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古 槐古
开朗
关注数: 428 粉丝数: 496 发帖数: 18,352 关注贴吧数: 41
运动会变了味道——没那个感觉了! 今天早上去了三高看运动会,本来想看看教过我的老师,结果高三放假了,留下两个年级开运动会。我绕场走了一周,回想起当年我们开运动会的场景,还真是有太多的变化了! 进入操场级被火红的彩虹门笼罩着,鼓风机的声音充满校园,随地的电线纵横交错,机制条幅随着风飘飘扬扬。回想我们当年,头天晚上大家都用嘴吹气球,然后用绳子绑起来,第二天早上买几个小氢气球吊起来,这样横梁就完成了。那时为了省钱,用白纸写字然后剪下来,用大头针别在红布上,最后固定在同学们家里拿来的各种颜色的台布上。 再说说,同学们的装备。我看到的是,大音响、笔记本电脑放在班级的前面,几个同学争先放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还有同学拿着数码相机在合影,照运动员的寥寥无几。再想想我们那时候,有个小口哨吹响就很好了,后来单位的家长能拿来一面鼓和一对锣铂,那真的就是很闹的场景了,要是那个班级买了拍手那就是很奢侈的的了,有些同学拿着彩旗挥舞,那才是摇旗呐喊,加油声此起彼伏。而现在加油声被流行音乐掩盖住了;热闹的锣鼓被音响取代了;班级拉拉队让三三两两合影队伍代替了;现场奋笔疾书投稿的场景被一摞摞打印好的白纸替代了。 真不敢想,在等五年之后运动会又会变成什么样,我就知道现在的运动会已然不是那个时候的韵味了,它变了味道!
"天然萌"动物:孪生北极熊憨态可掬(组图) 一位“奶爸”仨“奶妈” 细心哺育寸步不离  3月5日,一对孪生北极熊诞生在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这是天津首例人工育幼的小北极熊,也是全国首例人工育幼的双胞胎北极熊姐妹。在这对小北极熊“百岁”来临之前,记者探秘育幼室,看到了这对憨态可掬的孪生姐妹花。 两只企鹅手牵着手走在一起。这是罗马尼亚专业摄影师西尔维乌 格蒂在南极半岛附近拍摄到的。 在丹麦的奥尔堡动物园里,一头只有三个月大的北极熊第一次看到雪,兴奋的将爪子和鼻子都贴在窗户上向外看。动物园的发言人说,“这头小北极熊很喜欢雪,不过它更多的时间是和妈妈待在一起,喜欢用嘴咬一切它认为有趣的东西,尤其是它妈妈的爪子。” 中国四川大熊猫培育中心的研究基地里,一群刚刚诞生不久的大熊猫幼崽正在在休息。中国正在进行十年一次的大熊猫数量统计工作,以弄清楚目前到底有多少这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存在。这也是中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的第四次统计工作。最近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1596只大熊猫生存在野外,其中有1206只位于四川。 在诺森伯兰郡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里,四只五周大的美洲红松鼠正蜷缩在一条毯子上休息。这几只红松鼠是飓风卡迪亚袭击英国后当地工作人员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 这是一只壁虎伸出舌头去舔眼睛上的晨露。这只壁虎是人们在纳米比亚海边的一个沙丘上发现的。这种夜间爬行动物主要通过清晨凝结在眼睛上的水滴来满足日常饮水需求。 英国科尔切斯特的一家动物园里,一只山魈正捂着自己的脸。工作人员起初以为它的眼睛出现了问题,经过研究后才发现,原来它想用这种姿势表达“让我一个人静一会”的意思,很快动物园里其他的山魈也学会了这种姿势。 在玛赛玛拉野生动物保护区里,两只小印度豹将一个枯树干当成玩乐的好去处。
北京大量死鱼漂浮什刹海 居民称有人放生上千斤 大量死鱼漂浮什刹海   本报讯(记者王琪鹏)昨天一早,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了一片翻了白的死鱼。这些鱼个头不小,长着长长的“胡子”,但又不像是鲤鱼。附近居民称,这是鲶鱼,前一天早上,有人在此放生了上千斤这种鱼。  “死鱼在水面铺了一层,远远看去白花花一片。”居民朱先生说,早上六点多钟他来到湖边晨练,发现水面上漂浮的大量死鱼。他说,一早上湖边净是捞鱼的人,而据游泳的人称,水底下还有不少死鱼尚未浮上来。  昨天下午,水面上的死鱼仍有不少。在前海东北侧的游船码头附近,就有一片翻白的死鱼。这些死鱼大约30厘米长,估计有两三斤重。记者粗略数了数,靠近岸边的死鱼就有五十多条。翻白的死鱼和绿色水华夹杂在一起,使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鱼腥味。多位居民称,这批鲶鱼是前一天上午放生的。据了解,这批放生的鲶鱼数量非常大,大约有上千斤。  记者看到,除了个别地方有游客扔的饮料杯、烟头等杂物,什刹海并没有遭受什么污染。就在死鱼群不远处,一群小鱼迅速游过,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多位居民介绍,出现这么多死鱼并不是什刹海的水质出了问题,问题出在这些鱼身上。  据捞水草的工人称,这些鲶鱼是人工养殖的,不是什刹海“原住民”,根本不适应这里的水体环境,所以被放生后很快就会死亡。而水务部门每年投放的鱼苗,是经过挑选的,比较能适应河湖环境。  什刹海原为香火鼎盛之地,有放生传统,但如今的放生行为往往是事与愿违。朱先生说,什刹海经常有放生造成鱼类死亡的情况,前几天,就发生了一批草鱼被放生后死亡的事件。有时他跟放生的人解释,但人家压根不听。朱先生激动地说:“这究竟是放生还是杀生啊?”
【石头】石头录影“大变脸” “泪洒现场”变“公益大使” 近日,素有“魔喉”之称的著名实力派歌手石头做客少儿音乐成长类节目《天才童声》,以“加油团”嘉宾身份助阵的他对每一个表演的小宝贝的点评诚恳而幽默,而一个“特殊” 小宝贝演唱却让他瞬间“变脸”“泪洒当场”,就连现场观众都“唏嘘”不已。 “盲童”宝贝歌声“动情” 石头泪洒现场 因为此前已经多次参加过该节目的录制,石头的到场让现场一片沸腾,很多孩子纷纷围着石头拍照留念,现场工作人员笑称: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忘年交?逗得大家大笑不止。当晚节目中11岁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特殊小宝贝,用歌声来表达对母亲悉心照料的感激之情。演唱的《你是我的眼》不但让嘉宾石头落泪,也让现场观众唏嘘”不已。小宝贝不但极具唱歌天赋,同时也精通好几种乐器,他表现出的乐观与坚强也很让大家欣慰。石头泪光闪现向这位母亲致敬,并鼓励小宝贝将唱歌这条道路坚持下去,乐观、开朗的过好每一天。 石头变身“公益大使” 这次参赛的小宝贝们个个唱功了得,不论是台湾清新民谣,还是超酷的劲歌热舞都看头十足。云南小姑娘表演的《彩云之南》让大家对云南的美景向往不已。7岁的小宝贝告诉大家她家住在大山里,因为常年干旱缺水,她每天要和年仅6岁的弟弟长途跋涉挑水以供家用,但她一点都没觉得辛苦。小姑娘的坚强和阳光打动在场所有人。而石头在点评之余,神情凝重的呼吁大家:希望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齐心协力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好歌声、好艺德、好人缘的石头用自己的歌声激励着广大的观众,用自己的真诚鼓舞着身边所有的朋友。据了解,本期节目将在7月21日播出,更多魔喉石头的精彩表现敬请期待!
50年老枣树流出血液样红色液体(图) 主人用碗接枣树滴下的红色液体 这棵老枣树滴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液体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高羽珑摄   本报榆林讯 (记者 高羽珑)清涧县宽州镇加家圪台村一村民院里,有一棵长了50多年的枣树,树上结的枣非常好吃,可让人不解的是,去年以来,这棵枣树的树枝上不停地滴出像“血”一样的液体。  7月12日下午,在这棵枣树的下边,有很多比成人拇指略大的红颜色圆斑。站在圆斑下朝上看,一处树枝被砍断的地方,正聚集出红色液体,时间稍长,液体便滴了下来。枣树的主人辛欢说,滴红色液体的树枝是被他锯断的,本以为锯断后,液体就不会再流了。“2011年10月7日,枣树第一次流出红色的液体,看起来很像血,但只滴了几下就停了。从今年7月3日起,这种红色液体不停地流,一直未停。”辛欢说,他问过村里的老年人,他们均解释不了,只说不吉利,建议尽快将枣树砍掉,因全家人舍不得这棵长了50多年的树。第二天,他把流液体处的树枝锯断了。辛欢的母亲说,他们曾找人爬到树上仔细看过,滴液体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小的洞,还采取多种方法堵。“用火烧过、用水漫过、用棉花填充过……但都没有效果。”她说。  为了找出枣树滴“血”的原因,12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病虫害的教授张学武来到辛欢家的院子里。张教授仔细看过地上的液体,并询问了相关情况后,他道明了真相:原来这一切都与一种叫蛀干虫的小虫有关。蛀干虫进入到枣树树干内,并在木质部分生长,时间长了钻出了细小的洞,因为枣树木质是红色的,吸收水分后混合虫蛀残渣,产生的红色液体从小洞里流出来。  张教授说:“这种虫子危害性很大,但不是大面积的,时间长了,树会死掉。如果想让液体停止流出,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洞处打药并封洞,二是将主干处的树枝锯掉。”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