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ion mulion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754 关注贴吧数: 18
70S硬摇滚群英(部分) 提及重金属在70年代的诞生与发展,几乎所有人都首先会想到三个伟大的名字——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DEEP PURPLE,的确,这三支伟大的乐队以各自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创建并扩展了重金属这种音乐流派,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重金属发展历史中的第一代领军人物。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70年代,尤其是70年代的中、前期,作为新生事物的金属乐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与当时的硬摇滚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在整个70年代,重金属与硬摇滚这两种流派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往往统称为Hard Rock / Heavy Metal,这一点在LED ZEPPELIN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对于重金属爱好者而言,了解70年代的硬摇滚音乐也是很有必要的。鉴于对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DEEP PURPLE这三巨头的介绍文章已有不少,因此本文不再涉及这三支乐队;此外,对于那些大家可能早已熟悉的乐队,也就不多作介绍了。AEROSMITH 目前仍然活跃于重金属乐坛的这几个老家伙早在1973年就发行了自己的作品,乐队的招牌人物是长着一张大嘴的主唱Steve Tyler和吉他手Joe Perry,70年代末尽管由于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使乐队消声匿迹了若干年,不过87年乐队凭借专辑Permanent Vacation神奇般的又回到了流行金属的第一线并活跃至今。AC/DC 这支来自澳大利亚的重金属乐队凭借简单而强劲的乐曲、主唱的公鸭嗓子、鸭舌帽和学生短裤、吉他手Young在舞台上怎么看怎么不协调的“梦幻舞步”而在乐坛上独树一帜。没错,他们的音乐确实很简单、形象确实有点傻,不过就是这样一支乐队,尽管经历了主唱去世这样的巨大挫折,三十年来却一直拥有数目庞大的歌迷,也从来没有其他乐队能够成功的模仿AC/DC。 FOGHAT 虽然乐队成员都是英国人,但乐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离开自己的家乡英格兰转而迁往美国,乐队的风格也属于比较典型的美式硬摇滚。乐队在70年代中期以每年一张的速度发行了若干张专辑,虽然没能使得乐队大红大紫,但好歹都成了金唱片。进入70年代末,由于受到Punk和Disco的冲击,FOGHAT一蹶不振,最终于1983年解散。BLUE OYSTE CULT 乐队的核心人物Sandy Pearlman和Richard Meltzer都曾就读于美国长岛的Stony Brook大学,或许正是由于大学生涯的影响,使得BLUE OYSTE CULT的音乐始终具有学院派的特点。此外,由于两人都喜欢恐怖小说大师Stephen King的作品,因此科幻以及恐怖题材一直是BOC音乐的主题。乐队在70年代中期发行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其中象Secret Treaties(1974)、Agents of Fortune(1976)、Spectres(1977)等都是重金属佳作,而70年代末期乐队与BLACK SABBATH一起进行的“Black And Blue”大型巡演也名噪一时。经过近20年的沉寂之后,乐队在1998年以专辑Heaven Forbid宣告自己的复出,在2001年又发行了新专辑Curse Of The Hidden Mirror。MOTT THE HOOPLE MOTT THE HOOPLE是一支颇有性格的乐队——虽然乐队成员都是异性恋,但他们最成功的单曲All the Young Dudes却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同性恋颂歌,这或许与当时和乐队关系密切的David Bowie有关。不过,对于在乐队即将分崩离析之际帮了乐队一把的David Bowie,乐队的态度也是很“各色”——尽管是Bowie资助他们录制乐队的新专辑,但他们仍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Bowie提出的将Suffragette City放入新专辑的请求。乐队的核心人物是主唱Ian Hunter,由他创作的针砭时弊的歌词、带有重金属特征的音乐风格以及注重视觉效果的舞台表现构成了MOTT THE HOOPLE独特的风格。这支乐队对日后的重金属以及朋克乐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名鼎鼎的THE CLASH就是乐队的忠实乐迷。不过,乐队自身的命运就有些悲剧色彩了——由于始终不能获得比较好的商业成绩,乐队在70年代中期就解散了,吉他手Mick Ralphs后来去了另一支硬摇滚乐队BAD COMPANY。
Ozzy Osbourne介绍,70S 无论称之为摇滚乐的撒旦化身或是金属界的教父,都不足以形容Ozzy Osbourne的伟大!事实上在历经三十余载的音乐生涯之後,Ozzy的成就早已超越一般摇滚巨星的地位,其影响力早已深入老、中、青三个世代,成为所有摇滚/金属乐团奉为圭臬的精神指标!  OZZY OSBOURNE的传奇肇始于阴冷的英国北部伯明罕的街上,年轻的OZZY与几位朋友组成了POLKA TULK乐团,演唱曲风偏向蓝调音乐,到了1970年代,他们的乐风走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重金属风潮之中。为了配合乐风的丕变,乐团也正式更名为BLACK SABBATH。1980年,由于感到BLACK SABBATH 已逐渐失去他们创团之初的狂热盛气,OZZY决定要离团单飞,寻求个人事业的发展。  他的音乐走向愈趋探索生命的黑暗深处。新找来同侪乐手中之佼佼者:吉他手RANDY RHOADS。这位吉他高手为重金属乐的音质和技巧部份开发出更广袤的范畴。OSBOURNE/RHOADS的梦幻组合,为当时乐界新兴的璞玉,两人合作的作品更被视为音乐瑰宝。早期的合作作品“CRAZY TRAIN”臻至经典地位,并为后来的革命性作品“BLIZZARD OF OZ”、“DAIRY OF A MAD MAN”...等等谱下蓝图。1982年,一场空难夺走了RHOADS的生命,两人合作的作品俱成绝响。留下OZZY独闯歌坛,之后的作品,诸如:“BARK AND THE MOON”、“THE ULTIMATE SIN”、“TRIBUTE” 以及“NO REST FOR THE WICKED”等曲均持续巩固了OZZY在硬式摇滚界顶尖的地位。
The Doors介绍,70S迷幻乐队 THE DOORS 乐队成员: 主唱兼吉他:JIM MOTRRISON(吉姆.莫里森) 键盘:RAY MANZAREK (雷.曼扎莱克) 贝司:BOBBY KRIEGER(博比.克里格) 鼓手:JOHN DENSMOR (约翰.登斯莫尔)   出版专辑: 1967 大门 1967 奇怪的日子 1968 等待太阳 1969 低调阅兵 1670 莫里森旅馆 Jim Morrison原名James Douglas Morrison,1943年12月8日出生于美国弗罗里达。1961年James 从乔治.华盛顿中学毕业后,随后到洛杉矶的UCLA学院学习电影。不久他遇到键盘手Ray Manzarek,贝司手 Robby Krieger与鼓手John Densmore 随后加入。乐队取名the Doors,他们一边排练,一边找寻唱片公司签约,最终被当时行将倒闭的民谣唱片公司 Elektra老板 Jack Holzman签下。1967年1月, the Doors推出首张同名专辑,马上在榜上取得不错的成绩。4月,Elektra推出经缩短处理过的单曲“ Light My Fire”(点人的火)。7月底,此歌上升到 Billbord 热门单曲榜第一位。在不同城市不同的夜晚,Jim演出质量起伏很大。他在舞台上显得极为情绪化。1967年12月,在 New Haven演出时他因使用“晦涩”语言而被捕;1969年在迈阿密演出时,他又因“行为不端”再次被捕。 1970年 the Doors推出专辑 《Moorrison Hotel》(莫里森旅馆),回早期的布鲁期摇滚风格,由此又吸引了许多新的歌迷并赢得一片赞誉之声。邀请the Doors开演唱会的请柬蜂拥而至,乐队又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而此时的Jim却更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的决心,他把自己朗诵的诗录下,计划以个人名义推出一张“白话专辑”。 Morrison死得十分蹊跷,甚至有传言说他还活着。据官方记录他于1971年8月3日在家中洗澡时死于心脏病突发。死后他被葬在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墓地,在那儿同时葬着许多艺术家、音乐家与政客。 Jim Morriso的墓地后来成为嬉皮士们的朝圣之地。 热爱the Doors的朋友们应该了解,Jim Moorrison的精神是这支乐队的灵魂。The Doors 的歌首先是一首首冰冷的诗。The Doors的音乐是最个性化、最个人化的音乐,听他们的音乐还不如说是在听Jim Moorrison作配乐诗朗诵。他的诗与梵高的画一样有着粗硬的线条与强烈的色彩,但本性却是温厚的,让人感到亲切,感到一种原原本本的美。他的诗有时显得粗犷夸张,有时又显得阴郁凄美,但多数字名暗示出他对周遭的一切所采取的悲观态度,这真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哲学家的工作。他的诗有着19世纪诗人惯用的笔法,但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毫无疑问,Jim Morrison是那个时代美国最出色的摇滚诗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