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岷流珠 洮岷流珠
关注数: 145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5,638 关注贴吧数: 16
全新吕布 转载来的,请吧友评说。 八,宴请百官 董卓在府邸庭园大摆筵会,宴请百官,一来笼络人心,二来要给大家吹吹风,免得个别大臣在太后下昭时劝谏,使废帝计划不能顺利实施。庭园能容纳上千人,除了举办筵会,还是召开大型会议的场合。 百官按时辰莅临董府,其中也有不情愿来的,可畏惧董卓的权势,不敢不来。按照礼仪,主人不可能提前入坐,百官只能在庭园门前站立两排,恭候主人到来。     董卓出现了,随行的有李儒及董氏重要成员。董卓挺胸昂首,目不旁视地走在夹道,他感受到百官的恭敬,感受到他们大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他快走近园门时,感官告诉他,在众多目光里,有一双目光很特别,就像高原上的烈日,紫外线特别强烈,使得他忍不住投去一瞥……。 仅仅是瞬间的一瞥,也让董卓惊叹不已。那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身材高大健壮,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气宇不凡。壮汉前面是并州刺史兼执金吾丁原,显然他是丁原的随员。一般官员赴宴是不带随员的,只有一品大员和执金吾才有资格带随员。 董卓在上首落坐后,百官们才鱼贯而入,按级别大小依次落坐。 酒过三巡。董卓讲话了:“我自从来到洛阳,承蒙各位相助,事事如意,在此我深表谢意,来,我敬大家一杯!” 百官高呼:“谢过董刺史!” 董卓招呼道:“大家吃好喝好,随便聊!” 尽管董卓发了话,可大家并没有随便聊,彼此只说几句酒场上的闲话,那也是压低声音,无一人敢高谈阔论,也就是说,谁都不想成为众人注意的目标。很多人明白,董卓不会无缘无故宴请,肯定有啥重大事情。 董卓已有三份醉,他装做半醉,对袁隗说:“太傅呀,你怎么看起来心事重重,酒不多喝菜不多吃,想什么哪?” 太傅见董卓把自己当成重要目标,不禁吓了一跳,生怕他提及废立之事,忙掩饰道:“家事,纯属家事。” 董卓弦外有音:“太傅乃国家栋梁,理应国事在先,家事在后。” 太傅慌忙道:“那是,那是。” 看见太傅吓成这样,董卓有点不忍心了,不再难为他,他的脑海掠过那位壮汉的身影,心想不知这位壮汉在丁原麾下供何职?何以如此貌美,如此威风凛凛?遗憾的是官员的随从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他们被安排在另一处。这样一来,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丁原身上:“丁刺史为何也是心事重重?难道家中也有烦恼之事?”丁原兼任执金吾时间不长,百官习惯称呼他为刺史。 丁原不亢不卑地说:“在这样的场合,我岂敢想家事,乃为国事担忧。” 董卓心里不悦:“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何来的忧愁?” 丁原不示弱:“董刺史为何要粉饰太平?依我看来,汉朝危机重重,摇摇欲坠。”     这样的话令董卓大为不快,又不便发作,哈哈一笑,很随便的口气:“丁刺史言过其辞,即便如此,我等更要齐心协力,匡扶大汉朝。” 丁原明显不信任的口吻:“但愿董刺史言行一致,我等就放心了。” 董卓听出弦外之音,大为不满:“丁刺史,不知是我酒菜里有刺,还是你有意施难?” 袁隗怕俩人争执下去,弄得不可收拾,最后不欢而散,举杯道:“两位刺史所言极是,让我们为大汉朝的繁荣昌盛再干一杯!” 几杯酒下肚,董卓微醉,仍为丁原的话不快,他不明白丁原为何如此胆大放肆,他岂能示弱,决定和这位同僚较量一番,也就是说给他点颜色看看:“丁刺史,我知道先帝生前很器重你,何进也很看重你,你才得以重任,如次荣耀,我等望尘莫及。皇家的事你比我知道得多,别的事我懒得知道,你只说说先帝喜欢那位皇子?” 丁原知道来者不善,又不能不应酬:“手心手背都是肉,先帝对两位皇子溺爱有加,一样的喜欢。”     董卓冷笑道:“丁刺史如此耿直,为何要作假呢?世人皆知,先帝喜欢刘协。”     丁原不能否认,也不可能承认,不客气地说:“看来董刺史酒喝多了,在这样的场合不宜妄谈皇室成员。”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