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不求庸 求中不求庸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7,585 关注贴吧数: 20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人死了就会轮回 最早的最早的时候,鬼道的秩序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后来出现了泰山府君,但是这位泰山山神只管生死定期,也就是说时间到了就魂归泰山了,但是魂归泰山了你就呆着吧,也没啥后续了,只是为了隔离阴阳两界,维护秩序。而且估计还是是个苦差事,因为这个神位是不固定的,是由阳世的正人直臣充任,五百年一更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唐朝人崔子钰。泰山府君这个信仰东传,成为了安培家,后来的土御门家的信仰主神。 佛教西来,有识之士为了对抗佛教,奉上了《太平清领书》,算是为后来的道教打下了基础。 黄巾就不说了。张道陵不光自己炼丹飞升了,还以鬼道治民,为啥啊,建立新的鬼道秩序啊,不过从后来看,这方面的尝试是失败了。 最后是一个佛教传来的神道体系被大众认可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十殿阎王。阎王的概念在《梨俱吠陀》就有了。虽然这个是神格是外国滴,但是万幸充任的都是中国本地人--!没有宗教庇护的人死后就按照善恶,划分划分,受罚的受罚,转世的转世。但是神道毕竟是神道,维持它运转的是香火。香火一败落,这个神道就败落了。或者说人家皇帝一句话,这个神就换了。这也体现出仙道独贵的特性。 有宗教庇护的,道教受过箓的,上过表的,死后有洞天庇护,不用去和普通人一样去阎老五那里挤。佛教有净土,也不用去阎老五那里。基督教有天国,当然了由于哈迪斯同志早就败落了,既不信基督又不信撒旦的,死后没人管,啥时候魂飞魄散就啥时候了事。连小日本都有高天原庇护。 现在的情况和最初差不多,太祖一个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本土的神道体系已经坍塌了不少。负责阴司轮回的那几位也不例外。 所以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死了就投胎了,这事儿还不一定呢。
碧 苑 坛 经一、心法真言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龙门承律第七代昆阳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第十一代宗裔闵一得订 卷 首 一、心法真言 康熙二年,岁在癸卯,十月之吉,昆阳子说戒于金陵碧苑。谓凝真子邵守善,扶摇子詹守椿曰:“余自髫年慕道,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早修至道。但崆峒虽近,广成子未许相逢;蓬岛非遥,凡夫身安能得到。务必远离污染,扫尽尘埃,涤荡心胸,洁涓志虑,消磨结习而俗念如灰,淘汰欲身而妄根截断。诸缘顿息,俱从戒定中一步步行来;万虑归空,悉自智慧里一层层看到。拔得开则孥得定,看得透则忍得来。是以竖起眉毛,手掣割情刀子;放开脚步,直登渡世般儿。翻身则解脱轮回,转念则超离罗网。悲心不泯,古云自度度他;慈愿常存,我欲自度度彼。” “记得昔年寻真访道,曾参王屋,得遇明师。上蒙三宝之洪恩,亲闻法宝;下仗一身之膂力,苦行修身。皈依无上法王,行持大乘妙道。当逢盛世,安乐清平,万劫难闻,千生罕见。敢不阐扬三宝,答报四恩!少尽涓埃之愿,聊输方寸之明。” “是以不忘僭妄之愆,开坛说戒;莫避笑讥之谤,演教谈经。非关好事沽名,只为辟邪解惑。天律不容绮语,至道惟在直言。谨将龙门第七代家风,告诸大众。敬录碧苑一腔直话,普利人天。不敢虚文,何妨直说。今将授汝,正以接引愚迷,阐明正法。” “若夫上乘法器,明眼高人,则贫道下风有幸,正欲请慈领教,以印证其所闻,贫道之愿也。” 子闻是训已,作礼而退,东西序立。 于是广陵弟子施守平稽首颂曰:“法原无法因心有,心本无心为法空。心现法王心现相,法皈心主法皈空。要明定法非圆相,须悟凡心即圣心。心法法心心法法,法心解脱是知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