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夜雨🌼 mushui123123
中州故土:南襄州,襄城郡,东荆州,西淮郡,洞川郡,南平州,升州,湖州,淮州
关注数: 36 粉丝数: 271 发帖数: 10,717 关注贴吧数: 20
南都行:镇平五垛山与南召五朵山 镇平五垛山与南召五朵山,属于同一座山系,跨越了南召县与镇平县两地。镇平五垛山被认定为传统道教圣地,以原始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遗迹融合为特色。南召五朵山以旅游开发为主,以奇峰、云海、瀑布著称,景区开发较晚,近年成为热门旅游地。 (1)镇平五垛山:位于镇平县二龙乡,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圣垛海拔1665米。五垛山有祖师庙、青牛宫、大潭、二潭、三潭等10处景点。祖师庙位于圣垛垛顶,由唐初道士吴筠创建,后因明朝皇帝朱允炆曾在此修道,被明成祖朱棣奉为真武祖师,遂更名为祖师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垛山,古称倚帝山、岐棘山、骑立山,明清后称五垛山,又称北顶,与南顶武当山遥相呼应,齐名天下。八百里伏牛山在此处蜿蜒南撤,五座山峰巍然崛起,因形似城墙垛堞而得名五垛山,这五座山峰分别是圣垛、禅庵垛、摩云垛、娇女垛和哑女垛,它们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五垛山的壮丽景观。镇平五垛山,免费开放,森林覆盖率高,保留原始风貌,适合追求宁静自然的游客,适合户外登山爱好者野区挑战。千百年来,北顶祖师庙已成为湖北、陕西、河南周边3省数百万香客朝圣的场所。 (2)南召五朵山:位于南召县五朵镇(原四棵树乡),主峰海拔约1500米,国家4A级旅游区,中原道教文化旅游圣地,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包括金顶、万福宫、暴瀑峡、九龙湖、玻璃栈道等。旅游区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休闲戏水-暴瀑峡、进香祈福-万福宫、登高览胜-五朵峰三大游览区、湖光山色-九龙湖游览区、民宿精品-蓼花汀民宿。南召五朵山,门票收费,景区设施完善,提供石阶、索道、餐饮等服务,可登高揽胜、观光朝圣、进香祈福、休闲戏水,可欣赏云海日出、奇峰飞瀑,适合家庭游、休闲游。南召五朵山是南召县两个4A级景区之一,另一个是南召大宝天曼度假区。
河南省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河南的地貌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西部的太行山、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及伏牛山等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的平原、南阳盆地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则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垴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最低处在固始县的准河出省处,仅海拔23.2米。 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河南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2390.6米,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 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河南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境内不仅有绵延高峻的山地,也有坦荡无垠的平原,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为河南农林牧和工矿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河南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北有太行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西有伏牛山。河南的丘陵多数是低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石质丘陵,有些是黄土高原经流水切割而形成的黄土丘陵,丘陵与山地往往相伴而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北少数地区、豫西山地东缘和豫南东部边缘地带。 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省内中部、东部和北部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麓,南至大别山北麓,东面和北面至省界,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貌特征,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是河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水热资源丰富,多种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发育。 2、气候特征: 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横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伏牛山脊和准河干流一线,秦岭准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秦岭准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全省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河南全省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年平均气温12.8~15.5℃。一月平均气温-3~3℃,七月平均气温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冬冷夏炎,四季分明,具有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千早风沙多,夏日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的特点,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C(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年均日照1848~2489小时,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季风性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年降水量约为530~900毫米,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来以上,全年降水的45~60%集中在夏季6~8月份,常有暴雨,降水的不稳定性极易引起旱涝灾害。 3、自然资源: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处于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横跨我国二、三级地貌台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构造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1)动植物资源:河南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全省维管束(高等)植物有199科、1107属、3830种。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占全国同类总科数的63.7%;草本植物约占全国植物总科、属、种数的70%,木本只占30%。野生动物资源中约有哺乳类60种、鸟类300余种、爬行类35种、两栖类23种;有各种陆栖脊椎动物400余种,占全国总种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干米,占总面积的55.7%,另有大型水域千余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1655万公顷,其中农业农地1229万公顷,包括耕地794万公顷、园地32万公顷、林地300万公顷、牧草地1.45万公顷及其他农地101万公顷;建设用地212.44万公顷。根据国家要求,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保持在689万公顷以上。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黄棕壌、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类型。 (3)林业资源:河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有林业用地46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9.8%,林木覆盖率23.8%,活立木总蓄积1.3多亿立方米。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太行山绿化、长江及淮河防护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通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外资造林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 河南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林业资源,现在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区70多处,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70多万公顷。有速生丰产用材林25万多公顷,经济林总面积近100万公顷,省林业总产值约200亿元。 (4)矿产资源:由于河南省地层较为齐全,地质构造复张,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已找到各类矿产地上千处,仅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70余种,其中近5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金属矿产主要有铝土、组、金、银、钨、锑、铁、钛、钒、她、锂等,高度集中分布在广泛的山丘区。金、银、铝土和钼是河南的优势矿产,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居第四位、金矿居第八位,桐柏辉银矿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单独银矿床。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红柱石、天然碱、蓝石棉、蓝晶石、铸型用砂岩、珍珠岩、天然油石等,储量均居全国前10位,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丘 陵区。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和放射性铀等,其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不仅储量丰富且地质条件也好,是河南三大优势能源矿产。煤炭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只有少数分布在豫东等地,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等地,产量也居全国前10位。 (5)水资源: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境内有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资源蕴藏量490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已开发装机总量为244万千瓦。水资源缺乏且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西北、西部及南部山区。
唐河县城郊乡国土空间规划 1、城郊乡辖区范围:下辖23个行政村,总面积为8706.38公顷,乡政府驻地为王岗村。原属于源潭镇的党庄村、党老庄村、崔庄村、姬庄村、小李店村、张监庄村、桐柏村、刘岗村、党坡村、张楼村、竹元村、田庄村等已划入城郊乡。 2、产业空间布局:依托刘岗集镇区形成乡域工业、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核心。国道G234发展轴主要发展工业、仓储物流等,S530发展轴主要发展辣椒、粮油加工、酿酒、农贸等。一带为唐河内河航运生态廊道带,三区为北部高效农业发展区、中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南部休闲采摘游览区。 3、道路交通规划:加快唐河复航项目建设,规划通航1000吨级船舶。规划新建南信合高铁,并在城郊乡设高铁站。国道G312改线、国道G234、改造提升省道S530。改造提升X001、Y022、Y032、Y041。 4、基础设施规划:规划由闫庄水厂向城郊乡区供水,各村由供水站供水。推进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新增城郊乡城郊调压站,气源引自井楼门站,采用天然气 作为气源,以管道天然气供气为主。 5、城郊乡集镇区:乡政府驻地王岗村,为构建“一纵、两区” 的空间结构,一纵为G234国道,两区为南部生活居住区、北部工业物流区。南北向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国道G234,通向中心城区和社旗县;东西向对外交通主要依靠省道S530—乡道Y041,通向桐寨铺镇和源潭镇。规划2处停车场用地,利用广场、游园增设停车位。 6、南信合高铁及唐河北站:南信合高铁由宛城区入唐河县境,途经桐河镇、桐寨铺镇,进入城郊乡,在城郊乡田庄村东设唐河高铁北站,再经东城街道、古城乡、东王集乡,进入泌阳县境,在东王集乡草场村南设泌阳高铁站。 7、新春北路北延:新春路是唐河县的南北向大通道,根据规划,新春北路往北延伸,沿唐河东岸,经过沪陕高速、G312国道新线、南信合高铁、泌阳河,于源潭镇南与S530省道相交。 8、G312国道新线:G312国道新线在城郊乡境内基本与南信合高铁平行,位于南信合高铁以南,距离约1公里,可作为宛唐快速通道。新时代大道往西延伸,成为S332省道的一部分。上海大道更名为唐桐快速路。
陕西省:全力争取西合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陕西省政府消息:《关于争取将西合高铁商洛至南阳段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提案》已收悉。您提出的提案对进一步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加密我省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等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我们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结合区域路网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抢抓国家层面开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的“窗口期”,谋划了一批密路网、利长远、惠民生的铁路项目,其中就包括您提及的西安至合肥高铁商洛至南阳段。 目前,西合高铁西段(西安至商洛段)已利用西十高铁开工建设,东段(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已纳入国家相关工作清单并启动了前期工作,但中段(商洛至南阳段)暂未纳入国家规划。 去年10月和今年4月,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与国铁集团、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在京座谈,提出将包括西合高铁商洛至南阳段在内的一批项目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厅也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沟通该项目纳规事宜。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及沿线地市政府,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以及国家铁路局的沟通衔接,全力争取将西安至合肥高铁商洛至南阳段纳入国家有关规划,为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创造条件。西安至合肥高铁(简称西合高铁)位于西安至郑州、西安至武汉高铁通道之间,是连接东西地区的快速大通道。目前,西合高铁通道中西安至商洛段已开工建设,南阳至信阳至合肥段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间段商洛至南阳段目前尚未纳入规划。
陕西省:全力争取西合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陕西省政府消息:《关于争取将西合高铁商洛至南阳段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提案》已收悉。您提出的提案对进一步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加密我省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等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我们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结合区域路网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抢抓国家层面开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的“窗口期”,谋划了一批密路网、利长远、惠民生的铁路项目,其中就包括您提及的西安至合肥高铁商洛至南阳段。 目前,西合高铁西段(西安至商洛段)已利用西十高铁开工建设,东段(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已纳入国家相关工作清单并启动了前期工作,但中段(商洛至南阳段)暂未纳入国家规划。 去年10月和今年4月,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与国铁集团、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在京座谈,提出将包括西合高铁商洛至南阳段在内的一批项目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厅也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沟通该项目纳规事宜。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及沿线地市政府,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以及国家铁路局的沟通衔接,全力争取将西安至合肥高铁商洛至南阳段纳入国家有关规划,为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创造条件。 西安至合肥高铁(简称西合高铁)位于西安至郑州、西安至武汉高铁通道之间,是连接东西地区的快速大通道。目前,西合高铁通道中西安至商洛段已开工建设,南阳至信阳至合肥段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间段商洛至南阳段目前尚未纳入规划。
南阳官方与入规前的南信合高铁 2014年12月,宁西高铁沿线城市在南阳召开合西高铁前期工作座谈会,并委托中铁一院、四院于2015年1月底前编制完成《西安至合肥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报告》; 2015年1月,南阳两会,积极争取宁西铁路客运专线进入国家规划; 2015年2月,合肥综合交通规划,合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6年4月,河南省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规划,规划研究宁西客专; 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规划获批,宁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6年12月,合肥都市圈规划,合西客专名列其中,并明确具体线路走向:合肥-六安-潢川-信阳-南阳-西安;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张琼发言,希望国家能尽快开工宁西高铁; 2017年3月,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宁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7年6月,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修编,提及宁西高铁,并标注南信段为近期项目; 2018年1月,南阳晚报报道,宁西高铁项目写入铁总和河南省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河南铁路建设的会谈纪要》; 2018年3月,全国两会,南阳拓宝玉器董事长吴元全等14名代表,提交《关于尽快将宁西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启动南阳至信阳至固始段前期工作的建议》; 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中钢集团河南洛阳耐火研究院院长李红霞,提交《关于支持将宁西高铁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建议》; 2019年5月,河南省淮河经济带规划与汉江经济带规划,提到:争取宁西高铁、南驻阜铁路纳入国家规划,规划研究信随高铁; 2019年10月,南阳举办秦巴论坛,刘副省长提出争取宁西高铁; 2019年11月,河南省委常委提出“途经唐河和固始的东西向高铁通道”,用词是应进必进(国家规划); 2019年11月,南阳市回复,争取宁西高铁纳入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2020年1月,南阳市回复,合西高铁合肥六安信阳南阳路由纳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原城市群规划; 2020年1月,国铁提出将宁西高铁南阳经信阳至合肥路由作为沿江北通道; 2020年5月,南阳两会,推动宁西高铁进入十四五规划; 2020年7月,鄂豫皖三省联名提案,支持合肥至六安、信阳、南阳至安康高铁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0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来豫,在潢川县参观审议了“宁西高铁南阳、信阳至固始段线路方案示意图”; 2020年8月,《人民政协报》发文,推动把宁西高铁(合肥经信阳至西安段)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0年8月,南阳市发改委官宣,宁西高铁纳入国家《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初稿》; 2020年9月,河南省提出争取南信合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1年1月,河南省轨道研究院接受委托研究南信合高铁;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张震宇,把宁西高铁的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项目; 2021年3月,安徽省回复,积极争取合肥-安康高铁规划建设,进而形成合肥经南阳至西安高铁通道; 2021年3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下发,大陆桥走廊路径2提及南阳,与宁西高铁走向完全一致; 2021年4月,河南十四五规划,力争开工南信合、南驻阜高铁; 2021年4月,南阳十四五规划,力争开工建设合西高铁; 2021年4月,信阳十四五规划,尽快实施宁西高铁(六安-信阳-南阳); 2021年5月,河南日报报道,合西高铁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展前期工作; 2021年6月,安徽省针对“南信合从哪里接入合武高铁”回复,沿江高铁金寨东站、六安北站均考虑了合康高铁的接入条件; 2021年7月,南阳市答复,合西高铁初步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2021年7月,唐河县回复,西合高铁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确定在唐河设有站点; 2021年7月,商洛市回复,西合高铁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和新时代铁路规划,商洛西站已预留西合高铁引入条件; 注:仅为不完全统计,并部分结合了国家与省级层面的大背景大形势
南阳官方与入规前的南信合高铁 2014年12月,宁西高铁沿线城市在南阳召开合西高铁前期工作座谈会,并委托中铁一院、四院于2015年1月底前编制完成《西安至合肥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报告》; 2015年1月,南阳两会,积极争取宁西铁路客运专线进入国家规划; 2015年2月,合肥综合交通规划,合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6年4月,河南省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规划,规划研究宁西客专; 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规划获批,宁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6年12月,合肥都市圈规划,合西客专名列其中,并明确具体线路走向:合肥-六安-潢川-信阳-南阳-西安;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张琼发言,希望国家能尽快开工宁西高铁; 2017年3月,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宁西高铁名列其中; 2017年6月,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修编,提及宁西高铁,并标注南信段为近期项目; 2018年1月,南阳晚报报道,宁西高铁项目写入铁总和河南省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河南铁路建设的会谈纪要》; 2018年3月,全国两会,南阳拓宝玉器董事长吴元全等14名代表,提交《关于尽快将宁西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启动南阳至信阳至固始段前期工作的建议》; 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中钢集团河南洛阳耐火研究院院长李红霞,提交《关于支持将宁西高铁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建议》; 2019年5月,河南省淮河经济带规划与汉江经济带规划,提到:争取宁西高铁、南驻阜铁路纳入国家规划,规划研究信随高铁; 2019年10月,南阳举办秦巴论坛,刘副省长提出争取宁西高铁; 2019年11月,河南省委常委提出“途经唐河和固始的东西向高铁通道”,用词是应进必进(国家规划); 2019年11月,南阳市回复,争取宁西高铁纳入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2020年1月,南阳市回复,合西高铁合肥六安信阳南阳路由纳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原城市群规划; 2020年1月,国铁提出将宁西高铁南阳经信阳至合肥路由作为沿江北通道; 2020年5月,南阳两会,推动宁西高铁进入十四五规划; 2020年7月,鄂豫皖三省联名提案,支持合肥至六安、信阳、南阳至安康高铁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0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来豫,在潢川县参观审议了“宁西高铁南阳、信阳至固始段线路方案示意图”; 2020年8月,《人民政协报》发文,推动把宁西高铁(合肥经信阳至西安段)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0年8月,南阳市发改委官宣,宁西高铁纳入国家《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规划研究初稿》; 2020年9月,河南省提出争取南信合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1年1月,河南省轨道研究院接受委托研究南信合高铁;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张震宇,把宁西高铁的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项目; 2021年3月,安徽省回复,积极争取合肥-安康高铁规划建设,进而形成合肥经南阳至西安高铁通道; 2021年3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下发,大陆桥走廊路径2提及南阳,与宁西高铁走向完全一致; 2021年4月,河南十四五规划,力争开工南信合、南驻阜高铁; 2021年4月,南阳十四五规划,力争开工建设合西高铁; 2021年4月,信阳十四五规划,尽快实施宁西高铁(六安-信阳-南阳); 2021年5月,河南日报报道,合西高铁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展前期工作; 2021年6月,安徽省针对“南信合从哪里接入合武高铁”回复,沿江高铁金寨东站、六安北站均考虑了合康高铁的接入条件; 2021年7月,南阳市答复,合西高铁初步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2021年7月,唐河县回复,西合高铁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确定在唐河设有站点; 2021年7月,商洛市回复,西合高铁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和新时代铁路规划,商洛西站已预留西合高铁引入条件; 注:仅为不完全统计,并部分结合了国家与省级层面的大背景大形势
南都地理志:南召真武顶,石人山南麓 真武顶是南召县的最高山峰,位于石人山南麓。石人山是南阳、平顶山、洛阳三市的分界山,石人山在南阳市南召县部分叫真武顶,在平顶山市鲁山县部分叫尧山,在洛阳市嵩县部分叫木札岭。伏牛山脉最牛徒步路线是真武顶到尧山,再到木札岭,一线穿三市。 真武顶海拔2102米,是石人山第二主峰,地处南阳市南召县境内的石人山南麓,森林覆盖率高达98%,集“北雄南秀”于一体。这里奇峰耸立,有极晓峰、醒狮峰、骆驼峰、竞秀峰、圣母峰等大小山峰40多座,层峦叠嶂。真武顶在中间孤峰突兀,直插云天,峰顶有一平台,旧时曾建有真武庙,据传为真武帝君早年修道之地,现庙基尚存。 真武顶怪石峥嵘,其南、西、北三面均为陡峭石壁,尤其是峰顶上危岩耸立,石墙围合,俨然一座天然空中石城,气势较为壮观。由于海拔较高,在山顶上观日出,常见雾海苍茫,景色极为优美,因而历来有“中原黄山”之誉。除峰顶上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外,真武顶山麓处还有秀水飞深,百尺潭、牛魔潭、羊角潭、石板潭和响水潭等清散潭水逐级跌落;山下则有因石壁的表层形态酷似流水而得名的“万丈石瀑”,石瀑顶上有一长15米、高6米、最狭处只有50厘米宽的天然洞穴通道,形成“一线天”天然风洞。
南阳:北方的南方城市,南方的北方城市 前序:南阳算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答曰:南阳,既没有北方城市的干燥,也没有南方城市的潮湿。 南阳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南侧,属于地理意义上的南方,但在文化、气候和历史上具有强烈的北方和过渡地带特征。 1. 从权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来看:属于南方 这是最科学、最权威的划分标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公认的南北分界线,它依据的是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 秦岭段:这条线西起秦岭山脉。南阳盆地的西北部紧靠着秦岭的东延余脉——伏牛山。伏牛山的主脊线就是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南阳市区及所辖县区,基本都位于伏牛山的东南侧(南侧)。 · 淮河段:这条线东接淮河。发源于南阳盆地桐柏山的淮河,其干流本身就是分界线。南阳盆地的大部分水系(如唐河、白河、丹江等)最终汇入汉江,属于长江流域;而盆地东北部的一小部分区域属于淮河流域。 结论: 从自然地理学上看,南阳毫无疑问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北方。因此,从最科学的角度讲,南阳属于南方。 2. 从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来看: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 尽管地理上属于南方,但南阳的文化和历史脉络与中原(北方)的联系更为紧密。 · 方言:南阳话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或南鲁片),与河南大部分地区及山东、安徽的北部同属一个方言区,是典型的北方方言。 · 饮食: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饺子等,饮食习惯更接近北方。 · 历史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南阳都隶属于以北方为核心的中原政权(如豫州、河南省),与洛阳、郑州等北方城市的联系更为悠久和直接。 3. 从气候和农业来看:典型的南北过渡地带 南阳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兼具南北特点。 · 降水量:高于典型的北方城市,但低于江南地区。 · 积温:达到亚热带标准,可以种植水稻、茶叶、柑橘等南方作物。 · 作物:水稻与小麦轮作,是典型的南北过渡带农业特征,既能种南方的水稻,也能种北方的小麦。 总结:在自然地理上,南阳属于南方,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长江流域。在文化历史上,属于北方,属中原官话区,面食为主,历史上长期属中原政权。在气候农业上,属于过渡地带,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水稻与小麦兼种。 因此,最准确的描述是: 南阳在自然地理上属于南方,在人文历史上属于北方,整体上是一个位于南北分界线南侧的、特征鲜明的过渡地带城市。所谓的“南阳是北方的南方城市,南方的北方城市”,就是对这一独特地位最生动的概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