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nan915 liunan915
关注数: 73 粉丝数: 201 发帖数: 3,009 关注贴吧数: 44
各种鱼对水质的要求3 猪鼻龟: 水质 鼻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但也不是高得离谱。什么用矿泉水、纯净水啦我认为没有必要。首先个体不一样,适应性也不一样。有朋友直接拿自来水也养得很好,而你拿自来水就腐皮烂甲。这里我建议大家用闲置24小时以上的自来水(老水)最好,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猪鼻能适应新水,而且新水温度一般要比老水低几度,易造成幼体猪鼻的应激性反应。 其次物理过滤(过滤棉、生化棉)是一定要有的,一方面过滤水里的杂质和猪鼻便便,让水清澈透明;另一方面水泵也可以增加水里的氧含量,形成活水。生化过滤(陶瓷环、硝化菌)我认为也有必要建立,一方面可以分解水里的有害物质减少氨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整体水质环境得到提升,形成淡黄绿的良性水体环境。而且猪鼻一般都和龙鱼以及其他热带鱼混养,生物环境对鱼来说也是必须的。 过滤系统的水泵建议按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功率,功率小了流量不够,功率大了水流湍急影响猪鼻休息(它也是要休息睡觉的)。 有朋友非常较真地探讨水质酸碱度的问题,纠结于应该用偏弱酸的水质还是弱碱的水质。关于猪鼻的资料说它原产地的水质呈弱碱性(ph8.0-8.3),所以一定要测试酸碱度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个数据。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太注重这个问题,只要不是明显的酸性或者碱性水质,偏中性的水质都是可以的。而且和龙鱼以及其他热带鱼混养,弱碱性水质对于其他鱼类来说合不合适。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一点,猪鼻是热带动物,水温一年四季必须保持在25-30摄氏度。秋、冬、春季水温达不到需要加热棒,夏季即使水温达到标准也可以把加热棒留在缸里。因为夏季气温多变,可能白天还是30度以上的高温,夜间一场暴雨温度骤降到25度以下,可能影响到幼体猪鼻的健康。25-30度是官方的标准,我的经验觉得温度设定在28-29.5度最为合适。有的朋友说23、24度他的猪鼻一样活着,当然那只是活着,28-29.5度才是猪鼻最活跃食欲最好的温度。
各种鱼对水质的要求2 泰国虎鱼: 一,虎鱼饲养所需的水质条件: 虎鱼较其它鱼种来说,可以说是适应力较强的鱼种,水温在26~33摄氏度,pH在5~8.5,酸碱度中性最佳,虎鱼对溶氧量要求高,对硬度要求不高,即使在较高的硬度下依然生长良好! 2.虎鱼饲养中的水质管理: 虎鱼是一种容易患皮肤病鱼种,且喜欢新水,为保证虎鱼的健康发展,促进虎鱼的新陈代谢,建议饲养虎鱼时可以做到少量多次换水但换水尽量不能超过1/3,水质的大量变化会让虎鱼不适! 二,虎鱼的饲养环境 1.背景:建议白色背景或者透明背景,其次蓝色,坚决不能用黑色,因为黑色会使到虎的颜色变成黑炭一样的黑 2.灯光:虎鱼生性胆小不建议长时间打灯! 3.其它:为了让虎鱼养成较宽的身型建议缸内不要放杯子状等任何能让小虎钻进去的物体,以防妨碍虎鱼身型发展! 三,虎鱼的喂食 1.喂食种类:虎鱼是大型纯捕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一般我们有几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小鱼,红虫,通过训食也可以让虎鱼尝试其他食料,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分成将虎鱼的食物分为会动的食物小鱼或者泥鳅、很一般会动的食物如红虫和面包虫和不会动的食物如冷藏过的红虫,虾肉和鱼肉等! 2.喂食食量:注意小虎鱼可以喂红虫,一天三到四顿,中鱼可以喂虾肉一天两次,大了可以喂泥鳅段和活鱼,为保证虎鱼的消化功能建议不要喂过多,每次6、7分饱就可以了,有饥饿感的虎鱼更活泼!
浅谈pH值与养殖调控手法   关于PH值的文章在各个论坛之中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在养鱼缸内PH值的系数由很多方面来决定,比如CO2的含量,水体中的KH值与GH值,以及水体本身的软硬和滤材的不同,鱼缸中鱼只饲养的密度,做水时暴气时间的长短等等,都会影响PH值的大小。在相对同一的条件下(相同的缸、鱼、滤材、水源等)PH值的控制与调配,以及操作手法带来的一些影响。  在养殖缸中,水的PH值的高低变化是由氨的循环途径来决定的,氨的物质循环途径是以以下两种形式存在的:  1. 氨通过硝化系统,让硝化细菌分成两个阶段将其最终转化为硝酸(HNO3)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硝酸盐(NO3根的泛指),硝酸属于强酸,溶解于水后,PH下降,如果少量的话,KH可以调节,量多时必会造成PH值急剧下降。  2. 氨还可以通过另一种物质循环作用转化为铵(对鱼无毒)被保存下来,(铵无毒)在转化的过程中吸收H+离子使水PH值上升。  如果第一种高于第二种,水体就会成酸性,反之则会成碱性。  碱性水体解决办法:  1.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要加强和完善硝化系统,只有硝化系统完善并且足够大,才能使氨的循环转化为硝酸的过程大于转化为铵的过程。  比如:刚刚开缸的朋友,经常为居高不下的PH值头疼,原因就是硝化系统不完善,不能够把大部分氨(剧毒)转化为硝酸(盐),更不用说是全部了,这时候最容易挂鱼。运作几个月以后,硝化系统建立完善了,氨被全部消化掉,鱼只健康,PH值也会相对应的下降,直到有一天,你会大叫——跌酸了!  2. 再就是使用市场上有信用牌子的调低剂,水质稳定剂、黑水、榄仁叶、树脂等调水制剂,立竿见影,但是幅度不能太大,每天最大调幅在0.5之内。  如果水体的PH值成为酸性甚至开始跌酸了,请你注意以下几点:  1. 是否长期不换水,滤材是否老化。  2. 缸内是否有水草,是否加CO2,缸中CO2含量过高会使PH值降低。  3. 鱼只排泄太多或是喂食量过大导致水体过老。  4. 硝化系统过强,而导致硝酸增多,最终跌酸,这也是最关键的。  在说到最关键的第4条,硝化系统过强产生硝酸最终导致跌酸,其实就是水体过老,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引起水质变老的原因是什么?那肯定是硝化系统转化氨的效率太高。那好了,我们分析一下能产生的其所有原因。  养殖的密度、喂食和滤材的多少与硝化系统的强弱为正比例,过量则会加速水体的变老与硝酸的增多。但是——鱼友们,硝化细菌在一定的酸性范围情况下,硝化作用就会减弱,我在“翠湖”上观摩到只要PH值在6.0以下就不会有硝化作用进行。依照这个理论,即使氨源再过剩,我们的硝化系统再强大,我们缸内的水体PH值最低也就是6.0或是5.8-5.9,顶天了。那实际操作呢,我的鱼缸曾经到过4.95,呵呵,问题出在哪里呢?  翠湖的坛友也在探讨这个问题,请教Rober版主,我也把我的做法与想法虚心的请教了Rober,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今日写出来与鱼友分享。  原因是我们过滤箱生物滤材作用区的PH值,并不是等于缸内水的PH值。理由是,流入生物过滤区的循环水来自物理过滤区,即白棉,是鱼只粪便堆积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个氨的加工厂。  因为异营性细菌集中在此将含氮化合物分解生成氨,氨是碱性物质溶于循环水后,中和酸PH值升高,这种PH值升高的水体进入生物滤材区,硝化系统并不会受到抑制,仍然产生酸,使缸内的水在PH值小于6.0的情况下继续下降,直至开始跌酸。  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无限度的继续下降下去,PH值在5.0左右可能已经达到缸水PH值最低稳定值了。但这对于我们龙鱼之巅的龙友们已经是灭顶之灾了。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  解决问题之前,先看看我做的两个同样大小的鱼缸,一个在办公室,另一个在家,养的鱼只大小数量品种基本相同,泵的流量以及循环途径方式也基本一样,换水的频率两个缸都是一样,每天抽粪便换一小桶水,加入做过24小时的水,都是用加氧方法做的水。  那为什么办公室就跌酸那么厉害呢,家里的PH永远是7.0—7.1,原因呢?看了滤材我才恍然大悟。当时是把在家剩余的滤材全部带到了办公室里,为了避免浪费全部塞进滤箱之中,而且物理过滤的白棉就在水中浸泡着,办公室去的朋友也多一点,只要喜欢鱼的朋友,都会去鱼缸上的瓶子里,拿少量的宝增红喂喂鹦鹉,这样一来,食物喂食多,自然粪便也多,于是便产生了很多的氨。这样的装备与操作不让它跌酸才怪呢!后果就是龙鱼拒食了。  家里的缸有什么区别呢?滤材正好不多,物理过滤的白棉用洗菜的小框给架了起来,离开了水面,让其在空气之中,下水管套了丝袜穿透小框中的白棉流入过滤箱,经过生化棉、玻璃环等等滤材——喂食量也不多,家里没人给我喂鱼,只有我晚上下班后喂一次,也就是适量。  那么这两个缸就有几处不同。(1)喂食量;(2)滤材;(3)物理过滤的白棉没有浸泡水中。适当的喂食量与过滤系统可以减少氨源的产生,相对于生成的硝酸就少。那么白棉不浸泡在水中会不会发生氨化反应呢?答案是,也会发生氨化反应,但是这种氨化反应所产生的氨是一种气体,如果减少其跟水体的接触,多数氨就不会溶于水中,而是挥发于空气中,进而减少硝化系统生成酸的机会。这就是症结所在。  从以上情况总结出调节办法:  1. 从根本调解,降低硝化系统的强度,维持正常适度的硝化系统,硝化系统略微大于氨化反应,有条件的可以加装硝酸去除器或是过滤箱种植富贵竹之类吸收硝酸。减少喂食量和饲养密度,如果滤材老化分批更换滤材。  2.从表面上维护水体,坚持每天微量的换水,增加氧气使CO2逃逸。  3. 让物理过滤离开水体,减少与水体的接触,让氨气挥发在空气之中。  4.可用珊瑚砂与小苏打慢慢的调节。  珊瑚沙的分子式主要是CaCO3放入水中后,可以中和水中的酸H+生成Ca2+即:CaCO3+2H=Ca++H2O+CO2。从分子式可以看出产生了Ca钙,这样水质会变硬,但是这种变硬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我们鱼缸的酸度即使再高,这种量也是微不足道的,与之反应所产生的钙实在是太少了,何况我们每周的换水,也会冲淡这种硬度。但是不要一次性加入太多珊瑚砂,使PH值突然升高。  小苏打的原理是这样的:其分子式为NAHCO3,HCO3-是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水中是会水解的,但这也不能算和水反应。HCO3- + H2O =可逆= H2CO3 + OH-,水解反应生成OH,中和了酸,使PH值上升。用小苏打调节PH值优点很多,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特点:无毒,成本低,速度快,但是留下了Na+在水中,锦鲤最适合使用小苏打调节。  健康的龙鱼不喜欢盐,必须通过换水稀释。另外告诉大家小苏打不会与硝酸起任何反应。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KHCO3,水解后留下了钾K+,这是水草的基肥。  做水:目前国内权威解释是这样的,是把从大自然中取得的水源,经过我们的初步加工变成养殖观赏鱼的水,包括曝气,加氧,暴晒,除氯等等手法处理,这些手法我们称之为做水,而不是养水。  养水:即养鱼先养水,这句话的目的不是说水,目的是说硝化细菌,最终结果是水,可以理解为,先把硝化系统建立后,(而后通过健全的硝化系统)才有了可以养殖观赏鱼的水质,大家也可以这样理解——养鱼先养菌(硝化细菌),这种可以养鱼的水质是通过硝化细菌得到的。  生态平衡的有机氮化合物的物质循环过程我们称之为氮循环,是由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脱氮作用组合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但是在水族缸中,仅有氨化和硝化反应,是个不完整的生态循环,所产生的不完整产物溶解于水中,必定影响PH值。  健全适度的硝化系统在淡水养殖缸中,它的水质应该都是呈弱酸性的。如果是强酸性的,说明硝化效率过大,如果是碱性的话,说明缸中的硝化系统可能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除去水草缸和锁定PH值滤材)也就是说硝化效率不够大,硝化效率是硝化系统产生的效率——即有效性,不是指滤材的好与坏和多与少
各种鱼对水质的要求 1.鹦鹉鱼: 水质的管理:红财神与红元宝宜采用硬度较高的旧水,水温约28℃左右,最适当的pH值在7或6.5~7.5的范围内,碳酸盐硬度约为3~6°KH。由于饲育水在酸碱值方面最好是中性,因此无论底材所用砂石为何种,最重要就是不要影响到水质的酸碱度;因为有些砂石会释放出令水质变酸或变碱的物质,都会影响“红财神”与“红元宝”的生长和发色鲜红度,建议最好采用麦饭石或宜兰石最为理想,而NH3(氨)、NH4+(铵)及NO2-(亚硝酸)、pH值(酸碱度)最好每天检验一次,并保持在最适当的范围。P.S.:如鱼只更换环境,水质不合,颜色褪掉时,可加入黄药(鱼利灵)或黑水(草泥丸)即可,很快颜色就会变回。 底材:以宜兰石、麦饭石或黑胆石为最理想,其功能为成立硝化菌菌床,稳定水质,并将有机质分解后沉淀于底材之下,同时也有美化的效果。如采用裸缸,容易因为没有铺设底材,而使硝化菌只能在过滤槽中繁殖,降低硝化菌的繁殖空间,并无法稳定水中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使致病源或其他水中污染物质直接飘散在水中。 2.红魔鬼鱼: 水质清新无污染。pH7.0~8.0,溶解氧为每升4毫克以上 不但具有慈鲷类的领地属性,甚至有强烈的侵略行,在鱼缸中攻击一切可以见到的生物。对水质的适应性强,中等硬度、水温20-28°C、酸碱度pH6.5~8.0的水体环境条件可满足它的生活要求。肉食性,但可驯化,各种饲料经驯食可适应,鲜活、冰鲜、商品饲料都吃。12~14个月性成熟,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一雌一雄自行配对,产卵于水底硬物表面,双亲有护卵护幼行为。 泰国虎鱼: 一,虎鱼饲养所需的水质条件: 虎鱼较其它鱼种来说,可以说是适应力较强的鱼种,水温在26~33摄氏度,pH在5~8.5,酸碱度中性最佳,虎鱼对溶氧量要求高,对硬度要求不高,即使在较高的硬度下依然生长良好! 2.虎鱼饲养中的水质管理: 虎鱼是一种容易患皮肤病鱼种,且喜欢新水,为保证虎鱼的健康发展,促进虎鱼的新陈代谢,建议饲养虎鱼时可以做到少量多次换水但换水尽量不能超过1/3,水质的大量变化会让虎鱼不适! 二,虎鱼的饲养环境 1.背景:建议白色背景或者透明背景,其次蓝色,坚决不能用黑色,因为黑色会使到虎的颜色变成黑炭一样的黑 2.灯光:虎鱼生性胆小不建议长时间打灯! 3.其它:为了让虎鱼养成较宽的身型建议缸内不要放杯子状等任何能让小虎钻进去的物体,以防妨碍虎鱼身型发展! 三,虎鱼的喂食 1.喂食种类:虎鱼是大型纯捕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一般我们有几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小鱼,红虫,通过训食也可以让虎鱼尝试其他食料,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分成将虎鱼的食物分为会动的食物小鱼或者泥鳅、很一般会动的食物如红虫和面包虫和不会动的食物如冷藏过的红虫,虾肉和鱼肉等! 2.喂食食量:注意小虎鱼可以喂红虫,一天三到四顿,中鱼可以喂虾肉一天两次,大了可以喂泥鳅段和活鱼,为保证虎鱼的消化功能建议不要喂过多,每次6、7分饱就可以了,有饥饿感的虎鱼更活泼! 猪鼻龟: 水质 鼻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但也不是高得离谱。什么用矿泉水、纯净水啦我认为没有必要。首先个体不一样,适应性也不一样。有朋友直接拿自来水也养得很好,而你拿自来水就腐皮烂甲。这里我建议大家用闲置24小时以上的自来水(老水)最好,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猪鼻能适应新水,而且新水温度一般要比老水低几度,易造成幼体猪鼻的应激性反应。 其次物理过滤(过滤棉、生化棉)是一定要有的,一方面过滤水里的杂质和猪鼻便便,让水清澈透明;另一方面水泵也可以增加水里的氧含量,形成活水。生化过滤(陶瓷环、硝化菌)我认为也有必要建立,一方面可以分解水里的有害物质减少氨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整体水质环境得到提升,形成淡黄绿的良性水体环境。而且猪鼻一般都和龙鱼以及其他热带鱼混养,生物环境对鱼来说也是必须的。 过滤系统的水泵建议按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功率,功率小了流量不够,功率大了水流湍急影响猪鼻休息(它也是要休息睡觉的)。 有朋友非常较真地探讨水质酸碱度的问题,纠结于应该用偏弱酸的水质还是弱碱的水质。关于猪鼻的资料说它原产地的水质呈弱碱性(ph8.0-8.3),所以一定要测试酸碱度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个数据。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太注重这个问题,只要不是明显的酸性或者碱性水质,偏中性的水质都是可以的。而且和龙鱼以及其他热带鱼混养,弱碱性水质对于其他鱼类来说合不合适。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一点,猪鼻是热带动物,水温一年四季必须保持在25-30摄氏度。秋、冬、春季水温达不到需要加热棒,夏季即使水温达到标准也可以把加热棒留在缸里。因为夏季气温多变,可能白天还是30度以上的高温,夜间一场暴雨温度骤降到25度以下,可能影响到幼体猪鼻的健康。25-30度是官方的标准,我的经验觉得温度设定在28-29.5度最为合适。有的朋友说23、24度他的猪鼻一样活着,当然那只是活着,28-29.5度才是猪鼻最活跃食欲最好的温度。 罗汉鱼 水质: 罗汉喜好中性或稍弱酸性的水质,底砂最好采用颗粒大小在0.5-1cm左右的河砂,使水质维持在偏中性,底砂可铺至5cm左右的厚度。水箱的布置应避免使用沉木或粗石块,以防鱼只不小心弄伤鱼鳞。 无论饲养任何种鱼,良好的水质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罗汉对水质的要求并不严苛,但由于其食量较大,饲养时应选择功效良好的过滤器,这样不但可使水质保持清洁,增加水中溶氧,并有助于水中维持水质稳定的益菌生长。水温以28~30℃左右为佳;pH值介於6.5-7.2之间。 ====注注注注注====硬度:硬度一般用KH表示,KH7以下为软水,KH7以上为硬水。水的硬度与pH值有关系,pH值高,水的硬度就偏高;pH值低,水的硬度就偏低,但两者没有绝对的换算关系。如果想调整水体的硬度,可通过调整水体的pH来实现。 酸碱度:水体酸碱度用pH表示。PH值的范围为0~14,pH7为中性,pH7以下为酸性水,pH7以上为碱性水。罗汉鱼喜欢什么水质,我们就应该清楚。如果水中的酸碱度较高,可以加入磷酸、沉木、软水树脂等,把pH慢慢调低。如果pH太低则可以加入珊瑚砂,使pH慢慢提高。====注注注注注====
水质中的TDS值、KH值、PH值、TGH值分别是什么? TDS值 TDS表示水中的导电度盐钙等含量,可以TDS笔(水质检测笔)来侧量。 自来水的测量0-89ppm(μs)→强软水0-4dh90-159ppm→软水5-8dh160-229ppm→适度硬水9-12dh230-339ppm→中度硬水13-18dh340-534ppm→硬水19-30dh大于535ppm→强硬水30dh以上水质饮用水40ppm(国际nsf标准质),40ppm以上建议停止饮用。郑州市自来水约为250ppm,RO纯水机水8~20ppm。1个ppm就是该水溶液中含有1毫克物质之浓度。KH值--暂时硬度 KH 是以 阴离子~碳酸氢根(HCO3-)当量来计算,可用于表示水中的HCO3-的浓度。应该称为~碳酸氢根or碳酸氢盐,非碳酸根,但可另称为「碳酸硬度」或「碳酸氢根(盐)硬度」………(多了个氢字)。可是须记得喔!KH硬度不是碳酸盐硬度!KH重要性是因为与PH有着缓冲关系(指水中碳酸氢根浓度),也就是仰制酸降。当水中硬度含<暂时硬度>越多时,KH值也会相对跟着提高。 PH值 ph之实际意义乃「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广义的说法就是「酸碱度」。 因此水溶液是呈酸性或碱性,完全由溶液中H+ 与OH-的相对含量来决定:OH- =H+时呈中性(ph=7);OH->H+时呈碱性(ph>7);OH-<H+时呈酸性(ph<7)。GH值——德国硬度 硬度通常是指溶于水中的主要钙、镁等化合物的含量, 硬度有多种表示法,惟水族界多使用德国硬度也就是以氧化钙(CaO)的当量来表示溶于定量水中所有可溶性钙和镁盐。德国硬度是以氧化钙(CaO)来计算,与「碳酸盐硬度」无关,也不能称为「氧化钙硬度」!100毫升水含有氧化钙当量为一毫克,记1度gh 或1dh ,而勿称碳酸盐硬度或氧化钙硬度,德国硬度是以氧化钙来计算的8度gh以下即为软水
饲养布隆迪六间的十大条件 合适的pH值 最好8.5左右,至少7.5以上。这点最重要!不少人的六间鱼就是因为养殖水体的酸碱度不合适而死亡的,即使鱼儿不死亡,其状态也不很好。  鱼缸尽可能大 2.0m以上最好,至少也要1.2m以上,本人认为1.5m的鱼缸是底线。   过滤系统尽可能有效   尽量减少水体中氨的含量 坦湖的鱼对氨极度敏感,应尽量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合适的饲料 千万不要投喂活饵,即使是消过毒的活饵也不行。这是因为你无法将活饵的内脏也消毒,而内脏是最脏的,六间鱼万一感染病菌,后悔莫及。养鱼人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六间鱼可以养10年,喂10年活饵而鱼儿不感染病菌的概率有多大?   六间鱼适合群养 因此,养殖六间鱼的个体大小应尽可能一致,数量在10条以上为好。   六间鱼不要和凶猛鱼类混养 如珍珠雀、蝴蝶属的鱼,甚至是天堂鸟类的鱼,以及有些容易养殖的美洲慈鲷,如花罗汉、紫红火口,等等。   合适的硬度 最好20左右,至少不低于12,否则六间鱼的状态不佳。   尽可能在水体中搭置一些鱼儿可以躲藏的洞穴 如果没有也无大碍。   合适的水温 本人认为水温范围在23℃~32℃之间都没问题,最好为24℃ ~29℃之间,在操作上并不困难。   以上只是简单说说,还有很多问题要与大家一起探讨。   1 本人认为:六间鱼适合单独养殖,风格一致尤显美观;六间鱼不适合与蝴蝶、提灯等上层鱼类混养,风格略显别扭。当然,如果个人喜欢也无所谓!   2 六间鱼不要和卷贝、蓝剑沙等养在一起,后者早晚会被当作点心。   3 尽可能挑选品质优良的六间鱼,先天不足的鱼很难养好。从产地上来说,野生的优于德系的,德系的优于岛产的,岛产的优于大陆的。   4 关于换水:每周一次,每次1/4,个别情况1/3。我曾试过10天换水一次,在第8天时鱼的状态还行,但第9~10天时鱼的状态就不好了,表现为体色发暗,食欲下降,胆小怕人,行动迟缓。   5 关于灯光:最好是太阳光或靠近太阳光,其次是室内自然光。因为野生状态下的六间鱼是生活在深水中的鱼,像萨伊蓝六间(Kanpapa型),生活最浅的深度有25m,那几乎是黑暗状态,没有光线。如果非要配灯,选择卤素灯管最自然,如果个人喜欢更蓝一点,可卤素灯管和蓝管配合使用。千万不要使用超光管,它会让鱼变得惨白。建议白天尽量不要开启鱼缸的灯,晚上也尽量只用室内的灯光照明,鱼缸的灯过于刺眼,鱼会感觉不舒服的。   6 关于布景:可用岩石造景,并尽可能搭置出一些洞穴。岩石尽可能用青色或黑色的,其颜色对比强烈。可用细的珊瑚沙或普通的河沙做底沙,细的珊瑚沙可以稳定水质,增加水的缓冲力,且颜色对比合理;粗的珊瑚沙容易累积赃物和鱼饵,生长出青苔不易清洗,缺乏美感,又不便于鱼儿衔沙;河沙对鱼虽好,但颜色缺乏对比和美感。   7.清除水中的氨:其实很简单,可以采取定期换水、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经常更换活性炭、养鱼用水要曝气等措施。如果你有钱,还可以再放入除氨石。   8 各种药物和水质添加剂一概不要用,哪怕是食盐和硝化细菌也不要用。这是因为自来水的水质是相对稳定的,放入添加剂,每次的含量不可能相同,而是人为地把水质搞复杂了,增加了鱼儿的负担。   9 关于水的pH值:只要水的pH值在7.5以上,建议你不必作任何调整!如果确实水的pH值太低,如南方水质偏酸、偏软,你只好放入大量的珊瑚沙并且加一些好品牌的化学用品调剂了。   10 关于活饵:野生环境的六间鱼是吃活饵的,所谓活饵,主要是蓝剑沙,而蓝剑沙是比较干净的,且六间鱼与蓝剑沙生活在水质完全相同的环境,所以六间鱼吃了蓝剑沙一般没事。养鱼人投喂的活饵是什么?污泥里的红虫!脏水里的丰年虾!受污染的河沟里的小鱼!把它们消毒、冷冻,不出事就阿弥陀佛了。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经验活儿,不少鱼友在探索。   在三湖慈鲷论坛里聊天,经常有人会问到,你的鱼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的,而鱼友在买鱼问鱼商的时候,也是经常问这个问题,而野生的要比人工的贵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头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六间按地域分有好多个种类,按等级高低依次划分下来,那就是野生、德系、岛产、大陆…… 而不论是德系、岛产还是大陆产,我们都认为是人工鱼。   可以这样说,野生的六间比德系的六间好很多很多,那是质的区别,德系的六间比岛产(台湾岛上养殖场人工繁殖的鱼)的六间好,岛产的六间比大陆的六间好,那只是量的区别。   但是如何来更好的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呢,有五点可供参考。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 看黑斑   新买的六间,身上有野生斑的,可以确认为野生鱼,野生斑一般在鱼的身上有一块或几块深黑的黑斑,这种黑斑直径约有1 毫米以上,其颜色的深度甚至比黑色的栋线还黑,这种黑斑在鱼适应了环境后一般都会退掉,但也有保留不退的,水质恶化时,退掉的黑斑还有可能会重现,这种黑斑是野生六间特有的,人工六间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但绝不是每一条野生六间都会有。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 看白斑   六间的黑色栋线上有白斑的,一般可以确认为人工鱼。几乎所有野生六间的黑色栋线上都没有白斑,所以鱼状态不好或恢复后黑线上有白斑的一般可以确认是人工鱼,如果小鱼的身上有白斑,不论鱼长到多大,白斑都不会退掉,所以买鱼时尽量避免。   这是明显身上有白斑的鱼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 看状态   野生六间新入缸时状态都不好,但这正是区分是否野生鱼的关键,这时的野生鱼黑的不黑,白的不白,蓝的不蓝,但黑色的栋线上是没有白斑的,人工六间在状态不好时,黑色栋线上的白斑比状态好时更容易出现。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 看栋线   看每一条栋线的边缘,尤其是第三条,野生鱼第二条黑色的后缘是笔直的,最后一条线的前缘也是笔直的,而第三条黑线的后缘下部会拐一点弯,变的不是垂直的,下半部比上半部窄,但总体的趋势是不变的。   除非特征非常明显可以直接判断外,对于观察栋线要结合所有的几条栋线来观察,比如第四条黑线的前后缘是笔直的,平行的,不能仅仅从第三条栋线就来区分,必须结合其他栋线一起看才可以。但第三条黑线确实重要,如果鱼小无法准确判断鱼的质量时,那就挑第三条线上下等宽,前后边缘垂直,颜色最深的那一定是最好的鱼。反过来说对于几条栋线都不垂直,一般不会是野生鱼,除非是野生的畸形鱼。   野生鱼的黑色栋线特宽,相应的白线就窄,有的人工鱼也符合这个特征,但是颜色和栋线的边缘却难同时符合野生的特征。   区分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 看颜色   颜色,野生鱼比人工鱼的颜色要强烈很多,黑的特黑,白的特白,蓝的特蓝,对比十分强烈,但好的人工鱼也会有这种表现,只是少的可怜,可以结合其他特征来区分是否野生鱼。 好了,关于野生六间和人工六间的区分,先写这么多,当然还有很多说的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欢迎广大三湖慈鲷鱼友前来指正了。
浅析PH与滤材 滤材本身的酸碱度是构成鱼缸水体pH的重要因素,我们饲养的龙鱼、七彩等大多数热带观赏鱼,都喜欢比较酸软的水质,如果错误地使用了大量碱性滤材,会造成鱼缸水质变硬,pH居高不下,对养鱼非常不利。为了防止这种错误的发生,我们在购买滤材后,应该测定一下滤材的pH。饲养嗜酸性的鱼,应该选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滤材,而不应该使用碱性滤材,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应该如何检测滤材的pH。 检测滤材pH的方法叫做“泡水试验”。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滤材浸泡在水里,经过一段时间后,使滤材内的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释放出来,继而通过测定浸泡滤材水的pH,来反映出滤材本身的pH值。 泡水试验的关键点包括以下几点: 1、水 必须使用软水,包括纯净水、蒸馏水、RO水等。不能使用自来水、矿泉水或者鱼缸的水。这与水的pH缓冲能力有关,纯净水不含各种离子,所以缓冲能力极弱,只要有一点酸碱物质,就能使纯净水的pH发生改变,因此能准确地反映出被测滤材的pH。 自来水或者鱼缸的水,本身含有各种阴阳离子,缓冲能力比纯净水强很多,而滤材浸泡所释放的酸碱物质都是极微量的,很可能会被中和掉,而不能真实地反映滤材的pH。 2、容器 必须使用密闭的容器。这是因为水的pH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多少,二氧化碳在水中会形成碳酸,从而降低水的pH。在敞口容器中,水里的二氧化碳很容易逃逸,减少了碳酸的形成,会使pH大幅度提高。我们做的空白对照试验,同样的自来水放在密闭容器里和敞口容器中,经过一夜后,密闭容器里自来水pH保持不变,敞口容器中的水pH由7.5上升到8.5。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你用敞口容器来浸泡滤材测pH,受到二氧化碳逃逸的影响,肯定是测不准的,因此必须排除这种干扰,才能测到真实准确的pH值。所以不能使用敞口容器,只能使用密闭容器,推荐使用矿泉水瓶子。滤材只需经过简单冲洗,装载量为瓶体的1/3,大块的滤材可以砸碎一点。(图) 3、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3天为最佳,至少不要低于24小时。这是多次实验的数据,因为滤材浸泡所释放的酸碱物质都是极微量的,浸泡24小时后,可以大体上判断滤材的酸碱性,此时水的pH还会有浮动,浸泡3天后,pH趋于稳定。 4、检测器具 最好使用pH笔。pH笔检测比较直观、准确。PH试纸,由于测量不够准确,误差较大最好不要选用。 这是我的三种主滤材最终测定的pH值: 火山石pH:6.3 麦饭石pH:7.8 陶瓷沙pH:6.7 陶瓷环pH:9.4 细菌屋pH:8.9 友情提示:市售的大多数人工烧制滤材,例如:细菌屋、玻璃环、陶瓷环都碱水,pH大约在8.0-9.0之间。在决定大量使用之前,最好先少量购买,做泡水试验测定ph后再做决定。 全文完,希望对广大鱼友有所借鉴!
多种鱼杂交 提到繁殖,分辨雄雌是极为重要的工作。雄鱼一般上体型较大,其颜色也比雌鱼出色,而头上的肿瘤也比雌鱼大。不过,随著人工不断的配出新品种,雌鱼的体型、色泽及肿瘤也渐渐能与雄鱼媲美。所以,较为可靠的方法是辨认鱼的泄殖孔,雄鱼的泄殖孔较为尖细,雌鱼的泄殖孔则较为粗圆。母罗汉的特征,如果不从体形来分公母的话,从罗汉的背鳍和雌鱼身体虎型条纹比公鱼明显得多寻找伴侣由於罗汉鱼性情凶猛,所以要为它找寻伴侣不是件易事。一般上,饲主会尝试放一只发春期的雌鱼入已有成熟雄鱼的水族箱内,这时还须用网来隔开两只鱼,一直到双方习惯后才将网移开。这时的雄鱼仍有攻击雌鱼的可能性,如果双方"合眼缘",很快的双方就会很融洽的在一起等待繁殖。如果"不合眼缘",雌鱼就会遭殃,不断被雄鱼攻击,最后导致伤痕累累,所以饲主需有耐心的在旁观察。进行产卵在选好配对的雄雌后,就要安排该对鱼在一个宁静不受惊吓的环境下待交配,虽然这时雄雌鱼会用口搬动箱底的砂石以方便产卵,不过水族箱内最好还是放置一个瓦盘作为产卵处,以容易处理产卵后的工作。罗汉鱼是以体外受精的形式培育下一代。首先,雌鱼会在瓦盘上产卵,而雄鱼则随后在鱼卵上射精。在交配过程完毕后,雌鱼与雄鱼会一起共同负起孵卵和看顾小鱼的任务。但很多鱼商还是建议将雌鱼 搬出,看顾孵化过程及小鱼的工作就交由雄鱼负责,不然产下的鱼卵有时会被雌鱼所吃。
富贵猫鱼常见的疾病防治(二) 1、打印病病原待研究。病鱼体色发黑,体表粘液明显减少。病灶位于体表腹部两侧,少数在背部。发病初期皮肤溃烂,充血发炎,肌肉呈椭圆暗红色斑块,如印章,严重者肌肉烂穿。少数并发鲺病及烂鳃病。此病主要危害大口鲇亲鱼及后备亲鱼,无明显流行季节。发病与鱼的营养状况、放养密度、鱼体受伤及水质环境等因素关。防治方法:(1)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万国际单位,同时患处用红霉素软膏涂抹。(2)掌握合理放养密度,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定期加注新水或适量换水,每隔半月左右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全池泼洒一次),可预防此病发生。溃疡病溃疡病:病原有待研究。病鱼吻端发白,口腔肿胀发白,嘴不能张闭,胡须发白或断掉,鱼体两侧出现红斑,严重时红斑处表皮溃烂,露出肌肉。此病主要危害成鲇,流行于3~4月。防治方法:(1)呋喃唑酮0.1~0.2毫克/升全池泼洒,或以5~1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2)病情严重者可肌肉注射氯霉素5毫克/千克。烂尾病病原为一种气单胞菌。病鱼从背鳍到肛门附近出现大面积溃烂,严重时尾鳍断掉。此病主要危害2.5~5厘米的鲶鱼苗种。防治方法同白头白嘴病。4、肠炎病病原有待研究病鱼初期臀鳍基部或各鳍鳍条发炎充血,有时出现肛门红肿。死鱼几乎都是肠道充血。主要危害成鲶,尤其吃配合饵料的大口鲇或吃大量腐败变质鱼肉块的易生此病。流行于4~6月。可与烂鳃病形成并发症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不投霉变或腐败饵料是预防此病关键。(2)发病后,每100千克鱼体重用呋喃唑酮10~20克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天;或者每100千克饵料加病毒灵(盐酸吗啉脒胍)40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4~5天。投喂药饵的同时应结合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3毫克/升的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视情况全池或全箱泼洒1~3次。水霉病病原为水霉菌。此病主要发生在鱼卵孵化阶段,水温19摄食度以下更为严重。水霉菌先是在寡卵上滋生,随之在受精卵上蔓延,使鱼卵变成灰白色的绒球,水中观察更明显。此病应着重预防。在每次孵化过程中,每天用67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卵10~15秒钟,连续2天。或者每日上午或傍晚用同样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孵化环道两次,直至孵出鱼苗为止。对患轻度水霉菌病的鱼卵,可用浓度为67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5~10分钟,有一定疗效。
富贵猫鱼常见的疾病防治(一) 1、出血病B病原:初步认为是细菌感染所致。症状:病鱼最初表现为独游水面,头上尾下,嘴部张开,稍受惊即窜游于水下,不久即又上浮;中期病鱼于流水处聚集成团;临近死亡时,病鱼激烈翻滚、窜游,头部常带有污泥。吻端粘膜溃烂;鳍及鳍基出血,鳍条末端稍腐烂,体表充血发炎;撕开皮肤,可见肌肉呈局部点状、线状或斑块状出血;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末端腐烂缺刻,多数病鱼的鳃由于严重贫血及出血,而呈花斑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发炎,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部分病鱼的肝、脾、肾等实质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点状出血,胆囊也常肿大变色。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发生在3~15厘米的苗种阶段,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均较流行。流行于5~7月。水温24~28摄食度。防治方法:(1)用浓度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3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泼洒。并在当天开始投喂鱼血散,每天每万尾鱼种用药100克拌饵投喂连喂5天。(2)用浓度0.3~0.4毫克/升的鱼虾安全池泼洒连续3天;并开始用鱼血康以3%~5%的含量拌饵投喂连喂6天。烂鳃病!病原待研究。症状和病理变化:早期可见病鱼鳃丝颜色变淡,有少量腐烂,尾部与体表黑色素增多,食量减少,每日可见个别死鱼。后期可见病鱼体色发黑,鳃丝边缘附有污泥或饵料残渣,大部分鳃丝腐烂缺刻,每日数量急增。此病流行于4~6月。防治方法:(1)外用药物--漂白粉:浓度为1毫克/升(治疗网箱养殖大口鲇时,加0.4~0.5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或全箱泼洒。强氯精:0.3毫克/升(或生石灰15~20毫克/升)全池或全箱泼洒。(2)内用药物--呋喃唑酮:每100千克鱼体重每日用药10~20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鱼菌灵:每100千克饵料加药200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赤皮病病原为细菌,详细情况有待研究。症状及流行情况: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主要危害鱼种,6~7月流行。 [防治方法:用浓度为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第一天每100千克鱼用药10克,第二至第六天减半,连喂6天。4、白头白嘴病5病原为一种细菌。症状:病鱼吻端、头部失去正常颜色而呈白色,该现象在水中观察尤为明显。此病主要危害大口鲇3日龄水花或1~1.5厘米的鲇苗。2 ]防治方法:(1)五倍子煎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成2~4毫克/升浓度。(2)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2~0.5毫克/升浓度。白皮病病原为细菌。病鱼首先是尾鳍发白,继而扩展至整个尾柄和体后半部发白,与前半部显著不同,故此病又称白尾病。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主要危害3~6厘米的大口鲇苗种,高密度下容易发生.防治方法:(1)浓度为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3~5天。(2)用2.5%的食盐水加几滴醋浸洗病鱼5~10分钟。
菠萝鱼 菠萝鱼 产地: 产于圭亚那、亚马逊河流域 食性: 喜食活饵、切碎的蚯蚓等。 习性: 性格较温顺,对水质要求不严,要求宽大水体和砂石、水草的环境,爱在水下层游动。一般情况下性情温和,但在饥饿或繁殖等需要大量营养时,也会袭击小鱼,宜和体型较大的鱼混养。 d) h2 t$ ~: \, y2 O: a; [繁殖: 雌雄鱼自择配对,不可强迫,因此繁殖较难。6月龄左右,体长13厘米以上的菠萝鱼性腺成熟良好,繁殖期的雄鱼体色比雌鱼艳丽,并有红色斑点和菠萝纹。繁殖水温28°C,硬度9—11度,宽大水体,但无需砂和水草,有光滑石块附卵就行。产卵300粒以上,2—3日孵出仔鱼,亲鱼有护幼习性,不用捞出。 * Z( T" g* O, t3 o/ n菠萝鱼属大型卵生热带鱼种之一,体形大,体长可达20厘米,眼大,有黄绿带红的光泽,口小,嘴端有红色斑点,从背鳍末端至尾部有一深色横条纹,竖着与菠萝纹相似,故名菠萝鱼,又名新蓝头、新蓝火口鱼、西付罗鱼、斑眼花鲈等,变异种有白菠萝、蓝菠萝、草菠萝、红眼金菠萝等。菠萝鱼的体色多变,随年龄增长而变成浅黄色、古铜色、橄榄绿等,雄鱼较雌鱼色彩更为艳丽。 菠萝鱼平时性情温和安静,在植有水草的鱼缸中游弋,显得非常斯文优雅,可是在饵料不足时,也会因争食等原因袭击小鱼。在繁殖期雄鱼变得十分凶残,会对它不喜欢的雄鱼突然袭击,甚至追咬致死。菠萝鱼与一般观赏鱼不同,在繁殖配对上,要求自由恋爱,先建立感情,如雄雌能亲切和睦相处,繁殖成苗有十分把握,如相互间不理甚至发现不睦现象时,应立即捞出,以免发生伤害。所以在菠萝鱼的配对上最好先将十余尾鱼从小养在一起,陆续挑选彼此感情好的配对成亲。 菠萝鱼体质强壮,适应能力较强,可使用较宽大的小族箱饲养,喜有沙石、水草的环境,爱在水的下层活动。食量大,食性杂,爱吃动物性饵料,如小蚤、线虫、切碎的小鱼等。适宜的饲养温度为20℃,每日换五分之一的新水,并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长。繁殖期雌雄很好辨认,雄鱼体色特别鲜艳,红色斑点和菠萝纹特别明显,背鳍和臀经雌鱼尖。繁殖用缸以80厘米×40厘米×30厘米为宜,缸中应放置一块表面光洁平滑的石头供产卵用,选用15厘米以上身体健壮的亲鱼进入繁殖缸。应在缸水中注入小量蒸馏水以促使发情。繁殖期水温以保持26℃至28℃为宜。每次可产卵300—500枚,受精卵在三昼夜左右可孵出仔鱼,再经4天,仔鱼可自由活动,20天左右可进入正常管理阶段。6月龄体长可达15厘米,开始进入性成熟期。在整个繁殖期亲鱼的最大特点是不仅不会吞食鱼卵,且始终在旁守护,故从孵化到仔鱼成长,亲鱼不必捞出单养。
分析魟鱼突然不进食的原因 1、是否有喂食了一些体型较大的虾类。因为虾类的头部一般都比较硬,而且会有硬刺,所以在喂食鱼时一定要记得把虾的头尾都去掉再喂,否则很有可能会因为虾的头尾过硬而刺到鱼的肠胃,使肠胃受伤,而造成鱼的不进食或死亡。 2、是否最近有经常换水。魟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如果频繁的换水就特别容易引起鱼的不进食现象。或者是在换水时没有注意养水,水中漂白剂过重等原因,也会导致魟鱼不进食。所以友友平时千万不可以偷懒,一旦换水,就一定要养水,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来改善水质。 3、是否是因为鱼缸中未进食完的食物过多。吃剩的食物在水中长时间浸泡是很容易使水质变坏,甚至变臭,而魟鱼对水质要求又高,所以友友们一定不可以偷懒,一定要及时的将每次喂食后剩下的食物及早捞出,防止水质变坏。如果已经变坏,就要及时的进行少量多次的换水,使水质变好。 4、是否有鱼经常相互追咬。这有可能是因为鱼体内有寄生虫的原因,友友可以进行隔离下药医治,最好每次只隔离一只,并实时观查,一旦发现有鱼出现不适,就要马上换水,以减少药的浓度。 其实对于初养鱼的友友而言,平时一定要多学习,多交流,在购买鱼时也要尽量细致的挑选身体健康强壮的鱼再进行饲养。
新手上路必备手册 1鱼缸 最好用小缸,60cm长的即可,(要保证水的深度,一般要40cm以上,深水能给鱼安全感)成鱼最好用1.2m以上的,最好加底砂,珊瑚砂最好,含钙丰富,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水质。还要配备一套比较强大的过滤系统。 2养水 要想养好鱼,必须有好水,用中性水就比较合适,放出来的自来水应该先气暴,至少一天,以便排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一般本次换完水就把下次用的水准备出来,把水多晒几天是没有害处的。 3请鱼回家 挑选鱼苗就不说了,只说请鱼回家。用塑料袋把鱼带回家后不要急于把鱼倒入缸里,应该直接把塑料袋放入缸中,约十分钟后,待塑料袋中的水温和缸中的水温相差无几时再把鱼倒入缸中。进入冬季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一般回到家后塑料袋中的水温会比较低,如果立即把鱼倒入缸中很可能会因水的温差过大导致鱼休克,轻者多日沉于水底不食不动,重者可能会死亡。应牢记。 4温度 苗期和亚成期最好30°以上,促进新陈代谢,以加快生长 进入成鱼期后26°~28°即可,这样可以延长鱼的寿命。 5饲喂 从小要让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喂活鱼虾,容易生外寄和肠炎等疾病,应将鱼虾洗净冷冻,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菌,苗期和亚成期应猛喂,每天3~5餐,每次喂到肚皮微胀,成鱼后每天2~3餐。着重调节体型体色。 6氧气 不要让你的爱鱼缺氧,应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视鱼的密度而定,如一条5cm的小鱼应保证有至少2L的水,不够的话就要充氧,但也不必24小时打氧,鱼长期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水中会导致腮功能退化。 做到以上这些就差不多,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拿来和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误区八:光合细菌比硝化细菌的效果好 误区八:光合细菌比硝化细菌的效果好 最近光合细菌、EM菌等比较流行,商家的宣传中也声称光合细菌除了分解粪便污物,还可以完成硝化细菌的工作,降低氨、亚硝酸盐含量。所以加了光合细菌,就不必再添加硝化细菌了。 首先这个说法本身没错。光合细菌是以光为能源,在低氧条件下工作的菌群,利用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氨、硫等物质,也能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氨。从功能上看,光合细菌不仅能够完成硝化细菌的去氨功能,还能完成其他异营细菌的功能,真可谓多面手,确实可以取代硝化细菌的作用。但是光合细菌到底是否适合水族箱使用呢? 问题就是这个光照+低氧的环境,水族箱中很难存在。水族箱中最有可能的低氧区,就是厚厚的底砂底部,但这里又缺少光照,光合细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水族箱里是不适合光合细菌生存的。 实际上,光合细菌应用最广的是水产养殖业,用来“改底”。鱼塘、虾塘和水族箱不同,由于高密度饲养,大量投放饲料,塘低会堆积很多排泄物和有机物,而鱼塘又不象水族箱那样可以经常换水、清理沉积物,所以鱼塘的塘底就会由于有机物的大量堆积分解造成一个低氧区,存在各种有害的硫化物等物质,危害鱼虾的健康。而这个低氧区是有可见光的,正适合光合细菌的生长。在鱼塘中投放光合细菌,有利于改善塘底的水质,减少有害物质的堆积。 因此,光合细菌虽然功能强大,但并不适合观赏鱼的水族箱使用,所以水族箱使用硝化细菌更合理。还有人说光合细菌里含有硝化细菌,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光合细菌可以实现去氨的功能,但它和硝化细菌完全是两类细菌,工作原理全不同,而且生长环境要求相反,在同一环境下,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也不可能共存,甚至互相抑制。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