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盖博 克拉克盖博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809 关注贴吧数: 28
【森林公园】新人冒泡报道,关注贴吧很久了,今天看了北西 作为一名大四的应届毕业生,楼主表示自从色戒开始起关注汤唯,先后看了色戒,武侠,极速天使,月满轩尼诗,还有今天下午观看的这部北京遇上西雅图. 一部非常温馨的电影,就像很多吧友所说,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和波澜壮阔的场面,但是剧情让人感动,楼主在观影时刻多次落泪.我觉得,这很多都要归功于汤唯和波叔的相当自然的感情表达,通篇两人没有肢体间过于亲密的行为,眼神和感觉表露了一切,让人感觉非常温暖.作为一个面临毕业,正在苦逼的找着工作,各种投简历各种没回复,还准备工作一年出国留学正在学习gmat和acca的我来说,最近压力山大,心情低落,为了放松去看了这部电影,表达对汤唯的爱,看完之后觉得心情大好,文佳佳孤身一人在美国遭遇变故,从一个有公主病的拜金女变成了心中充满爱积极向上的女孩,那种坚强值得我去学习 . 赞美完毕,现在楼主想吐一下槽,对本该完美的一天中发生的不太完美的现象表示一下无力.楼主在大学四年里都是班级的学委,昨天下午通知教务系统有问题得同学联系我,结果他妈昨天一下午加今天一早晨他们都没理我,在楼主怀着满足的心情坐在电影院之后电话接踵而至,这是什么概率啊!我的心情复杂啊,在出去和一个同学打完电话之后,楼主拒绝了接下来所有熟悉的号码,准备观影之后再一一回复...但是事情没有楼主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木有....遇到未知号码楼主不敢不接啊!作为一名今年找工作特别难得苦逼本科毕业生楼主生怕漏掉一个面试通知有木有!每天楼主寂寞的坐在宿舍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电话,电话跟死过去似的就是不响,结果今天坐在电影院电话倒是一个接一个,但是有面试毕竟是好事,楼主觉得这估计都是汤唯保佑了我,让我一联接到两个面试电话!虽说在楼主正在擦眼泪鼻涕的时候中断感情接到这种电话实在是很纠结,但是还是感谢汤唯! 最后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汤唯被老钟的司机接走,汤唯在车里,波叔在院子门口,两人回忆这些月来相处的画面时的背景音乐叫什么?非常熟悉的旋律,大部分人都听过,楼主表示看到那里眼泪就往下掉啊....
英格丽·褒曼与萧伯纳 在英格丽·褒曼毕生的演艺生涯中,她演得最多的一个角色,就是法兰西圣女贞德,先是舞台剧,最后拍成电影。在欧洲五六个国家和美国各地,褒曼先后用五种语言饰演贞德一角。后来,当她到贞德的故乡多列姆访问并沿着贞德的足迹旅行时,人们不是来看明星,而是把她当作圣女贞德的复生来欢迎,那炽热的民族情感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的荣誉。 为了演好贞德,褒曼翻阅了几乎所有文献资料,遍读了有关贞德的著作和剧本。在美国演出时,萧伯纳曾把自己的剧本《圣女贞德》寄给褒曼,但她没有采纳。 她认为萧伯纳把贞德写成了一个机警的、好斗的女子,像个政治鼓动家。而她要表现的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真实的贞德、那个初涉社会不久因目睹战争惨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一天,英格丽·褒曼接到过一个电话,说萧伯纳先生想请她到寓所来吃茶点。 褒曼开始感到意外,她久仰这位英国剧坛巨匠的英名,却不曾有过来往。后来她想到了《圣女贞德》和《康蒂妲》(萧氏名剧,褒曼亦曾拒演)的事来,便欣然地答应了。 当她和同伴驱车来到萧伯纳在农村的寓所时,发现这位92岁的老寿星居然站在大门口翘首迎客。褒曼的到来令他十分快慰,可是门还没给客人打开,劈头就问:你为什么不演我的剧本?”褒曼礼貌地先致问候,然后俏皮地说:“能让我先进去吗?当然你可以进去,我们要在一起吃茶点。为什么你不演我的剧本?多固执的老头儿。褒曼只好回答:“我不演你的剧本是因为我不喜欢它。” 萧伯纳完全惊呆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对他这样讲过话。褒曼暗付自己闯了祸。萧伯纳瞪着眼睛看着她,说:“你说什么?难道那不是一部杰作吗?” 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褒曼,她既没有语塞,也没有惧怕,直言道:“我肯定它是一部杰作,但这个圣女贞德不是那个真正的法国姑娘。你把她写得太聪明了。你重新写了她的讲话(指贞德在法庭上的答辩--笔者)。你让她说了很多真正圣女贞德怎么也说不出来的 话。” 对话依然在门外,褒曼担心萧伯纳会马上下逐客令,茶点怕是吃不成了。不料,萧伯纳却突然哈哈大笑地把客人让进房间,待之以茶点,并且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剧作、表演等问题来,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了贞德。褒曼丝毫也没有减弱对萧伯纳《圣女贞德》的批评,她说:“据我所知,贞德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姑娘。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们是萧伯纳的文字,而不是贞德的语言。”“她没有受过教育,是本性自尊和觉悟给她带来的勇气。她蔑视那些曾经指教过她而后来又把她置于法庭上受审的那些人。”“你让她说,‘我爱和男人们在一起,我不愿穿着裙子坐在家里纺线’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所需要的:在家里看守她的羊群,纺她的纱和织她的布。她本不想要到战场上身先士卒……”一场关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讨论认真而热烈地进行着。他们以对艺术的无私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对方;他们以率真和 正直的品格吸引了对方。两个年龄相隔半个世纪的艺术家编织了一曲艺坛轶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