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sen7588 ldsen7588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 发帖数: 858 关注贴吧数: 5
不娶漂亮女孩的理由---(转) 漂亮女孩是一道风景,那么是风景就只能摆在外面,让众人观看,不能娶之回家的,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1管理费太高   漂亮女孩子都是众人追捧的对象,即使你先下手为强,那你都保证别人就不能再追吗?现在最流行的话不就是:“有男友又怎么样?还没结婚呢;有老公又怎么样?还可以离婚呢!”你能忍受你的妻子一天到晚有嗡嗡蜜蜂围着转吗?   2维护费昂贵   俗语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也就是说,漂亮女孩子不一定长得能有多漂亮,漂亮都是打扮出来的。爱打扮的女孩子,无非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逛街,二是喜欢购物。说到逛街,众多男士听了就后怕吧。看不出女孩子吃得不多,可是逛起街来,体力不知道比男孩子足到哪里去了。男孩子爬一天山回来脚都不带痛的,可是逛一天街下来,只怕要哭爹喊娘了。至于购物嘛,男孩子永远也想不通女孩子的衣柜里怎么会永远都少一件衣服。还有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妆品保养品,你也永远都弄不清是要来做什么的。   3 使用价值不高   漂亮女孩都是上得了厅堂而下不了厨房的。要知道油烟可是皮肤的天敌啊,所以啊,漂亮女孩是轻易不会进厨房的。如果你想吃点什么,要么就出去吃,要么就自己动手吧。依此类推,既然不下厨房,那么家里的卫生保洁,比如说什么洗马桶之类的活儿,可能也只能你来代劳了。   4 耐用性不强   但凡是漂亮女孩子身边都会有不少簇拥者。簇拥的人一多,难免会惯养成一点大小姐坏毛病、臭脾气,不知道你受不受得了这些毛病和脾气。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受得了,但是十年八年,一辈子呢?你会愿意一辈子都当个受气包吗?   5经济成本的问题   爱比较。一般来说,漂亮女孩子身边追的人都并不少,无论你是第一个追她的人,还是第10个追她的人,她都会有对象来比较。比较你是不是比某某某有能力啊,是不是比某某某有本事啊,是不是比某某某有钱啊……你不要塞着耳朵啊,还没有比完呢……——哈哈,你能承担的经济成本要好好分析一下了。
十大健忘特征(转) 1、在楼梯上跌倒了,嘴里说着倒霉,用最快的速度爬了起来。看看周围, 还好,没有人看到。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我刚才,到底是在上楼?还是下楼?-_- 2、早上起床去卫生间洗刷,要刷牙了,就是想不起来哪支是我的牙...颜色呢?...四支牙刷摆在那里,就是不知道选哪个好...靠... 不刷了..+ 3、早上出门去上学,突然发现忘了东西,赶紧回家.到了家里,死活想不起来忘带什么.只好拿了门口的雨伞.没想到那天晴空万里...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上了一天的课... 4、无聊中,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正好接通的时候,发现自己忘了是给哪个朋友打的电话.只好,开口就问,“请问,您是谁” 对方:“那你找的是谁?(哪来的神经病??!!!)”... 我:“是啊...不清楚..”.. 对方:“-_-”...第二天上学,有个朋友问我,“你昨天是不是打了我家电话 ?”... 我:“?..有吗?( 原来是你家啊)”... 朋友:“除了你这个白痴,世界上还有谁自己打了电话,还问对方是谁!” 5、去拉面馆出拉面,吃完后,总是发现自己的碗里有7~8片,只咬了一口的酱菜... 6、早上上学,却回了好几趟家。理由是。 “妈妈,我的表” “妈妈,我的钱包” “妈妈,我的手机” “妈妈……” “又落什么了呀~~~” “妈妈,今天是星期六吧?” “是啊” “那我今天不用上学” “咣当……” 7、打车,车走到一半,突然觉得心里有点不对劲...啊...对了.. “..师傅。刚才...我跟你说去哪里来着??” 8、在学校里,想打电话,翻书包找手机...找到了,拿出来晕... 家里的无绳电话机!?!..好大.. 9、写完了健忘证的故事,点关闭。系统问,“是否保存?” ..我很高兴的点了下“否”..-_-.. 只好重新写了一次.真想把手指头给砍了! 什么?什么什么?十条?什么十条?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乌鸦是这样喝到水的---<转> 1 乌鸦是这样喝到水的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鸭子跑进了河里,猴子躲进了树荫下,猫眯钻进了冰箱里,就连狗都在舌头上安了个CPU风扇来降温。烈日炎炎如火烧,一只乌鸦把头摇。 乌鸦:唉,作为一只穿黑衣服的鸟,我感觉很无奈啊,黑色吸光,简直快把我烤熟了。 乌鸦来到了大象冷饮店。 乌鸦:老板,来瓶纯净水。 大象:我们店里刚进了一批经过270层净化的纯净水,味道有点甜。 乌鸦:我要一瓶,你怎么只给了我半瓶? 大象:本来是一瓶的,但是经过270层净化以后,就只剩这么多了。 乌鸦:晕,老板啊,你看,我的嘴够不到瓶子里的水,麻烦给根吸管。 大象:没有啊,你的嘴够不到水,你完全可以用鼻子吸着喝呀,就像我这样。 乌鸦:拜托,我是乌鸦!不是大象! 大象:哦,这点我忽略了,要不我用鼻子吸水喂你何如? 乌鸦:人们都说大块头有大智慧,可你想出来的这主意,真恶心! 大象:这样吧,我们让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帮你想个好办法.朋友们,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请发手机短信告诉我们.移动用户发he到1234;联通用户发shui到5678.   乌鸦:这个办法行不行的通啊?   大象:当然没问题了,你看,有朋友给你出主意了,手机尾号是1122的朋友出了个好主意,你可以等下雨的时候,把瓶子接满水,这样就可以喝到了.   乌鸦:......请告诉我这个家伙手机尾号,我今天晚上就给他打骚扰电话.   大象:不行就不采用,何必这样对人家嘛.你看,手机尾号是2211的朋友说,你可以看着瓶子里的水,并幻想着喝水时候的感觉,这样就不会感觉口渴了.   乌鸦:老板,麻烦你回复他一下,说我快成火鸡了,他还拿我开玩笑!   大象:年轻人火气不要那么大嘛,哦,你可以让别人把你塞到瓶子里,等你喝完水后再把你拉出来......哎,你抢我手机做什么?!   乌鸦:什么破手机,总是出些馊主意,看我把他塞进去!   大象:哎呀!你冷静点啊,这关我手机什么事啊! 乌鸦:你看,瓶子里的水位升高了!   大象:哦?真的哦,莫非我的手机在瓶子里撒了泡尿?   乌鸦:少恶心我!我有主意了!你还有手机吗?   大象:没了,只有一个传呼机.   乌鸦:也行,我再塞进去.哈哈,水位又上升了不少!   大象:看起来挺有趣,我也试试......哈哈,快看啊,水到达瓶口了.   乌鸦:你,你刚才往里面塞了什么?   大象:一个煤球.   乌鸦:什么啊!你看你!弄的这瓶水黑的都成墨汁了!也不知我喝了以后这些黑色素会不会沉定再我的肌肤上.   大象:沉定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是乌鸦.   乌鸦:说的也是啊,那我就喝了.咕咚,咕咚.夷,没想到啊,手机泡水喝,味道真不错.又解渴,又好喝,爽啊......   就这样,乌鸦运用智慧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动脑筋,连水都喝不到......
目击德国人修路 [转] 公寓前那条不足一百米的路,修补多时,似乎还没有完工。 德国人修路与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是全面开花,连夜作战,快速完成,然后,赶去修其他路线。德国人修路的耐心,实在让我佩服:他们先是对开刀的部位画圈,也就三四平方米,为确保安全,画了圈的地区,居民和车辆不得入内,修整条路就是在分段的画圈中缓慢进行。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这几个下水管技师的工作时间太短了,早上9时上班,12时休息,下午2时上班,5时回家,绝不多干1分钟。 据他们说,多干1分钟就是违法,德国对城市噪音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一点,我也相信。刚搬到这个公寓,有一次,晚上8时许,我还在使用吸尘器,结果,隔壁老太前来敲门,严肃地说,再不停止的话,她就要报警。 原来,午休时间以及晚上8时后,不能使用有噪音的电器。对家庭噪音的限制这么严格,更何况大型市政建设。 工程队驻扎得实在太久,我与技师们成了熟人。有一天,年轻的技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待会儿把窨井盖合上,他们就可以撤退了。 我好奇地往那个圆洞里张望,这一段时间里,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哪里是在装地下水管,简直是在建造标准洗手间——地下被整整齐齐地砌了瓷砖。如此景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个穿着工装的小伙子,搓着手,看着我憨憨地一笑,说“过几天来浇柏油,这条路就可以在20年内不用再动了”。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伟大建筑巡礼:德国高速公路  无障碍道路,无限速驾驶,同时把危险性降到最低,这是一个梦吗?   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条高速公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程系统之一,路面平均厚度75厘米,即使大型波音客机在此起落,路面也丝毫不受损。当然,对于世界各地狂热的驾车爱好者来说,一提起这条路,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工程的伟大,而是速度。   这就是德国高速公路。它为速度而兴建,一万两千公里中有一半不限速,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地区,但它的安全性也让人惊讶。无限速的自由与精确的工程相结合,使这里成为驾车爱好者的天堂。  因为有了这条路,有些人甚至对顶级的“保时捷”跑车还不满意,为此一对德国夫妇专门成立了一家专门改装“保时捷”的小车厂,常年生意兴隆。为了追求一份完美刺激,美国人库特拉花一百多万美元,重新打造自己的高速公路汽车,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  开足马力在道路上飞驰,令人着迷而又十分危险。急速行驶的潜在致命伤害是一个事实,但据统计而言,这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道路之一。德国为这条超级迷人的危险道路配备了为数众多的新式发明、服务设施和工作人员。  对于疯狂飚车的高速违章者来说,德国警察的基本对策是“以快制快”。德国警察的车辆和装备让任何电影中的超级间谍都眼红不已。警车都是专门改装的奔驰、宝马、奥迪,全拆了限速器;摩托警开着宝马超级摩托,时速超过200公里;更有随时更换车牌的便衣警察让你防不胜防。  高速公路的救护人员,兼具专业医生的急救技能和汽车技师的维修本领,在这条穿越德国全境的高速路上,任意一个地点发生事故,救护人员都会在15分钟内及时赶到。  从亮丽气派的智能指挥中心到普通却最先进的路标清洗刷,最先进的路,最先进的车,最著名的高速公路支援系统,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所有这些元素完美融合,使德国高速公路人车合一,实现着人们自由驰骋的梦想!  不知是先有德国高速公路,还是先有德国高性能的车,本片令人不得不感叹,德国人造车已是出神入化,而德国人修路更是巧夺天工!
庆云人的骄傲:舰船工程专家张炳炎 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和第一艘全电力推进船“中国海监83号”的总设计师和研发者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他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研究设计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权威性的专家,为我国的舰船和海洋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炳炎,山东省庆云县常家镇孟家村人,1934年10月14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小时候,正值日寇入侵中国的战乱年代,他从4岁就跟随担任区妇救会会长的母亲当上了小游击队员,在津南和冀鲁交界一带和日本鬼子周旋战斗。母亲的严厉管教和严酷的游击生活,造就了张炳炎独立自信、坚强刚毅的性格和胆大心细、机警应变的能力,凡是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战争年代里,张炳炎没有正规地上过学,他在母亲的党训班里完成了文化启蒙教育。1950年,16岁的张炳炎随母亲辗转来到重庆,与已是解放军师级干部的父亲久别重逢。父亲自豪地领着他去见老战友,同是解放军将领的叔叔们语重心长地说出心里话:“孩子,我们把天下打下来了,但我们是大老粗,建设新中国要靠你们,你要好好学技术。”这几句话,张炳炎牢牢地记在心里,激励着他立志当一名建设祖国造福人民的杰出工程师。全国解放后,父母被调到云南工作,张炳炎只身一人在重庆求学,只要有一点儿空隙,他就溜出校门逛书店,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课外读物上,并对船舶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张炳炎考大学时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写到:“我将来要造船,要让我造的很多大船在世界周游。”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和理想,1955年,未满21岁的张炳炎在选择赴前苏联留学专业时,在第一志愿栏里郑重写下“造船”两个字,在第二志愿栏里又写下“造船”两个字,在第三志愿栏里还是写的“造船”两个字。1960年,张炳炎在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船制系经过五年深造完成学业回国,投身于造船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造船“神话”,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造船事业的里程碑。1984年11月20日,由张炳炎主持设计的“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港起航,开始了中国人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是中华民族开天辟自行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为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和胜利完成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重任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91年11月至1992年4月,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期间,时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研究员的张炳炎和其他三位船舶专家,乘坐“极地”号考察船亲赴南极考察。他们顶着狂风恶浪,不顾个人安危,克服晕船、呕吐等不良反应,坚持在全航程、特别是冰山林立、险象环生的南极海冰区中开展船舶各项科学调研工作,为合理改造我国远洋考察船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1993年12月,张炳炎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的派遣,率专家小组先期亲赴乌克兰赫尔松船厂,驻厂进行为期4个多月的“雪龙号”破冰船的技术监造和验收工作,圆满完成了“雪龙号”船的购买和监造工作。之后,他又主持了对“雪龙号”破冰船的大型直升飞机平台、多学科考察实验室和考察队员住舱等重大技术的更新和改造工程,使具有先进导航设备、续航力达2万海里、满载排水量达2.2万吨级的我国第一艘极区航行的“雪龙号”破冰船跃居世界极地考察船前列。从1994年我国第12次南极考察至今,“雪龙号”破冰船已圆满完成8次赴南极、2次赴北极考察的重任,累计航程达36万公里,开创了中华民族航海史的多项之最。在长期舰船研究设计工作中,张炳炎参与和主持研究设计的船舶多达50余型。尤其是他作为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建造的多型舰船都是国内首次自主研究开发的,不但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而且具有重大风险,但结果均获圆满成功,并创造性地解决了海洋调查船的特殊抗风力衡准、海洋调查工作与抗台风对船的稳性和耐波性要求的尖锐矛盾、大功率短波发信与收讯的电磁兼容和大型直升机上船的机船结合及模块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祖国的舰船研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张炳炎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励30余项,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致力于中国的舰船工程事业,虽年逾古稀,仍然精神矍铄地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潜心研究新船型开发。2005年8月,由他为总设计师主持研发的我国第一艘全电力推进船“中国海监83号”顺利交船。现在,他又在主持新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调查船的研制工作,继续为祖国的造船和海洋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着!(发表于2006年10月22日长河晨刊四版头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