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明王殿下
孔雀大明王殿下
关注数: 226
粉丝数: 343
发帖数: 24,160
关注贴吧数: 10
来讨论下房价中的一个诡异逻辑吧··· 1.政府说要调控房价··· 2.为了防止出现地王,所以大城市地方政府不提供或少提供土地··· 3.因为提供土地不足,所以地价飙升 4.面粉贵了,面包自然贵,所以房子贵··· 5.因为房子贵,所以回到一···· 减少土地供应能调控房价?这个逻辑我早就觉得奇怪,有没有懂行的解读一下
仁宗皇帝帝王之术太弱了··· 差一点废掉的儿子,还继续留着说以后还会传位,让那些帮你正位的人怎么想?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人以后怎么活? 而既然这些人自觉活不成了,他们会怎么干不是很清楚的? 最终恐怕小黑只能死路一条了··· 做皇帝不合格,做爹更不合格···
草原民族骑马那么强…… 为什么奥运项目还有平时赛马很少有他们夺冠的?
最近看古代小说…… 某甲因事借同乡某乙100两银子,约定一年后还款130两……这利息可不低呀……
张辅很可能不会扶植朱瞻基上位…… 很可能会临门一脚干掉朱瞻基,扶持他弟弟上位……同时逼退或者借朱瞻基之手干掉仁宗。连王贤都杀,谁敢相信朱瞻基的人品和许诺?
一直不明白旱地拔葱是什么个情况··· 有没有高人用比较视觉化的语言,解释一下这是个什么情况?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 这句话不错,但这句话的意思是农业产出能力和流通能力,而不是本吧有些人说单单农业亩产的提升。因为产量等于亩产与耕地的乘积。且不说农学韩冈也在搞,就单说机器和牛耕马耕普及,机械发展和有组织移民疏减人口,控制开发新领土,这些也是可以提高产出的。加上书中变态物流……
新阶级得学会自己争取,否则一切能给你就能拿走 最近几章大概就这么个意思……不吃苦头,怎么知道什么叫甜
每吨含银200g左右…… 每船装100,200吨在当时很好的船了……一船拉银子4万克,一千两左右,这是毛价值,装卸都需要人力物力……
处女情节,我想每个男人都有吧? 轻重而已……难道有人同等条件下更喜欢跟非处结婚?或者处女是个负面条件?没有吧? 当然,我指的是结婚,玩玩的话,处女确实压力很大,太损阴德。
超越刀锋的安装问题··· 新做了系统,重新安装游戏··· 文明4和战神都没有问题,超越刀锋不汉化没问题,但汉化后开场动画结束就跳出来了,有没有大神知道怎么会事? 装机之前同样的安装过程,都是可以用的··· 补丁3.13升级补丁,超越的中文补丁事3.17,以前这么搞没问题
求大神诊断……屏幕闪动问题 屏幕显示上半截,下半截黑屏,而且整个闪烁,颜色渐变……一开始以为是显卡问题,换了个新的,问题依旧…… 请问大神大概什么问题?年关修电脑的都回家了
看到爸爸去哪这种综艺节目…… 常常想起一部电影:饥饿游戏……
文明是否优秀···至少承载文明的族系得先活着··· 否则,不管这文明有多优秀,与你这族系也是毫无关系,也会毫无意义··· 第一要素是生存权,只有生存,才能谈发展、壮大,再谈创造历久弥新的文明才有意义···
如果我是赵王…… 就凭二黑那句你他妈的……他就死定了,当场叫护卫打死再去皇帝那里请罪
这个季本清有问题…… 他根本不给这些文官冷静思考的机会,一个劲的撺掇文官上前,并且多次搅浑水,试图闹成大事。更关键的是他是詹事府的少詹士,清洗过后的这个机构没有太子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积极。这就是传说中的反托,可以考虑事后以某个罪名拿下审下。 假如三班衙役和文官中还有卧底,王贤一动手注定出大事,比如趁混乱打死几个……还好太子出来了!
朱瞻基的变化正是一个合格帝王的表现…… 而且之前也有过性格伏笔,比如鞭打王贤那次。而且作为帝王,基本就这个样子,只不过有的藏的深,有的有些嫩,小朱这种属于嫩的。以后会慢慢让外人看不出獠牙。正如吧友说的:老虎毕竟是老虎,无论小的时候多萌,长大都是要吃肉的……
定都北京的优点··· 1,确实便于向北出征··· 大明长期的威胁确实仍然来源于北部大陆,为了消除这些威胁,大明不断要北征··· 比如朱棣每次从南京出发,在国内都要走很久,很麻烦的··· 2.无论在哪里,首都自身的防御都是重中之重,这一笔开支无论如何都省不了的。首都在北京,其实是可以节省一部分军费的···至于小说中说的什么各种收缩,那也不是定都北京的原因,如果不定都北京,也许瓦剌那次幽州就保不住了,此地不保,华北平原就危险了。 3.个人认为的关键:经济平衡,首都有催化区域经济的作用,首都如果不放在北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南方官吏数目会越来越多,北方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大到一定程度国家肯定会分裂··· 至于运输问题,有穿越客干预,是个有解的问题,那就是海运,天津做成一个大的转运港···当然,运河也可以疏浚,运河可以有效发展两岸经济··· 大明都北京和北宋都汴京是不一样的道理,北京以北天然防御体系完善,而汴京北部就一黄河,冬天冻上后等于没有··· 后世君主不肖的话,都那里都会有问题,都南京也只会苟延残喘,因为北方民族一旦得到北平,就意味着华北平原不可能守的住了,华北一旦守不住,轻则半壁沦陷,重则很快灭国,即便能保半壁江山苟延残喘,早晚还是会被灭国···至于说都北京就影响了防御链条的完善,有点扯···防御链条从来完善不了,千日防贼那是防不住的,马其诺防线也说牛逼的很,还不是一点用没有···
李仁港真是个垃圾,拍的什么垃圾玩意··· 话说自从看过他的见龙卸甲之后,我在心里就判了这个导演“死刑”,从此不看他导的任何电影··· 这段时间我家电视办了个首映包月,看了几个没在影院看的新片,当我看到成龙演的那啥天将雄师的简介之后,瞬间被雷爆了··· 里面出现的:古罗马十字军,汉元帝时期,雁门关东西方交兵···真是和见龙卸甲长坂坡有的一比了··· 汉元帝时期,古罗马哪来的十字军?十字军是什么? 雁门关在哪里?山西北部地区,西方这么牛逼?连续趟过西域、(蒙古)草原,与东方接敌的地点居然在雁门关?你说西域我认了,说敦煌、玉门关之类的也大差不差,偏偏绕那么大一圈子··· 我看了一下导演,哦,李仁港,又是你,去死吧···
王贤这一招“超前绝后”高明··· 1.摆明了得罪太监,而且这种“趣闻”很快就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两条“狗”咬架,皇帝只会高兴。 2.更关键的是,破了老太监说坏话的梗,这是古来有效的办法···让皇帝知道你俩有梗,以后你派系说的坏话在皇帝耳中是要打折扣的··· 3.反正无论如何,锦衣卫指挥使王贤都是要跟东厂尿不到一个壶里面··· 早点破面,也好打击下对方的气焰,现在东厂还稍嫩,还没有把锦衣卫打压成马仔,先给点下马威··· 4.还让人挑不出毛病,开业贺喜,夸你呢,百世流芳,超前绝后,字面意思多好···
垃圾圆通快递 刚才我寄件,写错地址,要换张单子,结果要收我3块钱单子费,寄这么多次其他快递第一次遇上这种。以前快递哥都是一把给我几张放家备用。打电话给客服,还说什么规定,好吧!给你3块钱,老子不寄了
给孩子取名字很重要…… 最近感冒去看医生,见到一个两岁左右病童,医生问名字曰:佩军(君),佩字医生确定的,军字家长说随意。虽然君也可能,但是男孩估计可能很小。但不管那个,谐音都是“配军”,看来父母不读水浒的
有没有像我一样喜欢带点雪花的电影 很带感的说
广东应该不可以养欧洲奶牛吧? 气候差别也太大了,会生病的··· 我就在这边,多年来没发现周围有养奶牛的,更别说身娇肉贵的欧洲奶牛了,水牛倒是有,本地羊奶倒也有,牛奶的奶源普遍都是北方过来的
也说荀贞的实力··· 一统王朝的末期,非边郡的军事力量弱化,动乱早期,精锐军事力量非常可贵···汉末看看剿灭黄巾之时官军的表现就可以了 我们看一下汉末大诸侯早期实力: 袁绍:渤海太守,平时没有控制多少精兵,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历,直到控制冀州之后才有张颌高览鞠义等的加入才像个样子,说是拥兵十万,其实大部分都是征募的青壮··· 袁绍以这种兵力跟公孙打,早期打的蛮吃力,原因就是公孙的主力是3000左右的白马义从,这种属于边军精锐,国家花大价钱搞出来募兵骑兵,经历过战火···其它的公孙兵基本是招募的青壮步兵··· 袁术:史上全靠孙坚这个打手,他自己手下的那些兵马实在不怎么样,后期只能靠坚城跟曹操他们耗···
荀贞其实可以表一些人出任太守了··· 袁绍袁术已经做出了表率,相应的以荀贞的力量和名声表一些人出任一些地方的太守和知县是可行的,虽然荀贞只是广陵太守,但他是侯爵加还算高阶的正牌将军··· 再高当然就不合适了··· 比如阴修等荀贞故人在朝中做过官的就可以为太守,做为交换太守下面掌军的郡尉之类就可以从军队中出了··· 像荀彧荀攸陈群等不可能背叛的大族出身才俊,就可以表为重要县的县令,同样从军中配一些县尉给他们,也不惧这些太守县令们与荀贞对抗···
关于刺杀··· 很多人觉得刺杀是诸侯禁忌,不采用刺杀属于潜规则··· 个人不认同··· 主要看针对谁:针对己方势力的刺杀,当然属于禁忌,人心惶惶,是最差的统治手段···即便他们干了,也会把脏栽到敌人头上 而针对敌人重要官吏的刺杀,从来就没有啥禁忌可言,说出去顶多名声黑点,但谈不上多坏,更不用说行刺背叛的官吏··· 话说为什么史上看起来行刺的比较少?主要是低级官员没必要行刺,中高级官员成功率太低,犯不着浪费细作网络···也就是说:成本太高,收益渺茫 汉末三国这种乱世,行政长官的护卫量很大,随便挂个校尉啥的衔,随行都有上百的扈从部曲啥的,在别人的地盘得动用差不多的人手那是不可能的,而人手少起不到作用···弩很难搞到也很难携带,远程武器准确度也有限,在一定距离外对甲胄攻击也有限··· 到了热兵器发展起来,行刺的成本降低了,行刺的工具也小型化了,所以行刺的事情多不胜数··· 综上:古代少行刺对方将领官吏的原因,一是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高,二是技术水准低难成功,所以通常也就不用···但是,如果谁真敢白龙鱼服,被对方逮住机会,真没有人会放过
关于武则天的传位: 她实际上大概有三种选择: 1.儿子 周的国号是注定保不住的···为什么?因为周来的不正义,是篡来的。而人老李家本来就有个正统的大唐,名正言顺继承李唐江山,是儿子继位后必然的选择···史上武氏最后复唐国号,下旨要求以太后礼与李治并葬是有道理的,自己弄比别人弄总要光鲜一些 2.侄子 周这个国号肯定能保住,但她死后将天下大乱,以武氏一族的人才和威望,这个天下坐不了太久··· 无论朝野、军中,同情、支持李唐的势力大把···愿意以复唐为号投机一把的野心人物也多的是···雪中送碳与锦上添花大家都知道分量不同。到时候武氏恐怕会族灭··· 3.女儿,这个就不用说了,不太可能,她女儿以后也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基本上武则天就没想过要传女儿,与传给儿子相比,利益不大,缺陷多多。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那些让蔡吉嫁献帝实在太短视了。 蔡吉与武则天的区别在于: 1.无论是禅让还是强取,她获得帝位的手段正当的多,官僚和民众基础也雄厚··· 2.蔡吉的夫家不是天子···她的儿子的正统性唯一的来源于蔡吉···
不知道吧里面为什么说刘琮是蔡夫人的亲儿子··· 难道是小蔡特别的设定么?太久不看忘记了··· 刘琮和蔡夫人只是嫡次子与继母关系,而且刘琮应该也不小了,他只是跟蔡家结盟对付他哥而已··· 两者没有血亲关系,刘表死后,蔡夫人也不可能有权力让皇族刘姓的过继给别人,她算跟毛···
谁推荐的1852铁血中华? 感觉作者没经过世事,思维太简单幼稚又自以为有深度,像是小孩子装成熟,有点让人想笑。而且战斗太假,不忍直视有没有。另外,文笔直白的像是记账
最近新闻在爆哈尔滨雪乡高价旅游宰客的新闻··· 凭我外出旅游的经验看,中国大陆还有旅游景点不坑爹宰客的么? 我觉得没有吧? 海南大家都知道,这次的哈尔滨雪乡··· 以前我亲身去过的丽江、大理、黄山、泰山、凤凰古城···有不宰客的么,我没见到···不是强迫购物,就是各种价格飙升,很多破地方圈起来就敢卖几百的门票··· 以个人在景区吃饭的体验,最厚道的反而是肯德基麦当劳了,其它的味道差不说,还死贵···
本来是本好小说,硬给写成了渣··· 痛心···
这本书完结了··· 主角明显已经死了···大家散了吧··· 以当时的消毒水平,华佗也搞不定··· 还有,这箭中的莫名其妙,让你去你就去,真听话,也不想想你功夫跟吕布差不多,袁绍敢不敢跟你见面?而袁绍如果敢于约见你,是不是会有陷阱?这货就一腿踏了进去··· 本书完···
资治通鉴.卷二十七------- 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臣光曰:王霸无异道。昔三代之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则谓之王。天子微弱不能治诸侯,诸侯有能率其与国同讨不庭以尊王室者,则谓之霸。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顾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广狭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汉之所以不能复三代之治者,由人主之不为,非先王之道不可复行于后世也。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俗儒者,诚不足与为治也,独不可求真儒而用之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皆大儒也,使汉得而用之,功烈岂若是而止邪!孝宣谓太子懦而不立,暗于治体,必乱我家,则可矣;乃曰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岂不过甚矣哉!殆非所以训示子孙,垂法将来者也。(中宗孝宣皇帝下甘露元年 (戊辰,公元前五三年))
话说皇帝也太不谨慎了··· 直接对二儿子说什么如果你当皇帝会怎么干之类的话··· 话说又没有屏退左右吧?这种禁宫密语其实一点都不秘密,有心人很容易就得到消息··· 对皇帝而言不过一句话,但外界一解读就有很多意味:不满太子?要废太子?要立二皇子? 无论对二皇子和太子而言,都不好··· 话不可以乱讲,尤其是对于皇帝而言,除非你流露某种想让别人推动的意图···
其实书中的太子还算正常···倒是皇后太傲娇了··· 皇后总是冷冷的,皇帝把她惯的有如此的胆气,实在很奇葩,而且不知轻重··· 太子小屁孩而已,学点知识自以为掌握真理,在小孩子里面蛮普遍的···把他扔军队里面混混,出去见识一下,学现实很容··· 但是,如果说孩子崇拜老师会胜过有大功于天下、各种光环的皇帝,过了···他爹如果是个农夫、商人,估计还有可能,但他爹是皇帝,而且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皇帝···
原来西班牙城堡过时后经验也同时没了。 以前只以为商路,防御没了,钢炮经验还在,今天仔细看了下,原来经验也没了。过时的又太快
这个,说欧洲缺银5000两很多··· 都快1650年了吧? 西班牙开发中南美和葡萄牙开发非洲印度的贸易,以及劫掠的量也不少了吧,据说还因此造成欧洲白银贬值··· 5000两不至于多惊人吧? 因为航运业发达,整个欧洲的经济联系还是蛮紧密的···
和尚剧情连接搞的不错··· 这种大坑都被主角搞过去了,功力还是很深厚的·· 至于以后,恐怕徐妙锦就医,被女医“无意间”被查下处女膜,然后这事就结束了···
陆美眉之类的,嫁给搞科研的最好··· 1。主角和她们谈不上有爱,那么收她们就没啥意义,从社会意义上而言,出现女尚书可以看做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这方面而言,皇帝不收她们绝对是有正面意义的,本来是件积极进步的事情,沾上皇帝就变味了··· 而且,一旦嫁给皇帝,那铁定不能再做官了···不然皇室以后有的乱··· 2,陆美眉等绝对不要嫁给那些武将,一则恐怕脾性也不会和的来,一个是前线糙爷们,一个是朝廷部堂级高官,怎么看也不搭。更恐怖的是:夫妻二人一个在军事一个在民政,绝对是不好的开端··· 综合以上,陆美眉等的最佳归宿是嫁给科学工作者···一方面可以抬高搞科学的地位,二则双方都算是知识分子,比较有共同语言,三则双方的业务不冲突,陆美眉依然可以作为时代女先锋活跃在大明政坛···
段誉与那谁同处一室吃春药? 韦姐该上春药了!看小贤子能顶的住否•••
看到穿越小说里面主角拿国内税收去搞所谓同化,就笑了··· 先搞清楚这个地球在17世纪以后的数百年,能较好的养活多少人为好··· 想想工业规模,想想市场,想想在没有很多现代机械的基础上,多少人能够养活一个“文明”国民··· 个人觉得,在大机械出现之前,能够提升1亿人口的工业化水准,那实在已经很恐怖了,就不要再浪费钱财搞什么同化了,别人看到你的好,自然愿意付大价钱来被你同化···至于那些挡了路又不愿被同化的,养的军队、民团是干嘛的?
大官人近期更新内容的时间线··· 个人刚刚略微整理了一下: 我们从1414年永乐十二年北伐开始,因为这个时间点穿越客是影响不到的,而战斗中除了加入了王贤因素,其它都差不多··· 1.1414年三月出发的,六月(大概)获得一场大胜,但是王贤顶替太孙被俘了 “其实这次北伐,和四年前那次亲征的路线十分相似,所以对大明皇帝来说,就是在故地重游 ",四年前永乐八年1410年,第一次北伐。此处可以验证,因为第一次北伐王贤无论如何也干预不到··· 2.367圣怒,有“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明朝大军在大胜之余,放弃全歼马哈木的机会,班师回朝。 ”,也就是说王贤逃回去的时候大概在8月份(大捷在6月) 3.“ 千人队伍过了长江,便从陆路北上,此时已是十月底,京师尚且能感受到寒意”407龙潭,可见王贤去山西查案是从10月底出发的,仍然没有过年,此为永乐十二年10月底,1414年阴历10月底。 4.上元节王贤到家,跟他老婆赏灯会、现场失火,接掌北镇抚司,这都是永乐十三年正月的事情··· 5.而接下来便是王贤监考,须知春闱时间是确定的,2月中旬左右···已经是就近的情节了··· 所以,书中目前大概时间在1415年3月份···
百丈,而且能一箭准确命中··· 确实有点扯了··· 这弓这臂力,张辅逆天,刺客更逆天···
300两银子的年交易额有多大? 我记得明代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讲了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卖油郎秦重,想去见花魁,但见面的门槛是10两银子··· 卖油郎有个卖油挑子,每天去卖油,油店的老板看他人厚重,每天给他最好的油,还给他优惠···秦重开始了攒钱的奋斗,他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攒了14两银子,置办了行头,去见花魁···
这个姓吴的真垃圾••• 300两以上的收税叫与民争利,不知道农民连银子都少见,却要承担重税、徭役,在他眼里算不算与民争利!或者失地佃农租种大地主土地要负担奇高地租,不知这些大地主算不算与民争利•••
回答有些认为有了民族主义才会毁城刷兵的兄弟··· 我很早就发现了,没有民族主义也可能刷兵,见过无数次,但没有截屏,以至于惹来很多质疑,这次再次发现,有了截屏···
作者罔顾历史顺序,爆出了可笑的笑话··· “其实现在开海,并没有政治上的阻力,当年隆庆开海,已经打好了底子。只是到了嘉靖年间,沿海倭寇作乱,市舶司全都被关闭了,只留下广东一处而已。” 1。嘉靖是隆庆的爹··· 2、隆庆开海之后,宁波是有市舶司的,还有福建的月港···
主角担心的某族复国运动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以大明的实力,以当时的交战规则,以某清犯下的滔天罪行(辽东死亡的300万汉人、书中京城等各地征粮的无辜百姓死者),只算平民死亡,这个民族也已经没办法留在世上了··· 而且,毕竟也只不过是几十万的人口,抹去它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不是20世纪,那是17世纪···毁掉所有它的文字,清理干净人口,并非太难··· 印第安哪里有复国运动?一则老美强大,二则印第安的各种实力实在不够看··· 这是殖民的时代,也是毁灭的时代,血淋淋的··· 规则,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欧洲之所以善待战俘,因为各国都可能被对方俘虏兵士,因此形成规则,赎买或者换俘···而当时某清不要说是对明战俘,就是对明百姓都是罪恶累累,应该以野蛮对野蛮··· 也不要说杀俘对方就不投降了,本来对方也就不太会投降,只要有选择,不杀绿营汉军就完全可以分化对方了。至于对方投降,以将来的发展状况,需要么?投降更麻烦···
撞还是不撞,其实纯粹娱乐···
孙权又冷笑几声,决定自己亲征了··· 这货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他在书中哪一次亲征不是大优势打惨败仗?他还真没羞没臊了···
就招远事件,给大家转两个事例··· 首先问以下问题大家思考: 招远事件中,如果有人在现场冲出来救人,女孩受伤没事,但失手把凶徒重伤或死亡,会怎样?算见义勇为受表彰,还是算伤害罪被判刑并赔偿?
话说,最近那个拯救淫窟女而被拘留的案例大家怎么看? 个人觉得: 1.这法律挺逗比的··· 2.这人也太老实了吧? 前者说的是,这样使用法律是不是太滥用了? 后者说的是,这人为什么一定要说干了后如何如何···打点檫边球还是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吧?比如,去了但没开始呢,遇到求救···不知道这种情况怎么说? 法律可以凭别人自己说就判对方有罪么?比如有人说:我偷东西了!结果一则拿不出偷的东西(那个事完了谁还留着证据?),二则也没有苦主告(我不信这女的出来还告他)
批一下三星的手机··· 我和我老婆的手机都是三星的,相对便宜而且板大···一个一千多的我用,基本不上网,一个3000左右的老婆用··· 然后,一年之后,我老婆的先坏了,拿去修,说主板坏了,换一块··· 又过了3个月,前几天我的手机也坏了,关机后还无法打开,症状和老婆的一样,估计要么电池坏了,要么主板坏了,后者的可能性最大···还没拿去修··· 我想说的是:难道三星手机的主板设定年限是1年多一些?太挫了··· 不过,售后服务值得表扬···在保修内,换板子没要钱···可是也不知道他换的板子是不是新的,还能用多久···
给大家看一个绿教在英国的视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讲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kyOTQwNjc2.html&urlrefer=ba7e9114afc0b3567362c2e2c2c34306
一个关于某宗教的视频,挺有意思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kyOTQwNjc2.html&urlrefer=ba7e9114afc0b3567362c2e2c2c34306
新发现,这真是好书一本··· 可惜,对待公孙瓒的问题上作者太让人失望了··· 理由根本解释不通···虽然怕乌丸、怕朝廷,但也不能留这么大一个、完全没有打服的对手核心嘛··· 把防公孙的力量,用于防乌丸,也就够了···至于朝廷,给公孙安一个罪名,办成铁案也就行了···现在朝廷那帮人,袁氏家族的人不管如何都会反对你,而中立派无论如何都会挺主角,让他成为制衡袁氏的筹码··· 对待公孙,最优化是能抓到活的,然后利用活的公孙,胁迫他的部下投降···至少让他们短期内无法形成合力···主角功夫挺高,而且本来能抓到的··· 招抚幽州之后,如果不像沾血,就把公孙礼送到朝廷··· 对待公孙,次优是当场杀死,然后做成铁案上报朝廷···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公孙系力量重新凝聚的速度,也便于招降中立派··· 最差的就是放过公孙,这人的主力并未全灭,心理上也并未被主角打服,估计他总想着这是主角侥幸,所以他肯定会发奋,甚至可能会勾连乌丸,以图报复···
推荐重生三国··· 好书一本,架构很好··· 只是前面20章左右不太好···过了就越来越好了。 这几天趁放假花时间看了,这两年难得一见的好书··· 唯一的缺点是更新太慢···不过好像也有80万字了,可以杀了···
拿主角的人品来论作品好坏的···真是让人奇怪··· 王贤的作为是王贤的作为,而且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其行为也没啥大不了的···有人说夺妻之恨啥是,啥是妻?不说没有结婚,即便龙姑娘跟了小王爷,将来也不过是个妾而已,妻不归他自己管的了···而妾离妻实在太远了点··· 你可以骂王贤无耻,但是要因此骂作品太烂,实在是太奇怪的逻辑··· 说实在的,和尚的文笔、故事、人物刻画,种种水准都是极高的··· 难道金庸写个痞子韦小宝,不但种马,而且亲自下手抢老婆(阿珂),还威逼沐王府郡主,但个人觉得,金庸这本书比以往的作品都要好···
坦率的说··· 我冷冷一笑,坦率的说,Frankly speaking```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