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岷流珠
洮岷流珠
关注数: 145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5,638
关注贴吧数: 16
陈寿丑化董卓(三) 挖陵墓不一定是董卓所为,这就像是孙殿英,他盗墓难道要归罪蒋某?就算是董所为,把宝物据为己有,不让十八路诸侯夺去,也是正常的,是人的天性。 从另一角度说,个人算盗墓,朝廷所为叫考古. 至于烧皇宫,就算是真的,那也是战略上的需要,这就像近代战争,必要时要炸桥梁铁路等,无可指责。
陈寿丑化董卓(二) 在朝廷给犯人用酷刑……。 此类事不可思议,简直是天方夜谭。它只能让我们想到土匪强盗山贼,野蛮民族。 东汉泱泱大邦,经过孔孟之道,号称礼义之邦,五千年文明古国,朝廷之上怎会出现此事,文武大臣可都是东汉的精英栋梁,怎会坐视不管?除非董卓是魔鬼,他是凡人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事。 陈寿这样写,说小他不爱国,说大他是汉奸。当然,很大可能是晋惠帝让他这样写。
陈寿丑化董卓(一) 1楼 小股队伍在庙会杀人,当做战俘。 试问,一个国家元首可能对小队伍出国打仗清楚,如果对小队伍在本国的小范围活动操心,那他就不可能是元首,这样的事可能连军事主管也不可能操心。 本人不相信有这样的事,退一步讲,就算有,小部分军人犯罪,难道要算到国家元首身上?这公平吗? 东汉那么大,有太多的大事要让董卓操心,如此小事能操心过来吗?
东汉临洮(岷县) 貂蝉是临洮人一说,出自“三国志平话)里貂蝉之言。她是东汉人,她说的肯定是东汉临洮(岷县),她不可能穿越到别的朝代。 另一原因就是董卓也是临洮人。退一步讲,就算貂蝉不是岷县人,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传统观念,她也是岷县人。
祝贺马坞吧 我母亲在马坞工作了三年,我也在那里生活过。 我爱马坞的山山水水,那里有岷县最美的景色,最美的村庄……。 隔一两年我就会去马坞一次。
陈寿丑化董卓(六) 陈寿在钱币上大做文章。 我不懂经济,可我知道古代的硬币和现在的纸币是两个概念。 有历史学家说,东汉金属较缺,钱大多在地主官僚手中,平民是没钱的,农产品很贱。董卓把铜人,钟等制成钱币后,平民们才有了钱,农产品也值钱了。反过来损害了地主和官僚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存的钱贬值了。陈寿就替他们骂董卓。 其次,陈寿还在钱币形状花纹上骂董卓,这显然是恶意丑化。
陈寿丑化董卓(五) 陈寿在董卓用人上大做文章,说其用家族亲戚,试问,历朝历代谁不是如此?何况在东汉那个多事的年代,不用自己人如何站稳脚跟,如何生存?如果不用自己人,那他就是脑残,是弱智。
陈寿丑化董卓(三) 挖陵墓不一定是董卓所为,这就像是孙殿英,他盗墓难道要归罪蒋某?就算是董所为,把宝物据为己有,不让他人夺去,也是正常的,是人的天性。 至于烧皇宫,就算是真的,那也是战略上的需要,这就像近代战争,必要时要炸桥梁铁路等,无可指责。
陈寿丑化董卓(二) 在朝廷给犯人用酷刑……。 此类事不可思议,简直是天方夜谭。它只能让我们想到土匪强盗山贼,野蛮民族。 东汉泱泱大邦,经过孔孟之道,号称礼义之邦,五千年文明古国,朝廷之上怎会出现此事,文武大臣可都是东汉的精英栋梁,怎会坐视不管?除非董卓是魔鬼,他是凡人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事。 陈寿这样写,说小他不爱国,说大他是汉奸。当然,很大可能是晋朝让他这样写。
陈寿丑化董卓(一) 小股队伍在庙会杀人,当做战俘。 试问,一个国家元首可能对队伍出国打仗清楚,如果对小队伍在本国的小范围活动操心,那他就不可能是元首,这样的事可能连军事主管也不可能操心。 本人不相信有这样的事,退一步讲,就算有,小部分军人犯罪,难道要算到国家元首身上?这公平吗? 东汉那么大,有太多的大事要让董卓操心,如此小事能操心过来吗?
管别人阿么说 既然蒲麻是岷县的,我想来就来,不欢迎也要来。
闾井海拔多高 可能在3000米以上,对吗?
全新吕布 转载来的,请吧友评说。 八,宴请百官 董卓在府邸庭园大摆筵会,宴请百官,一来笼络人心,二来要给大家吹吹风,免得个别大臣在太后下昭时劝谏,使废帝计划不能顺利实施。庭园能容纳上千人,除了举办筵会,还是召开大型会议的场合。 百官按时辰莅临董府,其中也有不情愿来的,可畏惧董卓的权势,不敢不来。按照礼仪,主人不可能提前入坐,百官只能在庭园门前站立两排,恭候主人到来。 董卓出现了,随行的有李儒及董氏重要成员。董卓挺胸昂首,目不旁视地走在夹道,他感受到百官的恭敬,感受到他们大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他快走近园门时,感官告诉他,在众多目光里,有一双目光很特别,就像高原上的烈日,紫外线特别强烈,使得他忍不住投去一瞥……。 仅仅是瞬间的一瞥,也让董卓惊叹不已。那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身材高大健壮,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气宇不凡。壮汉前面是并州刺史兼执金吾丁原,显然他是丁原的随员。一般官员赴宴是不带随员的,只有一品大员和执金吾才有资格带随员。 董卓在上首落坐后,百官们才鱼贯而入,按级别大小依次落坐。 酒过三巡。董卓讲话了:“我自从来到洛阳,承蒙各位相助,事事如意,在此我深表谢意,来,我敬大家一杯!” 百官高呼:“谢过董刺史!” 董卓招呼道:“大家吃好喝好,随便聊!” 尽管董卓发了话,可大家并没有随便聊,彼此只说几句酒场上的闲话,那也是压低声音,无一人敢高谈阔论,也就是说,谁都不想成为众人注意的目标。很多人明白,董卓不会无缘无故宴请,肯定有啥重大事情。 董卓已有三份醉,他装做半醉,对袁隗说:“太傅呀,你怎么看起来心事重重,酒不多喝菜不多吃,想什么哪?” 太傅见董卓把自己当成重要目标,不禁吓了一跳,生怕他提及废立之事,忙掩饰道:“家事,纯属家事。” 董卓弦外有音:“太傅乃国家栋梁,理应国事在先,家事在后。” 太傅慌忙道:“那是,那是。” 看见太傅吓成这样,董卓有点不忍心了,不再难为他,他的脑海掠过那位壮汉的身影,心想不知这位壮汉在丁原麾下供何职?何以如此貌美,如此威风凛凛?遗憾的是官员的随从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他们被安排在另一处。这样一来,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丁原身上:“丁刺史为何也是心事重重?难道家中也有烦恼之事?”丁原兼任执金吾时间不长,百官习惯称呼他为刺史。 丁原不亢不卑地说:“在这样的场合,我岂敢想家事,乃为国事担忧。” 董卓心里不悦:“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何来的忧愁?” 丁原不示弱:“董刺史为何要粉饰太平?依我看来,汉朝危机重重,摇摇欲坠。” 这样的话令董卓大为不快,又不便发作,哈哈一笑,很随便的口气:“丁刺史言过其辞,即便如此,我等更要齐心协力,匡扶大汉朝。” 丁原明显不信任的口吻:“但愿董刺史言行一致,我等就放心了。” 董卓听出弦外之音,大为不满:“丁刺史,不知是我酒菜里有刺,还是你有意施难?” 袁隗怕俩人争执下去,弄得不可收拾,最后不欢而散,举杯道:“两位刺史所言极是,让我们为大汉朝的繁荣昌盛再干一杯!” 几杯酒下肚,董卓微醉,仍为丁原的话不快,他不明白丁原为何如此胆大放肆,他岂能示弱,决定和这位同僚较量一番,也就是说给他点颜色看看:“丁刺史,我知道先帝生前很器重你,何进也很看重你,你才得以重任,如次荣耀,我等望尘莫及。皇家的事你比我知道得多,别的事我懒得知道,你只说说先帝喜欢那位皇子?” 丁原知道来者不善,又不能不应酬:“手心手背都是肉,先帝对两位皇子溺爱有加,一样的喜欢。” 董卓冷笑道:“丁刺史如此耿直,为何要作假呢?世人皆知,先帝喜欢刘协。” 丁原不能否认,也不可能承认,不客气地说:“看来董刺史酒喝多了,在这样的场合不宜妄谈皇室成员。”
闾井春草 友人送来几十根自采的春草,泡酒喝了感觉不错。不知闾井春草如何。多吗?好采吗?采的人多吗?很想亲自采,当然。重要为的浪慢好耍。请吧主说一挂。
谢谢三位吧主 我很高兴成为会员,我将为本吧兴旺尽力。
祝贺闾井吧 祝闾井吧积极向上,兴旺发展。 我的母亲曾在闾井工作三年多,三年里我常来常往闾井,和那里有一定的感情,我现在隔一两年去一次。 闾井独特的草原风光让我迷恋,永远向往。
祝贺蒲麻吧兴旺 我虽说和吧主有过不悦,可都是儿子娃,过了的事就像风吹了,不再记较。 在此我希望该吧兴旺。以后我还会来的。 (无意发现了该吧)
再见 我的事大家都知道,不是在这里摆显。 “董卓貂蝉”已完成上部,马上要集中精力写下部,就是说不想让贴吧的事分心。再说,下部要和“三国演义”唱对台戏。可能会招惹很多人的骂,一句话,比上部难写很多。 为了榕树每天几百读者,我要写下去。一部个别岷县人看不懂的“岷普”,外地人却在看,这就让我感动,激励我写下去。 我暂时要离去,可能最少要半年。再见。
公私分明 我和“南洋煮雪”称兄道弟多日了。就别说兄弟,说是朋友总成吧?他在某贴说,看了我全部贴子,多少让我感动,很想把他宴请一次。 可是,他来我吧,我一直称他是外人。 假如他传统保守一些,那他是本吧最合适的吧主。可遗憾的是……。 当然,我们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不能说谁对谁错。他不能当岷州吧主就犹如我不能当岷县吧主一样。 我们不感情用事,也就是说“公私分明”。从公说我们是连手,也可是对手,而私下我们是朋友。
我只好当吧主了 看了两个贴后,无可奈何,我只好考虑当吧主了。
雪山阿佳 这是当前最美的歌,还有“东山顶上”,听一次醉一次,百听不厌。 谢谢歌手扎西,谭晶。
绝密文件 “谍战”自古就有,近代越演越烈,以致发展到“贴吧”。 近日,在“岷县吧”吧务会后,我谍报人员截获“岷县吧”的一份绝密文件,其内容重要如下: 1,临洮定西虽距我几百里路,可他们是我吧永久的“友情吧”,而“岷州吧”只能是“敌对吧”。 2,不断派遣特务间谍打入“岷州吧”,发展地下成员,力争早日颠覆或吞并该吧。 3,如“2”不能实现,那就努力把“岷州吧”发展成我吧的“附属吧”。 4,如“2,3”不能实现,派遣“岷州刀客”前去暗杀该吧代吧主“洮岷流珠”。5,此行动授权“南洋煮雪”全权负责。 (不过,该文件的真伪有待验证)
爱情 爱情,自古流传了多少美妙动人的故事,给于人们多少美好的希望,也是众多文人墨客永恒的主题。 本吧欢迎吧友叙说爱情的经历,对爱情的认识观点。 不过,如果有人的言语涉嫌“票可长夫”,那我正告你:你要去的地方是新车站,而不是岷州吧!
世外桃源(五) 晚饭后,太阳的余晖洒在半山腰,转眼暮色笼罩了山林;这时的村子比白日热闹多了,村民们三五成群在院门墙边暄话,路上来往的人悠闲自在,空中飘荡着收音机播出的音乐歌曲,不时被妇人少儿的声音干扰……。 暮色降临了,天空没有星光,远近人家露出丁点灯光,不时传来微小的声音,偶而传来几声狗叫,使得这地方显得更加寂静。
世外桃源(三) 路伴随河流在在翠绿的山间延伸,不见行人,偶然见动物逃窜。野鸡飞来窜去,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河道上出现了一座磨坊,石块砌的墙,歪歪扭扭的,显得古老而富有诗意。一座陡峭的山顶有一遗迹,说是城墙小了,说是院墙又大了。 “谁家的院子那么大,还建在山顶上,多不方便啊。”我迷惑不解地说。 朋友发出朗朗的笑声,随后说:“以前这里太边远,土匪经常来,人们为了躲土匪,就在山顶上修建了住所。”
世外桃源(二) 小路伴河延伸,时不时混在一起,较深的水面搭着木头扎成的小桥,较宽的河面就得趟水,脱鞋绾裤虽麻烦,到也别有一番情趣。崎岖的小路爬上山嘴,居高临下,眼界豁然开阔。 一座果树掩映的村庄依山傍水,规划得很整齐。走进村子,路面整洁得不像乡村,人家房舍大都篱笆围着,几乎每户的庭院都有小花园,房门大都扣着,并不见挂锁。几个少儿在路上追逐嬉耍,三五个老人在柳树下聊天。几户人家的柴门上插着幌子,上面写着或绣着“闫家小店”,“杨家黄酒”“朱家陈醋”的字样。大路尽头摆有三个做生意的小摊子,却不见路人……。 我不觉看呆了,脑海里掠过这样的念头,难道来到世外桃源?突然,朗朗的读书声从一处传来,循声望去,只见茂密的树林里隐藏白墙青瓦,无疑是学校……。
世外桃源(一) 七月份走了一趟双燕沙金风景区,下面是栢家庄到上下十字,土地眼村的缩影: 我走了近两个小时,峡谷渐渐开阔了。放眼望去,山不那么高了,平川的大豆正开着白花,风儿掠过,豆苗渐次低头,恰如白云经过太阳投下的阴影;淡绿色花的胡麻地犹如罩着一层溥雾;金黄色的油菜地镶嵌在绿色的灌木丛,灿烂夺目,令人神旷心怡。 走上一段路,就会看见或经过小小的村子。山上有庄稼也有树林,偶见人家房屋,空旷处可见羊群及零散的牛马。再往前行,只见两面的山坡红艳艳黄灿灿的一片又一片,那是草莓和檬子(类似草莓,较大)。森林深处冒出一股浓浓的青烟,不时传来樵夫砍树的声响……。
那怕本吧只有一人 鉴于个别人在本吧充当不光彩角色,限他改过自新,否则,那怕本吧就剩我一个,我也要宣布个别人为本吧“不受欢迎的人”。
我就晕了 不来吧友,见来就是个“爷”,一看贴,多脑就先晕了,等清醒了一一回这位“爷”的贴。 不过,先说几句,这种不文明的贴如有吧主定删。你既说前马甲和岷州吧不符,为何还发这种贴?敢不是来捣乱的?
形形色色的人 我的工作和爱好相差甚远。我的工作是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得罪人惹人,走在人群得防备他人给上一刀或一枪,我和太多的人发生过口舌,经过太多发生纠分的场面,早就不当一回事,麻木了。所以如有人认为我怕这怕那,我只能说,荒唐可笑。
迭部贴吧 一个人一生总有几个最爱的地方,那么,迭部是我最爱之一,也可以说她就是家乡,所以,我走进该吧。 我进过一些贴吧,感觉迭部贴吧品位和层次较高,感觉吧主就像是居住在雪山或马牙上顶上的神仙,他的摄影和文是一样的美,所有的贴干干净净。 吧里冷寂,好像就几个发贴的人,目前无会员。我希望成为第一个会员。我也希望岷州吧的风格和迭部吧相近。
我是“非著名骂人专家” 由于写小说,我长期研究“骂语”,岷普最多,也有外地的。有的骂语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希望我们都不要骂人,免得叫外地人说我们没素质。 不管你我是谁,总是岷县人。 再说,我也不在乎,爱洮洮在我头像上反进上“岷县坏人”,我照样和他对话。毕竟,一个人不是另一个人能评价的。 只有老天爷对一个人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 骂人,那不是善举,那是行恶。恶有恶报。长期的生活证明,这话有道理。
岷县高中生(2) 今年六月份,贴吧出现一个高中生的诗,写的一般,却情真意切。说的是他和一个女同学的情感,俩人从高一就是同学,彼此相爱,却从没表露,直到高中毕业,各奔前程,他们也没有表露心迹。 男生只把情感写成诗,发在贴吧。这在外地人看来,不可思议。我也觉得遗撼。 我只能说,岷县的传统思想对他们印象太深,外界的风气并没有感染他们。这就是岷县儿女。他们懂的爱,可他们的爱很含蓄。 祝他们终成眷属。
岷县高中生(1) 前几年,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坐在工业区洮河边观景。远远的,一群学生走来,像是集体活动,因见我侄儿其中,便认定他们是高中生。 他们来到河坝就分散了。男生走一起,女生走一起,好像怕听到彼此的谈话,距离较远。走到河边,女生坐一圈,男生坐一圈,相距二三十米,像是互不相识,个耍个的,男女互不来往……。 我回到单位,说与同事,他们认为我在天方夜谭,没一人相信。我也不想多解释,只在心里说,这就是岷县儿女,他们体现了家乡的传统美德。 哦,祝他们一生走好!
远娶,远嫁 听说我阿婆娘家孙娶了一位沿海地区的妻,生了儿,确切说,他把沿海地区的女儿领到秦许乡.我非常吃惊.以前我去过他家几次,舅爷过世后再没去过.这个尕弟我没印象,他就二十出头,早年我去他家时,他总是不在家.八月回岷我想去看看,可没如愿,下次一定去看看,给他儿子给个祝福钱. 我吃惊好奇是因为在我看来他家很穷,三间破旧的尕房子,里面没值钱的东西,我的姑舅爸常年拉脚,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八月份我登了两面的岷山,了却了一桩心愿.我在下面的岷山往下走时,遇上也下山的一对青年男女.女的明显外地人,和儿子相比,她的外表差了. 我感慨万分,早听说家乡缺女儿,那么家在高山的儿子说媳妇就更难.好在岷县儿子娃攒劲,能在外地领一个,外表虽不般配,可那个外地女常年要在这么高的山上下,也算扯平了. 再次希望,无女友无妻的儿子娃到外地去领,别把希望寄托在岷州吧!
说说马坞的一位老先生 我在马坞住了一夜。第二天在政府门前的空地候车。天气不错,周围有不少当地人,其中一位老者衣着破旧,端着一碗拌汤喝。我问班车,他搭了话,我就多问了几句话。 他自称学者,还写书,说了他认识的几个岷县名人。接下来他的话让我很感动,永远难忘。他说,文革时,礼县的那位高官想把马坞划到礼县,招集人们表态。老者当时是村官,他带头反对,并呼吁大家一起反对。这事真假暂无法考证,可马坞人热爱岷县的观念实在令我感动。
岷县“边城”马坞 国庆节日,我从武山进入马坞,同车几乎全是马坞人,很想和他们交谈,可听着他们说话很费劲,只好罢了。 感觉马坞没有啥大的变化,旧房远远多于新房,道路也差,给人的印象是较贫穷落后。我母亲曾在这里工作三年,我那时常来常往,感觉马坞很美,令人向往。 多少年过去了,外面发展快,变化大,可马坞仍是老样子,这让人多少伤感惆怅。 马坞,愿你明天美好,依旧令人向往!
农父山前,你进来一挂 不管是不是你,我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老记着过去,活着太累。 我认为你与众不同,高风亮节,很难得的乡亲。这里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欢迎你常来坐坐。
见不上这种男人 千米干念(岷普)。 丫丫不系(兰州话)
愿这里是传统的吧,岷州,就像征着古老传统保守 很高兴见到这些吧友。
花滩,汉藏一家 今日去了一趟花滩,感觉那里是汉地,也是藏地。身穿节日盛装的藏族女性的确是花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能有百分之三十。我先登了北山,看见了岷山和东山,也看见铁尺梁对面的石山。耍的很开心,明天还要去。
如果你是岷县人,就应该走进董卓吧 无意进入董卓吧,看了好多感人的贴子。外地人如此关注称赞董卓,岷县人岂能袖手旁观。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