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含之 顾含之
关注数: 82 粉丝数: 365 发帖数: 16,350 关注贴吧数: 13
旧唐书武攸暨传 攸暨,則天伯父士讓孫也。天授中,封士讓為楚王,攸暨封千乘郡王。賜爵實封三百戶。兄攸寧為建昌郡王,實封四百戶。攸寧歷遷鳳閣侍郎、納言、冬官尚書,病卒。 攸暨初為右衛中郎將,尚太平公主,授駙馬都尉。累遷右衛將軍,進封定王,又加實封三百戶。俄又改安定郡王,歷遷司禮卿、左散騎常侍,加特進。神龍中,拜司徒,復封定王,實封滿一千戶,固辭不拜。尋而隨例降封樂壽郡王,拜右散騎常侍,加開府儀同三司。延秀等誅後,又降封楚國公。延和元年卒,贈太尉、并州大都督,追封定王。尋以公主謀逆,【令平毀其墓。】 【太平公主者,高宗少女也。以則天所生,特承恩寵。】初,永隆年降駙馬薛紹。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則天私殺攸暨之妻以配主焉。】公主豐碩,方額廣頤,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每預謀議,宮禁嚴峻,事不令泄。公主亦畏懼自檢,但崇飾邸第。【二十餘年,天下獨有太平一公主,父為帝,母為後,夫為親王,子為郡王,貴盛無比。永淳已前朝制,親王食實封八百戶,有至一千戶;公主出降三百戶,公主加五十戶。太平食湯沐之邑一千二百戶,聖歷初加至三千戶。】 神龍元年,預誅張易之謀有功,【進號鎮國太平公主,】相王加號安國相王,並食實封通前五千戶,賞賜不可勝紀。 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並食實封。又相王、衛王重俊、成王千里宅,遣衛士宿衛,環其所居,十步置一仗舍,持兵巡僥,同於宮禁。 【太平、長寧、安樂三公主,置鋪一如親王。】二年正月,置公主府。景龍二年,公主男崇簡、崇敏、崇行,同授三品,與漁陽王兄弟四人同制。時中宗仁善,【韋後、上官昭容用事禁中,皆以為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公主日益豪橫,進達朝士,多至大官,詞人後進造其門者,或有貧窘,則遺之金帛,士亦翕然稱之。】 及唐隆元年六月,韋後作逆稱制,偽尊溫王。玄宗居臨淄邸,憤之,將清內難。公主又預其謀,令男崇簡從之。及立溫王,數日,天下之心歸於相府,難為其議。公主入啟幼主,以王室多故,資於長君,乃提下幼主,因與玄宗、大臣尊立睿宗。公主頻著大勛,益尊重,乃加實封五千戶,通前滿一萬戶。公主子崇行、崇敏、崇簡三人,封異姓王;崇行國子祭酒,四人九卿三品。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所言皆聽。薦人或驟歷清職,或至南北衙將相,權移人主。軍國大政,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 公主由是滋驕,田園遍於近甸膏腴,而市易造作器物,吳、蜀、嶺南供送,相屬於路。綺疏寶帳,音樂輿乘,同於宮掖。侍兒披羅綺,常數百人,蒼頭監嫗,必盈千數。外州供狗馬玩好滋味,不可紀極。有胡僧惠範,家富於財寶,善事權貴,公主與之私,奏為聖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貨流於江劍。公主懼玄宗英武,乃連結將相,專謀異計。其時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門,常元楷、李慈掌禁兵,常私謁公主。 先天二年七月,玄宗在武德殿,事漸危逼,乃勒兵誅其黨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公主遽入山寺,數日方出,賜死於家。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籍其家,財貨山積,珍奇寶物,侔於御府,馬牧羊牧田園質庫,數年徵斂不盡。惠範家產亦數十萬貫。
太平公主女儿万泉县主薛氏墓志铭 延州豆盧使君萬泉縣主薛氏神道碑 或稱達性命者,齊死生之域;違憂怯者,一修短之數:斯蓋無心之倫耳,焉足與議於情哉?何則?雲虹滅影,詞人於是詠謠;華秀從風,君子為之歎息:豈不以對仙麗之景,懷變化而遺戀;在韶蕊之節,悼零落而偏憤? 吾見豆盧氏之子,於其伉儷有焉。【縣主諱字姓薛氏,】河東汾陰人也。大父駙馬都尉奉宸將軍諱瓘,尚城陽公主;考駙馬都尉散騎常侍諱紹,尚鎮國太平公主。其在昔也,夏有車正先封,周有薛侯爭長;其在今也,五宗姻於帝裏,重葉母於王姬。河水經天上積星辰之氣;霍山震地,下多珠玉之林。 縣主幼而敏惠,長而洵淑,貞義孝烈之傳,吉凶賓祭之儀,一聞成誦;紘綖絢組之制,湆芼醞羞之品,一見懸解。至迺鶴回清汎,蠶聚崩雲,月韻玫砧,花穠彩樹:婦人能事,鹹致妙焉。大聖天後煉石補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啟弄孫之美邑。封猶有禮,義引而親,天授三年四月,內封萬泉縣主。 天愛下流,日親上簡,乘龍之舉,和鳳為難,絡八紘以選門,奄千官以求俊。夫以龍圖帝寶,析步搖之華源;虎戟侯門,襲京燕之雄胄:人之信美,帝用嘉焉。以萬歲登封元年仲春既望,歸於豆盧氏。六官送行,百僚供事,迓以鑾輅,遣以翟車,環珮冕旒,璆然在馭,黼藻朱黛,爛其盈門:詔婚之禮,於焉為盛。 爾迺移其愛敬,以事舅姑;伸其友恭,以諧公妹:舉宗洽比,如鼓瑟琴。每至婚姻會同,少長咸集,珩璜節步,金翠耀首,有婉嫕之心,無竭幦之色。希眄睞者,若遲日之映漣漪;瞻詞氣者,猶光風之轉蘅蕙。加以引納懷和,饋分周賑,疏屬自附,窮歸忘窘,故蘭行彰信於閨門,而蕙風滿盈於邦國,諒惟琬玉之性自美,抑亦劬勞之訓致焉。 中宗孝和皇帝雲回南土,龍見東京,二儀更辟,九族鹹敘。望我兄兮,公主讚陶鈞之力;曰吾甥也,縣主開邑井之賦。神龍元年春,加實封三百戶,縣主既通籍門闌,奉禦又尚司殿省。天子巡遊宮觀,觴樂池台,我有周親,無時不從。主家外幸,比齊後而聯恩;子婿中參,與趙王而均理。或醉飽逾度,寒燠未平,何嚐不禦藥在門,王人接路:當時厚澤,莫之尚也。景龍四年二月,以奉禦出為丹、延二州刺史。保傳下堂,隨朱轓而同去;輜軿入郡,與早蓋而齊飛。辭宮闕而歲闌,戀庭闈而日遠。肥泉永歎,邪氣攻衷,楚祝招而不來,秦醫來而不及。 景雲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傾逝於延州之廨舍,春秋二十有四。美玉褫顏,明珠晦色,平陽舊宇,遂無望於歸寧;懷縣新文,空留連於永逝。有子三人:西華、南容、東裏等,或齔或岐,呱呱而泣,天何以罰?神其忍之。冬十有二月五日,歸葬於長安之洪瀆原。窀穸營護,有命加等,器服祖遣,率由舊章:生之也榮,葬之也禮。若夫柔嘉好合,善之元也;肅雍降貴,謙之道也;山河其德,容潤廣也;熊羆其祥,祚胤大也:總眾美於修雩,馳落暉於小年,此所以哀中之又哀也。昔袁亡馬氏,蔡筆斯奮;鄭喪曹姬,潘文亦作:矧茲內範,事華無愧。砥望夫之石,以表崇邱;緝幼婦之詞,將傳終古。銘曰: 薛之重祖,胄軒國禹。相殷侯周,氏其土宇。英英白雲,鬱彼河汾。公門蕃衍,銘鼎氛氳。則仁則義,則戚則勳。餘慶介祉,誕靈女士。中宗之甥,鎮國之子。皎如霜雪,華如桃李。舜族爰序,堯封鹹秩。萬泉開源,三百其實。守盛以儉,居衝不溢。亦既鳴雁,宜爾家人。謙恭下下,撫納親親。傾財致客,對饁如賓。我有邸第,前臨黃道。我有池塘,卻望青草。漢輦停暮,秦簫拂早。歲月易望,歡愉難保。良人出守,將命北徂。與子偕往,飲別東都。望母腸斷,辭家淚枯。露萎莖草,霜酸眾雛。魂兮何歸?京兆之野。葬於何處?杜陵之下。岩岩雙闕,列列行檟。勒是徽音,以觀來者。
【转】薛绍葬礼在武则天“不豫”时开始准备 唐睿宗为李千里建墓礼葬还可以说是平反昭雪,那么太平公主为万泉县主建墓礼葬算怎么回事儿?只能说明太平公主的权势在景云元年开始达到顶峰,可以毫无顾忌地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包括在驸马武攸暨还在世的情况下“放飞自我” 从《薛绍墓志》记载来看,该墓是唐中宗“令所司以礼改葬”,薛绍的两个儿子主持安葬的,没有提及太平公主的作用。因为当时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武攸暨依然在世,她不好直接出面主持葬礼,尽管薛郎在她生命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所谓“以礼改葬”就是按照制度对应的级别重新安葬之前未能按照制度安葬的人。以薛绍最高职事官正三品的身份,是无法使用双室墓葬的,两个二十岁出头儿子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太平公主能游说她的哥哥唐中宗同意为薛绍修建越制的墓葬。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神龙模式”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太平公主,他的两个皇帝哥哥和一个皇帝侄子都是在模仿她的操作。到了安葬万泉县主的时候,太平公主直接出面越过女婿豆卢家(按照唐代既嫁从夫、未嫁从父的规矩,万泉县主的葬礼应该由豆卢家主持,但是豆卢家无论如何也不敢为媳妇修建双室砖券墓),也不需要皇帝首肯(越制的墓葬需要皇帝亲自许可),为只是正二品县主爵位的女儿修建了双室砖券墓(话说这个正二品县主的封爵也是太平公主为女儿讨来的,唐代制度是亲王之女才封县主,县主无疑是姓李的,异姓封县主还没有先例。这个操作后来也被韦皇后学去照猫画虎套用在她的两个夭折的妹妹身上)。而同年下葬、同样是正二品身份的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为她选择了5天井单室墓的形制,正是因为上官婉儿不符合适用“神龙模式”的条件——她不是太平公主的血亲。需要强调的是,太平公主安葬上官婉儿采用的虽然不是“神龙模式”,但也是正二品朝官的阔气级别,再来看看同时期陪葬帝陵的昭容、婕妤墓葬的寒酸,就可以知道太平公主是怎样善待上官婉儿的身后事了。 为薛绍撰写墓志的崔融,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两唐书有传:“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朝廷所须《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及诸大手笔,并手敕付融。撰哀册文,用思精苦,遂发病卒,时年五十四。”崔融为武则天撰写哀册文,绝笔而死,除了确实很耗费心智外,很可能是吓死的。有了崔融的前车之鉴,再也没人敢为武则天撰写碑文了,所以乾陵神道前就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无字碑”。 神龙二年(706)正月廿二日丁酉,在其长子薛崇胤和次子薛崇简的主持下,薛绍“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旧茔”,《薛绍墓志》说:“逶迟挽绋,背洛城而西转;哀咽笳箫,指秦陵而北迈。”可知是由洛阳起柩归葬长安,此时距离他的亡故已经十七年之久了。这个下葬时间的选择非常微妙。头年(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崩于东都上阳宫,第二年正月廿二日,薛绍就已经下葬于咸阳县,期间相隔仅仅54天,这段时间对于建造如此规模的墓葬和筹备葬礼来说显然是不够的。那就说明,薛绍的葬礼是在武则天“不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备了,只等她升天就可以从洛阳起柩返回长安举行下葬仪式。从时间细节上来看,《旧唐书·中宗本纪》载:“(神龙)二年春正月丙申(廿一日),护则天灵驾还京。”武则天灵驾从洛阳出发返回长安的日子是在薛绍下葬的前一天,理论上太平公主应该在护驾队伍中刚刚从洛阳出发,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参加薛绍的葬礼。 在初春的寒风中,也许太平公主会再次回忆起初婚那盛大的场面和薛郎英俊的面庞,恍惚间他仍在她的身边。但即便再见薛郎,太平公主也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她的目标是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更能左右别人命运,一如她的母亲。 (本文作者李明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唐驸马都尉薛绍墓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录入】太平公主夫婿薛绍墓志铭 大唐故右武卫大将军兼散骑常侍驸马都尉平阳县开国子薛公墓志铭并序 行国子司业兼修国史清河崔融撰 公讳绍,字昌,河东汾阴人。曾祖德充,随齐王属、海徐相三州刺史、河东公。祖怀昱,皇朝光禄卿、卫绛晋三州刺史、河东公。父瓘,右卫中郎将、左奉宸卫将军、驸马都尉,赠使持节都督洪袁吉抚五州诸军事、洪州刺史、河东公。 夏之大夫,殷之左相,枝叶硕茂,源口流长。涉河而东,家汾之曲。两朝尚主,四代封侯。土田割裂于㝢县,邸第相望于京邑。盛矣哉!夫珍木灵草,必产瀛州之上;鵷鶵鹤胎,多育昆岑之下。 【公生而俊令,】幼而瓌杰,抱质怀文,出忠入孝。【望隆英少,名重贵游。】龙朔二年,【敕授奉义郎,事沛王。】楚王爱赋,临风台而引宋生;齐王好书,开雪宫而迎孟子。 永隆二年,授驸马都尉,尚太平公主,傅宣令望,国选佥属;冯石懿亲,帝宠尤盛。寻授游击将军、守右卫亲府中郎将,封平阳县开国子,累迁左玉钤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兼检校右散骑常侍。】将军者国之爪牙,常侍者朝之献替,非公莫可,惟帝其难。 永昌初,会凶臣薛怀义、周兴等用事,仓卒遇害,时年廿九。嗟乎!李通谦谨,常避权贵;何晏才能,竟罹冤酷。呜呼哀哉! 神龙初,圣上光阐中兴,载怀敦叙,爰降恩敕,复旧官爵,仍令所司,以礼改葬。 粤以神龙二年岁次景午正月景子朔廿二日丁酉,归葬于雍州咸阳县河东府君之旧茔,礼也。嗣子云麾将军、行右千牛卫中郎将、卫国公崇胤、次子正议大夫、行尚辇奉御崇简等,行通神明,诚动天地。日月已竟,三年之丧逾远;霜露既濡,七日之感恒切。逶迟挽绋,背洛城而西转;哀咽笳萧,指秦陵而北迈。玉玦埋土,柏凑填香。青天昼灭,黄泉夜长。 铭曰: 何彼浓矣,花如桃李。天帝之孙,公侯之子。【车服光光,剑履锵锵】正偶翚翟,中分凤凰。运迁时革,命屯数厄。成是贝锦,铩此鸾翮。大明登天,德泽漏泉。饰终之典,归葬秦川。
从敏妃和敦肃皇贵妃入葬帝陵的区别待遇看年妃入泰陵为雍正本意 虽然雍正顺水推舟将和其他妃嫔不同一直被康熙停景陵宝城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葬入帝陵,但我们从皇帝对敬敏和敦肃皇贵妃的区别待遇,或许可以看出是否有先帝本意合葬对帝陵皇贵妃身后待遇的影响。 1. 敏妃的供品和祭祀水平不但低于敦肃皇贵妃这样的帝陵皇贵妃,也低于园寝皇贵妃。 史料:妃位以上俱设神牌,神牌供奉在园寝享殿的神龛之内。妃位以上享有四时大祭(清明、中元、冬至、岁暮),每次每位膳品十七盘,(【祔葬帝后陵的十八盘】)饽饽果品五十四碗。(【皇贵妃六十三碗,敬敏皇贵妃五十七碗】)— 只比妃的五十四晚多三碗。 史料:皇贵妃、贵妃、妃于享殿(祔葬帝后陵的也叫隆恩殿)供奉神牌。有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四次大祭,忌辰小祭,无朔望小祭(只点香烛拈香行礼,【祔葬帝陵皇贵妃有朔望小祭,敬敏皇贵妃无朔望小祭。】) 2. 雍正朝第一手官书《起居注》和第二手官书《实录》上,雍正在元年八月末到九月初率领王公大臣等人奉安康熙和生母孝恭仁入葬的整个过程,都无敬敏出现,也没有她被任何人安奉入葬的记录。最后是通过陵寝《昌瑞山万年统志》等,才知道她其实是九月一日下葬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乾隆二年二月敦肃皇贵妃金棺和雍正帝及孝敬皇后同日被乾隆及王公大臣等安奉葬入泰陵的过程,在官方实录等记载里非常明确正式也较为详细。 这样看,清廷对敦肃定调为正式安奉,对敬敏定调更像是非正式下葬。 敏妃之母怡亲王在当时是雍正唯一一个既能干活又忠心的兄弟臣子,雍正不至于故意对敏妃身后待遇进行打压。乾隆并不喜欢年家,一上台年大就被弹劾丢官,后面还一直追年大儿子的债,并且不允许年糕的子孙考科举。乾隆如此喜欢给前朝翻案的人,在评价年羹尧的时候,还是直截了当称呼他是“叛逆之人”。 乾隆花钱修陵的时候有多大方就不用多说了,在泰陵还外加了好多石像生,敦肃作为帝陵皇贵妃的长年累月的祭祀待遇加起来远高于园寝皇贵妃,也正因为帝陵皇贵妃待遇高,所以乾隆为了弥补不能葬入帝陵的宠妃纯妃才修了有部分帝陵明楼方城配置的妃园寝。
因为敦肃丧礼倒霉的大臣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敦肃皇贵妃年氏薨于圆明园。 雍正作为45岁缵承大统、对自身私生活一向讳莫如深的皇帝,深知应以礼止情。过分的情感宣泄既不合于礼,又无济于事。然而从史料的一鳞半爪中,我们仍可窥见其内心之起伏。比如,他违反斋戒规定,于斋宫问疾,亲拟上谕加封皇贵妃,后又数次修改增删。又如,冬至大祀甫一结束,他即疾驰40余里赶回圆明园,谅阴结束后的第一次大朝贺亦因此取消。再如,他一改工作狂本性,连续十余日疏于政事,起居注几近空白。他大规模提高了皇贵妃的治丧标准,饶是如此,却仍旧认为“皇贵妃仪仗草率”,要对涉事人员进行追责。老八允禩不仅作为工部主管被议罪,还因天津水师一事两次被雍正痛骂。老三临丧推诿,被雍正记仇,数年之后以“恶逆”之罪清算总账。 下面总结因敦肃丧礼倒霉的王公大臣: 1.礼部:礼部尚书赖都、李周望,侍郎查嗣庭、三泰,俱降二级。 【史料】 又覆请吏部奏议处办理,皇贵妃仪仗草率之礼部尚书赖都等降调一疏。上曰:赖都、李周望、查嗣庭、三泰俱着降二级。 (《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申时。) 2.工部:工部主事威黑纳,革职。提拔该主事的八弟允禩,雍正认为宗人府议罪(罚俸一年)避重就轻,发回重议。 【史料】 宗人府议奏因廉亲王允禩监造仪草率,应罚俸四年半一疏,上曰:将工部监造之王大臣着从免罚俸议处,至草率制造仪仗一副着落伊等赔补。又覆请宗人府议奏廉亲王允禩不将主事员缺即行题补应罚俸一年一疏,上曰:看此事廉亲王允禩从前于额外主事内拣选保题后,年希尧到任时,汉司官混行具呈,额外主事亦在其中。伊乃以未曽保题巧为饰词,此皆廉亲王居心狡诈、欺罔君上之处,宗人府理应据事议罪。【今并不照伊所供详议,反舍重从轻,援引非罪任意以为处分,甚属徇情,将本发回另议具奏。】又覆请奏所造仪仗草率,应将侍郎萨尔纳革职、郝林所加三级抵降三级,免其调用。【主事威黑讷革职】一疏,上曰:萨尔纳、郝林着从宽免其议处,已有旨了,【余依议】。 (《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三年十二月一日。) 3.三哥诚亲王允祉临丧推诿,被雍正记仇“恶逆”。 (按:恶逆,“十恶”里排行第四,指杀害尊亲属或殴打祖父母、父母的行为。允祉作为兄长,原本就没义务参加弟弟的妾室的丧礼,谈何“恶逆”。) 【史料】 从前皇贵妃丧事,允祉当齐集之期,俱诡称有另交事件,推诿不前;及前年八阿哥之事(指福惠夭折),允祉欣喜之色倍于平时。此其【恶逆】之罪一也。 (《清世宗实录》,雍正八年五月辛卯。)
年妃所出的福惠五岁破格使用鹅黄数珠 (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太监刘玉、张玉柱传旨,将造办处做成的珊瑚数珠进一盘来,朕赏人用。嗣后朕要赏人的数珠俱要鹅黄的。小阿哥的数珠亦用鹅黄的。钦此。 数珠属于正式服制一部分,根据《会典》,亲王以下(包括亲王),非皇帝特赐加特许不许擅用鹅黄,而福慧年方六岁用的数珠,已被雍正破例俱可用鹅黄(这里不是特恩赏赐大臣一个但不一定特许服用,而是成为定制直接服用)。雍正的其他皇子,包括当时十六岁的四、五阿哥弘历弘昼,和弘时弘曕钧未见此类记载。 再结合五年给福慧分配属人,雍正对于非嫡非长母亲早亡的八阿哥,区别于其他皇子的对待是非常明显。以至于在一向不重视早夭皇子的清朝,这位八岁小朋友的去世,“诸王大臣无不为朕痛惜” — 这按道理应该是左膀右臂肱骨大臣的待遇。福慧身前对雍正的重要,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挂在心上。 顺治九年四月癸丑定制,“禁和硕亲王以下及官民人等……衣物、辫襚(系辫稍之线)、镶边,擅用鹅黄、柳黄色。” 光绪大婚皇后凤舆为“鹅黄色”,慈禧与隆裕丧礼上,离开紫禁城时用的都是“鹅黄吉祥轿”。 《清稗类钞·讥讽类》记载,黄色中以赭黄为最贵,杏黄,鹅黄次之。 已知皇太子舆服就为杏黄色。 皇子(非亲王者)按照舆服志,朝服绦子等只能用金黄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