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9121001 9119121001
辱骂上帝、侮辱上帝、殴打上帝
关注数: 221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5,785 关注贴吧数: 63
印度航天飞机原型发射成功 腾讯太空讯(桂林)北京时间5月23日早晨9时30分,印度在该国南部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首个用于技术验证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RLV-TD)。RLV-TD长约6.5米,重1.75吨,与一辆SUV差不多大,外型颇似一架迷你航天飞机。 负责此次发射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火箭升空后20分钟确认此次任务成功。这是一次高超音速飞行试验,也是ISRO首次发射有翼飞行器,RLV-TD被安装在一个特殊火箭助推器顶端。RLV-TD从发射到在孟加拉湾上预定的虚拟跑道溅落需约10分钟的时间,溅落地点距离海岸线500公里,这是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的第一步。但此次发射的RLV-TD仅用于收集数据,不会再次发射。未来的RLV将配备起落架并在陆地上进行着陆试验,ISRO已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所在的斯里赫里戈达岛上选定了未来的陆上着陆地点,并计划建设5公里长的跑道。 此次发射的RLV-TD也是未来印度正式版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微缩原型,它被装配成一个飞行试验平台,以评估各种技术,包括使用吸气式推进的高超音速飞行,自主着陆,动力巡航飞行等。建造RLV-TD的团队由600名科学家组成,并在过去五年花费了9.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0.92亿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60523%2F027748.htm&urlrefer=3ce4a488c75f7c8443667c119abdc792
工业机器人 虽然中国是世界增长最迅速的机器人市场,日本还是在工业机器人的占有量上排第一名,2012年的时候,该国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有31万台,相比之下,中国有9.6万台,美国有16.8万台 中国在2012年买入36560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幅高达60%。 日本同期购买26015台工业机器人, 列第三位的美国,购买量是23679台 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过日本和美国,需求量位居全球第一 201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规模达到34714台,同比增长92%,远超过预期50%左右的增长速度;进口金额规模达到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7%。   此外,国产机器人品牌的崛起,迫使进口机器人价格整体下跌,上半年进口工业机器人平均价格为1.32万美元/台,同比下降18.38%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不超过2016年,中国全球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超过13万台 2011年,德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47台/万人 2012年,德国工业界每万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73台,相当于法国的两倍多,是英国的4倍多 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日本次之,339台;德国位居第三,251台;中国仅为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我国比例为6%,日本33%,美国16%,德国14%。 日本是唯一的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 这些是对近几年相关新闻的摘录 数据误差大概是不同时期统计的结果。嗯,不大重要
科学家发现独特三体系统 可用于验证相对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qq.com%2Fa%2F20140107%2F002999.htm&urlrefer=158fc168ec7a75f8038795672cf32d96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绿岸望远镜(GBT)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三体系统,其中有两颗白矮星和一颗超级致密的中子星构成,更加令科学家疑惑的是,三颗天体竟然“挤”在不到一个天文单位(一个日地距离)的空间中,显然如此近的轨道环境存在非常复杂的引力相互作用,国家射电天文台科学家斯科特·兰塞姆认为如此极端的引力环境可以进一步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揭示三体系统是如何运行的,该天体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宇宙引力实验室。 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生贾森·博伊尔在绿岸射电望远镜脉冲星搜索任务中发现了这颗脉冲星,其发出的射电波“横扫”周围的空间,被认为是宇宙的灯塔,距离地球大约4200光年,每秒旋转速度可达到366转,如此快速旋转的脉冲星也被称为毫秒级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研究毫秒级脉冲星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引力本质的重要机会,而且还包括难以捉摸的引力波。进一步的观测发现这颗脉冲星周围的轨道上还存在一颗白矮星,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然而这个双星系统还环绕着另一颗距离更加遥远的白矮星,这个情况就将该天体的复杂性推向了更高的程度。 对此,科学家开始使用绿岸射电望远镜、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以及韦斯特博克射电望远镜进行了一次密集的观测,同时还研究了来自斯隆数字巡天、GALEX卫星、亚利桑那州基特峰WIYN望远镜以及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共同研究这个奇特的三体系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中每个成员的引力摄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通过测量脉冲星脉冲抵达的时间计算出该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其中恒星的相对位置甚至可以精确到数百米,体现了脉冲星的天体测量上的精确度。本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5日的《自然》期刊上。
科学家发现令人难以置信的三体系统 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绿岸望远镜(GBT)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三体系统,其中有两颗白矮星和一颗超级致密的中子星构成,更加令科学家疑惑的是,三颗天体竟然“挤”在不到一个天文单位(一个日地距离)的空间中,显然如此近的轨道环境存在非常复杂的引力相互作用。 国家射电天文台科学家斯科特·兰塞姆认为,如此极端的引力环境可以进一步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揭示三体系统是如何运行的,该天体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宇宙引力实验室。 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生贾森·博伊尔在绿岸射电望远镜脉冲星搜索任务中发现了这颗脉冲星,其发出的射电波“横扫”周围的空间,被认为是宇宙的灯塔,距离地球大约4200光年,每秒旋转速度可达到366转,如此快速旋转的脉冲星也被称为毫秒级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研究毫秒级脉冲星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引力本质的重要机会,而且还包括难以捉摸的引力波。 进一步的观测发现,这颗脉冲星周围的轨道上还存在一颗白矮星,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然而这个双星系统还环绕着另一颗距离更加遥远的白矮星,这个情况就将该天体的复杂性推向了更高的程度。 对此,科学家开始使用绿岸射电望远镜、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以及韦斯特博克射电望远镜进行了一次密集的观测,同时还研究了来自斯隆数字巡天、GALEX卫星、亚利桑那州基特峰WIYN望远镜以及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共同研究这个奇特的三体系统。 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中每个成员的引力摄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通过测量脉冲星脉冲抵达的时间计算出该系统中的基本参数,其中恒星的相对位置甚至可以精确到数百米,体现了脉冲星的天体测量上的精确度。本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5日的《自然》期刊上。
嫦娥三号成功登月 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中新网12月14日电 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安全软着陆,太阳翼展开。此次成功落月,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21时,嫦娥三号开始720秒动力下降。探测器从距月面15公里处实施动力下降,相对速度将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落月前,“玉兔”月球车本身并不工作。前期飞行、动力下降及实施软着陆过程,均由着陆器完成。到达月球后,着陆器将释放出月球车,各自在月面开展探测任务。 以下是嫦娥三号落月的全过程: (14:12:27)【嫦娥三号从月球背面成功降轨 将为着陆作准备】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公里、远月点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20:46:50)【环月飞行嫦娥三号目前探测器状态正常】目前,在进行环月飞行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状态正常,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先后完成点火准备、主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动力下降过程,实现从距离月面15公里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全过程约12分钟。 (20:47:35)【嫦娥三号激光测距敏感器已经开机】新华社快讯:嫦娥三号激光测距敏感器已经开机。 (20:48:41)【嫦娥收拢太阳翼】着陆在即,嫦娥三号在地面人员的控制下收起一对“翅膀”——太阳能帆板。这是科技人员专门为嫦娥设计的可重复展收帆板,落月前收起,避免遭受冲击折断双翼;落月后展开,吸收阳光为着陆器和“玉兔”充电。当月午温度过高,太阳翼将停止工作,轻轻立起为着陆器遮阳。 (20:51:18)【进入十分钟准备】 (20:53:55)【太阳翼收拢到位】 (20:54:09)【嫦娥三号着陆关机敏感器开机】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着陆关机敏感器开机。 (20:57:37)【动力下降各敏感起下降正常】 (20:57:52)【嫦娥三号三维成像敏感器开机】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三维成像敏感器开机。 (20:58:16)【嫦娥三号即将开始实施月面软着陆】嫦娥三号即将开始实施月面软着陆,目前状态正常。若成功落月,我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21:00:42)【嫦娥三号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开机】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开机。 (21:00:38)【嫦娥三号开始落月】新华网快讯:嫦娥三号开始落月。探测器从距月面15公里处实施动力下降,相对速度将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21:01:55)【嫦娥三号开始落月】 (21:02:17)【落月前“玉兔”月球车本身并不工作】前期飞行、动力下降及实施软着陆过程,均由着陆器完成。到达月球后,着陆器将释放出月球车,各自在月面开展探测任务。 (21:04:33)【降落相机开机】 (21:06:20)【嫦娥三号落月区域锁定虹湾区】。这里通讯、日照条件较好,地形相对平坦,此前的人类探测器从未造访。 (21:07:35)【各项跟踪正常遥测数据正常】 (21:08:17)【嫦娥三号开始720秒动力下降】 (21:09:50)【着陆器快速调整段】 (21:09:12)【着陆器降落相机传回照片】(21:10:35)【嫦娥三号落月成功】 (21:10:44)【进入悬停模式】 (21:15:37)【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几个小时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21:17:38)【嫦娥三号登陆器太阳翼展开】
在乌兹别克斯坦为何看病难,医生都摘棉花去了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媒体报道 -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开始为下一个棉花丰收季做准备了,这意味着,所有生病的人要看病或开药会很麻烦。因为从9月份至12月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要去帮助摘“白色黄金”了(白色黄金指的是棉花)。 按照人权委员会领导的话说,乌兹别克斯坦一些地区的医院和诊所的医务人员已经动员起来去棉田劳动了。塔什干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医院行政部门已经准备了一份采摘棉花的医务人员名单和时间表,并把他们派往各个行政区域。所有人都要在棉田里劳动,要么就离职。这意味着,今年还是会像去年一样,乌兹别克斯坦政府 下令所有政府公务员去摘棉花,否则就被解雇。 根据人权维护观察员的消息,大约有11000名护士从塔什干地区的医院被派出。一位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采访的医生说,他们医院的外科只留下了一名外科大夫,其他所有外科医生和护士都转战棉花地了。需要救护车的患者和急诊病人最痛苦。塔什干一位患有糖尿病的退休人员说,在去年采摘棉花的时候,她等待救护车要一个半小时。医生“马上”解释说,这是由于缺乏工作人员,因为广大医师都被送去采摘棉花了。另一位医生说,她所在的诊所大概有40名工作人员,大家均被送往外地,所以诊所被迫关闭两周。她自己由于身体不好不能去,便不得不支付300美元,作为所谓的“棉花基金”;来替换自己不能劳动。 人权活动家和医疗工作者说,“棉花基金”在许多医疗机构里存在,医护人员付钱帮农民聘请人收割棉花。提供给医生和护士们居住的处所很简陋,不卫生,没有水或厕所,所以医生们被迫自费租用靠近棉田的住所。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棉花直到去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就已决定发动数千名职业学校和大学的学生去棉田劳动。导致的结果就是,全国教育系统有三个月是停滞的。但在2008年的人民党运动之后,乌兹别克斯坦强迫孩子们劳动的行为停止了,以及宣布100多个全球大型的纺织品制造商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供求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当局只能被迫寻求其他免费劳力收割棉花。年龄在15至17岁的学生,在学校开除的威胁下仍然要去采摘棉花,医生、教师和其他公职部门的人员则代替低年级的孩子们。 原棉的销量是,乌兹别克斯坦每年要 供应3-3.5万吨的 原棉。棉花销售是乌兹别克斯坦外汇收入的 主要来源。国家棉花销售所得款项的具体数额,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不过,据专家介绍,在2011年,棉花销售给乌兹别克斯坦国库创造的外汇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然而,要弄清楚,是谁在销售这些战略原料,还有就是销售款到哪里去了,这是极其困难的。今年的棉花也是大丰收,因为告示上写的是“诊所关闭-所有人都去采摘棉花”,很快,大概对类似的通知,人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乌兹别克斯坦为何看病难,医生都摘棉花去了 乌兹别克斯坦新闻媒体报道 -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开始为下一个棉花丰收季做准备了,这意味着,所有生病的人要看病或开药会很麻烦。因为从9月份至12月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要去帮助摘“白色黄金”了(白色黄金指的是棉花)。 按照人权委员会领导的话说,乌兹别克斯坦一些地区的医院和诊所的医务人员已经动员起来去棉田劳动了。塔什干医院的一名医生告诉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医院行政部门已经准备了一份采摘棉花的医务人员名单和时间表,并把他们派往各个行政区域。所有人都要在棉田里劳动,要么就离职。这意味着,今年还是会像去年一样,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下令所有政府公务员去摘棉花,否则就被解雇。 根据人权维护观察员的消息,大约有11000名护士从塔什干地区的医院被派出。一位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采访的医生说,他们医院的外科只留下了一名外科大夫,其他所有外科医生和护士都转战棉花地了。需要救护车的患者和急诊病人最痛苦。塔什干一位患有糖尿病的退休人员说,在去年采摘棉花的时候,她等待救护车要一个半小时。医生“马上”解释说,这是由于缺乏工作人员,因为广大医师都被送去采摘棉花了。另一位医生说,她所在的诊所大概有40名工作人员,大家均被送往外地,所以诊所被迫关闭两周。她自己由于身体不好不能去,便不得不支付300美元,作为所谓的“棉花基金”;来替换自己不能劳动。 人权活动家和医疗工作者说,“棉花基金”在许多医疗机构里存在,医护人员付钱帮农民聘请人收割棉花。提供给医生和护士们居住的处所很简陋,不卫生,没有水或厕所,所以医生们被迫自费租用靠近棉田的住所。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棉花直到去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就已决定发动数千名职业学校和大学的学生去棉田劳动。导致的结果就是,全国教育系统有三个月是停滞的。但在2008年的人民党运动之后,乌兹别克斯坦强迫孩子们劳动的行为停止了,以及宣布100多个全球大型的纺织品制造商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供求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当局只能被迫寻求其他免费劳力收割棉花。年龄在15至17岁的学生,在学校开除的威胁下仍然要去采摘棉花,医生、教师和其他公职部门的人员则代替低年级的孩子们。 原棉的销量是,乌兹别克斯坦每年要供应3-3.5万吨的原棉。棉花销售是乌兹别克斯坦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棉花销售所得款项的具体数额,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不过,据专家介绍,在2011年,棉花销售给乌兹别克斯坦国库创造的外汇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然而,要弄清楚,是谁在销售这些战略原料,还有就是销售款到哪里去了,这是极其困难的。今年的棉花也是大丰收,因为告示上写的是“诊所关闭-所有人都去采摘棉花”,很快,大概对类似的通知,人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第一个成功验证星地之间安全量子信道可行性 科技日报合肥5月2日电(记者吴长锋)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协同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地面验证,为未来我国通过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对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以及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关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这是该专项继去年实验实现拓扑量子纠错和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与纠缠分发后,取得的又一阶段性重要突破,也是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重要成果。 量子密钥分发是最先有望实用化的量子信息技术,可以带来绝对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而实现全球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需要突破距离限制。目前,由于光纤损耗和探测器的不完美性等因素,以光纤为信道的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已接近极限;而由于地球曲率和远距可视等条件的限制,地面间自由空间的量子密钥分发也很难实现突破。要实现更远距离、甚至是全球任意两点的量子密钥分发,基于低轨道卫星的量子密钥分发是最具潜力和可行性的方案。但这需要克服大气层传输损耗、量子信道效率、背景噪音等问题。尤其是低轨卫星和地面站始终处于高速相对运动中,存在角速度、角加速度、随机振动等情况,如何在这些情况下建立起高效稳定的量子信道,保持信道效率及降低量子密钥误码率,成为基于低轨道卫星平台实现量子密钥分发面临的关键。 协同创新团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和同事彭承志等、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 为攻克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上述难题,创新团队进行了多年合作攻关,自主研制了高速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光源和轻便收发整机,自主发展高精度跟瞄、高精度同步和高衰减链路下的高信噪比及低误码率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平台模拟低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利用热气球来模拟随机振动和卫星姿态;利用百公里地面自由空间信道来模拟星地之间高衰减链路信道,成功地验证了星地之间安全量子信道的可行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