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haiyang400 zhouhaiyang400
关注数: 246 粉丝数: 634 发帖数: 15,857 关注贴吧数: 129
根据本次跟新内容推断原本的DLC计划 这两周的博客内容明确了一个事情,本次大更新是包含了原计划的DLC的,也包括了一部分玩家呼声很高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一下哪些是原本计划的。 DLC1 海民,这个简直不能忍,海民绝对不应该是个DLC,因为这是这个时代最关键的民族之一,没有海民,就像阿提拉没有哥特,亚历山大没有波斯一样,现在可以明确当初计划的DLC1就是海民,可以理解成把关键内容做成DLC。 DLC2 亚述,美索不达米亚应该是原本计划的内容之一,已经完成了部分内容,所以这次才能制作出来,其中亚述肯定是最早进入制作流程的,亚述已经大量出现在文本中,加上这个民族的名气,制作出来是板上钉钉。 DLC3 巴比伦,同理,利用已经做好的地图,但不太确定巴比伦是不是原本的计划之一,巴比伦这个派系最复杂的地方就在于巴比伦城,这个城市需要大量额外的美术素材,但基于这个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地位,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DLC题材。但个人有点疑问,巴比伦和亚述其实相当相近,也有可能本来是计划作为一个DLC,真正的DLC3另有选择。 迈锡尼和特洛伊应该不是原本计划的DLC,因为这个内容不适合二次售卖,更像是根据玩家反馈制作的内容。 原本DLC中,应该还有一个战役包,我猜测是以色列,添加以色列民族,但基于目前的形式,这是碰都不能碰的题材了,CA也就是顺势取消了相关内容。
继续讨论下剑龙下目的肩棘 上次发帖讨论后,又多方面收集了资料,再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吧,说错大佬轻喷。 首先,目前明确发现肩棘的剑龙下目动物有三种,华阳龙,钉状龙和巨棘龙,疑似有肩棘的(也就是发现大型骨刺,但没有明确在身体哪个部位),有沱江龙,勒苏维思龙(或者是铠甲龙)。 其次,是几乎肯定没有肩棘(古生物的事不能说肯定)的,剑龙属,乌尔禾龙属(当然有分类认为其就是剑龙属) 剩下的剑龙下目动物都是无法回答。 这里重点说下那些疑似肩棘的,首先就是沱江龙,在保罗的普林斯顿大图鉴中,沱江龙有三对尾刺,这个设想是基于和沱江龙亲缘关系很近的重庆龙五尾刺化石和沱江龙有两个不知该放在哪里的大刺,这两大刺比其他尾刺长了一倍,而且是直的,和钉状龙、巨棘龙的有弧度的肩棘不一样,因此保罗把它放到了尾巴尖上。但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个奇葩复原,比如哈特曼就明确说他不知道这个复原是什么依据,因此他的复原还是肩棘,赵闯也是如此。 另一个是勒苏维斯龙,我们且不管它目前分类,单说化石,它的化石也有一个大刺,比一般的尾刺要大,不同的复原分别把这个刺放到背上,尾端和肩棘,最新的复原是2008年把勒苏维斯龙改为铠甲龙的那次,认为这个肩棘其实是一个尾刺,当然这个尾刺不是剑龙的四尾刺,而是类似钉状龙的形态。 此外还有米拉加亚龙,它有比较完整的前半身,也发现了断掉的刺,但这个刺很有可能是背部和尾部的,因此,两种复原都有。 关于剑龙的演化路线一直是比较争议的,比较好判断的一点是,介于钉状龙和华阳龙之间的物种,有肩棘的可能性很大,钉状龙比沱江龙更演化(根据荐椎闭合情况),所以沱江龙的肩棘是否存在,很大程度又取决于它和华阳龙的位置。如果沱江龙是在华阳龙前就分化出去了(还真有这样的观点),那他可能没有肩棘,如果是之后,那至少在分化出去的那下子肩棘是应该存在的,这也比较好解释它那两大刺。 北美剑龙除了确定没有肩棘,还有个特征就是骨板大型化和大体腔化,大部分剑龙下目的动物,都是前半段是小型骨板,然后在腰部之后逐渐变为骨刺(可以扁也可以是圆柱),真正变为只有大型骨板和四尾刺,目前来看只有北美剑龙,而乌尔禾龙化石不足以判断,当然这和其他地区剑龙化石不完整有关,所以介于钉状龙和剑龙中间的物种,比如米拉加亚龙或者铠甲龙,往往会根据画师的个人风格,选择趋向于剑龙还是钉状龙,或者两者结合,比如既没有肩棘,尾巴又是尖刺而非骨板。
现在关于鸭嘴龙和禽龙的演化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我只是一个很业余的爱好者,说的不对请轻喷。 以前一直有说法是禽龙演化成了鸭嘴龙,但我关于这个演化过程,我看到有几个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不同的禽龙型类演化成了不同亚科的鸭嘴龙,豪勇龙演化成了赖氏龙亚科,而禽龙或锦州龙这种是演化成了平顶鸭嘴龙,两个鸭嘴龙亚科的起源并不一样。 另一种说法是鸭嘴龙起源于禽龙型类中的某只,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基干鸭嘴龙科,然后依靠强大的适应能力,迅速发展,夺占了其他大型鸟脚类恐龙的生态位,逐步发展了两个亚科,像山东龙和埃德蒙顿龙的类似性就是这个辐射的典型例子。 甚至还有的说法是,基干鸭嘴龙和禽龙科是来源于更早的晚侏罗世的共同祖先(比如弯龙这类小型禽龙型类),两者是并系群,只是早白垩世是禽龙科开枝散叶,而早白垩世晚期小灭绝后,鸭嘴龙科才崛起。 不知道现在学界更倾向哪一种,我看了第四版的英文版恐龙,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说明。 我比较疑惑的点还在于,鸭嘴龙似乎并没有将直拇指龙的特点发扬光大,如果直拇指是禽龙类的展示标志,那么通常而言,展示标志会在进化中越来越突出,而不是逐渐消失,这似乎有点奇怪,难道仅仅是因为鸭嘴龙需要进一步演化成四足行走,所以将直拇指退化掉了,还是说鸭嘴龙的直系祖先压根就没有禽龙那样的直拇指,直接就是蹄装足。 而关于牙齿的进化,我就完全不懂了,按理说,如果要推测禽龙科是鸭嘴龙科祖先,一定是两者的牙齿有演化关系。 所以有没有大佬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现在学界的观点呢。
说一下自己对法老未来的研判 可以确定有的 1. DLC1,高潮,两个海民领主,这个基本是已经完工了(我估计游戏发售前都完工大半了),不存在跑路可能。 血包,可以确定有,但时间不定,这个工作量不大,不会拖延太久,也就是和DLC1一起。 2. 小范围地图扩展,CA没有承诺,只说未来计划,说明并不是板上钉钉,但说了地图扩展是早就有了,是作为未来免费的一部分,因此一个小范围的地图扩展是存在的。 其他民族和地图大扩展 1. 其他免费民族不一定有,海民出来后,就没有其他已经存在在游戏中但没出的内容了。从历史而言,埃赫争霸的主要内容也基本OK了,虽然CA说有新文明的计划,但我觉得概率比较低,尤其是亚述这种需要全面扩展的。 2.免费大地图扩展,不太现实,别说罗马那种级别地图,两河流域都不一定。 3.其他dlc,这个很复杂,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法老究竟是正作还是传奇,虽然之前说是正作,但目前调整后价格是传奇水平,现在4阵营10领主是比较对得起这个价格的,而DLC是否一定要有,完全可以看销量,销量太低,没有也不奇怪,毕竟跟传奇系列除了特洛伊,都没有DLC(不列颠和武士跌倒),而且这一作DLC比特洛伊复杂,特洛伊steam版本发布后,是特洛伊方两个英雄,阵营是已有的,不存在大量新模型新机制,地图也不用扩展,但这一作不同,只能出新阵营,而且地图必须要大幅度扩展。 降价的好处自然是玩家损失减小,坏处就是,这一作可以按照传奇来处理,不再有后续DLC,就是有,数量也会减少。 此外,这一作的改变不全是因为玩家要求,一部分原因与时政有关,我猜测原本的战役包大概率是以色列王国,现在这个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了。 但也可以乐观点,如果CA希望挽回些名声,至少把亚述出了,这里指的不是亚述帝国,而是当时还没有统一的亚述各个小王国。
帝国2未来大新闻猜想 原文反复强调大家猜不到,并且鼓励大家猜测。并且强调这项工作已经做了很久且得到来自世界范围人员的协助,结合年中展望提到的对低层代码的优化, 那么这个大活绝对不是几个新国家,或者调整平衡性或者增加新兵种那么简单,那我做几个猜测。 1.沙盒战役,即类似于国家崛起那样的大型地图征服战役,比如中世纪欧洲或者区域大混战这种类型,这种模式在命令与征服,中土大战,战争黎明等等都出现过,但在帝国时代系列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帝国时代版全战的玩法会挺有深度。这个玩法会比较适合XBOX版本。 2.区域皮肤,虽然我觉得这可能性不大,但既然体积绝对猜不到,而且得到“世界各地协助”,似乎也不能完全派出区域皮肤可能,但我觉得,区域皮肤最大的问题不是平衡性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游戏的体积会大幅度增加,不过既然提到优化,也许就是减小游戏体积呢。 我觉得如果1点和2点同时出现,那就真的太厉害了。 3全新时代的游戏,以帝国时代2的引擎做火枪时代或者某个奇幻题材,但那个星战不用想,因为微软根本没有版权。而且没有阵型系统的帝国2引擎做火枪时代过于古怪。 4.第五世代,我觉得这种技术难度不高,但及其破坏平衡和持续20年玩法的做法,不会是一个正常制作组的思维,这个大新闻不太可能是根本性改变游戏玩法。
都没有什么帖子,来一个猜测贴吧,杜克拉战役 国内和英文中关于此战役的描述不多,国内基本都来自于科涅夫的方面军笔记,有些是摘录东线一书,很少有描述其战役细节的内容,结合目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猜测下有哪些部队会进入多人战役。 苏 第一近卫骑兵军,该部最大的特点是吸引走了德军装甲主力,差点被全歼,但也为全战役的胜利立下大功,这支部队是一个典型的轻型师,有特色的部队是近卫蒙古骑兵团,可以出个新的建模。 第一捷克军,包含两个步兵旅,一个伞兵旅,一个坦克旅,还有25坦克军支援,应该属于机械化,这是唯一肯定必出的部队,也许还有不少游击队帮助。 第四近卫坦克军,和67步兵军一起夺取了杜克拉镇,这个部队去年很有名,就是那个被乌克兰打出阴影的近坦四。没有什么特色。 现在不知道是否会制作第四方面军,因为同属于东喀尔巴阡战役,但并不属于杜克拉山口。如果纳入的话(波罗的海dlc就纳入了纳尔瓦战役的内容,也就是北欧师),也许会有242山地步兵师,具体特色不明。 德军 第8装甲师,没啥特色。 68步兵师,棕熊师,最早接战的防御部队之一,可以附属大量其他部队 包括545国民掷弹兵,1004党卫军警卫营。这个师有个名人,一个狙击手,布鲁诺苏库斯,最终记录209人,可以做金牌部队。 101猎兵师,一个山地步兵师,当时第一装甲集团军有四个轻步兵师,101在杜克拉方向,100在匈牙利那边。 如果增加第四方面军方向的战斗,我猜测是匈牙利13步兵师,有德军100猎兵师和匈牙利伞兵营的支援。 至于snp,我认为出现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说朱熹遗产不适合作为帝国时代中国的代表 首先说明的是,我不否认朱熹是个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思想重要里程碑,但是朱熹的遗产,不完全是朱熹本人的历史真实面貌,而是在他的观点上衍生出的后世诸多内容,因此,去讨论朱熹本人怎么样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去说,什么xx观点是后世对朱熹的误读等等,对他的误读也是朱熹遗产的范畴,利用他的名声和学理桎梏思想同样是他的遗产。 不可否认,朱熹的哲学思想在明代是有很积极的一面,但在现代中国史学的观念中,程朱理学与八股文的结合是一个反面要素,放在大历史进程中,是毁誉参半甚至毁大于誉,而且这不仅仅是当代中国的观点,从清末就普遍有这样的观点,但海外汉学不太受20世纪中国历史观的影响,依然觉得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代表和积极要素。 这就好比nv德,在古代是有其积极意义,但在当代拿出来就是个反例,因为现代人普遍不认为这是当年的中国优秀文化,在现代中国,朱棣,岳飞,郑和甚至范仲淹都是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历史观的人物。 尤其是帝国时代玩家,本身就是以古代军事爱好居多,更加不喜欢这类条条框框的理学,讲汉朝,你希望说的是北征匈奴而不是孔孟的遗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唐代你希望讲安西都护府讲大唐征战而不是玄奘的遗产,讲大明,你去问男频历史文的读者,更愿意看神机营还是科举考试? 帝国时代归根结底是个战争游戏,我为什么要在一个重回中华古代帝国的游戏中去使用程朱理学这个被后世看来是桎梏了中华的科技或者特性?因此,朱熹遗产就是反映了欧美对中国的观点,他们眼中的中国特点和中国人自己的想法南辕北辙。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