法限制塑膠垃圾。 現在消滅塑膠垃圾出新曙光。 美國一名學生日前培養出一種可以「吃塑料」的細菌。她希望能夠加快培育過程,盡快解決全球迫在眉睫迫的面臨迫的塑膠垃圾危機。 全球最常見的塑膠材料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常見用在衣料、瓶裝水和食物包裝上。但它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被分解,對環境造成難以估計的破壞。 不過,俄勒岡州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一名修讀生物學的學生韋格(Morgan Vague)近日發現一種能夠將塑料吞噬並分解為無害副產品的細菌。她表示,如果能夠加快培育過程,可為解決地球塑膠垃圾問題發揮「極大作用」。 她補充說,數據顯示目前每年約有3億噸塑膠垃圾,但只有約10%得以回收。她認為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嚴峻問題。 當韋格開始了解細菌的代謝和作用後,她決定尋找是否有細菌能夠「直接」分解塑膠。 她開始在家鄉休士頓尋找能適應在土地和水中分解塑膠的微生物。 之後她將樣本帶回校,開始從約300多種細菌中測試可消化脂肪的脂肪酶,它有着分解塑膠的潛在作用。 她識別出20種可以生成脂肪酶的細菌後,發現其中有3種酶含量相對很高。經測試後,她驚訝發現細菌竟然能夠消化PET,而且看來會分解成無害的副產品,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指導韋格論文的微生物學家梅利斯(Jay Mellies)表示,下一步就是加速和改善對PET的先預處理,讓它更容易被「食用」,並且讓這種細菌能吃多種塑料。他補充說,此一發現雖然不是完全的解決辦法,但認為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不過,普利茅斯大學生物學家麥吉漢(John McGeehan)警告,韋格的研究仍在初步階段,需要更多測試。麥吉漢曾對塑膠降解酶也進行研究,和同事發現一種強力的會吃塑料的酶,因為其分解PET塑膠的能力,被稱之為PETase。在經過輕微調整後,這種酶可以比之前在自然界中發現的任何物質都能更有效的消化塑膠。 ET快訊
比開車簡單!「飛天水上摩托車」免駕照 1小時學會飛行 ▲「水上摩托車」飛上天 免駕照、不到1小時馬上能學會,比開車簡單。(圖/翻攝自Kitty Hawk)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新創公司Kitty Hawk最近宣布,全電力飛行車「Flyer」已經完成研發將準備上路。這款飛天車不但可以垂直起降,還能在水面上自在滑行,啟動時幾乎不會發出噪音,更因為全電動化,就算沒有駕照也可以駕駛。 根據《Digital Trend》報導,「Flyer」就像是可飛上天的水上摩托車,有著白色的單人座座艙,並具備10片旋翼及2根控制桿,可以在水面上1至3公尺的高處翱翔;最高時速可達32公里,未來甚至有機會達到每小時160公里。 Kitty Hawk 執行長史朗(Sebastian Thrun)表示,「Flyer」從去年開始便著手研發,除了在水面滑行,這款飛行車還有一個最大賣點,就是駕駛即便沒有駕照,只要在接受短短一個小時的操作訓練,就可以放心上路。 史朗坦言,「我童年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在空中飛翔,然而,學習如何操作飛行機器,對人類而言是既複雜又困難。經過我們不斷測試改良,現在只需要花費不到一小時,人們就能學會怎麼飛,訓練過程更是相當淺顯易懂。」▲ Kitty Hawk同時推出「Cora」飛行計程車,同樣不需要飛行執照就能飛往任何目的地。(圖/翻攝自Kitty Hawk官網) 為確保飛行車容易操作,Flyer採用多個智能感應器進行操作,以提供使用者完全穩定且流暢的飛行體驗。首席工程師瑞奇爾特(Todd Reichert)表示,團隊的目標就是把所有困難的東西移除,讓人們能夠體驗到,飛行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據報導,「Flyer」的內部電池耗電量依駕駛的體重而定,目前可維持12到20分鐘。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史朗稱,他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希望有朝一日,這款飛行車能夠用來載送城市及郊區民眾前往他們的目的地,讓它成為更具便利性的交通工具。 「Flyer」目前已開放民眾預訂,不過公司仍未公開最終售價。 據了解,「Flyer」並非Kitty Hawk唯一的一款飛行車,這間公司同時也推出外型結合直升機,擁有自駕系統,搭載雙人座位,可以垂直起降,不需要飛行執照久就能飛往任何目的地的「Cora」飛行計程車,目標在3年內就能正式在紐西蘭營運。
法拉利「獨門」引擎超給力 抱走國際引擎大賞六大獎 ETtoday車雲 ▲2018年國際年度引擎大賞日前公布得獎名單,當中法拉利更以大黑馬之姿,以其「獨門」3.9L V8渦輪增壓引擎抱走最大獎。(翻攝自法拉利,以下同) 堪稱是全球車廠引擎部門最高殊榮的「國際年度引擎大賞」(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日前也正式公布2018年度得獎名單;當中烈馬超跑法拉利(Ferrari),憑藉其「獨門」的3.9L V8渦輪增壓引擎,抱走「年度引擎」最大賞殊榮,可說是面子與裡子皆風光!▲這具屢獲市場肯定的V8渦輪引擎,目前也廣泛運用在法拉利陣中諸多V8車型。 這具已廣泛運用在法拉利V8車型身上的3.9L V8渦輪增壓引擎,早已頗受市場肯定;在本次大賞當中,更受到68名國際評審一致好評,連連奪下「國際年度大獎」、「3.0L至4.0L年度引擎」、「最佳性能引擎」、「顛峰引擎大獎」等多項殊榮,也順勢創下超跑車廠望塵莫及的技術標竿。 值得一提的是,綜觀過往20屆的國際年度引擎大賞歷程,法拉利也以其強悍的硬體實力及技術表現,累計斬獲了近27項獎座,亮眼成績,也為同級所難以望之項背之處。▲至於另外法拉利812 Superfast所搭載的6.5LV12自然進氣引擎,也同步抱走「4.0L以上年度引擎」與「最佳新引擎」兩項大獎。 誠如國際年度引擎大賞聯合主席Dean Slavnich表示,法拉利廣泛運用的3.9L V8引擎,早已樹立了渦輪增壓引擎的性能典範;在出色的傳動效率、情感共鳴以及狂放的動力輸出,絕對可說是當代引擎性能巨擘的歷史傑作。 只能說在NA自然進氣引擎與渦輪增壓引擎兩大技術間,義大利烈馬法拉利著實也透過強大的技術力,以及其對於品牌信念的堅持,展現出有別於同級對手的形象標竿。
Boom超音速客機 上海飛洛杉磯只要5hr! ▲Boom科技公司計畫研發超音速客機,讓旅客只要花一半時間就能抵達目的地。(圖/翻攝自Boom Technology官網,下同) 實習記者朱世凱/編譯 自超音速客機協和號(Concorde)於2003年退役後,超音速航空旅行就陷入停滯,不過仍有許多人計畫改變現況。美國航空業者Boom科技公司目前已向投資人及戰略合作夥伴募到8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4億元),預計首架超音速客機將在2023年投入商業運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日本航空公司去年12月向Boom科技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9億元),預訂了20架55人座超音速客機優先承購權;Boom飛機的首飛預定於2020年,並計畫在2023年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認證。 報導也提到,擁有3億用戶的亞洲最大旅遊服務供應商「攜程」,上月底也成為Boom在中國首個合作夥伴。攜程商務長Victor Tseng表示,「中國有望成為超音速航空旅行的最大市場之一,因為我們對航空旅行的需求非常強大,中國人越來越有喜歡將錢花在體驗服務上,旅行成為尋求幸福的一種重要方法。」Boom設計的超音速客機速度高達2.2馬赫(時速約2335公里),從上海到洛杉磯的航程從原先的12小時降低至5到6小時,舊金山飛到東京也只要5.5小時,且油箱加滿1次可飛行8334公里。不同於一般客機機艙內劃分不同艙等,Boom超音速客機採全機商務艙設計,每架客機可載55名乘客。Boom創始人兼執行長薛爾(Blake Scholl)說,2035年市場將有多達1000架超音速客機的交付需求。 超音速客機遇到的重要問題就是飛機突破音速時會產生音爆,這種像打雷的噪音會干擾地面民眾,因此美國領空目前禁止超音速客機航行。薛爾表示,「為了減輕巨響,我們嘗試了許多飛機外型設計,最終找到了最佳機型,新型飛機將擁有長長的像木偶般的鼻子及超寬的機翼,屆時音爆將比協和號安靜30倍。」 歐尼爾顧問公司(O'Neill and Associates)的分析師哥爾茲(Peter Goelz)表示,「音爆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我仍不確定超音速旅行是否有前景,因為當年協和號面臨嚴重虧損,即便機票比客機貴很多,卻還是賠錢,不過我還是挺佩服他們的創業精神。」Boom計畫使用比鋁更輕的碳纖維製作機身,達到減輕重量和節省耗油,但是他們還是需要克服許多挑戰,包含籌措測試飛行、飛行成本、數十億美元資金的籌措、工廠基礎設施、大規模生產數量及成本、審核批准等難題。 報導最後提到,Boom不是唯一一家投入超音速民航機的企業,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近宣布與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超音速X-Plane,預計2021年前完成,屆時NASA將在城市進行試飛以評估噪音水平。 另外,總部位於波士頓的Spike公司也正在研發S-512超音速客機,內華達州的Aerion公司則希望在2019年前進行Aerion AS2試飛,英國的HyperMach也計劃在2020年前推出SonicStar。薛爾表示,「當我們的飛行速度增加一倍時,世界就會變小兩倍,並將遙遠的地方變成熟悉的鄰居,那些你本來不會考慮的行程(行程太長),將會令你重新審視,並成為新的旅行計畫。」
18歲華裔少女陳凱琳藉「癌症剋星」入圍西門子科學獎決賽 ▲ 陳凱琳原本就對數學有興趣。影片看這裡。(圖/翻攝自臉書/Siemens Foundation)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紐約18歲華裔少女陳凱琳(Caitlyn Chen)去年與她的團隊藉著研究抗擊癌症的化合物,並從1860組學生當中脫穎而出,並躋身2017年「西門子科學獎」(Siemens Competition in Math, Science & Technology)地區決賽。而這項傑出成績讓她手握3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經過一番思量,她也下定決心在今年秋天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成為一名大學新鮮人。 綜合外媒報導,陳凱琳雖然在美國出生,但她從小就與外公、外婆在上海生活,直到2005年才一同搬到紐約,由兩老打理她與她母親楊曉雁的生活。由於擔任紐約市立大學的楊曉雁工作繁忙、無法時常在旁陪伴,陳凱琳也顯得相當獨立。 在過去3年當中,她每到週末就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參與科學研究相關活動,同時也感受到大學助教對研究的熱情,也讓她立下志向,也就是未來有朝一日要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學子。 在導師朱崴的輔導之下,陳凱琳所屬團隊運用化學知識研究出有效的抗癌藥物。他們針對3種化合物進行測試,觀察其對大腸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及神經母細胞瘤3種具廣泛性、高致死率、缺少具體治療方法等3種癌症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癌細胞數量在數週後明顯受到抑制。 楊曉雁表示,她並沒有給陳凱琳太大壓力。但未來想要成為醫生的陳凱琳認為,她非常享受參賽期間「解決問題」的過程,因為找到答案可以帶給她相當大的成就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