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动 Sun深渊牧师
关注数: 33 粉丝数: 7 发帖数: 4,434 关注贴吧数: 72
(zj图书馆)被误读的孔子20.02.0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被误读的孔子20.02.0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常的翻译是这样的: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各位,孔子说的是对的麻? 读书的时候,反复读,反复读,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嘛? 有朋友来了,比如这个时候来了,可能给你带两个星冠病毒来,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嘛?然后呢,即便他是健康的,飞机飞不了,火车走不了,汽车下不了高速,他就蹲你家了,把你的方便面吃了一盒又一盒,关键是,不知道他啥时候能走,这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嘛? 上个网络,遇到个杠精,嘚吧嘚吧的,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也不认可你的观点,就在那里掐,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嘛? 是不是假如有哪个人说,这些都是让人愉快的事情,真是让人恶心的伪君子啊~~~~~~~伪君子~~~~~伪君子!!!很显然,孔子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呢。 他的意思是说,你们做这些事情,感觉不爽吧? 想不想学学,做这些事情感觉很爽的方法呢? 名额有限,要的赶快喔,毕业发君子文凭,国考必备。 这段广告,有个人看出来了,谁呀?南怀瑾。 他在他的论语别裁里面把这个讲出来了。 然后,他说了这么两段话: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他讲的对不对呢?很对。好不好呢?也好。有没有用呢?没有用。 这里有个悖论。 假如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那么不耻下问就是我的习惯,我不需要去遵守这个内容,让自己开心。 假如我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你告诉我学习应该很开心,那我怎么可能同意? 这个事情就变成了,需要的人做不到,做到的人不需要 就问你,尴尬不尴尬? 请看下篇,被误读的孔子 续 https://tieba.baidu.com/p/6483894004 上篇《被误读的孔子》,谈到了孔子做的广告,https://tieba.baidu.com/p/6481768284学了忘了又学很开心, 有朋友来赖着不走也开心, 杠精怼我也开心。 名师讲解,生额有限,欲学从速。 那么,他要教些什么内容呢? 这就要从孔门的三本书说起。 孔门有三本非常重要的书,《大学》《中庸》《论语》 这三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大学》是入门用的,讲的是如何学习孔子的思想,是学习工具。 《中庸》是进阶用的,讲的是如何运用《大学》教的工具。 《论语》是试题合集,用孔子的方法,验证孔子的发言,看看他是不是知行合一。 也就是说,孔门的书,包含了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两大内容。 假如一开始就从《论语》开始学,很难说能学到孔子的真正思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国学都是瞎解释的缘故。 孔子很平庸吗?假如他真那么平庸,道家的庄子,就不会以他为假想敌了。所以,不要小看了孔子喔。《大学》的作者是曾参。就是孔子对他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个曾子。他比孔子小46岁,属于学生中比较粗鲁老实一点的那种,平常不爱说话。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这两本书的关系,王阳明用一句话讲了: 澄问学庸同异。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中庸首章写的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章开头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 我们这个人啊,都有本性,是天生的。 人的天性有些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就需要修正,修正的方法呢,就叫道,也就是导。 寻找有效的教导方法呢,就叫教。 所以老师之所以了不起,就是因为老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会传授知识。 比如你跟了zj这个老师,就比较倒霉,因为你可能学了好多年,都没
(zj图书馆)功德和福德 20,0209 功德和福德 20,0209但凡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功德和福德,但是具体两者说的是什么,很多人没有搞清楚。这就造成了在学习的时候,产生一些混乱和误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功德和福德,也顺便探讨一下学习的方法。先看坛经里面的一段记载。[表情]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梁武帝是个佛粉,一生修了很多寺庙,大力支持佛教事业,自己也经常和高僧交流,牛皮哄哄的。最后这个人怎么死的?饿死的。他的手下背叛了他,把他关起来。他很郁闷至极,对着小兵发脾气,人家就不给他饭吃,活活饿死了。那么,这是不是说,一个人修佛,不等于就有好报呢?不是的,梁武帝的一生,充分证明了一件事情,假如想通过对人家好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好,那么结果通常不是那么美妙的,哪怕是当佛粉。达摩禅师一眼看出了他的问题,明确指了出来,但是梁武帝听不懂,这就造成了他的悲催结局。假如你今天看佛法,学灵修,这个问题没弄清楚,搞不好,也可能会得到梁武帝的下场。那么,到底这个功德是什么,福德是什么呢?[表情]师又曰:「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慧能嘚吧嘚吧,说了一大堆话,听懂的没几个。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这个人活着啊,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做人做好了,就会心态平和,不容易被外界的状况刺激到,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做事做好了,就会得到各种好处,各种生活变故,就不容易影响你了,从而也能得到心态平和。就是说,功德是这样一种功夫,我不需要把事情做好了才能感觉满足。福德是我把事情做好了,这个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回报我,让我开心。[表情]比如这次大y情,有病没病,有隔离没隔离,都一样的平和,这就是功夫。找到方法让自己心态平和,就是修功德。做志愿者,让身边的人注意卫生,为疫情结束尽职尽责,这就是修福德。疫情结束了,生活又会恢复平静。但是对有些家庭来说,可能生活从此变得不一样了。把这个模式提取出来,是个什么样的模式呢?[表情]其实就是刺激——反应模式。通常一个人不开心,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在这个事情的影响下,产生了情感反应,情感反应带动了行为,以图消除这个刺激源头。托利讲的观思想,就是要观察到这个刺激反应模式。我们的情绪是如何生起的,如何消失的,要观察到这个过程。更进一步,可以观察人家在类似的状况下,产生了什么情绪,什么念头,和自己的比对,那么这个功德修起来,进步就很快了。如果只是观察自己想什么,那就搞错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这不是傻了吗?
[zj图书馆)灵修的干货来啦20.02.09 灵修的干货来啦20.02.09前面讲了灵修和科学网页链接 现在讲干货,真传一句话:知者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面讲了,灵修作为一门学问,要符合科学,就需要有方法,可重复验证的方法。就是说,这个方法,但凡是个正常的人来做,都能做到,不需要悟性啦,机缘啦什么乱七八糟的玄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传统的翻译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就是说,做人要诚恳,不要自欺欺人,听起来,是不是好有道理?氮素,孔子作为一个大学问家,会讲这么小儿科的东西吗?先看孔子说的是什么。他说的是,仲由啊,你知道什么是知道吗?就是说,遇到一件事情,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正确了解了事实。比如说,大家都在读托利的书,怎么知道谁的理解是正确的,谁的是错误的?这个问题拓展到佛法学习中,也有这个问题。想想也知道,孔子提出了子为父隐这样观点的人,就是说,他认为,要老头子犯错了,当儿子的不能随便去揭发他,让他尴尬,他又怎么可能去讲道德规范呢,是不是?孔子的这句话,反转过来,其实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成大白话,就是蔡康永的话:“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深入一点,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知道为什么孔子要求大家反省吾身了吧?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反省就没有方向,没有标准,现在有了这句话,反省才算落到了实处。反省的目的,不是当圣人当君子,用各种规则约束自己,是对人性的探查,是去探索规则背后,建立规则的智慧。这样,古今先哲的思想,就能真正被你所用了。否则,很容易陷入判断人家观点的反复中,不能自拔。[表情]下面就用这个方法,讲讲当下的力量一开始,乞丐的故事,看看有什么玄机。乞丐的故事网页链接[表情]
(zj图书馆)灵修和科学20.2.8 灵修和科学20.2.8 上一篇,讲了灵修是教做人的学问。 https://tieba.baidu.com/p/6480442217因为评价一个人,通常是看他做了什么事,所以做人和做事在大部分人头脑里面,是混淆的。 一个人会做事,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错,做人做得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一个人不会做事,大家就会鄙视他,不喜欢与他为伍,和躲病毒一样。 甚至当我们自己不会做事的时候,也会对自己心生厌恶,盼望着学会了灵修,改头换面,重新做人,攀登人生新高峰。 好了,什么科学呢?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两大类。 一类是可重复性的,比如吃饭睡觉;一类是不可重复的,比如对某人人来说,得了新冠肺炎。 比如你这次窝在家里,全国这么多人陪着,也许这辈子不会有第二次了。 科学就是研究可重复事件的学问。 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方法,就可以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大家学习灵修,就需要依靠科学。 这个社会上流行的关于灵修的学问,很多都是玄学,会的人吹得口吐白沫,学的人还是稀里糊涂。 这不是说灵修没用,是很多人不知道灵修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去学。 假如不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学习,很可能学一辈子,都只是学了个皮毛。 这个方法,就需要有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口说无凭。 克里希那穆提的粉丝,跟随他多年,把听他的演讲,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大事。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把求神拜佛,努力工作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大事。 然后今天,遇到新型肺炎了,可能就会发现,什么都比不上自己的命重要。 人的生命,就好像钱包里面的钱。活着就可以不断花钱,就是大富翁。 但是很多人呢,他们不要生命这个最值钱的东西,偏要钱包里面的钱,觉得那才是好东西。 好像人活着,钱没了,好悲催的吼 一个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当吧的吧友。 你在当吧待了多久,你在当吧,或者阅读托利的书之后,有什么收获,生活是否得到了长足的改变? 如果某把宝剑,需要你花大半辈子,甚至一生的时间去打磨,那么这把剑还值得拥有吗? 或者说,会不会你原本是想要获得一把宝剑行走江湖,结果最后把制造一把绝世宝剑当成了人生目标?
(Zj图书馆)闲来无事,谈谈灵修20.2.8 闲来无事,谈谈灵修20.2.8 因为那啥,大家都在家休息,真是谈谈什么是灵修的好机会。应该说,一直以来,灵修是被黑得最惨的东西,灵修也是骗子最多的行业,没有之一。很多灵修的人,觉得自己有道行,狠起来,不但骗别人,连自己都不放过。 那么,什么是灵修呢? 要学习灵修,先问一个事儿:这两天,你慌不慌? 别骗人,老实说,紧张不紧张,心里慌不慌,会不会有点忐忑不安? 但凡遇到事情,人有这么几种解决方法。 第一,是把问题解决了,没有问题了,心里就踏实了。 第二,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只要有希望,心里也还是多少有点踏实。 第三,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只能接受现状,这样多少也能心安。 第四,问题不但解决不了,时间还越来越少,情况也越来越糟,火烧眉毛了。焦虑、恐惧一齐袭来,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是灵修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现在能明白灵修是做啥的了不? 灵修就是啥也不能做的功夫。啥也不做,为什么是功夫呢? 比如这次,遇到这个事情,你啥也不做,也能心平气和,算不算是个功夫? 如果是想办法做点啥来改善状况呢?那就是成功学的范畴了,有目标有方法有行动有结果有调整。 眼下情况这么糟糕,啥也不做,不是混吃等死,颓废了么? 好吧,假如你不喜欢在家蹲着,想出去走走,改善局面,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多半是被人家赶回家。 去去去,回家隔离去,别到处惹病毒,是不是? 这个时候,就很符合学灵修的正确心境了。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灵修呢? 众所周知,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混得好,就要注意“人情世故”。 人情,就是交情,会协调关系,让人喜欢。 世故,就是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有经验。 所以人活着,就有两门功课要不断学习,叫做,为人,处世。 灵修,就是讲为人的学问。 成功学,各种科学知识技能,就是讲处世的学问。 为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是不是就是托利讲的,我想这么做,结果做出来是那样的,好像有两个我。 比如,我现在不想心慌慌,结果呢,还是有点慌得一笔。 然后呢,我说,我不要慌喔,不要慌喔,结果呢,晚上还是翻来覆去,睡不好。
(zj图书馆)八 进级训练2022.2.10 八 进级训练2022.2.10 上贴扫地僧有两个,测试了集中和分散发贴的效果。 https://tieba.baidu.com/p/7717517737https://tieba.baidu.com/p/7717501435那得到了一个反馈,就是在做入门练习的时候,情绪下去了,过段时间,又起来了,怎么办呢? 也或者说,每天精疲力尽地回到家,把对工作的怨念总算化解了,然后第二天去上班,遇到各种事情,然后又是一肚子怨念,难道要每天这样来来回回去等待情绪的消退吗? 刚好我手里有个例子,是一个对沉重的工作极度难受的人的经历。 审核大概花了10分钟左右,因为我看完了视频后,发现帖子发出来了。从某种角度讲,其实入门的方法-等待,是最管用的方法。 原因在于,有些事情,的确需要时间来呈现结果。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当一个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太可能依靠理智去消除它。 或者说,情绪是一个反应模式的结果,既然不是思想活动的结果,如何会受思想的控制呢? 简单来说,假如一个情绪出现之前,想什么都晚了。 假如一个情绪反复出现,至少有两种方法来解决。 第一种就是等待,身体会自动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无非是会需要多长时间不太确定。因为每个人的情绪强度是不同的。 最近有个配音蛮有道理的:没关系,没关系,让我哭个三天就好了。 这背后的科学道理是,假如允许悲伤,不加干涉的话,那么伤感神经元三天就死掉了。 所以,假如你很难受,就去让自己尽情地难受,努力变得更加难受。然后就会发现,假如停止难受是困难的,那么变得更加难受,也是困难的,因为生理上有自己的规律。 可以看到,这个人经历了两个月的难受,然后有天突然觉得,这样的难受不值得,然后就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 不过,此后他还是偷偷在工作之余哭了几次。 事实上对柴火来说,他的条件更优越一点,因为药物会让他有打人的冲动。 每次这种冲动出现的时候,等着冲动消失,如同小哥射门一样,反复做。 也类似扫地僧一样,虽然叶子不断下落,但是要做的,只是扫面前这一小块地面而已。 在熟练等待这个技能之前,任何对思考的运用,都有可能把成果变为思想的战利品,何必呢?
【zj图书馆】六、入门训练方法 https://tieba.baidu.com/p/7716310470 昨天发帖之后,卖了个关子。 其实入门训练的方法非常简单,简单到人人都可以完成,但是正因为简单,容易完成,所以很多人不会认真去练习。 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觉得自己懂了,会做了,就会了,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形成肌肉记忆之前的懂和会,就和沙滩上的建筑一样,很容易崩塌。等到崩塌了,又觉得自己的问题不是这些基本练习不足造成的,问题肯定有别的原因,然后掉入死循环。这其中最可怕的是不断读不同的书。结果能力没有培养出来,脑袋里面的思想越来越多,纠正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柴火用自己的实际表现,演示了这个正确的过程。 就是说,遇到暂时无解的事情的时候,思想起来,情绪起来,先让它们自由活动一会儿。 然后能力强的,可以通过观照的方式,观察这个情绪的淡化过程。 能力弱的,就去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在消耗情绪能量的同时,也能把注意力转移开。 这样,就做到了托利说的,不会产生新的情绪,旧的情绪也会消退。 等到情绪能量减弱后,真正的理性才会有用。 否则只是一个情绪化的反应模式,甚至包括观照情绪也会是这样的模式。 就是说,做事情,做运动的时候,有一个恐惧的情感在后面,带着期盼去做,那整个人的状态就是一直在情绪里面波动,始终停不下来。 简单点说,入门的训练方法就是,学会等待情绪消退。 情绪肯定会消退的,这是人的肾上腺素分泌特点决定的。 之所以有些人的情绪能持续一整天,一整月,一整年,原因是他们没有学会等待情绪平息,他们没有耐心。 那假如在等待的时候,出现了没有耐心的焦躁感,那也是一样的方法,等着这股焦躁感淡化下去。 总而言之,就是产生了任何情感反应,就是先等它们淡化了再说。 可能一开始,头脑里面会有各种想法出现,那方法也是一样的,等着这些想法淡化下去。 随着这种练习的积累,变化会自然出现。这和我们的认知无关,也和跟谁学了什么道理无关,就是一个经验而已。 有了这个等待的经验,灵修道路上的迷雾才会真正散去。 也许有人会说,我等不了,我受不了,烦死了。 那就要好好向扫地僧学习。 下一篇,我就来讲讲关于扫地僧为什么会成为绝顶高手的原因。 —————————————————————————————————————————— 以上内容为@@zjccom163所著
【zj图书馆】五、人性-贪婪与恐惧2022-02-06 16:18 上贴https://tieba.baidu.com/p/7716215871得到了度娘的关照,有点飘,那就继续,希望度娘一直关照。 乞丐面对路人的提问,一开始是说没什么,后来勉为其难打开了箱子,那么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吗? 显然不是的,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体会一下乞丐会有什么感觉。 路人问:"你pgx坐着的是什么?" --------------------------------- 那假如我坐在路边看的时候,邻居二大爷走过,问:你在看什么? 那这就不是让人感觉舒服的提问。 我可不可能告诉他,二大爷,你看这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多赏心悦目啊~~~~~~~~~ 那假如我这么回答,隔天可能村头情报站就会传出消息,某人想姑娘想疯了。 从这个角度看乞丐的回答,基本上算是对目的不明的提问进行了防御性回答。 乞丐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不要惹我,不想和你合作,你给了钱就快走,烦着呢。 所以,有可能乞丐表现出懒散和自以为是,原因是路人的提问引起的。 把人类情感追根溯源,其实只有两个:贪婪和恐惧,而这两个情感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最大的利益,尽量避免伤害。 但是现实看起来,好像大多数人在获取最大的利益路上,失去了最大的利益,在避免被伤害的路上,一再被伤害,而这些,很多源自自己的内在。 柴火说,医生让他吃4颗药,而他自己感觉吃3颗,效果已经可以了。 这就让人产生一个猜测,是不是在我们生理上,存在这样一个结构,凡是被认为是有好处的,对人体无害的刺激,我们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这样就不会在得到好处的时候,过早发出停止的指令。 凡是被认为是有害处的,对人体不利的,我们的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这样可以在危险刚出现的时候,就能得到预警。 现在有个说法,抑郁症是留恋过去,焦虑是担心未来,强迫症是执著现在。 贪婪让人迟钝,恐惧让人敏感。 那一个社恐的人想努力克服社恐的时候,基本的心态是恐惧,而恐惧会让人变得敏感。结果就是,社恐的人在逃避社恐的路上,变得更加社恐。 那拖延症的人,基本的心态是贪婪,贪婪让人变得放松和迟钝,结果就是,拖延症的人对完成任务变得漠视,直到工作时间的压力让这个心态变成恐惧,然后不得不去解决问题。 那一个人色呢?自然色之前是贪婪,色之后是恐惧。 所以,解决恐惧的方法,需要基于贪婪的心态,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用恐惧的心态去解决恐惧,然后变得更恐惧。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贪婪的时候很贪婪,变得胆大,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敢做;恐惧的时候很恐惧,变得谨小慎微,畏缩不前。 乞丐之所以说,箱子里没什么,和他是否真知道没关系,他就是害怕受到伤害而已。从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根本就不介意箱子里面有没有东西,否则他在上面坐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打开来看看? 有了贪婪和恐惧这个划分标准,再来看我们的行为,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了贪婪和恐惧这个基本认识,就可以看托利讲的方法了。 托利在书里讲,第一步是:尽可能地倾听你脑袋里的声音。 但是很多人听的结果,并没有让脑袋里的声音变弱。 原因其实是忽略了这句话:原来的说法应该是:倾听你脑袋里的声音,在那里出庭见证。 这个原来有点问题,用原本比较好。 原本的说法是什么呢? 以出庭见证的心态,去倾听脑袋里面的声音。 所以,一开始没有出庭见证的心态去倾听,反而会强化脑袋里面的声音,因为这个时候,批判或谴责是无法避免的。 好,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去体会自己内心贪婪与恐惧的起伏变化规律。
【zj图书馆】四、再谈乞丐和宝箱 2022-02-06 14:05 上贴https://tieba.baidu.com/p/7714910256讲了能量分配。 这贴讲我们的能量是如何在无意识中被各种事物抽走的。 几年前我提到过关于托利开篇说的乞丐和宝箱的故事。那么这两年来,我经常咋么这个故事,越来越觉得这故事真是绝妙无比。 这个表情给度娘,看你好意思删我的贴不 路人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没什么",乞丐回答。"只是口旧箱子,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坐在上面。" ---------------------- "你打开看过吗?" "没有",乞丐说:"何必呢?里边啥也没有。" ----------------------- 之所以有风格线,是想表示,这是两段对话,都值得好好说说。 乞丐说话有个特点,就是在宣布结论之后,会把自己为什么有这个结论的理由说出来。 那实际上这个特点,也就是托利写书的特点。 或者说,当我们读到他的一个结论的时候,就需要去检查他的理由,否则很可能像乞丐对路人那样,自欺欺人。 那路人一开始的提问好像有点找茬的感觉,因为乞丐坐的什么,看不出来吗? 所以乞丐的回答是,没什么,然后补充说明,这个东西没有探索的价值,因为毫无价值。 那我在当吧十年,对这里很有感情,有的朋友说,遇到事情了,就想来当吧看看。 而这两天很多人纷纷露头,也表达出他们对当吧的感情。 这就是人对相处时间久了的事物,自然而然的态度。 那乞丐就很奇怪,因为自打他有记忆以来,就坐在箱子上,可是在他的感觉里面,这就是口旧箱子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接下来的对话就很经典了。 箱子的价值,通常有两部分,一个是箱子本身,一个是箱子里面的东西,所以有买椟还珠的成语。 路人问,打开来看过吗? 乞丐回答,没有。 整个故事到这里还好,因为都很正常,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点了,乞丐补充道,何必呢,里面啥也没有! 从逻辑上讲,没有打开箱子,凭什么断定箱子里面啥也没有呢? 所以乞丐的回答是不符合逻辑的。很显然,乞丐没有发现自己的回答证明了,自己对箱子里面的东西存在想象。 这段对话的关键,是何必呢三个字。 那问题就变成了,乞丐是先有何必呢这个态度,还是先有箱子里面啥也没有这个认知?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去问托利,到底乞丐的态度和认知哪个在先,因为后面发生的事情提供了答案。 "打开看一下,"路人坚持着说。 乞丐勉为其难地撬开了箱子。 ----------------------------------- 乞丐在路人的一再坚持下,勉为其难地打开了箱子。 勉为其难,说明他是先有何必呢这个态度,然后脑补了一个箱子里面啥也没有的认知。 甚至在路人提醒他应该打开箱子,才能知道有没有东西的时候,很不情愿。 所以当一个人有社恐、强迫症、拖延症这些表现的时候,本质上是有了某种状态,然后从这些行为上表现了出来,而不是反过来,先发现自己有社恐,然后有接下来的表现,让人看起来,似乎是这个人的认知出了问题。 用一个生活常识来说,就是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吃了药,症状应该很快缓解,然后好转,恢复健康。 这里面起作用的,是我们的免疫力。就是说,当症状缓解之后,免疫力会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如果一个人的问题反反复复,一再出现,说明产生问题的起因并没有找到,或者找的并不准确。那么更严重一点,就是这个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出现了问题。 这种时候,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加重头脑的负担,减少信息输入,尽量往天性靠拢。 如果乞丐不那么依赖他的认知的话,就不会在开箱子的时候那么勉为其难了。
【zj图书馆】三、当下的力量是什么2022-02-04 19:37 以下内容为@zjccom163 所著 ———————————————————————— 上贴https://tieba.baidu.com/p/7714066473讲了肾上腺素产生之后,作用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退。 然后得到一个反馈:“感受情绪对控制情绪不是没作用,而是毫无作用可言。” 其实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应该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感受情绪这个行为,对控制情绪毫无作用。 为什么要强调训练呢? 因为我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思考、情绪、行为,都是需要生理基础支持的,而生理活动,又是需要能量的。 也就是说,之所以我们需要当下的力量,是因为我们的能量,被削弱了,被抽走了,我们没法对当下的生理反应做出选择,整个人好像处于一种冲动状态里面,身不由己。 如果一个人,通过感受情绪,就能从情绪中抽离出来,那托利的书只需要第一章就够了,问题结束了。 但是很显然,在第一章之后,托利又写了九章,而且过了十年,他又写了《新世界》,试图对整个过程阐述得更清楚。 那当情绪发生的时候,用托利的话说就是,不是你爆发了情绪,而是情绪发生在你身上。假如这是你的情绪,你能消除它吗?同样的,不是你在思考,而是思考发生在你身上,因为你只能知道自己在思考中,而无法停止它。 这情形有点类似我发帖。是我在发帖吗?不,还有度娘在前面,假如我的文字不和度娘的口味,那么大家就看不到。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里面,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那既然我们的能量被思维,被情绪抽走了,该怎么拿回来呢? 按照托利的说法是:现在就可以踏上第一步:开始尽可能地倾听你脑袋里的声音。 可能很多人有这个体会,虽然我倾听了思维,但是好像情况并没有改变。比如柴火,他知道自己思绪万千,为了水龙头是否关好了,或者其它什么事情而想太多,但是看起来,好像他看着这些念头,并没有让这些想法消失,甚至可能变本加厉。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假如一个人思维减少,或者几乎没有念头,算是什么境界?是不是叫做空境? 没错,假如能减少思考,几乎就到了初禅的境界。 那很多人的修行实践表明,要达到这个境界,并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 就是说,只是观看自己的思维,并不太可能达成到这个境界,这中间还有别的什么要求。 上贴:https://tieba.baidu.com/p/7714066473谈到了肾上腺素有一个起效时间和效果维持时间。 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冲动状态的时候,要让他自己约束住冲动,其实是取决于他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和分泌时间。当肾上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降低之后,贤者模式就回来了。 这就是“事前魔,事后佛”的由来。 那上贴得到一个反馈:“感受情绪对控制情绪不是没作用,而是毫无作用可言。” 其实情绪有两个度量标准,一个是持续时间,一个是强度。 没有经过长期学习训练的人,要想通过感受情绪来消除情绪,基本上等同于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原因就是,试图控制情绪的那个主体,实际上是发出情绪的那个。如果这个主体能控制住情绪,怎么会让它爆发出来呢?
【zj图书馆】二肾上腺素 2022-02-03 17:12 https://tieba.baidu.com/p/7713990193 上贴讲了我们遇到的麻烦,本质上是能力的不足,那么,这就涉及到能力是怎么回事了。 在讲能力之前,先看情绪产生的原理。说到情绪,先看肾上腺素的效果,和我们的情绪表现之间的联系: 肾上腺素直接兴奋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通过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并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产生平喘效应,还能抑制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促进黏液分泌和纤毛运动,促进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同时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α受体,引起黏膜血管过度收缩,毛细血管压增加,这可能导致黏膜水肿和充血加重,减弱平喘效应。心脏血管β1受体兴奋,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此外,尚有增加基础代谢,升高血糖及散大瞳孔等作用。其舒张支气管作用强而迅速,但较短暂。皮下注射0.25~0.5mg,10~15min起效,维持药效1~2h。 皮下注射后3~5min显效,作用可维持约1h。因可使皮下血管收缩,维持时间较长,吸收延缓,故一般以皮下注射为宜。肌内注射吸收较快,作用很强,但仅维持10~30min。注射给药后,迅速被血液和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化酶(MAO)代谢而失活,代谢物4-羟基-3-甲氧扁桃酸主要由尿排出。 一堆术语之后,讲了啥呢? 爱学习的童鞋一定去百度了,不爱学习的,就听我巴拉巴拉吧。 我们人生气的时候,有情绪的时候,什么表现呢? 气呼呼的,说明呼吸急促。 面红耳赤,说明心率快、血压高。 手脚冰凉,说明皮肤血管收缩。 胃疼,说明消化系统供血不足,胃痉挛了。 那么这些表现,也是肾上腺的药效。 而肾上腺素起作用,需要一点时间,也会持续一定时间。 就是说,肾上腺素进入人体后,快一点需要5分钟,慢一点需要10多分钟,然后持续时间从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 换个角度就是,当你表现出生气的时候,你体内的肾上腺素已经至少释放了5分钟以上,然后你的生理反应表现了出来。 而假如你出现了这些现象,那么要平息,就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而假如运动的话,会促进肾上腺的代谢,让你比较快地脱离情绪活动。 这就回答了一个灵修里面常见的现象,我去感受自己的情绪了,但是看起来好像作用不大。 因为从某种角度讲,人根本做不到在情绪风暴出现的时候,能通过感受情绪,立竿见影地消除它,这需要一点时间。如果你很着急,那么就去做运动,绷紧你的肌肉,让血液里面的肾上腺素能比较快地消耗掉。 所以,把自己的情绪水平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内,避免引发更多的麻烦固然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出现情绪,**当消防员,而是把火灾的隐患先消除掉。
【zj】一原理【2022-02-03 15:13】 以下内容为@zjccom63所著,如有疑问请@zjccom163咨询。 —————————————————————————————————————————— 长话短说,在托利的书和我们能做到之间,漏掉的其实是如何培养能力的方法。 要培养能力,先遇到的,是我们的能力。 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有拖延症,有社恐,不是这个人有问题了,而是这个人的能力,产生了这个结果。 能理解吗? 那传统的方法是,假如这个人出现了社恐,就采取方法消除社恐。这个方法,忽略了社恐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或者说,这个人从小被培养出来的能力,就是遇到压力,产生社恐的表现。 或者说,假如我一再被删帖,说明我的说话习惯,还是几年前的那种,那遇到现在的标准,就容易消失。 所以假如你有什么麻烦,先从能力这个角度去考虑,不需要说,我这个人如何如何不行。 大家都是人,生理结构上差不了多少的。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就是一个能力的差距而已。 比如一个青春期孩子想长高,他不需要成天思考如何长高,只是需要从营养,锻炼和睡眠去衡量是否给长高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就好了。 所以一个娃要是社恐、要是有强迫症,要是有各种问题呢,先从假如没有这些问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开始。 那比如我的收入低,地位低,我就从收入高的人是如何赚钱的开始。 然后我发现,我对赚钱这个事情,有拖延症,真是,哇哈哈哈~~~~~~~~~~~~ 众所周知,要想培养能力,需要不断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这不是我知道了如何做,就能做好的事,需要一再重复,最后变成肌肉记忆。 那么在培养能力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至少有两个,错误的思路或者练习不足。 传统的纠正错误的思路是,指出错误,甚至指出错误发生的原因,然后就能改正错误了。 但是现实其实,错误会一再出现,而且会改头换面地出现。 最常见的,就是小孩子会因为吃不到一颗糖而难受,成年以后,会因为没有人爱,在人面前面红耳赤,肌肉痉挛,做事情不成功,甚至反复关水龙头这样的强迫行为感到难受。 这其中的模式没有改变,只是内容变化了。 那最常见的,就是想学习的时候,一股焦躁感涌上来。 更**说在工作里面,各种恼人的状况不断发生。。。。。。。。。。
Zj大神等待法精彩简摘 ————————————————————————————肾上腺素起作用,需要一点时间,也会持续一定时间。就是说,肾上腺素进入人体后,快一点需要5分钟,慢一点需要10多分钟,然后持续时间从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肾上腺素有一个起效时间和效果维持时间。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冲动状态的时候,要让他自己约束住冲动,当肾上腺素在血液中的含量降低之后,贤者模式就回来了。其实情绪有两个度量标准,一个是持续时间,一个是强度。——————————————————————就是说,遇到暂时无解的事情的时候,思想起来,情绪起来,先让它们自由活动一会儿。然后能力强的,可以通过观照的方式,观察这个情绪的淡化过程。能力弱的,就去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在消耗情绪能量的同时,也能把注意力转移开。这样,就做到了不产生新的情绪,旧的情绪也会消退。等到情绪能量减弱后,真正的理性才会有用。否则只是一个情绪化的反应模式,甚至包括观照情绪也会是这样的模式。简单点说,入门的训练方法就是,学会等待情绪消退。情绪肯定会消退的,这是人的肾上腺素分泌特点决定的。之所以有些人的情绪能持续一整天,一整月,是他们没有学会等待情绪平息,他们没有耐心。总而言之,就是产生了任何情感反应,就是先等它们淡化了再说。也许有人会说,我等不了,我受不了,烦死了。那就要好好向扫地僧学习。带着期盼去做,那整个人的状态就是一直在情绪里面波动,始终停不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遇到问题和麻烦, 否定、逃避,或者希望有所改观,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为什么哪怕是希望有所改观,机会之窗便不会为你敞开呢?生活过得不愉快,希望有所改观,这是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有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回到医学知识上来。我们人的所有行为,都有内分泌变化。这里主要是肾上腺素。随着其升高,人的行为就变得比较激烈和僵化。。只要一个人有所期待,他的肾上腺水平就不会低。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身体会处于耗能状态,免疫力降低,另外一方面,也比较不容易接收新的做法。这一般叫做思维定式。就好像桌上有一碗水,水面变得平静,是不需要练习的,放在那里,不去碰它,自然就会平静的。等待法的科学基础,是神经活动规律,等待法不是要你做什么,而是希望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当然你做了什么,也没关系。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古怪的样子?等待法之所以听起来古怪,是因为我们身体的活动,是基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系统,分成两种,一种是负责放电的,一种是负责充电的。负责放电的,叫做交感神经,负责充电的,叫副交感神经。那么为了配合神经活动,身体会分泌各种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兴奋时,首先心率会加快,身体血管会收缩,肺部血管扩张。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迅速送到身体各部分肌肉去。、执着的背后,其实是恐惧这一类的情感。那么恐惧背后,是什么呢?是压力。压力如何产生的呢?就是我想要的在那里,我现状在这里,想法和现状的差距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当压力出现的时候,人就处于交感神经主导状态,分泌了较多的肾上腺素。————(从神经系统的角度看执着)从某种角度讲,愤怒、悔恨、无穷无尽的思绪,都算是生理冲动。生理冲动的特点就是,不是你主动产生的,是应激的产物,而且你也不能制止它。冲动是生理反应,生理反应背后都是内分泌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都是需要时间来调整的。或者说,人越是执着于冲动,冲动越会持续。人为什么会执着于冲动呢?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对冲动的执着。为什么发现不了呢?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意识,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冲动是执着。他们觉得,有冲动了,就要消除冲动,然后自己才能变得正常。他们没法停留在自己的冲动状态里面,静观其变___________(如何面对生理冲动)如果现实中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重要,离不开,必须要完成,如果想完全避开它,觉得很难,做不到,这叫做执着。事物就好像磁铁一样,牢牢掌控了人的注意力,没法从中脱身。——————————————————————————————————以上内容为@zjccom163 所搞,最终解释怎么搞也归zj所有,如有问题,反对,扔鸡蛋,试图肢体冲突等危险行为,请@zjccom163 进行咨询。
成年人看利益,小孩子看对错 成年人看利益,所以他们做事变自然围绕这个中心去行动。成年人站的高度和小孩子站的高度是不同的。而第四维度看重的是时间,所以处于第四维度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去时间维度(思维)里面把未来安排妥当,把自己之后的每一步都解决的明明白白,并且这些人会认为自己这样未雨绸缪是对的,这确实没错,只不过有瑕疵,因为没踏上第五维度看到更高的风景,所以会忽略掉更高层面才能看到的重要的东西,就像小孩子认对错时会对利益置若罔闻。而五维更看重的是频率,也应了书中的话“明天的账单不是问题,当下的失落才是问题”,“当下的意识品质才是决定未来的重中之重”。“锚定在你内在的能量场上”。。到更高的层面,就像把鱼扔掉取熊掌一样了,去用时间能力的确是对的,但是相比频率要高一个位次,如果动用时间却紊乱了当下的频率,那是取鱼扔熊掌的做法了。时间只能解决形式上的未来走向,而频率才是实质上的未来走向演化的核心。吸引力说过,运用吸引力时,并不去思维里安排事情发生的形式,他只是体验结果发生时的那种感受,发射这种频率,这便是频率这第五维度的奥秘,也说明了,于频率相比,形式未占有多大份量。所以,生活中要想有好的生活体验,更应该时时关注自己内在能量场的频率状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