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仔 番禺→仔
我活在梦里
关注数: 189 粉丝数: 1,018 发帖数: 24,857 关注贴吧数: 318
聊聊亚运@番禺商业地产的那点事儿(转自西祠胡同) 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后方就选在这番禺东部,看现在都把一座新城建出来了!其实本地人真的可以YY一番,亚运过后,这块曾经的被称为郊区中的郊区,转身就变成了未来的第二个天河,啧啧。无论怎样,东部这边肯定会好很多,经济和生活质素都会更进一步的。 这样的例子还少么?以往一个地方主办体育盛事,除了可以让体育与公共设施做起来,也能带来城市发展上的大突破。譬如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连交通、旅游、房地产这些相关行业都再次风生水起攀升到另一个层次,奥运这一把推对于悉尼来说实在给力。这次机会落在广州头上,亚运基地这边能不能旺起来,或许仅是个时间的问题。不过,时间还真是个问题。。 “如果奥运亚运确实给出了一个高潮,可这一闭幕一走人,会不会让有一丝落寞彷徨。。。” 也许童鞋们听过地产界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说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说白了就是旺起来了就会往下继续旺!占着亚运城项目的番禺区在经济上的发展是不用想的了,但是对于这附近地块能不能接着来一波一波高潮,头也不回地奔上火爆大旺的不归路,咱还得自己研究研究。 奥运低谷效应,这个在面上不怎么会有人说,可我觉得对地产界影响是不可小觑的,那么多KFS冲着奥运的风头想狠捞一笔,结果奥运闭幕人走茶凉之后,很多那么多仓促上马的项目,怎么也会有些因为之前过分的吹捧,不小心来个半死不活——泡沫,是低谷效应的存在原因。从举办奥运会各个城市经验看,奥运会后体育场馆闲置较多.但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各不相同,奥运会前市场大多一片繁荣,涨幅可观,而奥运会后潮水退去,又有几家是在裸泳的呢? 其实,早在亚运会规划之前,番禺区内就拥有许多商业园区和创业基地。所以啊,就算地产有低谷,淘汰了些不成气候的,这块宝地还是拥有着相当大的人和财的吸引力呀。就拿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为例,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位于番禺区石楼镇,位于广州新都会区中心位置,紧邻大学城二期和亚运村项目用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自然也不能流到外人田咯。这个估计是地区领导为了后续发展留了的一条后路吧。这些项目的保证可以说是投资的前提与保障,有了这些,才能保证番禺在亚运会之后还能有经济与城建的双向发展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货如轮转靠路子,长做长有靠圈子” 表说你不知道什么是圈子,不过也许你会问什么是“圈子”经济,它是指多个行业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类似于循环的产业链条,总之就是互帮互利的形式了,你需要的我提供,我需要的你能做的这一种,能够把经济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一体化,低成本,低能耗,但是绝对是高效率 广州南站广州南站周边已经落成的美嘉服装城一期——是不是嗅到了白马的味道?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的规划图亚运的结束只是开始,番禺亚运城所在的广州南站大片区,跟搞旅游的长隆、做商贸的汉溪、定位商务的万博,还有周边其他的商业区之间来个大串联,可以形成一个规模更加大的商圈。一个大商圈的形成,往往是通过整个区域内商业设施的共同活跃,各种产业都调和在一起,这么整个商业链配合的都很完美,很容易形成互动。再以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周围的经济链为例吧,这里是学院高新科技和产业结合的地方,以此为输出地,向就近的商业圈输送科技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也能够从周边产业中获得实践检验的机会。这样,有错综复杂强而有力的经济商业圈,有科技创新一路助跑,加上亚运会带来上好的起飞机会,以南站为中心的番禺东部,以至更远的范围,日子相信会更加滋润。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内景 话说清华还是很牛叉叉的, 触角早早地伸到这机遇满满的亚运板块,看有周边奇经百脉的配合,番禺这个清华科技园或许真的能够成为广州的“中关村”什么的,再加上这些所有产业的相互配合,要是玩转搞起来了,可不仅仅惠泽番禺咯!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