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澄
悠悠秋稼晚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6,366
关注贴吧数: 11
祝各位吧友冬至快乐 朱光徧炎宇,微阴眇重渊。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文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几微谅难忽,善端本绵绵。掩身事斋戒,及此防未然。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朱子《斋居感兴》之八
宋九賢遺像記 宋九賢遺像記 宋潜溪 濓溪周子顔玉潔,額以下漸廣,至顴而微收,然頤下豊腴。脩目,末微聳。須疏朗,微長,頰上稍有髯。三山帽後有帶,紫衣褒䄂,緣以皂白,内服緣如之,白裳無緣,舄赤色。䄂而立,清明髙遠,不可測其端倪。 程子色微蒼,甚瑩,貌長,微有顴。眉目清峻,氣象粹夷。髯四垂過領。袍土黄色,無緣,内服領以白皂,緇帽簷髙,白履。和氣充浹,望之崇深。 伊川程子貌勁實,顴微收,色黄而澹。目有稜角。髯白而稍短,在頰者尤短,而翩翩若飛動。帽、袍與履咸如明道。儼而立,剛方莊重,凛然不可犯。 康節邵子色微紫,廣顙,身頎然,有顴特然,其下癯,骨爽而神清。須長過領。内服皂領,帽有翼圍之,袍緇,履如伊川。聳肩,低袖手,立而睨視,坦而莊,和而能恭。 横渠張子面圓,目以下微滿而後收,色黄。須少、短、微濃。衣帽類康節,履亦如之。髙拱正立,氣質剛毅,德盛而貌嚴。 温國公司馬子色黄,貌癯。目峻,準直。須疎而微長,半白,在耳下者亦半垂。耳輪闊,微向面。幅巾,深衣,大帶加組。方履黑質,白絇繶純。綨前微下而張拱,指露祛外。有至誠一德、不以富貴動其心之意。 晦庵朱子貌長而豐,色紅潤,髪白者半。目小而秀,末脩,類魚尾,望之若英特而温煦之氣可掬。須少而踈,亦强半白。鼻與兩顴微齄,齄微紅。右列黑子七,如北斗狀,五大二小,六在眉目傍,一在顴外,一在唇下須側。耳微聳,毫生竅前。冠緇布冠,巾以紗。御上衣下裳皆白,以皂緣之,裳則否。束緇帶,躡方履,履如温公。拱手立,舒而能恭。 南軒張子姿貌俊偉,眉目聳秀,白而潤豐,下少須,神采燁然。椰冠,紗巾。道服青皂緣,繫以縚。履白。坦蕩明白,使人望而敬之。 東萊吕子形貌豐偉,顔色温粹,眉厚而秀,髭淺而直。衣道服皂緣,冠幅巾,躡皂履。望之似嚴毅,就之如入春風中。 金華宋濓曰:天生九賢,盖將以明斯道也。今九原不可作矣,濓寤寐思之,而無以寄其遐情,輒因世傳家廟像影,恭以諸家所載,作九賢遺像記,時而觀之,則夫道德冲和之容,儼然於心目之間,至欲執鞭從之,有不可得,於戯,九賢亦夫人哉!
谨请教贵阳学琴去处,不胜感激 抱歉打扰。不知可否请教在贵阳可以去何处学琴,如蒙告知,不胜感激。谨祝诸事和遂。
谨以乙未正旦,祝朱子吧全部考亭后学及过往诸君子新年快乐。:) 祝诸位新年快乐,德业日新。:)
【公告】关於近日hanusnago吧友与其余吧友的争论 首先致歉。在下前一阵子比较忙,没能和其余吧务一起回应此事。
【公告】关於本吧读书会筹备事宜 本吧诸学友拟成立一个网上读书会,今开此贴讨论筹备事宜,发完之前,请勿插楼。
【转载】关于《大学》讨论课上的问题 ---治国平天下 转自豆瓣儒家人文学小站论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ite.douban.com%2F239043%2Fwidget%2Fforum%2F16796532%2Fdiscussion%2F57811362%2F&urlrefer=00a14adacc660f3c65392d98f35cd2b7 以及百度儒家人文学吧:http://tieba.baidu.com/p/3308197877
过这个节日的诸位吧友及过往诸君子,圣诞快乐。:) 如题,甲午年八月廿七圣诞快乐,德业日新。:)
诸位吧友及过往诸君子,月饼节快乐。:) 谨祝本吧全部考亭后学及过往诸君子中秋快乐,阖家康宁。:)
祝Arsenicca君、下天风君还有其他正在考试的吧友们顺利、称心~ 愿圣人大人、朱子大人保佑Arsenicca君高考顺利,下天风君中考顺利~ 还有其他正在考试的吧友,祝顺利、称心~
【外交】欢迎到儒家人文学豆瓣小站/小组、儒家人文学吧切磋讨论 某是以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方向毕业生的位分来发交流贴的。:)
“政使暮年穷到骨,不教吟出断肠声” 书信片段: …… 刚才在校订论文的间隙,随手翻了翻朱子的诗集,翻到朱子大人说“政使暮年穷到骨,不教吟出断肠声”。 …… 康成解格物,以善感则善物来。衰颓之时每每触目凄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故有文章憎命达之说。然而极于情者,也终究只成就个文章。如吾朱子,孤绝穷蹇如彼,要作断肠之声,连强说都用不著。然而终究了无衰飒可怜之态,其刚毅浩大,荡涤千古。自外至者不决於我,出於中者却决於我。世乏善类如此,每见新闻,痛心者夥。此时尚有暇自怜自艾其悲哀愁苦,蹇产不释,将周遭都染得像那麼一回事儿似的,岂非无补於气化,而助扬其波澜乎! ……
【水】某回来啦~ 某答辩完啦~ 又可以和小伙伴们在朱子吧愉快地玩耍啦~
【水】朱子大人保佑= = 博士论文答辩前一天悲催感冒掉= =敬爱的朱子大人保佑某明天答辩别失仪吧= = 掩面跑走。。。
博士论文致谢 (师友姓名已隐) 我生也晚,未得亲炙圣贤风仪。朱子尚且叹息气运愈薄,以今视昔,其维益甚。所赖以不憾者,则圣贤垂训俱在,炳若丹青,而良师益友,亦每多诱掖夹持,使我幸知有斯学,而未终於荒怠。 七年前一次偶然选课,得遇良师。其后读书问学,浸至尊信仰赖,深愿以毕生心力付之。如同硕士学位论文《朱子理述》是尽了当时的心力见识来推述我所理解的朱子学,这份博士学位论文《理学的经学》,我也已尝试尽如今心力见识,以不同的角度再次加以推述。选题竟然每至於如此大,自嘲不自量力之余,亦知已受益良多。 写作和修改这篇论文之时,是我内外交煎,至今所历最为艰难的时段,又尤其,这篇论文还是我努力使用尽量规整的白话文,以有别於以往的方式进行论证的第一次尝试,论文最后仍能按时写出定稿,实因亲长师友支持勉谕。至今记得腊月廿九交上初稿,初五便接到导师某某某老师返还的修改稿时歉疚感激的心情。三年从学,我得以稍稍克治激矫之病,渐能体察他人隐衷,能用更平易的表达方式,向未必有共信基础者讲明自己的看法,能更严格地检视自己的立论基础、论证过程,多有赖於某老师的教诲。 感谢某某某老师、某某某老师、某某老师、某某某老师三年来的关心和指导。感谢评阅本篇论文的其余教授。感谢我的同门及学友们。感谢我的室友。对於我的父母,我仍是只能与六年前和三年前那两份致谢相同,再说一次“为人子者,不复赘言”。某某曾为我整理《孝经》资料文本及检查英文摘要,某某则帮我详细校订了英文摘要,在此特别致谢。 体制内的学业将告结束,我志学既晚,气禀复偏,若以圣人所示志学从心之序而言,则可谓尚在年少,不知何时得有所成立。然而,思及生在有如此大圣大贤的天地,知有如此天理人心,得以有如此亲长师友,已深为欣幸。朱子诗云“浩气扩充无内外,肯夸心月夜同孤”,我每念此言,深叹孤者气命遭际之偶值,而同者秉彝良善之相和。此途之同行者,即便我所未见未闻,天地间不知凡几,而况幸有所见所闻,惟愿黾勉以待将来。 是为致谢。 某某某 2014年5月
发三年前的硕士论文致谢水一贴~ 即将再写一份致谢,想起三年前的论文致谢了。:) (凡涉及真名处,皆隐去。) 这是我求学川大的第七个年头,研究生学业亦复告一段落,和室友及诸同学一起,三年的怅怳欣陶,便将汇入已行之路。 我一向不太能算是好室友、好同学、好学生以及好女儿。寝室同学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三年来的包容和细致耐心的照顾;同门及诸学友的相与切磋砥砺;朋辈的相知相扶持;哲学系某某某老师、某某某老师的关爱与教诲,这些我都铭感於心,不知如何称谢。而於我的父母,我仍是只能如三年前一样说:为人子者,不复赘言。 “非师不知生之族也”。四年前懵懂地推开东一教1-7教室的门,那是怎样的幸事。指引者有著为人师为人父所全具的良善和美好。於是其所指引与我并亲身为之作证明者,於我不再全然晦藏其宏大深粹高贵庄严。而我亦得以渐渐明白何谓所履坚实所存温煦,何谓心有所志命有所托。论文虽仓促所就,不能无憾然,而毕竟可期於继以数十年工夫付此。倘我学行幸而不至於大失准的,倘此已呈者幸而不至於大违道理,实系我师某先生之教诲。 叶子总是带著其从根到干的全部来路。道途修远,我不知何者正继继不已来与我觌面,却知来者必不於我全然陌生,知我之父兄师长必共我迎向那我所熟稔的。 某某於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园 辛卯四月望日
甲午年三月初九日,朱文公先生梦奠八百一十四年 庆元六年庚申三月甲子,朱文公先生梦奠,於今八百一十四年。
【水】某回来啦~ 论文状态变成了“外审”,彻底听天由命啦~ (敬爱的文公先生朱子大人求保佑= =)
台湾一事 在下几日在台湾参加一个朱子学会议,昨天晚上,因事与复旦一位学友从晚宴上先行离席。先问好了路,回住处大约是十多分钟路程。 然后,在下与她开始讨论朱陈之辨,等到回过神来觉得不对劲,已经走了一个小时,早就走过地头,走丢了很远了= = 所幸,在加油站问路的时候,被旁边的好心台湾阿姨听到,捡上车送回了住处。 几日分明感到民风淳厚,充满善意。 我们只顾聊天,旁边跑过的阿姨会停下来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靠路边走。我们问路,被问的人都会停下手里的事情详细解答。更不用说居然被旁边听到的阿姨捡上车。那位阿姨还去接了一个小朋友,小朋友本来和我们坐一排,后来坚持要去前排。学友说:“是不是我挤到你了?”小朋友回答:“我是怕等会儿你们下车不方便。” 台大高研院的照顾亦是细致入微,让人感动。 人们平和有礼,充满善意,让在下觉得完全不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种熟稔感,不是熟悉街道建筑之类所给予的,是由在下所学而来的。
【水】朝阳 北师大冬天的朝阳~
在下也贴几则读书笔记,请指教 最近半年赶论文,好久不记笔记,这些都是以前写的。请指教。:)
【水】学理学与写诗 某六年前初次接触哲学,便是跟从家师学朱子理学。到现在,大概其间经历过两三次危机。 第一次与某现在想水的话题关系较小,就从略。大抵对於一身之外孰为真实产生怀疑,似一身处於游戏布景之中,周围皆是声音色彩的流动,觉察不出其余“有心者”的存在。 第二次是深为理学的万象森然般的缜密所震撼,似见整个天地如一台至为精密的机器,隆隆运转永不停息,人在其中,於某一时地方所当如何做乃至如何动念起心,至精至微处皆已一定。 某也曾被人问过,若从理学,人则千人一面,事物则千篇一律……又当如何?现在某固然走出来,能够回答第二个问题及后来别人的追问,但某还是在想,文学、艺术之发展,是否真是与理学可以合途辙的。换言之,尽美未必尽善,尽善必然尽美,则文学艺术之发展,是否本即当只求尽善之尽美乃为正当? 历朝历代的理学家,乃至历朝历代的儒者,能同时在文学艺术上有大造诣的,或者这里只说,能称得上是“诗人”的,朱子大人是(朱子大人还被作为“诗人”推荐给朝廷呢,朱子大人某肯定没笑真的~),圣人大人应该也没问题(~),大程子大概算,其余的就不知道了,曾经某看到小程子的诗,非常、非常、非常地受打击,甚至觉得还不如不写(小程子大人对不起= =)。 好多年以前,大概某读本科的时候,某是坚定认为仁心对於诗人最重要的。那时候一位师妹想跟某学写诗,某送了她一首诗: 君读少陵诗,纵目成佳景。冉冉复娟娟,字句精且警。古柏辞气雄,志士情怀冷。郁律气超拔,沉潜味深永。岳阳一登临,想见胸臆大。风雷生吞吐,日月相迭代。诗成立苍茫,中夜一怅慨。意与造化游,兴会千载下。辞句容安排,襟抱难措意。凡此岂不贵,动人不在是。言者心之符,心正言乃治。诗人谓何如,“仁者宜战栗”。 然而悲催的是,某发现某越学理学越写不出来诗,到现在彻底写不出来了(掩面),是某自己没有学好吧……或者说,是不是写不写好诗,其实是没那麼重要的? 请教孟兄孙兄还有碧纨小盆友还有大家= = @善国野人 @伊川门人 @碧纨
【水】某今天早上烧的火~ 不晓得敬爱的朱子大人看见会不会责骂某“烧火不敬”,掩面匿了= =
本吧全部考亭后学及过往诸君子,甲午新年快乐! 如题。祝大家春节快乐,德业日新。 紫阳陪臣 @善国野人 @伊川门人 @職思其居 @永葆其儒 @碧纨
[外交]朱子吧(朱熹吧)前来回拜,祝贵吧吧友新春快乐 朱子吧(朱熹吧)前来回拜,谨祝贵吧日益兴盛,祝贵吧吧友新春快乐,诸事和遂,德业日新。 朱子吧吧主紫阳陪臣敬上
数年后,还是抗不住这一句话,或者说,更扛不住这一句话了。 庆元三年正旦,朱子在其藏书阁下东楹写了这段话: “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孔子卒。至宋庆元三年丁巳,一千六百七十六年。” 此时距朱子梦奠,仅有三年。 数年后再次看见这一条,还是忍不住涌上热泪。
【转】己丑学语杂辑 转载自四川大学哲学系思问论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iwen-scu.com%2Fbbs%2F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7%26extra%3Dpage%253D1&urlrefer=57c5c930ba013cecbf8955b467bb2c56
基本消失一个月 年前需要赶完毕业论文初稿。故潜水一月,签到、删帖,但基本不会参与吧内讨论。 如确有必要,请@ 在下,非@ 会被装作没有看到哦。:) 紫阳陪臣留。。。
【撒花】咱们吧六级及以上会员一百个了,值得庆贺~ 如题,蓦然发现咱们吧六级及以上会员都一百个了,撒花庆祝一下~
关於“先秦诸子是否能够超越”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的议论 听说了这样一段问答:“先秦诸子是否能够超越?”“超不过。因为他们生得早,把最重要的话都言简意赅地说完了。”深觉不契。这里面大概可以问两个问题:一、仅说生得晚,没可能在古贤先正之前把最重要的话说了,而断言“超不过”,这是以遭际性质的时间先后掩盖了更为重要,或者说就是最根本的问题——即使生得比古贤先正为早,我的心志见识,能使那些最重要的话出自我口吗?这样说,会否把“为何古贤先正能立言垂范,而我不能”一概诿之生不逢时,而略於自修,终究使得这个人无论生在什麼时候,也说不出那些最重要的话了呢?二、如果把“最重要的话”作一个提纯理解,将“最”视为“极”,那麼,说“最重要的话”居然是像占山头一样,一个人说了,山头划定某某所有,其余人就上不去了吗?一句话称为“最重要”,不是仅因其特殊的措辞句法,而是因在那个时地方所,其措辞句法得以彰道无隐。“最重要”之道理亘古亘今,即使圣人言语为最早道出,而使后来彰道之言皆不过与之相映,但此天地间所有能够彰道无隐的言辞,其“最重要”难道居然还会有高下吗?“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人所同心,但圣人已为圣人,我居然能因“难为言”便看轻了我自己这里也须去彰见最重要者的性分吗?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岂问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祗是对著圣人,则绝无可能言“超过”,圣人立人极,人能立极,亦祗是如之。
欢迎来到朱子吧(朱熹吧)!请首先阅读本贴 朱子吧(朱熹吧)是为理学集大成者朱子(讳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等,谥文。生於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梦奠於庆元六年三月初九,当西元1130-1200年)而设立的贴吧。设立之期望,在于为正在学习朱子学,或对朱子及朱子学抱有了解愿望的人提供一个平正和乐的切磋讨论之所。由于本吧为人物贴吧,朱子为儒家大贤,本吧讨论话题亦衍及儒学,以及朱子后嗣的交流联络。欢迎诸位惠然过此。烦请首先阅读本贴。 目录: 二楼:本吧所希望及所不欢迎的行为 三楼:会员名及会员等级头衔名说明 四楼:精品区分类说明、加精标准及导航贴地址 五楼:删贴封禁标准、权责说明及通告申诉贴地址 六楼:申请吧务须知及本吧QQ群
【水】“三大恨”什麽的 今天突然想到,若来列中哲史三大恨,孟子和庄子怎麼没吵一架不知道会不会上榜= = 嗯,若问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三大恨是什麽,诸君会有如何的提议呢?:)
【申请合并】申请将程伊川吧合并至程颐吧 申请将程伊川吧合并至程颐吧,合并后吧主:伊川门人。 是否已与各吧吧主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是) 是否已经转移需要保留的内容:(是) 申请贴吧合并的原因:两个吧基於同一个历史人物而建立,讨论内容一致、属性一致。 被合并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E7%A8%8B%E4%BC%8A%E5%B7%9D&fr=home&fp=0&ie=utf-8 合并保留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E7%A8%8B%E9%A2%90&fr=home&fp=0&ie=utf-8
【申请合并】申请将程伊川吧合并至程颐吧 申请将程伊川吧合并至程颐吧。合并后吧主:伊川门人 是否已与各吧吧主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是。 是否已经转移需要保留的内容:是。 申请贴吧合并的原因:程颐世称伊川先生,程伊川本是程颐别名。请参看百度百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link%3Furl%3DQK2tvSeSXfut4NKS5TZ33bWJshpITOFFzxP1k7FhGDbu2xXZf6MRHG98716PH4RY&urlrefer=08ac8c5ac1a31a5fedc9df5ed4b53dec 被合并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E7%A8%8B%E4%BC%8A%E5%B7%9D&fr=home&fp=0&ie=utf-8 合并保留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E7%A8%8B%E9%A2%90&fr=home&fp=0&ie=utf-8
朱子斥《唐风·无衣》小序真是声色俱厉= = 最近在奋斗诗集传。 今早看见朱子斥唐风无衣小序,吓坏了。 原序: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朱子谓:序以史记为文,详见本篇。但此诗若非武公自作以述其赂王请命之意,则诗人所作,以著其事而隂刺之耳。序乃以为美之,失其㫖矣。且武公弑君簒国,大逆不道,乃王法之所必诛而不赦者。虽曰尚知王命之重而能请之以自安,是亦御人於白昼大都之中,而自知其罪之甚重,则分薄赃饵贪吏,以求私有其重宝而免於刑戮,是乃猾贼之尤耳。以是为美,吾恐其奖奸诲盗,而非所以为教也。小序之陋固多,然其颠倒顺逆、乱伦悖理,未有如此之甚者。故予特深辨之,以正人心,以诛贼党,意庶几乎大序所谓“正得失”者,而因以自附於春秋之义云。 容某先嚷一句,朱子大人威武~ 其实某想的是,朱子於诗序辨说,自附於春秋之义。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贤一怒,宜纲常振於终古。
【外交】理学吧前来拜吧 理学吧前来拜吧。:) 愿两吧吧友讲论互益,学业日新。 理学吧吧主紫阳陪臣敬上。
【转载】朱子与张南轩《仁说》异同述考 转载自四川大学哲学系思问论坛。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iwen-scu.com%2Fbbs%2F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6%26extra%3Dpage%253D1&urlrefer=50e983f326d64fbff0487c7b23619e85
张南轩:胡子知言序 (四库全书电子本为底本,标点手订。) 胡子知言序 知言,五峯胡先生之所著也。先生讳宏,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也。自幼志於大道,尝见杨中立先生于京师,又从侯师圣先生於荆门,而卒传文定公之学。优游南山之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力行所知,亲切至到,析太极精微之蕴,穷皇王制作之端,综事物於一原,贯古今於一息,指人欲之偏以见天理之全,即形而下者而发无声无臭之妙,使学者騐端倪之不逺,而造髙深之无极,体用该备,可举而行。晩嵗尝被召旨,不幸寝疾,不克造朝而卒。是书乃其平日之所自著,其言约,其义精,诚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然先生之意,毎自以为未足,逮其疾革,犹时有所更定,盖未及脱藁而已启手足矣。或问於某曰:“论语一书未尝明言性,而子思中庸独於首章一言之,至于孟子始道性善,然其为说则已简矣,今先生是书於论性特详焉,无乃与圣贤之意异乎?”某应之曰:“无以异也。夫子虽未尝指言性,而子贡盖尝识之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岂真不可得而闻哉,盖夫子之文章无非性与天道之流行也。至孟子之时,如杨朱、墨翟、告子之徒,异说并兴,孟子惧学者之惑而莫知所止也,於是指示大本而极言之,盖有不得已焉耳矣。又说今之异端直自以为识心见性,其说譸张雄诞又非当时之比,故髙明之士往往乐闻而喜趋之,一溺其间则丧其本心,万事隳弛,毫厘之差霄壌之缪,其祸盖有不可胜言者。先生如此,又乌得而忘言哉。故其言有曰‘诚成天下之性,性立天下之有,情効天下之动’,而必继之曰‘心妙性情之徳’;又曰‘诚者命之道乎,中者性之道乎,仁者心之道乎’,而必继之曰‘惟仁者为能尽性至命’,学者诚能因其言而精察於视听言动之间,卓然知夫心之所以为妙,则性命之理盖可黙识,而先生之意所以不异扵古人者亦可得而言矣。若乃不得其意而徒诵其言,不知求仁而坐谈性命,则几何其不流於异端之归乎。某顷获登门,道义之诲浃洽於中,自惟不敏,有负夙知,輙序遗书,贻于同志,不韪之罪,所不得而辞焉。
张南轩:洙泗言仁序 (四库全书电子本为底本,标点手订) 洙泗言仁序 昔者夫子讲道洙泗,示人以求仁之方,盖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而存乎人,所谓仁也。人惟蔽扵有已而不能以推,失其所以为人之道,故学必贵扵求仁也。自孟子没,寥寥千有余载间,论语一书家藏人诵,而真知其旨归者何人哉。至本朝伊洛二程子始得其传,其论仁亦异乎秦汉以下诸儒之说矣,学者所当尽心也。某读程子之书,其间教门人取圣贤言仁处类聚以观而体认之,因裒鲁论所载,疏程子之说于下而推以巳见,题曰洙泗言仁,与同志者共讲焉。嗟乎,仁虽难言,然圣人教人求仁具有本末,譬如饮食乃能知味,故先其难而后其获所以为仁,而难莫难於克巳也。学者要当立志尚友,讲论问辩,於其所谓难者勉而勿舎,及其久也,私欲浸消,天理益明,则其所造将有不可胜穷者。若不惟躬行实践之务,而懐蕲获之心,起速成之意,徒欲以聦明揣度於语言求觧,则失其传为愈甚矣。故愚愿与同志者共讲之,庶几不迷其大方焉。
朱熹吧(朱子吧)前来拜吧 朱熹吧(朱子吧)前来拜吧。 南轩张公为朱子最重要的讲友之一,与朱子就仁、中和、太极等等往复论辩,共造精粹。谨祝贵吧日兴日盛。 朱子吧吧主紫阳陪臣谨上。
【水】转一段小说 某一般会在吃完饭后随便看点网络小说。 今天看到的是《赘婿》第二五一章。
精品区导航 为使吧友及过往诸君了解本吧精品区资源,便於浏览取用,特立此导航。 本贴禁水,且在以后会视需要重新整理。本吧六级以上(含六级)会员可跟贴推荐值得列入本导航而尚未列入的精品区贴子,但在吧务接受推荐添加或说明不接受推荐的理由后,跟贴会被删除。谨此说明。
【吧务】最近三个月估计都不太顾得上吧里,谨致歉。 在下须在过年前写完博士论文初稿,故最近三个月都不太顾得上吧里,大概只能维持签到、基本吧务管理如删帖加精、简单回答问题,难以有足够心力参与切磋讨论。很抱歉。 @善国野人 @伊川门人 @職思其居 @永葆其儒 @碧纨 麻烦五位了。若有急事,其余方式联系。多谢。 紫阳陪臣 九月十五
谨以癸巳年九月十五日,敬贺文公先生朱子八百八十三年诞辰 朱子大人生日快乐。:) 乾道九年癸巳 夏四月,太极图说解、通书解成。 六月,程氏外书成。 伊洛渊源录成。
朱子的“当然之理”(粗略回应“只存有不活动”) 咳,要某这麼个疏懒怠惰的人来挖新坑= = 牟宗三教授的论述,谁给某一个《心体与性体》的Word文档可不可以,某找个PDF截图可不可以= = ————————————含著泪花掩面跑走————————
朱子论格致相关材料 在下闲暇时间有限,缓更。
朱子吧(朱熹吧)前来回访 朱子吧(朱熹吧)前来回访,祝贵吧吧友诸事和遂,贵吧日兴日盛。:) 朱子吧吧主:紫阳陪臣
【水】朱子吧诸考亭后学及过往诸君:中秋节快乐:) 值癸巳中秋,谨祝朱子吧诸考亭后学及过往诸君中秋快乐,阖家康宁。:) 镇楼图:特别鸣谢@下天风 君的图片,呵呵,大家都去吃点好的吧。:)
【转载】支持并强烈呼吁教师节改期以及反驳两条反对改期的理由 征得作者同意,转载于此。
朱子:读论语孟子法 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朱子: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於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於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於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於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於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於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於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朱子: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於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於形气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於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於斯,无少闲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於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於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於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闲,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於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於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於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於老佛者,亦有之矣。 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沈潜反覆,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於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转】延平答问 转自维基文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wikisource.org%2Fwiki%2F%25E5%25BB%25B6%25E5%25B9%25B3%25E7%25AD%2594%25E5%2595%258F&urlrefer=238dfaf85fb05f71448662e8cc113276
(续“心外无物”贴)朱子答“浅近支离” 下午上来帖子不见了,吧务后台不见操作痕迹,故不能恢复。之前在下说到会继续为朱子辩护,故再开此贴,谨贴出《大学或问》一段。“不求诸心而求诸迹,不求之内而求之外”,“浅近支离”之质疑,朱子早有所料想。 曰:然则子之为学, 不求诸心而求诸迹,不求之内而求之外,吾恐圣贤之学,不如是之 浅近而支离也。 曰:人之所以为学,心与理而已矣。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初不可以内外精粗而论也。然或不知此心之灵,而无以存之,则昏昧杂扰,而无以穷众理之妙;不知众理之妙,而无以穷之,则偏狭固滞,而无以尽此心之全。此其理势之相须,盖亦有必然者。是以圣人设敎,使人默识此心之灵,而存之於端庄静一之中,以为穷理之本;使人知有众理之妙,而穷之於学问思辨之际,以致尽心之功。巨细相涵,动静交养, 初未尝有内外精粗之择。及其眞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则亦有以知其浑然一致,而 果无内外精粗之可言矣。今必以是为浅近支离,而欲藏形匿影,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於文字言语之外,而曰道必如此然后可以得之,则是近世佛学詖淫邪遁之尤者,而欲移之以乱古人明德新民之实学,其亦误矣。 就此段有疑的话,在下可以继续辩护。朱子亦说,“圣人之心即理。理即心”,不必疑朱子之“心”,仅为实然心气。
文山丞相《正气歌》 前面和孙兄说到《正气歌》,孙兄说中间的例子要咬牙切齿地读,在下遂找来读读“咬牙切齿”的感觉。无意间,发现百度百科引用的一种正气歌的诠解很有意思,贴上来供一看。 引自《正气歌》百度百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link%3Furl%3DEa9EkyYrTr1I35WkoEoRrD1kPN6eLpngq4obp1N-0oOibwCmppN8qQmlLlIMSKo-EonCBKoSI5dbN5IRCLujbyHQYl4S9as4lDXS8g0-ElNGo_tgioYajakOZrdzbsEVEfLUjA4JeI9JzvyA4ZlCC_&urlrefer=216b76bfd6b356d537749700e3f0b734
【吧务】告假二十二日,此间请小吧主伊川门人君主持吧务。 在下、职思其居、永葆其儒三人将赴成都金堂参加读书会,自六月廿八至七月十九大概都没什麼时间顾得上吧里。吧务烦@伊川门人 君主持,请@善国野人 君、@碧纨 君在有余暇时协助。劳烦了。多谢。 紫阳陪臣、职思其居、永葆其儒
朱子《西铭解》 (按:黑体为张子《西铭》原文,正常字体为朱子解。此处将《西铭解》分段附於《西铭》下,以便观览。) 西铭解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天,阳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阴也,以至顺而位乎下,母道也。人禀气于天,赋形于地,以藐然之身,混合无间而位乎中,子道也。然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者,天地其形体也,乾坤其性情也。乾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之所资以始者也;坤者,顺而有常之谓,万物之所资以生者也。是乃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而父母乎万物者,故指而言之。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乾阳坤阴,此天地之气,塞乎两间,而人物之所资以为体者也,故曰“天地之塞,吾其体”。乾健坤顺,此天地之志,为气之帅,而人物之所得以为性者也,故曰“天地之帅,吾其性”。深察乎此,则父乾母坤,混然中处之实可见矣。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皆天地之帅也。然体有偏正之殊,故其于性也,不无明暗之异。惟人也,得其形气之正,是以其心最灵,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体于并生之中,又为同类而最贵焉,故曰“同胞”,则其视之也,皆如己之兄弟矣。物则得夫形气之偏,而不能通乎性命之全,故与我不同类,而不若人之贵,然原其体性之所自,是亦本之天地而未尝不同也,故曰“吾与”,则其视之也,亦如己之侪辈矣。惟同胞也,故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如下文所云;惟吾与也,故凡有形于天地之间者,若动若植,有情无情,莫不有以若其性、遂其宜焉。此儒者之道,所以必至于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而非有所强于外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乾父坤母而人生其中,则凡天下之人,皆天地之子矣。然继承天地、统理人物,则大君而已,故为父母之宗子。辅佐大君,纲纪众事,则大臣而已,故为宗子之家相。天下之老,一也;故凡尊天下之高年者,乃所以长吾之长。天下之幼,一也;故凡慈天下之孤弱者,乃所有幼吾之幼。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是兄弟之合德乎父母者也。贤者才德过于常人,是兄弟之秀出乎等夷者也。是皆以天地之子言之,则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非吾兄弟无告者而何哉!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畏天以自保者,犹其敬亲之至也;乐天而不忧者,犹其爱亲之纯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不循天理而循人欲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也,故谓之悖德。戕灭天理,自绝本根者,贼杀其亲,大逆无道也,故谓之贼。长恶不悛,不可教训者,世济其恶,增其恶名也,故谓之不才。若夫尽人之性,而有以充人之形,则与天地相似而不违矣,故谓之肖。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孝子,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圣人知变化之道,则所行者,无非天地之事矣;通神明之德,则所存者,无非天地之心矣。此二者,皆乐天践形之事也。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孝经》引《诗》曰:“无忝尔所生。”故事天者,仰不愧、俯不怍,则不忝乎天地矣。又曰:“夙夜匪懈。”故事天者,存其心、养其性,则不懈乎事天矣。此二者,畏天之事,而君子所以求践夫形者也。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 好饮酒而不顾父母之养者,不孝也;故遏人欲如禹之恶旨酒,则所以“顾天之养”者至矣。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故育英材如颍考叔之及庄公,则所以“永锡尔类”者广矣。 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舜尽事亲之道而瞽叟底豫,其功大矣;故事天者尽事天之道,而天心豫焉,则亦天之舜也。申生无所逃而待烹,其恭至矣;故事天者夭寿不贰,而修身以俟之,则亦天之申生也。
到朱子那里去——朱子之路行记 先挖一个坑在这里,慢慢填上。 从下一层楼开始,直到出现结束字样为止,可以楼中楼形式回复,但请勿直接占楼回复,否则删除。
【吧务】告假十日,此间请小吧主永葆其儒君主持吧务。 诸位:在下将赴武夷山参加“朱子之路”,算上来回在车上的时间,自六月初三日至六月十二日,谨告假。这段时间,请小吧主永葆其儒君主持吧务,并请其余四位吧务在有闲暇时协助。 @永葆其儒 君,多谢。 紫阳陪臣
【水】发图,川大的夏日。 如题,发拍的几张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