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圈猛1🌈 cfjbfcn
关注数: 191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434 关注贴吧数: 64
城步苗语属于什么苗语方言? 城步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5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 城步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近20万人,占总人口的62.47%;苗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59.14%。除苗族外,境内还有汉、侗、瑶、回、满5个世居民族。 城步苗族分别说两种语言,一种是青衣苗人话,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城步中部和南部地区;另一种是红苗苗语,分布在上排和下排地区。我们下面主要分析的是使用人数较多的青衣苗人话。 一、青衣苗人话与苗语中部方言对比 青衣苗人话分布在城步,绥宁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广西龙胜的伟江乡,马堤乡,泗水乡,江底乡,资源县的河口瑶族乡,两水苗族乡,车田苗族乡,新宁县部分地区。资源县部分说这个话的被认定为瑶族。这个语言的自称,城步叫苗话;绥宁叫平话;龙胜叫平话;资源瑶族叫瑶话,也叫人话。 城步地区主要是分布在五团、兰蓉、羊石等地的苗族使用,这种语言在五团、兰蓉、羊石三个土语群之间大体能够通话,但与当地汉语差异很大,相互不能通话。说青衣苗人话的苗族约占全县苗族总人口的80%,可代表“城步苗语”。有些人认为是苗语中部方言,也有人认为是苗语中部方言参合红瑶语,或认为与古楚语有较深的渊源关系,有些则认为是汉语方言。 城步语言分布: 苗语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的三个自治州,其次分布在湖南的靖州、会同、通道、城步、绥宁和广西的融水、三江、龙胜、资源、环江等地区。使用人口300多万,以黔东南州人数最多,接近200万。 苗语中部方言的大概分布地图(红色为聚居区,紫色为散居区) 笔者曾有幸得听当地人常用词汇发音,参合李蓝《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选取了45个青衣苗人话对比苗语中部方言,发现了一些规律。 (1)青衣苗人话大多数基础词基本和苗语中部方言一致,比如nil——鱼,nix——耳朵,有部分和西部方言、东部方言接近; (2)有一些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是接近的,比如洗脸,se mie——sad mais(前为青衣苗话,后为中部方言,下同),而且用法也一样; (3)部分词汇尾音脱落比较多,比如鹅:ngo——ngangs;让:yo——yangs,但依然可以看到其直接的同源关系; (4)部分词汇和苗瑶语系中的瑶语或畲语接近,如吃——yi; (5)还保留了部分苗语语法,如当地说“很多、则须说成“好很,多很”,苗语即“vut wat,not wat”,也是“好很、多很”的词序,虽然词汇是汉语借词,但还保留了苗语语法; (6)青衣苗人话有一些汉语引入,部分语法汉化,不过可以看出引入的比较早,和当地周边的汉语不同。 湖南城步青衣苗话与中部方言的对比  由此可见,城步的青衣苗人话和苗语中部方言关系比较密切,应是苗语中部方言的基础上,夹杂瑶语或畲语,以及一些古汉语而形成的一种混合语言,有不少学者认为青衣苗人话是苗语中的混合语,这个结论应该准确。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二、青衣苗人话的分布特征和苗族中部方言的迁徙路线比 城步苗族分布的特征。通过城步语言分布地图和城步水系图的叠加,我们可以得出,城步苗族主要分布在沅江的支流巫水上游两岸,然后沿着界背水越过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进入珠江水系的寻江上游两岸。  城步苗族分布和水系关系图 如果我们视野在扩大一些,则会发现,说青衣苗人话的这个片区其实连着苗语中部方言地区。城步苗族分布连着怀化市绥宁县的苗族聚居区,绥宁县虽然不是苗族自治县,但该县苗族乡众多,其苗族人口比例可能比某些苗族自治县比例还大,绥宁县苗族聚居区又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相连。  城步苗族聚居区和绥宁、靖州区位关系图 如果我们再把视野放大,可知靖州分布的苗族使用的是中部方言和少部分青衣苗人话,与绥宁和城步相连,也就是说中部方言和青衣苗人话的分布区域是相连的,而且他们相互通婚,组织社群活动。 另外,资水流域还有少数的苗瑶民族分布,我曾听湘西的一位老师说他曾经去过隆回县,听到那边的瑶族说话,很接近黔东南苗语(中部方言),按照史料记载,资水流域的武冈地区也曾经众多“苗蛮”。 “大湘西”苗瑶民族分布大概情况图(红色为苗语东部方言分布,橙色为中部方言分布,粉色为瑶族分布,据《湖南苗族风情》) 苗族中部方言一支苗族的指路经里面传说的迁徙路线,曾经经过城步苗族居住的这片区域。他们传说里,最早从江西果(大别山)地区经过洞庭湖,经沅江巫水、资水进入湖南广西交界处,也就是现在邵阳、衡阳地区,进入桂林、柳州,然后转向西北的黔东南。 该支苗族,大约在春秋末期曾在湘南居住 也就是说,三苗-荆楚衰败后,苗族从长江中下游四散,向西向南迁徙,其中一支经过巫水、资水,有人留下定居了,也有人继续向西迁徙。但由于当年秦始皇凿灵渠,开通了湘江到漓江之间的通道,城步、绥宁等地相对黔东南更加靠近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所以经过几千年的同化,语言已经融入太多历代的汉语方言,所以形成了今日青衣苗人话。 综上所述,青衣苗人话的原始语是苗语中部方言,只是由于杂入较多的历代汉语方言,使得语言有了一定的区别,但从苗语的划分来看,应该属于苗语中部方言和汉语方言的混合语,较为合适。  三、城步红苗苗语 岩寨乡下排、上排、长兴三个村的苗族使用的是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与贵州苗语、湘西苗语、布努语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已受到汉语的影响,是一种少部分汉化了的苗语。城步县域内有三大族群四类语言分布,即苗族的青衣苗人话、红苗苗语,汉族的汉语,侗族的侗语。其中红苗苗语指的就是这种苗语。 这种苗语与当地汉语不能通话。湘西凤凰的唐建福老师(操苗语东部方言,也就是平常外界认为的“红苗苗语”)曾去考察过,并录了视频,听当地人说1到10的数字以及一些人称,似也和苗语中部方言相同。大家可以听一下推测是哪一种语言?或是苗语中的哪一种方言? 城步上排、下排的苗语 四、城步其他语言 此外,城步还分布汉语和侗语。 汉语方言分布在城步的东北地区和西南少部分地区,由于汉族先民多是从外地迁入的,由于祖籍不同,迁入的时间不同,落籍地点不同,又长期与境内少数民族杂处交往,因而城步境内的汉语方言显得非常复杂,大致分为儒林话、西岩话、土桥话、蓬洞话、长安话、南山话、六甲话七种。儒林话分布的范围最宽,西岩话次之,其他几种方言流行的范围较窄。儒林话、西岩话、土桥话和蓬洞话属湘语(老湘语);长安话和六甲话属西南官话(湘广派西南官话);南山话源于泸溪的“瓦乡话”(这种其实和苗语东部方言很接近,但学界中判为汉语方言)。具有代表性和特点最明显的是儒林话、长安话和南山话。 侗语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黄伞、岩寨、横坡等地。 转自:苗学书院 作者:东银西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