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星
王理星
我当过知青;在过供销社;在老干局退休,现在家安度晚年。
关注数: 631
粉丝数: 366
发帖数: 21,501
关注贴吧数: 45
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签到]中国知青吧2020年10月份签到帖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六十一)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六十一) 队长见我不说话,有意识地放慢脚步,让我跟上他。并说:“怎么样,能行吗!?”我打起精神说:“没关系,能跟上队伍。” 队长用关心和试探的口气对我说:“你在农村安个家吧!安了家,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即能安心劳动,收工回到家里,又有人体贴,该多好啊!”我害羞地低下了头。把那不知是因为热还是害羞,变得通红通红的脸,尽量地往下低,不敢吱声地跟在队长身后。 队长顺势又说:“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好吗!?寨上的小兰妹,人长得不错,勤快又老实,很会过日子,家里经济也很宽余。我给你们,当介绍人行不行?!” 听见队长动真格的了,我着急起来。红着脸,一个劲地说:“不行!不行!!不行!!!”逗得大伙一阵欢笑。 欢笑中,不觉到了队上的玉米地。我放下大草篮坐在地上休息。用那湿润的衣服,不停地擦着头上、身上的汗水。 连续几天劳动,加上繁重的家务活,我真的有些拖不动了。觉得身上好象软软的,没有一点气力,坐在地上不想起来。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六十) 我的 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六十) 队上要收玉米的消息,是春妹告诉我和张碧华的。 听说队上,明天要收玉米。我当天晚上,就摸黑到冬妹家借了一个大草篮高挑。 这种大草篮高挑,是用一条特长的扁担,穿着两个大大的竹篮。这是农村用来挑从山里、地里割来喂牛、喂马装青草用的一种农具;又因为,牛圈里垫圈用的草粪较轻,为了多装些草粪,农民们也用这种大草篮高挑,挑牛圈里的草粪。所以也称这种“草篮”为“粪篮”。不论是挑草、挑草粪、挑秧青、挑包谷(注:玉米棒子),为了多争工分,多数农民都选用了这种农具。 我是第一次参加收玉米,在唤祥队长的带领下,走进玉米地的。那天,阳光高照,加上闷热的气候,我感到有些倦意。我扛着大草篮有精无神地,跟随着队长和其他社员,到坝上的包谷地里收包谷。在成片枯黄的玉米地里穿越,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怪感觉,不知是高兴还是惆怅。 土埂、小路两边被密集的包谷杆和包谷叶遮挡着,没有丝毫的凉风,让人感到闷热得喘不过气来。原本就感到燥热的我,满身的汗水已将衣、裤湿润。我索性将衣服脱下,并把衣服搭在草篮上,光着上半个身子,在包谷地里行走。没走多远,我那汗淋淋的上半身皮肤,被无情的玉米叶划出道道痕迹。我感到身上火辣辣的,并伴随着阵阵疼痛。 无奈,我只好把衣服重新穿上,咬咬牙,紧紧地跟随在队长的身后。
王理星吧9月份相册
王理星吧吧9月份图片集
[签到]中国知青吧2020年9月份签到帖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九) 我的 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九) 说实话,我原先是不喜欢玉米这种食物的。这要从60年代,的时候说起。 那年代,城镇居民粮食是定量供应的。我读初中时,每月粮食定量为30市斤、食用油4----5市两。粮食,是按70%的杂粮和30%的细食搭配供应。那70%的杂粮主要是玉米,是存放了多年的库存玉米。 尽管那陈旧的玉米沙饭不好吃,但对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我来说,那定量是不够的。这种玉米沙、玉米面,参和着少许的大米做成的包谷饭,是当时城里人的主食。这种困难时期的“包谷饭”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 现在,我看着满地的新鲜玉米棒子,改变了对玉米的偏见。老实说,我和张碧华正等待着队上分配的玉米,来摆脱目前缺粮的困境;解决喂猪的难题。 看着我和张碧华因为,养猪消耗了不少的粮食。成天为粮食的短缺而焦虑时,春妹也显得很不安。春妹,真担心我和张碧华的生活会因为喂猪而受到影响。因此,她成天追问队长,什么时候才收包谷。 象我和张碧华一样,等待着队上分玉米,解决燃眉之急的社员还有很多。一些劳动力少,人口又多的家庭几乎断了粮。大家都眼巴巴地,等候着队长发出收包谷的号令。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无题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今日图片
缘分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情忆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八)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八) 日子过得真快,金色的秋天悄悄来临。满山遍野的灌木丛、野草渐在枯黄。阵阵秋风,给人们带来了清凉。 在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练中,我和张碧华渐渐地,适应了与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农村生活模式。 我俩身上的学生味,被繁重的农活;艰苦的农村生活磨掉了菱角。白嫩的城市人肌肤被阳光、雨水磨练得黑亮黑亮;那一身脏了又洗,洗了又穿,从城里带来的衣服。在太阳光爆晒和雨水、汗汁的湿润下,几乎掉光了所有色彩。 经历了播种、施肥、除草、灭虫等农活。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田里的水稻也低下了那沉甸甸,渐渐变得金黄色的谷穗。看来秋收之战,即将开始。 看着黄灿灿玉米棒子和沉甸甸稻谷,我心里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神奇的贵州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等待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王理星吧八月份图片
王理星吧吧八月份相册
[签到]中国知青吧2020年8月份签到帖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七)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七) 我赶忙从猪圈门前,跑来参战。我将猪食桶提起,高高地把猪食,往猪食石槽里倒。小猪这才转过身来,把嘴伸进猪食石槽里,大口大口地吃食。 看着猪吃食的样子,听着猪吃食发出的“咚!”“咚!”声。我和张碧华、春妹都很开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从有了小猪后,我和张碧华的生活多了一份乐趣。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的负担,多出许多活路来。 我和张碧华出工时,肩膀上与社员一样,也多了一个“角篮”。我俩,白天忙完队上的农活;收工后,还得收拾自已那份自留地里的,青菜、白菜、萝卜、瓜豆……。天黑了,又要忙碌着做饭、做菜和喂猪。每天,都在繁忙中生活。 因为有了小猪,我和张碧华很少回城;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春妹、冬妹等小伙伴,及知青们谈天玩耍。生活,将我俩渐渐地关进了,农村小家庭式的生活圈子里。
弯弯的河水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清清的花溪水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山水情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花桥流水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水乡情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高山青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路慢慢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泛水荷塘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六)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六) 不一会,春妹就把猪菜砍好了。我拿了一口大铝锅,放在地上。春妹、张碧华将地上砍好的猪菜,捧进锅里。我忙将一桶水倒入锅内,再将大锅吃力地抬上灶。春妹见后,笑着说:“理星大哥,你应该将锅放在灶上再加水,这样不就省力了吗!” 燕楼地区村民烧火用的煤,是本地出产的煤。当地人叫它油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烟煤。这种煤,火势来得猛,煤烟很大,犹如烧木柴一般。 猪食锅里的猪食不断地冒出热气,这热气散发着阵阵的野菜味,这味道虽不好闻。但,带给我和张碧华的,确是一种极大的欣慰。 在春妹的指导下,张碧华将米糠和玉米面,慢慢地倒进锅里,并不停地搅拌着。猪食煮好了,这时猪圈里的小猪,也饿得“嗷、嗷……”地直叫唤。无奈,猪食太烫还不能喂小猪,只好任凭它叫唤。 大院内的围墙边,有一个用石头做的“石猪食槽”。当张碧华和春妹用水桶,提着煮好且放温凉后的猪食,来到“石猪食槽”旁时。我将饿得“嗷”“嗷”直叫的小猪放了出来。小猪一个劲地,朝猪食桶奔去。 春妹忙用猪食瓢,想将小猪拦住。小猪使劲地用嘴哄开猪食瓢,把头伸进桶里吃食。春妹、张碧华想把小猪的头赶出桶外,小猪却拼命地往桶里钻。人呀、猪呀搅成一团,好生闹热。
送别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山青水秀录像:王刚、王理星制作:王理星软件:抖音
王理星吧七月份相册
王理星吧吧七月份图片集
唱支山歌给党听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迷茫
铁树开花
[签到]中国知青吧2020年7月份签到帖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五)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五) 我见春妹走后,拿了一张小木凳,放在刚才春妹蹲的那个位置。我坐在小木凳上,左手抓起一把猪菜揉成一团;右手拿起地上的菜刀,学着春妹的架势砍起猪菜来。砍不了几下,便觉得握刀的右手痛痛的很不舒服。 菜刀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不往想下刀砍的地方落去;而是左右乱晃落在不该落的位置上。我害怕菜刀砍着手指,砍下去的刀痕,离握猪菜的左手远远的。猪菜被砍得乱七八槽,且大片大片的。 张碧华看见后,生气地对我说:“你砍的这些猪菜,怎么喂猪呀!?”我不服气地说:“那么,你来砍!”我和张碧华为砍猪菜的事,争论起来。 正当我俩争论不休的时候,春妹拿着她家的菜刀回来了。她心平气和地对我说:“理星哥,不能这样砍猪菜,猪菜砍不细、砍不好,猪吃了会卡着喉管的。”说完,春妹让我离开,顺势坐在小木凳上,抄起菜刀轻轻松松地砍起猪菜来。 春妹边砍猪菜,边做示范地对张碧华和我讲:“左手要握好并压住猪菜;右手不松不紧握好菜刀,一刀一刀地慢慢砍。要这样砍猪菜才行呀……!”又说:“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是砍不好猪菜的,你俩也不用着急,慢慢地来吧!”
丽江山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铁路录像制作:王理星制作软件:抖音
祝中国知青吧会员:端午节安康!
2020年6月21日下午贵阳二桥出现日环食
2020年6月21日下午,贵阳二桥出现日环食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四)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四) 春妹和我把精选后的猪菜,装进“角篮”。我背起“角篮”随春妹一同来到大井边。用大井边,出水口流出来的水,把猪菜淘洗干净。猪菜经过挑选、淘洗显得更加鲜嫩、更加清香。 我和春妹一起,把洗好的猪菜拿回家。进家时,见张碧华已将一块石板地面,清扫得干干净净。 张碧华做事总是那样认真、细致。她把石板地面打扫干净后,再用清水和刷子,把石板地面洗刷了好几遍。随后又用毛巾,把地面上的积水擦干。生怕石板地面不干净,砍出来的猪菜,小猪吃了会生病。并找来一小块木板放在地上,用它垫着好砍猪菜。 春妹回来看见后,对张碧华说:“碧华姐,用不着打扫得这样干净。猪吃的,不象人吃的那样卫生。”说完,脸上露出自然、温柔的微笑。春妹从我手里接过角篮,老练地将猪菜倒在地上。 春妹接过张碧华,递过来的菜刀。蹲在地上,顺手抓起一把猪菜揉成一团,放在地上的木板上砍了起来。砍了一会儿,她说:“你家的菜刀不好使,我回家拿我家的那把菜刀来用。”说完,春妹起身回家去了。
梁祝
遥望
美丽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三)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三) 回到家时,只见家里一派繁忙景象。 在春妹的帮助下,张碧华已将20多斤玉米粒磨碎并抬回家。 春妹用筛子,筛磨碎的玉米。筛子上面的,是玉米粒的皮和玉米碎粒;漏在簸箕上的,是细细的玉米面。 春妹捧起浮在筛子面上的一层玉米粒皮,放进一个口袋里。对张碧华说:“这也是用来喂猪的。” 她又熟练地用双手,把玉米粒皮下面露出的,黄澄澄的玉米碎粒捧起,小心地放入另一个口袋里。对张碧华说:“用这些玉米沙来做饭,就是你们城里人称的’农村包谷饭’了。” 最后,春妹把簸箕里的,玉米面倒进第三个口袋。拍拍手,准备休息。 春妹抬头见我回来,用着急的口气对我说:“理星大哥,你再不来,今天的猪食就来不及做了。” 她边说边伸手接过我肩膀上的“角篮”,赞赏地说;“摘的猪菜真不少呀!”春妹把“猪菜”倒在地上,认真地挑选了一遍。对我说:“猪菜太老了,猪是不愿意吃的,嫩的猪才肯吃。”边说边将一些,老的猪菜丢了。 春妹顺手拿起一些野菜,教我识别。她像老师教学生那样,认真地说:“这叫‘大剌菜’,那叫‘灰灰菜’、‘牛舌头’、‘马齿苋’……”我点着头,默默地记在心里。
2020年6月份图片选集
2020年6月份相册选集
[签到]中国知青吧2020年6月份签到帖
[知青]我的知青生活(五十二) 我的知青生活 (根据王理星的“记实文学秋叶黄”整编) 作者:王理星 笔名:洁鑫、园林 (五十二) 我跟在夏云的后面,看她们摘什么样的野菜,就“照葫芦画瓢”地跟着摘。不一会,摘了不少“猪菜”。我用手压了压“角篮”里的猪菜,并低头往“角篮”里瞧了瞧。发现“角篮”里的猪菜,还不到篮子的三分之一处位置。 我心想,老跟在这两个小姑娘的身后不是办法。她们在前面摘走了大兜的野菜,剩下的只有小兜的野菜了,所以我的收获不会很大。我决心离开这两位小老师,自己去寻找猪菜。于是,我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去寻觅更多、更好的猪菜。 我顺着土坎傍、小溪边慢慢地走。看见什么野菜,就摘取什么野菜。不一会,便摘了满满的一大“角篮”猪菜。看着这些收获,我心满意足,同时也觉得肚子真有些饿了。 我转身,往回家的路走去。一路上,只要看见路边有好的野菜,我就会停步摘取。 边走边摘,把“角篮”里的野菜压了又压,尽可能地多装些野菜。 回到家时,“角篮”里,已实实在在地装了一大篮猪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