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9bR55 -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654 关注贴吧数: 7
一个梦 我梦到我在公园里的假山半山腰上,这里有一片很深的水洼,有人掉了下去,这是不是我先不及下定论,我可以感觉到我的身体没在水中,感觉到窒息,我想再往下沉就会死去了,果然,一段急促的窒息感后,我失去了知觉......接下来我跟一个中年人,向假山走去,这时我想起来在半山腰淹死了人,他和这个人有关系,我的心里感到内疚,好像我看着溺水者而见死不救,害怕他发现那个水洼,但他急急忙忙地向山上赶,仿佛在找什么人......接着我又失去了知觉,我在梦中醒来时,发现我在一片草坪上,草坪外是人工湖,栏杆边有一个卖饮料的小摊,我想起原来这是个游览地,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找小岬,小岬找不到了。我环顾四周,没有小岬的身影,忽然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抬头一看,一架巨大的航天飞机从头顶掠过,同时我听到广播的声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正在返航途中......我高兴的对旁边的同伴说(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同伴):我们在2005年末!哥伦比亚号坠毁的时候,也是欢迎加入NHK制作的时候!我们看着飞机在空中解体,最后坠毁在西面的不远处,我舒了一口气:差一点就击中我这边了。我回过神来时,发现旁边多了一座假山一样大的塑像,MS小岬的样子,前面的地上有一块沾满血的白布,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画面:小岬将一堆白布点燃,然后纵身跳入火堆之中,之后从火里走出来,走到湖岸上,身体慢慢倾向湖水,霎那间失去平衡,坠入水中。我想,没想到动画中有小岬自杀的画面。我回过神来时,很多人纷纷向一旁的溜冰场走去,一个很矮的小姑娘和比她更矮的小男孩从我身旁经过,我跟上去问小女孩:这是你弟弟么?她回答道:不是,他是我哥哥,我笑答道:他为什么比你还矮?因为他还没有发育,他才11岁。我很是吃惊,因为他还不及我的膝盖高,我说我比他大八岁,怎么着他也得跟我一半那么高啊......一阵眩晕后,我环视周围,那些人都不见了踪影。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XX,发什么愣啊,还不快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初中那四个经常一起结伴回家的好哥们儿,我答了一声:没事儿,慢点儿等等我!说着快步跟上前去。见到昔时的好友我高兴得不得了,这时不知不觉已经是夏天,太阳很毒,我感到酷暑难难当,看见刚才卖饮料的小摊,我对大伙儿说:天这么热,咱们买瓶饮料吧!XXX 说,那儿只卖酒,你回去再喝吧!走到过湖边的一个转弯,前面是操场乌黑的跑道。太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火一般的热。我对其他人说:太热了,咱们往树荫那边站站,要不跑起来吧!于是大家向前跑去......
弗洛伊的对缓和痛苦的三种方法的论述...... ①大概有三种缓和的方法:极大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无视自己的痛苦;替代性的满足,它可以减少痛苦;致醉物,它可以麻痹我们对痛苦的感觉。这类办法是不可缺少的②。伏尔泰在《天真》结尾中劝告人们种植花草,就想到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科学活动也是这类转移。艺术所提供的替代性满足是与现实相对的幻想,但是这些幻想在心理上产 ①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②在《虔诚的海伦》中,威海姆。布施在较低的水平上谈到了同样的情况:“有忧愁的人也有白兰地。” 生了影响,因为想象在精神生活中起着作用。致醉物影响到我们的肉体,改变了它的化学物质。在这些方法之中,找到宗教所在的位置是不容易的。我们必须看得更远一些。 人类生活的目的这个问题被提出过无数次,但却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这种答案。一些提问的人说,如果事实上生活是没有目的的,那么一切对人们便都失去了价值。 但是,即使这样也不会改变什么。 相反,看起来人们好像有权利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似乎是人类自以为是的产物,这种自以为是的许多其他的表现已为我们所熟知了。没有人谈论动物的生活目的,除非把它说成是为人类服务的。但是,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因为,许多动物对人类并没有益处,人类只不过是对它们进行描述、归类、研究而已;许多动物种类甚至连这种用途也没有,因为在人类看到它们之前,它们就消亡了。宗教再一次表明只有它才能回答生活的目的。生活是有目的的观点随着宗教制度而兴衰——这个推断几乎是不会错的。 因此,我们现在看看规模小一些的问题——人们本身的行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目的。他们向生活要求什么?希望实现些什么?答案几乎毫无疑问是追求幸福。他们想变得幸福并保持幸福。 这种追求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目的。 一方面,它旨在消除痛苦和不快;另一方面,旨在获得极其快乐的感觉。 从狭义上讲,“幸福”这个词只指后者。与人的目的的两分法相一致,人的活动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其根据在于人的活动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哪一个目的。 显而易见,决定生产目的的只是快乐原则的意图。这个原则从一开始就控制了精神器官的活动。它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的意图是与整个世界(包括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相悖。人们倾向于认为人类应该“幸福”的考虑并不包括在上帝“创世”的计划中。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幸福(相当突然地)产生于被深深压抑的那些需要的满足。 而且从本质上讲,这种幸福只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当快乐原则所渴望的某种状况被延长时,它就只能产生微弱的满足。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强烈享受感只能产生于对比,而不能产生于事物的一种状态中①。因此,我们幸福的可能性已经被我们本身的气质所限制了。相对来说,不幸则是很容易体验到的。我们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痛苦的威胁:来自我们的肉体,它注定要衰老和死亡,而且,如果我们的肉体失去了疼痛、焦虑这些警告信号,它甚至就不可能存在;来自外部世界,它可能毫不留情地以摧枯拉朽的破坏势力与我们抗争;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痛苦大概比前两个更厉害。我们时常把它看成是毫无道理的附加物,尽管它与其它的两个一样,都是命里注定的。 如果在这些痛苦的压力下,人们习惯于改变他们对幸福的要求,就如同快乐原则受到外界影响实际上变成了更有节制的现实原则一样;如果人们认为仅仅摆脱了不幸或经受住了痛苦的打击,自己就是幸福的;如果一般说来避免痛苦的任务使获得快乐的任务降到次要位置上,那么,这些都是不 ①歌德甚至告诫我们:“没有比长时期的风和日丽更难忍的了。”但是,这也许是夸张的说法。 足为奇的。思考表明追求幸福的任务的实现可以采取非常不同的途径;所有这些途径都已受到各种处世哲学的推荐,并被人们所采用。无节制地满足一切需要是最动人心魄的生活方式。但是,这意味着把享乐置于谨慎之前,这样做很快就会带来恶果。其它以避免不快为主要目的的方式由于它们所关注的不快的根源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方式是极端的,有些是适中的,有些是片面的,有些同时从几个角度解决问题。
我做的梦 在我的空间里有,但还是贴上来了  我去了芬兰上学,在学校里,我看见很多过去的同学,后来来了一架直升飞机,我坐了上去,飞机在海上飞着。忽然驾驶员掏出一把小型手枪,哈哈大笑,然后自杀了。我只能任凭直升机向前飞,因为我既不会驾驶也不知道怎么呼救。  飞机在茫茫大海上飞行,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看见前面的陆地,陆地上有树,飞机挂在树上,终于降落了下来。我走上岸,看到岸上有房屋和街道,几个黑人小孩在玩耍,我想这一定是到达非洲了,但我不知道在具体哪个国家。我拿了驾驶仪和一个壶盖似的容器。走上去用英语问道一个小孩:“Do you understand English?”。小孩摇摇头,我只好继续走。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街上,好像询问似的在对坐在板凳上的一个人说话,好像在算命。我用英语问年轻人这是哪里,他同样不懂我的话。我又继续走,刚才那个坐在板凳上的人走过来,用英语和我说话,我说:“Do you know where am I."他说:“塞拉利昂。”原来我在塞拉利昂。我说我在芬兰上学,直升飞机失去控制,降落在这里。他说芬兰离这里坐飞机有十几个小时的路程,你在飞机上呆的时间真久啊。他又说他曾经在XX二中上过高中,我一听,XX二中就是我家乡的一所中学啊,没想到他竟然在我老家上过学,真是太巧了!我想到曾经听同学说过有黑人外教曾在那里任过教.......
一个很牛的人——海岩 海岩  海岩,1954年出生于北京。1969 年应征入伍,曾做北京市公安局干部、北京新华实业总公司管理处处长,现任昆仑饭店总经理、董事长,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等。  海岩是著名作家,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少年入伍,是歼击机6型的电气师,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还著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河流如血》、《死于青春》、《海岩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学作品。  他还是出色的企业家,高级经济师。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干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昆仑饭店总经理,亚洲大酒店总经理。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锦江国际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昆仑饭店董事长。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家酒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  他更是一流的设计师。北京昆仑饭店的阳光酒廊、锦园餐厅、上海餐厅、日本餐厅、健康俱乐部、雪茄吧;亚洲大酒店的老船坞餐厅、锦江府餐厅、樱桃园咖啡厅……都出自他的手笔,华美而不奢侈,厚重而不拘泥,以最新的语言诠释传统文明,以灵性的创意构筑人文关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