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ED56b
diomaxqd
关注数: 15
粉丝数: 711
发帖数: 53,691
关注贴吧数: 75
种田流看着遍地大城市不爽,锁死了城市升级 修改初始各地方城市规模,除了罗马和迦太基是巨城,其它依次降等,大城市,小城市,大城镇,小城镇,村庄。这样有些城市规模较大的历史名城就有争夺的战略意义了。至于边境蛮子的小村子,随便了
事实证明:神说“注孤生”,丹参🐶就不要反抗命运了 据日媒9月4日报道,今天在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发生了一起乐极生悲的惨剧。宫古岛市有一座大桥名叫伊良部大桥,4日凌晨,一名男子在这座大桥上向女友求婚,成功之后因为过于兴奋,坠海而亡。 日本警方表示,4日凌晨0点左右,在冲绳县连接宫古岛与伊良部岛的伊良部大桥中部附近,一位32岁的男子从30米高的桥上坠海。据悉,他住在宫古岛市,职业是看护师。 事发后,海上保安队的潜水员下海搜索,大约7小时之后,潜水员于18米深的海底找到了男子的尸体,并确认了他的死亡。 这位男子于3日晚,将车停在伊良部大桥上,向女同事进行求婚。在得到女同事的同意后,他因为过于兴奋,翻越了大桥的栏杆站在外侧,然后脚底打滑坠海。据调查,在此之前他还喝过酒。 2015年开通的伊良部大桥,全长3540米,是极具人气的观光景点。
【提问】有没有哪个奇幻爱好者较多的小说网站可以推荐的 之前在起点发文。起点现在实在令人有些失望,一堆玄幻套路文批着奇幻或者科幻的皮。让人看了书名简介就没有点开的兴趣。想自己发个文和同好自娱自乐,结果三天两头抽风封文,在管理区删改上传多了居然还能被屏蔽管理权限,实在太令人失望了!
老婆,我飞了!
妹子要满足你的愿望,体重没个500斤怕是不行吧? 像床一样把她包住,谁可以呢?
明天就是“七夕”节,是时候传一把火了
吃饭时间到了,发个河南小吃----杂炣 这是一家杂炣店,在北方,这样的店非常的受欢迎,外地人不清楚,但是当地人最喜欢吃,即使是出门在外也非常想念家乡的那一碗,主要是牛杂和牛骨为主料熬煮的汤加入粉丝等菜煮。
今日方才醒悟到当胖子的好处,若是豆丁估计已经不见了,要去天上寻……
车站布置成这样……
好像当天在班公湖中,双方巡逻的小艇也发生冲突了 这真是----衣可赛艇!
关于班公湖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班公湖是一个东西方向的狭长湖泊。其中中方控制四分之三,印方控制四分之一。双方在湖畔都建有哨所。每天双方都会派出巡逻队沿着湖的南北两岸向对方巡逻过去,同时湖上也有定期的水上巡逻。就跟中印边界其它地方一样,这里并没有明确的划界,只有一条模糊的“实控线”。当双方巡逻队碰面,脚下即实控线。如果有一方偷懒,不去或者晚去巡逻,那么对方就可以将“实控线”向这边推过来。所以这个工作是不能懈怠的。8.15那天,双方巡逻队照常在北岸相遇了。往常一般也就互相喊个话,就各自回头。这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洞朗事件问题,双方的火气大,就动起手来。综合各家媒体所言,双方先是排人墙,互相推挤;然后有人忍不住动起手来,排人墙推挤变成了群殴;然后就有人忍不住捡了石头,变成了飞石大战。乱战持续了约一个小时,直到出现有人受伤了,才停下来。然后双方各自撤出冲突地点。印度媒体还说我们的战士在斗殴中使用了铁棍,不过只怕是污蔑之词。如果不是预谋,事发突然上哪找铁棍?值得注意的是印媒提到当天冲突地点有两处。恐怕并不只是北岸的巡逻队打了起来,南岸的巡逻队也发生了冲突。至于是不是也丢了石头,就不得而知了。
龟虽寿 汉 ·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0年过去了…… 当地时间11日晚开始,数千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举行大规模集会,集会在12日演变成暴力冲突。12日下午,一辆汽车蓄意冲入 反对种族集会的人群,目前事件已造成至少1人死亡,34人受伤。 12日,就在数千白人至上主义者举行集会的同时,大批反对白人至上主义的人也组织起来,反对种族集会。一段事发时的视频显示,一辆汽车突然加速冲向反对种族集会的人群,撞倒数人,并与另一辆汽车相撞。随后肇事辆车还高速倒车,致使更多的人被撞倒。画面显示,现场一片混乱。一名32岁的女子在事件中不幸身亡,另有多人受伤。 13日,局势进一步恶化,当地警方出动直升机师徒平息事态,但一架直升机被右翼民兵团体“国民冲锋队”持狙击步枪击落。冲锋队员甚至公开喊出“一个民族,一个领袖,一种主义”等口号。
你胸小不要说话!
一图流说明中印在锡金段边界的军力部署情况。来源公开报道。 自从中印两军在洞朗地区发生对持事件以来,中印双方在洞朗、及洞朗所属的中印锡金段边界附近调兵的消息不断传出。本贴试图以公开报道信息为依据,分析中印两军在中印锡金段边界的部署情况。首先说明中方情况: 1、中方在洞朗前线为一个团加一个旅。一个团即亚东边防团。中国驻藏部队为三个旅加六个边防团,亚东这样关键的位置驻有一个边防团。作为地区守卫部队,亚东边防团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首当其冲,顶在对峙的第一线。根据印媒报道,中方在对峙地点一线有350-400人;在距离对峙点后方1公里处,发现了80顶帐篷,推测兵力为800人。前方和后方兵力相加,合计1200人,正好是一个团的兵力。 2、根据印媒报道,印军使用无人机侦查,在对峙地点后方2公里处,发现一只大约3000人的“轻型机械化部队”。不出意料的话,这只部队就是中方驻藏三只机动部队之一——第53山地旅。这个旅的驻地是日喀则,负责监控中印边界锡金段方向,亚东正是它的防区。根据印媒报道,6.30时前线就已经发展成为3000 VS 3000的局面,所以53旅可能在6.30前就已经部署到位了。 3、根据军报公开报道,驻藏部队之一的54合成旅,于7.3开赴海拔5100米的陌生地域军演。虽然没有说明军演地点,但是考虑到此时中印两军在锡金段边界对峙的紧张局势,54旅应该不会去其它地方,而是开赴中印锡金段边界支援兄弟部队。 4、根据公开报道,驻藏部队之一的52山地旅,于7.14开赴海拔4900的地域军演。虽然报道原文并没有提到该部队的番号,而是用“某旅”代替,但是文中介绍了该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只部队,参加过护国运动,在朝鲜战争中率先进入了南朝鲜首都汉城。根据这一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这只部队就是第52山地旅,该部队的前身是滇军60军,长春起义加入解放军序列,参加过朝鲜战争。原报道中并未说明该旅去了哪里军演,但是配图是中印锡金段边界,不过不是洞朗地区,而是洞朗西北方向的乃堆拉山口。1967年中印双方曾经在这一山口附近发生过小规模冲突。 5、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中方大致战略。在对峙事件发生后,西藏军区迅速地将手头三个旅的机动兵力调到了中印锡金段边界上,可见对这一事件的重视。在洞朗前线中方只投入了一个团加一个旅,后续增援部队52旅却去了乃堆拉山口方向,可能是想在这一方向上施压,以缓解洞朗方向的压力。山地作战不同于平原,空间有限,摆不下太多的部队,所以分兵渗透多点作战更好。54旅根据公开信息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如果它不是被部署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山口,那么更可能的是作为战区预备队摆在后方,随时准备支援52旅和53旅。 再来说说印军的部署情况: 1、在洞朗与我方对峙的印军部队是印军第17山地师。这个师常驻锡金,监控中印锡金段边界,角色与中方53旅想同。在对峙事件发生后,印17师迅速向洞朗相邻的多卡拉山口附近调动了它的三个山地旅。以一个旅在前,两个旅在后的方式布置,对付中方在洞朗的53旅。根据印媒6.30报道,前线已经发展成 3000 VS 3000 的局面,同时在多卡拉山口后方十几公里处,印军还有两个旅在向前运动。这两个旅最终停留在距前线多卡拉山口数公里的位置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前方的那个旅。 2、中方向中印锡金段增兵,尤其是7.14将52旅调动到了乃堆拉山口后,令印军非常紧张。但是印17师已经将它的三个旅调往了洞朗方向,手头无兵可调。所以印17师的上级,驻西里古里的印第33军,便将它下属的另外两个师(20师、27师)也调往中印锡金段边界。这个调动最近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大肆宣传印度向中印边界大举增兵,实际上根据报道内容可知发生在20天前,即7.20。根据CNN的7.28报道,在中印锡金段边界距乃堆拉山口17公里的地方,目击到大量的印度军车拉着火炮往边界方向运动。同时据乃堆拉山口17公里的区域已经被封锁,不准外人进入。这两个师现在应该是早已部署到位了的,只是现在才向媒体说。 3、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印军的部署可能也是和中方一样是“品”字形,即以两个师分别顶在多卡拉、乃堆拉方向,应付对面中方的两个旅;同时另外一个师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多卡拉、乃堆拉方向。 印军应该也知道自己在“质”的方面是比不过中方军队的,所以力争在“量”的方面弥补回来。在每一个方向上,它都至少投入3:1的兵力来对付中方军队,以一个师来对付中方一个旅。
中印双方在中印锡金段边界的军力部署形势 本帖试图根据公开报道信息,分析中印双方在洞朗、在亚东、在中印锡金段边界附近的军力部署情况。并非泄密,不值五十万。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说出来供参考。 自从中印双方在中印锡金段边界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以来,关于印军如何如何在前线增兵的报道不时出现,刺激着中国网友的神经。很多人问,我们的军队在哪里?在前线有多少? 由于保密制度的存在,关于中国军队在国内的调动信息是不公开的,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还以为中国军队没有什么动作。不过其实关于中方部队的调动信息,还是可以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窥知一二的。这就需要把各种零散的信息汇集起来,做一番整理和分析。 我们在这里首先回答一个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中国在前线究竟有多少兵力?
陕西高速车祸是这个样子的,问大佬怕没?
想来想去还是多管闲事发了这么一贴,做一个小科普。 这是洞朗地区的地形图:从图中可见,洞朗地区是河谷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有一条河自西北方发源,流向东南,汇入迷茹曲。 中方通过东北面的沈久拉进入河谷。印方控制了西面的多卡拉山口。而不丹方面则在南面的山口上建有一个哨所,设有季节哨。中方以往在河谷中没有建立固定哨所,通过公路巡逻宣誓主权。这条公路沿着河谷北岸,一直延伸到多卡拉山口之下,印军据点前方。即下图中黄线标示(A-B)。这条路修得并不容易,修得时候也遭到印方百般阻挠,2007年因此还发生了一次洞朗危机,双方上千人大规模对峙。后来还是给中方把路修成了,这是国家意志较量的胜利。 通过这条公路,中方实现了在洞朗河谷北岸经常性地巡逻,加强了对北岸的实控。不过对于河南岸依旧鞭长莫及。所以外交部在记者会上说:中方一直实控洞朗——是有点勉强的。不过考虑到河南岸的不丹方面也没有做什么建设,所以在河谷中活动的只有我方人员,说实控也说得过去。 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条路继续向南修,一直修到不丹的哨所前(如图中红线所示,B-C)。从此以后可以将巡逻路线扩展到河南,真正实现对河谷南北两岸的实控。 而这个建设活动,就遭到了印方的阻止。印军从其控制的多卡拉山口前出数百米(一说两公里),与中方人员对峙。 下图是印方控制的多卡拉山口。黄圈标识处的断头路,就是我方之前所修公路的终点。可以看出修得离印方工事非常近,几乎是到了对方的鼻子底下。现在我们要把这条路继续向南修。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印军眼皮子底下修路?不能换一条路线吗,比如直接向南修,如下图中绿线(A-C)答案是:很难!——因为洞朗河谷是一个非常深的河谷,两岸的地形上下落差非常大,多是悬崖峭壁。中方只能沿着山腰上的等高线,修一条“C”字形路线,才能绕到河谷南方。这样就必须经过印方控制的多卡拉山口下方。不从这里走的话,除非中方不计成本从河谷上方架一条桥跨越而过。但即使这样,印方如果存心阻挠,依旧可以在河南岸阻挠中方架桥,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印方角度俯视河谷,对面上腰上可见中方修的公路。现在印方阻挠我方修路,现在还修建了简易板房,打算和我方长期对抗。其实要摧毁这个营地非常简单,这只是个临时构筑的简易营地,缺乏坚固工事,印方守军也不多,一轮炮过去就能将它轰得粉碎。但是问题是,如果印军退回多卡拉山口,凭依着以前修建的工事,居高临下用火力封锁山口下方,那么我方依旧不能继续修路。 为了确保修路工程的继续,必须排除多卡拉山口之上印军的干扰。7.15央视公布了我军某山地旅在高原地带进行火力演习的视频,展示了各种花式打碉堡的方式,这就是在向印方传递一个信息。因为我们知道印军越界修建的那个营地是没有碉堡的,有碉堡的地方是多卡拉山口。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你若不乖乖离开让开路,那么最后结果就不只是被赶走那么简单,我们还要连多卡拉山口也夺下来!只有夺下多卡拉山口,将这一制高点掌握在我方手中,才能确保修路不受干扰。而排除掉印军这个挡路虎后,不丹方面势必不敢阻挠我方。这样才能将洞朗河谷确实地掌握在我方手中。
因路而起——评洞朗冲突的由来 想来想去还是多管闲事发了这么一贴,做一个小科普。 这是洞朗地区的地形图:从图中可见,洞朗地区是河谷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有一条河自西北方发源,流向东南,汇入迷茹曲。 中方通过东北面的沈久拉进入河谷。印方控制了西面的多卡拉山口。而不丹方面则在南面的山口上建有一个哨所,设有季节哨。中方以往在河谷中没有建立固定哨所,通过公路巡逻宣誓主权。这条公路沿着河谷北岸,一直延伸到多卡拉山口之下,印军据点前方。即下图中黄线标示(A-B)。这条路修得并不容易,修得时候也遭到印方百般阻挠,2007年因此还发生了一次洞朗危机,双方上千人大规模对峙。后来还是给中方把路修成了,这是国家意志较量的胜利。 通过这条公路,中方实现了在洞朗河谷北岸经常性地巡逻,加强了对北岸的实控。不过对于河南岸依旧鞭长莫及。所以外交部在记者会上说:中方一直实控洞朗——是有点勉强的。不过考虑到河南岸的不丹方面也没有做什么建设,所以在河谷中活动的只有我方人员,说实控也说得过去。 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条路继续向南修,一直修到不丹的哨所前(如图中红线所示,B-C)。从此以后可以将巡逻路线扩展到河南,真正实现对河谷南北两岸的实控。 而这个建设活动,就遭到了印方的阻止。印军从其控制的多卡拉山口前出数百米(一说两公里),与中方人员对峙。 下图是印方控制的多卡拉山口。黄圈标识处的断头路,就是我方之前所修公路的终点。可以看出修得离印方工事非常近,几乎是到了对方的鼻子底下。现在我们要把这条路继续向南修。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印军眼皮子底下修路?不能换一条路线吗,比如直接向南修,如下图中绿线(A-C)答案是:很难!——因为洞朗河谷是一个非常深的河谷,两岸的地形上下落差非常大,多是悬崖峭壁。中方只能沿着山腰上的等高线,修一条“C”字形路线,才能绕到河谷南方。这样就必须经过印方控制的多卡拉山口下方。不从这里走的话,除非中方不计成本从河谷上方架一条桥跨越而过。但即使这样,印方如果存心阻挠,依旧可以在河南岸阻挠中方架桥,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印方角度俯视河谷,对面上腰上可见中方修的公路。现在印方阻挠我方修路,现在还修建了简易板房,打算和我方长期对抗。其实要摧毁这个营地非常简单,这只是个临时构筑的简易营地,缺乏坚固工事,印方守军也不多,一轮炮过去就能将它轰得粉碎。但是问题是,如果印军退回多卡拉山口,凭依着以前修建的工事,居高临下用火力封锁山口下方,那么我方依旧不能继续修路。 为了确保修路工程的继续,必须排除多卡拉山口之上印军的干扰。7.15央视公布了我军某山地旅在高原地带进行火力演习的视频,展示了各种花式打碉堡的方式,这就是在向印方传递一个信息。因为我们知道印军越界修建的那个营地是没有碉堡的,有碉堡的地方是多卡拉山口。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你若不乖乖离开让开路,那么最后结果就不只是被赶走那么简单,我们还要连多卡拉山口也夺下来!只有夺下多卡拉山口,将这一制高点掌握在我方手中,才能确保修路不受干扰。而排除掉印军这个挡路虎后,不丹方面势必不敢阻挠我方。这样才能将洞朗河谷确实地掌握在我方手中。
7.17:中印士兵高强度对抗,组成500米人墙,每两小时轮班一次 中印边境对峙已呈愈演愈烈的态势,印度向边境地区增加兵力,中国则在西藏进行实弹演习。近日又有媒体称,中印两军增加了对抗强度,每隔2小时就轮岗一次。 新德里电视台7月17日报道称,在过去的30多天里,至少有350多名印度士兵组成人墙,与中国军队面对面地进行了对峙。双方士兵距离仅为数米,对峙的队伍长度达500多米。 高层消息人士对新德里电视台称,印度无人机在人墙后面发现了约3,000名中国士兵以及一些轻型装备,印度也如法炮制。 在这个海拔4,500米空气稀薄的崎岖地带,印度士兵们每隔2个小时就换防一次。而双边对峙则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 有消息人士称,中国目标在于控制贾姆帕里山脊。中国控制了该山脊就意味着中国可以俯瞰“鸡脖子”地带,这一宽度仅为23公里的地带连接着印度本土和印度东北部各邦。 另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8日称,在中印对峙中,中国军队已经在西藏开始了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中国动用了武装直升机和坦克装备,而中国此次军演可能是进攻印度的演习。
以法国佬在三角翼上的造诣,会不会搞出一款三角翼四代机? 四代机现在有两种布局:一种如美俄的常规布局,主翼+平尾+大V倾斜垂尾。一种如中国的鸭式布局,鸭翼+主翼+大V倾斜垂尾。……法国佬现在要自己搞四代机,会不会搞出一个新的第三布局:三角翼+大V倾斜垂尾。就如同放大版的隐身幻影2000或LCA?
年轻人,你愿意出售你的寿命吗?
整理一下洞朗地区的地形图,各位夸夸其谈如何打时,可先看一下 外交部公布地图卫星图洞朗地区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河谷地带。中方通过东北方向的沈久拉进入河谷。印度控制了西部的山口多卡拉,也就是这次越界事件的地方。东南方向沿着河谷向下是不丹。印军占据的多卡拉山口。从正面看,可见山下“几”字形中方的巡逻道。侧面,从印方一侧看过去,可见对面山腰上中方修建的道路。中方人员要在这样的山路上盘旋很久,才能爬上印军所占据的多卡拉山口。这个卫星图是夏季拍的,所以没有积雪。印军在多卡拉山口经营了很久,骑着山脊线线修建了很多碉堡、战壕和军营,部分工事已经越过山脊线。根据目前各方总结情报,印军越过山脊线的距离,一说大约400米,一说大约2公里,数目约为一个连。不过背后有一个旅看着,在更后方还有两个旅随时准备提供支援。我方前线部队大约一个团,最前方与越界印军之间距离约为120米。后方有一个旅(疑为驻藏54合成旅)提供支援。 这个是截止7.7的情况。 (欢迎知道更多情况的网友补充。)
西孟加拉邦暴动,暴民切断联通锡金的10号公路 据《印度斯坦时报》7月6日报道,印度锡金邦首席部长帕万•查姆林7月5日表示,在中印正于锡金段发生对峙之际,与该邦相邻的西孟加拉邦也在持续发生抗议和暴力活动,这让锡金邦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由于通向该邦的一条“生命线”要经过西孟加拉邦,因此一些必要物资现在已很难进入。
现在前线是一个团对一个旅,总体态势是一个旅对三个旅 现在前线的局势是一个团对一个旅,总体局势是一个(合成)旅对三个(山地)旅。阿三越过边界的兵力大约一个连。 对峙发生地多卡拉山口,印方拥有地利优势,居高临下俯视着中方,部队调动一览无余。 在中方后方,还有不丹的部队可能成为印军的助力。 印方在边界线上的工事修得比中方好。山脊线上就有印方的碉堡和交通壕,部分碉堡和交通壕已经越过山脊线。在山脊线后方数百米,就有印军的营房,可以快速支援前方阵地。 在国境后方大约17-20公里处,印方两个旅正在向前增援中。 印度军方因此觉得自己优势很大,自信满满。不排除印方先发制人,报62年一箭之仇的想法。 西藏军区陆航演习,可能有运用空中优势抵消印军地面兵力优势的想法。
整理一下印方越界事件的时间顺序 时间以媒体报道出来的为准: 1.最初的导火索是6月初,中方在洞郎地区的施工队遭到一队印军越界袭击,围殴打伤了2人。网络上最初流出的中印双方人员肢体冲突的视频,应该表现的就是这一事件。 2.6.16中方采取报复行动,摧毁印方两处堡垒,为受伤的人报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是两个堡垒,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3.6.18受到刺激的印军大规模越界(之前是小规模渗透),同中方人员对峙。 4.6.30已经发展双方各部署3000人武装对峙的局面。印方发话,只要中方停止修路,他们就走。但是中方外交部回应,要求印军先撤出,不撤不谈。之后就是印度的财政部长兼国防部长喊话,坚决不撤,印度已经不是1962的印度。
原来在2014年中印双方在支普其也发生过一次中印3000人大 外交部连续发表声明,让这次对峙声势看上去很大,其实不过是2014年中印支普齐对峙的重演。洞郎作为中不争议区,原本不丹实控,设有季节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尔塘,边防6团摧毁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郎最西南中印边境设立庶草场哨所。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场哨所公路,彻底完成对于洞郎地区实控,洞郎距离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只有几十公里,一旦中方实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内的东北邦驻军,战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触动印度最敏感神经,这个位置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纯属中不争端,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 2014年支普齐对峙怎么做得呢?支普齐方向印度补给较易,而支普齐距北京7200公里,道路艰险,中方从2005年开始费时8年才将公路修进支普齐,并于2013年成立支普齐边防连,设立支普齐哨所,2014年为争夺长期为印度实控的提布列莎仓纳通道,中印3000人对峙26日,印度同样试图阻止中方将公路修入提布列,由于该地段补给困难,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方于位置同样重要且我方补给占优的德普桑地区开辟新战场,主动越过实控线25-30公里,搭筑4顶军用帐篷,攻其所必救,对印方施加压力,将支普齐作为德普桑撤军的交换条件,有利掩护了中国在支普齐地区的行动,最终中国在支普齐莎仓纳西部高地设立5054哨位,成功将公路从支普齐哨所向提布列方向前推3公里。 …… 阿里军分区扎达边防营长祁发宝,也因支普齐莎仓纳行动荣立二等功。‘’祁发宝2次成功阻印强势冲击于莎仓纳通道,有效地牵制印军力量,确保了支普齐方向前指依令组织军地力量,在短时内快速疏通了支普齐至勒马尔列4.5公里道路,完成了对印抵线修建板房反制行动。挫败了印军一系列强势争控、蓄意挑衅、渗透蚕食图谋,实现了战区“两个绝不让、两个维护”的目标要求‘’。
还记得上次的“吉兆”吗? 前请提要:
新脑洞 @杜克血蝎 ———————— 1 事情究竟是怎么开始的? 一切得从西大陆上著名的“贤者之都”开始说起。 位于“贤者之都”中著名的法师培训机构——“象牙塔”——之中的某处试验室,直到夜深人静依旧灯火辉煌,有人在里面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一个须发皆白,穿着许久未洗、邋里邋遢法袍的老人正在各种试验器皿和炼金素材之间来回忙碌。 “嗯……依照手札中的记载:日冕石和月耀石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足以供应一座城市所需。不过反应一旦开始将难以控制,需要苍星石作为传递介质将两者隔开……这是日冕石……这是月耀石……咦?我的苍星石去哪里了?……找找” 经过一番腾挪和翻箱倒柜,老法师终于从试验室的一个角落将“失踪”的苍星石找到了。 “哎呀呀!居然放到了这里。人真是老糊涂了!……啊咦?你们俩什么时候就碰到了一起了捏?” 试验桌上的透明玻璃容器中,一个光球正释放着足以让人目盲的炽烈光芒,即使带了黑水晶墨镜护眼,老法师亦无法直视。而且体感室内的温度正在迅速不断上升中,玻璃容器竟然有了融化的迹象。 “哎呀呀!——不好了!——怕不是要闹个大事故出来!——咋办好呢?” 如果只是把这间试验室炸了还好说,凭他所掌握的研究经费,重建一座试验室轻而易举。但是万一像某人上次那样把学院炸掉一半,甚至波及到市区,那么老法师就只有申请破产并且去街边要饭了。 怎么办好呢? 老法师搓着手苦苦思索着。毕竟人老精,很快一个对策便从他的脑海中跳出来。 老法师施展“法师之手”,隔空捧着已经融成一团橡皮泥状的试验容器,快速地来到试验室的顶层。这里放着一只一人高的小火箭状物体。 老法师麻利地拧开小火箭的头部,将试验容器放了进去,再将火箭头装回去。然后他退开相当的距离,对着小火箭的底部施展了一个“火焰箭”。 嘭! 从火箭的底部喷出长长的火舌,推动着火箭的本体迅速地升空,而且速度越来越快,飞得越来越高,直到最后没入漆黑的夜空之中。 突然,夜空中爆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仿佛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小太阳,照得大地一片通明,白昼重现。 “贤者之都”的居民们被从美梦中惊醒,被这天空异象吓了一小跳。 “该不会是‘象牙塔’的法师又搞出了什么鬼东西吧?” 见多不怪的市民们随口嘟哝了几句,又埋头继续睡下去。 谁也不知道这个无聊的“法师恶作剧”竟然在之后给大陆的历史带来天翻地覆的影响。 …… 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坠落在索菲恩王国境内的一处平原上。 “****的!哪个不要命的虾米把老子的船给打下来了?” 威震星海的宇宙海贼,绿皮大军阀,Waaaaagh!Boss——【史古哥-爆牙】——看着自己飞船的残骸怒吼着。
关于峨眉最新爆料,WS15总师专访 其访谈中称涡扇15要在几年后才能装备,但其预研成果已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应用,这也是官方首次承认第四代大推型号为涡扇15 ===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 本刊记者 玲犀 作者简介: 江和甫 JIANG Hefu 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 Expert of Aeroengine Design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WP8、WP5、WP6、WP7、WP13、WP13A Ⅱ等我国现役大型涡喷发动机和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推重比十发动机核心机和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曾担任WP13、WP13A Ⅱ 发动机型号总设计师兼歼7 Ⅲ、歼8 Ⅱ飞机副总设计师,中推核心机和验证机总设计师,推重比十发动机预研总设计师组组长,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总设计师。 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 年被评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1993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 年获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2005 年获中航工业成立60 周年航空报国金奖。所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 项。 引用本文: 本刊记者 玲 犀.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529(10): 22-2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mte.net.cn%2FCN%2Fabstract%2Fabstract3019.shtml&urlrefer=90ed73578f65ecb7cd9cd02c9015b33f
转一个----专访WS15总师 其访谈中称涡扇15要在几年后才能装备,但其预研成果已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应用,这也是官方首次承认第四代大推型号为涡扇15 ===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 本刊记者 玲犀 作者简介: 江和甫 JIANG Hefu 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 Expert of Aeroengine Design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WP8、WP5、WP6、WP7、WP13、WP13A Ⅱ等我国现役大型涡喷发动机和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推重比十发动机核心机和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曾担任WP13、WP13A Ⅱ 发动机型号总设计师兼歼7 Ⅲ、歼8 Ⅱ飞机副总设计师,中推核心机和验证机总设计师,推重比十发动机预研总设计师组组长,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总设计师。 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 年被评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1993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 年获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2005 年获中航工业成立60 周年航空报国金奖。所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 项。 引用本文: 本刊记者 玲 犀.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529(10): 22-2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mte.net.cn%2FCN%2Fabstract%2Fabstract3019.shtml&urlrefer=90ed73578f65ecb7cd9cd02c9015b33f
专访WS15总师 其访谈中称涡扇15要在几年后才能装备,但其预研成果已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应用,这也是官方首次承认第四代大推型号为涡扇15 ===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 本刊记者 玲犀 作者简介: 江和甫 JIANG Hefu 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 Expert of Aeroengine Design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WP8、WP5、WP6、WP7、WP13、WP13A Ⅱ等我国现役大型涡喷发动机和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推重比十发动机核心机和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曾担任WP13、WP13A Ⅱ 发动机型号总设计师兼歼7 Ⅲ、歼8 Ⅱ飞机副总设计师,中推核心机和验证机总设计师,推重比十发动机预研总设计师组组长,涡扇15 发动机验证机总设计师。 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 年被评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1993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 年获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2005 年获中航工业成立60 周年航空报国金奖。所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 项。 引用本文: 本刊记者 玲 犀. 重视积累和创新,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江和甫[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529(10): 22-2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mte.net.cn%2FCN%2Fabstract%2Fabstract3019.shtml&urlrefer=90ed73578f65ecb7cd9cd02c9015b33f
俄西部军区装备首批经过最新改装的T72-B3M坦克 据美国《陆军知识》网站6月15日报道,俄罗斯西部军区接收了一批经过最新现代化改造的T-72B3M主战坦克,这些坦克安装有堪称“鸡血版”的高功率B-92C2发动机,功率达1130马力。一个匿名消息源称:“15辆通过控制测试,并装备了最新技术产品的T-72B3M主战坦克将被部署到莫斯科地区的装甲部队中。这些现代化的T-72装有更强大的1130马力的发动机和升级后的武器装备。” 据悉,这些坦克安装了全新的观瞄系统,车内安装有数字化显示器和后视摄像头,爆发装甲从“接触”升级到了“化石”,并且侧面护板得到了加强。 报道中特地强调了这批T-72B3M使用了1130HP的B-92C3/B-93发动机。
碰碰船
提督,我们的船正在下沉…… 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艘超无畏战列舰(华盛顿会议之后的战列舰分类为条约舰和高速舰),美国纽约级德克萨斯号,最近水线5米下方生锈裂开了一条15厘米X20厘米的口子,导致持续进水。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每分钟2000加仑的速度向外排水堵漏,但因为船体老化过于严重,仍无法阻止进水加剧,截止目前已经侧倾15度。
战舰击沉 by——博物馆? 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艘超无畏战列舰(华盛顿会议之后的战列舰分类为条约舰和高速舰),美国纽约级德克萨斯号,最近水线5米下方生锈裂开了一条15厘米X20厘米的口子,导致持续进水。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每分钟2000加仑的速度向外排水堵漏,但因为船体老化过于严重,仍无法阻止进水加剧,截止目前已经侧倾15度。
同样是CCTV4,关于歼20用发动机的重大爆料,问你信不信?
Nice!同样是CCTV4,问你们信不信?
日本画师绘制的001A舰娘已出
001A舰娘已出
提督,船沉辣! . 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艘超无畏战列舰(华盛顿会议之后的战列舰分类为条约舰和高速舰),美国纽约级德克萨斯号,最近水线5米下方生锈裂开了一条15厘米X20厘米的口子,导致持续进水。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每分钟2000加仑的速度向外排水堵漏,但因为船体老化过于严重,仍无法阻止进水加剧,截止目前已经侧倾15度。
“鸦雀无声”!歼20吧的人果然五官结构尤其是眼部与众不同
吧里有提督今天造船吗?
我就是喜欢看你们高喊“FF团何在”,却又不得不咽下这口狗粮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
对号入座
年轻人,你这样不怕折寿吗?
敬茶蜀黍带嫌犯指认现场……
别人家的大厨系列----“十二道川菜震惊复旦”
《科技日报》:歼20已用WS15发动机的可能性很小 歼-20隐身战机使用什么型号的发动机,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近日,央视在报道中国航发两位高级技术工人的事迹时,出现了这样一段话:“歼-20隐身战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和最终装配,都是在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工装制造厂进行的……我国发动机已实现从国产第三代发动机‘太行’到国产第四代发动机‘峨眉’的历史性跨越……” 虽然节目中并没有指明歼-20采用了“峨眉”发动机,但军事爱好者们已迫不及待地做出了这样的推定。 资料显示,“峨眉”涡扇发动机,即涡扇-15发动机,是为我国第四代重型/中型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目前普遍认为,涡扇-15将主要用于第四代战斗机歼-20上。 对此,军事专家张文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第四代战斗机要有第四代发动机做保证。如果真如网络传言所说,‘峨眉’将应用到歼-20上,那么‘峨眉’应该具备四代机发动机的性能,其意义将是巨大的。届时,歼-20的性能将有全面的提升,比如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载弹量、起飞滑跑距离、垂直机动性、水平机动性等都会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将实现真正意义的超声速巡航。” 航空界常说,一代发动机一代战机。言外之意,没有发动机的根本性进步,就没有战机的根本性进步。发动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被喻为飞机的“心脏”。因此,第四代战斗机要实现超声速巡航、超常规机动,需要有配套的发动机做保证。 目前,网传我国歼-20战斗机装备的是俄罗斯AL-31F发动机。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四代机,歼-20采用一款三代机的发动机,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而AL-31F发动机对歼-20来说,无异于“小马拉大车”,实现不了四代机的标志性技术——超声速巡航。 也有网友推测,中国也许会将俄罗斯的四代发动机117S应用到歼-20上,117S装备在俄罗斯苏-35战斗机上,其推力可以满足歼-20的需求。但张文昌却表示,“这事儿不太可能”。 他指出,从技术上讲,歼-20采用117S发动机完全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双方必须有非常深的合作。现在飞机的研制强调“飞发一体化”控制,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化控制系统,如果不进行深度合作,不从源代码的层面进行合作研发,基本实现不了买来发动机就能直接用的目的。因此,中国必须得靠自己去研制国产的第四代发动机。 然而,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研制一款成熟发动机的难度可想而知。 “从第三代发动机向第四代发动机跨越,更是难上加难,很多性能几乎已经达到当前技术水平的物理极限,攻克任何一个难关的周期都非常长。特别是,发动机需要达到‘稳定运行’的状态,才能认为它可以定型。”张文昌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成功研制一款成熟的第四代发动机需要15—20年时间。美国的F135发动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一直到2016年F-35A战斗机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经历了20年左右。 “一款发动机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台架试验、装机试验等,确保各项性能指标持续稳定,可靠性高,才能最终定型。特别是‘稳定运行’,对一款发动机来说不仅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实现的。”他说。 “而且,更换发动机对飞机来说是一件大事,一旦飞机换发动机,其型号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歼-20要应用新的国产发动机,其对应的飞机型号也会发生变化。从这个层面上看,歼-20已采用‘峨眉’发动机的可能性是相当小的。”张文昌推断。
看到这一图,我就不由自主想起了某人……
这念头小娘们不在胸口正面开个口就不好意思见人是吧?
今日六一,祝一个人节日快乐! @京特·拉尔 祝节日快乐,快长快大!
霓虹的新发明----蛙雨衣 真有人敢穿这个吗?
虽然是为了野外求生,但是生命诚可贵
每次看到动漫里女的这样装束,我就百思不得瓦解 野外穿成这样真好吗?万一掉一个虫子进去岂不是很麻烦?
好男儿当征服天空
这特么就尴尬了…… 美国总统川普和教皇会晤 在国内外记者拍照的时候 川普用小拇指轻轻挠了挠教皇的手背 教皇愕然,愤怒的打了会回去 而一旁的川普则在偷偷的贼笑
这话说的在理!
家里这只正在看《小马宝莉》……
这部作品可以改名为——《好妹子都让哥布林拱了》 “哥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哥布林!”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