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yanyyy quanyanyyy
关注数: 164 粉丝数: 747 发帖数: 28,740 关注贴吧数: 5
【连载】说人话,讲二十四史(全言著)   是的,各位,老帖子已被和谐掉,看样子是恢复不了了。   度娘系统是很让人捉摸不定的,为避免再次被误判为广告帖之类的,这次新帖大家就别占楼刷楼了,不是我不想(有人顶帖还不想,楼主莫不是疯了,高兴还来不及呢),实在是重新开帖一次确实太麻烦了。正文我有备份倒也罢了,问题是很多朋友有意义的回复这一删就彻底没了,太可惜了。   之前有朋友开发出了一个刷楼中楼帮顶的办法,就是回复一个“鼎”字,然后在这层的楼中楼里回九层,意为“九鼎”之意,我觉得挺有文化气息的。再或者复制粘贴一段自然人文知识什么的回复在楼里,也挺不错的,大家一起多了解一些新知识,度娘总不会连这都要删吧——都是建议,只供大家借鉴一下。至于对文章本身的讨论当然还得有啥说啥,这个就不在现在的讨论范围,不然你我还写这个读这个干嘛呢是吧!   如果再次找不到帖子,请大家到我的q群(52547406)里询问,百度私信消息我经常接不到,我发给别人别人也经常接不到,所以各位有事还是来群里找我吧!   另外有关授权转载的事情,大家注明一下是“全言著”,节选自《说人话,讲二十四史》(如标题所示)就行,不必一一询问我。   OK,就这样吧,重新开始!   二楼我要放篇章目录,三楼我要放一些公告,请大家勿插勿回复,谢谢!
【虚幻黑梦】2015年国乒男队几大主力回顾(4)樊振东:成长 应该是最后一篇了吧,作者继续@虚幻黑梦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940.htm&urlrefer=7757baa0116827e5a7553a377f2120a8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   这个奖杯不知道啥比赛的,看样子蛮像三大赛的冠军奖杯   首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442.htm&urlrefer=38d8b4a24504e57e8e5077ae7a07de77   今年对樊振东来说是个重要的一年,我是觉得今年的樊振东进步的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樊振东带给大家的惊喜确实很多!   2012年年初才升入国家一队,但是时隔一年多后,樊振东在2013年的直通巴黎世锦赛的选拔赛上面一鸣惊人,以厚实的技术和虎虎生威的冲劲,对国乒当时的几名主力队员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虽然最终也没能抢下一张门票,但是樊振东因为年轻以及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十六岁的樊振东被教练组给了一个名额参加了世锦赛的单打比赛,最终在比赛中也没有输给外协会的选手!在后面的几个月樊振东一举拿下了波兰公开赛和奥地利公开赛的冠军,成为男子选手中最年轻的巡回赛冠军。而且世界排名一下子升到了世界第五,国际乒联当时都发出了文章表示很惊讶,刘国梁则表示:这孩子真是坐火箭上升的!   2013年的东亚运动会,当时的国乒主力都没参加,派出了樊振东在内的几个小将去参加。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樊振东就颇有一种领军人物的气质,带领着队伍取得了好成绩,自己也收获了单打冠军!在2014年的时候甚至参加了亚运会的单打,连大满贯张继科和队长马龙都没能参加亚运会的单打比赛啊!当时看台湾那边的解说的时候那边的人就感慨:“看樊振东的打球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现在的成就你真的很难想象他今年只有十七岁。”   不过在我看来今年之前的樊振东基本都还算是冲击的小将而已,但是经过一年的洗礼之后樊振东现在在队内的地位基本上确定了,已经是四大主力之一了!甚至现在他还可以有资本去跟师兄竞争明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今年的一整年是迅速的起飞。基本上把位置坐稳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只需要想办法拿下三位师兄就行了,甩开了后面的一众队友。今年的樊振东一个人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了五十四场比赛的胜利,第二名的许昕是四十一场,不得不说樊振东今年的进步实在是神速!   虽然是在苏州世乒赛上面单打输给了马龙,止步半决赛,但是上一届他还只是十六强而已,今年就是四强,跨越了一大步。双打还搭档周雨获得了亚军。后面的世界杯比赛都挤掉了许昕而去参加,首次参加世界杯就打进决赛获得了亚军。亚洲锦标赛上面甚至一个人获得了四枚金牌!把能拿到的金牌全拿了。甚至他还有很年轻的这个资本来竞争里约奥运会。   不过樊振东现在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不但有,而且还很大。比赛中经常是有些慢热,容易给对手先上手的机会而自己都没打出来就已经输掉了,而且现在的经验跟师兄们比起来他也还差了不少。再一个,到底是只有十八岁啊,心理素质方面还是差了很多。我有时候也真是担心师从八一队的樊振东会像前辈王涛和王皓一样,关键时刻不敢去拼搏,希望他能早点拼搏。   虽然说他还很年轻,以后会有很多机会。但是作为我来说我想给他一句忠告:能够现在抓住的就千万别等以后,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虚幻黑梦】2015年国乒男队几大主力回顾(3)张继科:沉寂 15年最后一天,一次性全发完~作者依旧@虚幻黑梦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939.htm&urlrefer=7fe1553901a44fcd3a831d0936b30e06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   首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442.htm&urlrefer=38d8b4a24504e57e8e5077ae7a07de77   今年对张继科来说不算个美妙的年份,但是对他来说是个新的考验!俗话说,攻城容易守城难,我是觉得今年对张继科的挑战远比他之前打江山的时候的挑战更大。   过去的张继科在队内基本上没什么地位,打拼机会再抓住机会。一路走的不易。不过那时候他是没地位,大家也未必会真正把他当成对手,哪怕是马龙王皓等人都是从上往下看张继科,而张继科是由下往上看他们!所以张继科可以抱着去拼的心态去仰望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张继科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张继科这成绩就现在那么多高手都会放下心态来拼他,现在张继科的位置就是很被动的。毕竟现役就他成绩是最好的,又是大满贯,还是创造了那么多奇迹的存在!想不仰视他估计都困难,全部的人抱着拼的心态来拼张继科由此可见现在的张继科的处境是多么的被动!   其实按照张继科这种大心脏的人来说,越是遇到困难就越要去面对,但是另一个更大的挑战来了!伤病!   今年可以说这个因素给张继科的打击是最大的。张继科那种打法本身就要依靠身体腰部的力量来结合才能发挥出那种压倒性的爆发力!这样的高质量必须是结合身体的,身体跨掉了就没法再发挥出那种高水平了。另外一个原因张继科估计也没想到就是在换了新的塑料球之后他到现在因为伤病的原因可以说到现在都没能找到一个真正能处理塑料球的方法,照以前的那种方式来打球基本上杀伤力是起码减半了!这样的张继科如何能够爆发?   今年原本张继科是有好几次机会来奠定自己的地位和明年的奥运会的,那就是苏州世乒赛和年底的世界杯。前面已经两次单打冠军,这次该朝着三连冠的方向来努力的,结果最后输给了小师弟方博,自己前面六次三大赛单打非冠即亚的记录也被终结!在比赛场上的张继科也完全沉寂,感觉不到那种拼劲!以往张继科的比赛总能从眼神中感觉到那种拼劲和想拿冠军的冲劲!但是在今年一整年中我基本上只看到张继科的眼神中有那种“想”,但是更多是那种有心而无力的感觉!   世界杯比赛按理说他作为卫冕冠军是可以被直接邀请的 (全言注:因为改赛制了),但是最后连参赛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夺冠了!   说张继科今年沉寂其实在外界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吧!毕竟今年张继科还是有好几次站在了头条上面(汪峰又哭了)!跟老东家鲁能俱乐部闹出了合同的纠纷,因为一句话被媒体报道出来而被批评小肚量,后面又连续输了外战,还遇到了媒体报道的被外国球员挑衅!但是现在流传出来的全是张继科想冲过去找那人麻烦的视频和图片,真正的事情真相的证据反而没有!   我是觉得张继科作为现在乒乓球最火的球员有一些负面消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张继科从出道到现在也一直充满了争议,但是之前的很多争议伴随着当时的成绩也是值得大家给他喜欢他的!不过嘛,今年的张继科基本上负面的消息很多,虽然说有些方面他是正确的,但是今年的藏獒在成绩上面基本上沉寂!报道满天飞那就叫很火了???你没点真正的东西来服众能行吗?   所以张继科今年的单打成绩基本上颗粒无收,完全沉寂,希望他能够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调整过来,毕竟大家那么看好你的大心脏,如果真的想拿双满贯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如果真的身体不允许了,那为了后半辈子的生活,现在可以选择急流勇退!   下一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940.htm&urlrefer=7757baa0116827e5a7553a377f2120a8
★【冷门乒史】系列合集(持续更新ing) 之前发了一下,因为标题不够醒目我自己老是找不到,现在重发一下,再持续更新新的链接。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3184.htm&urlrefer=5058d670c562eabfa972a661725562a6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   写在前面:   创新是一个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我们都知道,不是所有成功的创新都一帆风顺,更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取得了成功。这世上有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但同样有第一个吃pi霜、第一个吃水银的人(牛顿躺qiāng)。   新朝时期就有个发明家,在自己身上沾满了羽máo,幻想着能和鸟儿一样翱翔天空,最后虽然没能成功,但是我们能否认其价值吗?正是一代又一代对蓝天抱有“奇技yin巧”幻想的人的努力,人类才终于实现了冲出大地、甚至冲出地球的美梦,所以我们不止要记得莱特兄弟和加加林,同样必须记得那些在创新道路上跌过跟头、摔过惨跤、甚至丢过性命的人。   同样,乒乓球界也是如此。比如那个左右开弓的专业选手黄煌,难道这世界上就只有他和他父亲觉得两只手打球能“出奇制胜”?然而他就用自己宝贵的职业生涯反证了这种打法的不切实际,这就让后来人少走了弯路,然而他本人却已然办废了。   再比如有个子高的兄弟觉得自己没法打直拍,这里就有传说中的“乒坛巨人”卡利尼茨给大家做了个榜样。他身高两米,虽然打法丑陋(这是真的),但却能在国际舞台上与老瓦等同台较量,一局也能拿个十几分,赢下一盘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最后还成为了世乒赛男双冠军(郝帅哭死),这不同样给想打直拍的高个子朋友们指了一条明路?   有未知就一定有探索,有探索就一定有进步。前辈们的每一步探索都不会白费,正确的,为我们指明前路;失败的,让我们少走弯路。正是鉴于此,我决定在此收录乒坛历吅史上的各种冷门历吅史与知识,力图最大还原那些不为人知、不被重视的故事——珍惜今天,所以铭记历吅史!   各具体故事将留下分帖链接,欢迎大家跳转阅读!   全言   2015.9.8 ======================================================================= 本帖将持续更新链接,不过度娘会对链接有限制,速度不快还请见谅哈!
【虚幻黑梦】2015年国乒男队几大主力回顾(1)许昕:尴尬 作者@虚幻黑梦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442.htm&urlrefer=38d8b4a24504e57e8e5077ae7a07de77 欢迎加群聊球: 195271604 随着2015年还剩下几天的时间了,对于国乒四大主力都是一个结束,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起码今年已经结束了,想要去改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还有几天的时间2016年就要到来,虚幻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国乒男队几大主力今年的情况,大概就四篇到五篇,因为不知道要不要加上方播,还在纠结中,视情况而定吧!好了,废话不多说,第一篇从许昕开始,毕竟虚幻是直拍打法! 其实从今年来看,对于许昕来说不是个美妙的年份,甚至还不如去年。虽然说今年拿了全锦赛的冠军,还拿了几个公开赛冠军以及分量最重的无非就是两个世锦赛的双打冠军。但是我个人是觉得今年的许昕甚至还不如去年一整年的发挥和情况好! 去年的许昕在三月份备战世锦赛团体比赛的时候换教练了,跟了马琳王皓的师父吴敬平。这对许昕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马琳王皓都是跟着吴指导一步步的走向了国乒绝对主力的,而且吴指导的指教能力说句实话,比秦志戬要强很多吧!毕竟秦指导年轻了一些。吴指导在之前没有带许昕的时候就对许昕当时的技术提出过一些看法,当时许昕的打法基本上就是台内球跟你扛起来之后再去退台,然后去中远台打相持,打不动就放高球,前三板的技术不够狠,可能比王皓也强不到哪儿去。很多人都说许昕是结合了王皓和马琳的一些特点以及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地方,最后形成一种新的路子。 其实说句实在话,当时的许昕台内球和直拍小球处理就是比不上马琳,真正讲整体硬实力又不如王皓那么牛逼,自己以前反手太差,总是反手扛个几下就去用正手,当时吴指导就说了,小比赛你喜欢去退台跟人纠缠,反手用个几下再去转换成正手可能你会有机会。但是那是小比赛,真正到了大赛大家都去拼了,一般别人就不会给你转换的机会,直接就把你干掉,这一点后面许昕在跟张继科马龙的比赛中无数次被印证了。 今年的许昕其实处境远比2013年新周期更为尴尬,去年的许昕的整个人技术状态是非常好的,东京世锦赛,仁川亚运会的发挥都是很好,虽然说仁川亚运会好几场比赛打的很憋屈,但是对他来说是个大的挑战,最后都拼死扛下了。当时许昕就说想去里约就得这么打,但是不要这么憋屈了。单打比赛中最后拿了冠军。其实很对,去年仁川亚运会的许昕是很有希望去里约的。如果许昕今年能有去年那种状态估计今年都不会这么危险。但是偏偏从换了新的塑料球之后对许昕的考验更大了,而且今年的许昕虽然世锦赛有两个双打冠军,但是如果我所料不错,许昕宁愿不要这两个金牌也愿意换取单打成绩能够更前进一步。 单打比赛中输给了小师弟方博,止步十六强,许昕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都已经打了四届世锦赛了,最好成绩就是2013年的四强,其他三次都是十六强,而且每次都是被队友给拿下的。虽然我是觉得今年的许昕技术上是已经被改造的很不错了,完全有希望拿世锦赛单打冠军的,但是遇上了伤病,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新实力的时候就早早出局。其实细看下来今年的许昕虽然有伤病,但是伤病只是一部分的影响。总的来说还是自己的发挥了不算特别的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但是没办法,世界大赛,你不发挥好遇到发挥好的对手你就只能死定了。 而且从今年的马龙拿下了世锦赛,樊振东又基本上成长了很多,张继科虽然输了不少外战,而且状态不怎么好,但是说实话,这几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优势,这些优势恰好是现在的许昕都没有的。而且许昕近期在技术上仿佛又有一些回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了,总是喜欢去跟人退台纠缠,这个其实很不好!应该赶紧改掉老是退台的毛病,毕竟你是直拍,又不是王皓那种,退台后你能缠死别人,但是别人不会等到被你缠死就先把你干死了! 所以今年对许昕来说是不怎么妙的,不过,我给许昕一句鼓励,毕竟到真正报名单还有六个月,到奥运会真正开打还有八个月,而明年还有世锦赛团体比赛,后面要在四个月的时间中展现出一个新的自己,千万不能像现在这种小富即安,中规中矩了!否则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全言】从水滴板看老瓦的器材选择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10207.htm&urlrefer=2e3c15e3db5153b5e34525c3ac75011e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最近又有不少朋友向我问起了水滴瓦木、水滴瓦碳的一些东西,回想起来,恰好前阵子惊叹号兄又写了一篇有关水滴的文章,于是我也就有感而发,捣鼓了这么篇文章出来(文章:关我鸟事),随手写的,大家也随便看看就是了。   水滴板面的特征,相信现在的朋友们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一个是拍头尖,一个是虎口窄。所以如果有朋友和全言我一样想改一个正常版面的拍子为水滴拍的话,必须分两步走,一是将拍头磨尖,二是将拍柄拆下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打磨虎口,不过这个对我来说难度要大些,所以我家里就有一个虎口被我虐残了拍子,各位自己选择吧),往下挪一公分左右(前阵子我一个拍子挪多了,现在果断悲剧ing),两者缺一不可,因为一个真正的水滴是必须兼顾这两方面才能找到感觉的。   像市面上有一款叫“许瓦木”的拍子(就是瓦木的结构,不过因为许绍发代理的,所以拍标是xushaofa而不是waldner),它的fl板型就是只有拍头尖而无虎口窄,所以打起来就完全不是一个味道了。至于fl的水滴瓦木、水滴瓦碳是什么感觉,我没试过——有st我会买fl的水滴吗?许绍发要不是被人为垄断了我会买fl吗?呵呵……   作为一个资深的水滴党,我觉得自己对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从第一次打水滴瓦碳以来,我打的所有横板,要么是直接买的水滴板面,要么就是无论你是什么拍子,我都给它改成了水滴板面,水滴mc2、水滴狂王、水滴ye、水滴……到现在,我已经完全不适应打正常版面的拍子了。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我技术很渣渣,但是要谈水滴版面的感受还是可以说上几句的。   总的来说,在此我要奉劝大家一句话:如果你不是瓦迷,那么就请慎重选择水滴拍子做自己的武器;当然,留作纪念是另一回事,咱们也不是买所有东西都指望它能实用的。水滴瓦板在早些年本是一拍难求的,后来随着老瓦在中国球迷心中的再一次回春,大陆一下子冒出了n多的水滴球拍,但是买的人多,出的人也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板型确实不适合一般人。   拍头的尖和拍身的窄让水滴板子在击球的时候不像是拿了个拍子,而更类似拿了根棍子。棍子的好处是指哪打哪,精确。但是我们都知道,板面越大的拍子容错率自然就越大,而水滴板的容错率就是低得吓人,这就是水滴版面最让人恼人的一个地方。本来想手握老瓦的神器装一把的,结果打起球来这里下网那里出界,忒难受了。   其次,窄而长的板身使得水滴拍子的重心有点居中,击球的时候感觉力道有些不足,所以我们看老瓦正手大力量的时候会将食指自然向球拍中间移动(详情可看上世纪90年代前后老瓦拍的尼塔库教学片,老瓦展示了他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的差异)。   根据惊叹号兄考证,此握拍法源自60年代日本著名选手长谷川信彦所发明的“一指插握法”,为的是让食指给予球拍更多的力道支撑,老瓦这么做也是为了弥补水滴板面的力量不足。长谷川信彦是乒坛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17岁便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20岁便获得单打冠军(估计比孔令辉要小),早年瑞典队曾到日本取经,莫非老瓦就是直接师承的这位霓虹“乒坛莫扎特”的衣钵?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很多人抱怨打水滴瓦拍,以前能防回去的防不回了,以前能进攻死别人的攻不死了,这是很正常的。再加上窄虎口的酸爽感觉,实在让初试者淡腾拘谨,一批又一批的二手出现就是很正常的了。   我一向认为,咱们业余就应该买那些水平比较差一点的运动员的拍子,你买老瓦啊马龙啊这种实力超强的运动员的板子,除了能装b,你的动作能达到人家的几分呢?相反,你要是买个水谷隼的板子我看就性能而言是不会亏的,因为水谷隼的实力摆在那里,起码跟咱接近些嘛是吧,哈哈!   不过话又说回来,烧拍子什么的本来就不是纯粹指望涨球,喜欢就烧才是最快乐的,大家说是吧(虽然有时候钱包在哭泣)?   老瓦的器材选择本身就非常的独特,水滴板面就不说了,他之后的世界顶级选手基本没有用这种拍面的,倒是佩尔森的球拍貌似有点水滴的感觉,但不明显。此外,水滴瓦木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不是个武器,而只是武器上的瞄准镜”。   瓦木的指向性非常强大,如果你控制住了,指哪打哪,绝不吹牛;瓦碳稍微差些,但是速度有所提升,毕竟加碳了。当然,这种话都是扯淡,因为前提是“你控制住了”。如果你没控制住,上面说了,各种失误。而且打水滴瓦木、水滴瓦碳都有个非常高的要求,那就是落点必须无比刁钻,你必须无时无刻不在进攻对手的空档、小三角、追身、怀里……反正就是各种不舒服的位置,以此来造成他们的失误、够不到球、被逼出高球等。否则,想用这俩板子爆冲?除非是机会非常好,否则可以肯定的是,你以前一板过的球就算动作再狠一点也没用,因为瓦板不会给你足够的力道和速度,你就等着挨打吧!   此外我还试过老瓦的胶皮,尼塔库jo,我的乖乖啊,不灌胶的话跟蝴蝶那些“吃(胶水)货”一个尿性,肉成渣。然而灌胶之后,我也没找到它太多威力。大体尼塔库jo和el是一个感觉的,控制第一。   以前我问过一个问题,那就是配胶的时候究竟是以发挥特长为主呢还是弥补特长为主?最后大家交流的结果是,发挥特长第一。老瓦的整体打法特色就是控制控制再控制,而水滴瓦板加尼塔库jo就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系。不过呢,这配置方法丢给咱们的话就略有些淡腾了,大家还是慎重点比较好。   目前水滴瓦木是比较难适应大球和无机了,瓦碳相对好点,至于塑料球的影响,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不在乎这些的话,随便配也无所谓。瓦木的话和狂系列还是比较兼容的,毕竟是五夹纯木。瓦碳感觉还是选择软弹一点的套胶比较好,不然它那个软弹外置的结构与狂系列搭配后感觉有点不通透,我也不知道为啥。   OK,扯淡结束。
【全言】2015年总决赛点评④:决赛(上) 老规矩,留半截,欢迎喜欢的朋友跳转原帖支持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9591.htm&urlrefer=49457461987317a9a0e0c721c8de0f8f 欢迎加群聊球: 195271604   首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8348.htm&urlrefer=d9f7cc1971f1ba07421f3fa6f6d81993   补在前面的话:   决赛篇之所以出现(上)的情况,是因为我写着写着,才写到马龙部分呢,然后便发现字数爆表了。鉴于上次几篇上五千字的文章(好像是写费格尔和李佼的,也有可能是有关国际乒联改革真相、流言的文章,具体给忘了)有朋友表示有些太长不看,我还是决定将本文拆成两半发表——事实上当时我自己回过头再看那几篇文章时也觉得真的有些长,不大好阅读,所以就特将本文拆开发表。   至于(下)的话,还没写好,写好了再在后面附上链接,欢迎持续关注!   拖拖拉拉了好几天,总算要了结这个短系列了。之前中国公开赛的时候我就是懒了一下,结果才写了一篇就忘到马里亚纳去了。这次总算没重蹈覆辙,阿弥陀佛!赶紧搞完,回头继续打法先进性问题上去。   决赛的直播我是没有看的,因为实在是太晚了,第二天还有事情,所以就放下了。鉴于本人的“神预测”能力,所以我未在决赛前做任何预测,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就没有判断——是的,在预测输赢这一块,一向伟大光荣正确的楼主我这次在心里也预测错了:我押的樊振东,然而他最终还是败了。   之所以会这么倾向,原因在于前几场球小胖的表现确实不错,而马龙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两场半决赛我前面也分析了,樊振东打许昕,输赢都很正常,结果他赢了,这算是表现好的;马龙打继科,以他俩最近半年甚至说是一年的状态来看,马龙赢是正常,但打成4:2最后跌宕起伏地取得胜利就算是表现不怎么样了。   当然,我这么对待他还是有些苛刻的,毕竟赢了就是赢了,这个没话说。不过也正如我在半决赛那篇文章里分析的,总决赛这种破比赛,多一个不多,少一个甚至没有也无所谓,这种胜利的价值并不大,若是因此而暴露出了问题反而需要更加的重视。所以我同意将马龙“一年连夺世乒赛、世界杯、总决赛三冠”说成是“马龙状态好”的表现,但非要说是他多么多么吊,那就很扯淡了。总决赛也就名字取得吓人,实际上别说跟三大赛没得比,就是跟中国公开赛、卡塔尔公开赛、科威特公开赛以及德国公开赛这四大赛都难分高下:一个水谷隼都拿过冠军的比赛,你觉得有啥好捧的?   当然,我也说了,马龙多一个冠军总不是一件坏事,这还是值得祝贺他的,so,祝贺哈!   回归正题。   一、马龙篇   相比于半决赛的急躁,马龙在决赛的表现就给我一个感觉:累。打着打着就要跪了,打着打着就要趴球台上不起来了,这情况出现在龙队身上委实有些不可思议。这次决赛场上的马龙给我的感觉不是马龙,反而有点像是体力消耗严重的马琳(当然不可能是王励勤啦,谁见过王励勤这表现?那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好好的一头龙简直就“累成狗”了,是否是伤病复发?或者赛前偶遇了石川?还是另有别的原因?这个我们就不猜测了,不过不管原因怎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我们眼前,那就是:   马龙现在的打法确实非常的累。   从这次比赛的情况看,之前我们对于“塑料球压缩了反手进攻的质量”的观点可能又要商榷一番了——貌似反手利的选手们又找回了一些感觉,他们在面对正手利选手时的情况已比半年前好很多了,这对马龙、许昕、方博等人来说又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虽然还不构成致命,但事态的发展确实又朝着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前进了。以目前的乒坛格局来看,在最顶尖的选手里,马龙受到的影响无疑将是最大的,因为在所有正手利的选手里他的体力算是比较差的,而反手的话……   说实话,我并不和很多朋友一样觉得马龙的反手有了质的飞跃,恰恰相反,就总体相持的质量上看,马龙的反手球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是下降了的。以前我看马龙与别人相持反手,大部分球都是别人甩手腕他也甩手腕,但是面对继科等人的时候就是甩不过;但是现在我们看马龙打球,一到反手位要相持了他几乎全换成了迎前上升期快推,根本就不加力的节奏,有时候别人速度放慢了他反手也没能好好跟上进攻,反而还在继续快推拨,甚至是只推不拨,碰一下就over——凡是熟悉这个动作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球明显其实是完全没什么质量的。既如此,为何我们总会产生一种马龙反手进步了的感觉呢?   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反手进步=反手质量上升?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支持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9591.htm&urlrefer=49457461987317a9a0e0c721c8de0f8f 下一篇链接会放二楼,二楼请勿插哈!
【全言】2015年总决赛点评③:蟒犀之争 这篇文章感觉写得有点淡腾,因为大前天写一半死机了,然后全凭记忆重写,所以……这种经历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过,反正状态是受影响了的。本准备昨天润色一下,结果电脑又不能开机了,拖到今天,也就懒得改了。总体上观点还是表达完了,就是语言比往日的有些压抑(废话,遇上这一堆事情不压抑才怪),下面老规矩,放前半段,大家觉得不错就跳转原帖支持一下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8786.htm&urlrefer=534851097afc42dc8406b1f3fad1c9df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首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8348.htm&urlrefer=d9f7cc1971f1ba07421f3fa6f6d81993   首先要说的是,之所以将小胖比作犀牛,实在是近年来大家都喜欢将乒乓球名将给动物化,而我想来想去,觉得最像小胖身材和风格的貌似就是犀牛了。个子不算高,但皮糙肉厚,身板敦实,武器犀利,进攻彪悍,外加天然呆的造型,简直匹配极了。至于许昕叫大蟒的话大家都懂的,往死里缠,缠死你。   然而这些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本人对这场半决赛的最大感觉就是:看得想吐了。   打住,这个所谓的想吐,并不是说两人打得不好看;好吧,其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最近看他俩的球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成moon经战了,而每逢这二位大神对到一起,那比赛的场面就相当压抑且难看,总不能让人兴奋起来,实在让人有些受不了。   所以这次比赛我一路看下来竟然完全没关注大比分的变化,甚至连小比分也时不时没注意,仿佛这场球是永无止境的,之前两人也不过是中场休息了几十天,之后再休息几十天又会继续。这次第,怎一个淡腾了得。   当然,如果我就只有这么点感受的话,本文就不会出炉了。废话多,但绝不会自始至终废话,这场比赛,我真心为许昕暗叫三声“不妙”。   第一声不妙是,昕爷的退台问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   从13年总决赛开始许昕的技战术其实已经开始逐步走向合理化,突出表现为站位更加靠近,台内技术获得提高,反手速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升。这三个虽然都很重要,但是在我看来,站位问题是最根本的,因为另外两项都有赖于站位的靠前才能完成,不站位近,何来台内技术?不站位近,你能指望许昕远台发挥反手?   作为一个直板选手,中近台永远是第一要解决的事情,因为退台无论从握拍方式还是两面相持上讲,直板都有先天劣势。没错,你许昕的中远台相持能力确实在直板里算是旷古绝今,但是要是反手被压制住了呢?真全台跑,那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被动,也是心理上的被动,因为人家有恃无恐啊,看你跑得那么慌他也高兴啊,哪怕是消耗你体力那也是一种胜利嘛是吧?   这次比赛许昕的站位问题简直就简直了,基本上自己第二板以后不管球是出于下旋、不转摆短阶段还是被拧起相持阶段,他总之就都退到近一米开外去了,这个实在太不应该了。人家小胖一个横板尚且不断在台前贴你的弧圈球,你一个直板反而跑那么远,干嘛呢亲!前阵子的进步都到哪去了啊!   第二声不妙是,哪怕是退台相持正手,许昕的优势也已经开始消失。   就这次比赛许昕和小胖的对拉情况看,小胖已经从之前的比较下风变成了仅仅是略有下风——说实话,这里用“略有”两个字还比较牵强,算是照顾昕爷的面子。要是再打两场球还是这个样子,那我只能说许昕的中远台对拉也已经在樊振东水平之下了。   许昕正手的特点是手臂甩得非常开,所以拉出来的球势大力沉。但是这个对动作的连贯性要求很高,隔着球好远呢就要出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一般都会要刻意制造出一个稳定的对拉节奏才行,之前的老瓦、王励勤二人就是如此。但是小胖最近和许昕的对拉就非常聪明,每次眼看着要形成对拉前都强行塞许昕的反手,而且给我一种并不是百分百顺着旋转走的感觉,力图一开始就破坏他的对拉感觉,效果也非常棒。   这个思维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相持越往后,越就更难改变节奏,球已经转到亲爹都不认识的地步的时候大家就只能先力保上台再说了,哪还管的上别的东西!所以不得不说小胖确实聪明,这么快就悟出了对付昕爷的办法,而这对许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之前反手漏洞什么的,那都是许昕一直存在的,大不了比赛的时候就放开手脚不管这一块,专心以正手的特长拉穿对手就是了。问题是现在许昕面对的不是漏洞被抓住,而是特长也被压制,这时候他整个人的思想就会非常的慌了。   我们看04年雅典奥运会半决赛,柳承敏要是真的只是对拉什么赢老瓦,那老瓦表示还是很淡定的:我早就料到自己对拉不可能赢你,所以失去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何惜哉?   但是偏偏柳承敏就是在发接发和前三板上将老瓦打得想吐血,所以老瓦才最终在全局一败涂地:我漏洞本来就必输你了,特长又接着输你,那还玩个毛线啊?这种心态一出,那还没到结局呢,自己就先泄气了。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阅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8786.htm&urlrefer=534851097afc42dc8406b1f3fad1c9df 最后一篇还没写,写好了二楼会放个链接,请勿插二楼~
【水泥说器材】(2):说说那些年打过的纯木板之天极506 作者仍然是@yi诺尼 ,也就是 水泥,欢迎大家点击原帖表示支持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4602.htm&urlrefer=76fd3b5d9f356277433935a325101d51 欢迎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首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4492.htm&urlrefer=0310b6ad9087a7c4b3f17bed29d6eed4 上期我们说了经典七夹CL,顺着七夹这个思路下去,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红双喜天极506。相比拥有几十年历史的CL,506这个板子是非常年轻的,一直到今天为止,它也才仅仅3岁而已,当然,在市场部推出506之前专业队用了多少年506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据说早在07年就有带506标记的七夹板问世。反正在我的印象中,红大妈的特制底板开始广为人知是自天极506始。 最初知道506时,尚且没有天极506这个东西,506开始闯入大家的视野是在2011年。就在那年下半年,马龙握着一支劲极手柄的无名红双喜底板,51场未尝一败,然而龙队手中的这柄大杀器居然无人识得,只是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了拍尾的506三字。“机智”的红双喜市场部抓住了这个机会,2012年九月份发型了第一批尾部带有特制特色——钢印的底板,天极506。 仅仅从材质上看,506继承了一点点CL的血脉,林巴面材夹五层阿尤斯,大芯两侧也与CL一样有着风骚而醒目的红线。可是结构上,506却做出了非常大的调整,做为一支7夹板,506首次具有了一个在过去只有五夹板或纤维板才有的东西:大芯。 拥有大芯的七夹板,那是一种怎样奇葩的存在呢?在2013年年初,水泥终于尝试了一把红双喜天极506,配置是正手狂飙三,反手T64。满怀期待的试打了506之后,水泥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这货真是——软!!!作为一支七夹板,506简直毫无一支七夹板的觉悟,林巴之下两层阿尤斯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存在感,手感之肉极度逼近五夹,整体形变之大,反手支撑力之渣,几乎要与斯蒂卡EG一较高下,可是多余的木层与胶水层却导致了506在手感上远远不如以科贝尔,李菊为代表的一系列均衡型的五夹纯木,力量上也逊色于大鸟,CL等经典七夹,差评!! 好吧以上是渣渣水泥在尝试506之后纯属主观的胡言乱语,让我们换个客观点的说法再说一次:506这支底板,在结构上尝试了与传统七夹完全不同的大芯结构,赋予了506极其均衡的性能,拥有五夹般柔和的手感,七夹中无可比肩的持球感给您带来无与伦比的强大正手弧圈,底劲充足出球稳定,面对各种各样的技术这支底板似已不惑,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防火打劫的必备~良~品~。 好吧好吧,不闹了,进入总结阶段。其实说真的,506在球友间的反馈并没有水泥感觉的这么日狗,这也许是红双喜拙计的品质控制所致,也有可能是水泥自己与这支底板八字不合,实际上506却是非常均衡稳定好用的一支软7,在速度力量与手感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是一支十分好上手的弧圈板,如果你拥有强势的正手,却感觉5夹板的力道满足不了你的需求,那试试506吧,也许不会让你涨两分球,但是至少这支忠厚老实的板子不会让你由于不适应不好控制之类的问题而掉球。 下一篇请跳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4727.htm&urlrefer=cc791d82c7bb33be8bf6eb11a5d1696f
【全言】15年瑞典赛点评①:新时代,畸形的技术发展格局 老规矩,前半段上位,喜欢的朋友就直接点击原帖阅读原文,欢迎大家加群聊球哈,大神多多: 1952716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2272.htm&urlrefer=ed21f32f2e511b33765c88456584705e 总算抽时间把瑞典赛给看了一遍,虽然国乒输得比较一塌糊涂,但是对我的震撼实际上还没有费格尔大,倒是另外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想到的几个话题,后面一个个阐述。今天先扯第一个——标题大家也看到了,不过明显有些抽象,具体的且容我慢慢道来。 众所周知,中国队常年以来是以卓越的发抢技术和前三板技术笑傲江湖的,而老外,尤其是欧洲人,他们在反手和远台相持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自从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就明显感受到了老外在前三板上的长足进步,以至于几乎所有老外都在跟中国人斗短,也基本只能在这个环节拿分。 这个现象本身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有实力的时候想方设法在前三板突破是任何乒乓球运动员的第一选择,当年中国人就是因为实力球不够,所以才往死里思考前三板技术。现在随便拉出一个非主力出来都能和老瓦对拉五十大板,当然也就不用花太多心思来思考小球技术。尤其改无机后、改塑料球前,台内拧拉技术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更不需要想太多前三板了。 但是从改塑料球开始,中国队在国际比赛上出现了一个非常讽刺的情况,那就是非常吃老外的发球,而且吃得五花八门。韩国人张宇镇的吃,日本人大岛佑哉的吃,奥地利人费格尔的吃,瑞典人卡尔伯格的也吃——不仅仅是吃发球被抢攻,硬是活生生地吃死的那种。一瞬间,我感觉世界上多出了一堆又一堆的发球高手,这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我看了一下这几个哥们跟别的老外打球的视频,对手绝没有中国人吃发球得这么明显,思考过后我的解释就是:问题出在了中国人自己身上。 长时间的笑傲江湖,长时间的技术优势和新时期的器材改革导致了整整一代中国队在发接发环节上开始落后。不要以为这只是我的危言耸听,我们看一下最近几年的比赛,除了马琳和马龙外,中国运动员在和老外对垒的时候真正有多少小球优势?完全没有。一上来就是各种台内拧,完全不顾及各种球的旋转类型——就08年到14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招是适合当时形势的。但也正因为如此,突然一改革,拧拉威力一下降,大家立刻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前三板技术了。 6年时间,足够彻底改变一代甚至两代人二代技术。小伙子刚进省队国家队呢,一看一队的世界冠军偶像们哇塞都是台内拧拉,当然立刻就要模仿。效果不效果暂时不说,至少模样是要出来的。 教练们也是,看到王皓继科樊振东他们的拧拉这么先进,当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让弟子们早点学会最先进的技术。至于发接发什么的,既然在拧拉面前毫无优势可言,还有什么好琢磨的呢? 但是欧洲人明显就没有这个梗,甚至包括韩国人、日本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他们是放养的运动员,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复制别人的成功,从来都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这种思想当然有好有坏,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容易故步自封,但好处更是明显的——坚持自我,为自己打球。 我们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模仿别人的长处,什么情况下不要? 比如我也好很多人也好,都对老瓦博采众长而感到钦佩,对吴尚垠那种打到退役都不怎么学习新技术而感到惋惜。波尔其实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他一直在改进自己的技术,所以这种学习、改造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仅限于此。 世界上的每一个运动员,或者哪怕是每一个乒乓球爱好者,都是不一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后,谁适合什么打法谁不适合什么打法、谁喜欢什么打法谁不喜欢什么打法,这些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时候教练什么就面临一个选择了,是让他们走自己喜欢的路,还是强行将其掰弯,走“最先进的路”? 老外选择的是前者,咱们选择的多是后者。 咱们的思维里总有这么一个误区:你选择了最先进的打法,就有成功的可能;不选择,就一定没有。这就真是扯淡了!没错,能打到最高水平、最容易拿世界冠军的当然是先进打法的选手,但是会是你吗? 大家都是最先进的技术,然而你天生就不适合这个打法、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个打法,然后你说你能竞争得过那些天生就适合这个打法、一开始就喜欢这个打法的人,现实吗? 一句话:你永远都只会是别人的陪练而已。 但是紧接着一个问题抛出来后,我也只能哑口无语:中国队除了最上面的那几个,谁不是陪练呢?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支持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2272.htm&urlrefer=ed21f32f2e511b33765c88456584705e
【全言】四场“老牛吃嫩草”的比赛简评(附视频)③:瓦叔捏波波 【全言】四场“老牛吃嫩草”的比赛简评(附视频)③:瓦叔捏波波 老规矩,放前半段,欢迎跳转原帖支持(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1280.htm&urlrefer=7e7ea78224091219a31f95b3af62b431 第二场:04年雅典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瓦尔德内尔4:1胜波尔。 年龄差距:16岁。 猜中第一场而没猜中这一场的都要罚去面壁、扎马步,同样重要的比赛(这个是四分之一,似乎更重要),一方仍然是39岁的老瓦,另一方是比马琳还小一岁(官方数据)的波尔,这个没想到,太不该了,哼哼! 尽管是发生在同一片战场上、由同一个人完成的胜利,但老瓦对波尔这场球和对马琳那场球有着天壤之别。简而言之就是,老瓦战胜马琳是不可思议,战胜波尔却是可以出现。 就在前天我还看到了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那就是43岁的格林卡在欧洲比赛上3:0横扫了李晓东教练的女婿费格尔(视频帖请跳转: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0309.htm&urlrefer=af3b9776b88404866ce534597a051f9d),但是转而一想,类似的比赛实在是屡见不鲜。欧洲人和中国人非常不一样,他们相互间的对垒对年龄的要求远不如咱们。简单来说,一个当打之年的中国主力基本上不可能输一个即将退役的主力,输了几乎只能用“丢人”来描述——这不是什么恶意批评,但是确实你现在练得比别人不知道多多少,又占有年龄、体力上的绝对优势,结果这都输了,不该被骂?骂一骂才能清醒嘛! 但是欧洲人的这个现象却不多见,尤其老爷爷冠军团的成员(就是上个世纪拿了冠军亚军而拖到这个世纪很久后才退役的那批人)经常干这种事,尽管平时经常被教做人,但是也有那么一些时候教别人。09年的时候老瓦就3:0轻松横扫苏斯,最后一局打了个10:0,你说苏斯虽然不是什么牛逼人物,但好歹也是德国当时的主力,曾经进过男双世乒赛决赛的人,被虐成这样,实在说不过去。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个我们可以有充分把握说不是让球吧? 中欧之所以造成这种分歧,主要还是因为双方训练强度的差异。中国队的日常训练量要是10的话,欧洲人估计就是5以下。一个当打之年的中国选手的身体必须符合10级的训练,否则就要被淘汰掉。而当他的身体退化到只能适应7(都不用退化太多)的时候,他就肯定要落伍于队友了。所以你看王励勤马琳当年何其威武霸气,晚年又是何其脸上无光? 但是欧洲人平时就是适应5级训练量的身体,晚年大不了退化到3级。你哪怕就是2级——看似2和5与7和10都只差3分,但实际情况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基数不一样嘛(量变质变)。除此外,欧洲人因为训练强度一般,所以身体保持得也相对比较好(相对),老年时伤病影响也不如中国大。 以上种种因素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欧洲人老了后还是有一定功力的,而中国人老了后是肯定掉了不少功力的。 ps:目测韩国朝鲜跟中国比较接近,日本队情况我不大熟悉,这些就不提了。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阅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401280.htm&urlrefer=7e7ea78224091219a31f95b3af62b431
【全言】技战术分析李佼在世界杯的表现 说好的姊妹篇,搞定,欢迎大家跳转原帖阅读全文(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9164.htm&urlrefer=c544367aa585b4f653f40778de3580bc 老规矩放上半段,喜欢的朋友欢迎跳转原帖支持: 总的来说我还是倾向于一个观点,那就是李佼这次世界杯的表现主要是打了一个对手状态差,另一个打法出其不意,倒未必是技术有多牛。但是这就好比一个维京勇士跑去屠龙,他可能趁龙睡着了下手取胜,也可能是拿出了新发明的武器出来吓住了对方,但如果真屠成功了,也是必须有点家底的,你不可能操起把菜刀就完成了冰与火之歌,不然换我上去跟朱雨玲打,她就是状态再不好我也拿不下。本文要讲的,主要就是剔除掉那些非技战术方面的因素而单纯分析一下李佼成功的部分。 发球是李佼的第一个杀手锏,直板本来就天生有发球优势,外加李大妈那高抛真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夸张了),所以对对手的威慑力相当大。一般来说常用高抛发球的选手前三板都不赖,因为他们有这个自信发好这个球。李佼的发球带有很明显的强烈侧旋,摩擦非常充分。虽然发球动作和发完后的“抢推”和何志文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反胶到底是反胶,旋转明显是李大妈占优,而何大爷则主要是速度取胜——何志文发两个大角球简直就是一绝,这个李佼没法比。 朱雨玲败给李佼的一个大关键就是处理不好她的发球。从场上情况来看李佼的侧上和不转似乎比侧下有心得些,而侧上原本就应该主动挑起来形成相持的,但是朱雨玲净在那里没完没了地搓摆,结果球老是冒高。相对的和石川那场球大妈倒是侧下颇多,两人经常形成对搓局面然后石川被李大妈台内起板。到后面石川终于开窍了,直接死命拉起上旋,这样一来大妈的的技战术体系就立刻失效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什么叫先进打落后。先进不是说一定能赢,而是能提高赢的面。两面弧圈对付李佼这种单面拉选手,其实只要第一板上手质量高一点就行,而且都不用太高,就往死里摩擦拉个高调强烈旋转,那么李佼的细腻的前三板技术就用不上,推挡的节奏也会被打乱。这时候,男子选手如马琳、柳承敏尚可以用彪悍的正手全台冲,而女子却做不到这些,所以女子直板比男子绝种得更早更干净。 至于落后李佼为何能赢先进的朱雨玲,原因前面说了,朱雨玲自己没发挥好是第一位的,李佼打法她不熟悉是第二位的,李佼技战术能力过硬反而是第三位的。光论实力的话,李佼42岁朱雨玲20岁,实力要减一成;李佼单面打法朱雨玲两面弧圈,又减一成;李佼终其一生没打入国家队,朱雨玲接受过国家队、或者说是世界最顶级的训练,这里再减一成。所以两人的真实实力对比大约为7:10左右。问题是现在朱雨玲自己先状态不好掉了两成左右(一场被打成0:3落后,一场完全被压着打,这发挥说是两成还保守估计了),对李佼打法的不熟悉再减半成到一成左右,再加上经验不如对方,于是就输得服服帖帖了。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支持(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9164.htm&urlrefer=c544367aa585b4f653f40778de3580bc
【全言】李姣,一个没进过国家队的直板炮灰是如何战胜国乒一线主 李姣,一个没进过国家队的直板炮灰是如何战胜国乒一线主力的? 老规矩,放文章前半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转原帖阅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8462.htm&urlrefer=ce556f813fe5a5fa24a86239e732a6b2 另外欢迎加群聊球: 195271604 其实很早就关注过这位海外兵团大妈的,因为直板本来就少见,女子直板就更罕见了。更令人称奇的是,这还是位打法落后到完全没有横打的纯直板单面拉选手,所以但凡她出场我都会正儿八经注意一下——我很少看女子的球,关注的女运动员一般也就是到世界亚军为止的。 技术打法和这两天的表现我会另撰文一篇,这里想说的,仅仅是本文的标题:一个从没进过国家队的炮灰是如何战胜一线主力的? 李姣不是第一个吓阻国乒的海外兵团,在她之前,新加坡女队的王越古等甚至将女乒拉下了世界冠军的宝座,而此次李大妈功败垂成,连决赛都没进。当然,就算进了,刘诗雯毕竟不是小朱,我琢磨着打大妈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既然没进,那她顶多也就是个季军,现在还没开打,我就不预测了。 一直以来都有两个非常极端的观点,其一是中国人乒乓球天下无敌,随便组个省队就可以拿下世界冠军。其二是海外兵团连国家队、甚至是省队都排不上号,她们能赢国手,那么就说明国家队选拔有问题,我们的机制埋没了人才,高手确实大大地在民间…… 第一个观点我已经驳斥过很多次了。省队就能夺冠?试问,马文革、王涛、闫森比省队选手如何?好,那时候中国还不算强大、不算无敌,那么郝帅、陈玘、闫安比省队又如何呢?这六个人,没有一人拿到过世界冠军——这里就不要把世界杯拉出来溜了,你看杨影蔡猛解说,奥运冠军就叫奥运冠军,世乒赛冠军就叫世界冠军,世界杯冠军就叫世界杯冠军,这才是专业的叫法。而就算算上世界杯,也只有马文革一个人拿过,其余五人都是颗粒无收。他们都是吊打省队的国手,尚且战绩如此,你说省队随便组个队就能夺冠的信心来自哪里呢? 至于第二个观点,其实更容易点破,因为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海外兵团”和“省队”能划等号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个运动员好比一个战士,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他需要有: ①过人的单兵素质,不然你开十枪只中一枪,人家两枪就崩了你——这里说的就是运动员的技术。单就技术而言,李姣等海外兵团确实是比不上国乒,甚至是省队的,这点是决不能抹杀的。有些朋友不厚道,李娇一赢球,然后就开始吹上了天,尤其开始攻击打法先进性的理论。但是我们看她对石川那场球,打到后面石川就是跟你不断形成高质量上旋,这时李娇的推挡还有用吗?效果明显不如之前,这就是先进打落后的优势。先进不是说一定会赢,而是他能够从容地占据先天的优势。你反手位只能侧身或者推挡,侧身消耗体力露出空档,推挡质量明显不如反手进攻,这就是落后打先进的弊端,没什么好反驳的。 但既然海外兵团的家底这么薄弱,为什么他们总能在国外大显神威甚至逆袭国手乃至世界冠军呢?因为比之于省队,他们还有下面几点优势。 ②过人的心理素质。一个战士平时打靶的时候百发百中,一上战场手就打颤怎么能行?同理,中国队的选拔机制一向都是机械而苛刻的,它并不是考量一个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而仅仅只是考量其天赋有多高、实力有多强而已,心理上的权衡是其次的。如果上面觉得你是个好苗子,那么心理不过关什么的都是可以培养的嘛。怎么培养呢?辅导是一方面的,更重要的,就是多给机会多打打比赛,那么这里就凸显了海外兵团的另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 ③丰富的战斗经验,尤其是大战经验、大赛经验。之所以战争年代活下来的“小鬼”战后都能比和平时代出生的将军有不俗表现,倒不是因为他们能力有多强(廖化:咳咳),只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打仗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用学习。所谓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其实这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凭什么是你死了人家没死?这里运气确实要占百分之很多,但是有些人确实就是自己没来得及进步就被战场淘汰了。战场上是丢命,赛场上是丢牌,看起来似乎还要人道些(这也是人们发明竞技体育的一个目的之一,咱们文斗,不武斗)。 ps:这里插一个小故事。“坚乘胜深入,於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於草中得坚。”这是《三国志》孙坚传记中的一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哪怕是将军,也是要经历生死考验的。有时要碰运气,有时就必须这么机智。以前我还看过刘伯承元帅被追捕的时候躲在一个洞里,他细心地抓了几只蜘蛛在洞口结网,反动派来了后就自作聪明地说:“这里肯定没人,你看蜘蛛网都没破。”这就是战场上的智慧。让我们设身处地,敌人和死亡距离自己只有几步之遥了,不被吓傻就不错了,哪还能想到这些花花肠子? 所以…………………………………………………………………………………………………………………………………………………………………………………………………………………………………………………………… 未完,欢迎喜欢的朋友跳转原帖支持一下,谢谢!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8462.htm&urlrefer=ce556f813fe5a5fa24a86239e732a6b2
【水泥桑】奥运冠军们的详细器材解说,大饱眼福!   作者:@yi诺尼 ,也就是标题里的“ 水泥桑”。这是个长篇大坑,作者本人是个烧货,对这些奥运冠军们(目前他的计划暂时只是04年及以后的奥运冠军)的器材十分熟悉,介绍得也非常详细,有底板有胶皮,奈何更新就比我快一点点,一开始是周更,现在接近月更,大家去给作者顶帖打打气呀,不然水泥要是干了就会不动了……   这里先放一段,确实写得很棒,谁看谁知道——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个拥有狼一样凶狠的眼神和看上去及其粗糙却非常有效的前三板技术的韩国人横空出世,半决赛冲掉老瓦,决赛更是直接把王皓打懵。这个人,就是象征着日式直板最后的辉煌的柳承敏。   水泥不分析柳承敏的技术特点,也不准备大书特书小柳的各种成绩经历,因为这篇帖子的主题并不是运动员,而是他们手中的神兵利器。   04年大杀四方的柳承敏,他手中用的到底是什么武器?为什么可以让他在赛场上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杀伤力呢?答案是:贴上了蝴蝶全新一代tension套胶的Bryce搭配蝴蝶著名单桧金泽洙。     金泽洙(Kim Taek Soo)这块板,是以老金命名的一块单层桧木板,采用绝佳的日本木曾桧打造而成,板身10mm,相比之前的cypress max,说实话,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明显的区别,依然是典型的蝴蝶单桧手感,柔中带刚,出球杀伤力极大。这块板本身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柳承敏之前这块板的主人金泽洙,也是04年柳承敏的教练+场外。   金泽洙这一生,不可谓不悲剧坎坷,有着当时世界第一的正手弧圈,绝佳的步伐,细腻的台内球以及炫酷的放高球技术,被称为世界第一直板,然而却终其一生也没能拿下一个世界冠军,无数次无数次的与冠军擦肩而过,终于在2004年遗憾退役。柳承敏在04年使用师父的乒器夺冠,也算是圆了老金当年的一个梦吧。   其实相比金泽洙这块球板,倒是当时柳承敏使用的套胶Bryce更值得在器材上说上一说。2004年,国际乒联还没有颁布后来震动乒坛的一次器材大改革:禁胶令。然而包括蝴蝶在内的各大器材厂商却已经展开了对能量内藏型套胶的研究,bryce,就是蝴蝶的首张内能套胶。     所谓能量内藏,就是指将胶皮在灌胶之后所拥有的力量、速度与手感,在不灌胶的前提下锁在套胶内部,使整个套胶更具杀伤力。虽然04年上市的大巴受时代的限制,没能完全摆脱有机胶水,然而灌胶后的大巴却成为了有机时代速度与旋转结合的最好套胶,至今无套胶出其右。极强的弹性与杀伤力牺牲了控制,即便是职业球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么一张暴力的套胶,这大概也是当时中国队的球员仍然是清一色的sriver的原因之一。   年轻的柳承敏却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他的魄力,控制差又何妨,干脆就刷它十遍胶水和套胶一起狂化为狂战士吧!然后,小柳就挥舞起了战斧般的日直,将手持细剑(sriver)的各路豪杰纷纷斩于马下,最终夺取桂冠。   有意思的是,在小柳这次夺冠之后,中国队的队员们也纷纷开始更换手头的乒器,王皓更是开始使用贴着大巴海绵的sriver el,看来,器材什么的,国手们真的还是很在意的。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阅读,另外欢迎各位加群聊球哈: 1952716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78701.htm&urlrefer=87d229f9d846757085a8c4836e8cddd1 
【全言】许昕与直板,何去何从? 这几天连续看了几场直播,脑袋里比较乱,尤其对许昕和直板思考了很多东西,结果就捣鼓出了两三千字出来。这里放个开头,全文欢迎跳转原帖——也就举手之劳而已,大家见谅哈!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2096.htm&urlrefer=a397dd18566a4ffcc812ba2bc2621ac7 另外欢迎各位加群聊球哈:195271604 许昕亚锦赛、全锦赛两场决赛球我都看了,点评了后者,原本也想点评前者的,然而最近事儿多,再加上那场球实在太无趣,所以动了动笔,最后决定放弃了。不过想法还是有的,索性写一下这个主题。 作为王皓之后世界直板当之无愧的一哥,许昕的这个“霸主”地位实在来得有些窝囊:没人了,所以只能是他第一。直板的衰落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不过仅仅在七年前,我高中那会儿,横板仍然是被直拍打得找不到东西南北的。之后王皓又连续保持了两年的无敌状态,而许昕也开始慢慢崛起,再加上马琳仍然在莫斯科笑傲江湖,所以那时的球迷朋友们似乎还并不担心这种打法的生存问题,危机感也尚不强烈。 然而仅仅一年后,马琳逐渐成为了“马一轮”,王皓则从鹿特丹开始,连续四次在世界大赛决赛败于继科,一次性帮继科追平了老瓦的单打成绩。而许昕更是09输陈玘、11输大力、13输继科、15输方博,一次又一次地给队友送经验送人头,同时还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被老萨给血屠了一把,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国乒“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环节”,地位尴尬到爆,完全没能将直板发扬光大,这绝不是广大直板球迷们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最早认识许昕是在09年直通横滨的时候,当时他拿了第二,与王皓争第一个世乒赛名额。那时候马龙虽然已是世界冠军,不过世界大赛单打的成绩还是渣渣,07年输朱世赫,08年输波尔,都是外战,算是丢脸丢尽了。至于继科,由于再一次不服教练管教,结果连单打名单都没报上,继续做着主力的陪练,仍然穷屌一枚。所以论在世界乒坛的起步,许昕是高于继科的。 然而他还是输给了陈玘。左手打左手固然比较吃力,然而我们要看到的是,无机胶水对陈玘的打法几乎是致命打击,杀神的球原本就是一个爆字,其他的话,战五渣而已。但是那届比赛陈玘确实也是杀红了眼,不但拿下了许昕,而且差一点将大师兄王励勤给拉下马。此时的许昕还不到二十岁,打不过,似乎情有可原。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昕还是在各种小比赛上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实力,拿下了很多优秀运动员,这足以说明其技术已经问鼎世界之巅了。但是大赛,许昕仍然是问题多多。11年鹿特丹,王励勤打许昕就非常的从容,压反手调正手压反手调正手,轻轻松松4:1拿下。这时许昕就应该惊醒了,因为自己虽然是个直板,却毫无直板巧灵冲的特征,相反比许多的顶级横板选手的球速还要慢。我们拿他跟王励勤比,力量,王励勤比他大;正手,王励勤比他爆;反手,王励勤比他能防;球质,王励勤比他要爆。可以说23岁的许昕和33的王励勤比几乎无任何优势,他就是个年轻而已,但是王励勤的身体却异常的变态,所以人家33岁了还能陪你玩,而且还真玩死了你。 然而随后的两年时间内,我没看到许昕在技术上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正手依旧慢吞吞,反手依旧很垃圾。有人说许昕的反手比马琳好,好吧我承认两人要是放开了用直拍横打相持,许昕可能是占优的,但是有什么卵用?马琳的反手虽然差,但是人家能出奇制胜,而且有一个完整的推挡搓攻体系,你许昕的反手有什么?一副推不能推、攻不能攻的感觉,几乎就是个鸡肋。 ……………………………………………………………………………………………………………………………… 未完,楼主码字不易,欢迎大家点击跳转原帖支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92096.htm&urlrefer=a397dd18566a4ffcc812ba2bc2621ac7
【皓令天下】【虚幻黑梦点将】(2):性格决定了命运——王皓 作者不是我(⊙o⊙)哦,是@虚幻黑梦 ,这是一个大系列并且已完结,作者码字不易,这里就先小放一段,欢迎喜欢的朋友跳转原帖支持作者哈! 初识王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半决赛vs瑞典老将佩尔森的那场比赛中。首先王皓浓眉大眼,外形帅气就吸引了我(我不搞基)。再一个王皓的打法十分的特别,反手位拉球就像重机枪一样,每一板快,准,狠。而且力量速度旋转融为一体。硬是把当年的世界第一反手的佩尔森活活给弄死了 随后晚上回来和我父亲一起看男单决赛,当时对阵的马琳。说实话,那场比赛虽然激烈,精彩纷呈。但是王皓始终是被马琳牵着打,王皓也始终没能把自己释放出来,最后慢慢的落后。当马琳大比分3:1领先,并且在第五局以10:6拿到了四个赛点后我的心都已经跳到嗓子眼了。王皓还是不慌不忙的挽救了三个个赛点。这时候王皓10:9还差一分就能追平起死回生,马琳距离冠军也只有一步之遥。我心中默默祈求王皓一定要挺过去,想办法逆转。马琳发球,王皓把球拧起来,马琳直接反拉。王皓侧身拉斜线。我父亲就说了,难道马琳真要让人追回来吗?结果王皓第三板没有拉过界。马琳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男单冠军 其实王皓在后面的一个节目也说过。也跟我们看到的一样。当时整场比赛的转折点在第四局,王皓的气势上来了,6:3领先。但是因为两个球没有处理好,被马琳追上来了。那会儿要是有个暂停可能缓一下就不一样了。王皓说当时他其实还是想叫暂停,但是想了一下还是别叫了。皓哥啊,为什么要算了。既然想到了,觉得该叫就叫啊。可能这辈子都会后悔。 ......................................................................................................................................................................... 未完,喜欢的朋友欢迎去原帖支持作者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79603.htm&urlrefer=e7d018901a20cb5b25fbf325bd6121c6 另外欢迎大家加我群聊球哈: 195271604
【一如继往】【虚幻黑梦点将】(1):对冠军的渴望决定了比赛结 作者不是我(⊙o⊙)哦,是@虚幻黑梦 ,这是一个大系列并且已完结,作者码字不易,这里就先小放一段,欢迎喜欢的朋友跳转原帖支持作者哈! 最开始知道张继科是在2009年的一次乒超联赛中,知道了中国乒乓球队有张继科这么个小将,当时跟一个叔叔聊天就说到将来谁可能像“二王一马”一样撑起中国男队的天地。那会儿那个叔叔就说马龙,还有可能张继科。当时那位叔叔说马龙是因为他看马龙一直被培养,张继科打球挺有特点。事实也证明了现在确实如此。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张继科来说,他却是不太起眼的。被同龄人的马龙一直压制的几乎到喘不过气了。没什么冒尖的机会。 随后两年因为上了初中看球的时间就少了。有时间也都是看王皓(因为是铁杆皓迷嘛!)。2011年五月份的一天我下午放了学刚回家就打开电视。一换到体育频道的时候就吓了一跳(活该,叫你丫的回家不先写作业,叫你丫的看电视不听话。吓死你!)。一打开电视就看到张继科疯狂的咆哮,把上衣撕开了。我去,看乒乓球比赛还从来没见过哪个乒乓球运动员这么疯狂的。我后来还以为他会把裤衩一起撕了呢。额,原谅楼主邪恶了一盘。 后面的比赛开始逐渐关注张继科,但是也不是很喜欢他。废话,谁叫他老是赢我最爱的皓哥。但是哈,没办法,谁让我皓哥自己不争气捏!额,皓哥,您看到了千万别怪我啊!后面的世界杯,奥运会,然后2013年的巴黎世乒赛,2014年世界杯单打。张继科是一个接一个的三大赛五连冠。期间也有奥运会世界杯还有世锦赛三大赛的团体赛输球的负面影响(这下好了,三大赛都输齐了。)慢慢的我以一个皓迷的心态去研究张继科,开始去理解他。 张继科天生就是一个叛逆的人,性格决定一切。我们从皓哥三届奥运会的对手来看。柳承敏,渴望冠军的狼。马琳,不留后路愿意用生命换金牌。张继科,知道自己想到的是什么,只要有了目标就会不惜一切。这三个人的生命中就从来没有退路可讲。张继科每次对待自己的比赛,一旦展现出对冠军的渴望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是张继科,所以他就不会让自己沉积。他要站起来是迟早的事情,就看他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或许鹿特丹世乒赛决赛之前张继科都未必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但是在决赛场上,在领先,在拿到赛点后张继科有了目标,那就是不惜一切拿下世乒赛单打冠军。最后他做到了。在拿到世乒赛之后他想要拿世界杯,离大满贯进一步。拿了世界杯之后就想以最快速度实现大满贯。最终在伦敦圆梦。 ........................................................................................................................................................................ 未完,喜欢的朋友欢迎去原帖支持作者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77806.htm&urlrefer=cbad36b2977aa7ce81c718d3ff018ee2 另外欢迎大家加我群聊球哈: 195271604
【虚幻黑梦点将】(1):对冠军的渴望决定了比赛结果——张继科 作者不是我(⊙o⊙)哦,是@虚幻黑梦 ,这是一个大系列并且已完结,欢迎跳转原帖支持作者: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77806.htm&urlrefer=cbad36b2977aa7ce81c718d3ff018ee2 下面是节选: 最开始知道张继科是在2009年的一次乒超联赛中,知道了中国乒乓球队有张继科这么个小将,当时跟一个叔叔聊天就说到将来谁可能像“二王一马”一样撑起中国男队的天地。那会儿那个叔叔就说马龙,还有可能张继科。当时那位叔叔说马龙是因为他看马龙一直被培养,张继科打球挺有特点。事实也证明了现在确实如此。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张继科来说,他却是不太起眼的。被同龄人的马龙一直压制的几乎到喘不过气了。没什么冒尖的机会。 随后两年因为上了初中看球的时间就少了。有时间也都是看王皓(因为是铁杆皓迷嘛!)。2011年五月份的一天我下午放了学刚回家就打开电视。一换到体育频道的时候就吓了一跳(活该,叫你丫的回家不先写作业,叫你丫的看电视不听话。吓死你!)。一打开电视就看到张继科疯狂的咆哮,把上衣撕开了。我去,看乒乓球比赛还从来没见过哪个乒乓球运动员这么疯狂的。我后来还以为他会把裤衩一起撕了呢。额,原谅楼主邪恶了一盘。 后面的比赛开始逐渐关注张继科,但是也不是很喜欢他。废话,谁叫他老是赢我最爱的皓哥。但是哈,没办法,谁让我皓哥自己不争气捏!额,皓哥,您看到了千万别怪我啊!后面的世界杯,奥运会,然后2013年的巴黎世乒赛,2014年世界杯单打。张继科是一个接一个的三大赛五连冠。期间也有奥运会世界杯还有世锦赛三大赛的团体赛输球的负面影响(这下好了,三大赛都输齐了。)慢慢的我以一个皓迷的心态去研究张继科,开始去理解他。 张继科天生就是一个叛逆的人,性格决定一切。我们从皓哥三届奥运会的对手来看。柳承敏,渴望冠军的狼。马琳,不留后路愿意用生命换金牌。张继科,知道自己想到的是什么,只要有了目标就会不惜一切。这三个人的生命中就从来没有退路可讲。张继科每次对待自己的比赛,一旦展现出对冠军的渴望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是张继科,所以他就不会让自己沉积。他要站起来是迟早的事情,就看他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或许鹿特丹世乒赛决赛之前张继科都未必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但是在决赛场上,在领先,在拿到赛点后张继科有了目标,那就是不惜一切拿下世乒赛单打冠军。最后他做到了。在拿到世乒赛之后他想要拿世界杯,离大满贯进一步。拿了世界杯之后就想以最快速度实现大满贯。最终在伦敦圆梦。 ......................................................................................................................................................................... 未完,喜欢的朋友欢迎去原帖支持作者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77806.htm&urlrefer=cbad36b2977aa7ce81c718d3ff018ee2 另外欢迎加我q群聊球哈: 195271604
【夏目】谈谈学习张继科发左侧旋转的心得(这个研究少) 作者依然是@natsumelinko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0074.htm&urlrefer=320853150ab2fd64d3b3344b7141db6c 在这之前已经有个姊妹篇《谈谈学习张继科逆旋转的心得》,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0073.htm&urlrefer=b0055bf48db149fce319ac12ba3e3892 怎么说呢,继科的逆旋转和拧拉确实是招牌中的招牌,但是现在有些人居然简单地将其大满贯全部算在这两个技术头上是非常不地道的,动辄“张继科就是一招霸王拧吃遍天下”之类的,所以夏目(第一次用这个绰号,还是吧友们取的呢)就研究了他的各种技战术,正手反手发球,招牌不招牌,都来了。下面节选本文开头一部分: 关于发球,首先要说的是,发球方式没有绝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为什么我会选择学习张继科的正手发球?这还得从张继科正手发球的特点来说。张继科的逆旋转发球是他的招牌技术,但是,他的正手发球同样具有很大威胁。张继科的正手发球技术虽然启动慢,出手慢,动作小,但是隐蔽性强。有人会问为什么出手慢但是隐蔽性强呢?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摩擦球的那一瞬间,张继科手腕在那一瞬间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加上击球点十分靠近身体,因此旋转的性质也就很难判断。 其实我用张继科的正手发球已经有半年了,到现在还在不断琢磨,不断进步。其实一开始是不建议初学者使用这种发球的,因为动作小,对手腕的爆发力,摩擦瞬间的感觉以及身体整体的协调性要求特别高。但是我之所以用这种发球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动作非常流畅,不拖泥带水,是目前见过世界顶尖高手中最为“标准”的发球动作,可谓是“一见倾心”。既不是日本的柔短缠绵,也不是德国的略显刚强僵硬,可谓是刚中带柔,旋转与速度兼备。 下面来具体谈一下张继科的动作结构: ......................................................................................................................................................................... 喜欢的朋友欢迎到原帖支持一下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0074.htm&urlrefer=320853150ab2fd64d3b3344b7141db6c 另外欢迎加我q群聊球哈: 195271604
【趣味】乒乓球名将20岁的时候都在干嘛? 这回作者是我啦,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7289.htm&urlrefer=526bc6c11de238d349371faa5af0af1b 老规矩,开个头,喜欢的欢迎跳转链接支持哈!群聊球: 195271604,欢迎光临啊! 正赶上好友@虚幻黑梦 二十岁生日,为庆祝他掉了钱包,我决定以此帖为他祝寿! 人,只有一次20岁(废话),那么乒乓球名将们20岁的时候都在干嘛呢? 一、功成名就型 此类型数量不多,基本没有,因为想20岁就出头,难度太大了。但是不多不代表没有,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双子星”大满贯的孔令辉、刘国梁。二人分别在这个年龄捧起圣勃莱德杯、拿下 奥运会单打冠军,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任何一个运动员就此退役了的,然而他们刚出道就斩获了,非常难得而可怕。乒乓球界的竞争是残酷的,要想收获大满贯这无上荣誉,要么跟孔、刘一样 比别人早n年(n可能为无限大)夺冠,要么跟继科一样一年半载就突击到,要么跟老瓦一样百炼成人精,一步一个脚印拿下——期待下一个男子大满贯选手诞生! 二、其他 废话,除了孔令辉和刘国梁,还有谁能单独划出来做一个大类?下面就让我们一个个来清算一下那些让我们广大球友爱得死去活来的名将们20岁都在干嘛吧! ……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阅读支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7289.htm&urlrefer=526bc6c11de238d349371faa5af0af1b
【拷问】直通赛应该成为大赛选拔的主要方式吗 作者@桑宏逸帆 ,原帖位置: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0068.htm&urlrefer=a1d056905315b8b4c8cba89f54cc2b46 国乒自06年起进行重大赛事的直通选拔,如今渐趋完善,它给很多队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现在的很多主力队员比如张继科,是其直接受益者,历年的直通赛事不乏经典之战,多为广大球迷所称道,堪称乒坛盛宴,比如10年的直通莫斯科,其意义自不必多说。 而外战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输外战很可能对一些队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10年世乒赛的刘诗雯,国乒素来强调一致对外,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若两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时(当然一般情况是不会的,因为无论外战内战,说到底还是由球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决定的,但是会有一个相对的胜率),又应该如何取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乒很喜欢区分外战和内战,据说在队内积分中,输外战扣的分是输内战的10倍,因为国乒的目的是一致对外、实现国家的最大利益,那么外战的胜率自然比内战更重要。但时至今日,队内的参赛名额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公平化和透明化,直通赛应运而生,为获得参赛名额,队内比赛选拔赛引起更大程度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对球员个人而言,内战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这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性,直通上来的球员很可能因为欺熟不欺生或球路上的别扭,出现“内战老虎外战熊”的现象,这对于决策者而言是一道选择难题,相对公平、选拔透明、机会均等的直通选拔制度和保持冠军、一致对外的传统思想,何者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就我个人看法,在现如今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增加直通名额,相对淡化内战和外战的区别。首先,在国乒如此强大的背景下,虽然说不至于中国随便去一个人就可以夺冠,但是国人因为国乒常年垄断冠军而减少对乒乓球的关注度,国外长期无法与国乒对抗而减弱这项比赛的刺激程度,甚至出现生乒乓球被逐出奥运会的危机,以至于国乒不得不实行“养狼计划”,“处心积虑”地让出双打金牌。 .................................................................................................................................................................... 未完,以上为节选,欢迎跳转原帖阅读全文并顶顶作者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0068.htm&urlrefer=a1d056905315b8b4c8cba89f54cc2b46
杂谈张继科正手【挑打】技术(研究拧拉的多,这个少) 作者:@natsumelinko ,写过继科拧拉、正手、反手技术的,好久不见了,甚是想念呀哈哈!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5862.htm&urlrefer=a679be5dbb76f8fc14395a0a53f02351 张继科的挑打还算是用的比较多的一项技术,一般多见于发上旋球后对手摆短冒高后的那一下;或者是连续回摆后对手冒高,如果回球在反手位时当然是大力拉冲或者暴拧,如果回球在正手位当然就可以选择直接发力暴挑。 其实挑打这项技术能体现出运动员不一样的地方很少,因为动作说起来十分简单,无非是那么几个环节,但实际做起来又很难。难就难在很考验一个人的手感,一板出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比侧身暴冲还悬,很类似于统计学里的二项分布。 话说回去,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咱们比较一下张继科,许昕和马龙的挑打动作的区别。一句话总结:张继科身体动得多,许昕手腕动得多,而马龙手臂动得多。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许昕的身体也是动得飞起,但其中更突出的是他作为直拍运动员手腕的动作;大家看马龙对张继科的比赛,张继科无论是顺旋转还是逆旋转,无论是正手小三角还是反手小三角,马龙都可以挑起来。 对,你没有听错,挑打其实还是可以用反手的,也就是我们不常说的反手挑打技术,原理和正手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手腕带动球拍翻转击球的,但是毫无疑问难度更大,因此用的也就更少。张继科发到马龙正手位小三角的逆旋转,马龙经常直接挑起来。张继科经常用“正反反长”坑王皓,其实我也经常用这招坑别人,但是遇到马龙了,事情就不那么容易了。马龙直接挑起来,马龙为什么喜欢直接把球打成上旋?因为这样就打到了他的套路里,打出快速压制与快速衔接,让你张继科腾不出发力的时间,就算你退台以空间换时间,那我的反拉反撕技术也在这等着。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凡事都要先考虑后手,就像虽然你侧身暴冲的威力大,但我也不能光指望着一板过,今年中国公开赛许昕被马龙防住了那么多回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挑打之前,先做好被防回来的准备才是上策。挑打之后是会失去位置的,即使是一流高手也不能保证能一瞬间还原,所以我们更加要注意挑打之后的连续进攻,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挑打并不是作为终结这个回合的手段,而是用来过渡的。关于其后的连续进攻,个人更倾向于快带与反带,同样是追求速度的技术,在对手勉力去防守的时候使用再好不过了。当然,如果你能撕回去或者拉过去就更好啦。 未完,欢迎跳转原帖阅读作者全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appypingpang.com%2Ft_3574_1385862.htm&urlrefer=a679be5dbb76f8fc14395a0a53f02351
1 下一页